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案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案】

课标: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复习引入

1、观察图片,试着说明发现了什么? 2、观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图片,回忆相关知识。

(1)、比一比

(2)、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特点

第一次: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第二次: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第三次: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3)、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1)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工厂代替工场。

2)英国等国由农业文明开始了近代工业文明。

3)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促进了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和煤炭采矿业发展。

4)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1)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3)促进了电力工业、交通运输业、化学工业和石油开采业发展

4)人类社会进电气时代

第三次:

1)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2)知识密集型工业迅速崛起。

3)促进了航天工业,计算机工业,原子能工业和核能工业的发展。

4)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4)、三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第一次: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

第二次: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差距日益扩大(20世纪初)

第三次:推动国际经济格局调整(二战后)

(5)、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关系(或生产关系 )影响

第一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产生,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第二次: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

第三次: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6)、对三次工业革命认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要树立科教兴国战略

二、进入正课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B.科学技术为生产提供发现和发明.

2.过程:

①18世纪初钮可门蒸汽机

②18世纪60年代瓦特的单动式蒸汽机

③18世纪80年代瓦特的联动式蒸汽机 ——”万能蒸汽机”(可适应不同工厂需要) ③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和北美广泛运用。

3.意义

1、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提高了生产力。

自然力(人力、畜力、水力、风力)→蒸汽

2、促使工业革命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3、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工厂,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5、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4、问题

体积过于庞大,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二)、“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1.发展过程

①科学家们对电的不懈研究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②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③使用电力新发明的涌现

思考:蒸汽机和发电机发明过程有何异同?

2.影响

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2)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资产阶级开

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生产和资本集中

促成垄断组织形成。

3)社会财富大大增加和人类生活丰富多彩

(三)、互联网与社会信息化

1、背景:

1)科学背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理论基础)

2)直接原因:冷战时期,美苏争霸需要

2、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

①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②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技术出现。

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万维网” (全球信息网)

3、功能

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 网上谈心 (聊天)

4、特点

界面直观、声像(音色)兼备、链接灵活、高速传输

5、影响

A、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显著标志。

B、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及学习和思维方式也发生变化。

6、互联网的影响

积极:互联网的影响(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和思维方式发生变化)

经济:已经成为巨大的实际生产力;促进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 社会:(1)信息技术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 (2)人们更加关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工作:(1)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2)引起了工作方式的革命

生活: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教育:为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引发了一场学习的革命

消极:面临的问题(挑战)

1)对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 :

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网络犯罪

2)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展开激烈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克林顿宣称:“当21世纪

即将来临的时候,美国的敌人已将战场从物理空间扩展到虚拟空间

3)虚拟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

容易使青少年沉迷网上虚拟世界,同时互联网上有

害信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拓展:知识经济的发展

1、背景:(阅读材料,分析知识经济出现的背景)

传统工业陷入了困境 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本原因)

加上农业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为其产生奠定物质基础

2、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出现:20世纪 。

概念:分配和使用之上的新型经济模式 。 。

3、主要特征: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4、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

1)美国首先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通俗说法)

2)日本、西欧

3)在欧美发达国家,信息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

5、知识经济的影响

1)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

2)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强化

3)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

4)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提高。

6、知识经济的特点

1)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

2)以信息产业为主导

3)其增长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4)低污染、低消耗、低失业、低通胀、高增长

5)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

6)其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产物

四、 1、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促使世界生产力大幅度提高。蒸汽机发明以后,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开展,蒸汽时代到来;电气技术的应用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气时代到来;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促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不仅增加了社会财富,也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化进程加快。

消极:在信息化时代,人类的生活、生产、工作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在给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信息的传播和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思考:美国为什么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领先一步?(为什么西欧国家会落后于美国)

①20世纪初原子、电子方面的理论出现重大突破。

②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积累了大量资本。

③政府和资本家注重科技投入。

④美国首先突破了原子能的应用,发明了电子计算机。

⑤战后西欧国家的恢复和新兴国家的发展,客观上为美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领先一步中,给我们什么启示?

科技的发展:需要经济作为后盾;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国家间的合作、交流。

3、知识经济兴起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1)转变观念,制定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4)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5)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人才,积极参与国际竟争

6)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

4、阅读微软故事,你有何启示?

知识才是真正的财富 ;谁掌握了人才优势,谁就占据了时代的制高点。

五、知识总结(结构图)

六、课后练习

1、B 2、D 3、A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案】

课标: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复习引入

1、观察图片,试着说明发现了什么? 2、观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图片,回忆相关知识。

(1)、比一比

(2)、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特点

第一次: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第二次: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第三次: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3)、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1)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工厂代替工场。

2)英国等国由农业文明开始了近代工业文明。

3)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促进了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和煤炭采矿业发展。

4)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1)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3)促进了电力工业、交通运输业、化学工业和石油开采业发展

4)人类社会进电气时代

第三次:

1)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2)知识密集型工业迅速崛起。

3)促进了航天工业,计算机工业,原子能工业和核能工业的发展。

4)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4)、三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第一次: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

第二次: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差距日益扩大(20世纪初)

第三次:推动国际经济格局调整(二战后)

(5)、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关系(或生产关系 )影响

第一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产生,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第二次: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

第三次: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6)、对三次工业革命认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要树立科教兴国战略

二、进入正课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B.科学技术为生产提供发现和发明.

2.过程:

①18世纪初钮可门蒸汽机

②18世纪60年代瓦特的单动式蒸汽机

③18世纪80年代瓦特的联动式蒸汽机 ——”万能蒸汽机”(可适应不同工厂需要) ③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和北美广泛运用。

3.意义

1、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提高了生产力。

自然力(人力、畜力、水力、风力)→蒸汽

2、促使工业革命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3、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工厂,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5、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4、问题

体积过于庞大,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二)、“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1.发展过程

①科学家们对电的不懈研究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②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③使用电力新发明的涌现

思考:蒸汽机和发电机发明过程有何异同?

2.影响

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2)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资产阶级开

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生产和资本集中

促成垄断组织形成。

3)社会财富大大增加和人类生活丰富多彩

(三)、互联网与社会信息化

1、背景:

1)科学背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理论基础)

2)直接原因:冷战时期,美苏争霸需要

2、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

①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②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技术出现。

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万维网” (全球信息网)

3、功能

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 网上谈心 (聊天)

4、特点

界面直观、声像(音色)兼备、链接灵活、高速传输

5、影响

A、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显著标志。

B、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及学习和思维方式也发生变化。

6、互联网的影响

积极:互联网的影响(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和思维方式发生变化)

经济:已经成为巨大的实际生产力;促进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 社会:(1)信息技术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 (2)人们更加关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工作:(1)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2)引起了工作方式的革命

生活: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教育:为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引发了一场学习的革命

消极:面临的问题(挑战)

1)对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 :

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网络犯罪

2)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展开激烈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克林顿宣称:“当21世纪

即将来临的时候,美国的敌人已将战场从物理空间扩展到虚拟空间

3)虚拟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

容易使青少年沉迷网上虚拟世界,同时互联网上有

害信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拓展:知识经济的发展

1、背景:(阅读材料,分析知识经济出现的背景)

传统工业陷入了困境 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本原因)

加上农业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为其产生奠定物质基础

2、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出现:20世纪 。

概念:分配和使用之上的新型经济模式 。 。

3、主要特征: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4、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

1)美国首先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通俗说法)

2)日本、西欧

3)在欧美发达国家,信息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

5、知识经济的影响

1)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

2)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强化

3)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

4)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提高。

6、知识经济的特点

1)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

2)以信息产业为主导

3)其增长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4)低污染、低消耗、低失业、低通胀、高增长

5)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

6)其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产物

四、 1、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促使世界生产力大幅度提高。蒸汽机发明以后,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开展,蒸汽时代到来;电气技术的应用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气时代到来;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促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不仅增加了社会财富,也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化进程加快。

消极:在信息化时代,人类的生活、生产、工作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在给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信息的传播和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思考:美国为什么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领先一步?(为什么西欧国家会落后于美国)

①20世纪初原子、电子方面的理论出现重大突破。

②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积累了大量资本。

③政府和资本家注重科技投入。

④美国首先突破了原子能的应用,发明了电子计算机。

⑤战后西欧国家的恢复和新兴国家的发展,客观上为美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领先一步中,给我们什么启示?

科技的发展:需要经济作为后盾;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国家间的合作、交流。

3、知识经济兴起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1)转变观念,制定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4)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5)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人才,积极参与国际竟争

6)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

4、阅读微软故事,你有何启示?

知识才是真正的财富 ;谁掌握了人才优势,谁就占据了时代的制高点。

五、知识总结(结构图)

六、课后练习

1、B 2、D 3、A


相关文章

  • 4.13 从蒸汽到互联网 教案1(人教版必修3)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 2. 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 ...查看


  • [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教案3
  • <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理解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懂得建设和保卫祖国需要科学知识,并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采摘智慧 ...查看


  •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教案
  •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认识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科学. 2.认识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归纳和数学分析.建立概念和探究规律. 理性思维等. 3.初 ...查看


  • 科学并不神秘教案
  • 第一讲 科学并不神秘 一.导入 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总,见过很多奇妙的景象,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还 会发现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大自然给予我们不仅仅只是美的享 受,还有无穷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 ...查看


  •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 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学习目标: 1.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 2.通过比较电的发展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认识到科学 ...查看


  • 电热水壶维修教案
  • <小家电维修>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汪晓明 教学过程与内容: 1. 强调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考核 办法 检查两个本子和笔,上课要记录 纪律情况,违纪的要扣分,平时做好 课堂笔记,定时检查,计入平时成绩, 每次作业也要计入总成绩,总成 ...查看


  •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 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 (2)认识蒸汽机在大 ...查看


  • 12.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岳麓版九年级上)
  • 第12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部门开始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汽船和火车机车问世 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和影响 ①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兴起,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知 ...查看


  •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 第一单元:诚信是金 活动主题一:诚实不需要理由 教学目标: 1.知道诚实的含义: 2.即使做错了,也能勇敢承认错误: 3.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谎"也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给自己带来麻烦: 4.正确理解"善意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