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附子汤治疗症瘕一例

大黄附子汤治疗癥瘕一例

□ 何丹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是温下法的代表方。该方组方精妙,方中三味药物共奏温散寒凝,苦辛通降之效。笔者现介绍湖南中医药大学曹建雄教授以之治疗癥瘕病案1例。

夏某,女,72岁,3月25日初诊。

患者2013年2月19日于正常体检时发现CA125不明原因升高,同时伴有下腹胀痛、胸闷、消瘦1月余,遂收入当地肿瘤医院以明确病因及进行相应治疗。

B超提示胸腹腔有中等量的积液。抽吸腹水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中度分化型癌伴胸腹腔、肺、淋巴结、骨盆髋骨转移。患者拒行放化疗,遂寻求中医药治疗。

刻诊:面色苍白无华,表情沉默,少气懒言,四肢不温,下腹畏寒胀痛,大便干结,3~4天一行,小便量少。兼见胸胁支满,偶有咳嗽,食纳差,口淡不欲饮,乏力,睡眠一般,舌质淡红,苔白,脉滑紧。

综观脉症,辨为癥瘕,属阳虚饮停证,治当温阳化饮。拟用大黄附子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组方:大黄9克,附子12克,细辛3克,茯苓皮10克,桂枝6克,白术10克,甘草5克,麦芽10克,山楂10克,珍珠母10克,大腹皮10克,枳壳10克。7剂,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服完。

4月15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腹胀腹痛明显减轻,无胸闷咳嗽,仍畏寒肢冷,食纳一般,舌淡红苔白,脉滑,上方加党参15克,鸡内金5克,灵芝15克。12剂。服法同前。

5月6日三诊:患者诉无腹痛腹胀,且每餐能进食少量米饭,大便两日一行,精神状况大为好转,语气有力,言谈甚欢,观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原方去掉桂枝、茯苓皮、白术,另加莪术10克,全蝎5克,炮姜10克,大黄加至10克。12剂。用法同前。

5月31日复诊: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下腹无胀痛,不畏寒,四肢温暖,饮食、睡眠、大小便均可。舌质红苔薄白,脉平有力。复查B超胸腹腔积液量较前明显减少。

按:此例病人,年高久病,阳气虚衰,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寒湿阻于肠道,传导失职,大便不通,故而“不通则痛”,证见腹胀腹痛。寒凝日久,“大实有羸状”,故患者初诊时面色苍白无华,全身乏力,胸闷气促,邪实蕴内,阳气不能达表而四肢厥冷,久发则成癥。细辨其虚实,外见虚像,实因寒积里实引起,俱见水饮内停,病性属虚实夹杂,方从大黄附子汤加减。

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配以利寒湿之苓桂术甘汤,以茯苓、桂枝温阳化气,佐以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用于此方为调和诸药,助桂枝以辛甘化阳,益气利水,合白术以健脾利湿。标本同治,表里兼顾,使里实之邪由表去之,由里通之。然此例病人,体弱多病,运用此方应中病即止,通利邪实后期以补益脾肾之药品扶助阳气,辅邪外出。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具有止血、抑菌、降血压、降胆固醇、和排结石等作用;附子可强心、抗炎、抗休克、抗肿瘤、抗衰老;细辛则可解热、抗炎、镇痛、驱毒、抗过敏等。而配伍研究发现,大黄附子汤治疗寒积里实证,如单用大黄则无泻下作用,与附子、细辛合用则作用明显增强,且能改善肠道运动。此方现多用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胆囊术后综合症、尿毒症等属寒积里实者。

由于肿瘤病人多阳气虚衰,寒客里实,故常用此方,且效果显著。张仲景运用此方,不拘泥于大便不通,凡病机为阳虚寒凝不通者皆可使用。但要注意临床需辨明虚实,切不可生搬硬套;组方中,大黄用量一般不超过附子,但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减,如里实较甚,可加大大黄用量。此方仅三味药组成,作用似有单薄,临证使用时可选择合方使用,如本例病人,运用本方与苓桂术甘汤加减,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且标本同治,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大黄附子汤治疗癥瘕一例

□ 何丹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是温下法的代表方。该方组方精妙,方中三味药物共奏温散寒凝,苦辛通降之效。笔者现介绍湖南中医药大学曹建雄教授以之治疗癥瘕病案1例。

夏某,女,72岁,3月25日初诊。

患者2013年2月19日于正常体检时发现CA125不明原因升高,同时伴有下腹胀痛、胸闷、消瘦1月余,遂收入当地肿瘤医院以明确病因及进行相应治疗。

B超提示胸腹腔有中等量的积液。抽吸腹水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中度分化型癌伴胸腹腔、肺、淋巴结、骨盆髋骨转移。患者拒行放化疗,遂寻求中医药治疗。

刻诊:面色苍白无华,表情沉默,少气懒言,四肢不温,下腹畏寒胀痛,大便干结,3~4天一行,小便量少。兼见胸胁支满,偶有咳嗽,食纳差,口淡不欲饮,乏力,睡眠一般,舌质淡红,苔白,脉滑紧。

综观脉症,辨为癥瘕,属阳虚饮停证,治当温阳化饮。拟用大黄附子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组方:大黄9克,附子12克,细辛3克,茯苓皮10克,桂枝6克,白术10克,甘草5克,麦芽10克,山楂10克,珍珠母10克,大腹皮10克,枳壳10克。7剂,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服完。

4月15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腹胀腹痛明显减轻,无胸闷咳嗽,仍畏寒肢冷,食纳一般,舌淡红苔白,脉滑,上方加党参15克,鸡内金5克,灵芝15克。12剂。服法同前。

5月6日三诊:患者诉无腹痛腹胀,且每餐能进食少量米饭,大便两日一行,精神状况大为好转,语气有力,言谈甚欢,观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原方去掉桂枝、茯苓皮、白术,另加莪术10克,全蝎5克,炮姜10克,大黄加至10克。12剂。用法同前。

5月31日复诊: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下腹无胀痛,不畏寒,四肢温暖,饮食、睡眠、大小便均可。舌质红苔薄白,脉平有力。复查B超胸腹腔积液量较前明显减少。

按:此例病人,年高久病,阳气虚衰,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寒湿阻于肠道,传导失职,大便不通,故而“不通则痛”,证见腹胀腹痛。寒凝日久,“大实有羸状”,故患者初诊时面色苍白无华,全身乏力,胸闷气促,邪实蕴内,阳气不能达表而四肢厥冷,久发则成癥。细辨其虚实,外见虚像,实因寒积里实引起,俱见水饮内停,病性属虚实夹杂,方从大黄附子汤加减。

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配以利寒湿之苓桂术甘汤,以茯苓、桂枝温阳化气,佐以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用于此方为调和诸药,助桂枝以辛甘化阳,益气利水,合白术以健脾利湿。标本同治,表里兼顾,使里实之邪由表去之,由里通之。然此例病人,体弱多病,运用此方应中病即止,通利邪实后期以补益脾肾之药品扶助阳气,辅邪外出。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具有止血、抑菌、降血压、降胆固醇、和排结石等作用;附子可强心、抗炎、抗休克、抗肿瘤、抗衰老;细辛则可解热、抗炎、镇痛、驱毒、抗过敏等。而配伍研究发现,大黄附子汤治疗寒积里实证,如单用大黄则无泻下作用,与附子、细辛合用则作用明显增强,且能改善肠道运动。此方现多用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胆囊术后综合症、尿毒症等属寒积里实者。

由于肿瘤病人多阳气虚衰,寒客里实,故常用此方,且效果显著。张仲景运用此方,不拘泥于大便不通,凡病机为阳虚寒凝不通者皆可使用。但要注意临床需辨明虚实,切不可生搬硬套;组方中,大黄用量一般不超过附子,但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减,如里实较甚,可加大大黄用量。此方仅三味药组成,作用似有单薄,临证使用时可选择合方使用,如本例病人,运用本方与苓桂术甘汤加减,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且标本同治,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关文章

  • 中医里的四大名药
  • 中医里的四大名药_大黄 .附子,石膏 .人参 大黄(黄煌) [中药讨论专版] 大黄是重要的泻下药.清热药和止血药.它功效迅速,常用于危急重症.张仲景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32首处方中使用了大黄,其中的大小承气 ...查看


  • 大黄附子汤加减治疗痹证探索
  • 关键词:经方:大黄附子汤:痹证:风湿病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5.032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5-0111-02 大黄附子汤出自 ...查看


  • 八字疗法的内容
  • 八字疗法的内容 关于八字针灸疗法(摘录整理) "八字治疗法" 的发明创始人是被誉为"百病神针"大师的湖北名医李柏松先生.李柏松先生曾拜雷宏可等老一辈名医为师求教,并学习一些医疗书籍,如<本草纲目 ...查看


  • 基础中医学习题及答案3
  • 中医学 第九章 中药 一.选择题 (一)A型选择题 1.性能类似的两药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关系是. A.相使 B.相须 C.相畏 D.相杀 E.相恶 2.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消除的配伍关系是一. A.相杀 B.相使 C.相 ...查看


  • 经方治疗疑难杂症举隅
  • 第六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经方治疗疑难杂症举隅 朱红梅 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361005 [摘要]报道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的案例.如当归四逆汤治疗慢性湿疹:附子理中汤治疗胸闷: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关键 ...查看


  • 外敷中药治百病 1
  • 外敷中药治百病(刘建青) (找到约5,107,077篇,以下是第1-20篇) 外敷中药治百病(刘建青) f93q4jf分享于 2014-01-10 16:54:55 外敷中药治百病(刘建青) 分类:医药卫生 浏览:51次 格式:PDF 收藏 ...查看


  • 温脾汤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
  • 2008年5月第15卷第5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85・ ・lh富证J-≈得・ 温脾汤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孔令新,杨东明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北京102400) 关键词:温脾汤:维持性血液透析:<备急千金要方> ...查看


  • [金贵要略]试题及答案
  • <金匮要略>试题 一.单选题 1.治疗黄疸最基本的原则( ) A .疏肝 B.化湿 C .活血 D.补虚 2.橘皮竹茹汤所治哕逆,其病机为( ) A .胃寒气逆 B.胃热气逆 C.脾胃虚寒 D.寒饮呕吐 3.历节疼痛不可屈伸,治 ...查看


  • 方剂趣味记忆(内容)
  • 趣味记忆:桂枝汤 [歌诀]:桂枝找勺炒姜 [解释]:桂枝为桂枝,找为大枣,勺是白芍,炒为甘草(炙),姜为生姜. [组成]:桂枝(去皮) 9克 芍药 9克 生姜 9克 大 枣(切) 3枚 甘草6克 [主治]: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头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