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趣味记忆(内容)

趣味记忆:桂枝汤

【歌诀】:桂枝找勺炒姜

【解释】:桂枝为桂枝,找为大枣,勺是白芍,炒为甘草(炙),姜为生姜。 【组成】:桂枝(去皮) 9克 芍药 9克 生姜 9克 大

枣(切) 3枚 甘草6克

【主治】: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本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证见时发热自汗出,兼有微恶风寒等,都可酌情使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用法:水煎服。本方服法也极为讲究,首先是药煎成取汁,“适寒温”服,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同时“稳覆令一时许,”即是避风助汗之意。待其“遍嗻嗻,微似有汗者,”是肺胃之气已合,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所以说“益佳”。至于服后汗出病瘥,停后服;不效,再服,“乃服至二、三

剂”;以及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尤其是“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

除,”是服解表剂后应该注意的通则。

【禁忌】:表实无汗,或表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以及温病初起,见发热

口渴,咽痛脉数时,皆不宜使用。(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

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方解】:风寒伤人肌表,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今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

解,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

故,所以是表虚证。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

十三条所说: “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

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

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

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

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

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所以本方虽

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

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加减】:1,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鼓疏散风寒

2,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

3,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趣味记忆:桂枝加葛根汤

【处方】:桂枝 6克 芍药 6克 生姜 9克 炙甘草

6克 大枣 3枚 葛根 12克

【主治】:解肌发表,升津舒经。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桂枝汤

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趣味记忆: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处方】:桂枝 9克 芍药 9克 生姜 9克 甘草

6克(炙) 大枣 3枚 厚朴 6克 杏仁 6克

【功能主治】:解肌发表,降气平喘。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

或风寒表证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

【禁忌】:斟酌。

趣味记忆:桂枝加桂汤

【处方】 :桂枝 15克 芍药 9克 生姜 9克 甘草

6克 大枣 3枚

【功能主治】:温通心阳,平冲降逆。心阳虚弱,寒水凌心之奔豚。太阳病

误用温针或因发汗太过而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起卧不安,有发作性

者。

【用法】: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禁忌】:斟酌。

趣味记忆:桂枝加芍药汤

【处方】:桂枝 9克;芍药 18克;甘草 6克;大枣 3枚;生姜 9克

【功能主治】:温脾和中,缓急止痛。太阳病误下伤中,土虚木乘之腹痛。

【禁忌】:斟酌。

【各家论述】:

①《伤寒贯珠集》:桂枝所以越外入之邪,芍药所以安伤下之阴也。按

《金匮》云: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与小建中汤;不瘥者,

与小柴胡汤。此亦邪陷阴中之故。而桂枝加芍药,亦小建中之意,不用胶饴者,

以其腹满,不欲更以甘味增满耳。

②《古方选注》:桂枝加芍药汤,此用阴和阳法也,其妙即以太阳之方,

求治太阴之病。腹满时痛,阴道虚也,将芍药1味倍加3两,佐以甘草,酸甘

相辅,恰合太阴之主药;且倍加芍药,又能监桂枝深入阴分,升举其阳,辟太

阳陷入太阴之邪。复有姜、枣为之调和,则太阳之阳邪,不留滞于太阴矣。

趣味记忆:桂枝加附子汤

【处方】:桂枝 9克(去皮) 芍药 9克 甘草 9克(炙)

生姜 9克(切) 大枣 12枚(擘) 附子 (炮) 6

【功能主治】:调和营卫,回阳固表。治太阳病发汗太过,遂致汗出不止,

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

趣味记忆:桂枝去芍药汤

【出处】: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太阳病用下法

是为误治,下后表邪未解,是宜桂枝汤更发汗。但此时出现胸满,是由下法损及脾阳,以致阳衰胃逆,浊气充塞。是以胸满。当去芍药之酸寒,以解表邪。

此条辨证只在脉促俩字上。促脉为热极之象。法当清热泻火。但火有虚实之分。

此证患者必见高热。烦躁。全身烫等热证。实为真寒假热。否则脉不可能出现

促脉。但又因为下法伤中还不甚厉害。故只用桂枝汤即可。但此时只可大力扶

阳,不可见高热而给清热养阴之品。所以白芍必去掉。如若再怕冷。还需加附

子以暖肾阳。 方剂组成:炙甘草、桂枝、生姜、大枣。

趣味记忆: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处方】:桂枝 9克(去皮);甘草 6克(炙);大枣 12枚(擘);生姜

6克(切);附子 5克(炮)

【功能主治】

治太阳病,误用下法后,脉促胸满,微恶寒者

【临床应用】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减生姜易干姜,加人参15g(单煎对入),山萸肉20g,用治心阳虚衰之体。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配羌活、独活各15g,川芎12g,细辛5g,治寒袭肌表之肢体冷痛。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配蜀椒12g,吴茱萸10g,党参18g,半夏12g,厚朴15g,治疗中阳不振,冷饮蓄胃,引发脘胀冷痛呕逆症。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配麻黄6g,细辛5g,半夏15g,茯苓40g,治疗肺寒喘咳,饮凌心悸,口吐痰涎等症。

【新用方义】心阳虚衰,气阴易脱,汗出肢冷,脉散或微细,法当益气复脉,回阳救逆。方取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生姜易干姜。其实,该方中含有四逆、参附之义,加山萸肉者宜量大,不得<30g,充分发挥敛汗,固脱益阴的作用,若与阳刚之品相合,互得益彰。

风寒袭表,肢节冷痛,脉络瘀阻,痹而不通。治当温经散寒,祛风止痛。投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再配羌活15g,独活12g,川芎12g,细辛4g,辛散表寒,温经止痛。之所以去芍药,虑其酸寒恋邪,与寒湿痹不利,当以威灵仙代之为佳。

冷饮蓄胃,寒伤中阳,脘腹疼痛,呕吐清水,四肢欠温,唇白舌淡,脉象弦缓。方取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义在温阳散寒;加川椒者,杀虫止痛;佐吴茱萸9g,半夏10g,化饮止呕;生姜量宜大,最少不可<40g,降浊力彰;党参15g,甘草10g,大枣6枚,益气健中;诸药和用,共奏寒驱饮散,痛休呕止之效。 肺寒喘咳,饮凌心肺,倚息难卧,目为脱状,身冷畏寒,呕吐痰涎,此乃寒饮袭肺,阳虚饮停证,方投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须配伍麻黄5g,细辛4g,半夏12g,温肺启闭,饮喘得缓。方中选用桂枝、生姜、茯苓、甘草等,取“温药和之”之义;心气不足,当加人参1Og(另煎对入);喘息难卧,佐苏子12g,地龙15g,白果9g;痰多面肿,配桑皮30g,石韦20g,椒目10g,效果明显。

【医案举例】:

例l 患者,男,63岁。患冠心病多年,素体肥胖,血脂过高。突然晨发,随即面白唇淡,额出冷汗,手足欠温,憋闷心慌,按脉微细,至数不齐。听诊:心音低钝,心搏无力,心律失常。测血压:60/40 mm Hg。心电示:心梗缺血。

初诊:心源性休克。

辨证:心阳暴脱,脉律不整。

治法:温阳复脉,益气固脱。

方药: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加减。

组成:桂枝15g,炙甘草30g,炮附子18g,人参20g(单煎对入),干姜15g,麦冬30g,五味子12g,丹参30g,大枣12枚(擘)。水煎取汁400ml,分4次服,日3夜1服。药服3剂,血压脉搏接近正常,继服3剂,病情稳定。冠心病的常规治疗,仍按前法进行。

例2 患者,女,22岁。于秋末冬初,田间浇灌,忽然北风骤起,气温剧降,寒风袭表,周身寒战。夜半时分,头疼身痛,肢节疼痛,恶寒无汗,四肢拘急,屈伸不利。证属寒风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拟疏风和营,温经通络法,方投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增味。

组成:桂枝15g,甘草12g,生姜30g,葱白3寸,大枣6枚,细辛6g,羌活15g,独活12g,防风15g,秦艽15g,川芎15g,制附子12g,威灵仙18g。水煎早晚温服。

复诊:药服1剂,当夜周身微微汗出,畏寒解。继服二三剂,肢节疼痛减缓,活动自如。续服3剂,病痛若失。

【各家论述】

① 《注解伤寒论》:与桂枝汤以散客邪,通行阳气;芍药益阴,阴虚者非所宜,故去之。阳气已虚,若更加之微寒,则必当温剂以散之,故

加附子。

② 《内台方议》:阳虚阴盛,邪在胸中,不可发汗,只得与附子以复阳温经,与桂枝以散其邪也。

③ 《伤寒来苏集》:桂枝汤阳中有阴,去芍药之酸寒,则阴气流行,而邪自不结,即扶阳之剂矣。若微恶寒,则阴气凝聚,恐姜、桂之力不

能散,必加附子之辛热。

④《古方选注》: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者,下后微恶寒,显然阳气涣散于中下矣。当急救其阳,毋暇顾恋阳气,以附子直从下焦温经助阳,臣以桂枝、甘草,载还中焦阴气

趣味记忆:桂枝新加汤

【处方】

桂枝 3两(去皮);芍药 4两;甘草 2两(炙);生姜 4两(切);大枣 十二枚(擘);人参 3两。

【主治】

益不足之血,散未尽之邪。温补其营卫;主治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脉沉迟,或痹,或四肢拘挛、心下痞塞者。

趣味记忆:麻黄汤

【歌诀】:干妈姓桂

【解释】:干是甘草,妈为麻黄,姓为杏仁,桂为桂枝

【组成】:麻黄 9克;桂枝 6克;杏仁 6克;甘草 3克 【主治】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禁忌】

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正如柯琴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 【方解】

风寒伤人肌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卫气不得外达,营气涩而不畅,所以外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脉浮,内见喘逆。此时,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使肺气宣,毛窍开,营卫通畅,汗出而在表之风寒得解,诸证悉除。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所以是方中的君药,并用来作为方名。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本证之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黄、桂枝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缓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透营分之邪,所以柯琴评麻黄汤曰:“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

另解: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夫宣所致。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趣味记忆: 葛根汤 【歌诀】:参考桂枝汤,本方的组成为桂枝汤加葛根,麻黄,参考桂枝汤。

【组成】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 桂枝6克(去皮) 生姜9克(切)

甘草6克(炙) 芍药6克 大枣12枚(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脉浮紧者。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关节痛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

【方义】:成氏曰:「轻可去实,葛根、麻黄之属是也。」此以中风表实,故加二物于桂枝汤中。

【加减】:⑴本方除麻黄,名桂枝加葛根汤,治前证汗出恶风者。

⑵本方加半夏,名葛根加半夏汤,治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 ⑶本方加黄芩,名葛根解肌汤,治发热恶寒,头痛项强,伤寒温病。

趣味记忆:大青龙汤

【歌诀】:干妈姓桂,身高大

【解释】:干指炙甘草,妈指麻黄,姓指杏仁,身指生姜,膏指石膏,大指大枣

【组成】:麻黄 12克;桂枝 6克;炙甘草 6克;杏仁 6克;石膏 12克;生姜 9克;大枣 3克

【主治】:发汗解表,兼清里热。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脉浮紧。

【禁忌】:斟酌。

【方解】

1,成氏曰:「桂枝主中风,麻黄主伤寒。今风寒两伤,欲以桂枝解肌驱风,而不能巳其寒;欲以麻黄发汗散寒,而不能去其风,仲景所以处青龙而两解也。」

2,麻黄甘温,桂枝辛热。寒伤营,以甘缓之;风伤卫,以辛散之。故以麻黄为君,桂枝为臣。甘草甘平,杏仁甘苦,佐麻黄以发表。大枣甘温,生姜辛温,佐桂枝以解肌。

3,营卫阴阳俱伤,则非轻剂所能独解,必须重轻之剂同散之,乃得阴阳之邪俱已,营?俱和。石膏辛甘微寒,质重而又专达肌表为使也。

4,方中用麻黄、桂枝、生姜辛温发汗以散风寒,能使内热随汗而泄。甘草、生姜、大枣甘温补脾胃、益阴血,以补热伤之津;无津不能作汗,又可以充汗源。石膏甘寒清解里热,与麻黄配伍能透达郁热。杏仁配麻黄,一收一散,宣降肺气利于达邪外出。诸药配伍,一是寒热并用,表里同治,侧重于“于在表者,汗而发之”;二是发中寓补,汗出有源,祛邪而不伤正。

趣味记忆:小青龙汤

【歌诀】:勺子炒姜,细至半黄。

【解释】:勺指白芍,子指五味子,炒指炙甘草,姜指生姜,细指细辛,至指桂枝,半指半夏,黄指麻黄

【组成】:麻黄 9克(去节);芍药 9克;细辛 6克;干姜 6克;甘草 6克;桂枝 9克(去皮);五味子 6克;半夏 9克(洗)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禁忌】: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方解】: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证。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素有水饮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动内饮,《难经·四十九难》说:“形寒饮冷则伤肺”。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阻滞气机,故胸痞;饮动则胃气上逆,故干呕;水饮溢于肌肤,故浮肿身重;舌苦白滑,脉浮为外寒里饮之佐证。对此外寒内饮之证,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饮,则表邪难解;不化饮而专散表邪,则水饮不除。故治宜解表与化饮配合,一举而表里双解。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药虽八味,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加减】

1,

2,

3,

4,

5, 若外寒证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 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黄芩以清郁热 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 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宣通鼻窍 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

趣味记忆:桂枝麻黄各半汤

【处方】

桂枝 5克(去皮);芍药 3克;生姜 3克(切);甘草 3克(炙);麻黄 3克(去节);大枣 4枚(擘);杏仁 24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主治】

治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无汗,身痒者

趣味记忆:桂枝二麻黄一汤

【处方】:桂枝 1两17铢(去皮);芍药 1两6铢,麻黄 16铢(去节);生姜 1两6铢(切);杏仁 16个(去皮尖);甘草 1两2铢(炙);大枣 5枚

【主治】

解散营卫之邪。小发营卫之汗。主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形似疟,1日再发者

【用法】

以水5升,先煮麻黄1-2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升,去滓,温服1升,1日2次。本云:桂枝汤2分,麻黄汤1分,合为2升,分再服,今合为1方。将息如前法

【临床应用】

① 太阳中风《吴鞠通医案》:唐,59岁。头痛恶寒,脉紧,言謇,肢冷,

舌色淡。太阳中风,虽系季春天气,不得看作春温,早间阴晦雨气甚寒,以桂枝二麻黄一法:桂枝6钱,杏仁5钱,生姜6片,麻黄(去节)3

钱,炙甘草3钱,大枣(去核)2枚。煮3杯,先服1杯,得微汗,止

后服;不汗再服;再不汗,促投其间。

②寒热往来《经方实验录》:王右,寒热往来,1日两度发,仲景所谓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之证也。前医用小柴胡,原自不谬,但差一间耳。川桂枝5钱,白芍4钱,生草3钱,生麻黄2钱,光杏仁5钱,生姜3片,红枣5枚。病者服此,盖被自卧,须臾发热,遍身漐漐汗出。其病愈。

【各家论述】

① 《伤寒附翼》:邪气稽留于皮毛肌肉之间,固非桂枝汤之可解;已经汗过,又不宜麻黄杨之峻攻。故取桂枝汤3分之2,麻黄汤3分之1,

合而服之,再解其肌,微开其表,审发汗于不发之中,此又用桂枝后

更用麻黄法也。后人合为一方者,是大背仲景比较二分之轻重偶中出

奇之妙理矣。

②《古方选注》:桂枝铢两多,麻黄铢数少,即啜粥助汗之变化。桂枝汤减用4分之2,麻黄汤减用4分之1,则固表护阴为主,而以发汗为复,假麻黄开发血脉精气,助桂枝汤于卫分作微汗耳。第16铢麻黄,不能胜1两17铢桂枝、1两6铢白芍,则发汗之力太微,故又先煮麻黄为之向导,而以桂、芍袭其后也。

趣味记忆:桂枝二越婢一汤

【处方】

桂枝 3克(去皮);芍药 2.3克;麻黄 2.3克;甘草 2.3克(炙);大枣 4枚(擘);生姜 3.1克(切);石膏 3克(碎,绵裹)

【主治】

发汗解表,兼清里热。治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属外感风寒,内有郁热之轻证

趣味记忆:茯苓甘草汤

【处方】:茯苓 2两;桂枝 2两(去皮);甘草 1两(炙);生姜 3两(切)

【主治】:温中化饮,通阳利水。主心下停饮,心悸,汗出不渴,小便不利;咳而遗溺;奔豚。伤寒汗出不渴者;伤寒厥而心下悸者。伤寒发汗后,腹下气满,小便不利。膀胱腑发咳,咳而遗溺。疝作奔豚。

【方解】:此足太阳药也。淡能渗水,甘能宁心助阳,故用茯苓;辛能散饮,温能发汗解肌,故用姜桂;益土可以制水,甘平能补气和中,故用甘草。

悸证,有过汗而悸者,有吐下而悸者,有气虚而悸者。惟饮之为悸,甚于它邪,以水停心下,无所不入,侵于肺则咳,传于胃为呕,溢于皮肤为肿,渍于肠间为利。故经曰:先治其水,后治其厥。厥为邪之深者,犹先治水,况病之浅者乎。

【加减】:本方去生姜,加白术,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仲景 治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者。逆满气冲,寒邪伏饮,上搏于膈也,故令头眩;沉为在里,且既经吐下,复发其汗,则阳益虚而津液耗,故身振摇也;与此汤导饮和中,益阳固卫。金匮用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各家论述】

1.《普济方》;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卫,桂枝、生姜之辛,助阳气而解表。

2.《内台方议》:今此汗出而渴者,为邪不传里,但在表而表虚也。故与茯苓为君而益津和中;甘草为臣辅之;以桂枝为佐,生姜为使,二者之辛而固卫气者也。

3.《伤寒附翼》:此厥明伤寒发散内邪之汗剂,凡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后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此方本欲利水,反取表药为里症用,故虽重用姜、桂,而以里药名方耳。厥明伤寒,先热者后必厥,先热时必消渴。今厥而心下悸,是下利之源,斯时不热不渴可知矣。因消渴时饮水多,心下之水气不能入心为汗,蓄而不消,故四肢逆冷而心下悸也。肺为水母,肺气不化,则水气不行。茯苓为化气之品,故能清水之源;桂枝、生姜,则从辛入肺,使水气通于肺,以行营卫阴阳,则外走肌表而为汗矣;佐甘草以缓之,汗出周身,而厥自止,水精四布,而悸自安。以之治水者,即所以治厥也。伤寒心悸无汗而不渴者,津液未亏,故也用此方大发其汗。用姜、桂与茯苓等分,而不用芍药、大枣,是大发其汗。佐甘草者,一以协辛发汗,且恐水渍入胃也。

【临床医案】:心下停水:程某,男,年48岁。平素脾气衰弱,常患噫气胃满,消化滞呆之证。后在溽暑季节,贪食瓜果,而患腹泻。服健脾利水之剂,腹泻止,而胸脘满闷异常,逆气上冲,烦躁不宁,头眩欲呕,心下漉漉作水声,四肢逆冷,舌质淡,而苔白腻,脉象沉弦。此为脾不健运,水湿停潴之证。故以扶阳温胃行水之茯苓甘草汤治之。处方:桂枝15g,茯苓24g,生姜15g,甘草3g。连服2剂,而躁烦不作,脘闷消失,冲逆平息,脉象虚软。后以健脾行水之剂,调理而愈。

趣味记忆:桃核承气汤

【处方】:桃核 50个(去皮、尖) ;桂枝 6克(去皮);大黄 12克;甘草 6克(炙);芒消6克。

【主治】:瘀热蓄于下焦,少腹急结,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渴,其人如狂,至夜发热,及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恶霹不下,脉沉实或涩。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前4味,芒硝冲服。

【禁忌】:表证未解者,当先解表,而后用本方。因本方为破血下瘀之剂,故孕妇禁用。

【方解】

证属瘀热互结下焦,治当因势利导,逐瘀泻热,以祛除下焦之蓄血。方中桃仁苦甘平,活血破瘀;大黄苦寒,下瘀泻热。二者合用,瘀热并治,共为君药。芒硝咸苦寒,泻热软坚,助大黄下瘀泻热;桂枝辛甘温,通行血脉,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硝、黄寒凉凝血之弊,共为臣药。桂枝与硝、黄同用,相反相成,桂枝得硝、黄则温通而不助热;硝、黄得桂枝则寒下又不凉遏。炙甘草护胃安中,并缓诸药之峻烈,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破血下瘀泻热之功。服后“微利”,使蓄血除,瘀热清,而邪有出路,诸症自平。

【运用】

本方为治疗瘀热互结,下焦蓄血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为辨证要点。

【加减】:后世对本方的运用有所发展,不论何处的瘀血证,只要具备瘀热互结这一基本病机,均可加减使用。对于妇人血瘀经闭、痛经以及恶露不下等症,常配合四物汤同用;如兼气滞者,酌加香附、乌药、枳实、青皮、木香等以理

气止痛。对跌打损伤,瘀血停留,疼痛不已者,加赤芍、当归尾、红花、苏木、三七等以活血祛瘀止痛。对于火旺而血郁于上之吐血、衄血,可以本方釜底抽薪,引血下行,并可酌加生地、丹皮、栀子等以清热凉血。

趣味记忆:抵当汤 【组成】;水蛭(熬)三十个、 虻虫(去翅足,熬)三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个、 大黄(酒洗)三两。

注:以上为《伤寒论》原书剂量,汉朝一两为15.625克。

【用法】:上药四味,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不下更服。

【出处】: 1、太阳病六七日,表证犹存,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2、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趣味记忆:抵当丸

【处方】大黄(三两) 水蛭(20个,熬) 虻虫(20个,去翅足,熬) 桃仁(25个,去皮尖)

【主治】破血逐瘀,治“伤寒有热,小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伤寒论》126条)

【用法】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出处】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来源:姜建国主编《伤寒论讲义》

趣味记忆:四物汤

【处方】

当归 10克;川芎 8克;白芍 12克;熟地 12克

【主治】

补血调血。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

【禁忌】:斟酌

【方解】

本方是补血调经的主方,它是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篇》中的芎归胶艾汤去阿胶、艾叶、甘草而成。对诸种血虚证,均以本方为基础随证化裁。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若冲脉虚损,则女子月经量少,色淡,经期推迟。再加下焦寒滞,则小腹作痛。若脾虚而不摄血,肾虚冲任不固,则崩中漏下等证也可相继发生。又或肝寒血滞,血行不畅而瘀停,可兼见癥块硬结,少腹脐周作痛。本方一当归补血、活血,熟地补血为主,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芍药敛阴养血。故全方尽属血分药。但组合得体,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构成治血要剂。

【加减】:

1,若血寒,经期腰腹疼痛,克酌加炮姜、桂枝、吴萸、枳壳、香附、桑寄生、续断温寒、理气,行血、止痛。如妊娠胎漏,可加阿胶、酒炒艾叶、炙甘草变为“芎归阿胶汤”。若血瘀不行,可加丹参、桃仁、红花而逐瘀行血。若血虚而有郁热,可加黄芩、丹皮。若气虚而不摄血,可加潞党参、黄芪、白术。总之,本方随证加减,可统治诸种血证。

2,圣愈汤

3,桃红四物汤

趣味记忆:四君子汤

【歌诀】:白老夫人

【解释:白指白术,老指甘草,夫指茯苓,人指人参

【处方】人参 9克;白术 9克;茯苓 9克;炙甘草 6克

【主治】:益气健脾。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本方与理中丸比较,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加减】: 1,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

2,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

3,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

4,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注】:1,四物汤与四君子汤合八珍汤

2,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再加黄芪,肉桂为十全大补汤

【附】:四物汤 四君子汤 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

【歌诀】:四物归地勺川芎,血症诸方括此中,若与四君相配合,双疗气血八珍荣。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气血双。

趣味记忆:大承气汤

【歌诀】:大孝朴实

【解释】:大指大黄,孝指芒硝,朴指厚朴,实指枳实 【组成】:大黄(12克)、厚朴(24克)、 枳实(12克)、 芒硝(9克)。

【主治】

1、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谷,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禁忌】:本方为泻下峻剂,凡气虚阴亏、燥结不甚,以及年老、体弱等应慎用;孕妇忌用;注意中病即止,以免损耗正气。

【方解】:本证是由伤寒之邪内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或温病邪入胃肠,热盛灼津所致。治疗方法以峻下热结为主。实热内结,胃肠气滞,腑气不通,故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里热炽盛,上扰神明,故谵语;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是热盛伤津之征。“热结旁流”证,乃燥屎坚结于里,胃肠欲排除则不能,逼迫津液从燥屎之旁流下所致。热厥、痉病、发狂等,皆因实热内结,或气机阻滞,阳气被遏,不能外达于四肢;热盛伤筋、筋脉失养而挛急;或胃肠燥热上扰心神所致。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

为君药。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润燥,为臣药,二药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积滞内阻,则腑气不通,故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以加速热结之排泄,共为佐使。

硝、黄配合,相须为用,泻下热结之功益峻。合用即能消痞除满,又使胃肠气机通降下行,以泻下通便。四药合用,共奏峻下热结之功。

运用

本方用于阳明脏腑实证的基础方,又是寒下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痞、满、燥、实四症,及舌红苔黄,脉沉实为辨证要点。

加减

若兼气虚者,宜加人参补气,防泻下气脱;兼阴津不足者,加玄参、生

地以滋阴润燥。

趣味记忆:小承气汤

【歌诀】;大黄朴实

【解释】:大黄指大黄,朴指厚朴,实指枳实 【组成】大黄12克(酒洗) 厚朴6克(炙,去皮)枳实9克(大者,炙)

【用法】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主治】伤寒阳明腑实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黄,脉滑数,痢疾初起,腹中疠痛,或脘腹 胀满,里急后重者。

【方解】方中大黄泻热通便,厚朴行气散满,枳实破气消痞,诸药合用,可以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方解】:(1)邪在上焦则满,在中焦则胀,胃实则潮热,阳邪乘心则狂,胃热干肺则喘。

故以枳﹑朴去上焦之痞满,以大黄去胃中之实热。

(2)此痞满燥实坚未全者,故除芒硝,欲其无伤下焦真阴也。

【加减】:本方加羌活,名三化汤,治中风邪气作实,二便不通。

趣味记忆:调胃承气汤 【处方】大黄(去皮,酒浸)四两(约60克)、甘草(炙)二两(约30克)、芒硝半升(约60克)

【用法】上三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再入芒硝,再煮两沸,食前服,一次温服50毫升至60毫升。

【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大便不通,肠梗阻,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或为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

【禁忌】虚寒性便闭忌用。

【方解】:方中大黄苦寒,泻火通结为君,芒消咸寒,软坚润燥为臣,甘草甘缓和中,益气养胃,以缓消,黄之苦泄,使药力缓缓下行为佐。燥热得解,胃气自和,故名调胃承气汤。

趣味记忆:复方大承气汤 【组成】 厚朴(15-20克) 炒莱菔子(15-30克) 枳壳(15克) 桃仁(9克) 赤芍(15克) 大黄(9-15克) 芒硝(9-15克)

【主治】 单纯性肠梗阻属于阳明腑实而气胀较明显者。

【用法】 大黄后下,水煎服,芒硝冲服。最好用胃管注入,经2-3小时后,可再用本方灌肠,以加强攻下之力,有助于梗阻之解除。

【禁忌】 斟酌。

【提示】:实验提示本方有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的比较】

四个承气汤均用大黄以荡涤胃肠积热。大承气汤硝、黄并用,大黄后下,且加枳、朴,故攻下之力颇峻,为“峻下剂”,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阳明热结重证;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朴用量亦减,故攻下之力较轻,称为“轻下剂”,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热结轻证;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虽后纳芒硝,但大黄与甘草同煎,故泻下之力较前二方缓和,称为“缓下剂”,主治阳明燥热内结,有燥、实而无痞、满之证;复方大承气汤由大承气汤(枳壳易枳实)加炒莱菔子、桃仁、赤芍而成,故行气导滞、活血祛瘀作用增强,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而气胀较重者,并可预防梗阻导致局部血瘀气滞引起的组织坏死。

趣味记忆:吴茱萸汤

【歌诀】:人生找茱萸

【解释:人指人参,生指生姜,找指大枣,茱萸指茱萸

【组成】: 吴茱萸 9克;人参 9克;生姜 18克;大枣 4枚

【主治】: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本方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禁忌】1.本方辛苦甘温,对热性呕吐、头痛、胃腹痛不宜使用。

2.服本方汤剂后,常觉胸中难受,头痛增剧或眩晕,但半小时左右反

应即消失,故妥药后可稍事休息,以减轻反应。

【方解】

本方证乃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巅顶头痛;浊阴阻滞,气机不利,故胸满脘痛;肝胃虚寒,阳虚失温,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则大便泄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而迟等均为虚寒之象。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既能温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呕,一药而两擅其功,是为君药。重用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用为臣药。吴茱萸与生姜相配,温降之力甚强。人参甘温,益气健脾,为佐药。大枣甘平,合人参以益脾气,合生姜以调脾胃,并能调和诸药,是佐使之药。四药配伍,温中与降逆并施,寓补益于温降之中,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

趣味记忆:茵陈蒿汤

【歌诀】:大侄子号茵陈

【解释】:大指大黄,侄子指栀子,号茵陈指茵陈蒿。

【处方】:茵陈蒿 18克;栀子 15克(劈);大黄 6克(去皮)。

【主治】:清热利湿退黄。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色鲜明如橘子,腹微满,口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实或滑数。

【方解】:

方中茵陈清热利湿,疏利肝胆为君;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并可退黄为臣;大黄通利大便,导热下行为佐,三药相配,使湿热之邪从二便排泄,湿去热除,则发黄自退。

本方是主治湿热发黄的一张卓效方剂。茵陈苦平微寒,寒能清热,苦能燥湿,既能发汗使湿热从汗而出,又能利水使湿热从小便而去,是治疗黄疸的要药。它与苦寒泻火、通利小便的栀子同用,则能直导肝胆湿热出小便外泄。大黄苦寒泄热,荡涤胃肠,不但能协助茵陈、山栀以泄郁热,并能通大便以泻结实。三药都是苦寒泄利之品,所以主治身热、便秘的阳黄热症。

【加减】:

1,茵陈附子干姜汤”(《医方集解》),是本方去山栀、大黄,加附子(3~6克)、干姜(6克)而成。它是主治阴黄的一张方剂。所谓阴黄,是指身目黄色如烟熏、身寒体重、胸痞腹胀、口淡便溏的症候。这种症候,多为脾土虚寒、中阳不运,它与阳黄胃肠热者截然不同。所以其治疗只宜温脾运中,方中附子、干姜即是为此而设。茵陈虽微有苦寒,但得姜、附之温,则专治黄疸而无苦寒伤脾之弊。在临床上阴黄远比阳黄难治,如其日久不愈,则易引起大腹水肿,以致不治。这一点不可不知。

2,栀子柏皮汤《伤寒论》,是由栀子、黄柏、甘草三味所组成。主治身黄发热、腹不胀满、二便自调的病症。方中不用大黄,是因为大便自调,而无里实可下。黄柏清利湿热的功能甚强,现与清热退黄的栀子同用,则相得益彰,利导湿热从小便而出。甘草一药,不但能解毒泻火,并有利于利小便。可见此方利小便的作用较茵陈蒿汤为强。

趣味记忆:栀子柏皮汤

【歌诀】:干侄子黄柏

【解释】:干指甘草,侄子指栀子,黄柏指黄柏

【组成】:山栀子 10克(劈);甘草 3克(炙);黄柏 6克

【主治】:治伤寒身黄发热。

【方解】:栀子走上焦以清荣,黄柏入下焦而凉血,佐炙草缓中和胃

趣味记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歌诀】:干妈姓蒋,联赤小豆找生梓白皮

【解释】:干指甘草,妈指麻黄,姓指杏仁,蒋指生姜,联指连翘,赤小豆指赤小豆,找指大枣,生梓白皮指梓白皮。 【组成】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

【主治】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之病候。

【方解】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梓白皮、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甘草、大枣甘平和中,其药物组合成为共奏辛温解表散邪,解热祛湿之效。阳黄为湿热侵袭机体,兼有外感证时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可散外邪又可内清湿热。

【注释】:

钱氏曰:瘀者,言留蓄壅滞也。伤寒之郁热与胃中之湿气互结,湿蒸如淖淖中之淤泥,水土黏泞而不分。《经》云:湿热相交,民多病瘅。盖以湿热胶着,壅积于胃,故云瘀热在里,必发黄乜。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能治表,利小便,解郁热,故以此主之。

澜氏曰:此证虽日在里,必因邪气在表之时有失解散,故今虽发黄,犹宜兼汗解以治之。

【先辈之论说】: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疥癣内陷,一身瘙痒,发热喘咳,肿满者,加反鼻(详拾掇篇中)有奇效。生梓白皮采用不易,今权以干梓药或桑白皮代之。

求真按余曾以本方兼用伯州散治湿疹内攻性肾炎。

【临床应用】:

1、以皮肤瘙痒、水疱、糜烂、渗出等为特征的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急性湿疹、红皮病、脂溢性皮炎、寻常性痤疮、水痘、玫瑰糠疹、病毒性疱疹、过敏性皮炎、汗腺闭塞证、皮肤瘙痒症、狐臭等。

2、以发热、水肿为表现的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尿毒症、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淋病、膀胱炎等。

3、湿热黄疸、小便不利者,见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重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术后黄疸、胰头癌、妊娠期黄疸等。

趣味记忆:理中汤

【歌诀】:国老赶生猪

【解释】;国老指甘草,赶指干姜,生指人参,猪指白术

【主治】(1)治伤寒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粪溏,脉沉无力。

(2)或厥冷拘急,或结胸吐蚘,及感寒霍乱。

【方解】:

(1)干姜:温胃散寒,故以为君。

(2)人参:补气益脾,故以为臣。

(3)白术:健脾燥湿,故以为佐。

(4)甘草:和中补土,故以为使。

【加减】:

1,自利腹痛者,加木香。

2,蜷卧沉重,利不止,加附子。

3,呕吐:去白术,加半夏、姜汁。

4,脐下动气:去术,加桂。

5,悸:加茯苓。

6,阴黄:加茵陈。 7,寒结胸:加枳实。

8,不痛利多者:倍白术。

9,渴者:倍白术。

10,腹满:去甘草。

11,本方三两,加附子一枚,名附子理中汤,治中寒腹痛,身痛,四肢拘急。

12,本方加枳实、茯苓,蜜丸,名枳实理中丸,治寒实结胸欲绝,胸膈高

起,手不可近,用大陷胸不瘥者。

13,本方去甘草,加茯苓、川椒、乌梅、名理中安蚘丸,治胃寒吐蚘。 14,本方加桂枝,倍甘草,名桂枝人参汤,治太阳表证不除,而数下之,

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表里不解者。

15,本方加黄连、茯苓,名连理汤,治伤暑泻而作湿。

16,本方加陈皮、茯苓,名补中汤,治泄泻。泻不已者,加附子。恶食,

食不化,加砂仁。

17,本方加当归、白芍、陈皮、厚朴、川芎,入姜煎,名温胃汤,治忧思

郁结,脾肺气凝,胀满上冲,饮食不下。

18,本方加黄耆、白芍、陈皮、藿香,名黄耆汤。

19,本方加青皮、陈皮、名治中汤,治前证腹满痞闷,兼食积者。

趣味记忆:玉女煎 【歌诀】:黄牛知麦槁

【解释】:黄指熟地黄,牛指牛膝,知指知母,麦指麦冬,槁指石膏。

【组成】:石膏9-15g,熟地9-30g,麦冬6g,知母5g,牛膝5g。

【主治】:胃热阴虚证。头痛,牙痛,齿松牙衄,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饥等。

【禁忌】:大便溏泄,脾胃阳虚者不宜使用。

【方解】:

本证多由阳明气火有余,胃热耗伤阴精所致,治疗以清胃热,滋肾阴为主。阳明之脉上行头面,入上齿中,阳明气火有余,胃热循经上攻,则见头痛牙痛;热伤胃经血络,则牙龈出血;热耗少阴阴精,故见烦热干渴;舌红苔黄且干,为阴亏症状。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胃火,故为君药。熟地黄甘而微温,以滋肾水之不足,故为臣药。君臣相伍,清火壮水,虚实兼顾。知母苦寒质润、滋清兼备,一助石膏清胃热而止烦渴,一助熟地滋养肾阴;麦门冬微苦甘寒,助熟地滋肾,而润胃燥,且可清心除烦,二者共为佐药。牛膝导热引血下行,且补肝肾,为佐使药,以降上炎之火,止上溢之血。

【加减】:1,火盛者,可加山栀子、地骨皮以清热泻火

2,血分热盛,齿衄出血量多者,去熟地,加生地、玄参以增强清热

凉血之功。

【附注】:

同类方比较 该方与清胃散同治胃热牙痛。但清胃散重在清胃火,以黄连为君,属苦寒之剂,直折胃腑之热,配伍升麻,意在升散解毒,兼用生地、丹皮等凉血散瘀之品,功能清胃凉血,主治胃火炽盛的牙痛、牙宣等症;本方以清胃热为主,而兼滋肾阴,故用石膏为君,配伍熟地、知母、麦冬等滋阴之品,属清润之剂,功能清胃火、滋肾阴,主治胃火旺而肾水不足的牙痛及牙宣诸症。

趣味记忆:温经汤

【歌诀】:国老麦贵鱼,半日当归,四川人带生丹药交换

【解释】:国老指甘草,卖指麦冬,贵指桂枝,鱼指吴茱萸,半指半夏,

当归,指当归,川,指川芎,人指人参,生指生姜,丹指丹皮,

药指芍药,交指阿胶;日,四,带,换无意义

【组成】:吴茱萸、麦冬(去心)各9g,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

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半夏各6g。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

【禁忌】:月经不调属实热或无瘀血内阻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之品。

【方解】:

本方证因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皆起于胞宫,循行于少腹,与经、产关系密切。冲任虚寒,血凝气滞,故少腹里急、腹满、月经不调、甚或久不受孕;若瘀血阻滞,血不循经,加之冲任不固,则月经先期、或一月再行,甚或崩中漏下;若寒凝血瘀,经脉不畅,则致痛经;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能濡润,故唇口干燥;至于傍晚发热、手心烦热为阴血耗损,虚热内生之象。本方证虽属瘀、寒、虚、热错杂,然以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为主,治当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兼清虚热之法。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其中吴茱萸功擅散寒止痛,桂枝长于温通血脉,共为君药。当归、川芎活血祛瘀,养血调经;丹皮既助诸药活血散瘀,又能清血分虚热,共为臣药。阿胶甘平,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麦冬甘苦微寒,养阴清热。三药合用,养血调肝,滋阴润燥,且清虚热,并制吴茱萸、桂枝之温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化之源,阳生阴长,气旺血充;半夏、生姜辛开散结,通降胃气,以助祛瘀调经;其中生姜又温胃气以助生化,且助吴茱萸、桂枝以温经散寒,以上均为佐药。甘草尚能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运用】:

本方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临床应用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血夹有瘀块,时有烦热,舌质暗红,脉细涩为辨证要点。

【加减】1,若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香,或桂枝易为肉

桂,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

2,寒凝而气滞者,加香附、乌药以理气止痛

3,漏下不止而血色暗淡者,去丹皮,加炮姜、艾叶以温经止血4,气虚

甚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5,傍晚发热甚者,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

趣味记忆: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趣味记忆:五苓散

【歌诀】:贵猪择二苓

【解释】:贵指桂枝,猪指白术,择指泽泻,二苓指茯苓,猪苓。

【组成】:猪苓 10克(去皮);泽泻 15克;白术 10克;茯苓 10克;桂枝

7克

【主治】: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

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

以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痰饮,脐下动悸,

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现用于肾炎、心性水肿、肝硬化腹水、

尿潴留,急性肠炎等属水湿内停者。

【禁忌】:1.入汤剂不宜久煎。

2.湿热者忌用,且本方不宜常服。

【方解】: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解表化气。

五药相配,使水行气化,表解脾健,则蓄水、痰饮所致诸证自除。

趣味记忆:归脾汤

【歌诀】:四君归期早,远知龙眼香。

【解释】:四君,指白术,甘草,茯苓,人参,归指当归,期指黄芪,早指酸

枣仁,远知指远志,龙眼指龙眼肉,香指木香。

【组成】:白术 3克;当归 3克;白茯苓 3克;黄芪 3克;远志 3克;龙眼

肉 3克;酸枣仁炒 3克;人参 6克;木香 1.5克;炙甘草 1克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

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

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方解】:

本方多由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治疗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为主。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

【配伍特点】: 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加减】:

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

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趣味记忆:补中益气汤

【歌诀】:麻人敢猪,虎皮当骑

【解释】:麻指升麻,人指人参,赶指甘草,猪指白术,虎指柴胡,皮指陈

皮,当指当归,旗指黄芪。

【组成】:黄芪 18克;炙甘草 9克;人参 6克;当归 3克;橘皮 6克;升麻 6克;柴胡 6克;白术 9克

【主治】:

1.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禁忌】:

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方解】:

本方治证系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纳运乏力,故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薄;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故见脱肛、子宫下垂等;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因非实火,故其热不甚,病程较长。时发时止、手心热甚于手背,与外感发热之热甚不休、手背热甚于手心者不同。气虚腠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治宜补益脾胃中气,升阳举陷。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牌、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其补益中气之功。血为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亦亏,故用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本草纲目》谓:“升麻引阳明清气上升,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共为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诸药合用,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则诸症自愈。气虚发热者,亦借甘温益气而除之。关于用本方治疗气虚发热的理论依据,李东垣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脾胃下流之湿气闷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燥热。”又说:“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内外伤辨惑论》卷中)可见这种发热在李东垣看来,就是“阴火”。其实质主要是脾胃元气虚馁,升降失常,清阳下陷,脾湿下流,下焦阳气郁而生热上冲,加之化源不足,“中焦取汁”不足以化赤生血,则心血不足以养心而致心火独亢而出现的热象。治疗这种发热,“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综上李氏创立“温能除大热”的理论,对区别外感与内伤发热的辨证、病机、治则、治法以及使用的宜忌等均有阐发,对深入理解本方意义和指导临床运用均有稗益。

【加减】:

若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

头痛者,加蔓荆子、川芎;

头顶痛者,加藁本、细辛以疏风止痛;

咳嗽者,加五味子、麦冬以敛肺止咳;

兼气滞者,加木香、枳壳以理气解郁

本方亦可用于虚人感冒,加苏叶少许以增辛散之力。

【化裁】:

1.血不足-加当归。

2.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味子。

3.肺热咳嗽-去人参。

4.嗌干-加葛根。

5.头痛-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

6.脑痛-加?本、细辛。

7.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

8.有痰-加半夏、生姜。

9.胃寒气滞-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仁。

10.腹胀-加白芍、甘草。

11.热痛-加黄连。

12.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

13.咽痛-加桔梗。

14.有寒-加肉桂。

15.湿胜-加苍术。

16.阴火-加黄柏、加熟地、山药。

17.阴虚-去升麻,加熟地、山茱、山药。

18.大便秘-加酒煨大黄。

19.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麦冬、五味,秋加麻黄、黄芩,冬加不去根节麻黄,天寒加干姜。

20.泄泻-去当归,加茯苓、苍术、益智。

【附注】:

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

【文献】:

方论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1:“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护皮毛而闭胰理,不令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以补之;炙甘草之甘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此三味,除烦热之圣药也。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且以散诸甘药之滞;胃中清气下沉,用升麻、柴胡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补中之剂,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此用药有相须之妙也。”《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比较】:

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同用参、芪、术、草以益气补脾。前者以补气药配伍养心安神药,意在心脾双补,复二脏生血、统血之职,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以及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后者是补气药配伍升阳举陷药,意在补气升提,复脾胃升清降浊之能,主治脾胃气虚、气陷之少气懒言、发热及脏器下垂等。

【重要文献摘要】:

1、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血不归脾则妄行,参、术、黄芪、甘草之甘温,所以补脾;茯神、远志、枣仁、龙眼之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心者,脾之母也。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滞,又以助参、芪而补气。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症悉除矣。”

2、《正体类要》卷下:“跌仆等症,气血损伤;或思虑伤脾,血虚火动,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怠情嗜卧,怔忡惊悸,自汗,大便不调;或血上下妄行。”

趣味记忆:升阳益胃汤《《内外伤辨惑

论》)

趣味记忆:升陷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趣味记忆:举元煎(《景岳全书》)

【方剂比较】:

升阳益胃汤,升陷汤,举元煎三方与补中益气汤立意有相同之处,即重

用补脾益气药物,配伍举陷升提之品。其中升阳益胃汤重用黄芪,并配伍人参、

白术、甘草补气养胃;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湿;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白芍养血和营。适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之证。升陷汤重用黄芪配伍升麻、柴胡以升阳举陷;并以知母之凉润,以制黄芪之温;桔梗载药上行,用为向导,主治胸中大气下陷之证。对脾肺虚极者,可酌加人参以加强益气之力,或更加山茱萸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举元煎用参、芪、术、草益气补中,摄血固脱,辅以升麻升阳举陷,适用于中气下陷,血失统摄之血崩、血脱证。

趣味记忆:荆防败毒散

趣味记忆:桂枝汤

【歌诀】:桂枝找勺炒姜

【解释】:桂枝为桂枝,找为大枣,勺是白芍,炒为甘草(炙),姜为生姜。 【组成】:桂枝(去皮) 9克 芍药 9克 生姜 9克 大

枣(切) 3枚 甘草6克

【主治】: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本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证见时发热自汗出,兼有微恶风寒等,都可酌情使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用法:水煎服。本方服法也极为讲究,首先是药煎成取汁,“适寒温”服,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同时“稳覆令一时许,”即是避风助汗之意。待其“遍嗻嗻,微似有汗者,”是肺胃之气已合,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所以说“益佳”。至于服后汗出病瘥,停后服;不效,再服,“乃服至二、三

剂”;以及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尤其是“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

除,”是服解表剂后应该注意的通则。

【禁忌】:表实无汗,或表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以及温病初起,见发热

口渴,咽痛脉数时,皆不宜使用。(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

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方解】:风寒伤人肌表,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今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

解,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

故,所以是表虚证。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

十三条所说: “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

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

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

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

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

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所以本方虽

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

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加减】:1,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鼓疏散风寒

2,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

3,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趣味记忆:桂枝加葛根汤

【处方】:桂枝 6克 芍药 6克 生姜 9克 炙甘草

6克 大枣 3枚 葛根 12克

【主治】:解肌发表,升津舒经。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桂枝汤

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趣味记忆: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处方】:桂枝 9克 芍药 9克 生姜 9克 甘草

6克(炙) 大枣 3枚 厚朴 6克 杏仁 6克

【功能主治】:解肌发表,降气平喘。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

或风寒表证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

【禁忌】:斟酌。

趣味记忆:桂枝加桂汤

【处方】 :桂枝 15克 芍药 9克 生姜 9克 甘草

6克 大枣 3枚

【功能主治】:温通心阳,平冲降逆。心阳虚弱,寒水凌心之奔豚。太阳病

误用温针或因发汗太过而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起卧不安,有发作性

者。

【用法】: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禁忌】:斟酌。

趣味记忆:桂枝加芍药汤

【处方】:桂枝 9克;芍药 18克;甘草 6克;大枣 3枚;生姜 9克

【功能主治】:温脾和中,缓急止痛。太阳病误下伤中,土虚木乘之腹痛。

【禁忌】:斟酌。

【各家论述】:

①《伤寒贯珠集》:桂枝所以越外入之邪,芍药所以安伤下之阴也。按

《金匮》云: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与小建中汤;不瘥者,

与小柴胡汤。此亦邪陷阴中之故。而桂枝加芍药,亦小建中之意,不用胶饴者,

以其腹满,不欲更以甘味增满耳。

②《古方选注》:桂枝加芍药汤,此用阴和阳法也,其妙即以太阳之方,

求治太阴之病。腹满时痛,阴道虚也,将芍药1味倍加3两,佐以甘草,酸甘

相辅,恰合太阴之主药;且倍加芍药,又能监桂枝深入阴分,升举其阳,辟太

阳陷入太阴之邪。复有姜、枣为之调和,则太阳之阳邪,不留滞于太阴矣。

趣味记忆:桂枝加附子汤

【处方】:桂枝 9克(去皮) 芍药 9克 甘草 9克(炙)

生姜 9克(切) 大枣 12枚(擘) 附子 (炮) 6

【功能主治】:调和营卫,回阳固表。治太阳病发汗太过,遂致汗出不止,

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

趣味记忆:桂枝去芍药汤

【出处】: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太阳病用下法

是为误治,下后表邪未解,是宜桂枝汤更发汗。但此时出现胸满,是由下法损及脾阳,以致阳衰胃逆,浊气充塞。是以胸满。当去芍药之酸寒,以解表邪。

此条辨证只在脉促俩字上。促脉为热极之象。法当清热泻火。但火有虚实之分。

此证患者必见高热。烦躁。全身烫等热证。实为真寒假热。否则脉不可能出现

促脉。但又因为下法伤中还不甚厉害。故只用桂枝汤即可。但此时只可大力扶

阳,不可见高热而给清热养阴之品。所以白芍必去掉。如若再怕冷。还需加附

子以暖肾阳。 方剂组成:炙甘草、桂枝、生姜、大枣。

趣味记忆: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处方】:桂枝 9克(去皮);甘草 6克(炙);大枣 12枚(擘);生姜

6克(切);附子 5克(炮)

【功能主治】

治太阳病,误用下法后,脉促胸满,微恶寒者

【临床应用】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减生姜易干姜,加人参15g(单煎对入),山萸肉20g,用治心阳虚衰之体。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配羌活、独活各15g,川芎12g,细辛5g,治寒袭肌表之肢体冷痛。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配蜀椒12g,吴茱萸10g,党参18g,半夏12g,厚朴15g,治疗中阳不振,冷饮蓄胃,引发脘胀冷痛呕逆症。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配麻黄6g,细辛5g,半夏15g,茯苓40g,治疗肺寒喘咳,饮凌心悸,口吐痰涎等症。

【新用方义】心阳虚衰,气阴易脱,汗出肢冷,脉散或微细,法当益气复脉,回阳救逆。方取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生姜易干姜。其实,该方中含有四逆、参附之义,加山萸肉者宜量大,不得<30g,充分发挥敛汗,固脱益阴的作用,若与阳刚之品相合,互得益彰。

风寒袭表,肢节冷痛,脉络瘀阻,痹而不通。治当温经散寒,祛风止痛。投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再配羌活15g,独活12g,川芎12g,细辛4g,辛散表寒,温经止痛。之所以去芍药,虑其酸寒恋邪,与寒湿痹不利,当以威灵仙代之为佳。

冷饮蓄胃,寒伤中阳,脘腹疼痛,呕吐清水,四肢欠温,唇白舌淡,脉象弦缓。方取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义在温阳散寒;加川椒者,杀虫止痛;佐吴茱萸9g,半夏10g,化饮止呕;生姜量宜大,最少不可<40g,降浊力彰;党参15g,甘草10g,大枣6枚,益气健中;诸药和用,共奏寒驱饮散,痛休呕止之效。 肺寒喘咳,饮凌心肺,倚息难卧,目为脱状,身冷畏寒,呕吐痰涎,此乃寒饮袭肺,阳虚饮停证,方投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须配伍麻黄5g,细辛4g,半夏12g,温肺启闭,饮喘得缓。方中选用桂枝、生姜、茯苓、甘草等,取“温药和之”之义;心气不足,当加人参1Og(另煎对入);喘息难卧,佐苏子12g,地龙15g,白果9g;痰多面肿,配桑皮30g,石韦20g,椒目10g,效果明显。

【医案举例】:

例l 患者,男,63岁。患冠心病多年,素体肥胖,血脂过高。突然晨发,随即面白唇淡,额出冷汗,手足欠温,憋闷心慌,按脉微细,至数不齐。听诊:心音低钝,心搏无力,心律失常。测血压:60/40 mm Hg。心电示:心梗缺血。

初诊:心源性休克。

辨证:心阳暴脱,脉律不整。

治法:温阳复脉,益气固脱。

方药: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加减。

组成:桂枝15g,炙甘草30g,炮附子18g,人参20g(单煎对入),干姜15g,麦冬30g,五味子12g,丹参30g,大枣12枚(擘)。水煎取汁400ml,分4次服,日3夜1服。药服3剂,血压脉搏接近正常,继服3剂,病情稳定。冠心病的常规治疗,仍按前法进行。

例2 患者,女,22岁。于秋末冬初,田间浇灌,忽然北风骤起,气温剧降,寒风袭表,周身寒战。夜半时分,头疼身痛,肢节疼痛,恶寒无汗,四肢拘急,屈伸不利。证属寒风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拟疏风和营,温经通络法,方投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增味。

组成:桂枝15g,甘草12g,生姜30g,葱白3寸,大枣6枚,细辛6g,羌活15g,独活12g,防风15g,秦艽15g,川芎15g,制附子12g,威灵仙18g。水煎早晚温服。

复诊:药服1剂,当夜周身微微汗出,畏寒解。继服二三剂,肢节疼痛减缓,活动自如。续服3剂,病痛若失。

【各家论述】

① 《注解伤寒论》:与桂枝汤以散客邪,通行阳气;芍药益阴,阴虚者非所宜,故去之。阳气已虚,若更加之微寒,则必当温剂以散之,故

加附子。

② 《内台方议》:阳虚阴盛,邪在胸中,不可发汗,只得与附子以复阳温经,与桂枝以散其邪也。

③ 《伤寒来苏集》:桂枝汤阳中有阴,去芍药之酸寒,则阴气流行,而邪自不结,即扶阳之剂矣。若微恶寒,则阴气凝聚,恐姜、桂之力不

能散,必加附子之辛热。

④《古方选注》: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者,下后微恶寒,显然阳气涣散于中下矣。当急救其阳,毋暇顾恋阳气,以附子直从下焦温经助阳,臣以桂枝、甘草,载还中焦阴气

趣味记忆:桂枝新加汤

【处方】

桂枝 3两(去皮);芍药 4两;甘草 2两(炙);生姜 4两(切);大枣 十二枚(擘);人参 3两。

【主治】

益不足之血,散未尽之邪。温补其营卫;主治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脉沉迟,或痹,或四肢拘挛、心下痞塞者。

趣味记忆:麻黄汤

【歌诀】:干妈姓桂

【解释】:干是甘草,妈为麻黄,姓为杏仁,桂为桂枝

【组成】:麻黄 9克;桂枝 6克;杏仁 6克;甘草 3克 【主治】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禁忌】

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正如柯琴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 【方解】

风寒伤人肌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卫气不得外达,营气涩而不畅,所以外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脉浮,内见喘逆。此时,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使肺气宣,毛窍开,营卫通畅,汗出而在表之风寒得解,诸证悉除。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所以是方中的君药,并用来作为方名。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本证之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黄、桂枝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缓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透营分之邪,所以柯琴评麻黄汤曰:“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

另解: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夫宣所致。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趣味记忆: 葛根汤 【歌诀】:参考桂枝汤,本方的组成为桂枝汤加葛根,麻黄,参考桂枝汤。

【组成】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 桂枝6克(去皮) 生姜9克(切)

甘草6克(炙) 芍药6克 大枣12枚(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脉浮紧者。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关节痛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

【方义】:成氏曰:「轻可去实,葛根、麻黄之属是也。」此以中风表实,故加二物于桂枝汤中。

【加减】:⑴本方除麻黄,名桂枝加葛根汤,治前证汗出恶风者。

⑵本方加半夏,名葛根加半夏汤,治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 ⑶本方加黄芩,名葛根解肌汤,治发热恶寒,头痛项强,伤寒温病。

趣味记忆:大青龙汤

【歌诀】:干妈姓桂,身高大

【解释】:干指炙甘草,妈指麻黄,姓指杏仁,身指生姜,膏指石膏,大指大枣

【组成】:麻黄 12克;桂枝 6克;炙甘草 6克;杏仁 6克;石膏 12克;生姜 9克;大枣 3克

【主治】:发汗解表,兼清里热。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脉浮紧。

【禁忌】:斟酌。

【方解】

1,成氏曰:「桂枝主中风,麻黄主伤寒。今风寒两伤,欲以桂枝解肌驱风,而不能巳其寒;欲以麻黄发汗散寒,而不能去其风,仲景所以处青龙而两解也。」

2,麻黄甘温,桂枝辛热。寒伤营,以甘缓之;风伤卫,以辛散之。故以麻黄为君,桂枝为臣。甘草甘平,杏仁甘苦,佐麻黄以发表。大枣甘温,生姜辛温,佐桂枝以解肌。

3,营卫阴阳俱伤,则非轻剂所能独解,必须重轻之剂同散之,乃得阴阳之邪俱已,营?俱和。石膏辛甘微寒,质重而又专达肌表为使也。

4,方中用麻黄、桂枝、生姜辛温发汗以散风寒,能使内热随汗而泄。甘草、生姜、大枣甘温补脾胃、益阴血,以补热伤之津;无津不能作汗,又可以充汗源。石膏甘寒清解里热,与麻黄配伍能透达郁热。杏仁配麻黄,一收一散,宣降肺气利于达邪外出。诸药配伍,一是寒热并用,表里同治,侧重于“于在表者,汗而发之”;二是发中寓补,汗出有源,祛邪而不伤正。

趣味记忆:小青龙汤

【歌诀】:勺子炒姜,细至半黄。

【解释】:勺指白芍,子指五味子,炒指炙甘草,姜指生姜,细指细辛,至指桂枝,半指半夏,黄指麻黄

【组成】:麻黄 9克(去节);芍药 9克;细辛 6克;干姜 6克;甘草 6克;桂枝 9克(去皮);五味子 6克;半夏 9克(洗)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禁忌】: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方解】: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证。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素有水饮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动内饮,《难经·四十九难》说:“形寒饮冷则伤肺”。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阻滞气机,故胸痞;饮动则胃气上逆,故干呕;水饮溢于肌肤,故浮肿身重;舌苦白滑,脉浮为外寒里饮之佐证。对此外寒内饮之证,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饮,则表邪难解;不化饮而专散表邪,则水饮不除。故治宜解表与化饮配合,一举而表里双解。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药虽八味,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加减】

1,

2,

3,

4,

5, 若外寒证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 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黄芩以清郁热 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 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宣通鼻窍 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

趣味记忆:桂枝麻黄各半汤

【处方】

桂枝 5克(去皮);芍药 3克;生姜 3克(切);甘草 3克(炙);麻黄 3克(去节);大枣 4枚(擘);杏仁 24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主治】

治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无汗,身痒者

趣味记忆:桂枝二麻黄一汤

【处方】:桂枝 1两17铢(去皮);芍药 1两6铢,麻黄 16铢(去节);生姜 1两6铢(切);杏仁 16个(去皮尖);甘草 1两2铢(炙);大枣 5枚

【主治】

解散营卫之邪。小发营卫之汗。主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形似疟,1日再发者

【用法】

以水5升,先煮麻黄1-2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升,去滓,温服1升,1日2次。本云:桂枝汤2分,麻黄汤1分,合为2升,分再服,今合为1方。将息如前法

【临床应用】

① 太阳中风《吴鞠通医案》:唐,59岁。头痛恶寒,脉紧,言謇,肢冷,

舌色淡。太阳中风,虽系季春天气,不得看作春温,早间阴晦雨气甚寒,以桂枝二麻黄一法:桂枝6钱,杏仁5钱,生姜6片,麻黄(去节)3

钱,炙甘草3钱,大枣(去核)2枚。煮3杯,先服1杯,得微汗,止

后服;不汗再服;再不汗,促投其间。

②寒热往来《经方实验录》:王右,寒热往来,1日两度发,仲景所谓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之证也。前医用小柴胡,原自不谬,但差一间耳。川桂枝5钱,白芍4钱,生草3钱,生麻黄2钱,光杏仁5钱,生姜3片,红枣5枚。病者服此,盖被自卧,须臾发热,遍身漐漐汗出。其病愈。

【各家论述】

① 《伤寒附翼》:邪气稽留于皮毛肌肉之间,固非桂枝汤之可解;已经汗过,又不宜麻黄杨之峻攻。故取桂枝汤3分之2,麻黄汤3分之1,

合而服之,再解其肌,微开其表,审发汗于不发之中,此又用桂枝后

更用麻黄法也。后人合为一方者,是大背仲景比较二分之轻重偶中出

奇之妙理矣。

②《古方选注》:桂枝铢两多,麻黄铢数少,即啜粥助汗之变化。桂枝汤减用4分之2,麻黄汤减用4分之1,则固表护阴为主,而以发汗为复,假麻黄开发血脉精气,助桂枝汤于卫分作微汗耳。第16铢麻黄,不能胜1两17铢桂枝、1两6铢白芍,则发汗之力太微,故又先煮麻黄为之向导,而以桂、芍袭其后也。

趣味记忆:桂枝二越婢一汤

【处方】

桂枝 3克(去皮);芍药 2.3克;麻黄 2.3克;甘草 2.3克(炙);大枣 4枚(擘);生姜 3.1克(切);石膏 3克(碎,绵裹)

【主治】

发汗解表,兼清里热。治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属外感风寒,内有郁热之轻证

趣味记忆:茯苓甘草汤

【处方】:茯苓 2两;桂枝 2两(去皮);甘草 1两(炙);生姜 3两(切)

【主治】:温中化饮,通阳利水。主心下停饮,心悸,汗出不渴,小便不利;咳而遗溺;奔豚。伤寒汗出不渴者;伤寒厥而心下悸者。伤寒发汗后,腹下气满,小便不利。膀胱腑发咳,咳而遗溺。疝作奔豚。

【方解】:此足太阳药也。淡能渗水,甘能宁心助阳,故用茯苓;辛能散饮,温能发汗解肌,故用姜桂;益土可以制水,甘平能补气和中,故用甘草。

悸证,有过汗而悸者,有吐下而悸者,有气虚而悸者。惟饮之为悸,甚于它邪,以水停心下,无所不入,侵于肺则咳,传于胃为呕,溢于皮肤为肿,渍于肠间为利。故经曰:先治其水,后治其厥。厥为邪之深者,犹先治水,况病之浅者乎。

【加减】:本方去生姜,加白术,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仲景 治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者。逆满气冲,寒邪伏饮,上搏于膈也,故令头眩;沉为在里,且既经吐下,复发其汗,则阳益虚而津液耗,故身振摇也;与此汤导饮和中,益阳固卫。金匮用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各家论述】

1.《普济方》;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卫,桂枝、生姜之辛,助阳气而解表。

2.《内台方议》:今此汗出而渴者,为邪不传里,但在表而表虚也。故与茯苓为君而益津和中;甘草为臣辅之;以桂枝为佐,生姜为使,二者之辛而固卫气者也。

3.《伤寒附翼》:此厥明伤寒发散内邪之汗剂,凡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后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此方本欲利水,反取表药为里症用,故虽重用姜、桂,而以里药名方耳。厥明伤寒,先热者后必厥,先热时必消渴。今厥而心下悸,是下利之源,斯时不热不渴可知矣。因消渴时饮水多,心下之水气不能入心为汗,蓄而不消,故四肢逆冷而心下悸也。肺为水母,肺气不化,则水气不行。茯苓为化气之品,故能清水之源;桂枝、生姜,则从辛入肺,使水气通于肺,以行营卫阴阳,则外走肌表而为汗矣;佐甘草以缓之,汗出周身,而厥自止,水精四布,而悸自安。以之治水者,即所以治厥也。伤寒心悸无汗而不渴者,津液未亏,故也用此方大发其汗。用姜、桂与茯苓等分,而不用芍药、大枣,是大发其汗。佐甘草者,一以协辛发汗,且恐水渍入胃也。

【临床医案】:心下停水:程某,男,年48岁。平素脾气衰弱,常患噫气胃满,消化滞呆之证。后在溽暑季节,贪食瓜果,而患腹泻。服健脾利水之剂,腹泻止,而胸脘满闷异常,逆气上冲,烦躁不宁,头眩欲呕,心下漉漉作水声,四肢逆冷,舌质淡,而苔白腻,脉象沉弦。此为脾不健运,水湿停潴之证。故以扶阳温胃行水之茯苓甘草汤治之。处方:桂枝15g,茯苓24g,生姜15g,甘草3g。连服2剂,而躁烦不作,脘闷消失,冲逆平息,脉象虚软。后以健脾行水之剂,调理而愈。

趣味记忆:桃核承气汤

【处方】:桃核 50个(去皮、尖) ;桂枝 6克(去皮);大黄 12克;甘草 6克(炙);芒消6克。

【主治】:瘀热蓄于下焦,少腹急结,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渴,其人如狂,至夜发热,及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恶霹不下,脉沉实或涩。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前4味,芒硝冲服。

【禁忌】:表证未解者,当先解表,而后用本方。因本方为破血下瘀之剂,故孕妇禁用。

【方解】

证属瘀热互结下焦,治当因势利导,逐瘀泻热,以祛除下焦之蓄血。方中桃仁苦甘平,活血破瘀;大黄苦寒,下瘀泻热。二者合用,瘀热并治,共为君药。芒硝咸苦寒,泻热软坚,助大黄下瘀泻热;桂枝辛甘温,通行血脉,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硝、黄寒凉凝血之弊,共为臣药。桂枝与硝、黄同用,相反相成,桂枝得硝、黄则温通而不助热;硝、黄得桂枝则寒下又不凉遏。炙甘草护胃安中,并缓诸药之峻烈,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破血下瘀泻热之功。服后“微利”,使蓄血除,瘀热清,而邪有出路,诸症自平。

【运用】

本方为治疗瘀热互结,下焦蓄血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为辨证要点。

【加减】:后世对本方的运用有所发展,不论何处的瘀血证,只要具备瘀热互结这一基本病机,均可加减使用。对于妇人血瘀经闭、痛经以及恶露不下等症,常配合四物汤同用;如兼气滞者,酌加香附、乌药、枳实、青皮、木香等以理

气止痛。对跌打损伤,瘀血停留,疼痛不已者,加赤芍、当归尾、红花、苏木、三七等以活血祛瘀止痛。对于火旺而血郁于上之吐血、衄血,可以本方釜底抽薪,引血下行,并可酌加生地、丹皮、栀子等以清热凉血。

趣味记忆:抵当汤 【组成】;水蛭(熬)三十个、 虻虫(去翅足,熬)三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个、 大黄(酒洗)三两。

注:以上为《伤寒论》原书剂量,汉朝一两为15.625克。

【用法】:上药四味,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不下更服。

【出处】: 1、太阳病六七日,表证犹存,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2、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趣味记忆:抵当丸

【处方】大黄(三两) 水蛭(20个,熬) 虻虫(20个,去翅足,熬) 桃仁(25个,去皮尖)

【主治】破血逐瘀,治“伤寒有热,小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伤寒论》126条)

【用法】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出处】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来源:姜建国主编《伤寒论讲义》

趣味记忆:四物汤

【处方】

当归 10克;川芎 8克;白芍 12克;熟地 12克

【主治】

补血调血。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

【禁忌】:斟酌

【方解】

本方是补血调经的主方,它是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篇》中的芎归胶艾汤去阿胶、艾叶、甘草而成。对诸种血虚证,均以本方为基础随证化裁。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若冲脉虚损,则女子月经量少,色淡,经期推迟。再加下焦寒滞,则小腹作痛。若脾虚而不摄血,肾虚冲任不固,则崩中漏下等证也可相继发生。又或肝寒血滞,血行不畅而瘀停,可兼见癥块硬结,少腹脐周作痛。本方一当归补血、活血,熟地补血为主,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芍药敛阴养血。故全方尽属血分药。但组合得体,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构成治血要剂。

【加减】:

1,若血寒,经期腰腹疼痛,克酌加炮姜、桂枝、吴萸、枳壳、香附、桑寄生、续断温寒、理气,行血、止痛。如妊娠胎漏,可加阿胶、酒炒艾叶、炙甘草变为“芎归阿胶汤”。若血瘀不行,可加丹参、桃仁、红花而逐瘀行血。若血虚而有郁热,可加黄芩、丹皮。若气虚而不摄血,可加潞党参、黄芪、白术。总之,本方随证加减,可统治诸种血证。

2,圣愈汤

3,桃红四物汤

趣味记忆:四君子汤

【歌诀】:白老夫人

【解释:白指白术,老指甘草,夫指茯苓,人指人参

【处方】人参 9克;白术 9克;茯苓 9克;炙甘草 6克

【主治】:益气健脾。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本方与理中丸比较,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加减】: 1,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

2,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

3,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

4,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注】:1,四物汤与四君子汤合八珍汤

2,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再加黄芪,肉桂为十全大补汤

【附】:四物汤 四君子汤 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

【歌诀】:四物归地勺川芎,血症诸方括此中,若与四君相配合,双疗气血八珍荣。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气血双。

趣味记忆:大承气汤

【歌诀】:大孝朴实

【解释】:大指大黄,孝指芒硝,朴指厚朴,实指枳实 【组成】:大黄(12克)、厚朴(24克)、 枳实(12克)、 芒硝(9克)。

【主治】

1、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谷,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禁忌】:本方为泻下峻剂,凡气虚阴亏、燥结不甚,以及年老、体弱等应慎用;孕妇忌用;注意中病即止,以免损耗正气。

【方解】:本证是由伤寒之邪内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或温病邪入胃肠,热盛灼津所致。治疗方法以峻下热结为主。实热内结,胃肠气滞,腑气不通,故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里热炽盛,上扰神明,故谵语;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是热盛伤津之征。“热结旁流”证,乃燥屎坚结于里,胃肠欲排除则不能,逼迫津液从燥屎之旁流下所致。热厥、痉病、发狂等,皆因实热内结,或气机阻滞,阳气被遏,不能外达于四肢;热盛伤筋、筋脉失养而挛急;或胃肠燥热上扰心神所致。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

为君药。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润燥,为臣药,二药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积滞内阻,则腑气不通,故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以加速热结之排泄,共为佐使。

硝、黄配合,相须为用,泻下热结之功益峻。合用即能消痞除满,又使胃肠气机通降下行,以泻下通便。四药合用,共奏峻下热结之功。

运用

本方用于阳明脏腑实证的基础方,又是寒下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痞、满、燥、实四症,及舌红苔黄,脉沉实为辨证要点。

加减

若兼气虚者,宜加人参补气,防泻下气脱;兼阴津不足者,加玄参、生

地以滋阴润燥。

趣味记忆:小承气汤

【歌诀】;大黄朴实

【解释】:大黄指大黄,朴指厚朴,实指枳实 【组成】大黄12克(酒洗) 厚朴6克(炙,去皮)枳实9克(大者,炙)

【用法】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主治】伤寒阳明腑实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黄,脉滑数,痢疾初起,腹中疠痛,或脘腹 胀满,里急后重者。

【方解】方中大黄泻热通便,厚朴行气散满,枳实破气消痞,诸药合用,可以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方解】:(1)邪在上焦则满,在中焦则胀,胃实则潮热,阳邪乘心则狂,胃热干肺则喘。

故以枳﹑朴去上焦之痞满,以大黄去胃中之实热。

(2)此痞满燥实坚未全者,故除芒硝,欲其无伤下焦真阴也。

【加减】:本方加羌活,名三化汤,治中风邪气作实,二便不通。

趣味记忆:调胃承气汤 【处方】大黄(去皮,酒浸)四两(约60克)、甘草(炙)二两(约30克)、芒硝半升(约60克)

【用法】上三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再入芒硝,再煮两沸,食前服,一次温服50毫升至60毫升。

【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大便不通,肠梗阻,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或为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

【禁忌】虚寒性便闭忌用。

【方解】:方中大黄苦寒,泻火通结为君,芒消咸寒,软坚润燥为臣,甘草甘缓和中,益气养胃,以缓消,黄之苦泄,使药力缓缓下行为佐。燥热得解,胃气自和,故名调胃承气汤。

趣味记忆:复方大承气汤 【组成】 厚朴(15-20克) 炒莱菔子(15-30克) 枳壳(15克) 桃仁(9克) 赤芍(15克) 大黄(9-15克) 芒硝(9-15克)

【主治】 单纯性肠梗阻属于阳明腑实而气胀较明显者。

【用法】 大黄后下,水煎服,芒硝冲服。最好用胃管注入,经2-3小时后,可再用本方灌肠,以加强攻下之力,有助于梗阻之解除。

【禁忌】 斟酌。

【提示】:实验提示本方有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的比较】

四个承气汤均用大黄以荡涤胃肠积热。大承气汤硝、黄并用,大黄后下,且加枳、朴,故攻下之力颇峻,为“峻下剂”,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阳明热结重证;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朴用量亦减,故攻下之力较轻,称为“轻下剂”,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热结轻证;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虽后纳芒硝,但大黄与甘草同煎,故泻下之力较前二方缓和,称为“缓下剂”,主治阳明燥热内结,有燥、实而无痞、满之证;复方大承气汤由大承气汤(枳壳易枳实)加炒莱菔子、桃仁、赤芍而成,故行气导滞、活血祛瘀作用增强,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而气胀较重者,并可预防梗阻导致局部血瘀气滞引起的组织坏死。

趣味记忆:吴茱萸汤

【歌诀】:人生找茱萸

【解释:人指人参,生指生姜,找指大枣,茱萸指茱萸

【组成】: 吴茱萸 9克;人参 9克;生姜 18克;大枣 4枚

【主治】: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本方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禁忌】1.本方辛苦甘温,对热性呕吐、头痛、胃腹痛不宜使用。

2.服本方汤剂后,常觉胸中难受,头痛增剧或眩晕,但半小时左右反

应即消失,故妥药后可稍事休息,以减轻反应。

【方解】

本方证乃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巅顶头痛;浊阴阻滞,气机不利,故胸满脘痛;肝胃虚寒,阳虚失温,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则大便泄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而迟等均为虚寒之象。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既能温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呕,一药而两擅其功,是为君药。重用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用为臣药。吴茱萸与生姜相配,温降之力甚强。人参甘温,益气健脾,为佐药。大枣甘平,合人参以益脾气,合生姜以调脾胃,并能调和诸药,是佐使之药。四药配伍,温中与降逆并施,寓补益于温降之中,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

趣味记忆:茵陈蒿汤

【歌诀】:大侄子号茵陈

【解释】:大指大黄,侄子指栀子,号茵陈指茵陈蒿。

【处方】:茵陈蒿 18克;栀子 15克(劈);大黄 6克(去皮)。

【主治】:清热利湿退黄。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色鲜明如橘子,腹微满,口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实或滑数。

【方解】:

方中茵陈清热利湿,疏利肝胆为君;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并可退黄为臣;大黄通利大便,导热下行为佐,三药相配,使湿热之邪从二便排泄,湿去热除,则发黄自退。

本方是主治湿热发黄的一张卓效方剂。茵陈苦平微寒,寒能清热,苦能燥湿,既能发汗使湿热从汗而出,又能利水使湿热从小便而去,是治疗黄疸的要药。它与苦寒泻火、通利小便的栀子同用,则能直导肝胆湿热出小便外泄。大黄苦寒泄热,荡涤胃肠,不但能协助茵陈、山栀以泄郁热,并能通大便以泻结实。三药都是苦寒泄利之品,所以主治身热、便秘的阳黄热症。

【加减】:

1,茵陈附子干姜汤”(《医方集解》),是本方去山栀、大黄,加附子(3~6克)、干姜(6克)而成。它是主治阴黄的一张方剂。所谓阴黄,是指身目黄色如烟熏、身寒体重、胸痞腹胀、口淡便溏的症候。这种症候,多为脾土虚寒、中阳不运,它与阳黄胃肠热者截然不同。所以其治疗只宜温脾运中,方中附子、干姜即是为此而设。茵陈虽微有苦寒,但得姜、附之温,则专治黄疸而无苦寒伤脾之弊。在临床上阴黄远比阳黄难治,如其日久不愈,则易引起大腹水肿,以致不治。这一点不可不知。

2,栀子柏皮汤《伤寒论》,是由栀子、黄柏、甘草三味所组成。主治身黄发热、腹不胀满、二便自调的病症。方中不用大黄,是因为大便自调,而无里实可下。黄柏清利湿热的功能甚强,现与清热退黄的栀子同用,则相得益彰,利导湿热从小便而出。甘草一药,不但能解毒泻火,并有利于利小便。可见此方利小便的作用较茵陈蒿汤为强。

趣味记忆:栀子柏皮汤

【歌诀】:干侄子黄柏

【解释】:干指甘草,侄子指栀子,黄柏指黄柏

【组成】:山栀子 10克(劈);甘草 3克(炙);黄柏 6克

【主治】:治伤寒身黄发热。

【方解】:栀子走上焦以清荣,黄柏入下焦而凉血,佐炙草缓中和胃

趣味记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歌诀】:干妈姓蒋,联赤小豆找生梓白皮

【解释】:干指甘草,妈指麻黄,姓指杏仁,蒋指生姜,联指连翘,赤小豆指赤小豆,找指大枣,生梓白皮指梓白皮。 【组成】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

【主治】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之病候。

【方解】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梓白皮、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甘草、大枣甘平和中,其药物组合成为共奏辛温解表散邪,解热祛湿之效。阳黄为湿热侵袭机体,兼有外感证时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可散外邪又可内清湿热。

【注释】:

钱氏曰:瘀者,言留蓄壅滞也。伤寒之郁热与胃中之湿气互结,湿蒸如淖淖中之淤泥,水土黏泞而不分。《经》云:湿热相交,民多病瘅。盖以湿热胶着,壅积于胃,故云瘀热在里,必发黄乜。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能治表,利小便,解郁热,故以此主之。

澜氏曰:此证虽日在里,必因邪气在表之时有失解散,故今虽发黄,犹宜兼汗解以治之。

【先辈之论说】: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疥癣内陷,一身瘙痒,发热喘咳,肿满者,加反鼻(详拾掇篇中)有奇效。生梓白皮采用不易,今权以干梓药或桑白皮代之。

求真按余曾以本方兼用伯州散治湿疹内攻性肾炎。

【临床应用】:

1、以皮肤瘙痒、水疱、糜烂、渗出等为特征的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急性湿疹、红皮病、脂溢性皮炎、寻常性痤疮、水痘、玫瑰糠疹、病毒性疱疹、过敏性皮炎、汗腺闭塞证、皮肤瘙痒症、狐臭等。

2、以发热、水肿为表现的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尿毒症、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淋病、膀胱炎等。

3、湿热黄疸、小便不利者,见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重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术后黄疸、胰头癌、妊娠期黄疸等。

趣味记忆:理中汤

【歌诀】:国老赶生猪

【解释】;国老指甘草,赶指干姜,生指人参,猪指白术

【主治】(1)治伤寒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粪溏,脉沉无力。

(2)或厥冷拘急,或结胸吐蚘,及感寒霍乱。

【方解】:

(1)干姜:温胃散寒,故以为君。

(2)人参:补气益脾,故以为臣。

(3)白术:健脾燥湿,故以为佐。

(4)甘草:和中补土,故以为使。

【加减】:

1,自利腹痛者,加木香。

2,蜷卧沉重,利不止,加附子。

3,呕吐:去白术,加半夏、姜汁。

4,脐下动气:去术,加桂。

5,悸:加茯苓。

6,阴黄:加茵陈。 7,寒结胸:加枳实。

8,不痛利多者:倍白术。

9,渴者:倍白术。

10,腹满:去甘草。

11,本方三两,加附子一枚,名附子理中汤,治中寒腹痛,身痛,四肢拘急。

12,本方加枳实、茯苓,蜜丸,名枳实理中丸,治寒实结胸欲绝,胸膈高

起,手不可近,用大陷胸不瘥者。

13,本方去甘草,加茯苓、川椒、乌梅、名理中安蚘丸,治胃寒吐蚘。 14,本方加桂枝,倍甘草,名桂枝人参汤,治太阳表证不除,而数下之,

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表里不解者。

15,本方加黄连、茯苓,名连理汤,治伤暑泻而作湿。

16,本方加陈皮、茯苓,名补中汤,治泄泻。泻不已者,加附子。恶食,

食不化,加砂仁。

17,本方加当归、白芍、陈皮、厚朴、川芎,入姜煎,名温胃汤,治忧思

郁结,脾肺气凝,胀满上冲,饮食不下。

18,本方加黄耆、白芍、陈皮、藿香,名黄耆汤。

19,本方加青皮、陈皮、名治中汤,治前证腹满痞闷,兼食积者。

趣味记忆:玉女煎 【歌诀】:黄牛知麦槁

【解释】:黄指熟地黄,牛指牛膝,知指知母,麦指麦冬,槁指石膏。

【组成】:石膏9-15g,熟地9-30g,麦冬6g,知母5g,牛膝5g。

【主治】:胃热阴虚证。头痛,牙痛,齿松牙衄,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饥等。

【禁忌】:大便溏泄,脾胃阳虚者不宜使用。

【方解】:

本证多由阳明气火有余,胃热耗伤阴精所致,治疗以清胃热,滋肾阴为主。阳明之脉上行头面,入上齿中,阳明气火有余,胃热循经上攻,则见头痛牙痛;热伤胃经血络,则牙龈出血;热耗少阴阴精,故见烦热干渴;舌红苔黄且干,为阴亏症状。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胃火,故为君药。熟地黄甘而微温,以滋肾水之不足,故为臣药。君臣相伍,清火壮水,虚实兼顾。知母苦寒质润、滋清兼备,一助石膏清胃热而止烦渴,一助熟地滋养肾阴;麦门冬微苦甘寒,助熟地滋肾,而润胃燥,且可清心除烦,二者共为佐药。牛膝导热引血下行,且补肝肾,为佐使药,以降上炎之火,止上溢之血。

【加减】:1,火盛者,可加山栀子、地骨皮以清热泻火

2,血分热盛,齿衄出血量多者,去熟地,加生地、玄参以增强清热

凉血之功。

【附注】:

同类方比较 该方与清胃散同治胃热牙痛。但清胃散重在清胃火,以黄连为君,属苦寒之剂,直折胃腑之热,配伍升麻,意在升散解毒,兼用生地、丹皮等凉血散瘀之品,功能清胃凉血,主治胃火炽盛的牙痛、牙宣等症;本方以清胃热为主,而兼滋肾阴,故用石膏为君,配伍熟地、知母、麦冬等滋阴之品,属清润之剂,功能清胃火、滋肾阴,主治胃火旺而肾水不足的牙痛及牙宣诸症。

趣味记忆:温经汤

【歌诀】:国老麦贵鱼,半日当归,四川人带生丹药交换

【解释】:国老指甘草,卖指麦冬,贵指桂枝,鱼指吴茱萸,半指半夏,

当归,指当归,川,指川芎,人指人参,生指生姜,丹指丹皮,

药指芍药,交指阿胶;日,四,带,换无意义

【组成】:吴茱萸、麦冬(去心)各9g,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

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半夏各6g。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

【禁忌】:月经不调属实热或无瘀血内阻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之品。

【方解】:

本方证因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皆起于胞宫,循行于少腹,与经、产关系密切。冲任虚寒,血凝气滞,故少腹里急、腹满、月经不调、甚或久不受孕;若瘀血阻滞,血不循经,加之冲任不固,则月经先期、或一月再行,甚或崩中漏下;若寒凝血瘀,经脉不畅,则致痛经;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能濡润,故唇口干燥;至于傍晚发热、手心烦热为阴血耗损,虚热内生之象。本方证虽属瘀、寒、虚、热错杂,然以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为主,治当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兼清虚热之法。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其中吴茱萸功擅散寒止痛,桂枝长于温通血脉,共为君药。当归、川芎活血祛瘀,养血调经;丹皮既助诸药活血散瘀,又能清血分虚热,共为臣药。阿胶甘平,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麦冬甘苦微寒,养阴清热。三药合用,养血调肝,滋阴润燥,且清虚热,并制吴茱萸、桂枝之温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化之源,阳生阴长,气旺血充;半夏、生姜辛开散结,通降胃气,以助祛瘀调经;其中生姜又温胃气以助生化,且助吴茱萸、桂枝以温经散寒,以上均为佐药。甘草尚能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运用】:

本方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临床应用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血夹有瘀块,时有烦热,舌质暗红,脉细涩为辨证要点。

【加减】1,若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香,或桂枝易为肉

桂,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

2,寒凝而气滞者,加香附、乌药以理气止痛

3,漏下不止而血色暗淡者,去丹皮,加炮姜、艾叶以温经止血4,气虚

甚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5,傍晚发热甚者,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

趣味记忆: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趣味记忆:五苓散

【歌诀】:贵猪择二苓

【解释】:贵指桂枝,猪指白术,择指泽泻,二苓指茯苓,猪苓。

【组成】:猪苓 10克(去皮);泽泻 15克;白术 10克;茯苓 10克;桂枝

7克

【主治】: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

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

以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痰饮,脐下动悸,

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现用于肾炎、心性水肿、肝硬化腹水、

尿潴留,急性肠炎等属水湿内停者。

【禁忌】:1.入汤剂不宜久煎。

2.湿热者忌用,且本方不宜常服。

【方解】: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解表化气。

五药相配,使水行气化,表解脾健,则蓄水、痰饮所致诸证自除。

趣味记忆:归脾汤

【歌诀】:四君归期早,远知龙眼香。

【解释】:四君,指白术,甘草,茯苓,人参,归指当归,期指黄芪,早指酸

枣仁,远知指远志,龙眼指龙眼肉,香指木香。

【组成】:白术 3克;当归 3克;白茯苓 3克;黄芪 3克;远志 3克;龙眼

肉 3克;酸枣仁炒 3克;人参 6克;木香 1.5克;炙甘草 1克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

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

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方解】:

本方多由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治疗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为主。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

【配伍特点】: 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加减】:

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

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趣味记忆:补中益气汤

【歌诀】:麻人敢猪,虎皮当骑

【解释】:麻指升麻,人指人参,赶指甘草,猪指白术,虎指柴胡,皮指陈

皮,当指当归,旗指黄芪。

【组成】:黄芪 18克;炙甘草 9克;人参 6克;当归 3克;橘皮 6克;升麻 6克;柴胡 6克;白术 9克

【主治】:

1.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禁忌】:

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方解】:

本方治证系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纳运乏力,故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薄;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故见脱肛、子宫下垂等;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因非实火,故其热不甚,病程较长。时发时止、手心热甚于手背,与外感发热之热甚不休、手背热甚于手心者不同。气虚腠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治宜补益脾胃中气,升阳举陷。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牌、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其补益中气之功。血为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亦亏,故用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本草纲目》谓:“升麻引阳明清气上升,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共为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诸药合用,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则诸症自愈。气虚发热者,亦借甘温益气而除之。关于用本方治疗气虚发热的理论依据,李东垣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脾胃下流之湿气闷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燥热。”又说:“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内外伤辨惑论》卷中)可见这种发热在李东垣看来,就是“阴火”。其实质主要是脾胃元气虚馁,升降失常,清阳下陷,脾湿下流,下焦阳气郁而生热上冲,加之化源不足,“中焦取汁”不足以化赤生血,则心血不足以养心而致心火独亢而出现的热象。治疗这种发热,“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综上李氏创立“温能除大热”的理论,对区别外感与内伤发热的辨证、病机、治则、治法以及使用的宜忌等均有阐发,对深入理解本方意义和指导临床运用均有稗益。

【加减】:

若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

头痛者,加蔓荆子、川芎;

头顶痛者,加藁本、细辛以疏风止痛;

咳嗽者,加五味子、麦冬以敛肺止咳;

兼气滞者,加木香、枳壳以理气解郁

本方亦可用于虚人感冒,加苏叶少许以增辛散之力。

【化裁】:

1.血不足-加当归。

2.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味子。

3.肺热咳嗽-去人参。

4.嗌干-加葛根。

5.头痛-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

6.脑痛-加?本、细辛。

7.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

8.有痰-加半夏、生姜。

9.胃寒气滞-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仁。

10.腹胀-加白芍、甘草。

11.热痛-加黄连。

12.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

13.咽痛-加桔梗。

14.有寒-加肉桂。

15.湿胜-加苍术。

16.阴火-加黄柏、加熟地、山药。

17.阴虚-去升麻,加熟地、山茱、山药。

18.大便秘-加酒煨大黄。

19.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麦冬、五味,秋加麻黄、黄芩,冬加不去根节麻黄,天寒加干姜。

20.泄泻-去当归,加茯苓、苍术、益智。

【附注】:

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

【文献】:

方论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1:“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护皮毛而闭胰理,不令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以补之;炙甘草之甘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此三味,除烦热之圣药也。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且以散诸甘药之滞;胃中清气下沉,用升麻、柴胡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补中之剂,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此用药有相须之妙也。”《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比较】:

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同用参、芪、术、草以益气补脾。前者以补气药配伍养心安神药,意在心脾双补,复二脏生血、统血之职,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以及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后者是补气药配伍升阳举陷药,意在补气升提,复脾胃升清降浊之能,主治脾胃气虚、气陷之少气懒言、发热及脏器下垂等。

【重要文献摘要】:

1、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血不归脾则妄行,参、术、黄芪、甘草之甘温,所以补脾;茯神、远志、枣仁、龙眼之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心者,脾之母也。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滞,又以助参、芪而补气。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症悉除矣。”

2、《正体类要》卷下:“跌仆等症,气血损伤;或思虑伤脾,血虚火动,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怠情嗜卧,怔忡惊悸,自汗,大便不调;或血上下妄行。”

趣味记忆:升阳益胃汤《《内外伤辨惑

论》)

趣味记忆:升陷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趣味记忆:举元煎(《景岳全书》)

【方剂比较】:

升阳益胃汤,升陷汤,举元煎三方与补中益气汤立意有相同之处,即重

用补脾益气药物,配伍举陷升提之品。其中升阳益胃汤重用黄芪,并配伍人参、

白术、甘草补气养胃;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湿;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白芍养血和营。适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之证。升陷汤重用黄芪配伍升麻、柴胡以升阳举陷;并以知母之凉润,以制黄芪之温;桔梗载药上行,用为向导,主治胸中大气下陷之证。对脾肺虚极者,可酌加人参以加强益气之力,或更加山茱萸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举元煎用参、芪、术、草益气补中,摄血固脱,辅以升麻升阳举陷,适用于中气下陷,血失统摄之血崩、血脱证。

趣味记忆:荆防败毒散


相关文章

  • 方剂趣味记忆歌诀
  • 方剂趣味记忆歌诀 解表剂 麻黄汤--干妈贵姓 (炙甘草 麻黄 桂枝 杏仁) 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 芍药 甘草 生姜 桂枝) 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 生地黄 苍术 白芷 甘草 细辛 防风 川芎 羌活) 小青龙汤- ...查看


  • 中医方剂趣味记忆秘籍(优化版)
  • . 中医方剂趣味记忆秘籍(优化版) 一.辛温解表剂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强风百草细,秦川有苍生. 加味香苏散<医学心悟>:臣子穿芳草,福将慢戒酒. 二.辛凉解表剂 升麻葛根汤<闫氏小儿方论&g ...查看


  • 方剂歌诀趣味版(7)
  • 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 歌诀: 当归六黄二地黄, 芩连芪柏共煎尝; 滋阴泻火兼固表, 阴虚火旺盗汗良. 趣记: 弟弟骑白龟练琴. 对照: 地地芪柏归连芩. 理中丸(<伤寒论>) 歌诀: 理中丸主理中乡, 甘草人参 ...查看


  • 方剂趣味歌诀
  • 第一章: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干妈姓桂 桂枝汤:跪之,草烧姜枣汁 九味羌活汤:九位抢活干兄弟辛勤百仓丰满 小青龙汤:小青龙索要,姜五妈甘心下跪 止嗽散:陈百万借钱干着急 辛凉解表 银翘散:银河桥旁是根碎竹杆 桑菊饮:桑举人俏,为何干急 ...查看


  • 方剂趣味速记
  • 中医常用100个方剂 (歌诀中:三=枣.姜.草 将军=大黄 国老=甘草) [一贯煎]当地杀狗,一贯零卖---当归 生地(君) 沙参 枸杞子 金铃子 麦冬 补阳 滋阴疏肝 [二陈汤]夏苓姜草半红梅-茯苓 生姜 炙甘草 半夏(君)乌梅 陈皮 燥 ...查看


  • 趣味方剂歌诀
  • 第一章 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伤寒论>:麻子炒杏仁./干妈贵姓?甘麻桂杏(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桂枝汤<伤寒论>:大芍炒姜汁.(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桂芍草姜枣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查看


  • 专科生考研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条件
  •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专科生考研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条件 北京中医药大学对专科生报考的要求: 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当年9月1日)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可以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但不能报考专业学位硕 ...查看


  • 倪海厦--汉唐中医方剂讲解1
  • 倪海厦--汉唐中医方剂讲解1 2011-10-18 08:47阅读:1,396 紫极书院课程二:汉唐中医方剂讲解 汉唐中医方剂. 5 HT-1 白带丸... 10 HT-2 退乳丸... 18 HT-3 记忆力减退... 28 HT-4 皮 ...查看


  • 2015年四川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经验总结
  • 2015年四川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 考后总结 第一站:理论考试(笔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1.A1题 理论单选题60题:这部分题目涉及范围很广,内科和外科内容貌似占的比例较大,而且题目难度大,有些题目的考点很少见,看书需尽量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