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美的历程]推介稿

李泽厚《美的历程》推介稿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14会计3+2的杨梦秋。今天的《名著有约》时间,由我为大家介绍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美的历程》。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最著名和最有成就的美学家,也是具有自己独特观点的哲学家,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是其在美学上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书以艺术史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又是内蕴着丰富的哲学意味。

《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今配以精美的插图,本书就更具体地显现出中国这段波澜壮阔的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从宏观角度鸟瞰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并作了描述概括和整体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和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于1981年初版,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美的历程》全书按历史时期分为十个部分:一,龙飞凤舞;二,青铜饕餮;三,先秦理性精神;四,楚汉浪漫主义;五,魏晋风度;六,佛陀世容;七,盛唐之音;八,韵外之致;九,宋元山水画境;十,明清文艺思潮。整本书用一种简略而又丰富的大线,勾勒出了从8000年前的远古到清代这一漫长岁月中出现的主要文艺现象,而且把这一文艺现象放在一种深厚的文化和思想的基础之上,写的是文艺,让人感到的却是一种文化的深邃,精神的丰富。

《美的历程》是一部小书,篇幅不过十几万字;《美的历程》又是一部大书,它考察了从远古图腾到明清绘画、工艺达数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读之使人神驰千年,遨游于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领略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捕捉到华夏民族美的足迹。

美是关乎心灵的事情,不可复制,几近于偶尔雪上留痕,一线佛里梵音。统观全书,李泽厚先生解释、构筑了漫长的美的线型走廊,又在丰厚的文化积淀之下挖掘出业已流失的梦想王国。所有消逝了的生活被艺术化,艺术被生活化,合而为

一。他把那些强烈炽烈而含混多义的原始巫术礼仪,用新鲜魅惑的形式表达出来,把诗、词、曲、画放置在时代尖端考察,把小说、戏曲综合出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的发展脉络,等等。总之以人为主题,一切“美”都在人——即思想的观照或静观之下进行,这“美的历程”就显现出驳杂却丰富的色调、深远却非古奥的内涵。

人不可能改写历史,惟有忠实地发现,并怀抱恳切的激动之心。作为“物”,冰冷得令我们吃惊,但在发现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塘满则溢、风飞云起的动态。《美的历程》中,文字的魔力像汩汩的泉水迸溅,让阅读者不断期待。李泽厚先生是个诗人。原来关于美的历史可以这样写,这样非常态的浪漫笔法,理论便不是空洞抽象的气体,而是演化为七窍生烟的弦乐。这应该就是促使我们去阅读这本书的意义。

今天的《名著有约》节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李泽厚《美的历程》推介稿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14会计3+2的杨梦秋。今天的《名著有约》时间,由我为大家介绍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美的历程》。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最著名和最有成就的美学家,也是具有自己独特观点的哲学家,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是其在美学上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书以艺术史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又是内蕴着丰富的哲学意味。

《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今配以精美的插图,本书就更具体地显现出中国这段波澜壮阔的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从宏观角度鸟瞰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并作了描述概括和整体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和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于1981年初版,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美的历程》全书按历史时期分为十个部分:一,龙飞凤舞;二,青铜饕餮;三,先秦理性精神;四,楚汉浪漫主义;五,魏晋风度;六,佛陀世容;七,盛唐之音;八,韵外之致;九,宋元山水画境;十,明清文艺思潮。整本书用一种简略而又丰富的大线,勾勒出了从8000年前的远古到清代这一漫长岁月中出现的主要文艺现象,而且把这一文艺现象放在一种深厚的文化和思想的基础之上,写的是文艺,让人感到的却是一种文化的深邃,精神的丰富。

《美的历程》是一部小书,篇幅不过十几万字;《美的历程》又是一部大书,它考察了从远古图腾到明清绘画、工艺达数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读之使人神驰千年,遨游于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领略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捕捉到华夏民族美的足迹。

美是关乎心灵的事情,不可复制,几近于偶尔雪上留痕,一线佛里梵音。统观全书,李泽厚先生解释、构筑了漫长的美的线型走廊,又在丰厚的文化积淀之下挖掘出业已流失的梦想王国。所有消逝了的生活被艺术化,艺术被生活化,合而为

一。他把那些强烈炽烈而含混多义的原始巫术礼仪,用新鲜魅惑的形式表达出来,把诗、词、曲、画放置在时代尖端考察,把小说、戏曲综合出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的发展脉络,等等。总之以人为主题,一切“美”都在人——即思想的观照或静观之下进行,这“美的历程”就显现出驳杂却丰富的色调、深远却非古奥的内涵。

人不可能改写历史,惟有忠实地发现,并怀抱恳切的激动之心。作为“物”,冰冷得令我们吃惊,但在发现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塘满则溢、风飞云起的动态。《美的历程》中,文字的魔力像汩汩的泉水迸溅,让阅读者不断期待。李泽厚先生是个诗人。原来关于美的历史可以这样写,这样非常态的浪漫笔法,理论便不是空洞抽象的气体,而是演化为七窍生烟的弦乐。这应该就是促使我们去阅读这本书的意义。

今天的《名著有约》节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美的历程读书报告
  • 一路走来,皆是美 --<美的历程>读书报告 一.写作因由 这学期,我们又新开了一门课,即文艺概论.由于我们的文艺概论老师形象独到的见解和风趣幽默的讲解,让我甚是喜欢这门课,因此,当他推荐我们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查看


  • 青春盛唐李泽厚[美的历程]
  • 青春盛唐 李泽厚 著名诗人兼学者闻一多曾经相当敏锐地论说了诗歌由六朝宫体到初唐的过渡.指出"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荒漠".诗歌随着时代的变迁,由宫廷走向生活,六朝宫女的靡靡 ...查看


  • 朱光潜和李泽厚
  • 摘 要:本文是我阅读阎国忠先生<攀援--我的学术历程>(载<艺术百家>2013年第5期)一篇长文后所引起的感想.我对朱光潜和李泽厚有着不同于阎先生的评价.我认为朱光潜是一位学问家和翻译家,他对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有系统 ...查看


  • 深度丨李泽厚 儒学VS道教,谁对后世文艺影响大?
  • 李泽厚 儒学VS道教,谁对后世文艺影响大? ?来源:戴维德     作者:佚名     时间:2015-12-17      繁體中文版     手机访问道教之音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在新时期的重要著作,它把数千年的文艺.美学纳 ...查看


  • 台湾出版社"版权买断"的背后
  • "和台湾人.香港人.西方人做版权交易没什么区别" 台湾出版社"版权买断"的背后 日期:[2013年8月23日]  版次:[RB15]  版名:[文化中国]  稿源:[南方都市报] 周质平同一本著作的繁 ...查看


  • 我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
  • 作者:刘纲纪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8年05期 1986年初版的<美学与哲学>要重版了.重版后的<美学与哲学>收入了我20世纪70年代末至近年来所写的美学文章37篇.从某种意义上讲,重版后的<美学与哲学& ...查看


  • 宋代宗教图像中的世俗性表现
  • 作者简介: 王芳芳(1988―)女,河南许昌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艺术史与艺术文献). [HJ1.2mm] 摘 要: 四川大足石刻是中国古代造像中以宗教文化为题材的石窟艺术的一个突出的部类,表现出强烈的世俗性 ...查看


  • 用审美爱恋人生
  • 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人类审美的文字,但迟迟没有动笔.考虑到审美属于个人化的心灵倾向,且美又是一个各执己见的存在.可是每次读李泽厚的书,总会点燃美的无限期待.尽管关于李泽厚,有着各种争议,但这恰恰说明了他独特的文化意义.李泽厚在其美学著作< ...查看


  • [美的历程]
  • <美的历程>读后感 暑假期间,学校为我们提供了李泽厚先生的一部美学著作<美的历程>.他用十几万字.十个章节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从远古到明清的"美的历程",让人印象深刻却又回味无穷.开始阅读这本书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