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考试重点整理

马克思考试重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b.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b.这是有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c.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a.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b.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c.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P26 物质的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它揭示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P28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物质和运动

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

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是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基础;运动是一切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不存在没有运动

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都是无法想象的。)

2、运动与静止

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

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相对静止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指从局部情况看,物体在此时此地、在一定条件

和范围内,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的特定运动;第二种是指从一定的参考系看,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保持一定的平衡,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从而打破平衡;第三种是从事物本身来看,事物仍然保持自身的性质,处于不显著的量变过程,暂时呈现为静止状态。)

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的运动观。整个物质世界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又静又动的辩证变化过程。)

 (两种错误观点:1、形而上学不变论;2、相对主义诡辩论)

P34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 实践是人们为着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2、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 生产劳动实践,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人们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以获取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

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调整和处理在生产劳动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的矛盾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这种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 科学实验,即科学文化的创造,是以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创造活动,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必要环节和部分。 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 首先,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

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或发源地)。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

社会关系。)

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P35 辩证法(书本35页第二节全部)辩证法的两大特征和三大规律:①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

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②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主要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与核心。

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发展的含义和实质:发展是前进和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同一性的含义:矛盾同一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

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的两种情形: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

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的含义: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斗争性寓于同-性之中,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矛盾普遍性的含义: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

这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二者相互依存。

质的含义: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的含义: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

是相互渗透的。

肯定因素的含义: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的含义:否定因素是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P49 意识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P57 实践和认识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客体是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认识中介是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 4、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包含着三种基本的关系:  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 认识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 价值关系。主体追求客体的价值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

 其中的实践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它是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的基础。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 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2)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 (1)先进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  (2)落后错误认识的误导作用。

P60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 从实践到认识

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

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

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大道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

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

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

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

(二) 从认识到实践

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 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除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理论之外,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

为群众所掌握,,才回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二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

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

升运动。

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大道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P65 真理的两重性

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绝对真理的两层含义:1、指任何真理都具有不

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2、人类认识物质世界和客观真理的能力是无限的、绝对的。

 相对真理是指客观真理内容的条件性、有限性和特殊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部

分、某一具体过程的正确反映,认识的广度是有限的;二是任何真理都只达到了对客观世界一定层次、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认识的深度是有限的。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 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 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 如果把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割裂开来,只承认绝对真理而否认相对真理,或者只承认相对真理,将

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的错误。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因而,要正确处理好坚持与发展的关系。

P74 价值和真理的关系

   

第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为前提的。

第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具有价值

第三,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P86 社会存在与意识的关系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P102 阶级斗争的作用、阶级的概念(来自课件)

1、阶级: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

个集团的劳动

2、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因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

2、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3、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其历史进步作用是其他阶级斗争不可比拟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P106

P114  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 从量上说,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主体部分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P115 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经济条件(具有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政治条件(具有直接的影响)

◎精神文化条件(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 *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P129 劳动的两重性

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

规定。

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 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

割的两个方面。

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 抽象劳动:是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是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式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

P133 商品经济(来自课件)

1、概念: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社会分工和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

唯一途径)

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P137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特殊性

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1、劳动者有完全人身自由;2、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

工资是对什么的报酬

 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是对劳动力商品的报酬,而不是对劳动的报酬。

劳动力与劳动的区别

 劳动力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P139 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

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

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

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 剩余价值就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来生产剩余价

值的方法

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整个劳动日长度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

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

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活资料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形成相对剩余价值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形成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  区别:

1、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商品社会价值的差额 2、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相对比较长期

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是个别企业资本家获得的,它以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条件

P140 资本的分类

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

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

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只转变了自己的物质形态,不发生增殖。(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只发生价值转移 )

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

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而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能使价值增殖,m的唯一源泉)  把资本区分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

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要意义:

 进一步揭示了m产生的源泉:v

 为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m’

P145 资本的有机构成

   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

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P147 固/流资本(来自课件)

 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 固定资本:价值逐次转移的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价值一次转移和通过一次生产过程全部收回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

 二者划分的依据不同  二者划分的内容不同  二者划分的目的不同

P149 利润与剩余价值、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来自课件)

 剩余价值就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 剩余价值率(m'):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m' =m ÷ v,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准确地

反映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又叫剥削率 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叫利润 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 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形式分为c、v、m三个部分

 按实物形式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分,整个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部门(Ⅰ)和消费资料生产部门

(Ⅱ)两大部类

 公式表示为:Ⅰ(c+v+m) Pm

Ⅱ(c+v+m) Km

 资本主义成本价格  劳动耗费

 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叫做商品的成本价格  成本价格形成后,商品价值就转化为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

 成本价格的形成,掩盖了C和V的区别,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 k + m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叫利润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就转化为成本价格加利润  利润和剩余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

= k + p

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公式表示为:P′=m

c+v

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者在质上和量上完全不同  利润率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  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之和除以全社会的资本之和 公式表示为:P’等于总m除以总(c+v) 平均利润  各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 用P表示平均利润,公式为P =P'(c+v)  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 = k+p

= k+ P

P150~151 经济危机、根源、本质(来自课件)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购买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 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

1、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新特点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 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P162 垄断的形成(来自课件)

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

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

规律。

1、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集中

 产业结构由重工业代替轻工业,要求企业在更大范围内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协作  竞争和信用促进了生产集中的过程  经济危机推动了生产和资本 2、生产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

 可能性:生产高度集中,彼此间容易达成协定

 必要性:为避免两败俱伤,有必要彼此暂时达成协议或进行联合

3、生产的集中引起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

P163 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

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

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作为竞争的对立物产生的

 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P165 垄断利润、垄断价格(来自课件)

 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的来源:工人创造的m和工人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本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m 流通领域中占有工人和劳动人民的一部分收入、中小资本家的一部分m 通过国际贸易等形式占有其他国家人民的一部分财富 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占有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国民收入 垄断价格 垄断高价: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时规定的大大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垄断低价:垄断组织向非垄断企业或小生产者购买原材料和其他初级产品时,所规定的低于商品生产价格或价值的垄

断价格

P172 经济全球化(概念、表现、动因)(来自课件)

 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

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一是生产的全球化

 二贸易的全球化

 三金融的全球化

 四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

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 一是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影响

 二是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

 积极影响:

 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

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 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的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 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

中获取更大的利润

 消极后果: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扩大。

 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

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 经济全球化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马克思考试重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b.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b.这是有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c.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a.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b.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c.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P26 物质的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它揭示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P28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物质和运动

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

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是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基础;运动是一切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不存在没有运动

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都是无法想象的。)

2、运动与静止

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

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相对静止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指从局部情况看,物体在此时此地、在一定条件

和范围内,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的特定运动;第二种是指从一定的参考系看,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保持一定的平衡,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从而打破平衡;第三种是从事物本身来看,事物仍然保持自身的性质,处于不显著的量变过程,暂时呈现为静止状态。)

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的运动观。整个物质世界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又静又动的辩证变化过程。)

 (两种错误观点:1、形而上学不变论;2、相对主义诡辩论)

P34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 实践是人们为着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2、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 生产劳动实践,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人们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以获取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

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调整和处理在生产劳动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的矛盾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这种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 科学实验,即科学文化的创造,是以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创造活动,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必要环节和部分。 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 首先,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

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或发源地)。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

社会关系。)

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P35 辩证法(书本35页第二节全部)辩证法的两大特征和三大规律:①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

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②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主要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与核心。

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发展的含义和实质:发展是前进和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同一性的含义:矛盾同一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

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的两种情形: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

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的含义: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斗争性寓于同-性之中,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矛盾普遍性的含义: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

这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二者相互依存。

质的含义: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的含义: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

是相互渗透的。

肯定因素的含义: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的含义:否定因素是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P49 意识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P57 实践和认识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客体是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认识中介是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 4、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包含着三种基本的关系:  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 认识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 价值关系。主体追求客体的价值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

 其中的实践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它是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的基础。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 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2)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 (1)先进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  (2)落后错误认识的误导作用。

P60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 从实践到认识

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

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

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大道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

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

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

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

(二) 从认识到实践

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 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除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理论之外,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

为群众所掌握,,才回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二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

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

升运动。

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大道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P65 真理的两重性

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绝对真理的两层含义:1、指任何真理都具有不

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2、人类认识物质世界和客观真理的能力是无限的、绝对的。

 相对真理是指客观真理内容的条件性、有限性和特殊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部

分、某一具体过程的正确反映,认识的广度是有限的;二是任何真理都只达到了对客观世界一定层次、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认识的深度是有限的。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 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 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 如果把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割裂开来,只承认绝对真理而否认相对真理,或者只承认相对真理,将

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的错误。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因而,要正确处理好坚持与发展的关系。

P74 价值和真理的关系

   

第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为前提的。

第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具有价值

第三,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P86 社会存在与意识的关系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P102 阶级斗争的作用、阶级的概念(来自课件)

1、阶级: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

个集团的劳动

2、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因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

2、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3、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其历史进步作用是其他阶级斗争不可比拟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P106

P114  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 从量上说,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主体部分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P115 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经济条件(具有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政治条件(具有直接的影响)

◎精神文化条件(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 *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P129 劳动的两重性

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

规定。

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 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

割的两个方面。

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 抽象劳动:是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是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式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

P133 商品经济(来自课件)

1、概念: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社会分工和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

唯一途径)

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P137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特殊性

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1、劳动者有完全人身自由;2、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

工资是对什么的报酬

 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是对劳动力商品的报酬,而不是对劳动的报酬。

劳动力与劳动的区别

 劳动力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P139 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

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

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

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 剩余价值就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来生产剩余价

值的方法

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整个劳动日长度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

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

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活资料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形成相对剩余价值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形成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  区别:

1、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商品社会价值的差额 2、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相对比较长期

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是个别企业资本家获得的,它以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条件

P140 资本的分类

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

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

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只转变了自己的物质形态,不发生增殖。(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只发生价值转移 )

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

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而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能使价值增殖,m的唯一源泉)  把资本区分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

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要意义:

 进一步揭示了m产生的源泉:v

 为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m’

P145 资本的有机构成

   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

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P147 固/流资本(来自课件)

 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 固定资本:价值逐次转移的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价值一次转移和通过一次生产过程全部收回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

 二者划分的依据不同  二者划分的内容不同  二者划分的目的不同

P149 利润与剩余价值、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来自课件)

 剩余价值就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 剩余价值率(m'):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m' =m ÷ v,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准确地

反映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又叫剥削率 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叫利润 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 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形式分为c、v、m三个部分

 按实物形式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分,整个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部门(Ⅰ)和消费资料生产部门

(Ⅱ)两大部类

 公式表示为:Ⅰ(c+v+m) Pm

Ⅱ(c+v+m) Km

 资本主义成本价格  劳动耗费

 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叫做商品的成本价格  成本价格形成后,商品价值就转化为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

 成本价格的形成,掩盖了C和V的区别,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 k + m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叫利润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就转化为成本价格加利润  利润和剩余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

= k + p

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公式表示为:P′=m

c+v

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者在质上和量上完全不同  利润率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  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之和除以全社会的资本之和 公式表示为:P’等于总m除以总(c+v) 平均利润  各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 用P表示平均利润,公式为P =P'(c+v)  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 = k+p

= k+ P

P150~151 经济危机、根源、本质(来自课件)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购买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 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

1、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新特点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 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P162 垄断的形成(来自课件)

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

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

规律。

1、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集中

 产业结构由重工业代替轻工业,要求企业在更大范围内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协作  竞争和信用促进了生产集中的过程  经济危机推动了生产和资本 2、生产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

 可能性:生产高度集中,彼此间容易达成协定

 必要性:为避免两败俱伤,有必要彼此暂时达成协议或进行联合

3、生产的集中引起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

P163 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

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

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作为竞争的对立物产生的

 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P165 垄断利润、垄断价格(来自课件)

 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的来源:工人创造的m和工人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本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m 流通领域中占有工人和劳动人民的一部分收入、中小资本家的一部分m 通过国际贸易等形式占有其他国家人民的一部分财富 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占有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国民收入 垄断价格 垄断高价: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时规定的大大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垄断低价:垄断组织向非垄断企业或小生产者购买原材料和其他初级产品时,所规定的低于商品生产价格或价值的垄

断价格

P172 经济全球化(概念、表现、动因)(来自课件)

 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

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一是生产的全球化

 二贸易的全球化

 三金融的全球化

 四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

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 一是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影响

 二是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

 积极影响:

 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

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 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的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 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

中获取更大的利润

 消极后果: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扩大。

 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

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 经济全球化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相关文章

  • 党课结业考试重点整理2
  • 党课结业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部分 1.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 ...查看


  • 五邑大学2016毛概考试重点
  • 毛概考试重点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6) 答:第一,紧密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 ...查看


  • 考研学习计划
  • 英语计划 一.考研英语基本概况 英语(一) 考试内容 试题分三部分,共52题,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该部分不仅考查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查考生对语 ...查看


  • 大学思修考试重点整理-2016
  • 3. 如何认识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P7~9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1)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2)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3)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1~ ...查看


  • 大学党章考试重点试题 1
  • 大学党章考试重点试题 (2009-10-15 18:37:46) 转载 标签: 大学 权威 党章 考试题 杂谈 马上要考党章了,发些考试重点吧! 据我们寝室考过的妹妹说,还有自己的收集,整理一下 党章考试主要有选择,填空和简答题,简答题经常 ...查看


  • 历史必修二重点知识整理
  • 必修三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案 △探究一:为什么汉武帝以来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处于正统地位? ①儒家思想自身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趋时更新: ②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和小农经济与儒家思想与具有一致性: ③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的 ...查看


  •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如何提高正确率
  •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如何提高正确率 在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过程中有很多考生有疑惑:我们到底要重点看哪些内容?在做题的时候怎么才能提高正确率?我去哪里积累所考的知识?在复习的时候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中公教育接下来就给大家一一解惑. ...查看


  • 2015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如何提高正确率
  •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如何提高正确率 在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过程中有很多考生有疑惑:我们到底要重点看哪些内容?在做题的时候怎么才能提高正确率?我去哪里积累所考的知识?在复习的时候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中公教育接下来就给大家一一解惑. ...查看


  • 2016河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综合整理八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战河南教师招聘考试备战,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网小编整理了河南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最新模拟题,希望对大家备考河南教师招聘考试有所帮助! 1.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 ...查看


  • 中央党校考博英语真题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博真题解析答题技巧-育明教育
  •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考博参考书导师笔记报考分析-育明考博 一.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历年考博复试分数线(育明考博课程中心) 育明考博辅导中心杜老师解析: 1.各教研部(所)由导师组集体协商讨论,按招生计划150%左右的比例确定复试人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