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讲义:第二审程序

第十五章第二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是指上一级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对下级人民法院作出的未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裁判进行审理和裁判的程序。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终审程序,法院适用二审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后,诉讼即告终结。关于第二审程序,主要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提起上诉的条件和程序当事人提起上诉应符合下列条件:1.上诉人和被上诉人须为一审程序中具有实体权利的当事人,包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一审法院判决其承担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2.提起上诉的对象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和裁定。可以上诉的判决包括:(1)地方各级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审理后作出的一审判决;(2)二审法院发回原审法院重审的案件所作的判决;(3)一审法院对案件再审所作的判决。可以上诉的裁定包括:不予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的裁定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裁定三种。3.必须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5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间为10日。

4.上诉必须提交上诉状,这与当事人可以口头起诉不同。当事人提起上诉的,原则上应向原审法院提交上诉状,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法院提交上诉状。二、上诉的撤回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的,应在二审法院受理上诉后至作出裁判前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对该申请应进行审查,无论是否准许撤回上诉,均应作出裁定。撤回上诉的法律后果,一是一审法院的裁判立即发生法律效力;二是当事人丧失对本案的上诉权,不能再提起上诉。三、上诉案件的审理1.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时,应当围绕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根据《审判方式改革》的有关规定,第二审案件的审理应当围绕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进行,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查。但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除外。被上诉人在签辩中要求变更或者补充第一审判决内容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审查。2.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原则上应开庭审理。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迳行判决、裁定。根据最高法院《意见》第188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下列上诉案件,可以迳行判决、裁定:(1)一审就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作出裁定的案件;(2)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的案件;(3)原审裁判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的案件;(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需要发回重审的案件。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原审法院所在地进行。3.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书送达后,原判决即视为撤销。 1 2 3

第十五章第二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是指上一级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对下级人民法院作出的未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裁判进行审理和裁判的程序。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终审程序,法院适用二审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后,诉讼即告终结。关于第二审程序,主要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提起上诉的条件和程序当事人提起上诉应符合下列条件:1.上诉人和被上诉人须为一审程序中具有实体权利的当事人,包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一审法院判决其承担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2.提起上诉的对象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和裁定。可以上诉的判决包括:(1)地方各级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审理后作出的一审判决;(2)二审法院发回原审法院重审的案件所作的判决;(3)一审法院对案件再审所作的判决。可以上诉的裁定包括:不予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的裁定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裁定三种。3.必须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5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间为10日。

4.上诉必须提交上诉状,这与当事人可以口头起诉不同。当事人提起上诉的,原则上应向原审法院提交上诉状,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法院提交上诉状。二、上诉的撤回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的,应在二审法院受理上诉后至作出裁判前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对该申请应进行审查,无论是否准许撤回上诉,均应作出裁定。撤回上诉的法律后果,一是一审法院的裁判立即发生法律效力;二是当事人丧失对本案的上诉权,不能再提起上诉。三、上诉案件的审理1.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时,应当围绕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根据《审判方式改革》的有关规定,第二审案件的审理应当围绕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进行,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查。但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除外。被上诉人在签辩中要求变更或者补充第一审判决内容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审查。2.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原则上应开庭审理。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迳行判决、裁定。根据最高法院《意见》第188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下列上诉案件,可以迳行判决、裁定:(1)一审就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作出裁定的案件;(2)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的案件;(3)原审裁判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的案件;(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需要发回重审的案件。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原审法院所在地进行。3.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书送达后,原判决即视为撤销。 1 2 3


相关文章

  • 法律基础知识讲义
  • 法律基础知识讲义 一.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法律调整在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依据法律的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2.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应的行为 ...查看


  • 法律基础知识讲义 1
  • 法律基础知识讲义 一.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法律调整在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依据法律的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2.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应的行为 ...查看


  • 行政诉讼法讲义
  • 行政诉讼法讲义 主要法律及相关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起诉,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查看


  • 中法网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讲义1
  •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纠纷及纠纷解决机制 民事纠纷:主体平等性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二.民事诉讼是诉讼行为与诉讼法律关系的综合. 诉讼行为是发生在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与人民法院之间的行为. 诉讼行为过程中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查看


  • 诉讼时效的效力新探
  • 诉讼时效的效力新探 陈福勇. 内容摘要深化诉讼时效效力问题的研究需要打通实体法和程序法.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本 身只是产生当事人可以援引的效果,只有当事人对时效加以援引并且该援引得到法院的认 可时才发生实体法上的效果,此时法院在程序上应该判决驳 ...查看


  • 司考民诉法讲义:普通程序
  • 司考民诉法讲义:普通程序 司考民诉法讲义:普通程序.2014年司法考试复习的大幕已经拉开,很多考生投入了新一年的复习之中.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进行复习,法律教育网整理了普通程序的名师讲义,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精彩链接: 司考民诉法讲义:对 ...查看


  • 2016民诉讲义增补部分-刘鹏飞
  • 万国教育 精品课课程资料 2016年精品课民事诉讼法授课提纲 刘鹏飞 新浪微博:小飞侠学长 PS:此讲义应和本人授课配合使用 ~听说下雨天,讲义和小飞侠的课更配哦~ 第一章基本理论.原则和制度 第一节基本理论 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考点三:民事 ...查看


  • 谢安平刑事诉讼法基础理论讲义.doc
  • 刑 事 诉 讼 法 学 专 题 谢安平 第一部分 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这项原则是各类考试尤其是司法资格考试的重点,几乎成了必考的内容.与本节相关的法律条文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解释>第117.176.188条,< ...查看


  •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法讲义(1)
  • 行政复议法讲义 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了本法.该法于1999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1999年4月29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