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教案首页

课 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体积(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总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 课时 时间

教 材 分 析

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沟通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在 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认识计算直棱柱体积的统一公式。 教学重点:会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 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

知识 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 与 程,进一步认识两种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技能 教 学 目 标

过程 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 与 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方法 知道我国古代数学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掌握了长方体 情感 体积的计算方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勇超先贤的信 态度 心和决心。 价值观

教法 学法 学 情 分 析 教学具 准备

先学后教 随机引导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 学习起 进一步学习沟通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在分析比 点预测 较的基础上,认识计算直棱柱体积的统一公式。 学习困 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 难预测 长、正方体模型、长、正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多媒体课件。

教案续页

教学 环节 一、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长、正方体的体 积。 二、出示目标:探索并掌握长、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 正方体的体积。 并能解决相 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 教师辅助 出示自学提示: 三、自学指导: 仔细看:课本 p18 页。 想一想: 1、 长、 正方体的体积还 能怎样计算? 认真看课本第 18 页的 2 、用字母公式怎样表 内容.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 示? 点. 四、 先学 教师巡视, 确保每个学 1、学生先自学课本 p18 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页的内容。 2、检测自学效果 练一练第 1-3 题。 五、后教 1、学生交流自学知识。 2、 议一议, 为什么可以 这样求长、 正方体的体积。 3、学生更正自学检测 教师相机指导。 中的问题。 教学流程 教学 感悟

导入

教案续页

教学 环节 教学流程 1.练习四第 8 题。 学生独立作业,对正时用课件显示答案.提醒学 生正确书写体积单位“立方厘米” 。 2、练习四第 6 题 教学 拓展 3、练习四第 7 题 教学感悟

总结 提升

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受到了那些启发?

课堂 测评 设计

1.求下列各长方体的体积 (1

)长 8 厘米,宽 8 厘米,高 3 厘米 2.求下列各正方体的体积 (1)棱长 9 厘米 3. 一块长方体石料长 3 分米, 宽 2 分米, 高 5 分米。 已知每立方米石料重 2.7 千克,这块石料重几千克?

作业 设计

必 做 选 。 做

教案尾页

项目 内 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板书 设计 =底面积×高 正方体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 =底面积×高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成功 不足

教学 后记

再教 预测

教案首页

课 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体积(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总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 课时 时间

教 材 分 析

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沟通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在 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认识计算直棱柱体积的统一公式。 教学重点:会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 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

知识 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 与 程,进一步认识两种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技能 教 学 目 标

过程 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 与 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方法 知道我国古代数学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掌握了长方体 情感 体积的计算方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勇超先贤的信 态度 心和决心。 价值观

教法 学法 学 情 分 析 教学具 准备

先学后教 随机引导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 学习起 进一步学习沟通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在分析比 点预测 较的基础上,认识计算直棱柱体积的统一公式。 学习困 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 难预测 长、正方体模型、长、正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多媒体课件。

教案续页

教学 环节 一、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长、正方体的体 积。 二、出示目标:探索并掌握长、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 正方体的体积。 并能解决相 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 教师辅助 出示自学提示: 三、自学指导: 仔细看:课本 p18 页。 想一想: 1、 长、 正方体的体积还 能怎样计算? 认真看课本第 18 页的 2 、用字母公式怎样表 内容.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 示? 点. 四、 先学 教师巡视, 确保每个学 1、学生先自学课本 p18 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页的内容。 2、检测自学效果 练一练第 1-3 题。 五、后教 1、学生交流自学知识。 2、 议一议, 为什么可以 这样求长、 正方体的体积。 3、学生更正自学检测 教师相机指导。 中的问题。 教学流程 教学 感悟

导入

教案续页

教学 环节 教学流程 1.练习四第 8 题。 学生独立作业,对正时用课件显示答案.提醒学 生正确书写体积单位“立方厘米” 。 2、练习四第 6 题 教学 拓展 3、练习四第 7 题 教学感悟

总结 提升

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受到了那些启发?

课堂 测评 设计

1.求下列各长方体的体积 (1

)长 8 厘米,宽 8 厘米,高 3 厘米 2.求下列各正方体的体积 (1)棱长 9 厘米 3. 一块长方体石料长 3 分米, 宽 2 分米, 高 5 分米。 已知每立方米石料重 2.7 千克,这块石料重几千克?

作业 设计

必 做 选 。 做

教案尾页

项目 内 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板书 设计 =底面积×高 正方体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 =底面积×高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成功 不足

教学 后记

再教 预测


相关文章

  •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 第七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在自主探究中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通过开放的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其长.宽.高. 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和正方 ...查看


  • 长方体与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
  • <长方体与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教学设计 江西省铅山县葛仙山乡中心小学 庄小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2.通过动画演示拼摆,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公式. 3.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 ...查看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 学科:数学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呈现目标 [知识要点归纳] 1.体积和体积单位 (1)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2.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查看


  • 正方体体积整理
  • 正方体体积计算的整理 关于教材,要学什么? 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内容位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十册<长方体 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一部分的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 ...查看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内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 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 ...查看


  • 长方体体积教案
  •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形成发现.创新的过程.从而 ...查看


  • 长方体的体积
  • 课题:长方体的体积计算 一.引入 师:看屏幕(出示橡皮擦和字典)这里有一个.橡皮擦,还有一本新华字典,猜一猜,谁的体积大? 生:新华字典体积大. 师:这太容易看出来了,我们再来看一道难点的问题. (出示音响.微波炉) 师:这时,谁的体积比较 ...查看


  •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设计
  •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设计 丹凤县东街小学:吕亚莉 教学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学具操作的基础上探究发现长 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体积计算公式 解决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查看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说课稿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说课稿 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以及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等 方面谈谈我的构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