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与养生
摘要:素食,顾名思义,就是不食肉的一种饮食的方式。有的人只吃蔬菜水果,有的只吃豆类制品,至于具体的素食者食什么不食什么,那可是因人而异了。其实古代原始社会的人是一开始吃素的,可以说,有人类活动的时候,就有素食的存在,可是那不叫真正的素食起源。 真正的素食起源是摒除饱腹以外的目的和信仰去吃素。那素食的真正起源应该与宗教与有关,然后素食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单单出于宗教或者一些信仰,现在素食目的多在于养生。素食养生在现今阶段俘获了不少支持者,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了。至于为什么素食养生如此被人看重?其实与当今社会的不良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单如此,还有与素食养生本来存在可行性有着莫大的联系,素食的确对人体有很多益处。话说到此,有些人会提出一些质疑说“我尝试过了,素食养生效果出不来!”那只能说那人还没真正了解素食,对素食存在着误区。如果能避开素食误区,那么我相信那肯定能通过素食达到养生的目的。
关键词:素食概念 素食起源 素食养生 误区
正文:
何为素食?怎么解释素食?
何为素食呢?素食是《诗·魏风·伐檀》中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所指的不劳而食的意思吗?素食是郑玄中“素,犹故也,谓复平生时食也。”所指的平时所食的意思吗?今天,我要讲的素食皆不是以上所指的意思。我要说的素食是一种不食肉、家禽、海鲜等动物产品的
饮食方式,有时也戒食或不戒食奶制品和蜂蜜。还有一些严格素食者极端排斥动物产品,不使用那些来自于动物的产品。从严格意义上讲,素食指的是禁用动物性原料及禁用“五辛”和“五荤”的寺院菜、道观菜。五荤 也叫“五辛”,指五种有辛味之蔬菜(葱、大蒜、荞头、韭菜、洋葱)。但是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凡是从土地中和水中生长出来的植物,可供人们直接使用或加工使用的食品,我们都可以统称为素食。比如说蔬菜,果品,豆制品和面筋等材料制作的素菜等食物。
素食起于何时?
素食始于何时? 《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孙诒让间诂:“素食,谓食草木。”就如这些古文所说,当有人类活动的时候人就开始吃素了。人们吃树上的果实、吃草的种籽、吃各种能吃的植物,神农尝百草的神话形象地说明了当时人类的饮食状态,但不能因此说这时就有了素食。原始人类的饮食目的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只有当人们为了饱腹以外的目的和信仰去吃素时,才算是有了真正的素食。
关于东西方真正素食起源
东方的素食,通常认为起源于印度。由于宗教原因,印度是一个崇尚素食的国度,一些外道已经有两千年的素食历史。直到现在,印度人的饮食结构也是以素食为主。 在中国,古代的很多先哲们相信素食可以修身养性,益寿延年。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虽然佛教在印度只要求戒杀生,并不要求素食,但梁武帝萧衍颁布了法令,禁止僧尼食肉,佛教在中国才成为素食的宗教。佛教
使得素食在民间的广泛传播。经历了几个朝代后,中国的素食烹饪技巧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据史料记载,古代的日本人以谷类,豆类,蔬菜和少量的鱼类和贝壳类作为食物,几乎不食用禽肉和兽肉,佛教传入日本后,狩猎和捕鱼也成为禁忌。日本天皇还颁布过一项法令禁止食用鱼类和贝类,虽然几十年后,食用鱼类和贝类又被得到认可,但日本人真正开始吃肉是在大约一百三十年以前。
西方的素食起源于地中海地区。古希腊的许多智者都提倡素食,其中的毕达哥拉斯可能是最早的素食者。大约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末期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斯拉的道德规范起初作为一种哲学伦理流行于公元前490至430年,旨在创造一种包括禁止杀生在内的普通适用的法律,以禁止粗暴的流血,特别是动物祭祀,以及倡导“永远不吃肉”。几个世纪以前,西方的一些宗教派别和修行团体也开始倡导素食,而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1847年诞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的第一个素食协会,此后,素食主义运动也在其他西方国家流行开来,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素食协会。调查显示,目前英国的素食者已经达到了四百万,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美国有一千两百余万素食者,占总人口数的百分之五左右。其中不乏一些职业运动员。荷兰、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也有较高的素食者比例。
虽说素食很早以前与宗教信仰有莫大的关系,但现在已经不是了,现在已经慢慢演变发展为养生素食。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上升,饮食种类日益丰富,但这也给很多人带来了健康问题,现在很多人都有高血脂脂肪肝等等“富贵病”,随着得病人群人
数的扩大,人们意识到了如今饮食的不健康,尤其是中国饮食的“煎炒烹炸”,在带来美味的同时也注入了过多油盐。养生概念被不断提出,而养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高热量高油脂食品。同时,很多成年女性都注重保持身材和保养皮肤,所以提倡素食的人越来越多了。
那为何现在如此流行素食,到底素食对身体有何好处?
素食营养最容易消化和吸收,一切肉食在胃中不易消化,甚至进至大肠时尚有大部份未消化或只半消化, 因此肉食动物在大肠中腐化极盛,且多带毒性,对人体有害。反而一切果蔬谷类的营养最易消化、最容易直接吸收,植物中纤维素也能防止便秘的发生。
素食能减少动物毒素的吸收及减慢衰老。由于动物受屠宰时,因愤怒、恐惧、哀伤、痛苦、挣扎,会产生大量有毒的分泌物,人食其肉, 不知不觉地把这些毒素也吃进自己体内,加重肾脏、肝脏等排毒器官的负荷,不仅如此有些癌症和肉食息息相关,尤其是大肠癌。素食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能刺激肠蠕动加快,利于通便,降低了有害物质对长鼻的刺激损害。据美国研究数据显示,素食者比肉食者癌症发病率低百分二十至四十,再加上胃癌,肺癌,肝癌和食物毒素有关,素食可以延缓癌细胞的变化。
素食令人心平气和、头脑清醒。吃动物时也把动物的激素、荷尔蒙一同吃进肚里,使人容易暴躁和发脾气。反之素食者大都性格温驯,时常保持心平气和 ,就好比大象、长颈鹿等食草动物一样, 不恃强凌弱。动物脂肪阻塞血管,会产生胆固醇,令身体(包括脑部)老化。素食者的血液清洁,脑力当可大为提高。
素食者比肉食者更能承受长时间的辛苦工作,这种耐力的对比将近三倍;而从疲劳恢复完全体能的时间,素食者约为肉食者的五分之
一。如在游泳、篮球、足球、举重、拳击、摔角、竞走、马拉松长跑赛跑、自行车比赛等各项世界冠军记录中,有些是由素食运动员创下的和保持的。这些素食运动员远超肉食运动员的爆发力、持久力和体力。
一般而言,素食常用的五谷类、硬壳果、蔬菜、水果,包括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植物油、矿物质和维他命,都是各种身体必须的养分。素食可建造人体的组织,也可以维护修补,并产生热量,供给人体体能,使人的血液碱性化并富有维他命,又能安定神经系统。
但是素食者要做到素食养生,重要的还是要了解食素误区,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素食养身的功效。若是随大流盲目跟风,素食不但不能达到养身的功效,反而会为健康埋下隐患。
误区一:油(油食品)脂、糖、盐过量
由于素食较为清淡,有些人会添加大量的油脂、糖、盐和其他调味品(调味品食品)来烹调。殊不知,这些做法会带来过多的能量(能量食品),精制糖和动物脂肪一样容易升高血脂,并诱发脂肪肝,而钠盐会升高血压(血压食品)。
误区二:吃过多水果(水果食品)并未相应减少主食
很多素食爱好者每天三餐之外,还要吃不少水果,但依然没有给他们带来苗条。这是因为水果中含有8%以上的糖分,能量不可忽视。如果吃半斤以上的水果,就应当相应减少正餐或主食的数量,以达到
一天当中的能量平衡。除了水果之外,每日额外饮奶或喝酸奶的时候,也要注意同样的问题。
误区三:蔬菜(蔬菜食品)生吃才有健康价值
一些素食者热衷于以凉拌或沙拉的形式生吃蔬菜,认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实际上,素食蔬菜中的很多营养成分需要添加油脂才能很好地吸收,如维生素(维生素食品)K、胡萝卜素、番茄红素都属于烹调后更易吸收的营养物质。。
误区四:只认几种“减肥(减肥食品)蔬菜”
蔬菜不仅要为素食者供应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要在铁(铁食品)、钙(钙食品)、叶酸(叶酸食品)、维生素B2等方面有所贡献。所以,应尽量选择绿叶蔬菜,如芥蓝、绿菜花、苋菜、菠菜、小油菜、茼蒿菜等。为了增加蛋白质(蛋白质食品)的供应,菇类蔬菜和鲜豆类蔬菜都是上佳选择,如各种蘑菇、毛豆、鲜豌豆等。如果只喜欢黄瓜、番茄、冬瓜、苦瓜等少数几种所谓的“减肥蔬菜”,就很难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误区五:该补充复合营养素时没有补
在一些发达国家,食物中普遍进行了营养强化,专门为素食者配置的营养食品品种繁多,素食者罹患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风险较小。然而在中国,食品工业为素食者考虑很少,营养强化不普遍,因此素食者最好适量补充复合营养素,特别是含铁、锌、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的配方,以预防可能发生的营养缺乏问题。
谈谈我对饮食文化这个课程的感想。
本学期通过学习饮食文化这门课,我懂得了“吃”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内里可藏着高深的学问。让我懂得该什么时候“吃”,该”吃“什么,怎样“吃”。除此以外,这门课十分吸引我的地方是老师通过各种文言文列举和视频的插播使课堂十分生动活跃,在这样的教学氛围让我对课程的内容更为期待。感谢老师辛苦地搜索资料为我们做好课件和备课。
参考文献:
1.洪玉谨,姜玉珍.佛教生活风情.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
2.ParkY,HunterD.J,Spiegelman D.,S.A. Smith-Warner,王铮. 膳食纤维的摄入和结肠直肠癌的风险性: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汇总分析[J].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04)
3.朱宝宽.素食与荤食对老年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1986(03)
4.梁酉,罗国银,仁真,石梅初,钟山. 荤、素膳食与肝脏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1998(01)
5.孟继贤.素食与健康[J]. 中国保健营养. 2010(12)
6.史幼波.素食主义风潮渐起[J]. 百科知识. 2007(09)
7.李娜.佛家、反叛、健康意识:今日中国的素食主义(英文)[J]. Women of China. 2005(01)
8.明瑞.涌动的素食主义潮流[J].食品与生活. 2008(10)
9. 刘梅兰.浅论素食的益处[J]. 现代商业. 2012(03)
10.钟雯.素食“全营养”,不难做到[J]. 社区. 2008(20)
11.唐晔,赵惠莲. 素食,疾病将离你而去[J]. 沪港经济. 2011(03)
12.康渠.烹煮蔬菜6大营养误区[J]. 知识经济. 2006(03)
13.陈云云. 揭秘素食不为人知的好处[J]. 人人健康. 2012(01)
14.沈亚欣,裴超. 素食主义 健康生活[J]. 时尚北京. 2011(04)
15.周爱东.中国素食探源[J]. 中国烹饪研究. 1999(02)
素食与养生
摘要:素食,顾名思义,就是不食肉的一种饮食的方式。有的人只吃蔬菜水果,有的只吃豆类制品,至于具体的素食者食什么不食什么,那可是因人而异了。其实古代原始社会的人是一开始吃素的,可以说,有人类活动的时候,就有素食的存在,可是那不叫真正的素食起源。 真正的素食起源是摒除饱腹以外的目的和信仰去吃素。那素食的真正起源应该与宗教与有关,然后素食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单单出于宗教或者一些信仰,现在素食目的多在于养生。素食养生在现今阶段俘获了不少支持者,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了。至于为什么素食养生如此被人看重?其实与当今社会的不良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单如此,还有与素食养生本来存在可行性有着莫大的联系,素食的确对人体有很多益处。话说到此,有些人会提出一些质疑说“我尝试过了,素食养生效果出不来!”那只能说那人还没真正了解素食,对素食存在着误区。如果能避开素食误区,那么我相信那肯定能通过素食达到养生的目的。
关键词:素食概念 素食起源 素食养生 误区
正文:
何为素食?怎么解释素食?
何为素食呢?素食是《诗·魏风·伐檀》中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所指的不劳而食的意思吗?素食是郑玄中“素,犹故也,谓复平生时食也。”所指的平时所食的意思吗?今天,我要讲的素食皆不是以上所指的意思。我要说的素食是一种不食肉、家禽、海鲜等动物产品的
饮食方式,有时也戒食或不戒食奶制品和蜂蜜。还有一些严格素食者极端排斥动物产品,不使用那些来自于动物的产品。从严格意义上讲,素食指的是禁用动物性原料及禁用“五辛”和“五荤”的寺院菜、道观菜。五荤 也叫“五辛”,指五种有辛味之蔬菜(葱、大蒜、荞头、韭菜、洋葱)。但是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凡是从土地中和水中生长出来的植物,可供人们直接使用或加工使用的食品,我们都可以统称为素食。比如说蔬菜,果品,豆制品和面筋等材料制作的素菜等食物。
素食起于何时?
素食始于何时? 《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孙诒让间诂:“素食,谓食草木。”就如这些古文所说,当有人类活动的时候人就开始吃素了。人们吃树上的果实、吃草的种籽、吃各种能吃的植物,神农尝百草的神话形象地说明了当时人类的饮食状态,但不能因此说这时就有了素食。原始人类的饮食目的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只有当人们为了饱腹以外的目的和信仰去吃素时,才算是有了真正的素食。
关于东西方真正素食起源
东方的素食,通常认为起源于印度。由于宗教原因,印度是一个崇尚素食的国度,一些外道已经有两千年的素食历史。直到现在,印度人的饮食结构也是以素食为主。 在中国,古代的很多先哲们相信素食可以修身养性,益寿延年。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虽然佛教在印度只要求戒杀生,并不要求素食,但梁武帝萧衍颁布了法令,禁止僧尼食肉,佛教在中国才成为素食的宗教。佛教
使得素食在民间的广泛传播。经历了几个朝代后,中国的素食烹饪技巧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据史料记载,古代的日本人以谷类,豆类,蔬菜和少量的鱼类和贝壳类作为食物,几乎不食用禽肉和兽肉,佛教传入日本后,狩猎和捕鱼也成为禁忌。日本天皇还颁布过一项法令禁止食用鱼类和贝类,虽然几十年后,食用鱼类和贝类又被得到认可,但日本人真正开始吃肉是在大约一百三十年以前。
西方的素食起源于地中海地区。古希腊的许多智者都提倡素食,其中的毕达哥拉斯可能是最早的素食者。大约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末期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斯拉的道德规范起初作为一种哲学伦理流行于公元前490至430年,旨在创造一种包括禁止杀生在内的普通适用的法律,以禁止粗暴的流血,特别是动物祭祀,以及倡导“永远不吃肉”。几个世纪以前,西方的一些宗教派别和修行团体也开始倡导素食,而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1847年诞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的第一个素食协会,此后,素食主义运动也在其他西方国家流行开来,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素食协会。调查显示,目前英国的素食者已经达到了四百万,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美国有一千两百余万素食者,占总人口数的百分之五左右。其中不乏一些职业运动员。荷兰、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也有较高的素食者比例。
虽说素食很早以前与宗教信仰有莫大的关系,但现在已经不是了,现在已经慢慢演变发展为养生素食。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上升,饮食种类日益丰富,但这也给很多人带来了健康问题,现在很多人都有高血脂脂肪肝等等“富贵病”,随着得病人群人
数的扩大,人们意识到了如今饮食的不健康,尤其是中国饮食的“煎炒烹炸”,在带来美味的同时也注入了过多油盐。养生概念被不断提出,而养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高热量高油脂食品。同时,很多成年女性都注重保持身材和保养皮肤,所以提倡素食的人越来越多了。
那为何现在如此流行素食,到底素食对身体有何好处?
素食营养最容易消化和吸收,一切肉食在胃中不易消化,甚至进至大肠时尚有大部份未消化或只半消化, 因此肉食动物在大肠中腐化极盛,且多带毒性,对人体有害。反而一切果蔬谷类的营养最易消化、最容易直接吸收,植物中纤维素也能防止便秘的发生。
素食能减少动物毒素的吸收及减慢衰老。由于动物受屠宰时,因愤怒、恐惧、哀伤、痛苦、挣扎,会产生大量有毒的分泌物,人食其肉, 不知不觉地把这些毒素也吃进自己体内,加重肾脏、肝脏等排毒器官的负荷,不仅如此有些癌症和肉食息息相关,尤其是大肠癌。素食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能刺激肠蠕动加快,利于通便,降低了有害物质对长鼻的刺激损害。据美国研究数据显示,素食者比肉食者癌症发病率低百分二十至四十,再加上胃癌,肺癌,肝癌和食物毒素有关,素食可以延缓癌细胞的变化。
素食令人心平气和、头脑清醒。吃动物时也把动物的激素、荷尔蒙一同吃进肚里,使人容易暴躁和发脾气。反之素食者大都性格温驯,时常保持心平气和 ,就好比大象、长颈鹿等食草动物一样, 不恃强凌弱。动物脂肪阻塞血管,会产生胆固醇,令身体(包括脑部)老化。素食者的血液清洁,脑力当可大为提高。
素食者比肉食者更能承受长时间的辛苦工作,这种耐力的对比将近三倍;而从疲劳恢复完全体能的时间,素食者约为肉食者的五分之
一。如在游泳、篮球、足球、举重、拳击、摔角、竞走、马拉松长跑赛跑、自行车比赛等各项世界冠军记录中,有些是由素食运动员创下的和保持的。这些素食运动员远超肉食运动员的爆发力、持久力和体力。
一般而言,素食常用的五谷类、硬壳果、蔬菜、水果,包括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植物油、矿物质和维他命,都是各种身体必须的养分。素食可建造人体的组织,也可以维护修补,并产生热量,供给人体体能,使人的血液碱性化并富有维他命,又能安定神经系统。
但是素食者要做到素食养生,重要的还是要了解食素误区,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素食养身的功效。若是随大流盲目跟风,素食不但不能达到养身的功效,反而会为健康埋下隐患。
误区一:油(油食品)脂、糖、盐过量
由于素食较为清淡,有些人会添加大量的油脂、糖、盐和其他调味品(调味品食品)来烹调。殊不知,这些做法会带来过多的能量(能量食品),精制糖和动物脂肪一样容易升高血脂,并诱发脂肪肝,而钠盐会升高血压(血压食品)。
误区二:吃过多水果(水果食品)并未相应减少主食
很多素食爱好者每天三餐之外,还要吃不少水果,但依然没有给他们带来苗条。这是因为水果中含有8%以上的糖分,能量不可忽视。如果吃半斤以上的水果,就应当相应减少正餐或主食的数量,以达到
一天当中的能量平衡。除了水果之外,每日额外饮奶或喝酸奶的时候,也要注意同样的问题。
误区三:蔬菜(蔬菜食品)生吃才有健康价值
一些素食者热衷于以凉拌或沙拉的形式生吃蔬菜,认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实际上,素食蔬菜中的很多营养成分需要添加油脂才能很好地吸收,如维生素(维生素食品)K、胡萝卜素、番茄红素都属于烹调后更易吸收的营养物质。。
误区四:只认几种“减肥(减肥食品)蔬菜”
蔬菜不仅要为素食者供应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要在铁(铁食品)、钙(钙食品)、叶酸(叶酸食品)、维生素B2等方面有所贡献。所以,应尽量选择绿叶蔬菜,如芥蓝、绿菜花、苋菜、菠菜、小油菜、茼蒿菜等。为了增加蛋白质(蛋白质食品)的供应,菇类蔬菜和鲜豆类蔬菜都是上佳选择,如各种蘑菇、毛豆、鲜豌豆等。如果只喜欢黄瓜、番茄、冬瓜、苦瓜等少数几种所谓的“减肥蔬菜”,就很难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误区五:该补充复合营养素时没有补
在一些发达国家,食物中普遍进行了营养强化,专门为素食者配置的营养食品品种繁多,素食者罹患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风险较小。然而在中国,食品工业为素食者考虑很少,营养强化不普遍,因此素食者最好适量补充复合营养素,特别是含铁、锌、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的配方,以预防可能发生的营养缺乏问题。
谈谈我对饮食文化这个课程的感想。
本学期通过学习饮食文化这门课,我懂得了“吃”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内里可藏着高深的学问。让我懂得该什么时候“吃”,该”吃“什么,怎样“吃”。除此以外,这门课十分吸引我的地方是老师通过各种文言文列举和视频的插播使课堂十分生动活跃,在这样的教学氛围让我对课程的内容更为期待。感谢老师辛苦地搜索资料为我们做好课件和备课。
参考文献:
1.洪玉谨,姜玉珍.佛教生活风情.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
2.ParkY,HunterD.J,Spiegelman D.,S.A. Smith-Warner,王铮. 膳食纤维的摄入和结肠直肠癌的风险性: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汇总分析[J].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04)
3.朱宝宽.素食与荤食对老年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1986(03)
4.梁酉,罗国银,仁真,石梅初,钟山. 荤、素膳食与肝脏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1998(01)
5.孟继贤.素食与健康[J]. 中国保健营养. 2010(12)
6.史幼波.素食主义风潮渐起[J]. 百科知识. 2007(09)
7.李娜.佛家、反叛、健康意识:今日中国的素食主义(英文)[J]. Women of China. 2005(01)
8.明瑞.涌动的素食主义潮流[J].食品与生活. 2008(10)
9. 刘梅兰.浅论素食的益处[J]. 现代商业. 2012(03)
10.钟雯.素食“全营养”,不难做到[J]. 社区. 2008(20)
11.唐晔,赵惠莲. 素食,疾病将离你而去[J]. 沪港经济. 2011(03)
12.康渠.烹煮蔬菜6大营养误区[J]. 知识经济. 2006(03)
13.陈云云. 揭秘素食不为人知的好处[J]. 人人健康. 2012(01)
14.沈亚欣,裴超. 素食主义 健康生活[J]. 时尚北京. 2011(04)
15.周爱东.中国素食探源[J]. 中国烹饪研究. 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