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装行业竞争力

我国服装行业竞争力分析

内容摘要:我国服装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资源供应,但是随着我国新型创新国家的深化和发展,以往只靠低廉劳动力带动服装行业发展的道路急需得到改变,改变发展模式,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国内服装的质量的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名牌是一个可行之路。

关键词; 服装、竞争力、自主知识产权、设计、量化、要素分析、品牌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产业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创汇产业之一,目前世界主要的服装出口国主要是中国、韩国和意大利;台湾和香港也占了很大的一个比率,其中意大利式传统的服装出口国,主要出口小批量高档次的服装,韩国的服装产业具有良好的设计理论,拥有一大批自主设计人才和公司,具有良好的劳动力和产业依托,中国则以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长期处于世界服装进出口的首位。另外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服装消费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行业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态势,服装行业逐步成为我国消费品生产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也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我国服装产业快速发展,除了人口庞大因素外,主要在于最近十多年来,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回顾2004年-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自9,422元增至17,175元,年均增长9.68%,同期我国农村居民年纯收入自 2,936 元增至 5,153 元,年均增长 7.73%,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 59,501 亿元增加至 125,343 亿元,年均增速15.6%,而同期国内限额以上服装批发和零售额的年均增长率为 22.15%,从近期看,2010年前三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1,029亿元,同比增长18.3%,而根据中华商业信息中心统计的大型零售商业服装类消费数据显示,1-8月,全国服装类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分别累计增长了23.05%和10.30%。因此从统计数据看,近几年来,我国服装批发和零售额增速一直大大高于同期国内居民人均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1994年开始中国就长期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国和进口国,从1980年至2001年,世界服装出口总额增长了4.86倍,中国则增长了21.81倍,美国为5.56倍,泰国为12.26倍,印度为

12.22倍。从下面的1-1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从80年代以来的发展情况遥遥领先。

1-1(1980-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服装出口增长情况)

(一)、强大的劳动力依托

接近14亿的人口是一个不可限量的服装生产资源,服装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中国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需求使我国的服装行业有了强大的行业竞争力。2011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93‰,比上年增加0.0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6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比上年增加0.03个千分点。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比上年末增加0.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增加0.25个百分点。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为74.4%,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下图1-2显示了我国2011年人口构成情况: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中国的老龄化有所加重,但是劳动力大军仍然是相当庞大的,2011年,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71亿,比上年增加977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0亿,比上年增加828万人。

(二)、国内服装行业的分布和需求情况

2011年,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省四省服装产量合计165.29亿件,占全国产量的65.02%。分产品种类来看,梭织服装产量最大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四省产量合计88.08亿件,全国占比66.17%;针织服装产量最大的省份依次是广东、山东、福建、浙江,四省合计84.49亿件,全国占比69.78%。我国服装行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其中以广东的占的比例最大,而广东深圳的比例又是最大的,这里集中了全国最多的服装生产企业。

今年1至2月,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2月份的出口数据更是大超预期。2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126.38亿美元,已连续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增幅达到89.34%,大

幅超过市场普遍预期。虽然这一数据和2009年同期可比性不强,但与2008年相比,今年1至2月,纺织服装出口增速也达到了为10.22%,纺织品和服装类出口增速分别为10.58%和10.02%。(来自海关网)

二、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问题

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的边界条件——生产要素和企业数目的总量充足,但素质不高,客观上限制了我国服装产业的纵深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服装产业主要生产的是中低端产品,在这类市场上总量很大,因此,各企业纷纷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来换取市场,造成整个产业成了微利行业,甚至因其低价战略还会遭遇欧美等国以反倾销为名的“特保”措施及其他保护措施。

在高端产品市场上,中国企业无能为力,出现较严重的市场缺失。在设计、流行趋势的发布等方面,西方潮流仍占主导力量,中国服装产业没有发言权。在品牌方面,意大利、美国、法国等国家的一批国际大牌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一直牢牢占据着世界服装市场的高端,获取高额附加值,中国多数企业却仍停留在替国际知名品牌做加工的阶段,自主品牌几乎走不出去。即使具有出口能力的面料企业或服装品牌企业,价格也非常低廉,走低端路线。因此,中国服装业目前这种大而不强的状态会不断削弱产业的竞争力,最终使产业既强不了也大不了。

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产业而言,中国劳动力相对便宜。传统的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以及中国已经形成的配套产业链的优势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但随着越南、印度等一些国家加工制造业的崛起,中国在加工制造领域原本的比较优势也日渐受到威胁。在这样的状况下,要实现中国由“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的转变,中国服装业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就势在必行。

三、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意见

( 一) 品牌定位

定位就是要找出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可能差别,并且有效地向目标市场说明它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不同。品牌定位就是为品牌找到一个适合的位置,主要目的是要给消费者一种心理上的享受,如品牌的档次、特征、个性、品味、时尚等。以柒牌男装为例,柒牌在打造品牌初期,也存在对自身的定位、广告的语义指向和视觉形象的含糊。柒牌早期密集的广告轰炸和频繁的品牌代言人更迭,这些广告虽也能够使得知名度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上升,但对柒牌品牌建设无疑是不利的。柒牌最终坚定地站在一个特殊的基点—文化上来加以演绎,“品牌价值的核心是文化,品牌拓展的空间也在于文化”、“文化凝聚团队,升华精神”,柒牌的形象也由此得到了提升。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龙头,

每个企业品牌都要有明确差异化的定位,定位明确了,有差异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 二) 品质取胜

从产品角度来看中国的服装行业,我们不难发现,摆在众多企业家面前的首要难点即是服装的质量问题。从产品的面料选择到款式的设计,从产品的工艺到对流行趋势的把握,我们都远远落后于国际知名品牌。比如由婷美掀起的美体内衣概念,在发展伊始可谓红极一时,但是随着大规模的生产,产品本身没有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而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所以这股概念浪潮一旦平息伴随而来的就是销量锐减,企业效益滑坡。

所以,中国服装业如想崛起,那么首先应从质量抓起。有品质,才能有未来。中国的服装品牌还谈不上自己设计,只能跟踪把握国际潮流。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把提高服装品质上升到一个战略化的高度来审视,从服装的硬件生产水平—厂房、设备、技术、流程,再到服装的软件生产水平—产品定位、面料选材、款式、流行趋势的把握多方

面的进行整合,从面料入库到成品出库,严把质量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国际化的品质,为提高品牌力打好基础。

( 三) 渠道创新

从服装产品的渠道来看,国内目前主要销售渠道还局限于大流通、大批发或为国际品牌代工的阶段。事实上,如果想在服装销售中占得先机,那么首先应该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销售渠道。得渠道者得天下,谁能够有效把握通路,谁能够使产品在市场上大面积的铺货,那么他就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目前,服装业的新兴销售渠道主要有中高档商超专柜、品牌专卖店、国际化网络等几种模式。美特斯. 邦威在1993 年—2000 年间服装专卖店的数量从零激增到1000 多家,有效地控制了产品的通路,使产品能够源源不断地得以消化。拖鞋行业中的佼佼者山峰拖鞋,更是畅销美利坚,在国际化道路中争得了一席之位。企业在发展时应当有一种永不满于现状的精神,不能只被暂时的利益和销量打动,如果想使企业常青,必须在渠道上有所创新,使产品尽可能地展现在消费者的面前,方可提高品牌认知率。

( 四) 市场细分

在今天,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一个白热化的程度。再强势的品牌,即使是沃尔玛也不能完全垄断一个行业。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经营者能正确看待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精确划分目标市场,深度挖掘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2003 年,庄吉大规模铺开为消费者定做精品西服的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消费者可以现场挑选款式,电脑系统将数据演化为图形,由意大利的合作伙伴打样,庄吉定制生产。定制的高档系列正装价位一般在4000 元—7000 元左右。很快,庄吉在消费者心中树立“高档、尊贵”的形象,最终在中高端市场崛起,成为国内一流服饰的代名词。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经营者暂时收缩自己的“胃口”,瞄准某个细分市场并推出对应的个性化产品,然后坚贞不渝地走下去,直到品牌被消费者所接受。现如今的服装市场,空白点即将消失殆尽,如果经营者还不能抓住这最后的末班车,向个性化靠拢的话,那么将来的生存将更加艰难。

( 五) 充分发挥产地及设计师的优势

在打造服装品牌的时候服装产地与设计师的优势我们也应该尽全力进行把握。通过与世界服装强国联姻,有效的借助产地优势,可以大幅度的增强品牌信任感,提升自身产品的形象。同时在国内,我们也完全可以借助服装产业集群的优势来打造服装产地品牌。在这方面,杭州与深圳已经走在了国内的尖端。杭州的服装企业,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将“水文化”与“丝绸文化”进行了巧妙的嫁接,其设计风格“婉约”、“典雅”透着浓郁的江南水乡文化。而深圳作为我国的窗口城市,其设计风格与世界设计风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面料选材、款式设计等方面无不体现着“时尚”、“现代”、“潮流”的气息。而在设计师方面,国内服装品牌可以与国际著名服装设计师达成协议,成立服装研发中心,通过不断深入的交流来对国际服装趋势进行把握,同时可以借国际设计大师之名来提升自身品牌的竞争力。有效利用设计师的知名度,实现“借力打力”,为服装品牌增光添彩,使品牌之光放射得更加明亮。

我国服装行业竞争力分析

内容摘要:我国服装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资源供应,但是随着我国新型创新国家的深化和发展,以往只靠低廉劳动力带动服装行业发展的道路急需得到改变,改变发展模式,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国内服装的质量的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名牌是一个可行之路。

关键词; 服装、竞争力、自主知识产权、设计、量化、要素分析、品牌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产业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创汇产业之一,目前世界主要的服装出口国主要是中国、韩国和意大利;台湾和香港也占了很大的一个比率,其中意大利式传统的服装出口国,主要出口小批量高档次的服装,韩国的服装产业具有良好的设计理论,拥有一大批自主设计人才和公司,具有良好的劳动力和产业依托,中国则以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长期处于世界服装进出口的首位。另外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服装消费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行业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态势,服装行业逐步成为我国消费品生产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也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我国服装产业快速发展,除了人口庞大因素外,主要在于最近十多年来,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回顾2004年-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自9,422元增至17,175元,年均增长9.68%,同期我国农村居民年纯收入自 2,936 元增至 5,153 元,年均增长 7.73%,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 59,501 亿元增加至 125,343 亿元,年均增速15.6%,而同期国内限额以上服装批发和零售额的年均增长率为 22.15%,从近期看,2010年前三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1,029亿元,同比增长18.3%,而根据中华商业信息中心统计的大型零售商业服装类消费数据显示,1-8月,全国服装类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分别累计增长了23.05%和10.30%。因此从统计数据看,近几年来,我国服装批发和零售额增速一直大大高于同期国内居民人均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1994年开始中国就长期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国和进口国,从1980年至2001年,世界服装出口总额增长了4.86倍,中国则增长了21.81倍,美国为5.56倍,泰国为12.26倍,印度为

12.22倍。从下面的1-1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从80年代以来的发展情况遥遥领先。

1-1(1980-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服装出口增长情况)

(一)、强大的劳动力依托

接近14亿的人口是一个不可限量的服装生产资源,服装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中国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需求使我国的服装行业有了强大的行业竞争力。2011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93‰,比上年增加0.0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6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比上年增加0.03个千分点。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比上年末增加0.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增加0.25个百分点。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为74.4%,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下图1-2显示了我国2011年人口构成情况: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中国的老龄化有所加重,但是劳动力大军仍然是相当庞大的,2011年,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71亿,比上年增加977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0亿,比上年增加828万人。

(二)、国内服装行业的分布和需求情况

2011年,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省四省服装产量合计165.29亿件,占全国产量的65.02%。分产品种类来看,梭织服装产量最大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四省产量合计88.08亿件,全国占比66.17%;针织服装产量最大的省份依次是广东、山东、福建、浙江,四省合计84.49亿件,全国占比69.78%。我国服装行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其中以广东的占的比例最大,而广东深圳的比例又是最大的,这里集中了全国最多的服装生产企业。

今年1至2月,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2月份的出口数据更是大超预期。2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126.38亿美元,已连续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增幅达到89.34%,大

幅超过市场普遍预期。虽然这一数据和2009年同期可比性不强,但与2008年相比,今年1至2月,纺织服装出口增速也达到了为10.22%,纺织品和服装类出口增速分别为10.58%和10.02%。(来自海关网)

二、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问题

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的边界条件——生产要素和企业数目的总量充足,但素质不高,客观上限制了我国服装产业的纵深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服装产业主要生产的是中低端产品,在这类市场上总量很大,因此,各企业纷纷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来换取市场,造成整个产业成了微利行业,甚至因其低价战略还会遭遇欧美等国以反倾销为名的“特保”措施及其他保护措施。

在高端产品市场上,中国企业无能为力,出现较严重的市场缺失。在设计、流行趋势的发布等方面,西方潮流仍占主导力量,中国服装产业没有发言权。在品牌方面,意大利、美国、法国等国家的一批国际大牌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一直牢牢占据着世界服装市场的高端,获取高额附加值,中国多数企业却仍停留在替国际知名品牌做加工的阶段,自主品牌几乎走不出去。即使具有出口能力的面料企业或服装品牌企业,价格也非常低廉,走低端路线。因此,中国服装业目前这种大而不强的状态会不断削弱产业的竞争力,最终使产业既强不了也大不了。

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产业而言,中国劳动力相对便宜。传统的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以及中国已经形成的配套产业链的优势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但随着越南、印度等一些国家加工制造业的崛起,中国在加工制造领域原本的比较优势也日渐受到威胁。在这样的状况下,要实现中国由“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的转变,中国服装业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就势在必行。

三、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意见

( 一) 品牌定位

定位就是要找出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可能差别,并且有效地向目标市场说明它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不同。品牌定位就是为品牌找到一个适合的位置,主要目的是要给消费者一种心理上的享受,如品牌的档次、特征、个性、品味、时尚等。以柒牌男装为例,柒牌在打造品牌初期,也存在对自身的定位、广告的语义指向和视觉形象的含糊。柒牌早期密集的广告轰炸和频繁的品牌代言人更迭,这些广告虽也能够使得知名度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上升,但对柒牌品牌建设无疑是不利的。柒牌最终坚定地站在一个特殊的基点—文化上来加以演绎,“品牌价值的核心是文化,品牌拓展的空间也在于文化”、“文化凝聚团队,升华精神”,柒牌的形象也由此得到了提升。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龙头,

每个企业品牌都要有明确差异化的定位,定位明确了,有差异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 二) 品质取胜

从产品角度来看中国的服装行业,我们不难发现,摆在众多企业家面前的首要难点即是服装的质量问题。从产品的面料选择到款式的设计,从产品的工艺到对流行趋势的把握,我们都远远落后于国际知名品牌。比如由婷美掀起的美体内衣概念,在发展伊始可谓红极一时,但是随着大规模的生产,产品本身没有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而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所以这股概念浪潮一旦平息伴随而来的就是销量锐减,企业效益滑坡。

所以,中国服装业如想崛起,那么首先应从质量抓起。有品质,才能有未来。中国的服装品牌还谈不上自己设计,只能跟踪把握国际潮流。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把提高服装品质上升到一个战略化的高度来审视,从服装的硬件生产水平—厂房、设备、技术、流程,再到服装的软件生产水平—产品定位、面料选材、款式、流行趋势的把握多方

面的进行整合,从面料入库到成品出库,严把质量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国际化的品质,为提高品牌力打好基础。

( 三) 渠道创新

从服装产品的渠道来看,国内目前主要销售渠道还局限于大流通、大批发或为国际品牌代工的阶段。事实上,如果想在服装销售中占得先机,那么首先应该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销售渠道。得渠道者得天下,谁能够有效把握通路,谁能够使产品在市场上大面积的铺货,那么他就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目前,服装业的新兴销售渠道主要有中高档商超专柜、品牌专卖店、国际化网络等几种模式。美特斯. 邦威在1993 年—2000 年间服装专卖店的数量从零激增到1000 多家,有效地控制了产品的通路,使产品能够源源不断地得以消化。拖鞋行业中的佼佼者山峰拖鞋,更是畅销美利坚,在国际化道路中争得了一席之位。企业在发展时应当有一种永不满于现状的精神,不能只被暂时的利益和销量打动,如果想使企业常青,必须在渠道上有所创新,使产品尽可能地展现在消费者的面前,方可提高品牌认知率。

( 四) 市场细分

在今天,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一个白热化的程度。再强势的品牌,即使是沃尔玛也不能完全垄断一个行业。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经营者能正确看待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精确划分目标市场,深度挖掘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2003 年,庄吉大规模铺开为消费者定做精品西服的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消费者可以现场挑选款式,电脑系统将数据演化为图形,由意大利的合作伙伴打样,庄吉定制生产。定制的高档系列正装价位一般在4000 元—7000 元左右。很快,庄吉在消费者心中树立“高档、尊贵”的形象,最终在中高端市场崛起,成为国内一流服饰的代名词。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经营者暂时收缩自己的“胃口”,瞄准某个细分市场并推出对应的个性化产品,然后坚贞不渝地走下去,直到品牌被消费者所接受。现如今的服装市场,空白点即将消失殆尽,如果经营者还不能抓住这最后的末班车,向个性化靠拢的话,那么将来的生存将更加艰难。

( 五) 充分发挥产地及设计师的优势

在打造服装品牌的时候服装产地与设计师的优势我们也应该尽全力进行把握。通过与世界服装强国联姻,有效的借助产地优势,可以大幅度的增强品牌信任感,提升自身产品的形象。同时在国内,我们也完全可以借助服装产业集群的优势来打造服装产地品牌。在这方面,杭州与深圳已经走在了国内的尖端。杭州的服装企业,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将“水文化”与“丝绸文化”进行了巧妙的嫁接,其设计风格“婉约”、“典雅”透着浓郁的江南水乡文化。而深圳作为我国的窗口城市,其设计风格与世界设计风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面料选材、款式设计等方面无不体现着“时尚”、“现代”、“潮流”的气息。而在设计师方面,国内服装品牌可以与国际著名服装设计师达成协议,成立服装研发中心,通过不断深入的交流来对国际服装趋势进行把握,同时可以借国际设计大师之名来提升自身品牌的竞争力。有效利用设计师的知名度,实现“借力打力”,为服装品牌增光添彩,使品牌之光放射得更加明亮。


相关文章

  • 中国婴幼儿服装用品市场调研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中国运动服装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北京中元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www.cniir.com:中国产业投资研究网) 北京中元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目 录 中国运动服装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查看


  • 中国服装行业授权贴牌生产的合理性
  • 2007年2期(总第138期) 山东纺织经济 研究探讨 中国服装行业授权贴牌生产的合理性 郝鑫浩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辽宁大连 116023) 摘 要:OEM,授权贴牌生产,是目前我国服装出口的主要方式.它可以使企业迅速地积累资金,并通 ...查看


  • 世界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世界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全球纺织品贸易一直游离于自由贸易体制之外.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发展中成员经过长期努力,终于通过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签订了<纺织品与服装协定>.从2005年1月起,世界纺织服装业开始进入后配 ...查看


  • 服装企业价值链管理
  • 产业价值链概述 : 价值链概念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85年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 ...查看


  • 提升我国纺织品贸易竞争力措施初探
  • 2008年第4期第28卷(总第219期) 现代财经 MODERN FINANCE &ECONOMICS No. 4,2008 Vo4. 28G eneral No. 219 提升我国纺织品贸易竞争力措施初探 冯娅娟 (天津工业大学经 ...查看


  • 2015-2020年中国服装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15-2020年中国服装行业市场分析 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 ...查看


  • 关于服装行业的发展
  • 中国服装行业应该怎样发展 本文档分享自 123wood.taobao.com 欢迎来看看 本文档分享自 zhendian.tmall.com 欢迎来看看 其实大家都知道,中国服装行业的现状不是特别的好,但也有一些优势,从网上看到很多关于中国 ...查看


  • 中国服装市场调研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