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当中国人以周期性的规律发出“读书无用”的时候,犹太人却以文化优势反复证明读书有用。因为热爱读书,弱小的犹太民族的科学文化非常发达。犹太人重视教育,其智慧就源于尊崇教育。有论者指出,根植于这个民族灵魂深处的教育价值观,是他们获得成功的主要源泉之一。

在犹太人心目中,勤学是仅次于敬奉上帝的一种美德,“教师比国王更伟大”,学习与钻研是一种神圣的使命。犹太民族素有“嗜书的民族”之称,教育乃维系犹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只要学校在,犹太民族就在”,“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当代犹太政治家们更是提出了“对教育的投资是有远见的投资”、“教育上的投资就是经济上的投资”的理念。实际上,五千年的犹太民族史、五十八年的以色列国家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民族素质的历史和把教育摆在头等重要地位的历史。以色列是独特的,它的文化也是独特的。

重视教育是有回报的,并不是无用的,是教育成就了犹太人。正因为文化素质高,所以,美国的520万犹太人,跟其他少数族裔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人数虽少,但绝大多数处于美国的上层建筑之中,其职业多是教师、医生、律师、商人、演员、艺术家、大学教授,美国主要报刊的编辑记者中,也有很多犹太人,因而有“犹太人主导美国媒体”之说。犹太人确实影响美国的政治和人文环境。在美国,犹太人有520万,在美国三亿人口中仅占1.9%,却占有1/4财富。石油大王哈默、金融投机大王索罗斯,都让世界经济界为之震颤。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说法,世界的钱,装载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

5000年的历史,2000年在流浪,因此,犹太民族没有自己的“长城”“金字塔”,留给世界的只有他们的智慧!犹太人在公元前3世纪开办学校,中国却在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在当时,不仅仅“读书无用”这么简单,而是“读书有罪”了。

有人说,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装在中国人的脑袋里。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安慰中国人的说法。因为我们必须尊重一个事实,犹太人的智慧对世界影响要远远超过人口一百倍于自己的中华民族。据说,全世界也就1300万犹太人,这个人口规模只有中国的百分之一。就诺贝尔奖获得情况来看,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奖到2001年的100年间,有个统计数字:在总共680名获奖者中,犹太人或具有犹太血统者共有138人,占了五分之一! 作为一个民族,犹太人对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而独特的贡献。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以族裔来算,犹太人最多。在二战前的欧洲诺贝尔奖得主中,三分之二以上是犹太人。犹太人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17%,中国人(华裔)获得诺奖者还不到全球获奖者的1%。为犹太人聚居地的以色列,它的人文发展指数(将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衡量人生三大要素的指标合成一个复合指数) 居全世界第21位,是中东地区最高的国家。

犹太人和中国人的识字率分别为95%和85%,据统计,犹太人年人均阅读64本书。酷爱阅读的犹太民族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盛产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大富豪。调查显示,中国国民识字者的图书和杂志阅读率在不断下降。2003年的识字者阅读率只达48.7%,首次跌破50%。进入21世纪,一个伟大的民族居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读书究竟是不是有用,这是令人诧异的。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当中国人以周期性的规律发出“读书无用”的时候,犹太人却以文化优势反复证明读书有用。因为热爱读书,弱小的犹太民族的科学文化非常发达。犹太人重视教育,其智慧就源于尊崇教育。有论者指出,根植于这个民族灵魂深处的教育价值观,是他们获得成功的主要源泉之一。

在犹太人心目中,勤学是仅次于敬奉上帝的一种美德,“教师比国王更伟大”,学习与钻研是一种神圣的使命。犹太民族素有“嗜书的民族”之称,教育乃维系犹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只要学校在,犹太民族就在”,“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当代犹太政治家们更是提出了“对教育的投资是有远见的投资”、“教育上的投资就是经济上的投资”的理念。实际上,五千年的犹太民族史、五十八年的以色列国家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民族素质的历史和把教育摆在头等重要地位的历史。以色列是独特的,它的文化也是独特的。

重视教育是有回报的,并不是无用的,是教育成就了犹太人。正因为文化素质高,所以,美国的520万犹太人,跟其他少数族裔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人数虽少,但绝大多数处于美国的上层建筑之中,其职业多是教师、医生、律师、商人、演员、艺术家、大学教授,美国主要报刊的编辑记者中,也有很多犹太人,因而有“犹太人主导美国媒体”之说。犹太人确实影响美国的政治和人文环境。在美国,犹太人有520万,在美国三亿人口中仅占1.9%,却占有1/4财富。石油大王哈默、金融投机大王索罗斯,都让世界经济界为之震颤。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说法,世界的钱,装载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

5000年的历史,2000年在流浪,因此,犹太民族没有自己的“长城”“金字塔”,留给世界的只有他们的智慧!犹太人在公元前3世纪开办学校,中国却在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在当时,不仅仅“读书无用”这么简单,而是“读书有罪”了。

有人说,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装在中国人的脑袋里。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安慰中国人的说法。因为我们必须尊重一个事实,犹太人的智慧对世界影响要远远超过人口一百倍于自己的中华民族。据说,全世界也就1300万犹太人,这个人口规模只有中国的百分之一。就诺贝尔奖获得情况来看,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奖到2001年的100年间,有个统计数字:在总共680名获奖者中,犹太人或具有犹太血统者共有138人,占了五分之一! 作为一个民族,犹太人对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而独特的贡献。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以族裔来算,犹太人最多。在二战前的欧洲诺贝尔奖得主中,三分之二以上是犹太人。犹太人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17%,中国人(华裔)获得诺奖者还不到全球获奖者的1%。为犹太人聚居地的以色列,它的人文发展指数(将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衡量人生三大要素的指标合成一个复合指数) 居全世界第21位,是中东地区最高的国家。

犹太人和中国人的识字率分别为95%和85%,据统计,犹太人年人均阅读64本书。酷爱阅读的犹太民族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盛产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大富豪。调查显示,中国国民识字者的图书和杂志阅读率在不断下降。2003年的识字者阅读率只达48.7%,首次跌破50%。进入21世纪,一个伟大的民族居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读书究竟是不是有用,这是令人诧异的。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相关文章

  • 未来教育的变化
  • 未来教育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课程的时空将越来越大.过去所有的故事发生在教室里,所有的事情在课堂里实现.未来的社会已经不是这样了,网络教学和在线的内容在知识教育方面和能力培养方面,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师生的学习不再仅仅是在课堂里实现,像翻 ...查看


  • 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体会3篇
  • 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体会3篇 英特尔末来教育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型教师培训项目,在教学理念上,它最核心的内容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学科教学,使计算机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充分有效地整合.下面是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大家 ...查看


  • 教育的未来--"英特尔 未来教育"项目中国网站
  • 今年(2005年)三月,我有幸被我校安排到省城(昆明)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主讲教师培训,回来后于同年九月二十至三十日在相关机构及领导的协助下,举行了"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学科教师的培训.通过 ...查看


  • 为了不辜负未来
  • 给未来教育家的一封信 为了不辜负未来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已经进入了我梦寐以求的大学,带着欣喜,带着希望.那时的我还不明白免费师范生教育的意义,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懵懂的我就这样开始了大学生活. 一年后的这个时候,我坐在这里提笔写 ...查看


  • "英特尔"论坛
  • 题目:"面向未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革"专题研讨--"英特尔"论坛 时间:2010年6月26日 11:00-12:00 地点:梅江会展中心N2会议厅 主持人:我们现在开始了. 各位领导.各位校 ...查看


  • 好未来白云峰:坑洼无数的13年,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 白云峰 | 好未来联合创始人兼产品事业群总裁.好未来市值近50亿美金,是在美上市的中国首家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 2015年12月,"[Open Talk 特别版]2015这一年".经多知网(ID:duozhiwang)授 ...查看


  • 全纳教育 未来之路
  • 2008年第7期(总第252期) 全球教育展望Vol. 37 No7,2008 全纳教育:未来之路 ---对UN ESCO 第48届(2008年) 国际教育大会主题的思考 黄志成 胡毅超 [摘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于2008年1148&q ...查看


  • 着眼未来,做好现在 黄军霞
  • 着眼未来,做好现在 湖北省枣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黄军霞 论,更多的是基于实践的生活,对生活,对社会,对家庭,对人生,对课堂的思索.他们思考着我们的教育,对比着国际形势,与香港比,与台湾比,同不丹比,同欧美比,同未来比,在比较中找不同,求发展, ...查看


  • 现实教育的人生关怀
  • [摘 要]现实教育要实现对人生的关怀,应兼顾人生的当下与未来,平衡个体与社会的价值,倡导个体对人生的 主动探索. [关键词]现实教育人生关怀 教育要实现对人生的关怀,应实现人生的当下与未来的统一,注意个体与社会价值的平衡,倡导个体对人生的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