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散文线索阅读五法

作者:王传军

《中学语文园地》 2000年01期

   线索就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作者为达到散文“散”与“不散”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就要有明确的线索,把所有材料联缀起来,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学生在阅读时如果正确地把握住线索,就能准确地理解、剖析文章。

   可是,由于作者思路千变万化,也由于写作内容、意图与表达的中心思想各不相同,散文的线索安排也就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我们在把握线索的时候,注意因文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时空连“线”

   在许多写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学生阅读时如果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领悟、把握文章的线索。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有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从我能记忆时起”、“到四五岁时”、“到八九岁时”、“1895年”、“1900年”、“1908年”、“1909年”、“1919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母亲优秀品德的许多事情,便一桩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由此可知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组织安排材料的。又如《桃花源记》当中有不少表示地点和方位的词: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既出……便扶向路→及郡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不同的处所正表明了空间的变换,由此引出了丰富多彩的记叙内容,据此可以断定此文的线索是:渔人的行踪。

  

   二、因物取“线”

   不少叙事及抒情类的文章,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如《记一辆纺车》,全文以怀念在延安时使用过的一辆纺车开头,接着从三个方面写怀念纺车的原因:纺车保证了“丰衣”,坚持了抗战;纺线也是一种很有趣的生活;纺线使大家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后再以怀念纺车作结,点明文章主旨。文章就是这样以“一辆纺车”为线索,把与纺车有关的事按类别组织起来,形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三、反复出“线”

   阅读时学生可以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认识、把握线索。这类线索,抒情、叙事类散文都常用。如《白杨礼赞》,“我赞美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等语句,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四五次。据此可知,作者从树写到人,那赞颂的感情一层深似一层,一浪高过一浪,由蕴蓄到喷涌,就是靠“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一线索如串珍珠般连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整体。

  

   四、以情导“线”

   上面讲的三种阅读方法,都因有较明显的外部标志而较易掌握,而感情线索常常是隐伏于记叙的内容之中,这就需要学生阅读时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如《荔枝蜜》,文章开头写“我”小时候因被蜜蜂蜇了一下,而“总不大喜欢”蜜蜂;接着写因为看到荔枝林,喝到荔枝蜜而“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蜜蜂;当参观养蜂场,了解到蜜蜂的忘我劳动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后,“我不禁一颤”,对蜜蜂发生了由衷的赞叹;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由此,可以理出“我”对蜜蜂感情变化的线索:不大喜欢→向往、爱慕→赞颂→学习。

  

   五、定“神”看“线”

   阅读文章时,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索,这种方法适应范围最广。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不管多么复杂的文章,只要我们把握住它的“神”,那么无论有无外部标志或内部标志,都能准确地把握它的线索。如《我的老师》一文,作者记叙的事情虽多,但都是为了表现蔡老师是最使“我”难忘的老师,抒发“我”对蔡老师的深厚感情。确定这一主题后,不难发现本文的一条感情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方法当然不止以上几种。总之,我们在阅读散文的时候,只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方法去把握它的线索,就会对我们理解、分析散文的内容、结构、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特点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王传军

《中学语文园地》 2000年01期

   线索就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作者为达到散文“散”与“不散”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就要有明确的线索,把所有材料联缀起来,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学生在阅读时如果正确地把握住线索,就能准确地理解、剖析文章。

   可是,由于作者思路千变万化,也由于写作内容、意图与表达的中心思想各不相同,散文的线索安排也就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我们在把握线索的时候,注意因文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时空连“线”

   在许多写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学生阅读时如果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领悟、把握文章的线索。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有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从我能记忆时起”、“到四五岁时”、“到八九岁时”、“1895年”、“1900年”、“1908年”、“1909年”、“1919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母亲优秀品德的许多事情,便一桩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由此可知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组织安排材料的。又如《桃花源记》当中有不少表示地点和方位的词: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既出……便扶向路→及郡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不同的处所正表明了空间的变换,由此引出了丰富多彩的记叙内容,据此可以断定此文的线索是:渔人的行踪。

  

   二、因物取“线”

   不少叙事及抒情类的文章,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如《记一辆纺车》,全文以怀念在延安时使用过的一辆纺车开头,接着从三个方面写怀念纺车的原因:纺车保证了“丰衣”,坚持了抗战;纺线也是一种很有趣的生活;纺线使大家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后再以怀念纺车作结,点明文章主旨。文章就是这样以“一辆纺车”为线索,把与纺车有关的事按类别组织起来,形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三、反复出“线”

   阅读时学生可以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认识、把握线索。这类线索,抒情、叙事类散文都常用。如《白杨礼赞》,“我赞美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等语句,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四五次。据此可知,作者从树写到人,那赞颂的感情一层深似一层,一浪高过一浪,由蕴蓄到喷涌,就是靠“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一线索如串珍珠般连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整体。

  

   四、以情导“线”

   上面讲的三种阅读方法,都因有较明显的外部标志而较易掌握,而感情线索常常是隐伏于记叙的内容之中,这就需要学生阅读时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如《荔枝蜜》,文章开头写“我”小时候因被蜜蜂蜇了一下,而“总不大喜欢”蜜蜂;接着写因为看到荔枝林,喝到荔枝蜜而“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蜜蜂;当参观养蜂场,了解到蜜蜂的忘我劳动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后,“我不禁一颤”,对蜜蜂发生了由衷的赞叹;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由此,可以理出“我”对蜜蜂感情变化的线索:不大喜欢→向往、爱慕→赞颂→学习。

  

   五、定“神”看“线”

   阅读文章时,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索,这种方法适应范围最广。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不管多么复杂的文章,只要我们把握住它的“神”,那么无论有无外部标志或内部标志,都能准确地把握它的线索。如《我的老师》一文,作者记叙的事情虽多,但都是为了表现蔡老师是最使“我”难忘的老师,抒发“我”对蔡老师的深厚感情。确定这一主题后,不难发现本文的一条感情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方法当然不止以上几种。总之,我们在阅读散文的时候,只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方法去把握它的线索,就会对我们理解、分析散文的内容、结构、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特点有很大的帮助。


相关文章

  •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一
  •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一. 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 ...查看


  • 八年级阅读指导 线索:写人叙事散文的串珠绳
  • 线索:写人叙事散文的串珠绳 泉州实验中学 李汇 什么是写人叙事散文的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 ...查看


  •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格式(考前提分要点)
  • 散文文体知识 一.散文概念 散文,常用来抒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它通过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受或发现.叙事.抒情.议论常常自然融合在一起,读起来,像走进作者敞开的心扉,听他倾诉衷肠. 二.散文的特点 1. 内容 ...查看


  • 学习方法:语文散文阅读的技巧
  • 学习方法:语文散文阅读的技巧 本文集资料共4个分类: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快速阅读.潜能开发.每个分类都有多个资料,可在百度文库.新浪爱问共享.豆丁文库中直接搜索:"学习方法:""记忆方法:"" ...查看


  • 2014最新高考散文阅读
  • 散文的快速阅读及答题技巧 -------------------------------------------------------------------------------- 1.捕捉线索:散文的线索可以使散文由分散到聚合,由朦 ...查看


  • 05散文阅读技巧
  • 2012年春语文培优训练5 散文阅读技巧 [知识储备] 一.明确概念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散文的特点 形散:①取材自由:写人, ...查看


  • 散文类文本阅读
  • 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写人记事的散文,亦称为记叙文.此类散文是记叙文中的两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写真景和真物的记叙文. 写人记事的散文有写人和叙事之分,即一类侧重于写人,着意于刻画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并以此突现主题.另一类是侧重于记事,并 ...查看


  •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课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课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丁素君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12期 一.研究的意义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文学样式,在高中进行散文教 ...查看


  • 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实践 研究课题组关于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阜阳市第十九中学课题组 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一.散文特点: 1.文学性(形象性):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借助人物.景物(意象.意境)表达思想情感. 2.选材的多元性:散文选材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