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风景名胜纵览之法国

凯旋门

  坐落在法国巴黎市中心戴高乐广场中央的凯旋门,是为纪念拿破仑一世1806 年2 月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奥俄联军而建的。1806 年8 月,按照法国建筑大师夏尔格兰的设计方案奠基建造,中间几经波折,时建时停,直到1836 年7 月29 日才举行落成典礼。

  凯旋门高49.54 米,宽44.82 米,厚22.21 米,是一巨大方形建筑,从四面观看均为方形,而且每面都有拱门。正面的拱门高36.6 米,宽14.6 米。

  凯旋门全部以石料砌成,呈乳黄色。建筑师夏尔格兰是仿照罗马的君士坦丁凯旋门设计的,但规模大了一倍多。巴黎戴高乐广场的凯旋门是世界最著名的凯旋门。

  这座凯旋门的前后左右、门内门外都布满栩栩如生的浮雕,浮雕以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历次战役为主题。凯旋门上的4 幅巨型雕塑为:“马赛曲”、“1810 年的胜利”、“和平”和“抵抗”。其中,“马赛曲”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吕德的传世杰作。这座浮雕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是一个展翅飞翔的自由女神,她披挂铠甲,右手执剑,左手高举,在号召人民前进;下部是一群手持刀箭的人们,簇拥在女神周围,个个洋溢着战斗的激情,有挥动帽子向女神致意的高卢人,有紧握剑柄的孩子,有奋力前进的老兵,有正在拉弓射箭的弓弩手,有吹着号角的号手……。“马赛曲”原名“莱茵军战歌”,1792 年为保卫初生的共和国而走上战场的勇士们就是高唱这首战歌出征的。后来“马赛曲”被定为法国国歌。吕德借用这一曲名作为浮雕的题名,就是要表现法国军民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在凯旋门拱门内侧墙壁上,刻有法国历史上百余次重大战役的名称和为法国立下军功的数百名将军的名字。在凯旋门下,有建于1920 年的无名烈士墓,里面埋葬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战士。刻在地上的铭文为:“为祖国牺牲的法兰西战士在此长眠”。墓前点着长明灯,经常有人献上象征法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鲜花。

  游人可以沿着一条螺旋形楼梯登上凯旋门,也可以乘坐电梯。凯旋门顶部是一个博物馆,馆内陈列着有关凯旋门的历史图片和资料。站在凯旋门最高处平台上远眺四方,周围景色尽收眼底。

  凯旋门是法国人民胜利的象征。每年法国国庆阅兵式及其它盛大的国家庆典都在这里举行,来访的各国元首也到无名烈士墓前来凭吊。凯旋门以宏伟的气势和精美的雕刻艺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各国旅游者。   

卢浮宫

  卢浮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位于巴黎塞纳河北岸,现为法国国立美术博物馆所在地。

  卢浮宫始建于1190 年,当时是一座防御要塞,后被改建成城堡,法王菲利浦二世在此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后经查理五世到路易十四5 个世纪的改建扩建,使卢浮宫成为巴黎市最庞大的建筑群。从16 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在这里收藏艺术品。在路易十三、十四时期,这里经常举办绘画、雕塑展览。1789 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后,拿破仑一世为收藏掠夺来的艺术珍品,又对卢浮宫进行大规模扩建。1793 年,法国国民议会决定将这座王宫建筑改为向公众开放的国立美术博物馆。

  卢浮宫博物馆包括庭院在内共占地19.8 公顷,整个建筑雄伟壮观,建筑物占地4.8 公顷,全长680 米。里面有数百个宽敞的大厅,富丽堂皇。作为宫殿建筑,卢浮宫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每个大厅的四壁和顶部都有精美的壁画和精细的浮雕,给人以艺术享受。

  卢浮宫博物馆现在收藏有各国艺术珍品40 多万件,展品分6 个部分陈列:东方艺术、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古埃及艺术、珍宝、绘画和雕塑。

  东方艺术馆展出的是来自西亚和北非地区的艺术品,其中一些年代十分久远。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馆的展品以雕塑为主,有用大理石、铜、象牙等雕刻的各种雕塑及其它艺术品7000 多件。古埃及艺术馆展示了古代尼罗河沿岸居民的生活,有衣着、装饰、玩具、乐器等宝贵的实物资料。

  在卢浮宫博物馆中,有3 件藏品被称为“国宝”,即: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石雕、米洛斯岛的《维纳斯》雕像和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

  《胜利女神》像高3.28 米,她双翅舒展,昂首挺胸。这是公元前3 世纪为纪念一次希腊海战胜利而创作的。1863 年,这尊无头断臂的雕像在希腊的萨莫色雷斯被发掘出来。

  《维纳斯》女神像高2.02 米,是公元前2 世纪创作的古希腊美神像。1820年在爱琴海的米洛斯岛上被发现时双臂已残,故又称“断臂维纳斯”。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于1503 年完成的不朽杰作。画中的主人公端庄秀丽,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欣赏她,她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你,并且带着含蓄的微笑。蒙娜丽莎的微笑被誉为“永恒的微笑”。

  卢浮宫虽然历史悠久,但它已不符合现代化博物馆的要求。1983 年到1996 年,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工程——“大卢浮宫计划”正在实施。“大卢浮宫计划”采用的是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的设计。工程完工后,卢浮宫将以新的建筑特点、更多的展品迎接更多的参观者。   

爱丽舍

  宫坐落在法国巴黎市中心爱丽舍田园大街北侧的爱丽舍宫,是巴

黎著名的古建筑之一。1718 年,建筑师克洛德。摩勒为埃佛尔的伯爵亨利设计了这座府邸,1720 年建成。在以后200 多年间,这座宫殿曾经几易其主。1793 年法国大革命中被没收为公产,取名为爱丽舍,意思为“天国的乐土”。1805 年,拿破仑的内兄买下了爱丽舍宫,3 年后他把宫殿送给了拿破仑。奥地利战争爆发前,拿破仑和王后约瑟芬就住在宫内。1815 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6 月22 日,他在爱丽舍宫签署了退位诏书。1816 年,路易十八把爱丽舍宫给了他的侄儿贝里公爵,即后来的法国国王查理十世。但1820 年,查理十世遇刺身亡,此后20 余年宫殿无人居住。

  1848 年路易。波拿巴(拿破仑三世)任总统,决定把爱丽舍宫作为共和国总统官邸,但不久,拿破仑三世称帝,爱丽舍改为皇宫。当时,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奥地利皇帝弗朗索瓦、荷兰女王索菲、土耳其苏丹等都曾作为国宾在此下榻。1873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就任,第二年9 月他搬进了爱丽舍宫。1879 年正式颁布法令,规定爱丽舍宫为共和国总统府。

  爱丽舍宫是一座用大理石块砌成的两层楼房。主楼左右对称的两翼是两座平台,中间环抱着宽阔的庭院。宫殿后面是一个绿草如茵、幽静秀丽的花园。主楼入口处,法兰西蓝、白、红三色国旗迎风飘扬。门楣上有醒目的“RF”

  两个字母,是法兰西共和国国名的缩写。头戴红缨盔、身装蓝制服的共和国卫队守卫着大门。

  爱丽舍宫外型朴素庄重,宫内金碧辉煌。每间客厅的四壁都是用镀金细木装饰,墙上挂着著名油画和精制挂毯。宫内陈设有17~18 世纪镀金雕刻家具2000 件、名贵挂毯200 幅、精制座钟130 只以及大量珍贵艺术品。

  爱丽舍宫的底层各客厅用作会议厅、会见厅和宴会厅,厅内陈设仍保持18、19 世纪的原样。二楼是总统的办公室和生活区。宫内的金厅代表着爱丽舍宫的内部格局,它的基调为金黄色。当年,戴高乐总统曾在这里办公。镀金边黑油漆的大办公桌上放着座钟和案卷,仍保持着原貌,这不仅是为了观赏,也体现了法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独到之处。

  爱丽舍宫还是法国总统秘密军事指挥部。一条秘密通道可达地下的“丘比特指挥室”。装有控制仪的双扇装甲门和3 米厚的混凝土墙保护着指挥所。   

凡尔赛宫

  坐落在巴黎西南18 公里处凡尔赛镇上的凡尔赛宫,是驰名世界的法国王宫,1980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凡尔赛宫所在地原是一片森林和荒地,法王路易十三于1624 年在那里建造了一座狩猎小行宫,后来又扩建成规

模较大的猎庄。路易十四上台后,建立了当时欧洲最强盛的君主专政的中央集权国家,他被称为“太阳王”。路易十四好大喜功,崇尚奢华。从1661 年到1681 年,他下令在原路易十三打猎的地方建造了凡尔赛宫。他还把法国政府从巴黎市区迁到凡尔赛。以后,路易十五、十六也把这里作为王宫,凡尔赛宫的建筑不断扩大,成为一座豪华宫殿。

  凡尔赛宫的东西轴线长达3 公里,全部围墙长45 公里,整个面积为1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 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宫殿、大花园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宫殿南北全长400 米,中央为王宫,其他为王子和亲王的宫室、王权政府办公处以及教堂和歌剧院等。凡尔赛宫的大小宫殿、厅、室一共有500 多间,所有建筑都是花岗石的楼房结构,高大而坚固。室内以大理石镶砌,玉阶巨柱,装饰以雕刻、挂毯及巨幅油画。凡尔赛宫以其对称性、藏物之丰以及园林中精密的图案,堪称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集中体现了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豪华与威严。

  凡尔赛宫的镜厅和寝宫是最著名的两处宫殿。镜厅长达76 米,高13 米,宽10 米,大厅一边是17 个高大的拱形窗洞,另一边是由400 多面镜子组成的17 个拱形大镜面。镜厅内以白色和淡紫色大理石贴面,壁柱柱身用绿色大理石,柱础和柱头均为铜铸镀金,柱头装饰的主题是展开双翅的太阳,表示对“太阳王”的称颂。“镜厅”的拱形天花板上,是一组歌颂路易十四功绩的油画。路易十四在自己60 岁时在凡尔赛宫里建造了一个寝宫。他选定一间三面窗子都朝向庭院的房间作为自己的卧室,金红织锦的大床上挂着绒绣花毯的天篷,天篷上斜插着4 根白色驼鸟的羽毛。屋顶上是名为《法国守护国王安睡》的巨大浮雕。

  凡尔赛宫的花园在宫殿建筑的后面,所以也叫后花园,里面无数的花坛里生长着奇花异草。花园中心是路易十四跃马扬威的塑像。凡尔赛花园里有上千个喷泉,造型各异,别具特色。传统的跑马道、喷泉、水池和装饰性的河流,与花坛和假山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凡尔赛宫的花园成为欧洲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独一无二的杰作。

  凡尔赛宫的宫殿东面有三条放射形林荫大道,中间一条直通巴黎,其它两条通往另两处行宫。

  自从1682 年5 月6 日,凡尔赛宫被正式宣布为王室住宅和政府所在地以来,它一直是波旁王朝的象征和政治中心,直到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3 年,路易十六和王后被送上断头台,历史上曾一度是法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凡尔赛宫被废弃。1870 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镜厅里举行了

加冕典礼。1871 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1919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等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在凡尔赛宫的镜厅里签订了《凡尔赛和约》。1937 年,凡尔赛宫作为博物馆开放。从1953 年起,法国政府每年都投资对凡尔赛宫进行维修。除供参观游览外,法国总统及其他领导人还经常在此会见和宴请外国国家首脑及外交使节。凡尔赛宫还多次成为举行国际会议和签订国际性条约的地方。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的战神广场上,是巴黎的最高建筑物和游览中心。

  1889 年,法国大革命100 周年,巴黎举办大型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尔铁塔,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他一生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

  1887 年1 月,埃菲尔铁塔正式动工,1889 年3 月,这座钢铁结构的高塔大功告成。铁塔的金属制件有1.8 万多个,重达7000 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 万个。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据统计,仅铁塔的设计草图就有5300 多张,其中包括1700 张全图。建成后的埃菲尔铁塔占地面积16700 平方米,4 座塔墩为水泥浇灌,构成边长为129 米多的正方形。塔身全是钢架镂空结构,塔高300 余米,从一侧望去呈“A”字形,塔尖直指苍穹。如今,铁塔上增设了广播和电视天线,塔的总高已达320米。站在塔上,整个巴黎都在脚下。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埃菲尔铁塔共有上、中、下3 个瞭望台,可同时容纳1 万人。最高层瞭望台离地面274 米,面积为350 平方米,四周摆满图片,介绍各个方向的景物,甚至指明同一方向上世界重要城市的名称。这层瞭望台上有个埃菲尔展室,里面有埃菲尔与发明家爱迪生两个人的蜡像,他们正在亲切交谈,神态逼真。说明词写着:“1889 年9 月10 日爱迪生到此访问了埃菲尔”。

  中层瞭望台离地面115 米,向外望去,白色的蒙马特圣心教堂、绿色的巴黎歌剧院屋顶、淡黄色的凯旋门城楼都清晰可见。这一层的面积为1400平方米,有小卖部和一家装潢考究的“巴黎全景餐厅”,餐厅内的装饰和餐具都是昏暗的颜色,以便使顾客能聚精会神地欣赏外面的风光。这里的座位需要提前预订,终年顾客盈门。

  最下层瞭望台面积最大,有4200 平方米

,距离地面近57 米,在这里可以看到前面的夏乐宫及其水花飞溅的喷水池、从塔下流过的塞纳河水、背后战神公园的大草坪等。这一层左侧有一电影厅,放映关于铁塔历史的纪录片。

  正面是一栋分为上下两层的建筑,是两个大众化的餐厅。右侧是“居斯塔夫。埃菲尔大厅”,可供文艺演出、宴会、会议之用。

  埃菲尔铁塔是近代建筑工程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它是巴黎和法国的象征。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坐落在塞纳河环绕的城岛上,位于巴黎市中心。城岛也叫西岱岛,很早就有人聚居,如今的大巴黎城就是在这个小岛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

  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1163 年,教皇亚历山大和法王路易七世共同主持奠基,直到1345 年基本建成,前后历时近200 年。整个建筑全部用石头砌成,外观为长方形,后侧的两个角呈半圆形,屋顶中央的尖塔塔顶高达90 米,巍峨壮观。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所有扶壁、屋顶、塔楼的顶端都以尖塔作装饰,拱顶轻,空间大,一反教堂建筑拱壁厚重、空间狭小的传统,开欧洲建筑史上一代新风。教堂顶部那些细长的尖顶据说象征着人与天堂之间的沟通,便于灵魂归天。教堂正面入口处有3 个并排的桃形大门,绕门洞的弧形由长串浮雕组成,左门为“圣母门”,中柱雕有圣母圣婴像,拱肩画面表现圣母的经历;右门为“圣安娜门”,中柱雕有5 世纪巴黎主教圣马赛尔像,拱肩是圣母和两位天使,两旁是莫里斯。德。苏里主教和路易七世国王;中门为“最后审判门”,中柱浮雕表现基督耶稣在“世界末日”

  宣判每个人的命运,一边是“灵魂得救”者升入天堂,一边是被推入地狱的罪人。3 座大门之上有一排雕像,排列着耶稣的先祖28 位帝王,人称“国王长廊”。雕像上边是教堂的中层,正中间嵌着一个直径约10 米的菊花瓣式的巨大的花窗,叫玫瑰窗,窗前有两尊圣经故事雕像。窗两侧各有一巨型门洞,门柱上的石雕完全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最上层两侧是两个四边形的塔楼。塔高69 米,由一段精美的石刻长廊连接。塔楼中有楼梯盘旋而上,游人可登顶观景。

  从侧面望去,教堂钟楼后边是一组尖顶建筑群,数以千计的雕像悬挂在飞檐峭壁之上,层层叠叠,浑然一体,巴黎圣母院集欧洲建筑罗曼风格、哥特风格和文艺复兴时期风格为一体,被视为法国最伟大的艺术杰作之一。它作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对后来欧洲与美洲的哥特式建筑有重大影响。

  圣母院虽然外形独特

,内殿却完全遵照古罗马教义修建,整体布局以中殿为中心形成十字形。正门内一长130 米、宽48 米、高35 米的长方形大教堂,可容纳9000 人进行宗教活动。祭台中央有天使、圣女围绕殉难耶稣的大理石雕塑,侧祭台有29 个。教堂回廊、墙壁、门窗布满以圣经为内容的雕刻或绘画。整个大厅宽敞、明亮。巴黎圣母院内有迄今为止法国最大的大管风琴,经常有欧洲各国的大管风琴手前来演出。

  几百年来,巴黎圣母院一直是法国宗教和政治生活的重要场所。法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1455 年,法国民族英雄“圣女贞德”的昭雪仪式在此举行;亨利四世、路易十四、路易十六、拿破仑等都是在这里举行加冕典礼;1918 年和1945 年,巴黎市民在这里庆祝世界大战的胜利……

  所以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历史的见证之一。   

巴士底广场

  巴士底广场坐落在巴黎塞纳河右岸,巴黎市区东部,是昔日巴士底狱所在地。从亨利四世林荫大道向北伸延的曲折砌石线标明了原巴士底狱的范围,在圣安东尼街和雅克—葛尔街的交角上一块大理石上刻着:“这里原为巴士底狱前院大门。1789 年7 月14 日,人们由此攻进古堡。”

  “巴士底”一词的法文意思是“城堡”。1369 年至1382 年这里是一座军事堡垒,用以抵抗英国入侵。1382 年,改为王家监狱,最初用于幽禁失宠贵族,而最先被关进去的竟是其修建者、巴黎总督奥布里耶。从黎胥留时代起,巴士底正式改作国家监狱。

  巴士底狱占地2670 平方米,由高墙和8 座30 多米高的塔楼围护,四周是宽24 米的深沟,有吊桥供进出。从16 世纪起,这里主要关押政治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两次囚禁于此。

  巴士底狱成为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1789 年7 月3 日,巴黎人民奋然起义,14 日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从15 日起,民众就挥镐捣毁这座阴森的魔窟,把拆下的石块垫到塞纳河的协和大桥上,让行人日日践踏。在攻克巴士底狱1 周年纪念日,当地群众在监狱遗址组织了盛大的节日庆祝活动,并且立起一块巨牌,上写:“人民在此舞蹈!”

  1791 年,巴士底狱被彻底拆毁,巴黎人民把这里改建成巴士底广场。1830年,巴黎通过法令,决定在巴士底广场为“七月革命”的烈士立碑,于是建造了至今犹存的“七月圆柱”。这是一座高52 米的巨大青铜圆柱,柱顶立着金翅自由神像,势若凌空。他额上朗星闪烁,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提一条被砸断的锁链,以显示自由战胜专制暴政。柱身分为3 截,以象征“光荣的三天”,上边刻满烈士

的英名,下面台基上的题词为:“献给在1830 年7 月难忘的三天(27~28~29)里为大众自由捐躯的法兰西公民。“1880 年6 月,法国国民议会把7 月14 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天定为法国国庆日。

  巴士底广场是法国历史的见证之一:1848 年2 月,巴黎人民在这里宣布成立共和国:“六月起义”和巴黎公社时,无产者又在这里与敌人拼搏,以捍卫这座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1981 年5 月10 日,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30 万群众涌向巴士底广场,游行、联欢,以示庆祝。   

奥赛博物馆

  坐落在巴黎市塞纳河左岸的奥赛博物馆,与卢浮宫隔河相望,1986 年12月1 日正式对外开放。

  这是一座旧火车站改建的博物馆。奥赛火车站是建筑师拉鲁的杰作,为迎接1900 年世界博览会,于当年7 月14 日法国国庆日正式交付使用。它是按历史建筑物的标准设计建造的,采用全钢架结构,玻璃天顶,外观壮丽。

  但电力机车问世后,列车加长,月台已容纳不下,于是另建新的火车站。1969年,从奥赛火车站开出最后一班火车,从此,火车站被废弃不用。70 年代初,法国文化部把它列为国家文物。以后,蓬皮杜总统提议将其改建成卢浮宫的附属馆,专门展示19 世纪艺术。经过吉斯卡尔。德斯坦和密特朗两位总统的努力,政府投资13.6 亿法朗,由美国女建筑师奥兰蒂设计,100 家公司的1200名工人连续工作6 年,终于把奥赛火车站改成博物馆。

  奥赛博物馆拥有80 个展室、47000 平方米的展览面积。这里集中了1848年至1914 年有代表性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博物馆的大门设在西侧,进入馆内,是一个高32 米、宽40 米、进深138 米的明亮大厅,由于大厅的拱顶和西侧为玻璃覆盖,因而不会产生从户外进入室内的明暗感。中央大厅是进入各展厅的通道,也是休息室,厅内还陈列着吕德的雕塑、巴里的巨大动物雕像以及普拉迪埃的大理石浮雕。在长廊尽头伫立着卡尔波的《舞蹈》雕塑。

  大厅两侧便是一间间展室。

  两侧的展室各有3 层,一楼是1848 年至1875 年的绘画作品,北侧陈列的是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作和印象派初期的作品,包括多米埃、科罗、米勒以及巴比逊学派的作品。印象派代表人物马奈1865 年画的《草地上的午餐》也在其中。一楼南侧陈列着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象征主义等画派的作品,其中包括德拉克鲁瓦、安格尔等著名画家的多幅作品。在这一层还有一个建筑艺术陈列厅,藏有埃菲尔家族捐献的埃菲尔铁塔的模型、草图、设计底稿等。

  在第二层展室中陈列的是雕塑作品,作者

有罗丹、马约、布尔戴尔等。

  还有19 世纪末学院派画家的作品以及20 世纪初叶立体主义及野兽主义画派的绘画。

  第三层主要展出的是印象派画家的作品。由于靠近大厅的玻璃拱顶,光线好,非常适合摆放印象派绘画。在这里有塞尚、马奈、雷诺阿、德加、莫内、西斯莱等人的作品,印象派绘画是奥赛博物馆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在这一层除印象派外,还有新印象派和纳比派的作品。

  奥赛博物馆以丰富的收藏展现了19 世纪法国艺术的辉煌时代,而1848年以前的艺术作品都陈列在卢浮宫内,1914 年以后的艺术作品收集在蓬皮杜中心的现代艺术博物馆里,因此,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了完整的艺术发展过程。   

巴黎发现宫

  巴黎发现宫坐落在法国巴黎著名建筑“大宫”里,是世界著名的科技馆,隶属于巴黎大学。发现宫建于1937 年,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让。伯林用自己的奖金兴建了这座科技馆。发现宫的宗旨是向广大观众介绍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和发现,以引发人们对科学的爱好和进一步探索。

  发现宫的展教区面积为1.8 万平方米,分天文学、基础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医学、空间技术等8 个专业部分,有专业展览厅58间,还设有电影场、讲演厅、电视室、图书馆和车间等。

  展览厅里的展品非常丰富。物理展览厅里的核发电站虽然只有真核电站的1/3 大,但各种附属管理与操作装置却很齐全,观众可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了解核能发电的原理。激光厅里有一个玻璃柜,里面是一个面积相当大的古代宫廷金器的全息照像,看上去就像真的一样。天文厅里有两个电动模型,形象地说明了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再参照旁边的火星轨道的反转图片,观众可了解哥白尼日心说的科学性。在数学厅里,有各式各样的几何模型,每个模型前面都写着数学方程式。这里还陈列着有关生物几何学的研究材料,在一些动物身体外形上也有几何构图,对于造形设计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发现宫里的展品,不仅可以看,而且还可以亲自操作。例如脚踏发电机,观众可以骑上去用双脚踏动发电。在航空活动室里,观众可以坐进协和式飞机的驾驶舱里,体验作为飞行员的感觉。由于运用了幻灯、电影、录音录像和电子仪表等现代化设备,使发现宫成为生动有趣的科学大世界。观众在这里可以看到鸽子是如何通过条件反射辨认颜色和图形以觅取食物,可以观察巴黎郊外沼泽中鞭毛虫和草履虫的生态,还可以重现一次某个化学反应

的进行过程。

  发现宫的主要活动是通过讲课和实验来介绍各学科知识。宫内的自动化实验设备可供观众自己开动,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青少年到这里可以结合学校课程作实验,也可以进行独立的研究,遇到难题还可与工作人员讨论。

  发现宫还经常举行科学报告会,讲世界科学的新发明、新发现。发现宫经常放映各种科技影片,每星期二为学生安排专场放映。电影放映完毕还进行专题讨论。

  发现宫也通过流动展览进行科普工作,巡回展览队的足迹遍及欧洲、非洲和美洲各国。   

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

  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简称“蓬皮杜中心”,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距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各约1000 米。蓬皮杜中心是在法国前总统蓬皮杜的倡议下,由意大利建筑师皮亚诺和英国建筑师罗杰斯共同设计建造的,1977年,中心建成开放,并以其倡议者蓬皮杜总统的名字命名。

  蓬皮杜中心是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建筑,长166 米,宽60 米,高42 米,地上共有6 层,总建筑面积近10 万平方米。整个建筑除钢架结构外,全部为玻璃覆盖。建筑师有意将结构和设备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因此,钢结构梁、柱、桁架、拉杆等以及各种颜色的管线全部暴露在外。在东立面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各种管道,红色的是交通运输设备,绿色的是给水、排水系统,蓝色的是空调系统,黄色的是供电系统。人们可以从大街上望见大楼里面五彩缤纷的设备。在西立面上,悬挂着几条有机玻璃的“巨龙”,一条是从底层蜿蜒而上的自动扶梯,其他几条水平方向的是多层的外走廊。设计者把这些布置在建筑外面,其目的是使楼层内部空间不受阻隔。整座大楼由28 根钢管柱支撑,其中除一道防火隔墙外,没有一根内柱,各层门窗和隔墙都不承重,可以任意移动或取舍。这座大楼共用去1.5 万吨钢、5 万吨混凝土和1.1 万平方米的玻璃。

  蓬皮杜中心的结构设计充分显示了高工业技术对新建筑的巨大影响,打破了文化建筑的典雅、宁静的传统风格,使它从外表看起来就像一座化工厂或一艘远洋客轮。这座古怪的建筑落成后,受到多方指责,但现在已成为巴黎市最受欢迎的文化艺术活动场所,并且也成为西方当代新建筑的著名代表作。

  蓬皮杜中心的建立宗旨,是用现代化的设备、以创造性的方法来传播文化艺术知识。中心包括4 个部分:公共图书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音乐和声学研究所。

  公共图书馆是法国对公众开放的最大图书馆,共有两层,有图书50 万册、期刊2000 多种,还有许多声像资

料,全部图书杂志都是开架阅览。图书馆每年接待读者400 多万人,在全世界图书馆中首屈一指。

  现代艺术陈列馆是法国目前最大的现代艺术品陈列馆,在参观人次和收藏数量方面仅次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而位于第二。这里收藏有1914 年以后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其中包括现代派、抽象派、印象派、荒诞派、立体派、野兽派的绘画和雕塑。

  工业设计中心经常举办各种展览,介绍建筑、城市建设、公用设施及日用工业产品和新发明。

  音乐和声学研究所设在蓬皮杜中心西侧的广场下面地下室里,有实验室、电声设备室、收音室、计算机控制室和一个新颖奇特的音乐厅,音乐工作者可以在这里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音乐创作。

  蓬皮杜中心还有儿童画室、各种展览厅、剧院、电影院以及咖啡馆、餐厅等服务设施。   

枫丹白露宫

  枫丹白露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在法国北部枫丹白露镇。“枫丹白露”的法文原义为“蓝色的泉水”,因为此地有一眼八角小泉,泉水清澈碧透。枫丹白露风景绮丽,森林茂盛,古迹众多,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1137 年,路易六世发现了这块休闲养生的佳地,于是下令在此修建豪华城堡,后经历代君王的改建、扩建、装饰和修缮,使枫丹白露宫成为一座富丽堂皇的行宫。弗朗西斯一世、亨利二世、亨利四世、路易十四、十五、十六和拿破仑等法国帝王都曾在此居住过。有的国王在此长住,有的仅把它作为打猎的行宫。王室的婚丧大典也常在这里举行。历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就发生在这里。1812 年,罗马教皇被拿破仑囚禁在这里,而1814 年,拿破仑被迫在这里签字让位。1945 年~1965 年,西方盟军司令部在此,至今宫墙外还残留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记。

  枫丹白露宫现存有1 座封建古堡主塔、6 朝国王修建的王府、5 个不等形院落、4 座具有4 个时代特色的花园。由于这些建筑大多是由法国建筑师完成建筑工程,然后由意大利艺术家来作内部装饰,因此融法意两国艺术风格于一体,将雕刻与油画艺术相结合,形成了著名的枫丹白露派——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枝奇葩。枫丹白露宫成为法国18 世纪室内装饰的博物馆:有由50 幅油画和8 组壁画装饰的舞厅、有描述法国历史的蒂亚娜壁画长廊、有满墙蓝色和玫瑰色彩画的会议厅、有镶嵌128 只细瓷画碟的碟子廊、有仿大理石雕刻和仿浅浮雕灰色油画相间的王后游艺室、有雕梁画栋及仿皮革墙饰的国王卫队厅、有雍荣华贵的王后卧室和教皇卧室,还有国王办公室、弗朗索瓦一世长廊等等。宫内的御座厅原为

历代国王的卧室,1808 年拿破仑将它改为金碧辉煌的御座厅,厅内墙壁和天花板用黄、红、绿3 种颜色的金叶粉饰,地板用整铺画毯覆盖,一盏镀金水晶大吊灯晶莹夺目。宫内的中国馆是由拿破仑三世时的奥日妮王后主持建造的,馆内陈列着中国明清时期的名画、金玉首饰、牙雕、玉雕等上千件艺术珍品,显示了与西欧风格迥然不同的东方文化艺术。

  在枫丹白露宫周围有面积为1.7 万公顷的森林。这里过去是王家打猎、野餐和娱乐的场所。以许多圆形空地为核心,呈星形的林间小路向四面八方散开,纵横交错。圆形空地往往建有十字架,其中最著名的是圣。埃朗十字架,法国国王习惯到那里欢迎贵宾。森林中橡树、柏树、白桦、山毛榉等葱绿苍翠,浓荫四覆,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   

戴高乐故居

  位于法国东部上马恩省的科隆贝双教堂小镇上的戴高乐故居,是一座古老的两层小楼,墙壁上爬满青藤。小楼的西南端连接一个古堡式的六边形3层塔楼。这里原是一个啤酒作坊,1934 年,正在东北边境服役的戴高乐中校用自己早年的稿酬买下了这幢小楼,作为自己的住宅。他选择科隆贝,一是因为当时他已察觉德国准备武装战争,科隆贝处在巴黎和法德边境之间,自己可在戎马倥偬之间有个休息之地;二是因为女儿安娜患先天残疾,而科隆贝优美的风光、安静的环境很适合病人疗养。

  戴高乐故居在二战期间遭到德国法西斯的破坏,战后才得以修复,成为他和家人度假的地方。据说,戴高乐从1946 年到1958 年在野期间常住在这里;出任总统后,每次重要的出访前或作重要的决策前,他都来到这里潜心思虑。戴高乐曾任法国总统达11 年之久,他的一生,为反法西斯战争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的独立立下了不朽功勋。

  故居楼上是卧室,楼下有不大的客厅、餐厅和书房,陈设很简朴。在客厅左墙上挂着几张祖先的肖像,右边是一幅表现自由法兰西抵抗战士坚贞不屈的油画。客厅壁炉周围摆着几张沙发和几把椅子,角落里有一张小牌桌,戴高乐和夫人常在这里玩纸牌。

  餐厅里一张旧式长方餐桌,一圈高靠背坐椅。四周墙上挂着许多饰盘,有瓷的,也有钢制的。其中一些象征性的钥匙是几座大城市馈赠的,还有来自戴高乐故乡——里尔的钢塑“高卢鸡”和诞生地“公主街”的路牌。高卢鸡是法国的象征,对戴高乐来说,是言志的饰物。

  戴高乐的书房在六面形塔楼的底层,满屋都是书架。壁炉上方摆放的一尊青铜雕像是一位奋力将《法兰西》号沉船拖出惊涛骇浪的勇士。书房里陈列着一些各国

领导人赠送的纪念品,大多是经本人签名的照片。戴高乐在这间书房里读书、写作,著名的《战争回忆录》和《希望回忆录》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戴高乐生于里尔,长在巴黎,长眠在科隆贝。1969 年,下台后的戴高乐回到科隆贝。他立下遗嘱:不准后代变卖科隆贝的住宅,也不准改建为博物馆;死后要葬在科隆贝村的公墓里,与早夭的爱女安娜葬在一起。1970 年11月9 日,戴高乐在科隆贝住宅的书房里,因心脏病突发而猝然逝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其女安娜的墓旁。

  两年后,在科隆贝最高的山丘上,戴高乐陵墓落成。这是数百万法国人民募捐建造的,戴高乐的棺木移葬在此。墓的基座用白色花岗岩建成,抵抗运动的象征——棕色的洛林十字架在墓地上高高耸立。墓碑上刻着:“夏尔·戴高乐(1890~1970)”。

  在戴高乐逝世9 年后,戴高乐研究院将戴高乐在科隆贝的故居修缮整理后向公众开放。   

拿破仑墓

  在波光粼粼的巴黎塞纳河南岸,有一座高大圆屋顶的古老建筑,这就是游客必到的荣军院。法国历史上著名皇帝拿破仑的灵柩就安葬在这里。

  巴黎荣军院建于1670 年路易十四时代,是为历次战争中残废军人修建的一座疗养院。荣军院正门是高大圆顶的圣路易教堂,里面庄严肃穆,凭吊拜祭者络绎不绝。拿破仑墓就设在教堂正下方地下室里。

  拿破仑1769 年出生,1804 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1815 年6 月,他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败,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上,1821 年5 月5日病逝。他的遗体葬在圣赫勒拿岛“天竺葵”山谷中,英国政府禁止在墓碑上用“拿破仑·波拿巴”的名字,只许用“N.波拿巴”。皇太后一气之下,决定在墓碑上不写任何名字。以后,法国政府多次与英国交涉,要求取回拿破仑的遗骸。1840 年12 月15 日,在隆重的仪式中,拿破仑的灵柩通过凯旋门,安葬在塞纳河畔的荣军院里。这是因为他曾留下遗嘱:“我愿我的身体躺在塞纳河畔,躺在我如此热爱过的法国人民中间”。

  拿破仑墓分上下两层。上层环边分成6 间圆阁,分别安放拿破仑的两个弟弟、一个儿子和手下4 位元帅的骨灰瓮。下层是用大理石建造的圆形墓穴,深8 米,拿破仑的棺椁就放在中央。四周墙壁上刻有12 个胜利女神的浮雕像,每个雕像代表一场光辉的战役。拿破仑的雕像穿着加冕时的冠服。拿破仑灵柩是一具大型赤紫色斑岩石棺椁,底座是青灰色的云石。石棺椁内还有6 层棺,从里至外,依次为白铁棺、桃花心木棺、两层铅棺、乌木棺、橡木棺。

  拿破仑的遗骸放在最里面。

在棺椁周围大理石上刻着拿破仑的遗嘱。

  拿破仑的墓室经过20 余年的施工才全部建成,所用石料是从俄国运来的,光采集、运输就耗时1 年,后经切割、雕刻、打磨,历时2 年才制成外椁。整个石结构的墓室设计得庄严肃穆,曲线与直线相交,色彩低沉凝聚。

  不断有人在拿破仑墓前献花,以表达对这位伟人的敬意。   

格雷万蜡像馆

  格雷万蜡像馆位于法国巴黎第九区蒙马特大街10 号,是一座经过改建的古老建筑,还保留着洛可可式的建筑风格。19 世纪80 年代,巴黎的《高卢人》日报社社长阿瑟。梅耶决定创办一种“造型的书报”,用蜡来塑造历史上和当时的著名人士。他找到了雕塑家格雷万与之合作,1882 年1 月10 日,以格雷万的名字命名的蜡像馆正式开馆。

  经过多年的扩充,现在的格雷万蜡像馆共有3 层,展出面积4000 平方米,有蜡像400 多个。在展览大厅入口处,一个衣着整齐、彬彬有礼的蜡人站在那里欢迎参观者。在一层大厅里,有当代法国的与世界的名人蜡像,有自戴高乐以后的历届法国总统,有著名的政治家、艺术家、电影明星、电视明星、运动员等,其中还有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蜡像。

  在蜡像馆的地下室里展出了近60 个场景,再现了法国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举行游园会的场面,有被囚禁在圣殿中的路易十七,有躺在灵床上的莫里哀,有壮观的查理七世加冕典礼等等。

  其中最盛大的场面是“马尔梅松的晚会”,马尔梅松是拿破仑为妻子约瑟芬在巴黎郊区修建的豪华城堡。在拿破仑和约瑟芬举办的这场晚会上,有40多个望族、重臣参加,这些人物都塑造得栩栩如生。

  蜡像馆的蜡像不仅相貌肤色与真人一样,穿着真的服装,而且胡须、头发、眼睫毛也一根根栽上去,因此在这里与蜡像一起照像,使人难辨真假。

  蜡像馆里的场景布置都是工作人员在查阅史料后,严格按照真实情节制作和安排的,有些器具甚至就是当年用过的历史文物。如“马尔梅松的晚会”上的吊灯、艺术品和家俱原在枫丹白露宫内,蜡像馆将它们买下来,用以制作场景。1789 年法国大革命中,被誉为“人民之友”的马拉在入浴时被人暗杀,蜡像马拉所躺的浴缸也是当年的原物。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蜡像手中所握羽毛笔是当年雨果亲自赠送给格雷万的礼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蜡像馆中的人物也在不断更新。戴高乐将军的蜡像在这里陈列了30 年,先后更换了八、九次。

  格雷万蜡像馆还有一个小剧场和一个圆形的幻影厅。剧场可容纳300 多人,每天

循环上演几场魔术、杂技等小节目供观众欣赏。幻影厅可容纳七、八十人,厅内不设座位,观众站立观看。幻影厅四周饰有不同形状的玻璃,玻璃四周是五颜六色的彩灯,屋顶上也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装饰和布景,演出时靠灯光、布景和玻璃的反射制造出种种奇妙的幻影。魔术剧场和幻影厅更增加了蜡像馆的吸引力。

  1983 年,格雷万蜡像馆在巴黎的阿尔地区新建了一个分馆,面积为1000平方米,展出20 个场景,每个场景有电子声带配合,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凯旋门

  坐落在法国巴黎市中心戴高乐广场中央的凯旋门,是为纪念拿破仑一世1806 年2 月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奥俄联军而建的。1806 年8 月,按照法国建筑大师夏尔格兰的设计方案奠基建造,中间几经波折,时建时停,直到1836 年7 月29 日才举行落成典礼。

  凯旋门高49.54 米,宽44.82 米,厚22.21 米,是一巨大方形建筑,从四面观看均为方形,而且每面都有拱门。正面的拱门高36.6 米,宽14.6 米。

  凯旋门全部以石料砌成,呈乳黄色。建筑师夏尔格兰是仿照罗马的君士坦丁凯旋门设计的,但规模大了一倍多。巴黎戴高乐广场的凯旋门是世界最著名的凯旋门。

  这座凯旋门的前后左右、门内门外都布满栩栩如生的浮雕,浮雕以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历次战役为主题。凯旋门上的4 幅巨型雕塑为:“马赛曲”、“1810 年的胜利”、“和平”和“抵抗”。其中,“马赛曲”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吕德的传世杰作。这座浮雕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是一个展翅飞翔的自由女神,她披挂铠甲,右手执剑,左手高举,在号召人民前进;下部是一群手持刀箭的人们,簇拥在女神周围,个个洋溢着战斗的激情,有挥动帽子向女神致意的高卢人,有紧握剑柄的孩子,有奋力前进的老兵,有正在拉弓射箭的弓弩手,有吹着号角的号手……。“马赛曲”原名“莱茵军战歌”,1792 年为保卫初生的共和国而走上战场的勇士们就是高唱这首战歌出征的。后来“马赛曲”被定为法国国歌。吕德借用这一曲名作为浮雕的题名,就是要表现法国军民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在凯旋门拱门内侧墙壁上,刻有法国历史上百余次重大战役的名称和为法国立下军功的数百名将军的名字。在凯旋门下,有建于1920 年的无名烈士墓,里面埋葬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战士。刻在地上的铭文为:“为祖国牺牲的法兰西战士在此长眠”。墓前点着长明灯,经常有人献上象征法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鲜花。

  游人可以沿着一条螺旋形楼梯登上凯旋门,也可以乘坐电梯。凯旋门顶部是一个博物馆,馆内陈列着有关凯旋门的历史图片和资料。站在凯旋门最高处平台上远眺四方,周围景色尽收眼底。

  凯旋门是法国人民胜利的象征。每年法国国庆阅兵式及其它盛大的国家庆典都在这里举行,来访的各国元首也到无名烈士墓前来凭吊。凯旋门以宏伟的气势和精美的雕刻艺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各国旅游者。   

卢浮宫

  卢浮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位于巴黎塞纳河北岸,现为法国国立美术博物馆所在地。

  卢浮宫始建于1190 年,当时是一座防御要塞,后被改建成城堡,法王菲利浦二世在此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后经查理五世到路易十四5 个世纪的改建扩建,使卢浮宫成为巴黎市最庞大的建筑群。从16 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在这里收藏艺术品。在路易十三、十四时期,这里经常举办绘画、雕塑展览。1789 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后,拿破仑一世为收藏掠夺来的艺术珍品,又对卢浮宫进行大规模扩建。1793 年,法国国民议会决定将这座王宫建筑改为向公众开放的国立美术博物馆。

  卢浮宫博物馆包括庭院在内共占地19.8 公顷,整个建筑雄伟壮观,建筑物占地4.8 公顷,全长680 米。里面有数百个宽敞的大厅,富丽堂皇。作为宫殿建筑,卢浮宫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每个大厅的四壁和顶部都有精美的壁画和精细的浮雕,给人以艺术享受。

  卢浮宫博物馆现在收藏有各国艺术珍品40 多万件,展品分6 个部分陈列:东方艺术、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古埃及艺术、珍宝、绘画和雕塑。

  东方艺术馆展出的是来自西亚和北非地区的艺术品,其中一些年代十分久远。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馆的展品以雕塑为主,有用大理石、铜、象牙等雕刻的各种雕塑及其它艺术品7000 多件。古埃及艺术馆展示了古代尼罗河沿岸居民的生活,有衣着、装饰、玩具、乐器等宝贵的实物资料。

  在卢浮宫博物馆中,有3 件藏品被称为“国宝”,即: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石雕、米洛斯岛的《维纳斯》雕像和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

  《胜利女神》像高3.28 米,她双翅舒展,昂首挺胸。这是公元前3 世纪为纪念一次希腊海战胜利而创作的。1863 年,这尊无头断臂的雕像在希腊的萨莫色雷斯被发掘出来。

  《维纳斯》女神像高2.02 米,是公元前2 世纪创作的古希腊美神像。1820年在爱琴海的米洛斯岛上被发现时双臂已残,故又称“断臂维纳斯”。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于1503 年完成的不朽杰作。画中的主人公端庄秀丽,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欣赏她,她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你,并且带着含蓄的微笑。蒙娜丽莎的微笑被誉为“永恒的微笑”。

  卢浮宫虽然历史悠久,但它已不符合现代化博物馆的要求。1983 年到1996 年,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工程——“大卢浮宫计划”正在实施。“大卢浮宫计划”采用的是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的设计。工程完工后,卢浮宫将以新的建筑特点、更多的展品迎接更多的参观者。   

爱丽舍

  宫坐落在法国巴黎市中心爱丽舍田园大街北侧的爱丽舍宫,是巴

黎著名的古建筑之一。1718 年,建筑师克洛德。摩勒为埃佛尔的伯爵亨利设计了这座府邸,1720 年建成。在以后200 多年间,这座宫殿曾经几易其主。1793 年法国大革命中被没收为公产,取名为爱丽舍,意思为“天国的乐土”。1805 年,拿破仑的内兄买下了爱丽舍宫,3 年后他把宫殿送给了拿破仑。奥地利战争爆发前,拿破仑和王后约瑟芬就住在宫内。1815 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6 月22 日,他在爱丽舍宫签署了退位诏书。1816 年,路易十八把爱丽舍宫给了他的侄儿贝里公爵,即后来的法国国王查理十世。但1820 年,查理十世遇刺身亡,此后20 余年宫殿无人居住。

  1848 年路易。波拿巴(拿破仑三世)任总统,决定把爱丽舍宫作为共和国总统官邸,但不久,拿破仑三世称帝,爱丽舍改为皇宫。当时,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奥地利皇帝弗朗索瓦、荷兰女王索菲、土耳其苏丹等都曾作为国宾在此下榻。1873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就任,第二年9 月他搬进了爱丽舍宫。1879 年正式颁布法令,规定爱丽舍宫为共和国总统府。

  爱丽舍宫是一座用大理石块砌成的两层楼房。主楼左右对称的两翼是两座平台,中间环抱着宽阔的庭院。宫殿后面是一个绿草如茵、幽静秀丽的花园。主楼入口处,法兰西蓝、白、红三色国旗迎风飘扬。门楣上有醒目的“RF”

  两个字母,是法兰西共和国国名的缩写。头戴红缨盔、身装蓝制服的共和国卫队守卫着大门。

  爱丽舍宫外型朴素庄重,宫内金碧辉煌。每间客厅的四壁都是用镀金细木装饰,墙上挂着著名油画和精制挂毯。宫内陈设有17~18 世纪镀金雕刻家具2000 件、名贵挂毯200 幅、精制座钟130 只以及大量珍贵艺术品。

  爱丽舍宫的底层各客厅用作会议厅、会见厅和宴会厅,厅内陈设仍保持18、19 世纪的原样。二楼是总统的办公室和生活区。宫内的金厅代表着爱丽舍宫的内部格局,它的基调为金黄色。当年,戴高乐总统曾在这里办公。镀金边黑油漆的大办公桌上放着座钟和案卷,仍保持着原貌,这不仅是为了观赏,也体现了法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独到之处。

  爱丽舍宫还是法国总统秘密军事指挥部。一条秘密通道可达地下的“丘比特指挥室”。装有控制仪的双扇装甲门和3 米厚的混凝土墙保护着指挥所。   

凡尔赛宫

  坐落在巴黎西南18 公里处凡尔赛镇上的凡尔赛宫,是驰名世界的法国王宫,1980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凡尔赛宫所在地原是一片森林和荒地,法王路易十三于1624 年在那里建造了一座狩猎小行宫,后来又扩建成规

模较大的猎庄。路易十四上台后,建立了当时欧洲最强盛的君主专政的中央集权国家,他被称为“太阳王”。路易十四好大喜功,崇尚奢华。从1661 年到1681 年,他下令在原路易十三打猎的地方建造了凡尔赛宫。他还把法国政府从巴黎市区迁到凡尔赛。以后,路易十五、十六也把这里作为王宫,凡尔赛宫的建筑不断扩大,成为一座豪华宫殿。

  凡尔赛宫的东西轴线长达3 公里,全部围墙长45 公里,整个面积为1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 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宫殿、大花园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宫殿南北全长400 米,中央为王宫,其他为王子和亲王的宫室、王权政府办公处以及教堂和歌剧院等。凡尔赛宫的大小宫殿、厅、室一共有500 多间,所有建筑都是花岗石的楼房结构,高大而坚固。室内以大理石镶砌,玉阶巨柱,装饰以雕刻、挂毯及巨幅油画。凡尔赛宫以其对称性、藏物之丰以及园林中精密的图案,堪称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集中体现了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豪华与威严。

  凡尔赛宫的镜厅和寝宫是最著名的两处宫殿。镜厅长达76 米,高13 米,宽10 米,大厅一边是17 个高大的拱形窗洞,另一边是由400 多面镜子组成的17 个拱形大镜面。镜厅内以白色和淡紫色大理石贴面,壁柱柱身用绿色大理石,柱础和柱头均为铜铸镀金,柱头装饰的主题是展开双翅的太阳,表示对“太阳王”的称颂。“镜厅”的拱形天花板上,是一组歌颂路易十四功绩的油画。路易十四在自己60 岁时在凡尔赛宫里建造了一个寝宫。他选定一间三面窗子都朝向庭院的房间作为自己的卧室,金红织锦的大床上挂着绒绣花毯的天篷,天篷上斜插着4 根白色驼鸟的羽毛。屋顶上是名为《法国守护国王安睡》的巨大浮雕。

  凡尔赛宫的花园在宫殿建筑的后面,所以也叫后花园,里面无数的花坛里生长着奇花异草。花园中心是路易十四跃马扬威的塑像。凡尔赛花园里有上千个喷泉,造型各异,别具特色。传统的跑马道、喷泉、水池和装饰性的河流,与花坛和假山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凡尔赛宫的花园成为欧洲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独一无二的杰作。

  凡尔赛宫的宫殿东面有三条放射形林荫大道,中间一条直通巴黎,其它两条通往另两处行宫。

  自从1682 年5 月6 日,凡尔赛宫被正式宣布为王室住宅和政府所在地以来,它一直是波旁王朝的象征和政治中心,直到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3 年,路易十六和王后被送上断头台,历史上曾一度是法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凡尔赛宫被废弃。1870 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镜厅里举行了

加冕典礼。1871 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1919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等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在凡尔赛宫的镜厅里签订了《凡尔赛和约》。1937 年,凡尔赛宫作为博物馆开放。从1953 年起,法国政府每年都投资对凡尔赛宫进行维修。除供参观游览外,法国总统及其他领导人还经常在此会见和宴请外国国家首脑及外交使节。凡尔赛宫还多次成为举行国际会议和签订国际性条约的地方。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的战神广场上,是巴黎的最高建筑物和游览中心。

  1889 年,法国大革命100 周年,巴黎举办大型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尔铁塔,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他一生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

  1887 年1 月,埃菲尔铁塔正式动工,1889 年3 月,这座钢铁结构的高塔大功告成。铁塔的金属制件有1.8 万多个,重达7000 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 万个。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据统计,仅铁塔的设计草图就有5300 多张,其中包括1700 张全图。建成后的埃菲尔铁塔占地面积16700 平方米,4 座塔墩为水泥浇灌,构成边长为129 米多的正方形。塔身全是钢架镂空结构,塔高300 余米,从一侧望去呈“A”字形,塔尖直指苍穹。如今,铁塔上增设了广播和电视天线,塔的总高已达320米。站在塔上,整个巴黎都在脚下。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埃菲尔铁塔共有上、中、下3 个瞭望台,可同时容纳1 万人。最高层瞭望台离地面274 米,面积为350 平方米,四周摆满图片,介绍各个方向的景物,甚至指明同一方向上世界重要城市的名称。这层瞭望台上有个埃菲尔展室,里面有埃菲尔与发明家爱迪生两个人的蜡像,他们正在亲切交谈,神态逼真。说明词写着:“1889 年9 月10 日爱迪生到此访问了埃菲尔”。

  中层瞭望台离地面115 米,向外望去,白色的蒙马特圣心教堂、绿色的巴黎歌剧院屋顶、淡黄色的凯旋门城楼都清晰可见。这一层的面积为1400平方米,有小卖部和一家装潢考究的“巴黎全景餐厅”,餐厅内的装饰和餐具都是昏暗的颜色,以便使顾客能聚精会神地欣赏外面的风光。这里的座位需要提前预订,终年顾客盈门。

  最下层瞭望台面积最大,有4200 平方米

,距离地面近57 米,在这里可以看到前面的夏乐宫及其水花飞溅的喷水池、从塔下流过的塞纳河水、背后战神公园的大草坪等。这一层左侧有一电影厅,放映关于铁塔历史的纪录片。

  正面是一栋分为上下两层的建筑,是两个大众化的餐厅。右侧是“居斯塔夫。埃菲尔大厅”,可供文艺演出、宴会、会议之用。

  埃菲尔铁塔是近代建筑工程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它是巴黎和法国的象征。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坐落在塞纳河环绕的城岛上,位于巴黎市中心。城岛也叫西岱岛,很早就有人聚居,如今的大巴黎城就是在这个小岛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

  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1163 年,教皇亚历山大和法王路易七世共同主持奠基,直到1345 年基本建成,前后历时近200 年。整个建筑全部用石头砌成,外观为长方形,后侧的两个角呈半圆形,屋顶中央的尖塔塔顶高达90 米,巍峨壮观。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所有扶壁、屋顶、塔楼的顶端都以尖塔作装饰,拱顶轻,空间大,一反教堂建筑拱壁厚重、空间狭小的传统,开欧洲建筑史上一代新风。教堂顶部那些细长的尖顶据说象征着人与天堂之间的沟通,便于灵魂归天。教堂正面入口处有3 个并排的桃形大门,绕门洞的弧形由长串浮雕组成,左门为“圣母门”,中柱雕有圣母圣婴像,拱肩画面表现圣母的经历;右门为“圣安娜门”,中柱雕有5 世纪巴黎主教圣马赛尔像,拱肩是圣母和两位天使,两旁是莫里斯。德。苏里主教和路易七世国王;中门为“最后审判门”,中柱浮雕表现基督耶稣在“世界末日”

  宣判每个人的命运,一边是“灵魂得救”者升入天堂,一边是被推入地狱的罪人。3 座大门之上有一排雕像,排列着耶稣的先祖28 位帝王,人称“国王长廊”。雕像上边是教堂的中层,正中间嵌着一个直径约10 米的菊花瓣式的巨大的花窗,叫玫瑰窗,窗前有两尊圣经故事雕像。窗两侧各有一巨型门洞,门柱上的石雕完全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最上层两侧是两个四边形的塔楼。塔高69 米,由一段精美的石刻长廊连接。塔楼中有楼梯盘旋而上,游人可登顶观景。

  从侧面望去,教堂钟楼后边是一组尖顶建筑群,数以千计的雕像悬挂在飞檐峭壁之上,层层叠叠,浑然一体,巴黎圣母院集欧洲建筑罗曼风格、哥特风格和文艺复兴时期风格为一体,被视为法国最伟大的艺术杰作之一。它作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对后来欧洲与美洲的哥特式建筑有重大影响。

  圣母院虽然外形独特

,内殿却完全遵照古罗马教义修建,整体布局以中殿为中心形成十字形。正门内一长130 米、宽48 米、高35 米的长方形大教堂,可容纳9000 人进行宗教活动。祭台中央有天使、圣女围绕殉难耶稣的大理石雕塑,侧祭台有29 个。教堂回廊、墙壁、门窗布满以圣经为内容的雕刻或绘画。整个大厅宽敞、明亮。巴黎圣母院内有迄今为止法国最大的大管风琴,经常有欧洲各国的大管风琴手前来演出。

  几百年来,巴黎圣母院一直是法国宗教和政治生活的重要场所。法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1455 年,法国民族英雄“圣女贞德”的昭雪仪式在此举行;亨利四世、路易十四、路易十六、拿破仑等都是在这里举行加冕典礼;1918 年和1945 年,巴黎市民在这里庆祝世界大战的胜利……

  所以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历史的见证之一。   

巴士底广场

  巴士底广场坐落在巴黎塞纳河右岸,巴黎市区东部,是昔日巴士底狱所在地。从亨利四世林荫大道向北伸延的曲折砌石线标明了原巴士底狱的范围,在圣安东尼街和雅克—葛尔街的交角上一块大理石上刻着:“这里原为巴士底狱前院大门。1789 年7 月14 日,人们由此攻进古堡。”

  “巴士底”一词的法文意思是“城堡”。1369 年至1382 年这里是一座军事堡垒,用以抵抗英国入侵。1382 年,改为王家监狱,最初用于幽禁失宠贵族,而最先被关进去的竟是其修建者、巴黎总督奥布里耶。从黎胥留时代起,巴士底正式改作国家监狱。

  巴士底狱占地2670 平方米,由高墙和8 座30 多米高的塔楼围护,四周是宽24 米的深沟,有吊桥供进出。从16 世纪起,这里主要关押政治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两次囚禁于此。

  巴士底狱成为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1789 年7 月3 日,巴黎人民奋然起义,14 日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从15 日起,民众就挥镐捣毁这座阴森的魔窟,把拆下的石块垫到塞纳河的协和大桥上,让行人日日践踏。在攻克巴士底狱1 周年纪念日,当地群众在监狱遗址组织了盛大的节日庆祝活动,并且立起一块巨牌,上写:“人民在此舞蹈!”

  1791 年,巴士底狱被彻底拆毁,巴黎人民把这里改建成巴士底广场。1830年,巴黎通过法令,决定在巴士底广场为“七月革命”的烈士立碑,于是建造了至今犹存的“七月圆柱”。这是一座高52 米的巨大青铜圆柱,柱顶立着金翅自由神像,势若凌空。他额上朗星闪烁,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提一条被砸断的锁链,以显示自由战胜专制暴政。柱身分为3 截,以象征“光荣的三天”,上边刻满烈士

的英名,下面台基上的题词为:“献给在1830 年7 月难忘的三天(27~28~29)里为大众自由捐躯的法兰西公民。“1880 年6 月,法国国民议会把7 月14 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天定为法国国庆日。

  巴士底广场是法国历史的见证之一:1848 年2 月,巴黎人民在这里宣布成立共和国:“六月起义”和巴黎公社时,无产者又在这里与敌人拼搏,以捍卫这座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1981 年5 月10 日,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30 万群众涌向巴士底广场,游行、联欢,以示庆祝。   

奥赛博物馆

  坐落在巴黎市塞纳河左岸的奥赛博物馆,与卢浮宫隔河相望,1986 年12月1 日正式对外开放。

  这是一座旧火车站改建的博物馆。奥赛火车站是建筑师拉鲁的杰作,为迎接1900 年世界博览会,于当年7 月14 日法国国庆日正式交付使用。它是按历史建筑物的标准设计建造的,采用全钢架结构,玻璃天顶,外观壮丽。

  但电力机车问世后,列车加长,月台已容纳不下,于是另建新的火车站。1969年,从奥赛火车站开出最后一班火车,从此,火车站被废弃不用。70 年代初,法国文化部把它列为国家文物。以后,蓬皮杜总统提议将其改建成卢浮宫的附属馆,专门展示19 世纪艺术。经过吉斯卡尔。德斯坦和密特朗两位总统的努力,政府投资13.6 亿法朗,由美国女建筑师奥兰蒂设计,100 家公司的1200名工人连续工作6 年,终于把奥赛火车站改成博物馆。

  奥赛博物馆拥有80 个展室、47000 平方米的展览面积。这里集中了1848年至1914 年有代表性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博物馆的大门设在西侧,进入馆内,是一个高32 米、宽40 米、进深138 米的明亮大厅,由于大厅的拱顶和西侧为玻璃覆盖,因而不会产生从户外进入室内的明暗感。中央大厅是进入各展厅的通道,也是休息室,厅内还陈列着吕德的雕塑、巴里的巨大动物雕像以及普拉迪埃的大理石浮雕。在长廊尽头伫立着卡尔波的《舞蹈》雕塑。

  大厅两侧便是一间间展室。

  两侧的展室各有3 层,一楼是1848 年至1875 年的绘画作品,北侧陈列的是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作和印象派初期的作品,包括多米埃、科罗、米勒以及巴比逊学派的作品。印象派代表人物马奈1865 年画的《草地上的午餐》也在其中。一楼南侧陈列着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象征主义等画派的作品,其中包括德拉克鲁瓦、安格尔等著名画家的多幅作品。在这一层还有一个建筑艺术陈列厅,藏有埃菲尔家族捐献的埃菲尔铁塔的模型、草图、设计底稿等。

  在第二层展室中陈列的是雕塑作品,作者

有罗丹、马约、布尔戴尔等。

  还有19 世纪末学院派画家的作品以及20 世纪初叶立体主义及野兽主义画派的绘画。

  第三层主要展出的是印象派画家的作品。由于靠近大厅的玻璃拱顶,光线好,非常适合摆放印象派绘画。在这里有塞尚、马奈、雷诺阿、德加、莫内、西斯莱等人的作品,印象派绘画是奥赛博物馆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在这一层除印象派外,还有新印象派和纳比派的作品。

  奥赛博物馆以丰富的收藏展现了19 世纪法国艺术的辉煌时代,而1848年以前的艺术作品都陈列在卢浮宫内,1914 年以后的艺术作品收集在蓬皮杜中心的现代艺术博物馆里,因此,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了完整的艺术发展过程。   

巴黎发现宫

  巴黎发现宫坐落在法国巴黎著名建筑“大宫”里,是世界著名的科技馆,隶属于巴黎大学。发现宫建于1937 年,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让。伯林用自己的奖金兴建了这座科技馆。发现宫的宗旨是向广大观众介绍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和发现,以引发人们对科学的爱好和进一步探索。

  发现宫的展教区面积为1.8 万平方米,分天文学、基础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医学、空间技术等8 个专业部分,有专业展览厅58间,还设有电影场、讲演厅、电视室、图书馆和车间等。

  展览厅里的展品非常丰富。物理展览厅里的核发电站虽然只有真核电站的1/3 大,但各种附属管理与操作装置却很齐全,观众可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了解核能发电的原理。激光厅里有一个玻璃柜,里面是一个面积相当大的古代宫廷金器的全息照像,看上去就像真的一样。天文厅里有两个电动模型,形象地说明了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再参照旁边的火星轨道的反转图片,观众可了解哥白尼日心说的科学性。在数学厅里,有各式各样的几何模型,每个模型前面都写着数学方程式。这里还陈列着有关生物几何学的研究材料,在一些动物身体外形上也有几何构图,对于造形设计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发现宫里的展品,不仅可以看,而且还可以亲自操作。例如脚踏发电机,观众可以骑上去用双脚踏动发电。在航空活动室里,观众可以坐进协和式飞机的驾驶舱里,体验作为飞行员的感觉。由于运用了幻灯、电影、录音录像和电子仪表等现代化设备,使发现宫成为生动有趣的科学大世界。观众在这里可以看到鸽子是如何通过条件反射辨认颜色和图形以觅取食物,可以观察巴黎郊外沼泽中鞭毛虫和草履虫的生态,还可以重现一次某个化学反应

的进行过程。

  发现宫的主要活动是通过讲课和实验来介绍各学科知识。宫内的自动化实验设备可供观众自己开动,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青少年到这里可以结合学校课程作实验,也可以进行独立的研究,遇到难题还可与工作人员讨论。

  发现宫还经常举行科学报告会,讲世界科学的新发明、新发现。发现宫经常放映各种科技影片,每星期二为学生安排专场放映。电影放映完毕还进行专题讨论。

  发现宫也通过流动展览进行科普工作,巡回展览队的足迹遍及欧洲、非洲和美洲各国。   

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

  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简称“蓬皮杜中心”,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距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各约1000 米。蓬皮杜中心是在法国前总统蓬皮杜的倡议下,由意大利建筑师皮亚诺和英国建筑师罗杰斯共同设计建造的,1977年,中心建成开放,并以其倡议者蓬皮杜总统的名字命名。

  蓬皮杜中心是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建筑,长166 米,宽60 米,高42 米,地上共有6 层,总建筑面积近10 万平方米。整个建筑除钢架结构外,全部为玻璃覆盖。建筑师有意将结构和设备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因此,钢结构梁、柱、桁架、拉杆等以及各种颜色的管线全部暴露在外。在东立面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各种管道,红色的是交通运输设备,绿色的是给水、排水系统,蓝色的是空调系统,黄色的是供电系统。人们可以从大街上望见大楼里面五彩缤纷的设备。在西立面上,悬挂着几条有机玻璃的“巨龙”,一条是从底层蜿蜒而上的自动扶梯,其他几条水平方向的是多层的外走廊。设计者把这些布置在建筑外面,其目的是使楼层内部空间不受阻隔。整座大楼由28 根钢管柱支撑,其中除一道防火隔墙外,没有一根内柱,各层门窗和隔墙都不承重,可以任意移动或取舍。这座大楼共用去1.5 万吨钢、5 万吨混凝土和1.1 万平方米的玻璃。

  蓬皮杜中心的结构设计充分显示了高工业技术对新建筑的巨大影响,打破了文化建筑的典雅、宁静的传统风格,使它从外表看起来就像一座化工厂或一艘远洋客轮。这座古怪的建筑落成后,受到多方指责,但现在已成为巴黎市最受欢迎的文化艺术活动场所,并且也成为西方当代新建筑的著名代表作。

  蓬皮杜中心的建立宗旨,是用现代化的设备、以创造性的方法来传播文化艺术知识。中心包括4 个部分:公共图书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音乐和声学研究所。

  公共图书馆是法国对公众开放的最大图书馆,共有两层,有图书50 万册、期刊2000 多种,还有许多声像资

料,全部图书杂志都是开架阅览。图书馆每年接待读者400 多万人,在全世界图书馆中首屈一指。

  现代艺术陈列馆是法国目前最大的现代艺术品陈列馆,在参观人次和收藏数量方面仅次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而位于第二。这里收藏有1914 年以后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其中包括现代派、抽象派、印象派、荒诞派、立体派、野兽派的绘画和雕塑。

  工业设计中心经常举办各种展览,介绍建筑、城市建设、公用设施及日用工业产品和新发明。

  音乐和声学研究所设在蓬皮杜中心西侧的广场下面地下室里,有实验室、电声设备室、收音室、计算机控制室和一个新颖奇特的音乐厅,音乐工作者可以在这里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音乐创作。

  蓬皮杜中心还有儿童画室、各种展览厅、剧院、电影院以及咖啡馆、餐厅等服务设施。   

枫丹白露宫

  枫丹白露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在法国北部枫丹白露镇。“枫丹白露”的法文原义为“蓝色的泉水”,因为此地有一眼八角小泉,泉水清澈碧透。枫丹白露风景绮丽,森林茂盛,古迹众多,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1137 年,路易六世发现了这块休闲养生的佳地,于是下令在此修建豪华城堡,后经历代君王的改建、扩建、装饰和修缮,使枫丹白露宫成为一座富丽堂皇的行宫。弗朗西斯一世、亨利二世、亨利四世、路易十四、十五、十六和拿破仑等法国帝王都曾在此居住过。有的国王在此长住,有的仅把它作为打猎的行宫。王室的婚丧大典也常在这里举行。历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就发生在这里。1812 年,罗马教皇被拿破仑囚禁在这里,而1814 年,拿破仑被迫在这里签字让位。1945 年~1965 年,西方盟军司令部在此,至今宫墙外还残留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记。

  枫丹白露宫现存有1 座封建古堡主塔、6 朝国王修建的王府、5 个不等形院落、4 座具有4 个时代特色的花园。由于这些建筑大多是由法国建筑师完成建筑工程,然后由意大利艺术家来作内部装饰,因此融法意两国艺术风格于一体,将雕刻与油画艺术相结合,形成了著名的枫丹白露派——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枝奇葩。枫丹白露宫成为法国18 世纪室内装饰的博物馆:有由50 幅油画和8 组壁画装饰的舞厅、有描述法国历史的蒂亚娜壁画长廊、有满墙蓝色和玫瑰色彩画的会议厅、有镶嵌128 只细瓷画碟的碟子廊、有仿大理石雕刻和仿浅浮雕灰色油画相间的王后游艺室、有雕梁画栋及仿皮革墙饰的国王卫队厅、有雍荣华贵的王后卧室和教皇卧室,还有国王办公室、弗朗索瓦一世长廊等等。宫内的御座厅原为

历代国王的卧室,1808 年拿破仑将它改为金碧辉煌的御座厅,厅内墙壁和天花板用黄、红、绿3 种颜色的金叶粉饰,地板用整铺画毯覆盖,一盏镀金水晶大吊灯晶莹夺目。宫内的中国馆是由拿破仑三世时的奥日妮王后主持建造的,馆内陈列着中国明清时期的名画、金玉首饰、牙雕、玉雕等上千件艺术珍品,显示了与西欧风格迥然不同的东方文化艺术。

  在枫丹白露宫周围有面积为1.7 万公顷的森林。这里过去是王家打猎、野餐和娱乐的场所。以许多圆形空地为核心,呈星形的林间小路向四面八方散开,纵横交错。圆形空地往往建有十字架,其中最著名的是圣。埃朗十字架,法国国王习惯到那里欢迎贵宾。森林中橡树、柏树、白桦、山毛榉等葱绿苍翠,浓荫四覆,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   

戴高乐故居

  位于法国东部上马恩省的科隆贝双教堂小镇上的戴高乐故居,是一座古老的两层小楼,墙壁上爬满青藤。小楼的西南端连接一个古堡式的六边形3层塔楼。这里原是一个啤酒作坊,1934 年,正在东北边境服役的戴高乐中校用自己早年的稿酬买下了这幢小楼,作为自己的住宅。他选择科隆贝,一是因为当时他已察觉德国准备武装战争,科隆贝处在巴黎和法德边境之间,自己可在戎马倥偬之间有个休息之地;二是因为女儿安娜患先天残疾,而科隆贝优美的风光、安静的环境很适合病人疗养。

  戴高乐故居在二战期间遭到德国法西斯的破坏,战后才得以修复,成为他和家人度假的地方。据说,戴高乐从1946 年到1958 年在野期间常住在这里;出任总统后,每次重要的出访前或作重要的决策前,他都来到这里潜心思虑。戴高乐曾任法国总统达11 年之久,他的一生,为反法西斯战争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的独立立下了不朽功勋。

  故居楼上是卧室,楼下有不大的客厅、餐厅和书房,陈设很简朴。在客厅左墙上挂着几张祖先的肖像,右边是一幅表现自由法兰西抵抗战士坚贞不屈的油画。客厅壁炉周围摆着几张沙发和几把椅子,角落里有一张小牌桌,戴高乐和夫人常在这里玩纸牌。

  餐厅里一张旧式长方餐桌,一圈高靠背坐椅。四周墙上挂着许多饰盘,有瓷的,也有钢制的。其中一些象征性的钥匙是几座大城市馈赠的,还有来自戴高乐故乡——里尔的钢塑“高卢鸡”和诞生地“公主街”的路牌。高卢鸡是法国的象征,对戴高乐来说,是言志的饰物。

  戴高乐的书房在六面形塔楼的底层,满屋都是书架。壁炉上方摆放的一尊青铜雕像是一位奋力将《法兰西》号沉船拖出惊涛骇浪的勇士。书房里陈列着一些各国

领导人赠送的纪念品,大多是经本人签名的照片。戴高乐在这间书房里读书、写作,著名的《战争回忆录》和《希望回忆录》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戴高乐生于里尔,长在巴黎,长眠在科隆贝。1969 年,下台后的戴高乐回到科隆贝。他立下遗嘱:不准后代变卖科隆贝的住宅,也不准改建为博物馆;死后要葬在科隆贝村的公墓里,与早夭的爱女安娜葬在一起。1970 年11月9 日,戴高乐在科隆贝住宅的书房里,因心脏病突发而猝然逝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其女安娜的墓旁。

  两年后,在科隆贝最高的山丘上,戴高乐陵墓落成。这是数百万法国人民募捐建造的,戴高乐的棺木移葬在此。墓的基座用白色花岗岩建成,抵抗运动的象征——棕色的洛林十字架在墓地上高高耸立。墓碑上刻着:“夏尔·戴高乐(1890~1970)”。

  在戴高乐逝世9 年后,戴高乐研究院将戴高乐在科隆贝的故居修缮整理后向公众开放。   

拿破仑墓

  在波光粼粼的巴黎塞纳河南岸,有一座高大圆屋顶的古老建筑,这就是游客必到的荣军院。法国历史上著名皇帝拿破仑的灵柩就安葬在这里。

  巴黎荣军院建于1670 年路易十四时代,是为历次战争中残废军人修建的一座疗养院。荣军院正门是高大圆顶的圣路易教堂,里面庄严肃穆,凭吊拜祭者络绎不绝。拿破仑墓就设在教堂正下方地下室里。

  拿破仑1769 年出生,1804 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1815 年6 月,他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败,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上,1821 年5 月5日病逝。他的遗体葬在圣赫勒拿岛“天竺葵”山谷中,英国政府禁止在墓碑上用“拿破仑·波拿巴”的名字,只许用“N.波拿巴”。皇太后一气之下,决定在墓碑上不写任何名字。以后,法国政府多次与英国交涉,要求取回拿破仑的遗骸。1840 年12 月15 日,在隆重的仪式中,拿破仑的灵柩通过凯旋门,安葬在塞纳河畔的荣军院里。这是因为他曾留下遗嘱:“我愿我的身体躺在塞纳河畔,躺在我如此热爱过的法国人民中间”。

  拿破仑墓分上下两层。上层环边分成6 间圆阁,分别安放拿破仑的两个弟弟、一个儿子和手下4 位元帅的骨灰瓮。下层是用大理石建造的圆形墓穴,深8 米,拿破仑的棺椁就放在中央。四周墙壁上刻有12 个胜利女神的浮雕像,每个雕像代表一场光辉的战役。拿破仑的雕像穿着加冕时的冠服。拿破仑灵柩是一具大型赤紫色斑岩石棺椁,底座是青灰色的云石。石棺椁内还有6 层棺,从里至外,依次为白铁棺、桃花心木棺、两层铅棺、乌木棺、橡木棺。

  拿破仑的遗骸放在最里面。

在棺椁周围大理石上刻着拿破仑的遗嘱。

  拿破仑的墓室经过20 余年的施工才全部建成,所用石料是从俄国运来的,光采集、运输就耗时1 年,后经切割、雕刻、打磨,历时2 年才制成外椁。整个石结构的墓室设计得庄严肃穆,曲线与直线相交,色彩低沉凝聚。

  不断有人在拿破仑墓前献花,以表达对这位伟人的敬意。   

格雷万蜡像馆

  格雷万蜡像馆位于法国巴黎第九区蒙马特大街10 号,是一座经过改建的古老建筑,还保留着洛可可式的建筑风格。19 世纪80 年代,巴黎的《高卢人》日报社社长阿瑟。梅耶决定创办一种“造型的书报”,用蜡来塑造历史上和当时的著名人士。他找到了雕塑家格雷万与之合作,1882 年1 月10 日,以格雷万的名字命名的蜡像馆正式开馆。

  经过多年的扩充,现在的格雷万蜡像馆共有3 层,展出面积4000 平方米,有蜡像400 多个。在展览大厅入口处,一个衣着整齐、彬彬有礼的蜡人站在那里欢迎参观者。在一层大厅里,有当代法国的与世界的名人蜡像,有自戴高乐以后的历届法国总统,有著名的政治家、艺术家、电影明星、电视明星、运动员等,其中还有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蜡像。

  在蜡像馆的地下室里展出了近60 个场景,再现了法国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举行游园会的场面,有被囚禁在圣殿中的路易十七,有躺在灵床上的莫里哀,有壮观的查理七世加冕典礼等等。

  其中最盛大的场面是“马尔梅松的晚会”,马尔梅松是拿破仑为妻子约瑟芬在巴黎郊区修建的豪华城堡。在拿破仑和约瑟芬举办的这场晚会上,有40多个望族、重臣参加,这些人物都塑造得栩栩如生。

  蜡像馆的蜡像不仅相貌肤色与真人一样,穿着真的服装,而且胡须、头发、眼睫毛也一根根栽上去,因此在这里与蜡像一起照像,使人难辨真假。

  蜡像馆里的场景布置都是工作人员在查阅史料后,严格按照真实情节制作和安排的,有些器具甚至就是当年用过的历史文物。如“马尔梅松的晚会”上的吊灯、艺术品和家俱原在枫丹白露宫内,蜡像馆将它们买下来,用以制作场景。1789 年法国大革命中,被誉为“人民之友”的马拉在入浴时被人暗杀,蜡像马拉所躺的浴缸也是当年的原物。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蜡像手中所握羽毛笔是当年雨果亲自赠送给格雷万的礼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蜡像馆中的人物也在不断更新。戴高乐将军的蜡像在这里陈列了30 年,先后更换了八、九次。

  格雷万蜡像馆还有一个小剧场和一个圆形的幻影厅。剧场可容纳300 多人,每天

循环上演几场魔术、杂技等小节目供观众欣赏。幻影厅可容纳七、八十人,厅内不设座位,观众站立观看。幻影厅四周饰有不同形状的玻璃,玻璃四周是五颜六色的彩灯,屋顶上也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装饰和布景,演出时靠灯光、布景和玻璃的反射制造出种种奇妙的幻影。魔术剧场和幻影厅更增加了蜡像馆的吸引力。

  1983 年,格雷万蜡像馆在巴黎的阿尔地区新建了一个分馆,面积为1000平方米,展出20 个场景,每个场景有电子声带配合,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相关文章

  • 什么是时事政治
  • 什么是时事政治? 时政是时事政治的简称.就是某个时间段发生的国际新闻,从国际局势出发纵览全局,概括性比较强从大局出发的事件.而时政新闻则是关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 ...查看


  • 法国葡萄酒文化
  • 新疆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课程论文 课 程名称: 葡萄酒文化与鉴赏 论文题目: 姓 名: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法国葡萄酒产区 李帅帅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 葡工152班 220152516 成 绩: 指导教师: 张珍珍 职 ...查看


  • 我的家乡江西
  • 我的家乡-江西 我的家乡-江西 南昌市百树小学三年级吴少雯 我的家乡在江西,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特产丰富,是一个美丽又富饶的地方. 在江西省九江地区,有一座危严耸立的庐山,那里有云海雾浪中的五老峰,吞波吐浪的含鄱口,陡峭险峻的龙着崖,急 ...查看


  • 洱海月照苍山雪阅读答案
  • 洱海月照苍山雪 赵守值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境内,洱海碧波荡漾,苍山银装素裹."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这是对大理苍山洱海的赞誉. 洱海古称叶榆泽,因形如人耳,浪大如海而得名.洱海湖水碧透.清澈如镜.之所 ...查看


  • 大隐隐于日内瓦湖区
  • 湖光山色,在别处,多是个套词,到了瑞士,才找到原乡.若论湖山个体,别处也有好的,但是,能被如此厚绿的大地裹藏出一汪汪湖水,一个个雪峰,恐怕只能行至此处.早早代言瑞士美名的,就是日内瓦湖区. 日内瓦湖从日内瓦延伸到法国南部,是欧洲最大的湖,法 ...查看


  • 2010中国十大豪宅
  • 2010中国十大豪宅 No.1 广州大一山庄 大一山庄位于白云区白云大道北(新广从路),距离市中心区较近,占地面积约为15.2万平方米,容积率仅为1.大一山庄将由79幢别墅组成,为两层或者三层别墅,是别墅小区. 该楼盘目前仍未开售,预计今年 ...查看


  • 云南澄江自然遗产的开发及对策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云南澄江自然遗产的开发及对策研究 作者:井奕杰 郭云飞 张欢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01期 澄江动物化石群自然遗产申遗后,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 ...查看


  • 精彩阅读连接(1)
  • 之一:世界自然人文经典奇观(403) 1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共9页 [转载]震撼:名山大川气势磅礴 2011-06-19 09:59 [转载]72种兰花欣赏:绝对你没有看- 2011-06-13 05:08 [ ...查看


  • 梦想之旅---庐山
  • 梦想之旅---庐山 2015年5月30日,江西庐山.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坐落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牯岭镇.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毛泽东写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