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讲稿之第十一章 气质和性格

第十一章 气质和性格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了解气质和性格的学说,掌握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理解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初步了解对不同气质和性格学生教育的方法。

教学重点: 气质和性格的概念及其关系,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教学难点: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测验、练习

课时:3

具体内容:

在古今中外名著中或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各具特色的人格差异。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有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有的人善良助人,有的人恃强凌弱等等。本章将介绍人格差异表现特征及其类型。人格主要涉及了人们的心理差异现象,这种心理差异体现在认知风格、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对于人格的结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如有的视为个性心理的同义词,有的将心理过程中的一些内容也纳入其中,还有的视之为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最狭窄的则认为是气质和心理,我们这里也取这种认识。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一是气质

二是性格

第一节 气 质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禀性。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首先气质所表现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它不是推动着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使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稳定的动力特征。

其次,气质不是指偶然地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特征,而是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不仅表现在情绪活动中,而且也表现在智力活动等各种心理活动中。它仿佛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人常常在内容很不相同的活动中都显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点。个人的气质特点不依活动的目的、任务和内容为转移。正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最后,气质是一种天赋的个性特征。它表现出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自然特性,因此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一落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

二、气质的学说

(一)气质的体液说

据唐钺的研究,气质学说最先源于古希腊医学家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拉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液说。

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粘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液的配合比率不同,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约500年后,罗马医生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虽然,依照体液来对气质类型进行分类缺乏科学依据,但是气质及四种气质类型分类的名称一直被研究者们所沿用,因为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人物。

(二)气质的体形说

德国德精神病理学家克瑞奇米尔根据他对精神病患者德临床观察,提出按体形划分人的气质类型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也主张体型与气质相关的论点,他把人的气质划分为3种:内胚叶型(又称脏腑型)、中胚叶型(又称肌肉骨骼型)和外胚叶型(又称皮肤神经型),这和克瑞奇米尔的分类相似。

(三)气质的血型说

日本学者古川竹二根据人的血型把人的气质分为4种:A型、B型、O型、AB型。他认为,不同血型,气质不同,气质的血型说在日本颇为流行。

三、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

巴甫洛夫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发现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即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以下3方面的特征:(1)强度。即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和承受刺激的大小急持久性;(2)平衡性。这是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关系。

(3)灵活性。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化的难易程度。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这3方面特性的不同组合,把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划分为一下种基本类型:(1)强而不平衡型。其特点是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很容易兴奋,且难以控制,又称为“不可遏止型”。(2)强、平衡、灵活型。其特点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较强,且二者转换较快,反应敏捷,活泼,适应性强,又称为“活泼型”。(3)强、平衡、不灵活型。其特点是兴奋和抑制过程都较强,但二者不易转换,安静,沉着、反应迟缓,又称为安静型。(4)弱型其特点是兴

奋和抑制过程都较弱,以胆小怕事,消极防御为主,又称为“抑制型”。

四种气质显示了人们"四季"般的天性。事实上,单纯地属于这四种典型气质之一的人并不多,在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是四种气质相互混合、渗透,兼而有之。有些人是两种气质的混合型,如多血--胆汁型、抑郁--粘液型;有些人是三种气质的混合型,有些人则是四种气质的混合型。

四、气质类型与教育

(一)正确对待学生各种不同的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在这种情况下才可能具有积极意义,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具有消极意义。教育者应当坚信,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可能培养品学兼优的人。

气质不能决定人的价值观,只能使个性染上一定的色彩。气质的不同只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特点,而不能决定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气质对人的成就不起决定性作用。气质只是属于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动力方面,使人的心理活动染上某些独特的色彩,但不决定能力的发展水平。

(二)根据学生气质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三)指导学生认识并调控自己的气质特征

虽说人的气质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但人的气质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受生活和教育影响而有所变化,对于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来讲,更是如此,因此,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但气质的培养,个性的塑造仅仅由教育者一方进行是不够的,教是为了不教,真正成功的教育必须调动起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愿望和积极性。只有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认识了自己气质的不足,并经常地自我调控,提高自我修养水平,才能培养起良好的气质和形成良好的个性。

(四)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第二节 性 格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一个人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因为,任何性格特征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是在社会环境、教育及自身实践影响下,长期塑造而成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一时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不能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只有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表现才是个性的性格特征。

性格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性格是一成不变的。既然性格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那么也必然存在着改变的可能性生活中经历的一些重

大事件,环境与实践的状况都影响或改变着个体的性格。青年期是性格塑造的最佳时期,成年人性格趋于稳定。

性格不像气质那样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所以性格具有好与坏之分,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它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二、性格与气质

性格与气质都是描述个体典型心理特征的概念,因而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如我们经常评价某某人性格活泼或性子太急,这实际上是气质特征。

性格与气质之间存在着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形成的影响因素。气质更多地受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即受人的先天生物遗传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的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性的特征上。而性格则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是由社会实践要求所决定的,是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相结合而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第二,有无好坏之分。气质是行为外显特征,与行为内容没有关系,因而在社会评价上没有好坏之分。性格表现在人的行为中并影响人的行为的善恶,有好坏之分。如我们形容人们精力充沛、热情奔放、活泼开朗、沉默寡言等,就属于气质范畴,只影响行为表现的方式;而正直勤奋、赤胆忠心、朴素大方、自私吝啬则是属于性格范畴,影响到行为的内容。

第三,稳定性程度。气质是具有调节作用,它是以神经系统特征作基础的,而这种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来就有的,因此不易改变。而性格则主要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形成的,虽然也是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但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较之气质,是能够加以重新塑造的。

气质与性格虽然有区别,但又处于复杂的联系之中,是相互制约的。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而具有共同性格特征的人,则可能属于不同的气质类型。如同是胆汁质的人,有的表现为疾恶如仇,能见义勇为;有的肆无忌惮,为非作歹。再如,每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形成助人为乐,吃苦耐劳的良好性格特征。

首先,气质是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础。气质不仅影响性格的动态表现形式,而且影响性格形成的速度和巩固程度。如同样是学生干部,多血质的人开展工作机制灵活;胆汁质者表现为热情爽快。粘液质者会不露声色、脚踏实地;抑郁质者则是细致入微。

其次,性格对气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具有坚强意志性格的人,胆汁质者可以克服及早鲁莽的消极气质因素;多血质者能尽力使自己集中精力、踏实、稳定;粘液质者会鼓足勇气;抑郁质者则会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最终掩盖或改变原有的气质特征,培养出积极的性格特征。

三、性格的分类

(一)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这是英国心理学贝恩和法国心理学家巴特等人按理智、情绪和意志在性格结构中的地位来划分的。

1、理智型。即用理智衡量一切并支配行动。这种人会对将要做的每一件事情,进行理智的思考,明确其得失。得大于失就做,否则就不做。

2、情绪型。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行动受情绪支配,感情用事。

3、意志型。这种人具有明确得目标,行为主动,富有原则。

此外,还有各种中间型。

(二)内向型、外向型和中间型

这是以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倾向于内心世界还是外部世界作为划分依据,来确定性格类型的一种学说。这种向性类型说在性格分类学说中是最有名的,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来的。

内向型的人沉静多思,交际面窄,反应缓慢,适应环境困难,应变能力差,顾虑多。外向型的人关心外部事物,活泼开朗,善于交际,不拘小节,独立性强,比较草率。荣格发现,多数人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中间型。

(三)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是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而划分的。主要涉及了人对外界环境的一种依赖程度。心理学家把外界环境描述为一个"场",这个场中包含了各种人、物和事。

场独立性的人不太依赖于外界环境,他们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这种人称之为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人则要依赖于外界环境,处理问题总是依赖于“场”,他们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依据外在参照,与别人交往时也能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所以把这种人称之为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一性格差异存在于心理的各个方面,如知觉、思维、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从其性格整体来说,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一人格维度没有好与坏之分,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独领风骚。场独立性的人在认知领域显示了优势,他们处理问题比较灵活,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而场依存性的人在人际社会领域中显示了优势,他们善于体察别

人,与人相处亲切融合,他们更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知识。

(四)文化—社会价值类型说

德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斯普兰格认为,理论、政治、经济、审美、社会和宗教,是社会生活德6个基本领域。人们对其中一种产生兴趣,就形成相应德价值观,由此把性格分成6种:

①理论型。这种人总冷静地客观地观察事物,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评价事物的价值,以追求真理为目的。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②经济型。这种人以经济的观点来看待所有事物,根据实际功利来评价事物的价值,以获取财产和利益为其生活目的。③政治型或权力型。这类人重视权力并努力为其去获得它,喜欢命令、指挥别人,以获得更多更大的权力为其生活目标。④审美型。这类人总是从美的角度衡量事物的利用价值,而不关心实际生活。艺术家多属于这种类型。⑤社会型。这类人对社会福利事业感兴趣,重视爱,认为爱别人并促进其进步,是人生的最高价值。⑥宗教型。他们坚信永恒的绝对生命,生活在信仰之中。

(五)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

按照生活适应性来分。不同的个性风格对职业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A型性格的人争强好胜,说话声音响亮,走路急促,常有时间紧迫感,心胸狭窄,并具有泛化式敌意心理,往往树敌太多,动辄发火;B型性格者相反,从容不迫,心胸开朗,与人为善;C型性格者主要表现为内向、缄默和抑郁。

四、性格的形成与培养

(一)性格的形成

个体的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人生的历程从量变到质变,从不稳定到稳定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性格形成后也不是恒定不变的,会因境遇等的重大改变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如下:

1、家庭

家庭对个体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家庭在把遗传基因传给个体以后,又成为个体性格形成的最初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热内角是,是孩子学习的最早的榜样。因而父母的言行举止、性格特征、家庭中的气氛都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与教养方式,也是孩子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家庭结构,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影响性格特征和发展。

2、学校

学校在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仅传授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还促进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良好性格特征有助于学生协调好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

系,适应社会生活。

3、社会实践

既包括学生在校期间所参加的各种实践活动,也包括个体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劳动实践。

4、主观因素

前面三者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性格,相同环境条件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这表明,任何外部条件的影响,都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也就是说,各种社会影响首先要为个体理解和接受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和动机,推动个体行为,并形成相应的性格特征。因此,通过自我教育,也有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而且,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贯穿在人 的整个生活历程中的。随着认识的深化,最终都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二)性格的培养

1、社会大环境

2、学校教育

3、个体能动性

本章思考题

一、什么是气质、性格,气质和性格的分类

二、气质和教育活动

三、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学生性格的培养。

推荐阅读书目

1.J.M.Burger(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 刘明,王顺兴.中国儿童青少年气质发展与教育,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C].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

3.张兴贵,郑雪.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问题[J].心理科学2002(6).

4.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6.Ryckman(高峰强等译).人格理论(第八版)[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8.珀文(周榕等译).人格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十一章 气质和性格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了解气质和性格的学说,掌握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理解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初步了解对不同气质和性格学生教育的方法。

教学重点: 气质和性格的概念及其关系,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教学难点: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测验、练习

课时:3

具体内容:

在古今中外名著中或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各具特色的人格差异。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有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有的人善良助人,有的人恃强凌弱等等。本章将介绍人格差异表现特征及其类型。人格主要涉及了人们的心理差异现象,这种心理差异体现在认知风格、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对于人格的结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如有的视为个性心理的同义词,有的将心理过程中的一些内容也纳入其中,还有的视之为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最狭窄的则认为是气质和心理,我们这里也取这种认识。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一是气质

二是性格

第一节 气 质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禀性。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首先气质所表现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它不是推动着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使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稳定的动力特征。

其次,气质不是指偶然地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特征,而是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不仅表现在情绪活动中,而且也表现在智力活动等各种心理活动中。它仿佛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人常常在内容很不相同的活动中都显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点。个人的气质特点不依活动的目的、任务和内容为转移。正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最后,气质是一种天赋的个性特征。它表现出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自然特性,因此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一落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

二、气质的学说

(一)气质的体液说

据唐钺的研究,气质学说最先源于古希腊医学家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拉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液说。

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粘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液的配合比率不同,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约500年后,罗马医生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虽然,依照体液来对气质类型进行分类缺乏科学依据,但是气质及四种气质类型分类的名称一直被研究者们所沿用,因为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人物。

(二)气质的体形说

德国德精神病理学家克瑞奇米尔根据他对精神病患者德临床观察,提出按体形划分人的气质类型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也主张体型与气质相关的论点,他把人的气质划分为3种:内胚叶型(又称脏腑型)、中胚叶型(又称肌肉骨骼型)和外胚叶型(又称皮肤神经型),这和克瑞奇米尔的分类相似。

(三)气质的血型说

日本学者古川竹二根据人的血型把人的气质分为4种:A型、B型、O型、AB型。他认为,不同血型,气质不同,气质的血型说在日本颇为流行。

三、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

巴甫洛夫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发现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即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以下3方面的特征:(1)强度。即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和承受刺激的大小急持久性;(2)平衡性。这是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关系。

(3)灵活性。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化的难易程度。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这3方面特性的不同组合,把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划分为一下种基本类型:(1)强而不平衡型。其特点是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很容易兴奋,且难以控制,又称为“不可遏止型”。(2)强、平衡、灵活型。其特点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较强,且二者转换较快,反应敏捷,活泼,适应性强,又称为“活泼型”。(3)强、平衡、不灵活型。其特点是兴奋和抑制过程都较强,但二者不易转换,安静,沉着、反应迟缓,又称为安静型。(4)弱型其特点是兴

奋和抑制过程都较弱,以胆小怕事,消极防御为主,又称为“抑制型”。

四种气质显示了人们"四季"般的天性。事实上,单纯地属于这四种典型气质之一的人并不多,在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是四种气质相互混合、渗透,兼而有之。有些人是两种气质的混合型,如多血--胆汁型、抑郁--粘液型;有些人是三种气质的混合型,有些人则是四种气质的混合型。

四、气质类型与教育

(一)正确对待学生各种不同的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在这种情况下才可能具有积极意义,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具有消极意义。教育者应当坚信,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可能培养品学兼优的人。

气质不能决定人的价值观,只能使个性染上一定的色彩。气质的不同只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特点,而不能决定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气质对人的成就不起决定性作用。气质只是属于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动力方面,使人的心理活动染上某些独特的色彩,但不决定能力的发展水平。

(二)根据学生气质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三)指导学生认识并调控自己的气质特征

虽说人的气质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但人的气质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受生活和教育影响而有所变化,对于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来讲,更是如此,因此,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但气质的培养,个性的塑造仅仅由教育者一方进行是不够的,教是为了不教,真正成功的教育必须调动起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愿望和积极性。只有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认识了自己气质的不足,并经常地自我调控,提高自我修养水平,才能培养起良好的气质和形成良好的个性。

(四)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第二节 性 格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一个人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因为,任何性格特征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是在社会环境、教育及自身实践影响下,长期塑造而成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一时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不能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只有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表现才是个性的性格特征。

性格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性格是一成不变的。既然性格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那么也必然存在着改变的可能性生活中经历的一些重

大事件,环境与实践的状况都影响或改变着个体的性格。青年期是性格塑造的最佳时期,成年人性格趋于稳定。

性格不像气质那样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所以性格具有好与坏之分,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它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二、性格与气质

性格与气质都是描述个体典型心理特征的概念,因而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如我们经常评价某某人性格活泼或性子太急,这实际上是气质特征。

性格与气质之间存在着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形成的影响因素。气质更多地受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即受人的先天生物遗传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的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性的特征上。而性格则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是由社会实践要求所决定的,是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相结合而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第二,有无好坏之分。气质是行为外显特征,与行为内容没有关系,因而在社会评价上没有好坏之分。性格表现在人的行为中并影响人的行为的善恶,有好坏之分。如我们形容人们精力充沛、热情奔放、活泼开朗、沉默寡言等,就属于气质范畴,只影响行为表现的方式;而正直勤奋、赤胆忠心、朴素大方、自私吝啬则是属于性格范畴,影响到行为的内容。

第三,稳定性程度。气质是具有调节作用,它是以神经系统特征作基础的,而这种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来就有的,因此不易改变。而性格则主要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形成的,虽然也是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但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较之气质,是能够加以重新塑造的。

气质与性格虽然有区别,但又处于复杂的联系之中,是相互制约的。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而具有共同性格特征的人,则可能属于不同的气质类型。如同是胆汁质的人,有的表现为疾恶如仇,能见义勇为;有的肆无忌惮,为非作歹。再如,每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形成助人为乐,吃苦耐劳的良好性格特征。

首先,气质是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础。气质不仅影响性格的动态表现形式,而且影响性格形成的速度和巩固程度。如同样是学生干部,多血质的人开展工作机制灵活;胆汁质者表现为热情爽快。粘液质者会不露声色、脚踏实地;抑郁质者则是细致入微。

其次,性格对气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具有坚强意志性格的人,胆汁质者可以克服及早鲁莽的消极气质因素;多血质者能尽力使自己集中精力、踏实、稳定;粘液质者会鼓足勇气;抑郁质者则会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最终掩盖或改变原有的气质特征,培养出积极的性格特征。

三、性格的分类

(一)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这是英国心理学贝恩和法国心理学家巴特等人按理智、情绪和意志在性格结构中的地位来划分的。

1、理智型。即用理智衡量一切并支配行动。这种人会对将要做的每一件事情,进行理智的思考,明确其得失。得大于失就做,否则就不做。

2、情绪型。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行动受情绪支配,感情用事。

3、意志型。这种人具有明确得目标,行为主动,富有原则。

此外,还有各种中间型。

(二)内向型、外向型和中间型

这是以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倾向于内心世界还是外部世界作为划分依据,来确定性格类型的一种学说。这种向性类型说在性格分类学说中是最有名的,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来的。

内向型的人沉静多思,交际面窄,反应缓慢,适应环境困难,应变能力差,顾虑多。外向型的人关心外部事物,活泼开朗,善于交际,不拘小节,独立性强,比较草率。荣格发现,多数人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中间型。

(三)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是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而划分的。主要涉及了人对外界环境的一种依赖程度。心理学家把外界环境描述为一个"场",这个场中包含了各种人、物和事。

场独立性的人不太依赖于外界环境,他们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这种人称之为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人则要依赖于外界环境,处理问题总是依赖于“场”,他们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依据外在参照,与别人交往时也能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所以把这种人称之为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一性格差异存在于心理的各个方面,如知觉、思维、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从其性格整体来说,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一人格维度没有好与坏之分,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独领风骚。场独立性的人在认知领域显示了优势,他们处理问题比较灵活,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而场依存性的人在人际社会领域中显示了优势,他们善于体察别

人,与人相处亲切融合,他们更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知识。

(四)文化—社会价值类型说

德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斯普兰格认为,理论、政治、经济、审美、社会和宗教,是社会生活德6个基本领域。人们对其中一种产生兴趣,就形成相应德价值观,由此把性格分成6种:

①理论型。这种人总冷静地客观地观察事物,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评价事物的价值,以追求真理为目的。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②经济型。这种人以经济的观点来看待所有事物,根据实际功利来评价事物的价值,以获取财产和利益为其生活目的。③政治型或权力型。这类人重视权力并努力为其去获得它,喜欢命令、指挥别人,以获得更多更大的权力为其生活目标。④审美型。这类人总是从美的角度衡量事物的利用价值,而不关心实际生活。艺术家多属于这种类型。⑤社会型。这类人对社会福利事业感兴趣,重视爱,认为爱别人并促进其进步,是人生的最高价值。⑥宗教型。他们坚信永恒的绝对生命,生活在信仰之中。

(五)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

按照生活适应性来分。不同的个性风格对职业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A型性格的人争强好胜,说话声音响亮,走路急促,常有时间紧迫感,心胸狭窄,并具有泛化式敌意心理,往往树敌太多,动辄发火;B型性格者相反,从容不迫,心胸开朗,与人为善;C型性格者主要表现为内向、缄默和抑郁。

四、性格的形成与培养

(一)性格的形成

个体的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人生的历程从量变到质变,从不稳定到稳定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性格形成后也不是恒定不变的,会因境遇等的重大改变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如下:

1、家庭

家庭对个体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家庭在把遗传基因传给个体以后,又成为个体性格形成的最初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热内角是,是孩子学习的最早的榜样。因而父母的言行举止、性格特征、家庭中的气氛都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与教养方式,也是孩子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家庭结构,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影响性格特征和发展。

2、学校

学校在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仅传授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还促进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良好性格特征有助于学生协调好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

系,适应社会生活。

3、社会实践

既包括学生在校期间所参加的各种实践活动,也包括个体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劳动实践。

4、主观因素

前面三者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性格,相同环境条件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这表明,任何外部条件的影响,都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也就是说,各种社会影响首先要为个体理解和接受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和动机,推动个体行为,并形成相应的性格特征。因此,通过自我教育,也有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而且,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贯穿在人 的整个生活历程中的。随着认识的深化,最终都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二)性格的培养

1、社会大环境

2、学校教育

3、个体能动性

本章思考题

一、什么是气质、性格,气质和性格的分类

二、气质和教育活动

三、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学生性格的培养。

推荐阅读书目

1.J.M.Burger(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 刘明,王顺兴.中国儿童青少年气质发展与教育,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C].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

3.张兴贵,郑雪.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问题[J].心理科学2002(6).

4.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6.Ryckman(高峰强等译).人格理论(第八版)[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8.珀文(周榕等译).人格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文章

  • 人格发展讲稿
  •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人格的定义,特性和结构,区别气质和性格以及各自的特点,了解有关人格的理论有哪些,了解常见人格障碍有哪些,人格障碍倾向有哪些调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人格特性和特征,说明存在人格障碍的大学 ...查看


  • 健康教育演讲稿(1)
  • 健康教育 - - 没有一个好的健康的身体就不能担负起,将来建设祖国的重任,(单单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好还不行,必须要有一个好身体),怎样才能具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除了要参加一定的体育活动外,请同学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 从小养成良好的卫 ...查看


  • 中学女生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 中学女生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亲爱的女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以一个母亲和老师的双重身份和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女生青春期健康知识.在开始学习之前我首先要纠正一个观点谈及青春期尤其是大庭广众之下有的人认为难以启齿羞于见人其 ...查看


  • 中学女生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讲稿材料
  • 中学女生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前记:给了学生的教育和启发,即使我被学生遗忘,但知识的种子能留在学生身上,这我便知足了.没有对事业的爱之深,就不会有对学生的责之切,更不会 有本属于学生的健康和快乐! 开展青少年青春教育的缘由--现实的呼唤 ...查看


  • 怎样和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
  • 怎样和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 班主任和家长沟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沟通的方法上也有技巧,如果我们能加强这门学问的学习和掌握一些技巧,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古训有"养不教,父之过",但由于种种原因, ...查看


  • 个人气质性格分析
  • 气质与性格的分析 气质是个古老的概念.在古代希腊时代,医生兼学者希波克拉底提出体内四液说. 他认为四种液体是形成人体体质的本源.所以希波克拉底将人分为四种类型,但是他当时还未提出四种气质类型的概念.约500年后,罗马医生盖伦在希波克拉底的基 ...查看


  • 女生部部长竞选演讲稿
  •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XX,很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里,我今天要竞选的职务是:XXXXXXX学生会女生部部长. 女生部,不得不说到的是女生,一个女孩子,或者这样说,一个人,在和别人见面交往中,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印 ...查看


  • 文明在我心中演讲稿
  • 文明在我心中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晨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博学积淀,作厚文化人:尊规守纪,做好文明人.---文明在我心中'.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摆脱愚昧.野蛮.落后的程度和社会进步的状态,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开化.发达的标志.讲文明 ...查看


  • 气质类型与个性化教育   性格与学习(1)
  • 气质类型与个性化教育  性格与学习(1) 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这个论题古已有之,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现在提出的"个性化教学""快乐学习"等教育理念,无不体现教育与心理学关系之紧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