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棉花质量标准异同分1.(全)

中美棉花质量标准异同分析 1 关于标准的性质

中美两国的棉花标准,都是由国家颁布的强制性标准,在各自的全国范围内、在棉花贸易相关的各个行业中,都必须严格执行。

2 关于标准的作用

中美两国的棉花标准,在各自的棉花生产、流通、贸易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客观地对棉花质量进行评定,维护贸易各方的正当利益;二是不断地促进棉花质量的提高,增强棉花及其制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促进棉花行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推动棉业的健康发展;四是为国家实施对棉花市场的监管和宏观调控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 作者:dhr

-- 发布时间:2007-09-26 00:00:00.0

-- 中美棉花质量标准异同分析(续) 3 关于标准的管理

在棉花标准化的管理工作中,中美两国有着一些重要的相同方面:

一是棉花标准化工作都由国家高度统一管理。为了切实贯彻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中美两国都建立了完整的、独立的工作机构。美国由农业部农产品营销服务局主管,即由USDA 的AMS 主管;我国由国家质检总局直属的中国纤维检验局主管,即由AQSIQ 的CFIB 主管。两国都各自建立了健全的机构体系。美国在产棉州设有12个棉花分级实验室,分布于其产棉带;我国共设有170余个省(区)、市、地、县纤检机构。 二是棉花标准化工作都是依法授权履行管理职能。美国农业部的官方检测机构是依据《美国棉花统计和评估法》、《美国棉花标准法》和《美国棉花期货法》授权,按照棉花标准从事棉花分级活动;我国专业纤检机构是依据《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对棉花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按照棉花标准对棉花质量实行公证检验。

三是棉花标准化工作都形成了一套比较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例如,棉花文字标准的制修订,凡是涉棉各方都要广泛参与,并需经协调一致后方可报批、审定、发布实施;实物标准的研复制工作也都是由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集中制作、专家审查、行政批准、统一销售使用;对分级检验人员都要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我国还实行了棉花质量检验师执业资格制度;对各自实行的官方检验工作质量都实行严格的监控,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抽验;此外,对贸易各方对官方检验结果的异议提供了复检救济制度。

-- 作者:dhr

-- 发布时间:2007-09-26 00:00:00.0

-- 中美棉花质量标准异同分析(续)

4 关于中美棉花分级的质量指标体系及其检验方法的异同比较

一是中美现行的棉花标准是在质量指标设置及其检测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的二个不同标准体系。

二是我国正在制订的仪器化检验棉花国家标准,在质量指标设置和检测方法上很大程度地与美棉分级规定进行了接轨,但在少数指标上又体现了中国国情,同时又考虑了与我国现行棉花标准的衔接和逐步过渡,为标准的进一步完善留有余地。

4.1关于中美现行棉花标准的异同比较

4.1.1关于中美现行棉花标准对质量检验方法的规定

我国现行棉花标准即GB1103-1999《棉花 细绒棉》规定,棉花的品质检验方法为感官检验(即人工分级)结合常规仪器检验; 而美棉质量分级基本全部实行仪器检验即HVI 检验,在个别指标上进行人工分级。 4.1.2关于中美现行棉花标准对质量指标的设置

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棉花的感官检验(即人工分级)品质指标有:品级、长度、异性纤维;常规仪器检验的品质指标有: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同时标准还规定要对棉花公量进行检验,包括:含杂率、回潮率、净重、准重和公定重量。

美棉分级中使用仪器检验即HVI 检验的品质指标有:色特征级、长度、长度均匀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杂质;进行人工目光定级的品质指标有:叶屑等级、轧工及外来物。美棉对公量不进行检验。

-- 作者:dhr

-- 发布时间:2007-09-26 00:00:00.0

-- 中美棉花质量标准异同分析(续)

4.1.3关于中美现行棉花标准对质量指标分级的规定这一方面的情况,是通过比较中美现行棉花标准中对质量指标的具体分级规定的异同,来加以说明:

一是品级与色特征级的比较。品级是我国棉花的检验指标,色特征级是美棉的检验指标。这两项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棉花的外观特征,但各自的检验方式方法不同,其含义区别也很大。我国评定棉花品级时,内在质量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棉花品级检验是对照品级实物标准结合品级三条件即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进行综合评定;而美棉的色特征级是通过HVI 测试棉花的反射率(Rd )、黄色深度(+b)来确定的。因此,我国感官检验的棉花品级与美棉仪器检验的棉花色特征级存在很大差异,前者是依据感官评定影响棉花品级的三个方面的因素来综合确定品级,后者是靠仪器测试棉花颜色方面的两个物理值来确定色特征级,两者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也无法进行衔接。

二是长度的比较。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棉花长度采用手扯尺量法检验,其检验结果相当于棉花的主体长度,以毫米为单位。美棉分级中仪器检验的长度是上半部平均长度结果,以英寸为单位。后者略小于前者。但手扯长度与主体长度、上半部平均长度比较接近,平均长度的结果加上0.24mm 约等于手扯长度的结果。当然,这只是试验的结果,并不是固定的关系。

三是长度均匀度指数的比较。该质量指标是指棉花平均长度和上半部平均长度的比值,以百分数来表示。我国现行棉花标准没有将其作为质量考核指标; 美棉分级中要检验该质量指标,并将长度均匀度指数分为很高、高、中等、低、很低五档,大于85%的为很高,小于77%的为很低。

四是马克隆值的比较。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的马克隆值分级规定及检验方法与美棉完全相同。马克隆值都分为三个级:3.7-4.2为一个级,3.5-3.6和4.3-4.9为一个级,3.4及以下和5.0及以上为一个级。

五是断裂比强度的比较。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断裂比强度为参考指标,是隔距为3.2mm 以及采用国际校准棉花(ICC )进行校验的测试结果;美棉为HVICC 校验水平下的测试结果。后者校验水平下的测试结果大于前者。

六是叶屑等级、轧工、外来物的比较。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采用杂质分析机检验棉花的含杂率,以此来反映棉花中的叶屑及外来物,并将其纳入棉花公量检验中;轧工不单独检验,将其纳入棉花品级的感官检验中,并要根据皮棉中的索丝、棉结、杂质多少的程度来感官判定轧工的好坏,作为评定棉花品级时应考虑的因素。

美棉是通过目光定级即人工分级对棉花的叶屑等级、轧工及外来物进行检验,并将对此三项指标的人工分级作为美棉仪器化检验的一个补

充部分。美棉的叶屑等级分为7个级,即1到7级,每个级都有实物标准,叶屑等外级是描述性标准。美棉的轧工质量检验仅考核皮棉的平滑或粗糙程度。因为美棉的轧花技术都较高,所以美棉的轧工质量都较好。美棉中的外来物是指棉花中除纤维或叶屑之外的任何物质,例如棉铃壳、杂草、棉籽碎片、灰尘和油污,该指标经目光检验后,要在检验结果中注明外来物的类型及数量的多少,但不是定量检验。 七是异性纤维的比较。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异性纤维采用手工挑拣法检验,检验中发现棉花中混有异性纤维或色纤维的,根据数量作降级处理。美棉不进行异性纤维检验。

八是杂质的比较。杂质是指棉花中的非纤维性物质的数量。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用含杂率表示棉花中的杂质含量,而且作为棉花公量检验的指标之一。杂质采用锡莱杂质分析机检验,其结果用样品中的杂质重量占样品总重量的百分率来表示。美棉分级中采用仪器对棉花样品的表面进行扫描,测试样品表面杂质颗粒的覆盖面积占测试总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两者所表示的杂质含量的百分比及意义完全不同。 九是回潮率的比较。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用回潮率表示棉花中的水分含量,而且作为棉花公量检验的指标之一。回潮率采用电测器或烘箱检验,其结果用样品中所含水分对干纤维重量的百分比来表示。美棉分级中不进行回潮率检验。

十是公量检验的比较。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要求对棉花公量进行检验,而且公量检验“从量不从质”。标准规定,以标准含杂率为基础,对棉花准重进行扣补;以公定回潮率(8.5%)为基础,对棉花公定重量进行扣补。美棉不进行公量检验。

-- 作者:dhr

-- 发布时间:2007-09-26 00:00:00.0

-- 中美棉花质量标准异同分析(续)

4.2 关于中美仪器化检验棉花标准的异同比较

为确保国务院批准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正在抓紧制定与改革相配套的仪器化检验棉花标准。该标准草案将于近期完成,并将在即将到来的新棉年度,由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发文进行试验验证。

我国制定中的仪器化检验棉花标准与美棉现行分级规定基本接轨。主要表现在,第一,棉花质量都以仪器检验为主,个别指标以目光分级作补充;第二,仪器检验的指标在分级仪器和检验方法上完全相同;第三,棉花质量指标体系的设置基本一致;第四,棉花质量指标的分级规定大多比较接近。但在目光分级方面有较大的不同。

我国制定中的仪器化检验棉花标准中规定,使用仪器分级的质量指标有:色特征级、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杂质。另外,还有短纤维指数和棉结两项参考指标。采用人工分级的质量指标有:轧工质量和外观等级。同时,该标准中不再规定棉花公量检验的内容(因为棉花公量检验的速度与仪器检验棉花品质指标的速度不配匹)。 关于中美仪器化检验棉花标准的异同: 4.2.1中美棉花色特征图及色特征分级差异较大。

我国棉花是手摘棉,美棉是机采棉。我国棉花的外观色特征比一般外棉要好。因此,我国棉花的色特征分级要根据其自己的特点进行划分,既要符合我国国情,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到与现行棉花标准中品级检验的衔接与合理过渡。

在收集、研究国外棉花色特征图的研制原理、历史沿革和应用现状,分析我国棉花品质的大量检验和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由有关部门推荐专家组成的仪器化检验棉花标准起草小组,借鉴美国棉花色特征图的基本原理,结合国内有关资料,研究提出了我国棉花色特征类型和色特征级的分级原则、分级方案,并初步确定了我国棉花色特征图草案。 (1)确定了我国棉花类型和色特征级的分级原则及思路:

一是以棉花反射率(即Rd )为基础划分等级,以棉花黄色深度(即+b)为基础划分类型。研究表明,不同棉花(非彩色棉)的颜色都在孟塞尔(Munsell )颜色空间的10YR 平面上,即不同的棉花色调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无非是颜色的明亮程度和色调的深浅程度而已。因此,利用棉花的黄色深度来划分棉花的类型是合理的。好的棉花反射率高,差的棉花反射率低,因此以反射率为基础进行棉花分级也是合理的。 二是色特征级划分不宜过多。现行棉花标准品级分七个等级。虽然用仪器测试Rd 、+b确定色特征级时可以细分,如美国的棉花分级标准就有30个级(色特征图已细分为101个不同的区域),但考虑到与现行棉花标准的合理过渡,我国棉花的色特征级划分不宜过多。 三是以三级为基础。现行棉花标准规定(品级)三级为标准级,这个规定是比较合理的。根据1972~1983棉花年度收购棉花统计资料,我国棉花二级占25.08%, 三级占22.82%, 即二、三级棉花约占48%。另外,用于棉花色特征图研制的现有数据中,品级为三级的棉花所占的比例也最多,数据的代表性较好。基于以上考虑,“以三级为基础”具体表现在色特征级的划分中,白棉三级以现行棉花三级的色征为基础,即现行三级的棉花主要落在白棉三级的色特征级内。

四是级距要大于HVI 的试验误差。HVI 试验的再现性:Rd 为±1.0;+b为±0.5。色特征分级的级距一定要大于试验的再现性,这是基本要求。

否则,级距没有拉开,很难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五是各主产省要有一、二级的棉花。色特征分级的各类型、等级无论如何划分,对于正常年份生产的棉花,都应该使得各主产省会有一级、二级的棉花,不能使得有的主产省大部分是一级的棉花,有的主产省没有一级的棉花。为此,要合理地调整分级线的斜率与截距。 六是分级结果各品级的样品量的分布要比较合理。1972~1983棉花年度的历年棉花品级统计,给出了各品级棉花的比例情况。根据以上色特征分类型、分等级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我国棉花按色特征分为三类13级。类型分为白棉、染污棉、黄染棉。白棉分为6个级;染污棉分为4个级;黄染棉分为3个级。

(2)确定了我国棉花色特征图研制思路:

在我国棉花色特征分3类13级的情况下,如何分类分级、色特征图如何绘制,关键就是分级线和类型线如何确定。分级线确定的重点就是确定各分级线的斜率和截距色;类型线确定的重点就是采用垂线还是斜线以及他们的位置。

一是借鉴美国色征图的经验,结合我国30余年来棉花品级标准色特征随储存时间变化的测试情况,确定分级线由左上向右下倾斜,但斜率的绝对值明显小于美国色特征图分级线的斜率;同时高等级棉花分级线的斜率绝对值较大,低等级棉花的分级线的斜率绝对值较小。由此也使色特征分级与GB1103-1999的感官品级检验得到了较好衔接。

二是借鉴美国色征图的经验,结合我国棉花的品级检验是综合了等级与类型的情况,以及高等级棉花的色特征变化比较快,低等级棉花的色特征变化比较慢的特点,确定类型线由左下向右上适当倾斜,与美棉色特征图的分类线也较接近。同时,采用倾斜线分类,可以起到对Rd 太低的棉花不仅降等级而且降类型的效果。另外,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大多是采用相互正交的体系来表征一个系统,采用斜线,使得分级线与类型线之间的正交性更好些。

根据以上考虑,各类型斜线的位置确定如下:

?? 白棉与染污棉分类线的位置确定。考虑到品级为一、二、三级的棉花,一般上应该划为白棉类型;四级、甚至五级棉花一部分属于白棉,一部分属于染污棉,所以白棉与染污棉分类线以验证试验数据三级棉花+b的最大值(9.98)作为“13级”的边界点。

?? 染污棉与黄染棉分类线的位置确定。主要考虑两方面:即使得六级的棉花大部分落在染污棉区域,一部分落在黄染棉区域。 (3)我国棉花色特征图的特点 一是体现了以三级为基础。

二是一、二、三级棉100%纳入了白棉;四级97%纳入了白棉,3%纳入了染污棉;五级44%、六级65%纳入了染污棉。 三是各主产省都有一、二、三级棉花。

四是级距最小的Rd 大于1.5%,大于Rd 试验结果的再现性(±1.0%)。 五是体现了等级级距渐次增大。

4.2.1中美仪器化检验棉花标准中部分分级指标的规定仍略有不同。

中美棉花仪器化检验中都采用了色特征级、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杂质等七项质量指标,但部分指标在分级规定上仍略有不同。

(1)仪器检验质量指标中不再采用棉花“品级”这一指标。这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对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的棉花品级的三条件,HVI 是不能进行全部测试的,因此它不能确定棉花的品级。另外,正在制定的标准中已包含了棉花断裂比强度等主要内在质量指标,成熟程度也不必进一步测试。所以,该标准中就没有规定棉花品级方面的内容。虽然HVI 也能给出棉花成熟度比的测试结果,但它是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所得,并未被认可,因此标准中没有采用。

(2)关于“两面包”棉花。为了防止混等混级收购加工棉花,提高加工皮棉质量的一致性,该标准提出了“两面包”棉花的概念。规定当测试棉包两侧棉样的色特征结果超过允差要求时,检验结果中将注明“两面包”。美棉分级中规定,对超过允差要求的一侧的棉样,要撕掉后重新测试,再计算平均色特征结果确定该包棉花的色特征级。

(3)长度的分级单位及分级档次不同。中美仪器检验棉花的长度都是采用上半部平均长度,但我国仪器检验长度的结果仍然用毫米为单位,级距为1毫米,共分8档;而美棉以英寸为单位,级距为1/32英寸,共分19档。 (4)长度整齐度都分成五档,采用美棉的分级规定,但补充了美棉分档之间的空当。

(5)断裂比强度都分为五档,采用美棉的分级规定,也补充了美棉分档之间的空当。另外不同的是,美棉测试结果的单位是g/tex,我国的计量单位是CN/tex。

(6)马克隆值分级与美棉的分级界限相同,但国棉仪器检验做了细化。将3.5-3.6和4.3-4.9这个级,3.4及以下和5.0及以上这个级,分为B1级、B2级和C1级、C2级,也就是将这两个级各自的高、低端加以区别。

(7)中美仪器检验棉花短纤维指数的界限不同。我国棉花短纤维是指16mm 及以下的纤维;美棉的短纤维界限是12.7mm ,即1/2英寸,其给出的测试结果要比按我国标准规定测试的结果小。目前HVI 仪器生产厂家已按我局要求,对该仪器设置了两个短纤维指数界限的选择功能。 4.2.3拟将短纤维指数和棉结作为棉花质量的参考指标。

短纤维率和棉结跟棉花的质量密切相关,但制订中的标准只将二者作为参考指标。其主要原因,一是HVI 测试棉花短纤维指数的取样原理存在缺陷,而且测出的结果也是通过经验公式计算的,因此,该标准未将其作为强制指标,而是作为参考指标,供参考使用。短纤维指数不分档,检测结果是多少算多少。美棉也未将该项指标列入分级内容。二是HVI 中的棉结仪单机的测试速度较慢,与该设备测试其他质量指标的速度不匹配,另外不同型号的棉结仪所测试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该标准也拟将棉结作为参考指标,给棉花用户提供参考,同时继续积累实验数据。

鉴于棉结检验速度慢,我国制订中的标准拟规定,从相同品级籽棉加工的成包皮棉中,每十包样品中任取一个样品,抽取棉结检测试样进行仪器测试,其检验结果作为该十包棉花的共同结果。棉结不分档,检测结果是多少算多少。

4.2.4制订中的标准所规定的轧工质量和外观等级这两项人工分级的质量指标与美棉人工分级的指标存在较大差异。

一是标准中拟引入轧工质量和外观等级这两项人工分级质量指标。在研制我国棉花色特征图的过程中,以及在应用已安装在HVI 上的色特征图草案对我国棉花进行色特征分级时发现,色特征级相同的棉花按现行棉花标准检验时,有的在品级上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在轧工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一问题,为了解决色特征分级与品级检验的矛盾,并尽量保持同现行棉花标准在品级检验上的衔接和逐步过渡,为此,我们在制订仪器检验棉花标准中,设置了轧工质量和外观等级这两项人工分级的质量指标。其中外观等级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根据仪器检验的棉花色特征级和人工分级的轧工质量来综合确定,其评定结果应该与按现行棉花标准检验所得的品级结果比较接近。标准中将规定他们三者之间综合评定的关系对照表。例如,外观等级为色特征级为“11”的棉花,当轧工质量评定为“好”或“差”时,外观等级分别判定为“11”或“21”。需要说明的是,轧工质量和外观等级都只是对白棉提出的质量要求,因染污棉和黄染棉的内在质量和外观特征都较差,因此不考核这两项指标。轧工质量分为好、中、差三个档次,依据实物标准逐个样品进行人工分级。

二是轧工质量指标与美棉人工分级的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制订中的仪器检验棉花标准规定,轧工质量根据皮棉样品表面的平滑或粗糙以及所含索丝、棉结、杂质(包括非棉纤维物质即叶屑和其他外来物)的多少程度进行综合评定,即我们的轧工质量的评定实际上包括了美棉叶屑等级、轧工、外来物三个方面的内容。而美棉人工分级轧工质量时仅考虑皮棉样品表面的平滑或粗糙程度,对叶屑等级、外来物单独进行人工分级,不纳入轧工质量的人工分级中考虑。

-- 作者:dhr

-- 发布时间:2007-09-27 00:00:00.0

-- 美棉与国棉分级标准

1 国际棉花贸易中品质标准的三种形式

a) 美国农业部的国际“通用标准”:等级和颜色以美国农业部每年修定的标准样为贸易中品质标准,由于该标准以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因此该标准既被叫作“美棉标准”又被称作“国际通用标准”。

b) 小样标准:此标准一般以卖方提供的小样作为品质标准。一般小样仅代表等级,长度、细度、强力等需单独注明。

c) 美国农业部“绿卡棉”标准:该标准实际也以“国际通用标准”为依据,但品质以美国农业部原始检验的等级、强力、细度、长度结果(绿卡或FORM A、FORM R证书)作为最终结算依据。买方不得对品质提出索赔。由于绿卡棉在品质上更有保证,所以绿卡棉一般要比同等级棉花加一些溢价。

一般中国企业进口棉花更偏向于以“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前身为“商检局”,现英文简称为“CIQ")的到岸品质检验作为最终结算依据以保护自身利益。上述“A”、“B”两种形式可以按次方法结算,“C”则不可以,但“C”方式的品质经过美国农业部检验,对于对棉花质量要求比较严格的企业,“C”方法可以保证到货质量。

-- 作者:dhr

-- 发布时间:2007-09-27 00:00:00.0

-- 美棉与国棉分级标准

2 棉花分级“通用标准”及同中国棉花标准简明对照

棉花分级“通用标准”初始于1907年,由美国国会授权美国农业部制订棉花标准并提供服务。长期以来,美国农业部制订的标准已被很多产棉国采纳用于棉花分级,同时很多棉花消费国的纺织协会也作为该标准的海外会员接受并参与标准样的制作、修订。因此美国农业部的标准既被称作“美棉标准”又被称作“国际通用标准”。

A .颜色: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棉花按颜色由高到低分为:白棉(White)、淡点污棉(Light Spotted)、点污棉(Spotted)、淡黄染棉(Tinged)、黄染棉(Yellow Stained)、淡灰棉(Light Gray)和灰棉(Gray)等七个颜色等级。由于国内的等级差价远远大于国际市场,国内企业一般只进口白棉中的中高等级,而很少进口颜色差的棉花。

B .等级:在白棉中,棉花又分为七个等级,这七个等级基本上和我国的1-7级相对应。

棉花标准

表2,“国际通用标准”和“国棉标准”的简明对照:

C .长度: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棉花长度以1/32英? 作为长度分级间隔。

表3:“国际通用标准”长度表示、对应公制: 1-5/32’ 1-1/8’ 1-3/32’ 1-1/16’ 1-1/32

37/32

37

>29.4 >28.6 >27.8 >27.0 >26.2 >25.4

1/32表示法 美国农业部代码公制长度

“国际通用标准”表示法

36/32 36 36>

35/32 35 35

34/32 34 34

33/32 33 33

32/32 32 32

1’

D .含杂:“国际通用标准”将“含杂”作为划分等级的组成因素之一。国际通用标准将含杂分为7级,分别用代码1-7代表含杂从最低到最高(代码1-7并不代表含杂率的数值)。在用代码表示等级时,含杂代码放在中间。

E .马克隆值:“国际通用标准”将代表成熟度的指标马克隆值单列。独立于等级之外从价计算,一般正常的马克隆值范围:3.5-4.9(又称G5),超过此范围将会有价格折扣。目前国棉标准还是将棉花的成熟度做为等级的标准之一,同“国际通用标准”有所不同。

F .强力:根据国际通用标准,棉花的强力从价计算,正常范围为:26.5-28.4GPT (gram/tex),超过或低于此标准将会有价格溢价或折扣。目前,国棉标准对强力没有明确要求。中国企业进口棉花习惯上使用“卜氏强力”(Pressley ),而且有些国家报价仍采用卜氏强力报价。

综上,根据国际通用标准,我们可以对棉花的报价的等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例如:

等级表示为:GM 1-1/8' MIC:3.5-4.9, 实际上类似于国棉129。

等级用美国农业部代码表示:“21236”G5,即为SM 1-1/8' MIC:3.5-4.9的棉花(代码中间的数字“2”代表含杂代码)。

-- 作者:dhr

-- 发布时间:2007-09-27 00:00:00.0

-- 使用美棉的体会

陈杰 (蚌埠民丰纺织有限公司)

1 美棉的性能

我公司曾进口了94吨美棉,成包质量为220kg 左右。其质量指标为:品级3级;主体长度28.19mm ;品质长度30.52mm ;短绒率14.13%;细度1.60dtex ;成熟度1.62;含杂率3.1%;回潮率4.1%。

(1)包装情况:美棉使用铁丝打包后,外套麻袋。由于经多次装运后,麻纤维及麻绒进入了棉纤维中,成为“三丝”,清除很麻烦。 (2)不明原因绕刺辊:在Y101原棉杂质分析机上试验时,发现绕刺辊现象。

(3)回潮率小:用Y412A 棉花水分测定仪试验时,出现试验数据异常现象,后改用Y802A 烘箱才测出回潮率。 2 使用情况

我公司主要生产13.9tex(45Ne)CVC品种,以前也多次使用过美棉,但使用的比例不大(小于40%) ,且美棉回潮率为7%左右。但这次美棉比例达56%,生产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主要表现如下。

(1)梳棉工序:斩刀花明显增加,短绒尘屑增多,盖板龙骨缝隙内出现喷短绒现象,生条结杂总数由35粒/g 增大到48粒/g 。 (2)并条、粗纱、细纱工序:出现皮辊、罗拉粘缠现象,绒板花明显增多,粗纱工序表现尤其明显,甚至出现无法开车情况。 (3)络筒工序:疵点纱(竹节纱、细节纱) 明显增加,百管断头由原来的50根增加到120根左右。 (4)成纱质量指标:成纱条干增大1%左右,千米细节、千米粗节、千米棉结、黑板棉结杂质均有上升。 3 原因分析

因本公司试验条件有限,美棉的含糖量及棉蜡情况无法测定,增加了原因分析的难度。

美棉回潮率4.1%,含杂率3.1%,主要疵点为带纤维籽屑;而搭配使用的国产棉的回潮率12.41%,含杂率3.5%,主要疵点为破籽、带纤维籽屑。两者比较,差异主要为回潮率指标。 原棉分级室及清花车间相对湿度只有60%左右。 4 采取的措施

(1)美棉在仓库中去掉麻袋包装,避免麻包进入原棉分级室前产生“三丝”;由专人用梳棉拉耙对棉包表面的麻丝、麻绒进行处理。 (2)对棉包进行松包处理,吸湿平衡24h 后再进仓。 (3)在车间生产操作困难时,用医用碘酒揩拭皮辊。

(4)常日班缩短揩车周期,运转加强清整洁工作。 (5)对美棉使用比例进行调整,稳定在38%左右。 (6)加强温湿度管理。

-- 作者:dhr

-- 发布时间:2007-09-28 00:00:00.0

-- 浅谈进口长绒棉纺纱实践

江苏省泰州裕泰纺织有限公司 沙亚明 王桂庆

1进口长绒棉的品质特征

我公司进口的长绒棉是美国Permanent 棉,经检验其主要性能指标为:主体长度35.4 mm,品质长度38.6 mm,整齐度1270,短绒率9.2%,成熟度1.66,断裂强度4.81 cN/dtex ,细度1.70 dtex,带纤维籽屑1060粒/100 g,棉结500粒/100g ,回潮率5.6%,含杂率1.9%。由以上试验可知,该批美国长绒棉色泽黄,且包与包之间差异大,有害疵点偏高,细小杂质多,其中带纤维籽屑及棉结是同等级国产棉的2倍~3倍,因此在清梳工序必须尽可能多排除带纤维籽屑和短绒,这样才能保证成纱质量。 2长绒棉纺纱工艺流程

A002D 型抓棉机-A035A 型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A036型开棉机-A092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型成卷机-FA20l B型梳棉机-FA304型并条机-A191 B型条卷机-A201D 型精梳机-FA306型并条机-FA306型并条机-FA458型粗纱机-EJM128K 型细纱机 3工艺技术措施 3.1 混棉方式

我公司生产精梳纯棉出口纱时,按用户要求长绒棉用量为80%,细绒棉用量20%。长绒棉与细绒棉的混和方式原先采用传统的棉包混棉方式,即将经拣剔后的长绒棉、细绒棉分别称重后,按比例直接装箱,以棉包混和的方式进行混棉。其优点是节省机台,管理方便,但经过小样试纺,用户反映成纱棉结高,条干不匀。经过试验分析认为,由于长绒棉和细绒棉的纤维长度和含杂等内在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用棉包混和方式,势必造成开清棉工序工艺不好掌握,最终影响成纱质量,而且长绒棉色泽黄,细绒棉色泽白,黄白对比度太大,采用棉包混棉,很容易产生色差,所以为进一步提高出口纱的质量,防止色差,公司组织攻关,提出在预并工序采用条混的工艺取代原有的棉包混和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同混棉方式CJ 18.2 tex成纱质量对比见表1。

同时,将长绒棉逐包分拣,分成黄、白、中间色三类,进行分箱配棉,装箱时高低棉包一定要找平,做到唛头清晰,抓取到棉箱底部配棉成分不全时立即停车,取出重新装箱,以防止色差。 3.2开清棉工序

针对长绒棉细度细、长度长和皮辊棉含杂较高的特点,在开清棉工序采用多梳少打、大杂早落少碎的原则。抓棉打手伸出肋条高度改为2mm ,少抓勤抓,A036型机豪猪打手改为梳针打手,同时降低打手速度,放大尘棒隔距,以梳代打,减少对纤维的损伤,加大对细小杂质的排除,有利于降低棉结杂质。其工艺配置为:长绒棉开清点2个,梳针打手速度为480 r/min ,综合打手速度为820 r/min 。细绒棉开清点3个,豪猪打手速度为560 r/min ;综合打手速度为960 r/min 。豪猪打手与梳针打手棉结对比:豪猪打手棉卷棉结为15粒/g ,生条棉结为60粒/g ,生条杂质为75粒/g ;梳针打手棉卷棉结为12粒/g ,生条棉结为52粒/g ,生条杂质为72粒/g 。长绒棉与细绒棉分开处理,提高了长绒棉与细绒棉的棉卷质量。

3.3梳棉工序

长绒棉、细绒棉在梳棉机上进行单纺,有利于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梳理、除杂,减少对纤维的损伤,减少短绒率增加,降低棉结杂质。其主要工艺参数和生条质量:长绒棉锡林转速为:330 r/min ,刺辊转速为850 r/min ,道夫转速为28 r/min ,盖板速度为220 mm/min ,盖板~锡林隔距为0.20 mm、0.18 mm、0.18 mm、0.18 mm、0.20 mm,生条棉结52粒/g ,生条杂质72粒/g ,生条短绒率为12.5%;细绒棉锡林转速为360 r/min ,刺辊转速为930 r/min ,道夫速度为30 r/min ,盖板速度为180 mm/min ,盖板~锡林隔距为0.20 mm、0.18mm 、0.18 mm、0.18 mm、0.20 mm,生条棉结50粒/g ,生条杂质68粒/g ,生条短绒率为16.5%。梳棉工序纺长绒棉时必须要注意针布的型号和针布的锐利度,使用进口针布棉结可以降低10粒/g 左右。 3.4精梳工序

(1)预并工序。预并条定量确定为15.5g/5m,并根据配棉要求确定两种生条的喂入比例。5根长绒棉生条与1根细绒棉生条搭配,后牵伸由原来的1.56倍提高到1.82倍,有利于提高棉条中纤维的伸直平行度。(2)条卷工艺。条卷采用20根并合,定量为40.5 g/m ,并加大条卷紧压辊的压力,减少成卷罗拉压力,使棉卷分层清晰,不易粘层。(3)精梳工序。精梳工序考虑到预并采用长绒棉与细绒棉条混工艺,为减少精梳条的短绒率,落棉隔距和梳理隔距偏大掌握,并提高钳口的位置,有利于提高落棉率。精梳落棉率控制在16%±1%,同时保证锡林、顶梳针布状态良好,毛刷表面整齐,并适当提高其位置,有利于增大排杂,减少棉结杂质。精梳工序工艺调整前后质量对比见表2。

3.5 并条工序

并条头道采用6根并合,二并采用8根并合,可保证熟条重量不匀率,也不致于使条子过熟过烂,对于牵伸分配,头道后区较大,末道后区较小,总牵伸倍数采用顺牵伸,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其工艺配置见表3。熟条的重量不匀率为0.6%,条干CV 为2.26%。

3.6粗纱工序

粗纱采用较大的捻系数,可有效地减少退绕时产生意外伸长所造成的细节,同时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充分发挥主牵伸区的作用,有利于对浮游纤维的控制,加之.FA458型粗纱机为四罗拉牵伸,可有效减少毛羽。粗纱工序工艺配置:定量为4.5g/10 m,牵伸分配为6.272倍×1.24倍,捻系数为98,罗拉隔距为12 mm×27 mm×32 mm,前罗拉转速为200 r/min 。 3.7细纱工序

在细纱工序对后牵伸、钳口隔距、罗拉隔距和粗纱捻系数进行了优选,同时采用进口软胶辊,可减少粗细节,提高条干均匀度的水平。细纱工艺调整前后CJ 18.2 tex成纱质量对比见表4。

实践表明,用进口长绒棉纺制出口纱,长绒棉与细绒棉的混和方式非常重要,尤其在长绒棉与细绒棉色差大、含杂差异大的情况下,将混棉由开清棉的棉包混棉改为并条混和,可以达到提高成纱质量的目的。同时,在清梳工序纺制长绒棉时采用多梳少打、大杂早落少碎的原则,减少纤维的损伤,提高盖板速度,增加后车肚落棉率,尽量多排除杂质和短绒;粗纱采用较大捻系数;在细纱采用较小的后牵伸和较小钳口隔距,使用进口软胶辊,有利于改善成纱条干,对减少常发性纱疵,提高成纱质量水平效果明显。

-- 作者:wangzl

-- 发布时间:2007-10-03 00:00:00.0

-- 美棉刷唛的识别 一、美棉刷唛的识别

美国在棉花的生产和流通中普遍采用了。PBI 系统,即在每个美棉棉包上都挂有一规范的标签。标签上包括一组条形码和由12个数字组成的PBI 标识码,前5个数字表示轧花厂代码(Gin Code),后7个数字表示的是棉包顺序号(GinBale)。轧花厂代码(Gin Code)的5个数字是由美国农业部分配的,前2个数字表示12家棉花分级室的代码(见附表) ,后3个数字代表不同的轧花厂。棉包顺序号是由轧花厂自主确定的,但为了区别不同的棉花收获年度,美国规定棉包顺序号5年内不得重复。

美国农业部棉花分级室代码表

Abilene ,TX

Birmingham ,AL

Corpus Christi,TX

60

Memphis ,TN

40

1 3

Macon ,GA

07

50

Lubbock ,TX

70

Dumas ,AR

Florence,sc

Lamesa ,TX

30

03

72

Phoenix ,AZ

Rayville :LA

Visalia .CA

86

28

96

例如:美棉条形码数字:[1**********]1,96表示该批美棉经过Visalia ,cA 分级室检验(可从有关资料中查到该批美棉产自美国的哪个地区) ,轧花厂代码为500,棉包顺序号:Y02285161。

二、依据唛刷配棉

1.首先根据Gin Code代码分类排队,然后再根据GinBale 前四位细分,Gin Code代码相同和Gin Bale前四位数相同分为同一批。将Gin Code和Gin Bale前四位结合起采排队,可以大大减轻产生色差的可能。

2.对同一批号的棉包要有专人进行逐包检验,重点按色差分别堆放。

3.同时还应该注意棉花的细度差异,美国纺纱专家认为,马克隆值差异在1.0以上就容易出色档。同一一批配棉中马克隆值控制在0.8~1.0,平均值变化控制在0.1~0.2。

三、其它配套措施

除了要注意调批量小于15%以内、混棉均匀等常规性措施以外,还应做好以下配套措施。

1.清花一定要注意按包图装盘。装盘后的平包是很重要的,因为美棉包一般较大,不注意平包的话会在盘头出现部分色差卷,而且在盘底因为美棉包较紧也容易出现类似情况,故打到盘底时要适当翻动棉包,盘底成份不全不能再抓。

2.注意观察开松效果是否好,不能出现较大的棉团。

3.在清花的操作中要采取按序排列棉卷,拉卷时采取横排直取或直排横取的方式,以增加混棉效果。

4.梳棉出来的棉条在并条要按照搭配使用的原则来使用,尽量避免少量机台供应一个眼的现象出现。

5.一定要做好先做先用。还要清净纱仓中原来相近品种的粗纱,如果不清净的话有可能出现少量黄白纱。 (赵长安)

-- 作者:wangzl

-- 发布时间:2007-10-03 00:00:00.0 -- 美棉

我们使用的美棉, 其标签的颜色有红色, 白色, 黄色.

其中红色标签的美棉质量比较稳定, 一致性比较好. 而白色标签次之, 黄色标签就更差了.

不知道标签的颜色是否和美棉的质量有关系?

-- 作者:mfzjsxx

-- 发布时间:2007-10-11 00:00:00.0 -- 美棉

美棉的应用应该是 你可以将棉花按此号码分类排队使用,更重要的是要加强逐包检验,控制好包与包之间的质量和颜色差异。同时要注意棉花的细度和马克隆值,避免出现色差。纺纱专家认为,马值差异在1.0以上就容易出色档。

-- 作者:wangzl

-- 发布时间:2007-10-12 00:00:00.0 -- 美棉

谢谢大华人、谢谢mfzjsxx!

-- 作者:wangzl

-- 发布时间:2007-11-29 00:00:00.0 -- 美棉

红色的条形码2006年才开始使用。

说明是2006年的棉花。

美国的条形玛数字在5年内不得重复。

中美棉花质量标准异同分析 1 关于标准的性质

中美两国的棉花标准,都是由国家颁布的强制性标准,在各自的全国范围内、在棉花贸易相关的各个行业中,都必须严格执行。

2 关于标准的作用

中美两国的棉花标准,在各自的棉花生产、流通、贸易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客观地对棉花质量进行评定,维护贸易各方的正当利益;二是不断地促进棉花质量的提高,增强棉花及其制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促进棉花行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推动棉业的健康发展;四是为国家实施对棉花市场的监管和宏观调控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 作者:dhr

-- 发布时间:2007-09-26 00:00:00.0

-- 中美棉花质量标准异同分析(续) 3 关于标准的管理

在棉花标准化的管理工作中,中美两国有着一些重要的相同方面:

一是棉花标准化工作都由国家高度统一管理。为了切实贯彻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中美两国都建立了完整的、独立的工作机构。美国由农业部农产品营销服务局主管,即由USDA 的AMS 主管;我国由国家质检总局直属的中国纤维检验局主管,即由AQSIQ 的CFIB 主管。两国都各自建立了健全的机构体系。美国在产棉州设有12个棉花分级实验室,分布于其产棉带;我国共设有170余个省(区)、市、地、县纤检机构。 二是棉花标准化工作都是依法授权履行管理职能。美国农业部的官方检测机构是依据《美国棉花统计和评估法》、《美国棉花标准法》和《美国棉花期货法》授权,按照棉花标准从事棉花分级活动;我国专业纤检机构是依据《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对棉花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按照棉花标准对棉花质量实行公证检验。

三是棉花标准化工作都形成了一套比较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例如,棉花文字标准的制修订,凡是涉棉各方都要广泛参与,并需经协调一致后方可报批、审定、发布实施;实物标准的研复制工作也都是由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集中制作、专家审查、行政批准、统一销售使用;对分级检验人员都要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我国还实行了棉花质量检验师执业资格制度;对各自实行的官方检验工作质量都实行严格的监控,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抽验;此外,对贸易各方对官方检验结果的异议提供了复检救济制度。

-- 作者:dhr

-- 发布时间:2007-09-26 00:00:00.0

-- 中美棉花质量标准异同分析(续)

4 关于中美棉花分级的质量指标体系及其检验方法的异同比较

一是中美现行的棉花标准是在质量指标设置及其检测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的二个不同标准体系。

二是我国正在制订的仪器化检验棉花国家标准,在质量指标设置和检测方法上很大程度地与美棉分级规定进行了接轨,但在少数指标上又体现了中国国情,同时又考虑了与我国现行棉花标准的衔接和逐步过渡,为标准的进一步完善留有余地。

4.1关于中美现行棉花标准的异同比较

4.1.1关于中美现行棉花标准对质量检验方法的规定

我国现行棉花标准即GB1103-1999《棉花 细绒棉》规定,棉花的品质检验方法为感官检验(即人工分级)结合常规仪器检验; 而美棉质量分级基本全部实行仪器检验即HVI 检验,在个别指标上进行人工分级。 4.1.2关于中美现行棉花标准对质量指标的设置

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棉花的感官检验(即人工分级)品质指标有:品级、长度、异性纤维;常规仪器检验的品质指标有: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同时标准还规定要对棉花公量进行检验,包括:含杂率、回潮率、净重、准重和公定重量。

美棉分级中使用仪器检验即HVI 检验的品质指标有:色特征级、长度、长度均匀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杂质;进行人工目光定级的品质指标有:叶屑等级、轧工及外来物。美棉对公量不进行检验。

-- 作者:dhr

-- 发布时间:2007-09-26 00:00:00.0

-- 中美棉花质量标准异同分析(续)

4.1.3关于中美现行棉花标准对质量指标分级的规定这一方面的情况,是通过比较中美现行棉花标准中对质量指标的具体分级规定的异同,来加以说明:

一是品级与色特征级的比较。品级是我国棉花的检验指标,色特征级是美棉的检验指标。这两项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棉花的外观特征,但各自的检验方式方法不同,其含义区别也很大。我国评定棉花品级时,内在质量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棉花品级检验是对照品级实物标准结合品级三条件即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进行综合评定;而美棉的色特征级是通过HVI 测试棉花的反射率(Rd )、黄色深度(+b)来确定的。因此,我国感官检验的棉花品级与美棉仪器检验的棉花色特征级存在很大差异,前者是依据感官评定影响棉花品级的三个方面的因素来综合确定品级,后者是靠仪器测试棉花颜色方面的两个物理值来确定色特征级,两者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也无法进行衔接。

二是长度的比较。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棉花长度采用手扯尺量法检验,其检验结果相当于棉花的主体长度,以毫米为单位。美棉分级中仪器检验的长度是上半部平均长度结果,以英寸为单位。后者略小于前者。但手扯长度与主体长度、上半部平均长度比较接近,平均长度的结果加上0.24mm 约等于手扯长度的结果。当然,这只是试验的结果,并不是固定的关系。

三是长度均匀度指数的比较。该质量指标是指棉花平均长度和上半部平均长度的比值,以百分数来表示。我国现行棉花标准没有将其作为质量考核指标; 美棉分级中要检验该质量指标,并将长度均匀度指数分为很高、高、中等、低、很低五档,大于85%的为很高,小于77%的为很低。

四是马克隆值的比较。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的马克隆值分级规定及检验方法与美棉完全相同。马克隆值都分为三个级:3.7-4.2为一个级,3.5-3.6和4.3-4.9为一个级,3.4及以下和5.0及以上为一个级。

五是断裂比强度的比较。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断裂比强度为参考指标,是隔距为3.2mm 以及采用国际校准棉花(ICC )进行校验的测试结果;美棉为HVICC 校验水平下的测试结果。后者校验水平下的测试结果大于前者。

六是叶屑等级、轧工、外来物的比较。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采用杂质分析机检验棉花的含杂率,以此来反映棉花中的叶屑及外来物,并将其纳入棉花公量检验中;轧工不单独检验,将其纳入棉花品级的感官检验中,并要根据皮棉中的索丝、棉结、杂质多少的程度来感官判定轧工的好坏,作为评定棉花品级时应考虑的因素。

美棉是通过目光定级即人工分级对棉花的叶屑等级、轧工及外来物进行检验,并将对此三项指标的人工分级作为美棉仪器化检验的一个补

充部分。美棉的叶屑等级分为7个级,即1到7级,每个级都有实物标准,叶屑等外级是描述性标准。美棉的轧工质量检验仅考核皮棉的平滑或粗糙程度。因为美棉的轧花技术都较高,所以美棉的轧工质量都较好。美棉中的外来物是指棉花中除纤维或叶屑之外的任何物质,例如棉铃壳、杂草、棉籽碎片、灰尘和油污,该指标经目光检验后,要在检验结果中注明外来物的类型及数量的多少,但不是定量检验。 七是异性纤维的比较。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异性纤维采用手工挑拣法检验,检验中发现棉花中混有异性纤维或色纤维的,根据数量作降级处理。美棉不进行异性纤维检验。

八是杂质的比较。杂质是指棉花中的非纤维性物质的数量。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用含杂率表示棉花中的杂质含量,而且作为棉花公量检验的指标之一。杂质采用锡莱杂质分析机检验,其结果用样品中的杂质重量占样品总重量的百分率来表示。美棉分级中采用仪器对棉花样品的表面进行扫描,测试样品表面杂质颗粒的覆盖面积占测试总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两者所表示的杂质含量的百分比及意义完全不同。 九是回潮率的比较。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用回潮率表示棉花中的水分含量,而且作为棉花公量检验的指标之一。回潮率采用电测器或烘箱检验,其结果用样品中所含水分对干纤维重量的百分比来表示。美棉分级中不进行回潮率检验。

十是公量检验的比较。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要求对棉花公量进行检验,而且公量检验“从量不从质”。标准规定,以标准含杂率为基础,对棉花准重进行扣补;以公定回潮率(8.5%)为基础,对棉花公定重量进行扣补。美棉不进行公量检验。

-- 作者:dhr

-- 发布时间:2007-09-26 00:00:00.0

-- 中美棉花质量标准异同分析(续)

4.2 关于中美仪器化检验棉花标准的异同比较

为确保国务院批准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正在抓紧制定与改革相配套的仪器化检验棉花标准。该标准草案将于近期完成,并将在即将到来的新棉年度,由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发文进行试验验证。

我国制定中的仪器化检验棉花标准与美棉现行分级规定基本接轨。主要表现在,第一,棉花质量都以仪器检验为主,个别指标以目光分级作补充;第二,仪器检验的指标在分级仪器和检验方法上完全相同;第三,棉花质量指标体系的设置基本一致;第四,棉花质量指标的分级规定大多比较接近。但在目光分级方面有较大的不同。

我国制定中的仪器化检验棉花标准中规定,使用仪器分级的质量指标有:色特征级、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杂质。另外,还有短纤维指数和棉结两项参考指标。采用人工分级的质量指标有:轧工质量和外观等级。同时,该标准中不再规定棉花公量检验的内容(因为棉花公量检验的速度与仪器检验棉花品质指标的速度不配匹)。 关于中美仪器化检验棉花标准的异同: 4.2.1中美棉花色特征图及色特征分级差异较大。

我国棉花是手摘棉,美棉是机采棉。我国棉花的外观色特征比一般外棉要好。因此,我国棉花的色特征分级要根据其自己的特点进行划分,既要符合我国国情,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到与现行棉花标准中品级检验的衔接与合理过渡。

在收集、研究国外棉花色特征图的研制原理、历史沿革和应用现状,分析我国棉花品质的大量检验和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由有关部门推荐专家组成的仪器化检验棉花标准起草小组,借鉴美国棉花色特征图的基本原理,结合国内有关资料,研究提出了我国棉花色特征类型和色特征级的分级原则、分级方案,并初步确定了我国棉花色特征图草案。 (1)确定了我国棉花类型和色特征级的分级原则及思路:

一是以棉花反射率(即Rd )为基础划分等级,以棉花黄色深度(即+b)为基础划分类型。研究表明,不同棉花(非彩色棉)的颜色都在孟塞尔(Munsell )颜色空间的10YR 平面上,即不同的棉花色调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无非是颜色的明亮程度和色调的深浅程度而已。因此,利用棉花的黄色深度来划分棉花的类型是合理的。好的棉花反射率高,差的棉花反射率低,因此以反射率为基础进行棉花分级也是合理的。 二是色特征级划分不宜过多。现行棉花标准品级分七个等级。虽然用仪器测试Rd 、+b确定色特征级时可以细分,如美国的棉花分级标准就有30个级(色特征图已细分为101个不同的区域),但考虑到与现行棉花标准的合理过渡,我国棉花的色特征级划分不宜过多。 三是以三级为基础。现行棉花标准规定(品级)三级为标准级,这个规定是比较合理的。根据1972~1983棉花年度收购棉花统计资料,我国棉花二级占25.08%, 三级占22.82%, 即二、三级棉花约占48%。另外,用于棉花色特征图研制的现有数据中,品级为三级的棉花所占的比例也最多,数据的代表性较好。基于以上考虑,“以三级为基础”具体表现在色特征级的划分中,白棉三级以现行棉花三级的色征为基础,即现行三级的棉花主要落在白棉三级的色特征级内。

四是级距要大于HVI 的试验误差。HVI 试验的再现性:Rd 为±1.0;+b为±0.5。色特征分级的级距一定要大于试验的再现性,这是基本要求。

否则,级距没有拉开,很难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五是各主产省要有一、二级的棉花。色特征分级的各类型、等级无论如何划分,对于正常年份生产的棉花,都应该使得各主产省会有一级、二级的棉花,不能使得有的主产省大部分是一级的棉花,有的主产省没有一级的棉花。为此,要合理地调整分级线的斜率与截距。 六是分级结果各品级的样品量的分布要比较合理。1972~1983棉花年度的历年棉花品级统计,给出了各品级棉花的比例情况。根据以上色特征分类型、分等级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我国棉花按色特征分为三类13级。类型分为白棉、染污棉、黄染棉。白棉分为6个级;染污棉分为4个级;黄染棉分为3个级。

(2)确定了我国棉花色特征图研制思路:

在我国棉花色特征分3类13级的情况下,如何分类分级、色特征图如何绘制,关键就是分级线和类型线如何确定。分级线确定的重点就是确定各分级线的斜率和截距色;类型线确定的重点就是采用垂线还是斜线以及他们的位置。

一是借鉴美国色征图的经验,结合我国30余年来棉花品级标准色特征随储存时间变化的测试情况,确定分级线由左上向右下倾斜,但斜率的绝对值明显小于美国色特征图分级线的斜率;同时高等级棉花分级线的斜率绝对值较大,低等级棉花的分级线的斜率绝对值较小。由此也使色特征分级与GB1103-1999的感官品级检验得到了较好衔接。

二是借鉴美国色征图的经验,结合我国棉花的品级检验是综合了等级与类型的情况,以及高等级棉花的色特征变化比较快,低等级棉花的色特征变化比较慢的特点,确定类型线由左下向右上适当倾斜,与美棉色特征图的分类线也较接近。同时,采用倾斜线分类,可以起到对Rd 太低的棉花不仅降等级而且降类型的效果。另外,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大多是采用相互正交的体系来表征一个系统,采用斜线,使得分级线与类型线之间的正交性更好些。

根据以上考虑,各类型斜线的位置确定如下:

?? 白棉与染污棉分类线的位置确定。考虑到品级为一、二、三级的棉花,一般上应该划为白棉类型;四级、甚至五级棉花一部分属于白棉,一部分属于染污棉,所以白棉与染污棉分类线以验证试验数据三级棉花+b的最大值(9.98)作为“13级”的边界点。

?? 染污棉与黄染棉分类线的位置确定。主要考虑两方面:即使得六级的棉花大部分落在染污棉区域,一部分落在黄染棉区域。 (3)我国棉花色特征图的特点 一是体现了以三级为基础。

二是一、二、三级棉100%纳入了白棉;四级97%纳入了白棉,3%纳入了染污棉;五级44%、六级65%纳入了染污棉。 三是各主产省都有一、二、三级棉花。

四是级距最小的Rd 大于1.5%,大于Rd 试验结果的再现性(±1.0%)。 五是体现了等级级距渐次增大。

4.2.1中美仪器化检验棉花标准中部分分级指标的规定仍略有不同。

中美棉花仪器化检验中都采用了色特征级、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杂质等七项质量指标,但部分指标在分级规定上仍略有不同。

(1)仪器检验质量指标中不再采用棉花“品级”这一指标。这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对我国现行棉花标准规定的棉花品级的三条件,HVI 是不能进行全部测试的,因此它不能确定棉花的品级。另外,正在制定的标准中已包含了棉花断裂比强度等主要内在质量指标,成熟程度也不必进一步测试。所以,该标准中就没有规定棉花品级方面的内容。虽然HVI 也能给出棉花成熟度比的测试结果,但它是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所得,并未被认可,因此标准中没有采用。

(2)关于“两面包”棉花。为了防止混等混级收购加工棉花,提高加工皮棉质量的一致性,该标准提出了“两面包”棉花的概念。规定当测试棉包两侧棉样的色特征结果超过允差要求时,检验结果中将注明“两面包”。美棉分级中规定,对超过允差要求的一侧的棉样,要撕掉后重新测试,再计算平均色特征结果确定该包棉花的色特征级。

(3)长度的分级单位及分级档次不同。中美仪器检验棉花的长度都是采用上半部平均长度,但我国仪器检验长度的结果仍然用毫米为单位,级距为1毫米,共分8档;而美棉以英寸为单位,级距为1/32英寸,共分19档。 (4)长度整齐度都分成五档,采用美棉的分级规定,但补充了美棉分档之间的空当。

(5)断裂比强度都分为五档,采用美棉的分级规定,也补充了美棉分档之间的空当。另外不同的是,美棉测试结果的单位是g/tex,我国的计量单位是CN/tex。

(6)马克隆值分级与美棉的分级界限相同,但国棉仪器检验做了细化。将3.5-3.6和4.3-4.9这个级,3.4及以下和5.0及以上这个级,分为B1级、B2级和C1级、C2级,也就是将这两个级各自的高、低端加以区别。

(7)中美仪器检验棉花短纤维指数的界限不同。我国棉花短纤维是指16mm 及以下的纤维;美棉的短纤维界限是12.7mm ,即1/2英寸,其给出的测试结果要比按我国标准规定测试的结果小。目前HVI 仪器生产厂家已按我局要求,对该仪器设置了两个短纤维指数界限的选择功能。 4.2.3拟将短纤维指数和棉结作为棉花质量的参考指标。

短纤维率和棉结跟棉花的质量密切相关,但制订中的标准只将二者作为参考指标。其主要原因,一是HVI 测试棉花短纤维指数的取样原理存在缺陷,而且测出的结果也是通过经验公式计算的,因此,该标准未将其作为强制指标,而是作为参考指标,供参考使用。短纤维指数不分档,检测结果是多少算多少。美棉也未将该项指标列入分级内容。二是HVI 中的棉结仪单机的测试速度较慢,与该设备测试其他质量指标的速度不匹配,另外不同型号的棉结仪所测试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该标准也拟将棉结作为参考指标,给棉花用户提供参考,同时继续积累实验数据。

鉴于棉结检验速度慢,我国制订中的标准拟规定,从相同品级籽棉加工的成包皮棉中,每十包样品中任取一个样品,抽取棉结检测试样进行仪器测试,其检验结果作为该十包棉花的共同结果。棉结不分档,检测结果是多少算多少。

4.2.4制订中的标准所规定的轧工质量和外观等级这两项人工分级的质量指标与美棉人工分级的指标存在较大差异。

一是标准中拟引入轧工质量和外观等级这两项人工分级质量指标。在研制我国棉花色特征图的过程中,以及在应用已安装在HVI 上的色特征图草案对我国棉花进行色特征分级时发现,色特征级相同的棉花按现行棉花标准检验时,有的在品级上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在轧工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一问题,为了解决色特征分级与品级检验的矛盾,并尽量保持同现行棉花标准在品级检验上的衔接和逐步过渡,为此,我们在制订仪器检验棉花标准中,设置了轧工质量和外观等级这两项人工分级的质量指标。其中外观等级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根据仪器检验的棉花色特征级和人工分级的轧工质量来综合确定,其评定结果应该与按现行棉花标准检验所得的品级结果比较接近。标准中将规定他们三者之间综合评定的关系对照表。例如,外观等级为色特征级为“11”的棉花,当轧工质量评定为“好”或“差”时,外观等级分别判定为“11”或“21”。需要说明的是,轧工质量和外观等级都只是对白棉提出的质量要求,因染污棉和黄染棉的内在质量和外观特征都较差,因此不考核这两项指标。轧工质量分为好、中、差三个档次,依据实物标准逐个样品进行人工分级。

二是轧工质量指标与美棉人工分级的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制订中的仪器检验棉花标准规定,轧工质量根据皮棉样品表面的平滑或粗糙以及所含索丝、棉结、杂质(包括非棉纤维物质即叶屑和其他外来物)的多少程度进行综合评定,即我们的轧工质量的评定实际上包括了美棉叶屑等级、轧工、外来物三个方面的内容。而美棉人工分级轧工质量时仅考虑皮棉样品表面的平滑或粗糙程度,对叶屑等级、外来物单独进行人工分级,不纳入轧工质量的人工分级中考虑。

-- 作者:dhr

-- 发布时间:2007-09-27 00:00:00.0

-- 美棉与国棉分级标准

1 国际棉花贸易中品质标准的三种形式

a) 美国农业部的国际“通用标准”:等级和颜色以美国农业部每年修定的标准样为贸易中品质标准,由于该标准以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因此该标准既被叫作“美棉标准”又被称作“国际通用标准”。

b) 小样标准:此标准一般以卖方提供的小样作为品质标准。一般小样仅代表等级,长度、细度、强力等需单独注明。

c) 美国农业部“绿卡棉”标准:该标准实际也以“国际通用标准”为依据,但品质以美国农业部原始检验的等级、强力、细度、长度结果(绿卡或FORM A、FORM R证书)作为最终结算依据。买方不得对品质提出索赔。由于绿卡棉在品质上更有保证,所以绿卡棉一般要比同等级棉花加一些溢价。

一般中国企业进口棉花更偏向于以“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前身为“商检局”,现英文简称为“CIQ")的到岸品质检验作为最终结算依据以保护自身利益。上述“A”、“B”两种形式可以按次方法结算,“C”则不可以,但“C”方式的品质经过美国农业部检验,对于对棉花质量要求比较严格的企业,“C”方法可以保证到货质量。

-- 作者:dhr

-- 发布时间:2007-09-27 00:00:00.0

-- 美棉与国棉分级标准

2 棉花分级“通用标准”及同中国棉花标准简明对照

棉花分级“通用标准”初始于1907年,由美国国会授权美国农业部制订棉花标准并提供服务。长期以来,美国农业部制订的标准已被很多产棉国采纳用于棉花分级,同时很多棉花消费国的纺织协会也作为该标准的海外会员接受并参与标准样的制作、修订。因此美国农业部的标准既被称作“美棉标准”又被称作“国际通用标准”。

A .颜色: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棉花按颜色由高到低分为:白棉(White)、淡点污棉(Light Spotted)、点污棉(Spotted)、淡黄染棉(Tinged)、黄染棉(Yellow Stained)、淡灰棉(Light Gray)和灰棉(Gray)等七个颜色等级。由于国内的等级差价远远大于国际市场,国内企业一般只进口白棉中的中高等级,而很少进口颜色差的棉花。

B .等级:在白棉中,棉花又分为七个等级,这七个等级基本上和我国的1-7级相对应。

棉花标准

表2,“国际通用标准”和“国棉标准”的简明对照:

C .长度: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棉花长度以1/32英? 作为长度分级间隔。

表3:“国际通用标准”长度表示、对应公制: 1-5/32’ 1-1/8’ 1-3/32’ 1-1/16’ 1-1/32

37/32

37

>29.4 >28.6 >27.8 >27.0 >26.2 >25.4

1/32表示法 美国农业部代码公制长度

“国际通用标准”表示法

36/32 36 36>

35/32 35 35

34/32 34 34

33/32 33 33

32/32 32 32

1’

D .含杂:“国际通用标准”将“含杂”作为划分等级的组成因素之一。国际通用标准将含杂分为7级,分别用代码1-7代表含杂从最低到最高(代码1-7并不代表含杂率的数值)。在用代码表示等级时,含杂代码放在中间。

E .马克隆值:“国际通用标准”将代表成熟度的指标马克隆值单列。独立于等级之外从价计算,一般正常的马克隆值范围:3.5-4.9(又称G5),超过此范围将会有价格折扣。目前国棉标准还是将棉花的成熟度做为等级的标准之一,同“国际通用标准”有所不同。

F .强力:根据国际通用标准,棉花的强力从价计算,正常范围为:26.5-28.4GPT (gram/tex),超过或低于此标准将会有价格溢价或折扣。目前,国棉标准对强力没有明确要求。中国企业进口棉花习惯上使用“卜氏强力”(Pressley ),而且有些国家报价仍采用卜氏强力报价。

综上,根据国际通用标准,我们可以对棉花的报价的等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例如:

等级表示为:GM 1-1/8' MIC:3.5-4.9, 实际上类似于国棉129。

等级用美国农业部代码表示:“21236”G5,即为SM 1-1/8' MIC:3.5-4.9的棉花(代码中间的数字“2”代表含杂代码)。

-- 作者:dhr

-- 发布时间:2007-09-27 00:00:00.0

-- 使用美棉的体会

陈杰 (蚌埠民丰纺织有限公司)

1 美棉的性能

我公司曾进口了94吨美棉,成包质量为220kg 左右。其质量指标为:品级3级;主体长度28.19mm ;品质长度30.52mm ;短绒率14.13%;细度1.60dtex ;成熟度1.62;含杂率3.1%;回潮率4.1%。

(1)包装情况:美棉使用铁丝打包后,外套麻袋。由于经多次装运后,麻纤维及麻绒进入了棉纤维中,成为“三丝”,清除很麻烦。 (2)不明原因绕刺辊:在Y101原棉杂质分析机上试验时,发现绕刺辊现象。

(3)回潮率小:用Y412A 棉花水分测定仪试验时,出现试验数据异常现象,后改用Y802A 烘箱才测出回潮率。 2 使用情况

我公司主要生产13.9tex(45Ne)CVC品种,以前也多次使用过美棉,但使用的比例不大(小于40%) ,且美棉回潮率为7%左右。但这次美棉比例达56%,生产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主要表现如下。

(1)梳棉工序:斩刀花明显增加,短绒尘屑增多,盖板龙骨缝隙内出现喷短绒现象,生条结杂总数由35粒/g 增大到48粒/g 。 (2)并条、粗纱、细纱工序:出现皮辊、罗拉粘缠现象,绒板花明显增多,粗纱工序表现尤其明显,甚至出现无法开车情况。 (3)络筒工序:疵点纱(竹节纱、细节纱) 明显增加,百管断头由原来的50根增加到120根左右。 (4)成纱质量指标:成纱条干增大1%左右,千米细节、千米粗节、千米棉结、黑板棉结杂质均有上升。 3 原因分析

因本公司试验条件有限,美棉的含糖量及棉蜡情况无法测定,增加了原因分析的难度。

美棉回潮率4.1%,含杂率3.1%,主要疵点为带纤维籽屑;而搭配使用的国产棉的回潮率12.41%,含杂率3.5%,主要疵点为破籽、带纤维籽屑。两者比较,差异主要为回潮率指标。 原棉分级室及清花车间相对湿度只有60%左右。 4 采取的措施

(1)美棉在仓库中去掉麻袋包装,避免麻包进入原棉分级室前产生“三丝”;由专人用梳棉拉耙对棉包表面的麻丝、麻绒进行处理。 (2)对棉包进行松包处理,吸湿平衡24h 后再进仓。 (3)在车间生产操作困难时,用医用碘酒揩拭皮辊。

(4)常日班缩短揩车周期,运转加强清整洁工作。 (5)对美棉使用比例进行调整,稳定在38%左右。 (6)加强温湿度管理。

-- 作者:dhr

-- 发布时间:2007-09-28 00:00:00.0

-- 浅谈进口长绒棉纺纱实践

江苏省泰州裕泰纺织有限公司 沙亚明 王桂庆

1进口长绒棉的品质特征

我公司进口的长绒棉是美国Permanent 棉,经检验其主要性能指标为:主体长度35.4 mm,品质长度38.6 mm,整齐度1270,短绒率9.2%,成熟度1.66,断裂强度4.81 cN/dtex ,细度1.70 dtex,带纤维籽屑1060粒/100 g,棉结500粒/100g ,回潮率5.6%,含杂率1.9%。由以上试验可知,该批美国长绒棉色泽黄,且包与包之间差异大,有害疵点偏高,细小杂质多,其中带纤维籽屑及棉结是同等级国产棉的2倍~3倍,因此在清梳工序必须尽可能多排除带纤维籽屑和短绒,这样才能保证成纱质量。 2长绒棉纺纱工艺流程

A002D 型抓棉机-A035A 型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A036型开棉机-A092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型成卷机-FA20l B型梳棉机-FA304型并条机-A191 B型条卷机-A201D 型精梳机-FA306型并条机-FA306型并条机-FA458型粗纱机-EJM128K 型细纱机 3工艺技术措施 3.1 混棉方式

我公司生产精梳纯棉出口纱时,按用户要求长绒棉用量为80%,细绒棉用量20%。长绒棉与细绒棉的混和方式原先采用传统的棉包混棉方式,即将经拣剔后的长绒棉、细绒棉分别称重后,按比例直接装箱,以棉包混和的方式进行混棉。其优点是节省机台,管理方便,但经过小样试纺,用户反映成纱棉结高,条干不匀。经过试验分析认为,由于长绒棉和细绒棉的纤维长度和含杂等内在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用棉包混和方式,势必造成开清棉工序工艺不好掌握,最终影响成纱质量,而且长绒棉色泽黄,细绒棉色泽白,黄白对比度太大,采用棉包混棉,很容易产生色差,所以为进一步提高出口纱的质量,防止色差,公司组织攻关,提出在预并工序采用条混的工艺取代原有的棉包混和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同混棉方式CJ 18.2 tex成纱质量对比见表1。

同时,将长绒棉逐包分拣,分成黄、白、中间色三类,进行分箱配棉,装箱时高低棉包一定要找平,做到唛头清晰,抓取到棉箱底部配棉成分不全时立即停车,取出重新装箱,以防止色差。 3.2开清棉工序

针对长绒棉细度细、长度长和皮辊棉含杂较高的特点,在开清棉工序采用多梳少打、大杂早落少碎的原则。抓棉打手伸出肋条高度改为2mm ,少抓勤抓,A036型机豪猪打手改为梳针打手,同时降低打手速度,放大尘棒隔距,以梳代打,减少对纤维的损伤,加大对细小杂质的排除,有利于降低棉结杂质。其工艺配置为:长绒棉开清点2个,梳针打手速度为480 r/min ,综合打手速度为820 r/min 。细绒棉开清点3个,豪猪打手速度为560 r/min ;综合打手速度为960 r/min 。豪猪打手与梳针打手棉结对比:豪猪打手棉卷棉结为15粒/g ,生条棉结为60粒/g ,生条杂质为75粒/g ;梳针打手棉卷棉结为12粒/g ,生条棉结为52粒/g ,生条杂质为72粒/g 。长绒棉与细绒棉分开处理,提高了长绒棉与细绒棉的棉卷质量。

3.3梳棉工序

长绒棉、细绒棉在梳棉机上进行单纺,有利于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梳理、除杂,减少对纤维的损伤,减少短绒率增加,降低棉结杂质。其主要工艺参数和生条质量:长绒棉锡林转速为:330 r/min ,刺辊转速为850 r/min ,道夫转速为28 r/min ,盖板速度为220 mm/min ,盖板~锡林隔距为0.20 mm、0.18 mm、0.18 mm、0.18 mm、0.20 mm,生条棉结52粒/g ,生条杂质72粒/g ,生条短绒率为12.5%;细绒棉锡林转速为360 r/min ,刺辊转速为930 r/min ,道夫速度为30 r/min ,盖板速度为180 mm/min ,盖板~锡林隔距为0.20 mm、0.18mm 、0.18 mm、0.18 mm、0.20 mm,生条棉结50粒/g ,生条杂质68粒/g ,生条短绒率为16.5%。梳棉工序纺长绒棉时必须要注意针布的型号和针布的锐利度,使用进口针布棉结可以降低10粒/g 左右。 3.4精梳工序

(1)预并工序。预并条定量确定为15.5g/5m,并根据配棉要求确定两种生条的喂入比例。5根长绒棉生条与1根细绒棉生条搭配,后牵伸由原来的1.56倍提高到1.82倍,有利于提高棉条中纤维的伸直平行度。(2)条卷工艺。条卷采用20根并合,定量为40.5 g/m ,并加大条卷紧压辊的压力,减少成卷罗拉压力,使棉卷分层清晰,不易粘层。(3)精梳工序。精梳工序考虑到预并采用长绒棉与细绒棉条混工艺,为减少精梳条的短绒率,落棉隔距和梳理隔距偏大掌握,并提高钳口的位置,有利于提高落棉率。精梳落棉率控制在16%±1%,同时保证锡林、顶梳针布状态良好,毛刷表面整齐,并适当提高其位置,有利于增大排杂,减少棉结杂质。精梳工序工艺调整前后质量对比见表2。

3.5 并条工序

并条头道采用6根并合,二并采用8根并合,可保证熟条重量不匀率,也不致于使条子过熟过烂,对于牵伸分配,头道后区较大,末道后区较小,总牵伸倍数采用顺牵伸,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其工艺配置见表3。熟条的重量不匀率为0.6%,条干CV 为2.26%。

3.6粗纱工序

粗纱采用较大的捻系数,可有效地减少退绕时产生意外伸长所造成的细节,同时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充分发挥主牵伸区的作用,有利于对浮游纤维的控制,加之.FA458型粗纱机为四罗拉牵伸,可有效减少毛羽。粗纱工序工艺配置:定量为4.5g/10 m,牵伸分配为6.272倍×1.24倍,捻系数为98,罗拉隔距为12 mm×27 mm×32 mm,前罗拉转速为200 r/min 。 3.7细纱工序

在细纱工序对后牵伸、钳口隔距、罗拉隔距和粗纱捻系数进行了优选,同时采用进口软胶辊,可减少粗细节,提高条干均匀度的水平。细纱工艺调整前后CJ 18.2 tex成纱质量对比见表4。

实践表明,用进口长绒棉纺制出口纱,长绒棉与细绒棉的混和方式非常重要,尤其在长绒棉与细绒棉色差大、含杂差异大的情况下,将混棉由开清棉的棉包混棉改为并条混和,可以达到提高成纱质量的目的。同时,在清梳工序纺制长绒棉时采用多梳少打、大杂早落少碎的原则,减少纤维的损伤,提高盖板速度,增加后车肚落棉率,尽量多排除杂质和短绒;粗纱采用较大捻系数;在细纱采用较小的后牵伸和较小钳口隔距,使用进口软胶辊,有利于改善成纱条干,对减少常发性纱疵,提高成纱质量水平效果明显。

-- 作者:wangzl

-- 发布时间:2007-10-03 00:00:00.0

-- 美棉刷唛的识别 一、美棉刷唛的识别

美国在棉花的生产和流通中普遍采用了。PBI 系统,即在每个美棉棉包上都挂有一规范的标签。标签上包括一组条形码和由12个数字组成的PBI 标识码,前5个数字表示轧花厂代码(Gin Code),后7个数字表示的是棉包顺序号(GinBale)。轧花厂代码(Gin Code)的5个数字是由美国农业部分配的,前2个数字表示12家棉花分级室的代码(见附表) ,后3个数字代表不同的轧花厂。棉包顺序号是由轧花厂自主确定的,但为了区别不同的棉花收获年度,美国规定棉包顺序号5年内不得重复。

美国农业部棉花分级室代码表

Abilene ,TX

Birmingham ,AL

Corpus Christi,TX

60

Memphis ,TN

40

1 3

Macon ,GA

07

50

Lubbock ,TX

70

Dumas ,AR

Florence,sc

Lamesa ,TX

30

03

72

Phoenix ,AZ

Rayville :LA

Visalia .CA

86

28

96

例如:美棉条形码数字:[1**********]1,96表示该批美棉经过Visalia ,cA 分级室检验(可从有关资料中查到该批美棉产自美国的哪个地区) ,轧花厂代码为500,棉包顺序号:Y02285161。

二、依据唛刷配棉

1.首先根据Gin Code代码分类排队,然后再根据GinBale 前四位细分,Gin Code代码相同和Gin Bale前四位数相同分为同一批。将Gin Code和Gin Bale前四位结合起采排队,可以大大减轻产生色差的可能。

2.对同一批号的棉包要有专人进行逐包检验,重点按色差分别堆放。

3.同时还应该注意棉花的细度差异,美国纺纱专家认为,马克隆值差异在1.0以上就容易出色档。同一一批配棉中马克隆值控制在0.8~1.0,平均值变化控制在0.1~0.2。

三、其它配套措施

除了要注意调批量小于15%以内、混棉均匀等常规性措施以外,还应做好以下配套措施。

1.清花一定要注意按包图装盘。装盘后的平包是很重要的,因为美棉包一般较大,不注意平包的话会在盘头出现部分色差卷,而且在盘底因为美棉包较紧也容易出现类似情况,故打到盘底时要适当翻动棉包,盘底成份不全不能再抓。

2.注意观察开松效果是否好,不能出现较大的棉团。

3.在清花的操作中要采取按序排列棉卷,拉卷时采取横排直取或直排横取的方式,以增加混棉效果。

4.梳棉出来的棉条在并条要按照搭配使用的原则来使用,尽量避免少量机台供应一个眼的现象出现。

5.一定要做好先做先用。还要清净纱仓中原来相近品种的粗纱,如果不清净的话有可能出现少量黄白纱。 (赵长安)

-- 作者:wangzl

-- 发布时间:2007-10-03 00:00:00.0 -- 美棉

我们使用的美棉, 其标签的颜色有红色, 白色, 黄色.

其中红色标签的美棉质量比较稳定, 一致性比较好. 而白色标签次之, 黄色标签就更差了.

不知道标签的颜色是否和美棉的质量有关系?

-- 作者:mfzjsxx

-- 发布时间:2007-10-11 00:00:00.0 -- 美棉

美棉的应用应该是 你可以将棉花按此号码分类排队使用,更重要的是要加强逐包检验,控制好包与包之间的质量和颜色差异。同时要注意棉花的细度和马克隆值,避免出现色差。纺纱专家认为,马值差异在1.0以上就容易出色档。

-- 作者:wangzl

-- 发布时间:2007-10-12 00:00:00.0 -- 美棉

谢谢大华人、谢谢mfzjsxx!

-- 作者:wangzl

-- 发布时间:2007-11-29 00:00:00.0 -- 美棉

红色的条形码2006年才开始使用。

说明是2006年的棉花。

美国的条形玛数字在5年内不得重复。


相关文章

  • 中美教育的异同
  • 中美教育 张立珩,美籍华人,现居北京,职业投资人.作家,而她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张东晓的妻子. 二十多年来,养育了两个孩子的张立珩既是中国教育的亲历者,也在儿女的成长过程中近距离观察过美式教育.2011年夏天回国定居后,张立珩 ...查看


  • 种子科学与工程课程论文
  • 种子科学与工程课程论文 姓名:木尼拉.艾孜孜 班级:种子科学091班 学号:093137116 新疆农业大学 棉花种子检验技术 [摘要] 种子是实现棉花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前提,棉农购买棉种时需认真查看种子包装袋及标签上标注的发芽率.纯度 ...查看


  • 中国棉花纤维品质检验和评价的研究进展1
  • 棉花学报Cotton Science 2012,24(5):451~460 中国棉花纤维品质检验和评价的研究进展 熊宗伟1,2,王雪姣3,顾生浩3,毛丽丽3,张立祯3*,周治国1 (1.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查看


  • 中美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竞争研究_兼论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农产品的影响
  • 闫逢柱 张文兵 中美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竞争研究 兼论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农产品的影响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产品相似度指数.相对比较优势指数和市场占有率分析了2002-2006年中美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竞争情况.同时, 将这种竞争与韩国的农 ...查看


  • 中美广告语言文化异同研究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2 论商标翻译的原则及策略 3 从语用学角度看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表达 4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 5 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6 7 从精神分 ...查看


  • 浅析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异同
  • 陇东学院 题目:浅析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异同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班级:11级人文2班 学号:211151246 浅析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异同 摘 要:20世纪,中国国力突飞猛进,经济迅猛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高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教 ...查看


  •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复习
  • 气候小专题 二.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 气压带.风带的特征以及影响 1.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而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 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 市.据此完成1-3 ...查看


  • 中美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之异同
  • 中美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之异同 ---------------------------------------------------------------------------------------------------------- ...查看


  • 中美风荷载的换算
  • RESEARCH&DESIGN设计研究 中美风荷载的换算 李春华 (中国建材装备有限公司,北京100037)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产和建设的发展,涉外工程日益增加,为了适应各种工程的设计计算,需要有一些发达国家风荷载规范计算的对比资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