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概述

80年代的文学

(1976-1989) 第一章 80年代

的文学环境 一、思想解放的潮流 “文革”期间,由于理

论和现实生活存在严重脱节,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荒谬性”被深刻意

识到,许多人不同程度地经历了思想的震荡,经历过确立权威的崩坏。

思考和反省的潮流已经形成并存在。对于文革中许多思想戒律的怀

疑,质询和冲决思想禁区的冲动,已形成一股巨大的潜流。 二、90

年代三大板块的文学 文学观念的多元性必然导致文学创作的

多样化。90年代的文坛,存在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然而又并行不悖

的三种文学这就是:主旋律文学、通俗文学和作家文学。 1、政治性

的主旋律文学:(官方文学、主流文学) 它产生于90年代初,

其出发点是强调文学的宣传教育功能,要求文学服从于当下的政治需

求。为改革开放服务。它偏重于“写什么”,有较强的政治性。 “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的作品,诸如天津女作家柳溪描写抗日战争

的长篇小说《战争启示录》;浙江女作家王旭峰写一个茶叶世家的长

篇小说《南方有嘉木》;江苏女作家黄蓓佳的儿童题材小说《我要做

个好孩子》;深圳中学生郁秀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花季雨季》;江苏作

家周梅森的长篇小说《人间正道》;山东身患残疾的女作家张海迪的

散文集《生活的追问》等等。 张平描述反腐斗争的长篇小说《抉

择》;周梅森作为《人间正道》、《天下财富》;范小青描写苏南乡镇企

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艰难处境与新机遇的长篇小说《百日阳光》等

等。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扫描了中国历史上的斗争历程与改革开

放后缤纷多彩的现实生活,或粗线条勾勒一个壮阔的社会斗争过程,

或精心刻画某一个生活情景和心灵过程,莫不具有相当高的认识价值

和审美价值。 2、大众性的通俗文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

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人文意识的变化。文学不再是国家利益(权力)

的宣传工具,作为“一门行业”(如经济、教育),文学作品成为了一

种特殊商品进入市场,人们在重视文学作品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开始

重视它的市场效益,经济效益。将文学纳入企业的范畴来运作。 作

家――工厂 读者――市场 作品――产品 读者市场 1、大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通俗化的作品 2、重视

文学的娱乐功能――“看点”、“卖点” 90年代的大众通俗小

说有三大特点: (1)台湾文学中的通俗文学作品被更大规模地引进

大陆。如金庸的新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梁凤仪的新财经小说,

高阳的新历史小说等。 (2)公安题材创作成为通俗文学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无论是纪实的,还是虚构的;无论是现实的,还是古代的,

都拥有大量的读者。如《黑冰》,《刑警本色》,《少年包青天》等。 (3)

雅俗共赏,雅俗融合的现象得到大家的认同。 一部分过去从事

纯文学的作家涉足通俗文学的创作,而通俗文学创作的作家也有了更

高品位的审美追求,他们都做到了雅中有俗,俗中有雅。如刘心武。

3、审美性的作家文学 这里的“作家文学”指的是那类可以

更好的弘扬作家的艺术个性,并以艺术探索和审美性的艺术创作为其

创作的重要追求的作家创作的文学。如陈忠实《白鹿原》,贾平凹《废

都》,刘震云《故乡的面和花朵》,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王安忆《长

恨歌》,徐小斌《羽蛇》,藏族女作家央珍《无性别的神》,阿来的《尘

埃落定》,陈染《一个人的战争》等。 三、90年代文学的两极分化

发展 所谓文学的两极分化,指的是在同一时期,文学向两

个相反的“极”发展,而这两个极既是反向运动,但同时又可以促成

同向的并行发展以至互相交融,如雅文学和俗文学、功利与非功利、

社会化和非社会化、写实与写意、纪实与虚构等,都是90年代文学

发展中各种相对称得两极。 1、社会化和私人化: 文学的社会

化:文学事业是社会性的事业,作家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

史使命感,文学属于人民,应该为改革开放事业服务。 文学的

私人化:表现性,情感性,娱乐性等。文学创作又是个人化的。个性,

体验性,宣泄性,消闲性,自由性等属于个人化的特点。 不少

作家打出了“私人化”的旗号,推出了一批有相当影响的作品。如陈

染,林白,韩东,卫慧等。 社会化和私人化的写作,成为90

年代文学的一种景观。 2、写实和写意: 写实:贴近生活,

以生活的原汁原味作为艺术的至境,艺术是生活的照片或翻版。如《一

个都不能少》,写乡村代课老师魏敏芝; 写意:不满足于贴近

生活,照抄生活的原貌,而是把生活加以变形,充分发挥艺术想象,

讲究神似而不注意形似,甚至于荒诞化。林白、陈染等人的小说。 写实与写意,与20世纪20年代的“客观写实”,“主观抒情”类似。

3、功利和非功利: “功利”:注重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政治影响。

主旋律文学。 “非功利”:私人化写作以及各种以艺术探索为己

任的作家文学。不大重视作品的社会作用,也不太讲究社会功利。 四、

90年代的长篇小说 (一)90年代为什么会出现长篇热 从

数量上看: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概每年有三百多部长篇问世。1995

年约700余部,1996年800余部,1997年逼近1000部,从数量上讲,

在中国文坛少见。 从质量上看: 1982―1991年的三届“茅

盾文学奖”共有 16部长篇获奖。 1993年陕西几位作家推出了几部

影响较大的长篇新作,评论界又把1993年称之为“长篇年”。 形

成长篇热的原因? 1、经过80年代的积累(生活、艺术),一大批中

青年作家渐渐成熟,转向长篇的创作。如陈忠实、贾品凹、刘震云、

余华、林白、陈染等。 2、江泽民的提倡。1995年后,江泽民提出

抓好文学创作中的三大件:“长篇小说”、“儿童文学”、“影视文学”

的创作。 3、图书市场的制约和驱动。 4、读者对长篇的喜好。 (二)

90年代长篇小说的风格:多元的艺术风格 1、 现实主义、浪

漫主义风格 1)“陕军”:陈忠实、贾平凹、路遥等 2)50年代的作

家:王蒙、陆文夫、刘心武等 3)“知青作家”:张承志、王安忆、史

铁生,铁凝等 2、西方现代派技巧 1)先锋小说:马原、洪峰、

残雪、苏童、余华、莫言、格非等 2)新写实小说:刘震云、刘恒、

池莉、方方 3)“晚生代”:陈染、林白、海男(它们的长篇更注重“私

人性”和“人性”特征,其表现风格更随意,在书写灵性的同时,甚

至无视社会公共空间的存在。) (三)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总体

评价 1、贴近现实生活,当代色彩浓厚(内容上) 贴近生活,

在较深层次上反映当代改革进程和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时代精神和

时代色彩,主要表现在“主流文学:。如周梅森的《人间正道》和反

映股市风云的《天下财富》等,陆天明《苍天在上》,张平《抉择》 2、

艺术创新,富有个性(艺术形式) 阿来《尘埃落定》:展示了

富有新鲜感的画面,描写”傻子“的形象,土司制度随傻子而消亡。

藏族的风俗,民情,人性,让读者看到了真正的生活。 (四)90

年代长篇小说热带来的某些问题 1、长官意志,不按艺术规律创作:

下计划,定题材 2、将长篇小说的出版完全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大

肆炒作,欺骗读者。 3、创作者,评论者,组织者和出版社对长篇小

说文体不够重视,文体意识淡薄。 4、创作主体浮躁。 5、 庸俗化

的评论和评奖起到了消极作用。 * 到了70年代末期,在各种

条件的推动下,这股潜流冲出地表,从而形成、出现了又一次地思想

解放运动。 “思想解放”,最初主要表现在对当代中国政治、

经济、文化路线和政策的检讨。 1、关于“真理标准”讨论 1978

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此文是思想解放的理论基础。之前,推翻了“两

个凡是”,并为“天安门事件”评反;之后,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是中国当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转移的标志,提出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扬弃文革中的许多观念,认识,做法,提倡思想解放,树立新

观念。 二、开放时期的外来影响 1、西方现代派的影响 改革

开放,国门被打开,西方现代派涌入中国,由于封闭太久,西方几十

年乃至近百年的文化成果一齐涌入中国,许多作家目不暇接,从各自

不同的审美认识、自身特点、 经历、个性、文化修养等的不同角度

接受西方现代派。这一情况类似五四新文学时期。 这里所说

的“西方现代派”概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西方现代文学,包括:

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文学,超现实主义,存在主

义,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

等。 1980年前后,对西方现代派的介绍,还停留在零散的,

常识性的,同时也较为冷静,客观的阶段。 徐敬亚1983年《崛

起的诗群》一文中,概括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点: (1)注意表现人

的自我心理意识。 (2)追求形式上的流动美和抽象美。 (3)反对

传统概念中的理性与逻辑。 (4)主张表现和挖掘艺术家的直觉和潜

意识。 2、对现代作家的重评 1949年后,原新月派徐志摩,象

征派李金发,现代派戴望舒等诗人和诗歌流派;30年代的“新感觉

小说”(海派);沈从文、老舍维代表的“京派”作家;“孤岛文学”;

钱钟书、张爱玲的小说;路翎的“七月派小说”;穆旦等的“九叶诗

派”等作家的创作被重新发掘,并给以新的评价,认识,从而打破了

左翼文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3、港台作家创作的“引进” 金庸,

梁羽生,古龙等人的新武侠小说; 琼瑶的言情小说; 梁凤

仪的新财经小说; 高阳的新历史小说。 三、对文学中人性、

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 这是80年代前期规模最大,对文

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最深刻的文艺思想的激荡。 1983――1984

年,文艺界开展了清除精神污染的斗争,对电影剧本《苦恋》(白桦),

小说《人啊,人》(戴厚英)等进行批判。 四、作家的分化和重组 80

年代的作家大致可以分为几组: 1、“复出作家”:(归来的作家) 他们是50年代被打成“右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平反,复出文

坛的“老一辈”作家。如丁玲,艾青,汪曾祺,王蒙,张贤亮,高晓

声,陆文夫等。他们有着几十年人世沧桑,又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复出后创作的激情如火山爆发(因为压抑太久),但过后多沉寂。

2、“知青作家”: 80年代,曾出现“知青文学”(主要是小

说),评论界普遍认为,所谓“知青文学”,第一:作者曾是文革中“上

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第二: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革中

的遭遇,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如他们返城后的

情况。北岛,舒婷,芒克,食指等人,虽也是知青,但由于他们进行

的是诗歌创作,因此,一般人认为他们不属于“知青作家”,他们的

诗歌也没有人称为“知青诗歌”或“知青文学”。 因此,知青作家普

遍指以知青题材为内容的小说作家,如韩少功,张承志,史特生,贾

平凹,王安忆,郑义等。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孔捷生《南

方的岸》均写于1981年,被认为是最早的知青文学。 卢新华

《伤痕》;陈建功《萱草的泪》;郑义《枫》;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

话》;老鬼《血色黄昏》,梁晓声《这

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今夜有暴风雨》等 3、“文革”后进

入文坛的中年作家: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刘心武

《班主任》 冯骥才《神鞭》 戴厚英《人啊,人》 古华《芙蓉镇》 4、80年代中期进入文坛的青年作家 他们具

有新的探索、革新精神,尤其是诗歌和小说方面。代表作家有:莫言、

刘索拉、残雪、马原、余华、苏童、叶兆言等。 5、“第三代”(“新

生代”)作家 海子、骆一禾、西川、翟永明等,他们普遍受

过高等教育,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宽的阅读范围,对中外古今都有

认识,他们的文学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是当时的文学新人。 五、

“市场经济”对文学的冲击 1985年起,新时期步入了新变时

期。 过去,文学被当成纯粹精神产品,只重视文学的“教化”

功能,而消解了文学的“娱乐”、“审美”功能。改革开放后,金钱,

财富,经济活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迅速加强,政治,意识形态

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被削弱,国家对经济文化控制的范围和有效性相

对减弱;社会分层的趋势加速,个体思想和生活空间的扩大;因社会

经济地位和利益而形成的阶层,因生活方式和需求(包括文化需求)

的分裂和多样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挤压,种种情况造

成了对文学的冲击。 市场经济的兴起,使文学成为一种

特殊的商品,文学创作就得按市场经济规律来运作,“产品”要有销

路,否则不能被社会承认。这种情况,使许多作家迷惑,但也使许多

作家崛起。 全方位改革,给80年代后期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机

遇和动力。 这一时期,文化思潮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着眼于新格局的建立。 新时期的前十年,着眼于对文革艺术

观念格局的破坏和向十七年现实主义格局的回归,文艺一直走在时代

思想解放的前列,在产生轰动效应的同时,也暴露出文学自身应如何

尽快获得独立品格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一时期,文学要求回到自身的

呼声日渐普遍和高涨,文学如何进一步展现自己的独特形式的问题成

为作家们普遍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新的文学格局的形成,标志着一个

文学新阶段的正式到来。 2、文学的本体性倍受关注。 再现生活――

组合生活――表现“观念”、“感觉” 3、文学争论的焦点发生变化。

具体作品――纯理论性问题 这一时期几个比较大的争鸣: (1)关

于文学批评方法等的讨论。 (2)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讨论。刘再复,

“人的主体性” (3)关于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 4、关于“重

写文学史”。 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 悲观论者:

文学为商品经济和欲望化时代的祭品,各种各样的炒作,各种价值混

乱、华而不实的作家、作品、思潮、流派和文学现象――文学“堕落”

的标志。 乐观论者:则把20世纪90年代视为中国文学走向自由、

新生和成熟的起点,在他们眼中新生代作家的涌现、文学的无序、价

值的多元以及“众声的喧哗”,也正是文学繁荣的表征。 《诱惑与困境》 ――90年代中国文学的内在矛盾 吴义勤 总体上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给人一种繁荣、

多元而又华而不实的印象,但与80年代中国文学那种一往无前、坚

定不移的气势相比,90年代的中国文学正在变得暧昧、犹疑、矛盾

重重,它已经丧失了80年代中国文学那种坚定的自信心和方向感。

而这恰恰就会造成90年代中国文学面孔的模糊与晦涩,也为准确理

解和把握90年代文学的本质和真相制造了困难 (《理论学刊》2004年3期 ) 90

年代文学概述 一、文学环境的变化: (一)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并

获得体制上的合法性,带来文学观念的巨大变化。 1992年,

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文学体制改革。原则上,作家写出的作品,直接进入市场。 作品要靠广告、宣传推销。贾平凹《废都》的炒作如是。 作品即(产品)商品 90年代以来,文学观念的变化: 1、文学观念的“多元化”。 “一元”代表的是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文学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对文学的期许。 “多元”则更多的是源于文学的内在冲动。文学作为一种个体性的精神创造活动,它本质上就是反对“统一”、反对束缚、反对“一元”的,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追求可以说体现的正是对作家的精神创造和文学内在规律的双重尊重。 环顾90年代文坛,我们目睹的确实是一幕幕丰富多彩的景象:新状态、新体验、女性写作、新都市、新现实主义、新生代、

新人类、后先锋„„各领风骚,带给我们一种热闹而新奇的刺激。 作家对于文学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文学工具论、文学神圣论、文学游戏论„„等等是各有市场,甚至公开宣称“玩文学”的也大有人在。我们已听不到80年代那种“共名”的、宏大的时代之声。 文学似乎也早已丧失了“共同语言”,萦绕我们耳边的只是各种各样的“众声喧哗”和“南腔北腔”。 “多元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外部来讲得之于文学组织、监督、管理、制约方式的改变或转化以及显在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减退或松驰;从内部来讲则源于作家主体个性意识、创造意识等“元”意识的真正觉醒。(结论,自己思考后得出) 2、对文学功能与价值认识的拓宽与深化。 文学的功能:指文学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各种作用。文学

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为满足社会的一定需要而存在的,在这种社会需要中,即包含着文学的种种功能。 左翼作家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强调文学对人民群众的启蒙教育作用。 重文学的社会功能。

90年代后,人们普遍认为,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审美作用。文学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都是以审美作用为前提的,它们不可能采取独立的方式存在,而只能寓于文学的审美功能之中。这种审美功能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品通过对对象的艺术的描写,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思想,从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快感 。 (二)知识分子“理想主义”色彩彻底破灭。 过去:生活的参与者,干涉者,殉道者,理想主义 90年代:在市场经济下,衡量一个人价值、地位的高低――“金钱”。 知识分子由过去的狂热、激情逐渐冷静下来,观照自己,正视现实。 一部分人看到了“金钱”的魔力,于是下海弄潮;一部分人则坚守清贫,苦中作乐;一部分人牢骚满腹,愤世嫉俗~~~~~ (三)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立场的公开呈现。 1、主流文化: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官方文化、正统文化 2、知识分子文化:高雅文化 3、大众文化:流行文化、通俗文化 各种文化现象常常互相交叉、渗透。 在80年代,文学讨论的重点是“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在90年代,文学讨论的重点是“文学与商业”的关系,“雅”与“俗”,“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童庆炳教

授把文学放在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的两种关系中加以考察,对文学的性质和功能做了深入而全面的考察,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把文学分为三级性质: 一级性质:生命性、文化性、承继性、意识形态性、艺术性等五种。 二级性质:再现性、表现性、情感性、社会性、价值性、道德性、娱乐性、符号性等八种;然后,又由这八种派生出三十七种三级性质来,构成新的文学观念。 三级性质:诸如文学的社会性便派生出人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党性等九种性质,文学的情感性派生出体验性、宣泄性、补偿性、疏导性、感染性等五种性质, 文学的娱乐性派生出消闲性、调节性、自由性等三种性质,等等, 它体现了90年代对文学的一种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论概括。 * *

80年代的文学

(1976-1989) 第一章 80年代

的文学环境 一、思想解放的潮流 “文革”期间,由于理

论和现实生活存在严重脱节,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荒谬性”被深刻意

识到,许多人不同程度地经历了思想的震荡,经历过确立权威的崩坏。

思考和反省的潮流已经形成并存在。对于文革中许多思想戒律的怀

疑,质询和冲决思想禁区的冲动,已形成一股巨大的潜流。 二、90

年代三大板块的文学 文学观念的多元性必然导致文学创作的

多样化。90年代的文坛,存在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然而又并行不悖

的三种文学这就是:主旋律文学、通俗文学和作家文学。 1、政治性

的主旋律文学:(官方文学、主流文学) 它产生于90年代初,

其出发点是强调文学的宣传教育功能,要求文学服从于当下的政治需

求。为改革开放服务。它偏重于“写什么”,有较强的政治性。 “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的作品,诸如天津女作家柳溪描写抗日战争

的长篇小说《战争启示录》;浙江女作家王旭峰写一个茶叶世家的长

篇小说《南方有嘉木》;江苏女作家黄蓓佳的儿童题材小说《我要做

个好孩子》;深圳中学生郁秀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花季雨季》;江苏作

家周梅森的长篇小说《人间正道》;山东身患残疾的女作家张海迪的

散文集《生活的追问》等等。 张平描述反腐斗争的长篇小说《抉

择》;周梅森作为《人间正道》、《天下财富》;范小青描写苏南乡镇企

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艰难处境与新机遇的长篇小说《百日阳光》等

等。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扫描了中国历史上的斗争历程与改革开

放后缤纷多彩的现实生活,或粗线条勾勒一个壮阔的社会斗争过程,

或精心刻画某一个生活情景和心灵过程,莫不具有相当高的认识价值

和审美价值。 2、大众性的通俗文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

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人文意识的变化。文学不再是国家利益(权力)

的宣传工具,作为“一门行业”(如经济、教育),文学作品成为了一

种特殊商品进入市场,人们在重视文学作品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开始

重视它的市场效益,经济效益。将文学纳入企业的范畴来运作。 作

家――工厂 读者――市场 作品――产品 读者市场 1、大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通俗化的作品 2、重视

文学的娱乐功能――“看点”、“卖点” 90年代的大众通俗小

说有三大特点: (1)台湾文学中的通俗文学作品被更大规模地引进

大陆。如金庸的新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梁凤仪的新财经小说,

高阳的新历史小说等。 (2)公安题材创作成为通俗文学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无论是纪实的,还是虚构的;无论是现实的,还是古代的,

都拥有大量的读者。如《黑冰》,《刑警本色》,《少年包青天》等。 (3)

雅俗共赏,雅俗融合的现象得到大家的认同。 一部分过去从事

纯文学的作家涉足通俗文学的创作,而通俗文学创作的作家也有了更

高品位的审美追求,他们都做到了雅中有俗,俗中有雅。如刘心武。

3、审美性的作家文学 这里的“作家文学”指的是那类可以

更好的弘扬作家的艺术个性,并以艺术探索和审美性的艺术创作为其

创作的重要追求的作家创作的文学。如陈忠实《白鹿原》,贾平凹《废

都》,刘震云《故乡的面和花朵》,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王安忆《长

恨歌》,徐小斌《羽蛇》,藏族女作家央珍《无性别的神》,阿来的《尘

埃落定》,陈染《一个人的战争》等。 三、90年代文学的两极分化

发展 所谓文学的两极分化,指的是在同一时期,文学向两

个相反的“极”发展,而这两个极既是反向运动,但同时又可以促成

同向的并行发展以至互相交融,如雅文学和俗文学、功利与非功利、

社会化和非社会化、写实与写意、纪实与虚构等,都是90年代文学

发展中各种相对称得两极。 1、社会化和私人化: 文学的社会

化:文学事业是社会性的事业,作家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

史使命感,文学属于人民,应该为改革开放事业服务。 文学的

私人化:表现性,情感性,娱乐性等。文学创作又是个人化的。个性,

体验性,宣泄性,消闲性,自由性等属于个人化的特点。 不少

作家打出了“私人化”的旗号,推出了一批有相当影响的作品。如陈

染,林白,韩东,卫慧等。 社会化和私人化的写作,成为90

年代文学的一种景观。 2、写实和写意: 写实:贴近生活,

以生活的原汁原味作为艺术的至境,艺术是生活的照片或翻版。如《一

个都不能少》,写乡村代课老师魏敏芝; 写意:不满足于贴近

生活,照抄生活的原貌,而是把生活加以变形,充分发挥艺术想象,

讲究神似而不注意形似,甚至于荒诞化。林白、陈染等人的小说。 写实与写意,与20世纪20年代的“客观写实”,“主观抒情”类似。

3、功利和非功利: “功利”:注重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政治影响。

主旋律文学。 “非功利”:私人化写作以及各种以艺术探索为己

任的作家文学。不大重视作品的社会作用,也不太讲究社会功利。 四、

90年代的长篇小说 (一)90年代为什么会出现长篇热 从

数量上看: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概每年有三百多部长篇问世。1995

年约700余部,1996年800余部,1997年逼近1000部,从数量上讲,

在中国文坛少见。 从质量上看: 1982―1991年的三届“茅

盾文学奖”共有 16部长篇获奖。 1993年陕西几位作家推出了几部

影响较大的长篇新作,评论界又把1993年称之为“长篇年”。 形

成长篇热的原因? 1、经过80年代的积累(生活、艺术),一大批中

青年作家渐渐成熟,转向长篇的创作。如陈忠实、贾品凹、刘震云、

余华、林白、陈染等。 2、江泽民的提倡。1995年后,江泽民提出

抓好文学创作中的三大件:“长篇小说”、“儿童文学”、“影视文学”

的创作。 3、图书市场的制约和驱动。 4、读者对长篇的喜好。 (二)

90年代长篇小说的风格:多元的艺术风格 1、 现实主义、浪

漫主义风格 1)“陕军”:陈忠实、贾平凹、路遥等 2)50年代的作

家:王蒙、陆文夫、刘心武等 3)“知青作家”:张承志、王安忆、史

铁生,铁凝等 2、西方现代派技巧 1)先锋小说:马原、洪峰、

残雪、苏童、余华、莫言、格非等 2)新写实小说:刘震云、刘恒、

池莉、方方 3)“晚生代”:陈染、林白、海男(它们的长篇更注重“私

人性”和“人性”特征,其表现风格更随意,在书写灵性的同时,甚

至无视社会公共空间的存在。) (三)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总体

评价 1、贴近现实生活,当代色彩浓厚(内容上) 贴近生活,

在较深层次上反映当代改革进程和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时代精神和

时代色彩,主要表现在“主流文学:。如周梅森的《人间正道》和反

映股市风云的《天下财富》等,陆天明《苍天在上》,张平《抉择》 2、

艺术创新,富有个性(艺术形式) 阿来《尘埃落定》:展示了

富有新鲜感的画面,描写”傻子“的形象,土司制度随傻子而消亡。

藏族的风俗,民情,人性,让读者看到了真正的生活。 (四)90

年代长篇小说热带来的某些问题 1、长官意志,不按艺术规律创作:

下计划,定题材 2、将长篇小说的出版完全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大

肆炒作,欺骗读者。 3、创作者,评论者,组织者和出版社对长篇小

说文体不够重视,文体意识淡薄。 4、创作主体浮躁。 5、 庸俗化

的评论和评奖起到了消极作用。 * 到了70年代末期,在各种

条件的推动下,这股潜流冲出地表,从而形成、出现了又一次地思想

解放运动。 “思想解放”,最初主要表现在对当代中国政治、

经济、文化路线和政策的检讨。 1、关于“真理标准”讨论 1978

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此文是思想解放的理论基础。之前,推翻了“两

个凡是”,并为“天安门事件”评反;之后,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是中国当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转移的标志,提出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扬弃文革中的许多观念,认识,做法,提倡思想解放,树立新

观念。 二、开放时期的外来影响 1、西方现代派的影响 改革

开放,国门被打开,西方现代派涌入中国,由于封闭太久,西方几十

年乃至近百年的文化成果一齐涌入中国,许多作家目不暇接,从各自

不同的审美认识、自身特点、 经历、个性、文化修养等的不同角度

接受西方现代派。这一情况类似五四新文学时期。 这里所说

的“西方现代派”概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西方现代文学,包括:

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文学,超现实主义,存在主

义,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

等。 1980年前后,对西方现代派的介绍,还停留在零散的,

常识性的,同时也较为冷静,客观的阶段。 徐敬亚1983年《崛

起的诗群》一文中,概括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点: (1)注意表现人

的自我心理意识。 (2)追求形式上的流动美和抽象美。 (3)反对

传统概念中的理性与逻辑。 (4)主张表现和挖掘艺术家的直觉和潜

意识。 2、对现代作家的重评 1949年后,原新月派徐志摩,象

征派李金发,现代派戴望舒等诗人和诗歌流派;30年代的“新感觉

小说”(海派);沈从文、老舍维代表的“京派”作家;“孤岛文学”;

钱钟书、张爱玲的小说;路翎的“七月派小说”;穆旦等的“九叶诗

派”等作家的创作被重新发掘,并给以新的评价,认识,从而打破了

左翼文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3、港台作家创作的“引进” 金庸,

梁羽生,古龙等人的新武侠小说; 琼瑶的言情小说; 梁凤

仪的新财经小说; 高阳的新历史小说。 三、对文学中人性、

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 这是80年代前期规模最大,对文

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最深刻的文艺思想的激荡。 1983――1984

年,文艺界开展了清除精神污染的斗争,对电影剧本《苦恋》(白桦),

小说《人啊,人》(戴厚英)等进行批判。 四、作家的分化和重组 80

年代的作家大致可以分为几组: 1、“复出作家”:(归来的作家) 他们是50年代被打成“右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平反,复出文

坛的“老一辈”作家。如丁玲,艾青,汪曾祺,王蒙,张贤亮,高晓

声,陆文夫等。他们有着几十年人世沧桑,又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复出后创作的激情如火山爆发(因为压抑太久),但过后多沉寂。

2、“知青作家”: 80年代,曾出现“知青文学”(主要是小

说),评论界普遍认为,所谓“知青文学”,第一:作者曾是文革中“上

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第二: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革中

的遭遇,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如他们返城后的

情况。北岛,舒婷,芒克,食指等人,虽也是知青,但由于他们进行

的是诗歌创作,因此,一般人认为他们不属于“知青作家”,他们的

诗歌也没有人称为“知青诗歌”或“知青文学”。 因此,知青作家普

遍指以知青题材为内容的小说作家,如韩少功,张承志,史特生,贾

平凹,王安忆,郑义等。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孔捷生《南

方的岸》均写于1981年,被认为是最早的知青文学。 卢新华

《伤痕》;陈建功《萱草的泪》;郑义《枫》;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

话》;老鬼《血色黄昏》,梁晓声《这

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今夜有暴风雨》等 3、“文革”后进

入文坛的中年作家: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刘心武

《班主任》 冯骥才《神鞭》 戴厚英《人啊,人》 古华《芙蓉镇》 4、80年代中期进入文坛的青年作家 他们具

有新的探索、革新精神,尤其是诗歌和小说方面。代表作家有:莫言、

刘索拉、残雪、马原、余华、苏童、叶兆言等。 5、“第三代”(“新

生代”)作家 海子、骆一禾、西川、翟永明等,他们普遍受

过高等教育,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宽的阅读范围,对中外古今都有

认识,他们的文学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是当时的文学新人。 五、

“市场经济”对文学的冲击 1985年起,新时期步入了新变时

期。 过去,文学被当成纯粹精神产品,只重视文学的“教化”

功能,而消解了文学的“娱乐”、“审美”功能。改革开放后,金钱,

财富,经济活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迅速加强,政治,意识形态

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被削弱,国家对经济文化控制的范围和有效性相

对减弱;社会分层的趋势加速,个体思想和生活空间的扩大;因社会

经济地位和利益而形成的阶层,因生活方式和需求(包括文化需求)

的分裂和多样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挤压,种种情况造

成了对文学的冲击。 市场经济的兴起,使文学成为一种

特殊的商品,文学创作就得按市场经济规律来运作,“产品”要有销

路,否则不能被社会承认。这种情况,使许多作家迷惑,但也使许多

作家崛起。 全方位改革,给80年代后期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机

遇和动力。 这一时期,文化思潮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着眼于新格局的建立。 新时期的前十年,着眼于对文革艺术

观念格局的破坏和向十七年现实主义格局的回归,文艺一直走在时代

思想解放的前列,在产生轰动效应的同时,也暴露出文学自身应如何

尽快获得独立品格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一时期,文学要求回到自身的

呼声日渐普遍和高涨,文学如何进一步展现自己的独特形式的问题成

为作家们普遍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新的文学格局的形成,标志着一个

文学新阶段的正式到来。 2、文学的本体性倍受关注。 再现生活――

组合生活――表现“观念”、“感觉” 3、文学争论的焦点发生变化。

具体作品――纯理论性问题 这一时期几个比较大的争鸣: (1)关

于文学批评方法等的讨论。 (2)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讨论。刘再复,

“人的主体性” (3)关于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 4、关于“重

写文学史”。 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 悲观论者:

文学为商品经济和欲望化时代的祭品,各种各样的炒作,各种价值混

乱、华而不实的作家、作品、思潮、流派和文学现象――文学“堕落”

的标志。 乐观论者:则把20世纪90年代视为中国文学走向自由、

新生和成熟的起点,在他们眼中新生代作家的涌现、文学的无序、价

值的多元以及“众声的喧哗”,也正是文学繁荣的表征。 《诱惑与困境》 ――90年代中国文学的内在矛盾 吴义勤 总体上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给人一种繁荣、

多元而又华而不实的印象,但与80年代中国文学那种一往无前、坚

定不移的气势相比,90年代的中国文学正在变得暧昧、犹疑、矛盾

重重,它已经丧失了80年代中国文学那种坚定的自信心和方向感。

而这恰恰就会造成90年代中国文学面孔的模糊与晦涩,也为准确理

解和把握90年代文学的本质和真相制造了困难 (《理论学刊》2004年3期 ) 90

年代文学概述 一、文学环境的变化: (一)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并

获得体制上的合法性,带来文学观念的巨大变化。 1992年,

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文学体制改革。原则上,作家写出的作品,直接进入市场。 作品要靠广告、宣传推销。贾平凹《废都》的炒作如是。 作品即(产品)商品 90年代以来,文学观念的变化: 1、文学观念的“多元化”。 “一元”代表的是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文学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对文学的期许。 “多元”则更多的是源于文学的内在冲动。文学作为一种个体性的精神创造活动,它本质上就是反对“统一”、反对束缚、反对“一元”的,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追求可以说体现的正是对作家的精神创造和文学内在规律的双重尊重。 环顾90年代文坛,我们目睹的确实是一幕幕丰富多彩的景象:新状态、新体验、女性写作、新都市、新现实主义、新生代、

新人类、后先锋„„各领风骚,带给我们一种热闹而新奇的刺激。 作家对于文学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文学工具论、文学神圣论、文学游戏论„„等等是各有市场,甚至公开宣称“玩文学”的也大有人在。我们已听不到80年代那种“共名”的、宏大的时代之声。 文学似乎也早已丧失了“共同语言”,萦绕我们耳边的只是各种各样的“众声喧哗”和“南腔北腔”。 “多元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外部来讲得之于文学组织、监督、管理、制约方式的改变或转化以及显在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减退或松驰;从内部来讲则源于作家主体个性意识、创造意识等“元”意识的真正觉醒。(结论,自己思考后得出) 2、对文学功能与价值认识的拓宽与深化。 文学的功能:指文学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各种作用。文学

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为满足社会的一定需要而存在的,在这种社会需要中,即包含着文学的种种功能。 左翼作家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强调文学对人民群众的启蒙教育作用。 重文学的社会功能。

90年代后,人们普遍认为,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审美作用。文学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都是以审美作用为前提的,它们不可能采取独立的方式存在,而只能寓于文学的审美功能之中。这种审美功能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品通过对对象的艺术的描写,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思想,从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快感 。 (二)知识分子“理想主义”色彩彻底破灭。 过去:生活的参与者,干涉者,殉道者,理想主义 90年代:在市场经济下,衡量一个人价值、地位的高低――“金钱”。 知识分子由过去的狂热、激情逐渐冷静下来,观照自己,正视现实。 一部分人看到了“金钱”的魔力,于是下海弄潮;一部分人则坚守清贫,苦中作乐;一部分人牢骚满腹,愤世嫉俗~~~~~ (三)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立场的公开呈现。 1、主流文化: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官方文化、正统文化 2、知识分子文化:高雅文化 3、大众文化:流行文化、通俗文化 各种文化现象常常互相交叉、渗透。 在80年代,文学讨论的重点是“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在90年代,文学讨论的重点是“文学与商业”的关系,“雅”与“俗”,“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童庆炳教

授把文学放在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的两种关系中加以考察,对文学的性质和功能做了深入而全面的考察,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把文学分为三级性质: 一级性质:生命性、文化性、承继性、意识形态性、艺术性等五种。 二级性质:再现性、表现性、情感性、社会性、价值性、道德性、娱乐性、符号性等八种;然后,又由这八种派生出三十七种三级性质来,构成新的文学观念。 三级性质:诸如文学的社会性便派生出人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党性等九种性质,文学的情感性派生出体验性、宣泄性、补偿性、疏导性、感染性等五种性质, 文学的娱乐性派生出消闲性、调节性、自由性等三种性质,等等, 它体现了90年代对文学的一种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论概括。 * *


相关文章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07-3-21 20:36:44 ·点击:2420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021410B 二.编写说明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在高等院校中文本科教学目标基 ...查看


  • 文学史概述讲稿
  • 文学史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清文学史脉络. 2.掌握各个文学史阶段的主要文学现象及文学成就. 教学时数 2课时 重点与难点 各个文学史阶段的重要文学现象. 一.文学史概念 1.历史对文学的影响: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文学内容乃至文学 ...查看


  • 公基常考知识点
  • <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事业单位概况.职业道德.公文与论文写作.科技常识和环境保护.文史知识.地方省情知识和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马克 ...查看


  • 西方文学史整理
  • 古希腊文学 古罗马文学 早期基督教文学 两希文化 希腊文化 人是万物的尺度/世俗的人本主义 非宗教的人本主义/希伯莱文化 摩西十诫/宗 教的人本主义/信仰上帝VS信仰自己 来世VS现世/理性.信仰压抑原欲VS情感与放纵原 欲/轻视VS看重个 ...查看


  • 散文发展的历史概述
  • 散文发展的历史概述.分类.和审美特征 (转载) 被 公 收 阅读 pmjjhmpb 藏 2011-12-12 原转众文 藏: 数:1 公来 于 开 源 修改 如何标记批注? 一.什么是散文 第一节散文的欣赏 散文这个词.内涵十分宽泛,古代. ...查看


  • 各世纪著名作品
  • 英语专业<英国文学>复习要点 教材名称:英国文学史 主编:刘炳善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古英语和中古英语时期 1.古英语时期是指英国国家和英语语言的形成时期.最早的文学形式是诗歌, 以口头形式流传,主要的诗人是吟游 ...查看


  • 近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概述
  • 近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概述 摘要:近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呈现出多维度.多层次的发展模式.学者们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索集中于梳理比较文学学科史.开创比较文学理论范式.以跨文明和变异学为核心的比较文学新理论,直接推动比较文学科学理论建设.中西 ...查看


  • 人民版历史考纲复习要点归纳:必修三
  • 人民版历史考纲要求详解:必修三 (附会考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 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试 行)整理) 学习文化史的原理 (1)社会根源:经济 政治 (2)所处的阶级立场 (3)文化的继承.借鉴 所涉及的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 ...查看


  •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美国青少年小说概述
  • 2012年第12期(总第210期) 广西社会科学 GUANCXISHEHUIKEXUE N0.12.2012 (Cumulatively,N0.210)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1004-6917.2012.1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