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交替]教学设计

[摘 要]《昼夜交替》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既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知识,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昼夜交替》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71 教材分析:

《地球上的一天》这一单元是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领域里有关“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之二:地球运动与昼夜变化”的具体内容标准编写的。本单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领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地球的秘密,使学生不仅要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周期为一天,需要24小时,而且还要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的认识历程,以及昼夜温度变化的原因和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本单元中共有四个研究主题,即《昼夜交替》《谁先看到日出》《昼夜温度的变化》《一天中的动植物》,在编排上按照“研究地球的运动方式――研究自转方向――探究昼夜温差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的思路,逐步走向深入。由于这些研究内容并不是学生能够通过做实验直接获得的,而是需要学生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去间接获取,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大胆地去假设,经历“提出假设――否定假设――再提出假设”的过程。

《昼夜交替》一课主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假设、验证”中,经历一次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过程,认识到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24小时。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借助实验器材模拟实验→推测诸多现象中哪种情况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可能性最大→分析得出引起“昼夜交替”现象的真正原因。

设计理念分析:

新课标强调要以培养小学生以科学素质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努力摆脱过于以知识为中心的旧有教学模式。本课教学内容为地球与空间部分的知识,这部分的知识是远离儿童身边的事物,学生学习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空间观念的建立主要靠想象、推理等间接手段,而不是直接观察。基于这些,教学设计一是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模拟实验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手段进一步强化认知。这种常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大大地降低了学生探究知识的难度。二是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运动是无法直接观察的,教师自制了“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教具来做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在科学活动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科学素质。

学生情况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组成,对地球的运动也有初步认识。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模糊的宇宙观,已经知道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等天文知识。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知识也有所接触,但由于学生受年龄、知识水平等方面限制,学生空间想象力存在不足、宇宙空间概念也有待建立,在不断的“假设、验证”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存在一些不足。

教学目标:

1.知道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都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2.通过让学生体验人类探究“昼夜交替”自然现象成因的历程,培养学生从小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猜想和假设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借助实验器材模拟出“昼夜交替”现象,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4.通过让学生了解哥白尼等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

科学态度和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力,从小树立为科学奋斗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昼夜交替”模拟实验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1.观看“同一个地方的白天和黑夜两幅图片”,初步了解“昼夜”现象

(1)提问:我们先来看两幅图片,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这两幅图片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2)简要介绍“什么是昼,什么是夜”。

2.播放视频,引入课题

(1)提问:一昼夜有多长?昼夜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2)(播放“昼夜交替”视频)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观察昼夜现象还有哪些特点?

(3)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昼夜交替”现象,并宣布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昼夜为什么会交替?”这个科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同一个地方的白天和黑夜两幅图片”和“昼夜交替”现象视频,一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昼夜交替”自然现象的浓厚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探究活动中。】

二、模拟实验研究“昼夜交替”现象

1.猜想太阳和地球之间怎样运动会引起昼夜交替现象

(1)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可能与哪些天体有关。

(2)太阳和地球之间怎样运动才能使白天和黑夜轮流出现,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学生分小组讨论,依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做出猜想。

学生的猜想可能有: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但不自转;③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④其他。

(3)学生汇报猜想,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地球在自转和公转运动中可能存在的两种运动方向,即自西向东运动和自东向西运动。

(4)整理学生的猜想,归纳出昼夜交替现象可能由“地球自转”或“地球公转”引起的两种猜想。

讲解“对照实验中变量必须是唯一的,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科学知识。分析“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猜想中有两个变量,实验后不能确定到底是“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现象,还是“地球公转”引起昼夜交替现象,从而排除这个猜想,直接去研究“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引起昼夜交替两种猜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去推测地球可能存在的运动形式,学生很早就知道了“地球围绕太阳转”的科学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把着力点放在猜想地球的运动形式和运动方向上,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2.学生设计实验

提问: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证明这些猜想是否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是否符合日常生活情况?

(1)我们可以做模拟实验,老师为了方便大家的研究,专门制作了一套教具。(出示自制的“昼夜交替”实验装置)

介绍太阳模拟器材。

[摘 要]《昼夜交替》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既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知识,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昼夜交替》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71 教材分析:

《地球上的一天》这一单元是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领域里有关“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之二:地球运动与昼夜变化”的具体内容标准编写的。本单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领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地球的秘密,使学生不仅要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周期为一天,需要24小时,而且还要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的认识历程,以及昼夜温度变化的原因和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本单元中共有四个研究主题,即《昼夜交替》《谁先看到日出》《昼夜温度的变化》《一天中的动植物》,在编排上按照“研究地球的运动方式――研究自转方向――探究昼夜温差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的思路,逐步走向深入。由于这些研究内容并不是学生能够通过做实验直接获得的,而是需要学生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去间接获取,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大胆地去假设,经历“提出假设――否定假设――再提出假设”的过程。

《昼夜交替》一课主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假设、验证”中,经历一次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过程,认识到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24小时。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借助实验器材模拟实验→推测诸多现象中哪种情况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可能性最大→分析得出引起“昼夜交替”现象的真正原因。

设计理念分析:

新课标强调要以培养小学生以科学素质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努力摆脱过于以知识为中心的旧有教学模式。本课教学内容为地球与空间部分的知识,这部分的知识是远离儿童身边的事物,学生学习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空间观念的建立主要靠想象、推理等间接手段,而不是直接观察。基于这些,教学设计一是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模拟实验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手段进一步强化认知。这种常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大大地降低了学生探究知识的难度。二是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运动是无法直接观察的,教师自制了“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教具来做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在科学活动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科学素质。

学生情况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组成,对地球的运动也有初步认识。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模糊的宇宙观,已经知道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等天文知识。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知识也有所接触,但由于学生受年龄、知识水平等方面限制,学生空间想象力存在不足、宇宙空间概念也有待建立,在不断的“假设、验证”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存在一些不足。

教学目标:

1.知道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都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2.通过让学生体验人类探究“昼夜交替”自然现象成因的历程,培养学生从小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猜想和假设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借助实验器材模拟出“昼夜交替”现象,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4.通过让学生了解哥白尼等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

科学态度和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力,从小树立为科学奋斗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昼夜交替”模拟实验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1.观看“同一个地方的白天和黑夜两幅图片”,初步了解“昼夜”现象

(1)提问:我们先来看两幅图片,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这两幅图片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2)简要介绍“什么是昼,什么是夜”。

2.播放视频,引入课题

(1)提问:一昼夜有多长?昼夜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2)(播放“昼夜交替”视频)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观察昼夜现象还有哪些特点?

(3)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昼夜交替”现象,并宣布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昼夜为什么会交替?”这个科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同一个地方的白天和黑夜两幅图片”和“昼夜交替”现象视频,一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昼夜交替”自然现象的浓厚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探究活动中。】

二、模拟实验研究“昼夜交替”现象

1.猜想太阳和地球之间怎样运动会引起昼夜交替现象

(1)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可能与哪些天体有关。

(2)太阳和地球之间怎样运动才能使白天和黑夜轮流出现,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学生分小组讨论,依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做出猜想。

学生的猜想可能有: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但不自转;③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④其他。

(3)学生汇报猜想,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地球在自转和公转运动中可能存在的两种运动方向,即自西向东运动和自东向西运动。

(4)整理学生的猜想,归纳出昼夜交替现象可能由“地球自转”或“地球公转”引起的两种猜想。

讲解“对照实验中变量必须是唯一的,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科学知识。分析“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猜想中有两个变量,实验后不能确定到底是“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现象,还是“地球公转”引起昼夜交替现象,从而排除这个猜想,直接去研究“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引起昼夜交替两种猜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去推测地球可能存在的运动形式,学生很早就知道了“地球围绕太阳转”的科学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把着力点放在猜想地球的运动形式和运动方向上,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2.学生设计实验

提问: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证明这些猜想是否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是否符合日常生活情况?

(1)我们可以做模拟实验,老师为了方便大家的研究,专门制作了一套教具。(出示自制的“昼夜交替”实验装置)

介绍太阳模拟器材。


相关文章

  • [昼夜交替]教学设计 1
  • <昼夜交替>教学设计 这一课是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上的一天"单元中的第一课.分为二课时教学,本节课属于第一课时.主要是研究地球上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第二课时是要求学生将课后收集的有关哥白 ...查看


  •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1
  •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干窑小学:吴惠敏 一.教学内容分析及学情分析: <昼夜交替现象>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 这一课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而是 ...查看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昼夜交替现象2教学设计
  •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目标: 能结合生活体验,对昼夜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 能对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可能性进行猜想,能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并尝试利用已有知识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质疑. 让学生体验.感悟历史上科学家们对昼夜交替现 ...查看


  • 昼夜交替现象
  •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作者:金玲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17 更新时间: 2014-3-24 23:30:48 2014年台州市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教 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查看


  •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邱)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认识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昼夜区别: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能积极提出地球产 ...查看


  • [昼夜交替]教学实录及简评
  • <昼夜交替>教学实录及简评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 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 能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 识识与技能 *知道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形成的: *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 ...查看


  • 五年级科学下册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 湘教版
  • 3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昼夜交替的成因.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尊重不同的意见的存在,并能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与选择. 科学知识 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 知道 ...查看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教案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昼夜交替.时差.水平物体的偏移>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1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中的第三节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地球的运动特点,第二部分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 ...查看


  • 七年级科学昼夜的成因1
  • 第一节 昼夜的成因 苏会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天体的东升西落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了解昼夜的成因 3.了解"日"的定义,以及它与地球自转周期的关系 4.知道中国古代的计时仪器和著名的天文学家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