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1 未来就业形势

1.1 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率低 高校扩招(见图1)至今已有10年,应届毕业生屡创新高,据教育部统计约有559万的大学生面临就业[2]。据福瑞医生网统计(结合卫生部最新数据),2009年医学类毕业生(中专以上至研究生)大约108万人[3]。不久前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也显示,所有学科大类中,医学类学生就业率排在最末位,就业率在该省已经连续两年倒数第一。去年底在当地高校举行的招聘会上,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的专场招聘会,有

1.8万名毕业生竞聘4000个岗位,南方医科大学举办的专场招聘会,同样是1万多名学生竞争3800多个岗位。

1.2 就业岗位层次提高、数量趋于饱和 尽管我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还严重不足,但由于地区分布、队伍结构、用人机制等问题,现有医疗机构普遍认为:数量趋于饱和,招人,就是想提高质量。所以,提高门槛是大医院的用人取向,多数医院目前想要研究生,全国基本一致。有关资料分析,2004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呈上升趋势,本科生基本持平但略有下降,专科生则下降明显。大多数医疗单位在招聘时,都希望招到有执业医师资格、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这给医学类应届毕业生就业又增加了难度。

1.3 考研人数大幅度攀升(见图2) 随着人们对高学历人才越来越看重,以及医疗单位招聘的要求越来越高,近两年毕业意向的选择上,突出的一个特点是考研人数大幅度上升。考研似乎已经成为医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最佳选择,普遍认为这个行业本科学历很难立足,期望通过考研提高身价,同时也避过就业高峰。另外,就业时很多医疗单位对专业的限制使得本科毕业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专业领域,根据市场需求重新选择主攻方向,从而加入考研的大军。报名考研的比例很高,但考上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很多同学甚至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

2 观念误区 目前医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还有学生自己在对就业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认识这些观念误区是正确引导医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

2.1 收入第一的观念 很多大学生应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薪水的高低,而把工作发展前景以及自身的提升空间放在次要位置。特别是医学生,认为自己上大学的时间比其它的专业要长,而且父母辛苦了一辈子,什么时候才能赚回成本?基于这样的功利心理,大学生往往只顾薪水的多少,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淡漠社会责任;过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忽视远大理想,也因此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

2.2 “干大事”的观念 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透彻的理解,加之学医耗时长、成本高,家庭和社会对医学生有很高的期望,导致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时好高骛远,突出表现如来自城市的学生不愿意离开城市,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又不愿意回家乡,因此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的不良印象。

2.3 虚荣心理 部分医学生求职心切,往往会产生一种虚荣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他们往往会过分夸大自己的学业成绩和工作能力,这种心理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校的声誉,而且也无助于自己实现顺利就业,因为用人单位引进毕业生是非常慎重的,对弄虚作假的学生,用人单位自然会拒之门外。

3 就业指导 在当前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该如何面对呢?大学毕业生不要盲目紧张,而是要更加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找准定位,科学、合理地调整就业思路,让自己的就业能力与市场有效对接,更要借鉴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经验与教训,积极面对就业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和压力!因此,我建议毕业生应该注意一下三方面问题:

3.1 调整观念,扩大就业范围 当前的形势下,毕业生都是朝着大城市、大医院去的,多人争抢一个职位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建议毕业生应该走向有需要的地方,可以选择中小城市,

或者大城市的小医院,甚至与医疗相关的产业先行就业之后再慢慢调整。总之,毕业生要客观评价自己,低姿态求职择业,学会从基层做起,适当放低薪酬要求。同时,在城市类型的选择上,中心城市固然机会多,但变动也更大,相比而言,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

3.2 尽量多渠道获得信息 人们常常抱怨自己的运气差,有些机会知道地晚了一步,好的职位被别人占掉了等等。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很多人由于没有及时的信息错失大好机会,所以在当今社会信息最重要,君不见很多中介机构就是靠信息服务而生存的很滋润吗?为何几个大的招聘网站广告漫天飞?道理是明摆着的。所有可以获得信息的渠道都不要放过,包括学校、报纸、网络以及大的论坛,QQ群等;也许多点的信息就会抓住个好机会呢。

3.3 积极进取的心态 其实面对困难心态是最重要的,有了积极进取的心态就可以思维敏捷、精神饱满的投入到求职的具体准备及过程中,才可以屡败屡战而不气馁。当你面对压力的时候大家也都在面对,你难他也难。很多时候坚持和积极就是最重要的。看看周边的同学很多不是屡败屡战的考取了名牌大学,很多不是屡败屡战的获得了好的职位吗?

3.4 走向民营诊所 可以肯定,今后民营单位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之一。与国有医疗单位相比,民办医院以及其他相关单位更加渴望医学人才,更欢迎医学类毕业生加盟,提供的待遇更加优惠,发展空间更大。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在当前经济不景气,就业前景不明朗的形势下,作为医学院校的毕业生或是准毕业生,应该清楚认识未来的就业形势,抛弃错误的就业观念,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切勿好高骛远,灰心气馁,相信不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1 未来就业形势

1.1 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率低 高校扩招(见图1)至今已有10年,应届毕业生屡创新高,据教育部统计约有559万的大学生面临就业[2]。据福瑞医生网统计(结合卫生部最新数据),2009年医学类毕业生(中专以上至研究生)大约108万人[3]。不久前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也显示,所有学科大类中,医学类学生就业率排在最末位,就业率在该省已经连续两年倒数第一。去年底在当地高校举行的招聘会上,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的专场招聘会,有

1.8万名毕业生竞聘4000个岗位,南方医科大学举办的专场招聘会,同样是1万多名学生竞争3800多个岗位。

1.2 就业岗位层次提高、数量趋于饱和 尽管我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还严重不足,但由于地区分布、队伍结构、用人机制等问题,现有医疗机构普遍认为:数量趋于饱和,招人,就是想提高质量。所以,提高门槛是大医院的用人取向,多数医院目前想要研究生,全国基本一致。有关资料分析,2004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呈上升趋势,本科生基本持平但略有下降,专科生则下降明显。大多数医疗单位在招聘时,都希望招到有执业医师资格、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这给医学类应届毕业生就业又增加了难度。

1.3 考研人数大幅度攀升(见图2) 随着人们对高学历人才越来越看重,以及医疗单位招聘的要求越来越高,近两年毕业意向的选择上,突出的一个特点是考研人数大幅度上升。考研似乎已经成为医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最佳选择,普遍认为这个行业本科学历很难立足,期望通过考研提高身价,同时也避过就业高峰。另外,就业时很多医疗单位对专业的限制使得本科毕业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专业领域,根据市场需求重新选择主攻方向,从而加入考研的大军。报名考研的比例很高,但考上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很多同学甚至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

2 观念误区 目前医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还有学生自己在对就业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认识这些观念误区是正确引导医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

2.1 收入第一的观念 很多大学生应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薪水的高低,而把工作发展前景以及自身的提升空间放在次要位置。特别是医学生,认为自己上大学的时间比其它的专业要长,而且父母辛苦了一辈子,什么时候才能赚回成本?基于这样的功利心理,大学生往往只顾薪水的多少,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淡漠社会责任;过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忽视远大理想,也因此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

2.2 “干大事”的观念 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透彻的理解,加之学医耗时长、成本高,家庭和社会对医学生有很高的期望,导致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时好高骛远,突出表现如来自城市的学生不愿意离开城市,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又不愿意回家乡,因此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的不良印象。

2.3 虚荣心理 部分医学生求职心切,往往会产生一种虚荣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他们往往会过分夸大自己的学业成绩和工作能力,这种心理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校的声誉,而且也无助于自己实现顺利就业,因为用人单位引进毕业生是非常慎重的,对弄虚作假的学生,用人单位自然会拒之门外。

3 就业指导 在当前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该如何面对呢?大学毕业生不要盲目紧张,而是要更加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找准定位,科学、合理地调整就业思路,让自己的就业能力与市场有效对接,更要借鉴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经验与教训,积极面对就业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和压力!因此,我建议毕业生应该注意一下三方面问题:

3.1 调整观念,扩大就业范围 当前的形势下,毕业生都是朝着大城市、大医院去的,多人争抢一个职位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建议毕业生应该走向有需要的地方,可以选择中小城市,

或者大城市的小医院,甚至与医疗相关的产业先行就业之后再慢慢调整。总之,毕业生要客观评价自己,低姿态求职择业,学会从基层做起,适当放低薪酬要求。同时,在城市类型的选择上,中心城市固然机会多,但变动也更大,相比而言,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

3.2 尽量多渠道获得信息 人们常常抱怨自己的运气差,有些机会知道地晚了一步,好的职位被别人占掉了等等。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很多人由于没有及时的信息错失大好机会,所以在当今社会信息最重要,君不见很多中介机构就是靠信息服务而生存的很滋润吗?为何几个大的招聘网站广告漫天飞?道理是明摆着的。所有可以获得信息的渠道都不要放过,包括学校、报纸、网络以及大的论坛,QQ群等;也许多点的信息就会抓住个好机会呢。

3.3 积极进取的心态 其实面对困难心态是最重要的,有了积极进取的心态就可以思维敏捷、精神饱满的投入到求职的具体准备及过程中,才可以屡败屡战而不气馁。当你面对压力的时候大家也都在面对,你难他也难。很多时候坚持和积极就是最重要的。看看周边的同学很多不是屡败屡战的考取了名牌大学,很多不是屡败屡战的获得了好的职位吗?

3.4 走向民营诊所 可以肯定,今后民营单位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之一。与国有医疗单位相比,民办医院以及其他相关单位更加渴望医学人才,更欢迎医学类毕业生加盟,提供的待遇更加优惠,发展空间更大。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在当前经济不景气,就业前景不明朗的形势下,作为医学院校的毕业生或是准毕业生,应该清楚认识未来的就业形势,抛弃错误的就业观念,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切勿好高骛远,灰心气馁,相信不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相关文章

  • 循证医学和Meta分析
  • 循证医学和Meta分析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概述 一. 循证医学的产生的背景 循证医学的实践,最早的记载于中国.在清乾隆年间,就有"考证"古代医书的做法(Woodhouse,1998).在欧洲,法国革命后期,Pierre ...查看


  • 医学科技发展
  •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目录 基本信息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二.指导思想 三.基本原则 四.战略目标 五.重点任务 六.保障措施 基本信息 科技部等部门关于印发医学科技发展 ...查看


  • 预防医学基本研究内容
  • 一.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带头学科,又是预防医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健康和疾病分布的决定因素,制订和评价防治对策的科学,它围绕着时间.地点(空间)和人群的各种特性来研究,不但研究传染病和慢性病,也研究健康现象(如 ...查看


  • 2013年重庆大学生村官考试报考条件
  • 2013 年重庆大学生村官考试报考条件1. 报考主城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 南区,下同)建制村岗位的应是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报考主城区以外建 制村岗位的应是全日制普通高校 201 ...查看


  • 循证医学基本概念
  • 名词解释 循征医学: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以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 系统评价:是一种综合文献的研究方法,即按照特定的问题 ...查看


  • 2014循证医学
  • 循证医学证据资源及检索 中南大学,刘双阳 2014 年10 月 2014年 10月 1 阿司匹林真的能预防大肠癌吗? 阿司匹林真的能预防大肠癌吗? 阿司匹林真的能预防大肠癌吗? 2 3 4 5 问题 • 这些证据的质量如何?证据的结论是否科 ...查看


  • 南京医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指南
  • 南京医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指南 目 录 一.医学教育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 二.医学教育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 三.医学教育研究项目的管理------------------- ...查看


  • 临床教师基础医学再教育对提高其临床医学教学水平的作用
  • [摘要]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医学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继续医学教育是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临床教师培养过程中,基础医学知识的继续教育较少,致使临床教师在临床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合理地运用基础医学知识来解释疾病的发 ...查看


  • _黄帝内经_医学模式研究
  • <黄帝内经>医学模式研究 田丙坤 邢玉瑞* ()陕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陕西省咸阳市世纪大道中段,71204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计划)资助项目(9732011CB505401 国家 ...查看


  • 近30年中国医学人类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思想战线 2011年第3期第37卷l13,2011Vol137 近30年中国医学人类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徐义强 摘 要:在医学人类学近30年的学科建设中,我国一些学者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翻译了一批国外著作,开展了一些应用性研究,近些年还成立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