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诗: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原文

  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我来不见隆准人,沥酒空余庙中客。

  征东同舍鸳与鸾,酒酣劝我悬征鞍。蓝山宝肆不可入,玉中仍是青琅玕。

  武威将军使中侠,少年箭道惊杨叶。战功高后数文章,怜我秋斋梦蝴蝶。

  诘旦九门传奏章,高车大马来煌煌。路逢邹枚不暇揖,腊月大雪过大梁。

  忆昔公为会昌宰,我时入谒虚怀待。众中赏我赋高唐,回看屈宋由年辈。

  公事武皇为铁冠,历厅请我相所难。我时憔悴在书阁,卧枕芸香春夜阑。

  明年赴辟下昭桂,东郊恸哭辞兄弟。韩公堆上跋马时,回望秦川树如荠。

  依稀南指阳台云,鲤鱼食钩猿失群。湘妃庙下已春尽,虞帝城前初日曛。

  谢游桥上澄江馆,下望山城如一弹。鹧鸪声苦晓惊眠,朱槿花娇晚相伴。

  顷之失职辞南风,破帆坏桨荆江中。斩蛟破璧不无意,平生自许非匆匆。

  归来寂寞灵台下,著破蓝衫出无马。天官补吏府中趋,玉骨瘦来无一把。

  手封狴牢屯制囚,直厅印锁黄昏愁。平时赤帖使修表,上贺嫖姚收贼州。

  旧山万仞青霞外,望见扶桑出东海。爱君忧国去未能,白道青松了然在。

  此时闻有燕昭台,挺身东望心眼开。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

  彭门十万皆雄勇,首戴公恩若山重。廷评日下握灵蛇,书记眠时吞彩凤。

  之子夫君郑与裴,何甥谢舅当世才。青袍白简风流极,碧沼红莲倾倒开。

  我生粗疏不足数,梁父哀吟鸲鹆舞。横行阔视倚公怜,狂来笔力如牛弩。

  借酒祝公千万年,吾徒礼分常周旋。收旗卧鼓相天子,相门出相光青史。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鉴赏

  这首带有自叙性质的七言歌行作于大中四年春,叙写了诗人从会昌末到入卢幕前这段期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诗分三段,第一段从时、地引出徐幕同舍和幕主卢弘止奏辟自己入幕的经过。第二段着重回忆自己从会昌末到入徐幕前的经历遭遇,包括任职秘省、赴桂林幕、桂幕生活、离幕北归、任京兆掾等,并交叉叙述与卢弘止的交谊始末。第三段赞美同僚、祝颂府主,并表达了自己的怀抱。

  这首诗成功地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诗一开始就慨叹“我来不见隆准人”,流露出对现实中封建统治者的失望,叙写这段时期困窘失意的境遇,从“憔悴在书阁”到“赴辟下昭桂”,从“失职辞南风”到“补吏府中趋”,可以看到一个有才能有抱负的文人遭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以及他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怨恨。尽管境遇极为坎坷,但仍然豪迈胸襟抱负乐观向上。“爱君忧国”之志、“斩蛟破璧”之慨不因此而减退。“此时闻有燕昭台”四句,报国从戎之情溢于言表;“我生粗疏不足数”四句,豪纵不羁之慨如在眼前。诗中所塑造的诗人自我形象,平时多愁善感的诗人形象有别。接下来“归来寂寞灵台下”一节,先叙述回到长安后仕途的坎坷,生活的困顿,心情的寂寞,正在遥想旧山,萌发出世之想的时候,忽又转入“爱君忧国去未能”的表白和“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的高唱,表现了诗人虽处困境却直面现实、乐观热情地面对未来。末段描写幕中生活,也生动描写了自己的形象:“我生粗疏不足数,梁父哀吟鸲鹆舞。横行阔视倚公怜,狂来笔力如牛弩。”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作者简介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原文

  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我来不见隆准人,沥酒空余庙中客。

  征东同舍鸳与鸾,酒酣劝我悬征鞍。蓝山宝肆不可入,玉中仍是青琅玕。

  武威将军使中侠,少年箭道惊杨叶。战功高后数文章,怜我秋斋梦蝴蝶。

  诘旦九门传奏章,高车大马来煌煌。路逢邹枚不暇揖,腊月大雪过大梁。

  忆昔公为会昌宰,我时入谒虚怀待。众中赏我赋高唐,回看屈宋由年辈。

  公事武皇为铁冠,历厅请我相所难。我时憔悴在书阁,卧枕芸香春夜阑。

  明年赴辟下昭桂,东郊恸哭辞兄弟。韩公堆上跋马时,回望秦川树如荠。

  依稀南指阳台云,鲤鱼食钩猿失群。湘妃庙下已春尽,虞帝城前初日曛。

  谢游桥上澄江馆,下望山城如一弹。鹧鸪声苦晓惊眠,朱槿花娇晚相伴。

  顷之失职辞南风,破帆坏桨荆江中。斩蛟破璧不无意,平生自许非匆匆。

  归来寂寞灵台下,著破蓝衫出无马。天官补吏府中趋,玉骨瘦来无一把。

  手封狴牢屯制囚,直厅印锁黄昏愁。平时赤帖使修表,上贺嫖姚收贼州。

  旧山万仞青霞外,望见扶桑出东海。爱君忧国去未能,白道青松了然在。

  此时闻有燕昭台,挺身东望心眼开。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

  彭门十万皆雄勇,首戴公恩若山重。廷评日下握灵蛇,书记眠时吞彩凤。

  之子夫君郑与裴,何甥谢舅当世才。青袍白简风流极,碧沼红莲倾倒开。

  我生粗疏不足数,梁父哀吟鸲鹆舞。横行阔视倚公怜,狂来笔力如牛弩。

  借酒祝公千万年,吾徒礼分常周旋。收旗卧鼓相天子,相门出相光青史。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鉴赏

  这首带有自叙性质的七言歌行作于大中四年春,叙写了诗人从会昌末到入卢幕前这段期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诗分三段,第一段从时、地引出徐幕同舍和幕主卢弘止奏辟自己入幕的经过。第二段着重回忆自己从会昌末到入徐幕前的经历遭遇,包括任职秘省、赴桂林幕、桂幕生活、离幕北归、任京兆掾等,并交叉叙述与卢弘止的交谊始末。第三段赞美同僚、祝颂府主,并表达了自己的怀抱。

  这首诗成功地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诗一开始就慨叹“我来不见隆准人”,流露出对现实中封建统治者的失望,叙写这段时期困窘失意的境遇,从“憔悴在书阁”到“赴辟下昭桂”,从“失职辞南风”到“补吏府中趋”,可以看到一个有才能有抱负的文人遭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以及他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怨恨。尽管境遇极为坎坷,但仍然豪迈胸襟抱负乐观向上。“爱君忧国”之志、“斩蛟破璧”之慨不因此而减退。“此时闻有燕昭台”四句,报国从戎之情溢于言表;“我生粗疏不足数”四句,豪纵不羁之慨如在眼前。诗中所塑造的诗人自我形象,平时多愁善感的诗人形象有别。接下来“归来寂寞灵台下”一节,先叙述回到长安后仕途的坎坷,生活的困顿,心情的寂寞,正在遥想旧山,萌发出世之想的时候,忽又转入“爱君忧国去未能”的表白和“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的高唱,表现了诗人虽处困境却直面现实、乐观热情地面对未来。末段描写幕中生活,也生动描写了自己的形象:“我生粗疏不足数,梁父哀吟鸲鹆舞。横行阔视倚公怜,狂来笔力如牛弩。”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作者简介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相关文章

  • 四下教案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
  • [四下教案 古诗两首 江南春 春日偶成]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四下教案 古诗两首 江南春 春日偶成.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 ...查看


  • 诗词接龙(1)
  • 诗句接龙 聪明懂事小学生,知识花园初长成.百科知识渐通晓,文明礼貌记心中. 古代诗词真不少,诵读名句润人生.出口成章本领大,我们一起来接龙.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代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 十二韵 2.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查看


  • 古诗词朗诵串词
  • 古诗词朗诵 女:望千古故乡明月,唱一阙历史弦歌. 古往今来,文人骚客面对良辰美景,评古今.论兴亡,引诗情.上碧宵,看大漠长河,边塞雄关,春花秋月,雨雪风霜. 男:很多意境,我们都似曾相识,唤醒我们心中渺远迷蒙的情思,能够照耀尘世的,不只是诗 ...查看


  • 古诗文积累
  • 赋新月(缪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 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 三五团圆照满天.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查看


  • 四年级上学期古诗文诵读必背篇目
  • 四年级上学期古诗文诵读必背篇目: 1.*凉州词 2.*游山西村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送元二使安西 5.*过故人庄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芙蓉楼送辛渐 8.水调歌头 9.晚春 10.春宵 11.客中作 12.闻王昌龄左迁 ...查看


  • 试论李商隐政治_咏史诗中的忧患意识
  • 试论李商隐政治.咏史诗中的忧患意识 云南省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潞西! 关键词:李商隐政治诗 咏史诗 忧患意识 摘 要:忧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基调.在李商隐的政治诗.咏史诗中,诗人忧心国运,感时伤世,关心民生 疾苦,秉笔直评朝政,为江河日 ...查看


  • 小学诗词-三年级
  • 三年级上学期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雪 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十二月十五夜 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绝句 唐·杜甫 ...查看


  • 戴望舒和他的[雨巷]
  • 戴望舒和他的<雨巷> 戴望舒(1905-1950),浙江余杭县人.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抗战爆发以后,诗风有较大转变.具代表性的诗有:<我思想>.<寒风中闻声>.<偶 ...查看


  • 四.五.六年级必背古诗
  • 四年级第一学期(10首) <峨眉山月歌>(李白) <风>(李峤) <望洞庭>(刘禹锡) <江雪>(柳宗元) <元日>(王安石)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