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布置图片:弯弯绕绕中的环境创设

  一、弯弯绕绕天地——引发幼儿探究弯弯绕绕事物的兴趣

  一天,我们带着孩子们来到小菜园,看到丝瓜秧长大了,还开出了黄黄的小花。“大家来看!快来看!”一个孩子惊叫起来。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丝瓜茎上长着一根须须,卷卷的,像一根弹簧,非常可爱。弦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看到孩子们如此感兴趣,我们就顺势展开主题活动“弯弯绕绕”。

幼儿园环境布置图片:弯弯绕绕中的环境创设

  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和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有关图片、实物,在活动室里布置了相应的环境“弯弯绕绕天地”。我们将盘山路、高速公路、攀援植物和各种迷宫的图片展示在活动室的墙上,将卷发布娃娃、弹簧、电话线、大小不一的弹簧玩具(如惊奇匣、弹跳动物)等布置在活动室一角。孩子们观察图片和实物,通过用手指顺着弯曲物体边沿“行走”,发现这些物品共性的同时,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这些东西都要做成弯弯绕绕的?”我们趁机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它们是直的会怎么样呢”“弯弯绕绕有什么好处”等。

  直观形象的图片和实物使幼儿初步感知了弯绕是富有变化的形态,同时也为幼儿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这不仅加深了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更引发幼儿去想象和创造.使幼儿初步认识到,弯绕既是许多物体的自然形态,又凝聚着人们的创造,弯绕的形态和造型不仅体现了物体的美感,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物体的实用性。在幼儿看和思的过程中,我们及时捕捉教育契机.适当引导,从而使主题内容得以丰富、发展,进一步激发幼儿去关注、探究弯曲的形状。

  二、弯弯绕绕朋友——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弯弯绕绕

  幼儿自发地根据经验画出了自己知道的弯绕物体,我们便把这些作品与大家收集的图片资料装订在一起,变成一本《弯弯绕绕写真集》。对此,孩子们很喜欢,不时地去翻阅、交流。同时,孩子们试着摆弄那些实物,比如把弯绕的弹簧往两边拉等。当孩子们对弯弯绕绕物品的了解逐渐加深时,我们开辟了“弯弯绕绕朋友”主题墙,适时地呈现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的各种能制作成弯绕物品的操作材料,并随着主题活动的进行不断丰富,引导幼儿通过操作进一步感知物体弯绕的特性。

  如我们把毛线、电线、纸条、绳子等固定在墙上和走廊栏杆上,让幼儿自由摆弄,感知到这些物品都是可以弯绕的,并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把它们变成各种弯弯绕绕的东西。孩子们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他们把油烟机的排气管弯弯曲曲地固定在墙角,用几个小球玩“小球钻洞”的游戏;他们把一段段电线挂在墙上,进行“自由自在的电线”造型活动;他们将毛线用图钉固定在主题墙上。变出了弯弯曲曲的“中国地图”;他们用结构玩具搭建成弯弯曲曲的“大桥”,用纸箱连接成弯弯曲曲的“隧道”……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拥有了广阔的联想空间,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了解到生活中的物体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弯弯绕绕就是物品存在的形态之一。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知道了很多东西可以弯绕,且弯绕后有很多用途,进一步从造型美与实用性两方面理解了变形的必要性。

  三、弯弯绕绕乐园——记录幼儿对“弯弯绕绕”的切身体验

  随着“弯弯绕绕”主题活动的进行,我们创设了“弯弯绕绕乐园”,展示幼儿的活动过程和成果,让同班甚至同年段的小伙伴们共同分享。

  我把幼儿在各种场合观察到的弯弯绕绕的物品、幼儿画的各种弯弯绕绕的图画展示在主题墙上,比如“蜗牛一家”“我设计的盘山公路”“曲里拐弯蛇”等:我们把幼儿制作的各种弯弯绕绕的手工作品。比如地图、弹簧、方便面、衣架、回形针、眼镜等摆放到“超市”中。能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这对每个幼儿来说都是一种鼓励。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孩子们通过交流.积累了更多的知识经验。也更有信心了。

  除了展示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图片资料、记录幼儿活动痕迹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幼儿创造,促使幼儿的探索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制作弯弯绕绕物品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幼儿用肢体来表现弯弯绕绕的物品,这有利于幼儿进一步体验弯弯绕绕这种特殊的形态。

  在一次区域活动时,一个幼儿边给同伴烫发边自言自语:“卷发也是弯弯绕绕的……”看来,孩子们联系到自身了。于是,我们适时地在“娃娃家”提供关节会活动的布娃娃,让孩子们通过摆弄,了解关节的弯曲运动,继而用腰、腿、胳膊、脖颈等身体部位进行弯曲造型,积累对身体活动的认识,获得有关空间的经验,感受弯曲形状的丰富多样性。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先独自造型,并与同伴互相讨论自己的造型像什么,比如像彩虹、像小山,接着他们合作造型,弯曲腰部组合成“新安江大桥“”高架桥”“弯弯曲曲的隧道”等,他们还进一步尝试合作拼搭“肢体迷宫”“肢体小路“”卷心菜”等。这些身体造型活动使幼儿进一步认识了弯曲这一特定的、丰富多样的形态,也体验到了造型活动的乐趣。

  该主题活动的目标是引领幼儿感知生活中的弯绕世界,饶有兴趣地发掘和体验与之相关的造型及其作用。并用各种材料和方式去再现或创造出一片弯弯绕绕的天地。在这一过程中,环境创设发挥了巨大的支持作用.它促使幼儿调动各种感官去体验、去创造。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与主题活动相适应的环境应该隐含教育目的,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活动中教师既要引导幼儿、鼓励幼儿,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布置环境、解读周围世界。

  来源:《幼儿教育》2007.6

  浙江建德市教育局教研室 沈巧英

  一、弯弯绕绕天地——引发幼儿探究弯弯绕绕事物的兴趣

  一天,我们带着孩子们来到小菜园,看到丝瓜秧长大了,还开出了黄黄的小花。“大家来看!快来看!”一个孩子惊叫起来。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丝瓜茎上长着一根须须,卷卷的,像一根弹簧,非常可爱。弦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看到孩子们如此感兴趣,我们就顺势展开主题活动“弯弯绕绕”。


  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和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有关图片、实物,在活动室里布置了相应的环境“弯弯绕绕天地”。我们将盘山路、高速公路、攀援植物和各种迷宫的图片展示在活动室的墙上,将卷发布娃娃、弹簧、电话线、大小不一的弹簧玩具(如惊奇匣、弹跳动物)等布置在活动室一角。孩子们观察图片和实物,通过用手指顺着弯曲物体边沿“行走”,发现这些物品共性的同时,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这些东西都要做成弯弯绕绕的?”我们趁机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它们是直的会怎么样呢”“弯弯绕绕有什么好处”等。

  直观形象的图片和实物使幼儿初步感知了弯绕是富有变化的形态,同时也为幼儿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这不仅加深了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更引发幼儿去想象和创造.使幼儿初步认识到,弯绕既是许多物体的自然形态,又凝聚着人们的创造,弯绕的形态和造型不仅体现了物体的美感,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物体的实用性。在幼儿看和思的过程中,我们及时捕捉教育契机.适当引导,从而使主题内容得以丰富、发展,进一步激发幼儿去关注、探究弯曲的形状。

  二、弯弯绕绕朋友——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弯弯绕绕

  幼儿自发地根据经验画出了自己知道的弯绕物体,我们便把这些作品与大家收集的图片资料装订在一起,变成一本《弯弯绕绕写真集》。对此,孩子们很喜欢,不时地去翻阅、交流。同时,孩子们试着摆弄那些实物,比如把弯绕的弹簧往两边拉等。当孩子们对弯弯绕绕物品的了解逐渐加深时,我们开辟了“弯弯绕绕朋友”主题墙,适时地呈现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的各种能制作成弯绕物品的操作材料,并随着主题活动的进行不断丰富,引导幼儿通过操作进一步感知物体弯绕的特性。

  如我们把毛线、电线、纸条、绳子等固定在墙上和走廊栏杆上,让幼儿自由摆弄,感知到这些物品都是可以弯绕的,并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把它们变成各种弯弯绕绕的东西。孩子们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他们把油烟机的排气管弯弯曲曲地固定在墙角,用几个小球玩“小球钻洞”的游戏;他们把一段段电线挂在墙上,进行“自由自在的电线”造型活动;他们将毛线用图钉固定在主题墙上。变出了弯弯曲曲的“中国地图”;他们用结构玩具搭建成弯弯曲曲的“大桥”,用纸箱连接成弯弯曲曲的“隧道”……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拥有了广阔的联想空间,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了解到生活中的物体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弯弯绕绕就是物品存在的形态之一。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知道了很多东西可以弯绕,且弯绕后有很多用途,进一步从造型美与实用性两方面理解了变形的必要性。

  三、弯弯绕绕乐园——记录幼儿对“弯弯绕绕”的切身体验

  随着“弯弯绕绕”主题活动的进行,我们创设了“弯弯绕绕乐园”,展示幼儿的活动过程和成果,让同班甚至同年段的小伙伴们共同分享。

  我把幼儿在各种场合观察到的弯弯绕绕的物品、幼儿画的各种弯弯绕绕的图画展示在主题墙上,比如“蜗牛一家”“我设计的盘山公路”“曲里拐弯蛇”等:我们把幼儿制作的各种弯弯绕绕的手工作品。比如地图、弹簧、方便面、衣架、回形针、眼镜等摆放到“超市”中。能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这对每个幼儿来说都是一种鼓励。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孩子们通过交流.积累了更多的知识经验。也更有信心了。

  除了展示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图片资料、记录幼儿活动痕迹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幼儿创造,促使幼儿的探索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制作弯弯绕绕物品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幼儿用肢体来表现弯弯绕绕的物品,这有利于幼儿进一步体验弯弯绕绕这种特殊的形态。

  在一次区域活动时,一个幼儿边给同伴烫发边自言自语:“卷发也是弯弯绕绕的……”看来,孩子们联系到自身了。于是,我们适时地在“娃娃家”提供关节会活动的布娃娃,让孩子们通过摆弄,了解关节的弯曲运动,继而用腰、腿、胳膊、脖颈等身体部位进行弯曲造型,积累对身体活动的认识,获得有关空间的经验,感受弯曲形状的丰富多样性。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先独自造型,并与同伴互相讨论自己的造型像什么,比如像彩虹、像小山,接着他们合作造型,弯曲腰部组合成“新安江大桥“”高架桥”“弯弯曲曲的隧道”等,他们还进一步尝试合作拼搭“肢体迷宫”“肢体小路“”卷心菜”等。这些身体造型活动使幼儿进一步认识了弯曲这一特定的、丰富多样的形态,也体验到了造型活动的乐趣。

  该主题活动的目标是引领幼儿感知生活中的弯绕世界,饶有兴趣地发掘和体验与之相关的造型及其作用。并用各种材料和方式去再现或创造出一片弯弯绕绕的天地。在这一过程中,环境创设发挥了巨大的支持作用.它促使幼儿调动各种感官去体验、去创造。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与主题活动相适应的环境应该隐含教育目的,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活动中教师既要引导幼儿、鼓励幼儿,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布置环境、解读周围世界。

  来源:《幼儿教育》2007.6

  浙江建德市教育局教研室 沈巧英


相关文章

  • 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的有效结合
  •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而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活动的补充和拓展,已成为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但以往的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往往独立进行,缺少相联性.互助性,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最大教育价值. 在幼教改 ...查看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弯弯绕绕的朋友
  • [活动目标] 1.寻找弯曲物体的朋友. 2.对弯曲的物体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典型的弯曲物体的物品.如:大大卷泡泡糖.香蕉.剥开的桔子.电话线.蚊香.弯柄的雨伞.发卡.弹簧.毛线.铁丝.秤钩.晾衣架.跳绳.小纸船等 ...查看


  •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纸箱弯弯绕
  • 活动目标: 1.学习沿曲线走.爬.钻. 2.发展敏捷.灵活的行动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弯弯绕绕的活动场地(用线)2.用圈圈做成的"长龙"活动过程: 一.弯弯走1.T:我们一起来看看地上有什么啊? T:嗯,地上有两条 ...查看


  • 主题(弯弯绕绕)第十周(2.3.6)
  • 第十周(2009年4月13日--2009年4月17日) 主题名称:弯弯绕绕 主题目标 ●对弯曲盘绕的现象产生兴趣,寻找弯曲盘绕的物体. ●用描述性的语言辨别不同的弯,感受弯曲形状的丰富多样性. ●通过绘画.唱歌.肢体动作等形式表现弯曲的物体 ...查看


  • 科学[植物的弯曲运动]
  • 科学 植物的弯曲运动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几种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挂图第25号. 2.事先在幼儿园附近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 ...查看


  • 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家园沟通家长会发言稿
  • 各位家长: 晚上好!首先代表我们班的三位老师,欢迎各位爸爸妈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组织的家长会,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经过一年多幼儿园生活和学习, 我们班的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从生活自理能力到 ...查看


  • 一键搞定弯弯绕绕的句型转换
  • 肯定句变否定句,肯定句变一般疑问句,对划线部分提问变成特殊疑问句,总之,各种句型转换,换的是晕头转向,有木有? 今天来彻底消灭下各种句型. 一键分清句子种类 英语句子,按照说话人的目的可分为四种: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具体分法详见 ...查看


  • 小二班主题活动[小司机]
  • [主题由来] 上周五春游活动,孩子们驱车前往牛头山游玩,坐在旅游车上,孩子们口中念念有词:"嘀嘀嘀,开车啦!"看到孩子们对开车.玩车的兴趣那么浓厚,加上"汽车"又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交通工具, ...查看


  • 小班科学活动
  • 小班科学活动:好吃的水果 设计意图: 水果是一种绿色食品,内含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等.经常食用对人体健康有益,是人们生活中必需的食物.选择水果这一主题,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幼儿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正如<纲要>指出:幼儿应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