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方周末三农问题的报道研究

《南方周末》2012—2013年“三农”报道研究

摘要

“三农”问题一直是媒体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通过媒体的报道不断促进着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南方周末》作为全国范围内的强势媒体,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着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在报道“三农”问题的各个方面时,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农村的教育、经济改革以及吸引更多的目光关注正在被边缘化的群体——农民。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南方周末》站在理性建设性的高度,倾听呼声,搭建城乡桥梁,为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内容分析法以及定性研究方法,以《南方周末》为个案,通过对它2012.7—2013.7一年间关于“三农”问题的报道进行分析研究,定性分析出《南方周末》“三农”报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经验和不足,为媒体关于“三农”报道提供借鉴和改革方向。

文章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报道现状及相关政策,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概括;第二章从数据出发,对《南方周末》“三农”报道的篇幅、题材、立场进行分析;第三章运用框架理论对其进行特点总结,着重点在于“城市化”背景下的“三农”报道和媒体如何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第四章总结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笔者的见解:即让媒体从多个角度报道“三农”问题,成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催化剂;第五章说明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关键词:南方周末 “三农”报道 内容分析 特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2

第一节 背景介绍„„„„„„„„„„„„„„„„„„„„„„„2

一、“三农”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政策„„„„„„„„„„„„„„2

二、“三农”报道研究现状„„„„„„„„„„„„„„„„„„3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4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5

第二章 《南方周末》“三农”报道分析„„„„„„„„„„„„„„5

第一节 内容分析„„„„„„„„„„„„„„„„„„„„„„„5

一、“三农”报道数量、版面位置统计„„„„„„„„„„„„„5

二、“三农”报道类型分析„„„„„„„„„„„„„„„„„„6

三、“三农”报道主题分析„„„„„„„„„„„„„„„„„„7

四、“三农”报道立场分析„„„„„„„„„„„„„„„„„„9

第二节 分析总结„„„„„„„„„„„„„„„„„„„„„„„„10

第三章 《南方周末》“三农”报道特点„„„„„„„„„„„„„„10

第一节 推动城乡构建一体化,发挥桥梁作用„„„„„„„„„„„„10

一、以所见所闻展现农民真实生活„„„„„„„„„„„„„„„„10

二、以理性态度直面农业土地纠纷„„„„„„„„„„„„„„„„11

第二节 倾听呼声,为民呐喊,为民维权„„„„„„„„„„„„„11

一、以人为本,深入个例,体现人文关怀„„„„„„„„„„„11

二、切实发声,把握全局,为农民出谋划策„„„„„„„„„„12

第三节 报道形式多样,风格创新,贴近受众„„„„„„„„„„„„12

一、体裁创新,突破传统风格„„„„„„„„„„„„„„„„„12

二、图文结合,视觉冲击力强„„„„„„„„„„„„„„„„„13

三、以“我”所见,真实可感„„„„„„„„„„„„„„„„„13

第四章 总结及建议„„„„„„„„„„„„„„„„„„„„„„„13

第一节 报道中存在的问题„„„„„„„„„„„„„„„„„„„„13

一、个体报道过多,缺少宏观引领,政策法规内容少„„„„„„13

二、新闻专栏中“三农”报道少,评论、文化专栏居多„„„„„14

三、较少关注农民工和农村医疗问题„„„„„„„„„„„„„14

第二节 深化“三农”报道„„„„„„„„„„„„„„„„„„„„14

一、全方位报道,多专栏报道,纪实与评论相结合„„„„„„„„14

二、加强基层报道队伍建设,深入农村,农民„„„„„„„„„„14

三、用舆论合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14

第五章 研究局限和展望„„„„„„„„„„„„„„„„„„„„„15

第一节 研究局限„„„„„„„„„„„„„„„„„„„„„„„„15

第二节 展望„„„„„„„„„„„„„„„„„„„„„„„„„„15

参考文献„„„„„„„„„„„„„„„„„„„„„„„„„„„15 致谢

绪论

第一节 背景介绍

一、“三农”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政策

“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民”、“农业”这三个问题,它不是中国特有的,但有中国特有的客观实际。中国作为一个拥有9亿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制约问题。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的问题。

“三农”问题的积累有其历史的原因。古时候,并没有出现“三农”问题,男耕女织,农业生活,自给自足。明清之际,外国殖民者入侵,中国被迫打开国民,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中国社会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加

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了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社会二元结构。久而久之,在这种结构性矛盾不断加剧下,抑制了农村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经济的重工轻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为把我国建设成新型工业大国,城市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与农村发展的差距拉大,经济二元结构固化,发展不同步,“三农”问题格外突出。1996年,“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提出。

1982年1月—1986年1月,连续五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五个“一号文件”,展开了对农村、农业的发展改革工作;直到2004年2月8日,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个“一号文件”;2009年2月1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即第十一个“一号文件”;2010年1月31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即第十二个“一号文件”,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2011年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中央关注“三农”的是第十三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12年2月1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是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四个“一号文件”;2013年1月31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即第十五个“一号文件”;2014年1月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即第十六个“一号文件”。2005—2014年,中共中央连续10年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足以看出“三农”问题的突出地位。 随着一系列“一号文件”的出台,各部门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秉着党性原则,媒体工作者加大了“三农”问题的报道力度,为传递国家政策,展现农村样貌、农业发展情况,农民生活状态及时传递信息,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三农”报道越来越多得出现在报刊、电视上,成功地吸引了公众的目光,“三农”报道获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二、“三农”报道研究现状

从知网上以“三农”为关键词进行报纸搜索,有89379个结果;以“三农报道”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有3548个结果;以“三农报道”为关键词进行期刊搜索,有2003个结果;以“三农报道”为关键词进行会议文章搜索,有175

个结果。可见随着报道力度的加强,对报道的研究也逐步展开。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农民报道研究方向来说,有农民工话语权的研究,以“农民工媒介话语权”为关键词搜索799个结果。包括林如的《浅析农民工群体的媒体话语权缺失》(《新闻世界》,2009年第2期),白滔的《弱势群体的新闻话语权及其实现》(《新闻记者》,2011年第14期)。探讨了农民工媒介话语权缺失的深层原因,以及媒介对此相应的责任,并提出了对报道的建议,及消除刻板印象,深入调查,贴近农民内心;

有媒体对于农民工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以“农民工媒介形象”为关键词搜索有841个结果。包括冯广圣的《新时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内容分析——以为例》(《梧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蒋苏、曾艳梅的《农民工媒介形象呈现探讨——以1983年—2011年相关报道为例》(《新闻世界》,2013年第7期)。指出了媒介报道农民工有着深入,全面的一面,同时指出了媒介妖魔化农民工形象的现象;

有媒体“三农”报道中体现的人文关怀研究,以“三农报道,人文关怀”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788个结果。包括李广平的《把人文关怀融入“三农”报道中——关于“走转改”的思考》(《新闻窗》,2012年第2期)等,提出了“三农”报道的人文关怀要求,并且目前大部分有关报道都注重了这一因素的体现。

还有农民主体地位、农民工议题的报道特色方面的研究等。统计可以发现,大部分关于农民报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民工这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而报道农民的研究较少。

从农村报道研究方向来看,以“农村报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66583个结果,包括对于农村报道的框架研究,如牛立志的《我国报纸媒体新农村报道的框架分析》(2008年4月),贺立凯的《周刊农村报道框架分析》(2013年5月);

有农村报道的视角分析,如李维庆、王慧的《新农村报道视角的三个转变》(《中国记者》2007年第1期);还有为农村报道找问题、提建议的探究,如石成文、杨良敏《增强政策法律意识,走出农村报道误区》(《新闻世界》2010年第8期),杨继春的《新农村报道要更加关注民生》(《当代传播》,2008年第5期)。

从农业报道研究方向来看,以“农业报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148838个结果,数量很大,大多为新时期农业报道献策,如增强服务意识,因地制宜,抓准农业报道着力点等。

总得来看,“三农”报道的研究比较全面,涉及各个方面,为今后的报道提供了更好的方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农”报道的研究也需要与时俱进,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建议。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南方周末》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深受大众喜爱,有“中国第一周报”之称,其影响力可见一斑。作为党报的补充,有义务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进行传达,引导重要问题的舆论报道,反映政府和群众关心的各个方面。而“三农”问题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情由来以久,随着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不断涌现、激化,“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南方周末》对“三农”问题的报道,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它的关注力度,影响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对于搭建城乡桥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从宏观角度跟进政策,更多地是从微观角度故事化叙述农民的生活,来反映农业、农民、农村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通过对《南方周末》2012年7月—2013年7月的内容分析,从数据统计情况来研究“三农”问题报道新动向,以便探析近年来各媒体对“三农”问题的报道立场、总体趋势以及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体现。总结其报道特点,探讨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改进报道的相关建议,为更好地服务于民众发挥作用。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研究内容:选取样本为《南方周末》2012年7月—2013年7月一年的样本,类目设计从“三农”报道实际问题出发,包括报道数量、版面位置、报道类型、报道主题、报道立场等五个类目。具体情况如下:

报道数量:指《南方周末》中有关“三农”报道的文章数量,包括农民、农村、农业三个方面。

版面位置:指《南方周末》各专栏中“三农”报道的数量,以及头条数量。 报道类型:指《南方周末》中“三农”报道的报道方式,包括(1)消息(2)评论(包括社评、时评、随笔、综述等)(3)通讯(包括人物通讯、深度报道等)

(4)图片新闻(5)其他(包括理论文章,如技术指导型、专家研究型,以及文学型描述)。

报道主题:指《南方周末》中报道的内容主题,围绕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政治,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基层政治建设;(2)农民工相关报道;(3)政策制度法规,包括中央、省、市、县等各级惠农政策;(4)农业科技,如农村科技文化建设;(5)环境,包括农村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等;(6)农村发展,包括经济发展、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农村建设等;(7)农民生活,如家庭生活、日常琐事等。

报道立场:包括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

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内容分析主要是按照类目设计来对《南方周末》2012年7月—2013年7月的“三农”报道进行分类研究,以系统化、数量化、客观化分析方法对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把报纸上的文字、非量化的价值内容转化为定量的数据,进而分析报道所具有的特征。定性研究方法即通过内容分析法得出的数据,推断其特征和结论,更好地为报道业务改进提出建议。

本文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以点带面、由表及里,力求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第二章 《南方周末》“三农”报道分析

第一节 内容分析

一、“三农”报道数量、版面位置统计

《南方周末》为周报,每个月有4~5份报纸,一共有55份,从统计数量来看,

2012.7—2013.7间,总共有91篇“三农”报道,平均每张报纸占到1.65篇,数量中等,其中以2012年8

月、9月,2013年3月、4月发稿量为多,而最少的则是2012年12月,为0篇。其他月份为5~7篇不等。

版面位置:

《南方周末》可以分为新闻、评论、文化、经济、绿色、副刊、时局等专栏。每一份报纸并不一定都有这些专栏,大部分是这些专栏的其中几个组合,一般情况下,新闻、评论、经济、绿色、文化为常有专栏,根据一段时间内的重大事件,偶尔会添加新的专栏,比如说根据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在2013年1月3日的周报中添加了“夙梦百年,梦想照进现实”的专栏。从统计来看,《南方周末》在“三农”报道中,评论专栏所占数量最多,为28篇,其次为新闻专栏,18篇,第三是文化专栏,所占16篇,最少为时局专栏,仅有2篇,绿色、经济专栏各占8篇,副刊为5篇,其他占4篇。值得注意的是,头条报道也仅有2篇。由此可见,在2012.7—2013.7间,《南方周末》对“三农”报道的关注力度较为欠缺。

二、“三农”报道类型分析

根据报道实际情况,将其分为消息、评论、通讯、其他四种类型,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由统计结果来看,消息有20篇,占22%,评论最多,有30篇,占33%, 通讯有26篇,占29%,其他15篇,占16%,包括含有文学色彩的描述内容、图片新闻等。所有的报道类型中,带图片的一共有41篇,包括漫画和实物、实景图。可见《南方周末》在“三农”报道中以评论居多,大多直接发表作者的见解,或较为明显地指出不足,供读者深思其弊端,体现了《南方周末》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判断,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是一份报纸的灵魂。另一方面,《南方周末》向来比较注重深度报道,人物通讯以及事件通讯体裁较多,对于事件的来龙去脉有详细的报道,而短消息这一基本的体裁反而较少,这也正是《南方周末》在报道事物方面不仅仅停留于描述、解读、反映阶段,而注重反思、引导,深入挖掘其背后深层原因,反映实质。也证明《南方周末》的记者调查队伍建设比较完善,深入农村,走访村民。

三、“三农”报道主题分析

根据《南方周末》实际报道内容,将其分为以下几个主题:

(1)教育、医疗、农村政治;

(2)政策法规,制度建设;

(3)农业科技;

(4)环境;

(5)农村发展;

(6)农民生活;

(7)农民工。

2012.7—2013.7 《南方周末》报道主题分析情况如下:

教育政治农村发展农业科技农民工 据统计结果,《南方周末》中关于农村教育、农村基层政治建设报道有8篇,政策法规制度建设有10篇,农业科技报道有17篇,包括农业治理以及农业发展原因,环境报道有10篇,包括农村环境保护以及污染,因地制宜等;农村经济发展有14篇,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农民生活有23篇,以农民生活中的故事以及自述,作者见闻的方式展现农民真实心理状态、生活状况、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农民诉求;农民工相关报道有9篇,涉及民工讨薪、大学生请民工吃饭等内容。

比较而言,容易受忽视的主题是:农村医疗、农民收入、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扶贫投资、农民减税、粮食生产、农民养老等问题。

下面对其中两个最多的内容进行分析:

1、 关于农民生活的报道

报道中最多的报道是农民生活的报道。《南方周末》不拘一格,以不同的手法来描写农民的日常生活,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五要素的写法,更多地融入了文学的色彩,使人身临其境,感触颇深。比如2012年10月18日时局板块的《两个人的村庄》,通过一对老年夫妇村里的生活,指出城市化速度加快,村子里的年轻人都进城而老一辈独守村庄的弊端。虽儿女愿意接老人进城,可老人却不愿意,为的是不让村庄消失,文中也略带指出了城市化进程加速,使一些传统手工艺也在慢慢消失的现象。这篇文章的角度新颖,不是通篇歌颂城市化的优点,而是从具体人物生活出发,由生活中具体的事例,以小见大地反映问题,引起人们对城市化的反思。

再比如说2013年3月28日头条新闻《“老书记”的葬礼》,通过对华西村书记吴仁宝老人的葬礼所见所闻和其生平介绍,体现了村书记一生简朴、尽职尽责、为民服务、创新实践、忠于贯彻党中央政策的“吴仁宝”精神,不仅是对老书记的一生歌颂,更是为各级干部树立了榜样,成为典型,鼓励其他村干部向吴仁宝同志学习。报道深入细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描述葬礼的过程,并通过小标题的形式介绍了吴仁宝工作、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看似葬礼描述,实则深入吴仁宝一生的各个领域,对他进行全方位评价,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人物形象。

同时,评论板块另辟蹊径,直指问题。如2012年9月20日《乡村婚姻,多少“跑路”》,也是通过个体的事迹,即表弟因工致残,无赔偿,媳妇跑路,指出农村家庭,无依无靠,意在说明制度建设以保障民工生活的迫切性。评论性文章矛盾突出,针砭时弊,引人深思。

《南方周末》以人叙事,以人为本,故事化的报道形式成为其反映农民生活

的亮点,拉近了村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农村生活、农民性格特征牵线搭桥。同时,面对农民所遇问题或是批评性责问制度,或是合理地提出建议,非常具有实用价值。报道的形式有人物专访,如2012年9月20日《袁隆平:我希望农民从土地上彻底解脱出来》,也有人物通讯,更多的是评论类型,为农民维权,为农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关于农村发展的报道

报道中第二多的是关于农村发展的报道。农村发展是有关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农产品流通、农机补贴等一系列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有决定性的作用。《南方周末》记者深入调查,充分发挥了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方面,对于农业发展的新兴之路、农协实践、已经错误的治理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报道,在推广农业新技术、值得借鉴的科学方法的同时,也以反面例证的方法指出了民间一些失败的案例,为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也激发了公众、上层领导对农业发展的思考。

比如2013年6月6日的《低林产改造变形记 浙江永嘉:万亩耕地上山》,再比如2012年10月25日发表的《玉石城的新兴之路》,介绍了新疆和田除了在国家援疆力度加强的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以外,农牧民们还在科学的指导下育林育果上受益,使和田经济得到了显著提高,农牧民们逐渐期望完善本土大型产业的产业链。而相反的是,2012年11月1日所发表的《渭河边上,养不活的树——民间治理渭河失败样本》中,以宋于忠因为与当地农民沟通好,在渭河边种植能源树,导致与农民争地,权责不清,麻烦不断,树苗被捣毁的后果。这样的案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即各部门各领导需要权责分清,下决定前要听取民意,考虑农民的根本利益,而不能盲目冲政绩。

另一方面,在农村改革的问题上,尤其是土地改革,《南方周末》其进行多次探讨,力求彻底打通城乡。其中有关于“土地改革的专题报道”,如2012年10月4日中《土地改革(七)准确定位司法权,妥善解决征地纠纷》,又如2013年3月21日评论版块中,《尽早土地平权,彻底打通城乡》,立足于当时广东发布的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中央发布的政策为指导,指出了当前农民土地权利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并且借鉴了全国其他城市的配套的制度创新,呼吁农地确定到户、自由流转,土地平权的政策,指出这才是彻底打通城乡的途径之一。这样的评论深入民心,值得政府借鉴参考,是真正的站在全局发展的态势上考虑城乡问题,为维护农民的权利,农村的发展吸引更多目光。

此外,在农村发展的报道中,还有对农机补贴、家庭农场,虫灾等问题的报道,视野较广,涉及领域比较全面,让读者看到了农村的真实风貌,形成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城镇化农村的发展的相关舆论,而其中的较有影响力的人物受舆论影响而对“三农”问题作出决策,发挥了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四、“三农”报道立场分析

报道立场包括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三类。它可以反映出某个媒体在对某个事件报道时的褒贬倾向性,报道立场与媒介编辑方针、原则,与报道事件利害关系、政府方针政策等有关。据统计,《南方周末》2012.7—2013.7报道立场如下:

由统计可以看出,《南方周末》“三农”报道立场多以正面报道为主,其中有49篇正面报道,负面报道较少,有18篇,中性报道有24篇。可见,《南方周末》在引导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能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性报道真实、客观地向人们传达了三农信息。负面报道也不算太少,客观得揭示了“三农”问题的一些弊端,或是农业环境污染,或是农民素质有待提高,或是农村建设所暴露出的问题。总得来说,《南方周末》作为党报的补充,也牢牢得把握了党性原则,以疏导情绪、推动工作、服务大局为目标,正确引导着受众的舆论。

第二节 分析总结

总得来看,《南方周末》2012.7—2013.7间,在内容上,主要侧重于民生层面的报道,现场采访、拍摄较多,记者深入农村,对“三农”情况的反映比较充分,引领着“三农”问题的舆论导向。其他一些内容缺少报道,比如说农民的收入问题、农民养老问题、粮食生产、农民工子女就学、农民减税、农村医疗问题等,另外在政策的传达上还有待加强。在报道形式上,以评论居多,突出显示了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为推动农村现代化进一步加速。体裁独树一帜,别出心裁,虽然可供受众反思,供上层领导参考,但却过多地加入了作者的主观色彩,而客观的新闻报道较少,留给受众单独想对策的余地较少。在报道数量和版面位置上,虽整体数量不少,但作为头条的数目却仅仅只有2篇,关注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三章 《南方周末》“三农”报道特点

第一节 推动城乡构建一体化,发挥桥梁作用

一、 以所见所闻展现农民真实生活

农村与城市,是无论是在风景地形、建筑风格、还是风土人情方面都相差甚远的两个地方。农民的生活情况到底如何,实际所遇问题到底有哪些,与城市的差异到底在哪里,这些不是仅仅在城市里就能主观想象得到的。许多人们对农民有着刻板印象,认为农民是脏、乱、素质低下的一群卑微者,似乎比城里人第一等。之所以有这样的刻板成见,其原因之一在于一些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妖魔化报道,只报负面消息,剥夺了农民工的媒介话语权,造成了城市人排斥农民的心理。近年来,大部分媒体对农民有着更加客观、全面的报道,《南方周末》在

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完善。从队伍建设来看,《南方周末》有一批经验充足、能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的基层记者,他们深入乡村内部,进行实地调查,是把心扎根在农村,力求展现真实的农民性格特征,消除人们的偏见。相比一些别的媒体的记者,抱着采风、踏青的心态下乡,他们的采访更加深入,报道更为深刻,报道的手法也别具一格。

2012年9月6日经济版块中有“记者观察”这一专题,《既不想村庄,也不像公司》,通过记者的所见所闻,结合余家村当地农民的采访,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指出了当前城中村改革的现状,意在呼吁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城中村改革的管理和监督,并加强人才的培训和技术的投资,不要让村子处于尴尬境地。“记者观察”这一专题有特殊的意义,让读者借记者之眼,看到了农村风貌,对农村、农民所遇问题进行深度思考,相当于在聚光灯下使问题暴露,推进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加强了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的力度。

文化版块相对而言更具有文学色彩,更贴近受众心理,也更多面地展现了不一样的农村景观、农民性格,并且顾及被采访者的感受和处境,人文关怀从中得以体现。通常作者将观点隐含其中,打乱的采访顺序为稿件注入了感情的色彩,引用被采访者的原话并加以形式上的强调。有时文化版块会摘录他人的经历作为报道内容。如2013年3月14日“2012上课记”《贫寒的影响》中就摘自于王小妮作品,通过王小妮的教学经历,对于贫寒对人的性格影响进行探讨,文中以来自农村的邓伯超为例,贫寒使他更加敏感、猜疑,并道出了真正的原因。这样的报道形式拉近了读者与媒体的距离,也更显其记录真实性。

二、以理性态度直面农业土地纠纷

评论报道是《南方周末》“三农”报道中最多的一类报道类型。记者在评论中突出自己的观点,为农民维权,为农村改革政策提建议。这个版块充分体现了《南方周末》的社会责任感,渗透了对国家“三农”现状的关怀和思考。

农村土地是稀缺资源,是农业基本生产要素,土地问题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是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土地制度的改革也成为十八大报告的主要亮点之一,农村宅基地、农村征地安置补偿已成为关注热点。

《南方周末》2012.7—2013.7间,对于农村土地问题的关注在评论版块中体现尤为突出。如2012年7月5日,《深圳土改,难复制试点》,2012年10月4日《土地改革(七)准确定位司法权,妥善解决征地纠纷》,2013年3月21日《尽早土地平权,彻底打通城乡》,2013年7月18日《土地制度与吃饭问题》、《修法,让农民自己造城》,数量虽不多,但足以看出《南方周末》作农村土地改革的监督者和呐喊者。作者通过报道现状,引入相关政策,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将感性所见所闻提升到了理性思考的层面,话语直击人心,掷地有声,体现了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大情怀。关注土地纠纷,为农村土地改革献计纳言。

第二节 倾听呼声,为民呐喊,为民维权

一、以人为本,深入个例,体现人文关怀

《南方周末》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即对事件进行故事化叙述进行深度报道,通常以个体的故事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内容深刻,既贴近了民众,又体现其人文关怀,并且充实了报道内容,使报道更具有感染力。

2012年7月5日时局版块中《河南明港:下乡“路演”,竞选镇长》以

井好山作为村支书竞选镇长的全过程,使基层政治选举得以一定程度的公开,文中以井好山作为故事主角,突出显示了基层选举制度的创新,同时,作为唯一来自村里的井好山当选镇长之一的叙述鼓舞了众多村干部,加强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体现了《南方周末》对农民的关注。再如之前所举例子,2012年10月18日《两个人的村庄》,以一对夫妇一天的境遇,说明了农村子女进城打工,而老人独守村庄的事实,文章中的用词亲切可感,对农民的形象也突出了其朴实的一面,以故事化的叙述,让人反思城市化的弊端,既通俗易懂,又有着深刻的内涵。

《南方周末》的立场不是以国家式的教化,也不是纯粹的民众话语权,而是以一个有责任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角度向国家和民众表达它的立场和观点。对于不公平的现象,坚决呐喊,为农民争取权益,对于农村里的不和谐现象,也毫不犹豫地指出,为其正行。人文关怀该有时就有,发自内心,毫不做作。

二、切实发声,把握全局,为农民出谋划策

《南方周末》的评论版块大多有一话题为“乡村!乡村!”,这一专题是“三农”报道的一个特色。在这一专题中,可以真实的感受到《南方周末》记者站在理性的高度,为农村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而所作的努力。它的一般思路是指出问题、挖掘原因、提供对策。所提供的对策切实可行,通过联系法律政策,既帮助农民普及了法律政策常识,也增加了他们的法律意识,更为上级领导阶层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建议,或是加强了呼喊力度,推进改革的进程。

如2012年7月19日评论版块中“乡村!乡村!”专题的《人口政策,试试“个性化”》,指出了计划生育先进县,大多青年城市打工,少有反乡,“一孩意识”使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的问题,提出了根据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口政策,交省级政府研究后,批准执行——这样“个性化”的人口政策的建议。

再如2012年8月9日此专题中《农村医保,多开一扇门》描述道:母亲医治肿瘤无门,而转为依靠土郎中得以缓解,但花费巨大,农村家庭难以承受。从而提出建议:医疗机构对这群通过民间“检测认证”的土郎中进行评估核实,给予资格认可,并把此类治疗费用纳入医保范畴,为乡亲们的医保多开一扇方便门。

《南方周末》在“三农”报道中既像一个监督者,时刻关注着政策的落实、农村的发展,又像农民的代言人,贴近民心,为民出谋划策,更像一个理性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关注的同时思考问题解决的办法,切实发声,有着充分的全局观。

第三节 报道形式多样,风格创新,贴近受众

一、体裁创新,突破传统风格

正如之前所提及到的,《南方周末》的创新点之一为它的体裁不拘一格,除了基本的格式消息、评论、通讯、人物专访之外,更尝试其他的报道形式。比如说2013年3月28日新闻版块中有《实用的幸福》,采用了新闻写真的方式,比起新闻体裁,这篇更像是作者的“游记”,真实记录作者的所见所闻,歌颂华西村的治理之美。再如2013年6月20日新闻版块中《我的农场》,是摘自农民自身对于自己家乡的叙述,报道家乡的变故,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而不是旁观者,具有极强的贴近性。让我们感受到新闻不再是仅仅报道五要素这样冰冰冷冷的,而是有血有温度的报道。当然,在一些特定的时刻,强调报道及时性的消息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南方周末》以深度报道见长,其内涵更得以体现。

除了以上形式,《南方周末》还有让人耳目一新的体裁,比如说漫画、看图说话、杂记等。如2013年5月30日评论版块中“漫画一针”《农民工“老”了》

通过漫画的形式,用蜂巢比喻中国经济,一个老年蜜蜂扶着拐杖一边举牌——“聘青年农民工”,指出农村青年务工意愿下降,会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这一现状。 “看图说话”这一专题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触景而生情。如2013年7月11副刊版块中“看图说话”《夫妻》,由一对农民工夫妇静谧坐在树下休息的图片引发出如今男女关系变质的思考。这些报道形式为新闻的报道增加了趣味性,简洁明了,又深明大义。

二、图文结合,视觉冲击力强

正如之前所统计的内容,《南方周末》2012.7—2013.7间带图片的新闻一共有41篇。其中包括如看图说话在内的专门的图片新闻、为配合消息、通讯而发的图片,数量占约“三农”报道的总数的一半。图片有彩色图片、黑白图片、漫画等。根据特定的版块和报道新闻的情景、情感色彩所选择。比如说上面提及的新闻写真《实用的幸福》,是在作者参加吴仁宝的葬礼的行程中拍摄的,为配合这一基调,采用了黑白色图片,《两个人的村庄》为突出悲凉感情色彩,也采用了黑白图片。而2012年9月27日新闻版块中《农运会变奏曲——一座城市盛会季的发展热潮》,洋溢着喜庆、发展之快,则选用彩色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以上图文形式,《南方周末》还有称之为视觉日记这一形式报道。如2013年1月10日《2012年度视觉日记之一》第二张图片,《2012年度视觉日记之三》第四张、第十张是有关农民的图片。这样的视觉日记以一系列图片,反映社会真实现象,更有现场感,反映社会各个方面,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图片的加入,抓住了读者的目光,视觉冲击力增强,也使得新闻的真实感、亲切感得以体现,为原本枯燥的文字注入了新的血液,使文风生动、形象起来。

三、以“我”所见,真实可感

一般的新闻报道形式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进行叙述,而《南方周末》或是以记者的角度,进行第一人称体验式的报道,或是引用农民本身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所见所闻的文章,加入了“我”的角色。如2013年4月4日副刊版块中《在家的美最美》记者以“我”所见,拍摄小女孩的童真,《我们村里有117个敌人》则是农民以“我”而叙。“我”的加入,即是个人色彩的加入,使读者像是在倾听他人的叙述一般,更加微观,更加具体,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这时候的新闻工作者更像是一个娓娓道来的叙事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者,让人亲切,让人信服。

第四章 总结及建议

第一节 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报道过多,缺少宏观引领,政策法规内容少

《南方周末》对于人物、事件的深度报道是其鲜明的特点之一,个体报道内容较多,让我们看到了贴近农民生活的一面,但是个体报道内容过多,虽然以个体入手,对相关问题有探讨,但缺少政策上的宏观引领,较少地引用中央、省、市、县等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由上面的统计来看,法规政策的引用仅仅在10篇报道中有体现,数量较少。对于“三农”的政务报道、基层政治建设的报道也较少,没有强调大方向,大多要靠读者自身的政治素养来解读、理解,对读者的要求较高,不利于读者掌握时政信息。

二、新闻专栏中“三农”报道,评论、文化专栏居多

新闻专栏是《南方周末》最主要的栏目,也是最能体现其新闻性的栏目。新闻专栏的报道一般比较深入、细致,来龙去脉更为清楚明显。在篇幅上,评论专栏和文化专栏没有新闻专栏的文章篇幅长。统计显示,“三农”报道在新闻栏目中所占数量只有18篇,而在评论专栏中有28篇,文化专栏中有16篇。对于最重要的版块位置给予其报道的篇幅还较少,正式的体裁报道较少,多为主观色彩较浓的评论,或者文学色彩较浓的文化版块中的叙事,可见,在2012.7—2013.7间,虽然《南方周末》对“三农”问题有所重视,但还没有把“三农”问题当做重中之重来抓,缺乏应有的重视力度。

三、较少关注农民工和农村医疗问题

《南方周末》在“三农”问题中对于农业发展、农村发展的关注较多,在一些方面的报道较为欠缺。相比而言,报道农村医疗的数目仅仅只有2012年8月9日评论版块中《农村医保,多开一扇门》这一篇。对于农村医疗设施的建设、农村医改的报道为零。而医疗问题是关系到农民生死攸关的问题,《南方周末》忽视了这一方面的报道。另一方面,对于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其身份的特殊性、心理状况在《南方周末》中较少体现,关于农民工的报道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带过,或者并非作为主体,而是作为客体出现。如2012年8月30日《十二个大学生的七夕 请农民工吃饭,替农民工开房》。对解决农民工的户籍制度问题也未提及。此外,农民收入、农民减税、扶贫投资等问题也较少涉及,报道“三农”问题的内容还不够全面。

第二节 深化“三农”报道

一、全方位报道,多专栏报道,纪实与评论相结合

在内容方面,“三农”报道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关注农村发展、农业生产的大局一面,也应该要有农民生活,农民收入的个体层面,既要有政策的宏观引导,也要有具体事例具体分析的微观报道;在版块位置方面,既要有鞭辟入里的评论专栏,也要有凸显其主体性的新闻专栏,既要新闻纪实,又要利用评论发表见解,为政策献言。在这个过程中,要分清主次,新闻作为主体,评论作为补充。两者为主,再结合叙事性问题,内容更为充实,丰富。

二、加强基层报道队伍建设,深入农村,农民

许多媒体在“三农”报道时缺乏队伍建设,大多数新闻工作者不愿意接受“三农”报道工作,认为下乡苦、环境差。许多记者对于“三农”问题的报道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走马观花似的了解情况,得到一点信息就立马登报,而不再去仔细核实,使得报道的内容与客观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南方周末》的有少量的报道记者确实有深入内部,但深入调查的报道还不多,大多为评论,不能明显看出有一支“三农”报道的强大的队伍。建设一支专业的“三农”报道队伍对于提升“三农”报道数量和质量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任何一个媒体都需要有自己的凝聚力极强的基层报道队伍,这样才能体现其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性。

三、用舆论合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

“三农”报道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

现,而其中一个中间因素就是引导舆论来推动政治设置。《南方周末》在评论中“三农”报道引导舆论比较突出,但是缺少农民的反馈信息,即可以通过刊登“读者来信”这样的版面,来传达农村、农民的话语心声,或者是其他人关于“三农”问题的探讨。这样不仅体现了其双向互动性,增加了农民的媒介话语权,体现了人文关怀,也可以使人们的舆论在报纸上得以反映,这样更具有说服力,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也更为有力。

第五章 研究局限和展望

第一节 研究局限

由于精力、时间有限,本论文只选取了《南方周末》2012.7—2013.7间的报纸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总体偏少,可能会有一些偶然性的误差;其次,未考虑农业受季节影响,随即挑选的7月作为起始点,在报道篇幅上,可能3~4月,7~8月农业报道的数量会更多;另外,在数量统计方面,一些体裁难以界定,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加以判断,可能会存在偏差。数据统计的方法、模型等对研究结果可能会产生影响。

本文的研究还不够透彻,在优缺点、所提建议方面概括不够完整,还需要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对《南方周末》的研究,也许还不能以此来推论中国其他媒体的“三农”报道现状,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第二节 展望

本文在统计了《南方周末》的“三农”报道数量、版面位置、类型、主题、立场。对其报道特点给以分析和总结,并指出了报道的不足,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但在以下方面还需要改进:

1.样本选取要更多,不局限于一年,要更具有代表性;

2.“三农”报道统计上需要更加精确,对体裁的判断要更为准确;

3.“三农”报道主题划分要更细,不局限于本文所限定的主题内容;

4.除了分析内容、特点,还应该考虑媒介的议程设置、形成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明.从“三农”报道看党报改革[J].新闻爱好者.2008(11)

[2]蔡亚丽.改进“三农”报道思考[J].新闻前哨.2009(9)

[3]肖鲁仁,薄婷婷.论《湖南日报》“三农”报道的人文关怀精神[J].企业家天地.2011(3)

[4]罗以澄,张明.打造“三农”报道精品——浅论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J] .新闻战线.2006(10)

[5]鲁兰洲.“乡村穿行”:城市党报三农报道的探索[J].中国记者.2008(08)

[6]廖秋红.“三农”传播报道方式探析[J].当代传播.2010(01)

[7]罗阳富.“三农”报道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23)

[8]陈燕等著.传播学研究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2 [9]

[9]戴元光著.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0]王长庚.《南方周末》“三农”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04

[11]路畅.《河南日报》“三农”报道研究[D].河南大学,2011

[12]赵莉城. 改革开放以来(1979-2009年)《南方日报》农民报道研究[D]. 暨南大学,2010

《南方周末》2012—2013年“三农”报道研究

摘要

“三农”问题一直是媒体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通过媒体的报道不断促进着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南方周末》作为全国范围内的强势媒体,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着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在报道“三农”问题的各个方面时,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农村的教育、经济改革以及吸引更多的目光关注正在被边缘化的群体——农民。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南方周末》站在理性建设性的高度,倾听呼声,搭建城乡桥梁,为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内容分析法以及定性研究方法,以《南方周末》为个案,通过对它2012.7—2013.7一年间关于“三农”问题的报道进行分析研究,定性分析出《南方周末》“三农”报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经验和不足,为媒体关于“三农”报道提供借鉴和改革方向。

文章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报道现状及相关政策,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概括;第二章从数据出发,对《南方周末》“三农”报道的篇幅、题材、立场进行分析;第三章运用框架理论对其进行特点总结,着重点在于“城市化”背景下的“三农”报道和媒体如何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第四章总结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笔者的见解:即让媒体从多个角度报道“三农”问题,成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催化剂;第五章说明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关键词:南方周末 “三农”报道 内容分析 特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2

第一节 背景介绍„„„„„„„„„„„„„„„„„„„„„„„2

一、“三农”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政策„„„„„„„„„„„„„„2

二、“三农”报道研究现状„„„„„„„„„„„„„„„„„„3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4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5

第二章 《南方周末》“三农”报道分析„„„„„„„„„„„„„„5

第一节 内容分析„„„„„„„„„„„„„„„„„„„„„„„5

一、“三农”报道数量、版面位置统计„„„„„„„„„„„„„5

二、“三农”报道类型分析„„„„„„„„„„„„„„„„„„6

三、“三农”报道主题分析„„„„„„„„„„„„„„„„„„7

四、“三农”报道立场分析„„„„„„„„„„„„„„„„„„9

第二节 分析总结„„„„„„„„„„„„„„„„„„„„„„„„10

第三章 《南方周末》“三农”报道特点„„„„„„„„„„„„„„10

第一节 推动城乡构建一体化,发挥桥梁作用„„„„„„„„„„„„10

一、以所见所闻展现农民真实生活„„„„„„„„„„„„„„„„10

二、以理性态度直面农业土地纠纷„„„„„„„„„„„„„„„„11

第二节 倾听呼声,为民呐喊,为民维权„„„„„„„„„„„„„11

一、以人为本,深入个例,体现人文关怀„„„„„„„„„„„11

二、切实发声,把握全局,为农民出谋划策„„„„„„„„„„12

第三节 报道形式多样,风格创新,贴近受众„„„„„„„„„„„„12

一、体裁创新,突破传统风格„„„„„„„„„„„„„„„„„12

二、图文结合,视觉冲击力强„„„„„„„„„„„„„„„„„13

三、以“我”所见,真实可感„„„„„„„„„„„„„„„„„13

第四章 总结及建议„„„„„„„„„„„„„„„„„„„„„„„13

第一节 报道中存在的问题„„„„„„„„„„„„„„„„„„„„13

一、个体报道过多,缺少宏观引领,政策法规内容少„„„„„„13

二、新闻专栏中“三农”报道少,评论、文化专栏居多„„„„„14

三、较少关注农民工和农村医疗问题„„„„„„„„„„„„„14

第二节 深化“三农”报道„„„„„„„„„„„„„„„„„„„„14

一、全方位报道,多专栏报道,纪实与评论相结合„„„„„„„„14

二、加强基层报道队伍建设,深入农村,农民„„„„„„„„„„14

三、用舆论合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14

第五章 研究局限和展望„„„„„„„„„„„„„„„„„„„„„15

第一节 研究局限„„„„„„„„„„„„„„„„„„„„„„„„15

第二节 展望„„„„„„„„„„„„„„„„„„„„„„„„„„15

参考文献„„„„„„„„„„„„„„„„„„„„„„„„„„„15 致谢

绪论

第一节 背景介绍

一、“三农”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政策

“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民”、“农业”这三个问题,它不是中国特有的,但有中国特有的客观实际。中国作为一个拥有9亿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制约问题。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的问题。

“三农”问题的积累有其历史的原因。古时候,并没有出现“三农”问题,男耕女织,农业生活,自给自足。明清之际,外国殖民者入侵,中国被迫打开国民,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中国社会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加

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了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社会二元结构。久而久之,在这种结构性矛盾不断加剧下,抑制了农村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经济的重工轻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为把我国建设成新型工业大国,城市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与农村发展的差距拉大,经济二元结构固化,发展不同步,“三农”问题格外突出。1996年,“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提出。

1982年1月—1986年1月,连续五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五个“一号文件”,展开了对农村、农业的发展改革工作;直到2004年2月8日,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个“一号文件”;2009年2月1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即第十一个“一号文件”;2010年1月31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即第十二个“一号文件”,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2011年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中央关注“三农”的是第十三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12年2月1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是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四个“一号文件”;2013年1月31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即第十五个“一号文件”;2014年1月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即第十六个“一号文件”。2005—2014年,中共中央连续10年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足以看出“三农”问题的突出地位。 随着一系列“一号文件”的出台,各部门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秉着党性原则,媒体工作者加大了“三农”问题的报道力度,为传递国家政策,展现农村样貌、农业发展情况,农民生活状态及时传递信息,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三农”报道越来越多得出现在报刊、电视上,成功地吸引了公众的目光,“三农”报道获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二、“三农”报道研究现状

从知网上以“三农”为关键词进行报纸搜索,有89379个结果;以“三农报道”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有3548个结果;以“三农报道”为关键词进行期刊搜索,有2003个结果;以“三农报道”为关键词进行会议文章搜索,有175

个结果。可见随着报道力度的加强,对报道的研究也逐步展开。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农民报道研究方向来说,有农民工话语权的研究,以“农民工媒介话语权”为关键词搜索799个结果。包括林如的《浅析农民工群体的媒体话语权缺失》(《新闻世界》,2009年第2期),白滔的《弱势群体的新闻话语权及其实现》(《新闻记者》,2011年第14期)。探讨了农民工媒介话语权缺失的深层原因,以及媒介对此相应的责任,并提出了对报道的建议,及消除刻板印象,深入调查,贴近农民内心;

有媒体对于农民工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以“农民工媒介形象”为关键词搜索有841个结果。包括冯广圣的《新时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内容分析——以为例》(《梧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蒋苏、曾艳梅的《农民工媒介形象呈现探讨——以1983年—2011年相关报道为例》(《新闻世界》,2013年第7期)。指出了媒介报道农民工有着深入,全面的一面,同时指出了媒介妖魔化农民工形象的现象;

有媒体“三农”报道中体现的人文关怀研究,以“三农报道,人文关怀”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788个结果。包括李广平的《把人文关怀融入“三农”报道中——关于“走转改”的思考》(《新闻窗》,2012年第2期)等,提出了“三农”报道的人文关怀要求,并且目前大部分有关报道都注重了这一因素的体现。

还有农民主体地位、农民工议题的报道特色方面的研究等。统计可以发现,大部分关于农民报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民工这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而报道农民的研究较少。

从农村报道研究方向来看,以“农村报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66583个结果,包括对于农村报道的框架研究,如牛立志的《我国报纸媒体新农村报道的框架分析》(2008年4月),贺立凯的《周刊农村报道框架分析》(2013年5月);

有农村报道的视角分析,如李维庆、王慧的《新农村报道视角的三个转变》(《中国记者》2007年第1期);还有为农村报道找问题、提建议的探究,如石成文、杨良敏《增强政策法律意识,走出农村报道误区》(《新闻世界》2010年第8期),杨继春的《新农村报道要更加关注民生》(《当代传播》,2008年第5期)。

从农业报道研究方向来看,以“农业报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148838个结果,数量很大,大多为新时期农业报道献策,如增强服务意识,因地制宜,抓准农业报道着力点等。

总得来看,“三农”报道的研究比较全面,涉及各个方面,为今后的报道提供了更好的方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农”报道的研究也需要与时俱进,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建议。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南方周末》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深受大众喜爱,有“中国第一周报”之称,其影响力可见一斑。作为党报的补充,有义务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进行传达,引导重要问题的舆论报道,反映政府和群众关心的各个方面。而“三农”问题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情由来以久,随着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不断涌现、激化,“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南方周末》对“三农”问题的报道,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它的关注力度,影响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对于搭建城乡桥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从宏观角度跟进政策,更多地是从微观角度故事化叙述农民的生活,来反映农业、农民、农村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通过对《南方周末》2012年7月—2013年7月的内容分析,从数据统计情况来研究“三农”问题报道新动向,以便探析近年来各媒体对“三农”问题的报道立场、总体趋势以及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体现。总结其报道特点,探讨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改进报道的相关建议,为更好地服务于民众发挥作用。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研究内容:选取样本为《南方周末》2012年7月—2013年7月一年的样本,类目设计从“三农”报道实际问题出发,包括报道数量、版面位置、报道类型、报道主题、报道立场等五个类目。具体情况如下:

报道数量:指《南方周末》中有关“三农”报道的文章数量,包括农民、农村、农业三个方面。

版面位置:指《南方周末》各专栏中“三农”报道的数量,以及头条数量。 报道类型:指《南方周末》中“三农”报道的报道方式,包括(1)消息(2)评论(包括社评、时评、随笔、综述等)(3)通讯(包括人物通讯、深度报道等)

(4)图片新闻(5)其他(包括理论文章,如技术指导型、专家研究型,以及文学型描述)。

报道主题:指《南方周末》中报道的内容主题,围绕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政治,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基层政治建设;(2)农民工相关报道;(3)政策制度法规,包括中央、省、市、县等各级惠农政策;(4)农业科技,如农村科技文化建设;(5)环境,包括农村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等;(6)农村发展,包括经济发展、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农村建设等;(7)农民生活,如家庭生活、日常琐事等。

报道立场:包括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

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内容分析主要是按照类目设计来对《南方周末》2012年7月—2013年7月的“三农”报道进行分类研究,以系统化、数量化、客观化分析方法对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把报纸上的文字、非量化的价值内容转化为定量的数据,进而分析报道所具有的特征。定性研究方法即通过内容分析法得出的数据,推断其特征和结论,更好地为报道业务改进提出建议。

本文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以点带面、由表及里,力求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第二章 《南方周末》“三农”报道分析

第一节 内容分析

一、“三农”报道数量、版面位置统计

《南方周末》为周报,每个月有4~5份报纸,一共有55份,从统计数量来看,

2012.7—2013.7间,总共有91篇“三农”报道,平均每张报纸占到1.65篇,数量中等,其中以2012年8

月、9月,2013年3月、4月发稿量为多,而最少的则是2012年12月,为0篇。其他月份为5~7篇不等。

版面位置:

《南方周末》可以分为新闻、评论、文化、经济、绿色、副刊、时局等专栏。每一份报纸并不一定都有这些专栏,大部分是这些专栏的其中几个组合,一般情况下,新闻、评论、经济、绿色、文化为常有专栏,根据一段时间内的重大事件,偶尔会添加新的专栏,比如说根据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在2013年1月3日的周报中添加了“夙梦百年,梦想照进现实”的专栏。从统计来看,《南方周末》在“三农”报道中,评论专栏所占数量最多,为28篇,其次为新闻专栏,18篇,第三是文化专栏,所占16篇,最少为时局专栏,仅有2篇,绿色、经济专栏各占8篇,副刊为5篇,其他占4篇。值得注意的是,头条报道也仅有2篇。由此可见,在2012.7—2013.7间,《南方周末》对“三农”报道的关注力度较为欠缺。

二、“三农”报道类型分析

根据报道实际情况,将其分为消息、评论、通讯、其他四种类型,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由统计结果来看,消息有20篇,占22%,评论最多,有30篇,占33%, 通讯有26篇,占29%,其他15篇,占16%,包括含有文学色彩的描述内容、图片新闻等。所有的报道类型中,带图片的一共有41篇,包括漫画和实物、实景图。可见《南方周末》在“三农”报道中以评论居多,大多直接发表作者的见解,或较为明显地指出不足,供读者深思其弊端,体现了《南方周末》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判断,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是一份报纸的灵魂。另一方面,《南方周末》向来比较注重深度报道,人物通讯以及事件通讯体裁较多,对于事件的来龙去脉有详细的报道,而短消息这一基本的体裁反而较少,这也正是《南方周末》在报道事物方面不仅仅停留于描述、解读、反映阶段,而注重反思、引导,深入挖掘其背后深层原因,反映实质。也证明《南方周末》的记者调查队伍建设比较完善,深入农村,走访村民。

三、“三农”报道主题分析

根据《南方周末》实际报道内容,将其分为以下几个主题:

(1)教育、医疗、农村政治;

(2)政策法规,制度建设;

(3)农业科技;

(4)环境;

(5)农村发展;

(6)农民生活;

(7)农民工。

2012.7—2013.7 《南方周末》报道主题分析情况如下:

教育政治农村发展农业科技农民工 据统计结果,《南方周末》中关于农村教育、农村基层政治建设报道有8篇,政策法规制度建设有10篇,农业科技报道有17篇,包括农业治理以及农业发展原因,环境报道有10篇,包括农村环境保护以及污染,因地制宜等;农村经济发展有14篇,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农民生活有23篇,以农民生活中的故事以及自述,作者见闻的方式展现农民真实心理状态、生活状况、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农民诉求;农民工相关报道有9篇,涉及民工讨薪、大学生请民工吃饭等内容。

比较而言,容易受忽视的主题是:农村医疗、农民收入、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扶贫投资、农民减税、粮食生产、农民养老等问题。

下面对其中两个最多的内容进行分析:

1、 关于农民生活的报道

报道中最多的报道是农民生活的报道。《南方周末》不拘一格,以不同的手法来描写农民的日常生活,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五要素的写法,更多地融入了文学的色彩,使人身临其境,感触颇深。比如2012年10月18日时局板块的《两个人的村庄》,通过一对老年夫妇村里的生活,指出城市化速度加快,村子里的年轻人都进城而老一辈独守村庄的弊端。虽儿女愿意接老人进城,可老人却不愿意,为的是不让村庄消失,文中也略带指出了城市化进程加速,使一些传统手工艺也在慢慢消失的现象。这篇文章的角度新颖,不是通篇歌颂城市化的优点,而是从具体人物生活出发,由生活中具体的事例,以小见大地反映问题,引起人们对城市化的反思。

再比如说2013年3月28日头条新闻《“老书记”的葬礼》,通过对华西村书记吴仁宝老人的葬礼所见所闻和其生平介绍,体现了村书记一生简朴、尽职尽责、为民服务、创新实践、忠于贯彻党中央政策的“吴仁宝”精神,不仅是对老书记的一生歌颂,更是为各级干部树立了榜样,成为典型,鼓励其他村干部向吴仁宝同志学习。报道深入细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描述葬礼的过程,并通过小标题的形式介绍了吴仁宝工作、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看似葬礼描述,实则深入吴仁宝一生的各个领域,对他进行全方位评价,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人物形象。

同时,评论板块另辟蹊径,直指问题。如2012年9月20日《乡村婚姻,多少“跑路”》,也是通过个体的事迹,即表弟因工致残,无赔偿,媳妇跑路,指出农村家庭,无依无靠,意在说明制度建设以保障民工生活的迫切性。评论性文章矛盾突出,针砭时弊,引人深思。

《南方周末》以人叙事,以人为本,故事化的报道形式成为其反映农民生活

的亮点,拉近了村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农村生活、农民性格特征牵线搭桥。同时,面对农民所遇问题或是批评性责问制度,或是合理地提出建议,非常具有实用价值。报道的形式有人物专访,如2012年9月20日《袁隆平:我希望农民从土地上彻底解脱出来》,也有人物通讯,更多的是评论类型,为农民维权,为农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关于农村发展的报道

报道中第二多的是关于农村发展的报道。农村发展是有关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农产品流通、农机补贴等一系列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有决定性的作用。《南方周末》记者深入调查,充分发挥了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方面,对于农业发展的新兴之路、农协实践、已经错误的治理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报道,在推广农业新技术、值得借鉴的科学方法的同时,也以反面例证的方法指出了民间一些失败的案例,为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也激发了公众、上层领导对农业发展的思考。

比如2013年6月6日的《低林产改造变形记 浙江永嘉:万亩耕地上山》,再比如2012年10月25日发表的《玉石城的新兴之路》,介绍了新疆和田除了在国家援疆力度加强的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以外,农牧民们还在科学的指导下育林育果上受益,使和田经济得到了显著提高,农牧民们逐渐期望完善本土大型产业的产业链。而相反的是,2012年11月1日所发表的《渭河边上,养不活的树——民间治理渭河失败样本》中,以宋于忠因为与当地农民沟通好,在渭河边种植能源树,导致与农民争地,权责不清,麻烦不断,树苗被捣毁的后果。这样的案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即各部门各领导需要权责分清,下决定前要听取民意,考虑农民的根本利益,而不能盲目冲政绩。

另一方面,在农村改革的问题上,尤其是土地改革,《南方周末》其进行多次探讨,力求彻底打通城乡。其中有关于“土地改革的专题报道”,如2012年10月4日中《土地改革(七)准确定位司法权,妥善解决征地纠纷》,又如2013年3月21日评论版块中,《尽早土地平权,彻底打通城乡》,立足于当时广东发布的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中央发布的政策为指导,指出了当前农民土地权利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并且借鉴了全国其他城市的配套的制度创新,呼吁农地确定到户、自由流转,土地平权的政策,指出这才是彻底打通城乡的途径之一。这样的评论深入民心,值得政府借鉴参考,是真正的站在全局发展的态势上考虑城乡问题,为维护农民的权利,农村的发展吸引更多目光。

此外,在农村发展的报道中,还有对农机补贴、家庭农场,虫灾等问题的报道,视野较广,涉及领域比较全面,让读者看到了农村的真实风貌,形成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城镇化农村的发展的相关舆论,而其中的较有影响力的人物受舆论影响而对“三农”问题作出决策,发挥了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四、“三农”报道立场分析

报道立场包括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三类。它可以反映出某个媒体在对某个事件报道时的褒贬倾向性,报道立场与媒介编辑方针、原则,与报道事件利害关系、政府方针政策等有关。据统计,《南方周末》2012.7—2013.7报道立场如下:

由统计可以看出,《南方周末》“三农”报道立场多以正面报道为主,其中有49篇正面报道,负面报道较少,有18篇,中性报道有24篇。可见,《南方周末》在引导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能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性报道真实、客观地向人们传达了三农信息。负面报道也不算太少,客观得揭示了“三农”问题的一些弊端,或是农业环境污染,或是农民素质有待提高,或是农村建设所暴露出的问题。总得来说,《南方周末》作为党报的补充,也牢牢得把握了党性原则,以疏导情绪、推动工作、服务大局为目标,正确引导着受众的舆论。

第二节 分析总结

总得来看,《南方周末》2012.7—2013.7间,在内容上,主要侧重于民生层面的报道,现场采访、拍摄较多,记者深入农村,对“三农”情况的反映比较充分,引领着“三农”问题的舆论导向。其他一些内容缺少报道,比如说农民的收入问题、农民养老问题、粮食生产、农民工子女就学、农民减税、农村医疗问题等,另外在政策的传达上还有待加强。在报道形式上,以评论居多,突出显示了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为推动农村现代化进一步加速。体裁独树一帜,别出心裁,虽然可供受众反思,供上层领导参考,但却过多地加入了作者的主观色彩,而客观的新闻报道较少,留给受众单独想对策的余地较少。在报道数量和版面位置上,虽整体数量不少,但作为头条的数目却仅仅只有2篇,关注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三章 《南方周末》“三农”报道特点

第一节 推动城乡构建一体化,发挥桥梁作用

一、 以所见所闻展现农民真实生活

农村与城市,是无论是在风景地形、建筑风格、还是风土人情方面都相差甚远的两个地方。农民的生活情况到底如何,实际所遇问题到底有哪些,与城市的差异到底在哪里,这些不是仅仅在城市里就能主观想象得到的。许多人们对农民有着刻板印象,认为农民是脏、乱、素质低下的一群卑微者,似乎比城里人第一等。之所以有这样的刻板成见,其原因之一在于一些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妖魔化报道,只报负面消息,剥夺了农民工的媒介话语权,造成了城市人排斥农民的心理。近年来,大部分媒体对农民有着更加客观、全面的报道,《南方周末》在

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完善。从队伍建设来看,《南方周末》有一批经验充足、能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的基层记者,他们深入乡村内部,进行实地调查,是把心扎根在农村,力求展现真实的农民性格特征,消除人们的偏见。相比一些别的媒体的记者,抱着采风、踏青的心态下乡,他们的采访更加深入,报道更为深刻,报道的手法也别具一格。

2012年9月6日经济版块中有“记者观察”这一专题,《既不想村庄,也不像公司》,通过记者的所见所闻,结合余家村当地农民的采访,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指出了当前城中村改革的现状,意在呼吁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城中村改革的管理和监督,并加强人才的培训和技术的投资,不要让村子处于尴尬境地。“记者观察”这一专题有特殊的意义,让读者借记者之眼,看到了农村风貌,对农村、农民所遇问题进行深度思考,相当于在聚光灯下使问题暴露,推进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加强了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的力度。

文化版块相对而言更具有文学色彩,更贴近受众心理,也更多面地展现了不一样的农村景观、农民性格,并且顾及被采访者的感受和处境,人文关怀从中得以体现。通常作者将观点隐含其中,打乱的采访顺序为稿件注入了感情的色彩,引用被采访者的原话并加以形式上的强调。有时文化版块会摘录他人的经历作为报道内容。如2013年3月14日“2012上课记”《贫寒的影响》中就摘自于王小妮作品,通过王小妮的教学经历,对于贫寒对人的性格影响进行探讨,文中以来自农村的邓伯超为例,贫寒使他更加敏感、猜疑,并道出了真正的原因。这样的报道形式拉近了读者与媒体的距离,也更显其记录真实性。

二、以理性态度直面农业土地纠纷

评论报道是《南方周末》“三农”报道中最多的一类报道类型。记者在评论中突出自己的观点,为农民维权,为农村改革政策提建议。这个版块充分体现了《南方周末》的社会责任感,渗透了对国家“三农”现状的关怀和思考。

农村土地是稀缺资源,是农业基本生产要素,土地问题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是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土地制度的改革也成为十八大报告的主要亮点之一,农村宅基地、农村征地安置补偿已成为关注热点。

《南方周末》2012.7—2013.7间,对于农村土地问题的关注在评论版块中体现尤为突出。如2012年7月5日,《深圳土改,难复制试点》,2012年10月4日《土地改革(七)准确定位司法权,妥善解决征地纠纷》,2013年3月21日《尽早土地平权,彻底打通城乡》,2013年7月18日《土地制度与吃饭问题》、《修法,让农民自己造城》,数量虽不多,但足以看出《南方周末》作农村土地改革的监督者和呐喊者。作者通过报道现状,引入相关政策,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将感性所见所闻提升到了理性思考的层面,话语直击人心,掷地有声,体现了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大情怀。关注土地纠纷,为农村土地改革献计纳言。

第二节 倾听呼声,为民呐喊,为民维权

一、以人为本,深入个例,体现人文关怀

《南方周末》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即对事件进行故事化叙述进行深度报道,通常以个体的故事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内容深刻,既贴近了民众,又体现其人文关怀,并且充实了报道内容,使报道更具有感染力。

2012年7月5日时局版块中《河南明港:下乡“路演”,竞选镇长》以

井好山作为村支书竞选镇长的全过程,使基层政治选举得以一定程度的公开,文中以井好山作为故事主角,突出显示了基层选举制度的创新,同时,作为唯一来自村里的井好山当选镇长之一的叙述鼓舞了众多村干部,加强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体现了《南方周末》对农民的关注。再如之前所举例子,2012年10月18日《两个人的村庄》,以一对夫妇一天的境遇,说明了农村子女进城打工,而老人独守村庄的事实,文章中的用词亲切可感,对农民的形象也突出了其朴实的一面,以故事化的叙述,让人反思城市化的弊端,既通俗易懂,又有着深刻的内涵。

《南方周末》的立场不是以国家式的教化,也不是纯粹的民众话语权,而是以一个有责任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角度向国家和民众表达它的立场和观点。对于不公平的现象,坚决呐喊,为农民争取权益,对于农村里的不和谐现象,也毫不犹豫地指出,为其正行。人文关怀该有时就有,发自内心,毫不做作。

二、切实发声,把握全局,为农民出谋划策

《南方周末》的评论版块大多有一话题为“乡村!乡村!”,这一专题是“三农”报道的一个特色。在这一专题中,可以真实的感受到《南方周末》记者站在理性的高度,为农村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而所作的努力。它的一般思路是指出问题、挖掘原因、提供对策。所提供的对策切实可行,通过联系法律政策,既帮助农民普及了法律政策常识,也增加了他们的法律意识,更为上级领导阶层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建议,或是加强了呼喊力度,推进改革的进程。

如2012年7月19日评论版块中“乡村!乡村!”专题的《人口政策,试试“个性化”》,指出了计划生育先进县,大多青年城市打工,少有反乡,“一孩意识”使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的问题,提出了根据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口政策,交省级政府研究后,批准执行——这样“个性化”的人口政策的建议。

再如2012年8月9日此专题中《农村医保,多开一扇门》描述道:母亲医治肿瘤无门,而转为依靠土郎中得以缓解,但花费巨大,农村家庭难以承受。从而提出建议:医疗机构对这群通过民间“检测认证”的土郎中进行评估核实,给予资格认可,并把此类治疗费用纳入医保范畴,为乡亲们的医保多开一扇方便门。

《南方周末》在“三农”报道中既像一个监督者,时刻关注着政策的落实、农村的发展,又像农民的代言人,贴近民心,为民出谋划策,更像一个理性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关注的同时思考问题解决的办法,切实发声,有着充分的全局观。

第三节 报道形式多样,风格创新,贴近受众

一、体裁创新,突破传统风格

正如之前所提及到的,《南方周末》的创新点之一为它的体裁不拘一格,除了基本的格式消息、评论、通讯、人物专访之外,更尝试其他的报道形式。比如说2013年3月28日新闻版块中有《实用的幸福》,采用了新闻写真的方式,比起新闻体裁,这篇更像是作者的“游记”,真实记录作者的所见所闻,歌颂华西村的治理之美。再如2013年6月20日新闻版块中《我的农场》,是摘自农民自身对于自己家乡的叙述,报道家乡的变故,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而不是旁观者,具有极强的贴近性。让我们感受到新闻不再是仅仅报道五要素这样冰冰冷冷的,而是有血有温度的报道。当然,在一些特定的时刻,强调报道及时性的消息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南方周末》以深度报道见长,其内涵更得以体现。

除了以上形式,《南方周末》还有让人耳目一新的体裁,比如说漫画、看图说话、杂记等。如2013年5月30日评论版块中“漫画一针”《农民工“老”了》

通过漫画的形式,用蜂巢比喻中国经济,一个老年蜜蜂扶着拐杖一边举牌——“聘青年农民工”,指出农村青年务工意愿下降,会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这一现状。 “看图说话”这一专题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触景而生情。如2013年7月11副刊版块中“看图说话”《夫妻》,由一对农民工夫妇静谧坐在树下休息的图片引发出如今男女关系变质的思考。这些报道形式为新闻的报道增加了趣味性,简洁明了,又深明大义。

二、图文结合,视觉冲击力强

正如之前所统计的内容,《南方周末》2012.7—2013.7间带图片的新闻一共有41篇。其中包括如看图说话在内的专门的图片新闻、为配合消息、通讯而发的图片,数量占约“三农”报道的总数的一半。图片有彩色图片、黑白图片、漫画等。根据特定的版块和报道新闻的情景、情感色彩所选择。比如说上面提及的新闻写真《实用的幸福》,是在作者参加吴仁宝的葬礼的行程中拍摄的,为配合这一基调,采用了黑白色图片,《两个人的村庄》为突出悲凉感情色彩,也采用了黑白图片。而2012年9月27日新闻版块中《农运会变奏曲——一座城市盛会季的发展热潮》,洋溢着喜庆、发展之快,则选用彩色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以上图文形式,《南方周末》还有称之为视觉日记这一形式报道。如2013年1月10日《2012年度视觉日记之一》第二张图片,《2012年度视觉日记之三》第四张、第十张是有关农民的图片。这样的视觉日记以一系列图片,反映社会真实现象,更有现场感,反映社会各个方面,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图片的加入,抓住了读者的目光,视觉冲击力增强,也使得新闻的真实感、亲切感得以体现,为原本枯燥的文字注入了新的血液,使文风生动、形象起来。

三、以“我”所见,真实可感

一般的新闻报道形式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进行叙述,而《南方周末》或是以记者的角度,进行第一人称体验式的报道,或是引用农民本身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所见所闻的文章,加入了“我”的角色。如2013年4月4日副刊版块中《在家的美最美》记者以“我”所见,拍摄小女孩的童真,《我们村里有117个敌人》则是农民以“我”而叙。“我”的加入,即是个人色彩的加入,使读者像是在倾听他人的叙述一般,更加微观,更加具体,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这时候的新闻工作者更像是一个娓娓道来的叙事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者,让人亲切,让人信服。

第四章 总结及建议

第一节 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报道过多,缺少宏观引领,政策法规内容少

《南方周末》对于人物、事件的深度报道是其鲜明的特点之一,个体报道内容较多,让我们看到了贴近农民生活的一面,但是个体报道内容过多,虽然以个体入手,对相关问题有探讨,但缺少政策上的宏观引领,较少地引用中央、省、市、县等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由上面的统计来看,法规政策的引用仅仅在10篇报道中有体现,数量较少。对于“三农”的政务报道、基层政治建设的报道也较少,没有强调大方向,大多要靠读者自身的政治素养来解读、理解,对读者的要求较高,不利于读者掌握时政信息。

二、新闻专栏中“三农”报道,评论、文化专栏居多

新闻专栏是《南方周末》最主要的栏目,也是最能体现其新闻性的栏目。新闻专栏的报道一般比较深入、细致,来龙去脉更为清楚明显。在篇幅上,评论专栏和文化专栏没有新闻专栏的文章篇幅长。统计显示,“三农”报道在新闻栏目中所占数量只有18篇,而在评论专栏中有28篇,文化专栏中有16篇。对于最重要的版块位置给予其报道的篇幅还较少,正式的体裁报道较少,多为主观色彩较浓的评论,或者文学色彩较浓的文化版块中的叙事,可见,在2012.7—2013.7间,虽然《南方周末》对“三农”问题有所重视,但还没有把“三农”问题当做重中之重来抓,缺乏应有的重视力度。

三、较少关注农民工和农村医疗问题

《南方周末》在“三农”问题中对于农业发展、农村发展的关注较多,在一些方面的报道较为欠缺。相比而言,报道农村医疗的数目仅仅只有2012年8月9日评论版块中《农村医保,多开一扇门》这一篇。对于农村医疗设施的建设、农村医改的报道为零。而医疗问题是关系到农民生死攸关的问题,《南方周末》忽视了这一方面的报道。另一方面,对于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其身份的特殊性、心理状况在《南方周末》中较少体现,关于农民工的报道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带过,或者并非作为主体,而是作为客体出现。如2012年8月30日《十二个大学生的七夕 请农民工吃饭,替农民工开房》。对解决农民工的户籍制度问题也未提及。此外,农民收入、农民减税、扶贫投资等问题也较少涉及,报道“三农”问题的内容还不够全面。

第二节 深化“三农”报道

一、全方位报道,多专栏报道,纪实与评论相结合

在内容方面,“三农”报道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关注农村发展、农业生产的大局一面,也应该要有农民生活,农民收入的个体层面,既要有政策的宏观引导,也要有具体事例具体分析的微观报道;在版块位置方面,既要有鞭辟入里的评论专栏,也要有凸显其主体性的新闻专栏,既要新闻纪实,又要利用评论发表见解,为政策献言。在这个过程中,要分清主次,新闻作为主体,评论作为补充。两者为主,再结合叙事性问题,内容更为充实,丰富。

二、加强基层报道队伍建设,深入农村,农民

许多媒体在“三农”报道时缺乏队伍建设,大多数新闻工作者不愿意接受“三农”报道工作,认为下乡苦、环境差。许多记者对于“三农”问题的报道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走马观花似的了解情况,得到一点信息就立马登报,而不再去仔细核实,使得报道的内容与客观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南方周末》的有少量的报道记者确实有深入内部,但深入调查的报道还不多,大多为评论,不能明显看出有一支“三农”报道的强大的队伍。建设一支专业的“三农”报道队伍对于提升“三农”报道数量和质量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任何一个媒体都需要有自己的凝聚力极强的基层报道队伍,这样才能体现其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性。

三、用舆论合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

“三农”报道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

现,而其中一个中间因素就是引导舆论来推动政治设置。《南方周末》在评论中“三农”报道引导舆论比较突出,但是缺少农民的反馈信息,即可以通过刊登“读者来信”这样的版面,来传达农村、农民的话语心声,或者是其他人关于“三农”问题的探讨。这样不仅体现了其双向互动性,增加了农民的媒介话语权,体现了人文关怀,也可以使人们的舆论在报纸上得以反映,这样更具有说服力,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也更为有力。

第五章 研究局限和展望

第一节 研究局限

由于精力、时间有限,本论文只选取了《南方周末》2012.7—2013.7间的报纸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总体偏少,可能会有一些偶然性的误差;其次,未考虑农业受季节影响,随即挑选的7月作为起始点,在报道篇幅上,可能3~4月,7~8月农业报道的数量会更多;另外,在数量统计方面,一些体裁难以界定,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加以判断,可能会存在偏差。数据统计的方法、模型等对研究结果可能会产生影响。

本文的研究还不够透彻,在优缺点、所提建议方面概括不够完整,还需要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对《南方周末》的研究,也许还不能以此来推论中国其他媒体的“三农”报道现状,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第二节 展望

本文在统计了《南方周末》的“三农”报道数量、版面位置、类型、主题、立场。对其报道特点给以分析和总结,并指出了报道的不足,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但在以下方面还需要改进:

1.样本选取要更多,不局限于一年,要更具有代表性;

2.“三农”报道统计上需要更加精确,对体裁的判断要更为准确;

3.“三农”报道主题划分要更细,不局限于本文所限定的主题内容;

4.除了分析内容、特点,还应该考虑媒介的议程设置、形成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明.从“三农”报道看党报改革[J].新闻爱好者.2008(11)

[2]蔡亚丽.改进“三农”报道思考[J].新闻前哨.2009(9)

[3]肖鲁仁,薄婷婷.论《湖南日报》“三农”报道的人文关怀精神[J].企业家天地.2011(3)

[4]罗以澄,张明.打造“三农”报道精品——浅论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J] .新闻战线.2006(10)

[5]鲁兰洲.“乡村穿行”:城市党报三农报道的探索[J].中国记者.2008(08)

[6]廖秋红.“三农”传播报道方式探析[J].当代传播.2010(01)

[7]罗阳富.“三农”报道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23)

[8]陈燕等著.传播学研究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2 [9]

[9]戴元光著.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0]王长庚.《南方周末》“三农”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04

[11]路畅.《河南日报》“三农”报道研究[D].河南大学,2011

[12]赵莉城. 改革开放以来(1979-2009年)《南方日报》农民报道研究[D]. 暨南大学,2010


相关文章

  • 警惕叙述陷阱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警惕叙述陷阱 --评<南方周末>复旦投毒报道 王辰瑶 这两日<博客天下>和<南方周末>关于复旦大学学生被毒杀事件的长篇报道在网上热传.截止现在,<博客天下>的& ...查看


  • 有意思的中国故事很难写
  • 主持:张志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师.传播学博士 叶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嘉宾:盐泽英一日本共同社驻中国记者 [观点摘要] 西方媒体和日本媒体的关注点不一样.西方国家更注重民主.人权问题,日本也会关注这些,但没有他们那么注重. 日本媒体从历 ...查看


  • 关于新闻媒体传播效果的调查研究报告
  • 关于新闻媒体传播效果的调查研究报告 2009.7-2009.9 暑期实践报告 未开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化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独立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者于2009年暑假期间做了一次简要的调查, ...查看


  • 新闻案例分析
  • 进入2010年不足半载,富士康集团位于深圳的工业园区已发生9起员工跳楼事件,7死2伤.都正在20岁左右的青春年华,对生命和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年纪,一瞬间消失不在,难免会让人心生疑惑,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纵身一跳那一刻的果绝. 跳楼事件密集于一家 ...查看


  • 内容分析--南方周末评论(1)
  • 分析<南方周末>评论版 09编辑出版专业 王传英 T00914193 前言 1.研究背景 建立在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上的新闻专业主义,从它传入中国的那一刻便受到众多报人的追捧.然而,中国的新闻专业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点 ...查看


  • 都市报头版特征与报业市场竞争
  • [摘 要]对于报业经营者而言,报纸头版的版面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报纸的销售量和知名度的推广,亦是报纸参与广告经营的一个重要手段.设计一个简洁.明快.醒目.信息量丰富的头版版面,关系着一家报纸在营销时代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都市报 头版 ...查看


  • 南方周末 - 二胎政策成为两会热点话题有望十二五末期放开
  • 二胎政策成为两会热点话题 有望十二五末期放开 作者: 王茜 2011-03-09 10:24:46 来源:infzm.com 相关新闻 翼城人口特区 一个县尘封25年的二胎试验 "黑户"落户不意味计生政策放宽 大学教授超 ...查看


  • 调查报告型毕业论文格式(参考样张)(2)
  • 分类号: 2014 学校代码: 12621 密 级: 学 号: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关于中国网络新闻的特点的调查报告(以南方都市报发展模式为例) 系别班级: 文学系10本新闻(1)班 专业方向: 新闻学 学 号: 410120140 学 ...查看


  • 1--2007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
  • 2007年被称为公共事件年和信息公开年,本年的新闻和传播研究多集中在与此相关的事件上,本文以年内发生的事件为话题,对这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加以综述. 一."传媒歧视" 2006年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