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运算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28页例3、例4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2、 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 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法:

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计算顺序。

学法: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你会填吗?

1. 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从()算起。

2. 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

你会算吗?

60-24-16= 18+27+39=

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让学生列竖式计算。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主题图。

师:看校门口开来了一辆大巴车,仔细看,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有人下车,下车25人,有人上车,上车28人。

师:我们乘坐公交车要遵守乘车规定,有秩序的先下车再上车。车上原来有67人,根据上下车人数的变化,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让学生把图意连起来说一句话: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28人,现在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看谁的解决方法更好、更合理、更科学。

生: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比一比,看那种算法更合理、科学。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口述: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说)

讨论:用竖式怎样计算?这道题可以不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这道题有没有简便写法?使学生初步理解明确因为被减数和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这道题不能交换位置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写算式,教师在下面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几种情况,可出示正确的做法。再出示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由学生判断有没有错,错在哪里。 拓展思维

这道题还有没有其它做法?

2、教学例4。

先说明和例3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和运算顺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这道题竖式有没有简便写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6题,第5题。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及时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引导梳理。

生:认真思考,自由发言,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加减混合的笔算试题,在笔算的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28页例3、例4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2、 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 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法:

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计算顺序。

学法: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你会填吗?

1. 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从()算起。

2. 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

你会算吗?

60-24-16= 18+27+39=

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让学生列竖式计算。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主题图。

师:看校门口开来了一辆大巴车,仔细看,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有人下车,下车25人,有人上车,上车28人。

师:我们乘坐公交车要遵守乘车规定,有秩序的先下车再上车。车上原来有67人,根据上下车人数的变化,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让学生把图意连起来说一句话: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28人,现在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看谁的解决方法更好、更合理、更科学。

生: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比一比,看那种算法更合理、科学。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口述: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说)

讨论:用竖式怎样计算?这道题可以不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这道题有没有简便写法?使学生初步理解明确因为被减数和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这道题不能交换位置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写算式,教师在下面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几种情况,可出示正确的做法。再出示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由学生判断有没有错,错在哪里。 拓展思维

这道题还有没有其它做法?

2、教学例4。

先说明和例3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和运算顺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这道题竖式有没有简便写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6题,第5题。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及时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引导梳理。

生:认真思考,自由发言,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加减混合的笔算试题,在笔算的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


相关文章

  • 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 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初议稿) 六年级 试教:XXX [教材简析]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 ...查看


  • 分式的混合运算
  • 16.2.3分式的混合运算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某工厂第二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的产值增长了x%,第三季度的产值又比第二季度的产值增长了x%, 则第三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增长了( ) A.2x% B.1+2x% C.(1+x%)•x% ...查看


  • 分数混合运算专项练习430题(有答案)ok
  • 分数混合运算专项练习430题(有答案) (1 )+× (2)×﹣× (3)3 (4). (5) ﹣(+) (6)2﹣÷﹣ (7) ÷8+× (8)÷+× (9)×+× (10)12×(75%+) (11)20÷÷. 1 (12)﹣﹣+ (1 ...查看


  •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说课反思
  •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P48页例2. 教材分析: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教学没有括号的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它是在学 ...查看


  •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教案
  •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45-47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 ...查看


  •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教案
  • 1.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教学重点 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教学 ...查看


  • 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
  • 分数混合运算(一) 钟家庄教办时家岭小学 郭云芳 1.教材分析: 分数混合运算(一)是北师大版五年级第十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内容,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后面学习分数 ...查看


  • 带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 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三步题目,并会列综合 ...查看


  • 完美二年级下混合运算
  • 第五单元 单元 教材 分析 混 合 运 算 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 级的混合运算,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 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 ...查看


  • [分数混合运算(一)]
  • 分数混合运算(一) 官道镇田市小学 王晓丽 教材简析 分数混合运算(一)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课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小数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