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新的阶段性特征

1、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来的。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

2、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科学发展观是在十六大以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的。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迫切要求

(3)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是与我们党非典危机的深入反思直接

相关的。

3、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世界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法纪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第一要义是发展

(四)核心是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起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1、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政治保证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社会环境保证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组织保证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2、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供的重大战略任务

3、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1)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2)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3)诚信缺失,道德失范

(4)腐败现象任然比较严重

(5)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1、指导思想: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2、目标任务

3、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三)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

1、历史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实行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加强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

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民就业。

3、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建设现代公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4、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

5、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6、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1、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

3、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

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4、山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

5、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6、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四个方面)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3、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4、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六)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1、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推进政

事分开,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吧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3、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

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4、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5、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映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7、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

(七)激发社会火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火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1、增强全社会创造火力,想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2、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只能,发挥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

4、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八)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1、提高各级领导棒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

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火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2、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心在基层 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3、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

4、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领导全党紧紧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

(二)党执政以来的主要经验

1、必须坚持党在知道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知道新的实践

2、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升级和活

3、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4、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用户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生理之本

5、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知道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1、指导思想

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

2、总体目标

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代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3、主要任务

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四)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1、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3、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和谋划改革

4、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5、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

(五)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

1、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

2、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3、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4、加强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吧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5、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1、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吃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3、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切实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的教育网络,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生动具体地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环节,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

5、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

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基层特别是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服务能力

(七)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的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人物的必然要求

1、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火力

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机环境

2、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坚固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3、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4、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5、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八)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1、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

2、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对外方针政策,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坚持以冷静观测、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3、全面认识和把握国际因素对我国的影响,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

4、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发展,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确保国防安全,是党执政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拥抱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九)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时间,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1、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全面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拨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继续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拨、竞争上岗、全委会投票表决、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等制度。

3、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

4、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创建五个号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活动为载体,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社区党组织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坚持标准,保证质量,重点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中发展党员。

5、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的团结和活力

6、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神人开阵反腐败斗阵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阵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

四、党的先进性建设

(一)党的历史的基本结论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

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2、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

4、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5、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二)先进性建设是党的自身建设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

(三)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成效

先进性教育活动室我们当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特点

(1)坚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贯彻党章为重点,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

(2)着眼于取得实效和群众满意,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上狠下功夫。

(3)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实行开门搞教育,广泛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

(4)实行试点先行、分批推进、分类指导,既有统一要求,又鼓励从各自实际出发进行创新,形式多样灵活

(5)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生产两不误两促进

(6)强调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为基层和党员作出表率

(7)注重宣传引导,加强先进典型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形成正确导向

(8)把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结合起来,坚持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一起抓,实现整体推动,相互促进

(四)先进性教育必须抓好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

(1)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根本在于增强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

(2)重点在于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的先进性

(3)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和机制,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党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新的阶段性特征

1、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来的。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

2、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科学发展观是在十六大以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的。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迫切要求

(3)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是与我们党非典危机的深入反思直接

相关的。

3、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世界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法纪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第一要义是发展

(四)核心是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起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1、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政治保证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社会环境保证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组织保证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2、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供的重大战略任务

3、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1)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2)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3)诚信缺失,道德失范

(4)腐败现象任然比较严重

(5)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1、指导思想: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2、目标任务

3、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三)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

1、历史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实行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加强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

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民就业。

3、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建设现代公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4、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

5、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6、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1、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

3、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

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4、山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

5、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6、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四个方面)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3、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4、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六)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1、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推进政

事分开,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吧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3、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

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4、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5、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映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7、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

(七)激发社会火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火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1、增强全社会创造火力,想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2、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只能,发挥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

4、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八)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1、提高各级领导棒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

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火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2、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心在基层 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3、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

4、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领导全党紧紧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

(二)党执政以来的主要经验

1、必须坚持党在知道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知道新的实践

2、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升级和活

3、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4、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用户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生理之本

5、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知道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1、指导思想

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

2、总体目标

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代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3、主要任务

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四)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1、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3、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和谋划改革

4、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5、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

(五)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

1、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

2、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3、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4、加强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吧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5、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1、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吃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3、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切实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的教育网络,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生动具体地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环节,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

5、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

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基层特别是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服务能力

(七)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的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人物的必然要求

1、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火力

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机环境

2、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坚固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3、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4、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5、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八)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1、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

2、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对外方针政策,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坚持以冷静观测、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3、全面认识和把握国际因素对我国的影响,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

4、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发展,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确保国防安全,是党执政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拥抱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九)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时间,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1、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全面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拨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继续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拨、竞争上岗、全委会投票表决、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等制度。

3、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

4、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创建五个号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活动为载体,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社区党组织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坚持标准,保证质量,重点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中发展党员。

5、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的团结和活力

6、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神人开阵反腐败斗阵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阵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

四、党的先进性建设

(一)党的历史的基本结论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

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2、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

4、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5、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二)先进性建设是党的自身建设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

(三)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成效

先进性教育活动室我们当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特点

(1)坚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贯彻党章为重点,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

(2)着眼于取得实效和群众满意,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上狠下功夫。

(3)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实行开门搞教育,广泛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

(4)实行试点先行、分批推进、分类指导,既有统一要求,又鼓励从各自实际出发进行创新,形式多样灵活

(5)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生产两不误两促进

(6)强调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为基层和党员作出表率

(7)注重宣传引导,加强先进典型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形成正确导向

(8)把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结合起来,坚持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一起抓,实现整体推动,相互促进

(四)先进性教育必须抓好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

(1)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根本在于增强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

(2)重点在于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的先进性

(3)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和机制,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党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相关文章

  • 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1)
  • 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3日/第006版 要闻 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王冠中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充分肯定了过去5年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巨大成就,对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报告第九部分围绕加快推进国防和军 ...查看


  • 理论文章摘录
  • 理论文章摘录 2007年第7期 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 2007年3月22日 目 录 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 1  推动学习<江泽民文选>和学习贯彻&quo ...查看


  • 如何培养宏观思维方式(环保)
  • 就环保工作中培养宏观思维方式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后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 ...查看


  • 科学发展观1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实践催生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回眸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内在规律,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查看


  • 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起草记实
  • [报告解读]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起草工作纪 实 众志绘宏图荆楚谱新篇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起草工作纪实 2012年6月9日上午9时,武昌洪山礼堂主席台上党徽格外耀目,红旗更加鲜艳.全省上下热切关注.期盼已久的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 ...查看


  • 党的十七大与新起点上新的思想解放
  •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揭示了坚持解放思想对于党在新时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的重要作用.报告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继续解放思想.这就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 ...查看


  • 党课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中共哈尔滨工业大学党校二区分党校 预备党员党课培训班第 4 次学习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共哈尔滨工业大学党校交通学院分校 2015年 4 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今天党课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查看


  •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改案的重大意义
  •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改案的重大意义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它集中表达党的理论基础和政治主张,集中体现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供了根本准则.党章又是从严治党的根本依据,对党内政治生活.组织生活的 ...查看


  • 2016高中政治小论文范文
  • 2016高中政治小论文范文 第1篇:高中政治小论文范文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解放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 ...查看


  • 2011年高校后勤工作总结
  •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后勤工作 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七大的主题,也是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