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如何防止跑题?
雅虎知识堂
2008-12-18
一、话题作文分三类
湖北省去年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多年致力于作文研究的黄德灿老师说,高考作文要在审题上稳操胜券,首先要研究题型特点。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话题作文可分为三种类型。
1.话题表述一个观点。这类话题观点鲜明突出,审题难度不大。对这种求证式的话题,考生要做的就是找到充足的理由来证明它,或用生动形象的事实来暗示它,不宜作否定观点的文章。
2.话题揭示一种关系。对于这类话题,考生在审题时需要将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出来。如2003年的高考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3.话题提示写作范围。这类话题只是确定了一个写作范围,由写作者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如2001年高考作文题“诚信”。给作文加道保险
每年高考过后,出乎意料的低分使那些平时作文有一定水准的同学难以接受。黄老师说,给作文加保险,是指通过一些技巧,保证作文在审题立意、构思行文中不出现意外。
1.把话题作文当作供料作文来看待。话题作文一般提供了背景材料,考生可以把话题作文当作供料作文来看待。作文由供料引发联想、想象,写记叙文,确定和供料内容相同的主旨;写议论文,由供料联系社会现实,找准相似点,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分析推论。
2.将话题关键词语扩展为观点判断。话题作文试题都有关键词,考生可以将关键词扩展为一个观点式的判断句,以这个判断句作记叙文的主旨或议论文的观点或其他文体作文的中心。
3.反复呈现有关话题内容的关键词。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提醒自己,不要写着写着就离题万里;二是提醒阅卷老师,我的作文始终紧扣了话题。这里要说明的是,强调反复呈现,主要是指抒情性文章和议论性文章而言,不是要求在所有的文章中都这样做。
4.选择一种有把握的写作模式。这有一个好处,当考生对某种模式烂熟于心时,上考场就多了一份底气,同时也利于思路的放开而非游离命题意旨。
二、“两条竖线”,用“三分法”
把准题义与防止跑题
把准题义才能防止跑题,最实用的方法,是在拿到高考作文试卷后,先划“两条竖线”,用“三分法”把作文题分成“三段儿”,找出“三点要求”。然后根据“三点要求”确定写什么、怎样写。这样,既能达到把准题义、防止跑题的目的,又可为写好作文搭好架子。
对学生来说,一个给定的作文题,不管是一个字,还是几个字,都可以用“两条竖线”和“三分法”,把题分成“三段儿”,明确作文的“三点要求”,使自己的作文思路符合作文题的要求。
比如,去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是“愿景”,那么用“两条线”和“三分法”,可以分为什么是愿景、我的愿景、我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景“三段儿”;也可分成爸爸的愿景、爸爸努力实现了愿景、我要向爸爸学习依靠艰苦奋斗实现自己的愿景“三段儿”。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分成自己能把握住的“三段儿”,然后展开作文思路。
再比如,作文题是“和谐”,可以分为和谐是人人期望的、我希望生活在和谐团队中、我要为建设和谐团队贡献力量“三段儿”;考“民生”,可以分为民生问题是重大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具体措施解决就业难等民生问题、领导干部要在落实具体措施中起带头作用“三段儿”。诚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成多种的“三段儿”。
学生一定要有意识强迫自己养成用“两条竖线”、“三分法”和“三段儿”论,破解高考作文题的习惯,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确定好要写的作文内容。这样做,开始费点劲儿,反复练几遍,掌握住了大有益处。
三、审题准确,条理清晰,紧扣题目
1、从作文立意开始,有两种联系材料的方式,一种是发散性的,每一个材料都与立意直接相关联,自然不会跑题;另一种是连续性的,由一个材料联系到另一个材料,再由另一个材料又联系到别的材料,这种方式的话,联系点越多,与立意的距离就越远,所以要合理联想。
作文时应当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运用。
2 看仔细作文题,题目联系,普通样式对题理解透。
我们老师提倡作文样式创新,用标题法时,小标题口题,结尾拉题。
3 先构思,再写:而且尽量写自己写过的不走题的文章!(建议:试着写一些定题的小片段,围绕中心来写,写的时候要把内容与主题联系起来想一想,它们扯得上边吗?它们有什么联系吗?)
审题准确,条理清晰,紧扣题目。
四、审题时借助逻辑方法最容易扣题
简要的列一个提纲,每一段的中心句一定要点题,开头为文章的中心作铺垫,结尾不要忘了回到主体;明确自己到底想写些什么;审题要准,悟得要透,立意要深,思路要清,事理结合要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时打下坚实的基础最为重要。
上面说的很好,我做一点补充,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在写作文的时候尽量多做些心理描写,这样即使文章生动,又真实,而且符合高考语文的思路,尽量少做议论,毕竟不是一个人凭卷,不是每个老师都能认同你的观点的。
我认为,审题时借助逻辑方法最容易扣题。具体是利用概念来审题,准确率达百分之百。
我们知道,概念的定义是从内涵和外延来理解的。一个题目(无论是什么题目)出来,我们先对其中关键词的内涵进行定义,那是题目的核心,是灵魂;然后是外延,即相关的范围。抓住内涵,进行分类取舍,再组合成一个命题,中心就明确了。然后,外延就是列提纲的范围。这两步走,是审题的法宝。
比如,以“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用这个方法特别奏效。
用,可以做动词,比如组“使用”;可以做介词,比如组“用心”;可以做名词,比如组“用途”。比较后发现,做动词容易拓展发挥,它的外延具体可以理解为使用、操作、利用,运用、用人、用计等等。那么从中选取一个概念组合,就很容易设定命题。比如:有用与无用,无用即大用,“用”中学问大,学以致用,说用人,天生我材必有用,说说一物多用,学会“用心”,格物致用„„如果要使用比喻、引用等命题法,那更是丰富多彩。
立意出来了,选材只要根据外延进行合理延伸、组合,就容易了。
五、认真审题体味,这是不变的硬道理
认真审题体味,命题人想要我们挖掘的中心,把想好的中心写在纸上,写作文的时候看看,心中有数,就不容易跑题了。
开头结尾相照应,紧扣主题,语言优美点,中间就没什么了。每一段都要写上与中心有关的句子,也让老师看清你的思路!
答卷一半的时候就开始构思题目,自己心理默念题目。处理好中心(这是最重要的!)中心没跑 那么就不会跑题。 当作文中发现有些偏离主线,不要紧 尽量在下文中用其他的语句衔接上,然后拉向主题 (尽量让别人看出来你所说的和中心有关,哪怕一点点的关系) 十足的经验 送给你 祝你成功!
材料作文是很难的,上面的都太理论了 还是自己琢磨吧。先确定文体,再认真审题;构思好提纲。不同体裁,其表现手法各异。但都要抓住要领,紧紧围绕题意展开,并注意段落,层次,至尾别忘了拽住文章的主题。
首先要认真审题;其次要作合理的想像;如果议论文,要注意议论逻辑;记叙文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法;最后,离题不是超旨。好好审题吧。
六、作文尽量写得有条理
高考作文,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难。我认为只要我们将自己的作文尽量写得有条理就一般可以有一个像样的分数——45到48左右。
首先要做的是写一个好“题目”;
其次是要将你的字写干净,这是最主要的;
最后是尽量在作文“题目”中含有所给话题中的词语或相近意识的词语。
最后祝你高考顺利,且考进自己向往的大学。
七、如何防止作文跑题
1、开头就点明主旨,结尾与开头相照应,升华主旨
2、中间内容要把每段主要意思与主旨相贴近
3、下次再写,理清思路,写上提纲,标明每段要写些什么,就是再怎么写也不跑题了。
我通常都是写写就回过头看看题目,感觉偏了就扯回来;我觉得主要还是先理解题目要写什么,但是别钻牛角尖;想的越多跑的越远。
高考作文如何防止跑题?
雅虎知识堂
2008-12-18
一、话题作文分三类
湖北省去年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多年致力于作文研究的黄德灿老师说,高考作文要在审题上稳操胜券,首先要研究题型特点。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话题作文可分为三种类型。
1.话题表述一个观点。这类话题观点鲜明突出,审题难度不大。对这种求证式的话题,考生要做的就是找到充足的理由来证明它,或用生动形象的事实来暗示它,不宜作否定观点的文章。
2.话题揭示一种关系。对于这类话题,考生在审题时需要将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出来。如2003年的高考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3.话题提示写作范围。这类话题只是确定了一个写作范围,由写作者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如2001年高考作文题“诚信”。给作文加道保险
每年高考过后,出乎意料的低分使那些平时作文有一定水准的同学难以接受。黄老师说,给作文加保险,是指通过一些技巧,保证作文在审题立意、构思行文中不出现意外。
1.把话题作文当作供料作文来看待。话题作文一般提供了背景材料,考生可以把话题作文当作供料作文来看待。作文由供料引发联想、想象,写记叙文,确定和供料内容相同的主旨;写议论文,由供料联系社会现实,找准相似点,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分析推论。
2.将话题关键词语扩展为观点判断。话题作文试题都有关键词,考生可以将关键词扩展为一个观点式的判断句,以这个判断句作记叙文的主旨或议论文的观点或其他文体作文的中心。
3.反复呈现有关话题内容的关键词。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提醒自己,不要写着写着就离题万里;二是提醒阅卷老师,我的作文始终紧扣了话题。这里要说明的是,强调反复呈现,主要是指抒情性文章和议论性文章而言,不是要求在所有的文章中都这样做。
4.选择一种有把握的写作模式。这有一个好处,当考生对某种模式烂熟于心时,上考场就多了一份底气,同时也利于思路的放开而非游离命题意旨。
二、“两条竖线”,用“三分法”
把准题义与防止跑题
把准题义才能防止跑题,最实用的方法,是在拿到高考作文试卷后,先划“两条竖线”,用“三分法”把作文题分成“三段儿”,找出“三点要求”。然后根据“三点要求”确定写什么、怎样写。这样,既能达到把准题义、防止跑题的目的,又可为写好作文搭好架子。
对学生来说,一个给定的作文题,不管是一个字,还是几个字,都可以用“两条竖线”和“三分法”,把题分成“三段儿”,明确作文的“三点要求”,使自己的作文思路符合作文题的要求。
比如,去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是“愿景”,那么用“两条线”和“三分法”,可以分为什么是愿景、我的愿景、我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景“三段儿”;也可分成爸爸的愿景、爸爸努力实现了愿景、我要向爸爸学习依靠艰苦奋斗实现自己的愿景“三段儿”。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分成自己能把握住的“三段儿”,然后展开作文思路。
再比如,作文题是“和谐”,可以分为和谐是人人期望的、我希望生活在和谐团队中、我要为建设和谐团队贡献力量“三段儿”;考“民生”,可以分为民生问题是重大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具体措施解决就业难等民生问题、领导干部要在落实具体措施中起带头作用“三段儿”。诚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成多种的“三段儿”。
学生一定要有意识强迫自己养成用“两条竖线”、“三分法”和“三段儿”论,破解高考作文题的习惯,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确定好要写的作文内容。这样做,开始费点劲儿,反复练几遍,掌握住了大有益处。
三、审题准确,条理清晰,紧扣题目
1、从作文立意开始,有两种联系材料的方式,一种是发散性的,每一个材料都与立意直接相关联,自然不会跑题;另一种是连续性的,由一个材料联系到另一个材料,再由另一个材料又联系到别的材料,这种方式的话,联系点越多,与立意的距离就越远,所以要合理联想。
作文时应当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运用。
2 看仔细作文题,题目联系,普通样式对题理解透。
我们老师提倡作文样式创新,用标题法时,小标题口题,结尾拉题。
3 先构思,再写:而且尽量写自己写过的不走题的文章!(建议:试着写一些定题的小片段,围绕中心来写,写的时候要把内容与主题联系起来想一想,它们扯得上边吗?它们有什么联系吗?)
审题准确,条理清晰,紧扣题目。
四、审题时借助逻辑方法最容易扣题
简要的列一个提纲,每一段的中心句一定要点题,开头为文章的中心作铺垫,结尾不要忘了回到主体;明确自己到底想写些什么;审题要准,悟得要透,立意要深,思路要清,事理结合要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时打下坚实的基础最为重要。
上面说的很好,我做一点补充,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在写作文的时候尽量多做些心理描写,这样即使文章生动,又真实,而且符合高考语文的思路,尽量少做议论,毕竟不是一个人凭卷,不是每个老师都能认同你的观点的。
我认为,审题时借助逻辑方法最容易扣题。具体是利用概念来审题,准确率达百分之百。
我们知道,概念的定义是从内涵和外延来理解的。一个题目(无论是什么题目)出来,我们先对其中关键词的内涵进行定义,那是题目的核心,是灵魂;然后是外延,即相关的范围。抓住内涵,进行分类取舍,再组合成一个命题,中心就明确了。然后,外延就是列提纲的范围。这两步走,是审题的法宝。
比如,以“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用这个方法特别奏效。
用,可以做动词,比如组“使用”;可以做介词,比如组“用心”;可以做名词,比如组“用途”。比较后发现,做动词容易拓展发挥,它的外延具体可以理解为使用、操作、利用,运用、用人、用计等等。那么从中选取一个概念组合,就很容易设定命题。比如:有用与无用,无用即大用,“用”中学问大,学以致用,说用人,天生我材必有用,说说一物多用,学会“用心”,格物致用„„如果要使用比喻、引用等命题法,那更是丰富多彩。
立意出来了,选材只要根据外延进行合理延伸、组合,就容易了。
五、认真审题体味,这是不变的硬道理
认真审题体味,命题人想要我们挖掘的中心,把想好的中心写在纸上,写作文的时候看看,心中有数,就不容易跑题了。
开头结尾相照应,紧扣主题,语言优美点,中间就没什么了。每一段都要写上与中心有关的句子,也让老师看清你的思路!
答卷一半的时候就开始构思题目,自己心理默念题目。处理好中心(这是最重要的!)中心没跑 那么就不会跑题。 当作文中发现有些偏离主线,不要紧 尽量在下文中用其他的语句衔接上,然后拉向主题 (尽量让别人看出来你所说的和中心有关,哪怕一点点的关系) 十足的经验 送给你 祝你成功!
材料作文是很难的,上面的都太理论了 还是自己琢磨吧。先确定文体,再认真审题;构思好提纲。不同体裁,其表现手法各异。但都要抓住要领,紧紧围绕题意展开,并注意段落,层次,至尾别忘了拽住文章的主题。
首先要认真审题;其次要作合理的想像;如果议论文,要注意议论逻辑;记叙文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法;最后,离题不是超旨。好好审题吧。
六、作文尽量写得有条理
高考作文,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难。我认为只要我们将自己的作文尽量写得有条理就一般可以有一个像样的分数——45到48左右。
首先要做的是写一个好“题目”;
其次是要将你的字写干净,这是最主要的;
最后是尽量在作文“题目”中含有所给话题中的词语或相近意识的词语。
最后祝你高考顺利,且考进自己向往的大学。
七、如何防止作文跑题
1、开头就点明主旨,结尾与开头相照应,升华主旨
2、中间内容要把每段主要意思与主旨相贴近
3、下次再写,理清思路,写上提纲,标明每段要写些什么,就是再怎么写也不跑题了。
我通常都是写写就回过头看看题目,感觉偏了就扯回来;我觉得主要还是先理解题目要写什么,但是别钻牛角尖;想的越多跑的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