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力学角度分析乒乓球的旋转

从力学角度分析乒乓球的旋转

作者:乒乓网郭云鹏二次创作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对乒乓球在飞行中、落台时、平挡触拍时的旋转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人们掌握乒乓球旋转的运动规律、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教学训练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了使球旋转的方法和教学建议。

[前言]

在乒乓球运动中,球自身的运动有不旋转和旋转两种形式。球的旋转包括上旋球、下旋球和侧旋球,其中上旋球(弧圈球)的应用更为广泛,主要表现在以弧圈球为主和快攻结合弧圈球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所采用。因此,在乒乓球运动中,对球旋转的研究尤其重要。遗憾的是在乒乓球的教学和训练中,人们较多的是对乒乓球的动作结构,技、战术等进行研究,而对球运动的原理探讨的比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乒乓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本文运用力学原理对乒乓球的旋转进行分析,为人们掌握乒乓球的旋转知识,提高乒乓球的教学效果和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运用力学的基本原理

主要是运用伯努利定理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乒乓球的旋转进行分析。

1.2运用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需要,查阅了许多有关的文献资料。

[2.分析讨论]

2.1飞行中旋转球的分析

当作用力不通过球的重心,即有一个外力矩作用于球体上使球旋转时,由于球体前进时环流与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球体周围的流线分布会产生很大变化。球旋转的程度和方向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2.1.1对上旋球的分析

上旋球在空中飞行时沿着横轴向前旋转(如图1),由于粘滞性,球会带动周围空气跟着它一起旋转。当球向前飞行时,球体上沿的空气环流与迎面空气阻力相反,这一区域的空气流速较小;而球体下沿空气环流与迎面空气阻力一致,这一区域的空气流速较大。

根据伯努利定理,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所以球的上沿压强大,下沿压强小,上、下沿产生了压力差,方向向下;由于球体的前沿和后沿环流与空气流动方向垂直,所以不引起压强差。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球所受的合力(P)指向球的前下方。从以上分析可知,上旋球在飞行过程中有下降趋势,飞行的弧线比较陡,飞行的距离比不旋转球要短些。

2.1.2 对下旋球的分析

下旋球则相反,球飞行时沿着球的横轴向后旋转(如图 2),球体上沿的空气环流与空气流动方向是一致的,球体下沿的空气环流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反。所以球的上沿压强小,下沿压强大,上、下沿产生了压力差,方向向上;球的前沿与后沿没有产生压力差,球所受的合力(P)指向球的后上方。因此,下旋球在飞行中有上升的趋势,飞行弧度大,飞行的速度越来越慢。

2.1.3 对左、右侧旋球的分析

左侧旋球在飞行时近似以垂直线为轴向左侧旋转(如图3,俯视图)。飞行时球的上沿和下沿气流没有什么变化,不产生压力差;球的前沿和后沿环流与空气流动方向垂直,也不产生压力差;球的左侧空气环流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反,球右侧

空气环流与空气流动方向一致。故球的左、右侧产生一个压力差,方向向右,球

所受的合力(P)指向球的右侧后,因此,左侧旋球在空中飞行有向右偏拐的趋势。而右侧旋球的飞行弧度正好与左侧旋球相反,有向左偏拐的趋势。

2.2旋转球落台的分析

旋转球落台时,除了球与台面间的垂直方向有相互作用力(反弹力)外,在水平方向球的旋转力也作用于台面,这个旋转力作为摩擦力同台面发生作用。因此,台面给球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即旋转力的反作用力。

2.2.1上旋球落台分析

上旋球落台时,球的旋转力是沿着水平方向向后作用于台面,而旋转力的反作用力则是向前的(如图4)。这个力使球增加了一个向前的速度U,于是球的反射速度不再是V。而是,V。与U的合成速度V了。即上旋球的反射角明显大于入射角(β>α),而且球从台上反弹起来以后速度快,冲力大,前进中仍然保持着旋转状态。

2.2.2下旋球落台分析

下旋球落台时,与上旋球道理相反,球的旋转力沿着水平方向向前作用于台面,而台面施加于球的旋转反作用力则向后(如图5)。这个力使球增加了一个向后的速度U,于是球的反射速度是V。与U的合成速度V了。球落台后,反射角小于入射角(β

2.3 旋转球平挡触拍的分析

当上旋球触拍时,继续旋转的球会给球拍一个由上向下的摩擦力,而球拍会给予来球一个由下向上的反作用力(如图6) 这个力增大了球向上反弹的角度。,因此上旋球平挡触拍后向上反弹,容易出界。下旋球与上旋球相反,当球碰到拍面时,旋转的反作用力方向向下,这个力的效果是使球反弹的角度减少了。因此下旋球平挡触拍后容易下网。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平挡(接球)左侧旋球时,球的反弹方向偏右,球容易向右边出界,而平挡右侧旋球时,球的反弹方向偏左,球容易向左边出界。

[3.提高球旋转的方法]

3.1 击球时要使作用力线远离球心

乒乓球的旋转程度决定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短,在作用力不变的情况下,力臂越长,旋转力也越强。如图 7 所示,L1>L2,F1L1>F2L2 。因此,采用 F1 的拍形角度和发力方向打过去的球旋转力强。

3.2 拉、削、搓的作用力是增强旋转的关键

故击球时要发挥前臂、上臂、手腕和腰、腿的配合用力。

3.3 用球拍合适的部位击球,有利于增强球的旋转

挥拍击球时,球拍靠近拍柄部分的摆速 V1 小于球拍中部的速度 V2,更小于球拍顶端的速度 V3(如图 8)。因此,在打加旋球时,用靠近拍顶端的适当部分击球有利于增强球的旋转。

3.4 借用来球的旋转

这是一种顺着来球方向增强旋转的方法,来球越转,摆速越要快。

3.5 改进球拍的性能,增大球拍胶皮摩擦系数

因为摩擦力 f=Nμ,在正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摩擦系数 u增大,摩擦力增大,球的旋转程度也增大。

[4.建议]

在了解了运动力学对分析乒乓球的旋转有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还要到实践中去检验。结合教学和训练,提出如下建议:

4.1 球旋转的教学应重视讲解、示范的环节,重点、难点突出。

4.2 要组织专门的练习,循序渐进,使学生或队员在反复练习中体会和掌握动作。

4.3 采用针对性教学,重视学生和队员相关素质的训练,如:加强上臂、手腕、腰及腿部力量等练习。

4.4 还应与战术配合起来。在比赛中检验练习的效果,借以不断改进和提高。

本文首发于www.pingpangwang.com乒乓网,文章来源标注“本站原创”或“首发原创”,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谢绝转载。

从力学角度分析乒乓球的旋转

作者:乒乓网郭云鹏二次创作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对乒乓球在飞行中、落台时、平挡触拍时的旋转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人们掌握乒乓球旋转的运动规律、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教学训练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了使球旋转的方法和教学建议。

[前言]

在乒乓球运动中,球自身的运动有不旋转和旋转两种形式。球的旋转包括上旋球、下旋球和侧旋球,其中上旋球(弧圈球)的应用更为广泛,主要表现在以弧圈球为主和快攻结合弧圈球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所采用。因此,在乒乓球运动中,对球旋转的研究尤其重要。遗憾的是在乒乓球的教学和训练中,人们较多的是对乒乓球的动作结构,技、战术等进行研究,而对球运动的原理探讨的比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乒乓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本文运用力学原理对乒乓球的旋转进行分析,为人们掌握乒乓球的旋转知识,提高乒乓球的教学效果和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运用力学的基本原理

主要是运用伯努利定理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乒乓球的旋转进行分析。

1.2运用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需要,查阅了许多有关的文献资料。

[2.分析讨论]

2.1飞行中旋转球的分析

当作用力不通过球的重心,即有一个外力矩作用于球体上使球旋转时,由于球体前进时环流与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球体周围的流线分布会产生很大变化。球旋转的程度和方向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2.1.1对上旋球的分析

上旋球在空中飞行时沿着横轴向前旋转(如图1),由于粘滞性,球会带动周围空气跟着它一起旋转。当球向前飞行时,球体上沿的空气环流与迎面空气阻力相反,这一区域的空气流速较小;而球体下沿空气环流与迎面空气阻力一致,这一区域的空气流速较大。

根据伯努利定理,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所以球的上沿压强大,下沿压强小,上、下沿产生了压力差,方向向下;由于球体的前沿和后沿环流与空气流动方向垂直,所以不引起压强差。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球所受的合力(P)指向球的前下方。从以上分析可知,上旋球在飞行过程中有下降趋势,飞行的弧线比较陡,飞行的距离比不旋转球要短些。

2.1.2 对下旋球的分析

下旋球则相反,球飞行时沿着球的横轴向后旋转(如图 2),球体上沿的空气环流与空气流动方向是一致的,球体下沿的空气环流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反。所以球的上沿压强小,下沿压强大,上、下沿产生了压力差,方向向上;球的前沿与后沿没有产生压力差,球所受的合力(P)指向球的后上方。因此,下旋球在飞行中有上升的趋势,飞行弧度大,飞行的速度越来越慢。

2.1.3 对左、右侧旋球的分析

左侧旋球在飞行时近似以垂直线为轴向左侧旋转(如图3,俯视图)。飞行时球的上沿和下沿气流没有什么变化,不产生压力差;球的前沿和后沿环流与空气流动方向垂直,也不产生压力差;球的左侧空气环流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反,球右侧

空气环流与空气流动方向一致。故球的左、右侧产生一个压力差,方向向右,球

所受的合力(P)指向球的右侧后,因此,左侧旋球在空中飞行有向右偏拐的趋势。而右侧旋球的飞行弧度正好与左侧旋球相反,有向左偏拐的趋势。

2.2旋转球落台的分析

旋转球落台时,除了球与台面间的垂直方向有相互作用力(反弹力)外,在水平方向球的旋转力也作用于台面,这个旋转力作为摩擦力同台面发生作用。因此,台面给球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即旋转力的反作用力。

2.2.1上旋球落台分析

上旋球落台时,球的旋转力是沿着水平方向向后作用于台面,而旋转力的反作用力则是向前的(如图4)。这个力使球增加了一个向前的速度U,于是球的反射速度不再是V。而是,V。与U的合成速度V了。即上旋球的反射角明显大于入射角(β>α),而且球从台上反弹起来以后速度快,冲力大,前进中仍然保持着旋转状态。

2.2.2下旋球落台分析

下旋球落台时,与上旋球道理相反,球的旋转力沿着水平方向向前作用于台面,而台面施加于球的旋转反作用力则向后(如图5)。这个力使球增加了一个向后的速度U,于是球的反射速度是V。与U的合成速度V了。球落台后,反射角小于入射角(β

2.3 旋转球平挡触拍的分析

当上旋球触拍时,继续旋转的球会给球拍一个由上向下的摩擦力,而球拍会给予来球一个由下向上的反作用力(如图6) 这个力增大了球向上反弹的角度。,因此上旋球平挡触拍后向上反弹,容易出界。下旋球与上旋球相反,当球碰到拍面时,旋转的反作用力方向向下,这个力的效果是使球反弹的角度减少了。因此下旋球平挡触拍后容易下网。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平挡(接球)左侧旋球时,球的反弹方向偏右,球容易向右边出界,而平挡右侧旋球时,球的反弹方向偏左,球容易向左边出界。

[3.提高球旋转的方法]

3.1 击球时要使作用力线远离球心

乒乓球的旋转程度决定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短,在作用力不变的情况下,力臂越长,旋转力也越强。如图 7 所示,L1>L2,F1L1>F2L2 。因此,采用 F1 的拍形角度和发力方向打过去的球旋转力强。

3.2 拉、削、搓的作用力是增强旋转的关键

故击球时要发挥前臂、上臂、手腕和腰、腿的配合用力。

3.3 用球拍合适的部位击球,有利于增强球的旋转

挥拍击球时,球拍靠近拍柄部分的摆速 V1 小于球拍中部的速度 V2,更小于球拍顶端的速度 V3(如图 8)。因此,在打加旋球时,用靠近拍顶端的适当部分击球有利于增强球的旋转。

3.4 借用来球的旋转

这是一种顺着来球方向增强旋转的方法,来球越转,摆速越要快。

3.5 改进球拍的性能,增大球拍胶皮摩擦系数

因为摩擦力 f=Nμ,在正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摩擦系数 u增大,摩擦力增大,球的旋转程度也增大。

[4.建议]

在了解了运动力学对分析乒乓球的旋转有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还要到实践中去检验。结合教学和训练,提出如下建议:

4.1 球旋转的教学应重视讲解、示范的环节,重点、难点突出。

4.2 要组织专门的练习,循序渐进,使学生或队员在反复练习中体会和掌握动作。

4.3 采用针对性教学,重视学生和队员相关素质的训练,如:加强上臂、手腕、腰及腿部力量等练习。

4.4 还应与战术配合起来。在比赛中检验练习的效果,借以不断改进和提高。

本文首发于www.pingpangwang.com乒乓网,文章来源标注“本站原创”或“首发原创”,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谢绝转载。


相关文章

  • 常见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
  • 一常见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 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黄育稼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本节内容通过放映蜂窝.鹰的身体等结构图,通过对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明白"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 ...查看


  • 乒乓球常用术语
  • 一.比赛台面的区域 (一)左.右半区又称1/2区,其方向对击球者本身而言. (二)近网区指距球网40厘米以内的区域 (三)底线区指距端线30厘米以内的区域 (四)中区指介于近网区和底线区之间的区域 二.球拍拍形球拍拍形包括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 ...查看


  • 乒乓球运动轨迹分析
  • 运动问题分析: 乒乓球在运动员出手后,主要受三个力: (1) 重力G=mg,在整个的飞行过程中将始终受到重力的影响,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 空气阻力FR,乒乓球的直径为D,旋转角速度为ω,空气粘滞系数为η(见表1), 空气密度为ρ,乒 ...查看


  • 乒乓球心得②
  • 乒乓球学习心得 内容摘要 摘要:运用两块瑞士产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10名优秀男乒乓球运动员正手拉弧圈球技术过程中地面对人体的地面支撑反作用力进行测试.用两种发力方式拉弧圈球,一为用最大力量,二为中等力量.从垂直.水平.前后3个方向对完 ...查看


  • 乒乓球的基本知识
  • 乒乓球的基本知识 一.球 乒乓球是由一种化学物质赛璐珞或类似的塑料制成,形状呈圆球体.标准用球的直径应为40毫米,重量为2.5克.在正式比赛中,对球的弹力和颜色均有一定的要求. 二,球台 乒乓球的球台为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 ...查看


  • 自行车训练中骑行技术差异的分析
  • 根据自行车比赛规则要求,在赛车场内进行的比赛,距离短,强度大,骑行时肌肉.神经高度紧张;而公路比赛的特点则是时间长,距离长,平均强度低.由此可见,这两种比赛要求两种不同的技术.笔者根据自己的运动和教学实践,分析了在骑行技术上存在的差异,主要 ...查看


  •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和锻炼价值
  •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和锻炼价值(个人论文) 2009-01-01 19:25 摘要: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集健身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作为一项全身运动,乒乓球所特有的速度快.变化多等特点,对参与者有很高的锻炼价值,本文主要就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查看


  • 论乒乓球直拍反手横拉球技术
  • 第21卷第1期 2009年2月Journalof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NingdeTeachersV01.21No.1CoUege(NaturalScience)Feb.2009 论乒乓球直拍反手横拉球技术 陈军 354300)(福建省 ...查看


  • [常见结构的认识]说课稿(2)
  • <常见结构的认识>说课稿 天星桥中学 姚艳红 一.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通过<技术与设计1>.初中和高一物理的学习,掌握了一般性设计与制作的原理和方法.力学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