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诗中体现的中华待客之道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唐诗中体现的中华待客之道

作者: 刘丽

指导老师:

专业:汉语言文学

完成时间:2015年8月10日

目 录

论文摘要…………………………………………………………………………………………1 关键词……………………………………………………………………………………………1

一、唐诗中的宾朋相聚情………………………………………………………………………2

二、唐诗中待客的过程解析……………………………………………………………………2

1、待客前准备:洒扫门庭+物质准备……………………. …………………………4

2、待客过程:畅谈欢饮………………………………………………. ………………4

3、送客:送别依依 …………………………………………………………………4 结束语……………………………………………………………………………………………6 注释、参考文献…………………………………………………………………………………7

[论文摘要]中国人自古都很好客,春秋时代孔子就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然而中国人绝不停留在“乐”的情感表现上,是很注重“乐”之后的待客行动表现的。接人待物,礼尚往来,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性情,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德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唐诗中有许多描写古人为人处世,迎来送往的诗篇。同为待客,不同性情,不同境遇的诗人往往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他们的诗作也呈现出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风貌,品味并比较同题材不同诗人的诗作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体验。本文试选杜甫、李白、张旭、刘长卿、孟浩然等人的同类题材代表诗作稍做解析,试着从唐诗-文化瑰宝中找出其体现的我中华的待客之道。

[关键词]唐诗, 待客之道,礼尚往来

浅谈唐诗中体现的中华待客之道

社交活动中,邀人作客是最常见的人际交往形式。我国自古就有广交朋友、热情好客的好传统。《论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广交朋友是人生一件乐事,热情好客是胸怀坦荡、谦恭文明的美德。待客和作客,十分讲究礼仪,可以说是一门艺术。俗话说:“主雅客来勤。”宾主之间圆满完美的礼仪形式,可以使双方情谊进一步增强,使道德情操不断升华。 讲究待客的礼仪已经成为人们社交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修养,它要求我们讲究待客的艺术。待客的整个过程,要显示出热情、礼貌和文明,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切身体验,感受到温暖、亲切和礼遇,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作为礼仪之邦,好客的习俗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离,那么在浩瀚如海的唐诗里,宾朋相聚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

一、唐诗中的宾朋相聚情

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其喜怒哀乐源于生活,流自心底,作品具有一种震憾人心的穿透力。《客至》描写开门迎客、主宾同饮的欢愉场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杜甫一生穷愁潦倒,恬淡漂泊,家境清贫,但是朋友来了,却倾已所有,盛情招待。洒扫庭院,大开柴门,恭候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拿出自己所能拿出的最珍贵的酒肴“款待”朋友,主宾欢饮,。酒酣耳热,醉意朦胧之时,诗人竟然隔墙高喊,邀邻共饮作陪助兴,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本来,这是一顿家常酒宴,诗人却写得浓情四溢,神彩飞扬。家酿的陈酒,简单的菜肴,坦诚的话语,高声的呼叫,透过这些细节,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主人竭尽诚意的盛情,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情厚谊。杜甫的另一名篇《赠卫八处士》写自己拜访老友受到热情款待的情景,别有一番情趣。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其中有几句这样写:“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主称会面来,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贵客临门,酒是让儿子即刻张罗的佳酿,菜是冒夜雨剪来的春韭,老朋友间不拘形迹的淳朴友情,真切的体现出来。故人重逢话旧,不是细斟瞒酌,而是一连就进了十大杯酒,这是主人内心不平静的表现,主人亦如此,诗人的心情激动可想而知。昔日之别,今幸复会,明日之别,后又何年?

酒宴的款待,冲淡了世事茫茫的凄婉,带给人幸福的微醺,但劝酒话辞却是“主称会面难”,又带来离乱的感慨。普普通能的一顿家常便饭让诗人深切体会到了动荡年代友情的弥足珍贵。再如杜甫诗歌《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付府》:“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 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这一日,正值九月九日重阳节,庭院内,月光如水,清风习习,恰是饮酒欢宴之良宵。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三)则是描写自己战乱年间回到家乡受老父老乡亲热情款待的情景,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听说诗人回到家里,父老乡亲不约而同地前来看望,他们都带来了自酿家酒,斟酒劝客,酒色清浊不一,他们还谦称酒薄不成敬意。在如此艰难的岁月中,几位老人如此诚恳而深情地敬重作为中年人的杜甫,难怪诗人要高歌答谢,感慨万千。

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多露语、率语”“才调逸迈,往往兴会属辞,”“才逸气高”他的诗作想象奇特,夸张大胆,文辞流畅,情思强烈,即便是描写现实生活场景的诗歌也无一不流露出张扬奔放,神彩飞扬的个性特色。他的《将进酒》中间有几句描绘了一场空前绝后,热闹非凡的酒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高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李白重情重义,挥金如土,他招待朋友,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而且酒逢对手,畅饮狂歌,何等豪情,畅快。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写诗人酒后直言,坦诚肺腑,感人至深。“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朋友对饮,意气相投,千杯嫌少,万语不够,诗人兴致高昂,狂喝纵饮,以至酩酊大醉,玉山将崩,于是想到打发朋友先走。“我醉欲眠卿且去”,真诚直率,活画出诗人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双方得意忘形,不分你我的情谊。诗人还余兴未尽,还不忘招呼朋友“明朝有意抱琴来”呢。另外,李白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赠汪伦》)写村民踏地为节,边走边唱,用这种古老的行歌来为李白送行,古朴深情,别具情趣。李白的“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酒肆留别》)把留客劝饮的场面写得芳香扑鼻,优美迷人。在一个春风吹拂,柳花飘香的旅店,金陵子弟前来为李白设宴送行,也捧出新酿的美酒,劝客人品尝,如此情谊怎么不让诗人豪情满怀,沉醉不醒呢?

中唐诗人刘长卿也有一首迎客名作《酬李穆见寄》,和杜甫的《客至》在表情达意方面大致相同,诗歌是这样写的:“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

家。”对于女婿李穆的千里迢迢,孤舟相访,作岳父的刘长卿倍受感动,他急忙打扫庭院,大开柴门,准备迎接远客,可是青苔黄叶,家境贫寒,又让诗人深感愧疚,多少有点歉意。诗歌正是通过刻绘诗人迎客这种悲喜交集的复杂感情,表现了翁婿之间的真情实意。另外如《送李录事兄归襄邓》“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刘长卿把恨别写的如此传神。诗意充满茫然无措的失落情绪。

盛唐田园诗人孟浩然的一首的广为传唱的待客名作《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换来就菊花. ”。写诗人应友人之邀来到田家小饮的生活情境:友人以“鸡黍”相邀,即显田家之风味,又见待客之简谱。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往往更容易打开彼此心扉。诗人平铺直叙,诗风清淡自然,恬淡亲切,淡淡的文风里透露着诗人与故人浓浓的情谊。诗人与友人坐在屋里饮酒交谈,打开轩窗,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映入眼帘,把酒闲话,好一幅自然景象与主宾心情契合相融合的场景。

和前面的家常便饭或佳肴美酒待客不同的是,唐代诗人张旭却是以山中美景留客,高雅脱俗,别具一格。他的《山中留客》这样写道:“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留客,原因很特别,山中风光实在太美了,如果朋友你不留下来欣赏,那可就是人生一大遗憾啊。美在何处?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气勃勃,光采焕发,争奇斗妍。任凭你想象得到风光多美它就有多美:是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吗?是迎风招展的山花送来的阵阵芳香吗?是花叶丛中百鸟的欢唱吗?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吗?„„应有尽有,无处不美!纵然晴明无雨,登高山,探幽谷,“入”之愈深,其见愈奇;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啊!客人想走,主人挽留,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过要在四句短诗中把这一矛盾解决得完满、生动、有趣,倒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诗人没有回避客人提出的问题,也不是用一般的客套话去挽留,而是针对客人的心理,用山中的美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象,改变他的想法,从而使客人留下来以自然风光来洗涤人心,以勃勃兴致来感染客人,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留住客人,如此留客,古今奇闻!张旭的奇思妙想谱写了一曲充满奇情异彩的友谊之歌。

二、唐诗中待客的几个要素解析

下面我们从待客的过程来解析一下,唐诗中体现的待客的几个要素。

1、待客前准备:洒扫门庭+物质准备

杜甫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鸥群日日结队飞来。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诗人通过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的细腻描述,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表现了喜客的心情。同样,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好友历经沧桑、阔别多年后相见,在烛光下共话友情,继而热情款待:菜是冒着夜雨剪来的春韭,刚烧好的香喷喷黄粱掺米饭,无不体现出自由自在的淳朴友情。此外,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做客。

2、待客过程:畅谈欢饮

酒之甘醇,畅谈欢饮展示友情之美。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以酒会友,因酒交情,演绎出一段段千古绝唱和妙笔华章。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写诗人应友人之邀来到田家小饮的生活情境。如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故人重逢话旧,不是细斟慢酌,而是一连就进了十大杯酒。另李白的《客中作》“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人在异地,身在客中,面对美酒,畅谈友情,尽情地欢饮,尽情地欢醉,其酒之甘醇,味之芬芳,心之舒畅,情之惬意,乐而不觉其为他乡,更是一扫令人凄楚的异乡情绪。元稹《三泉驿》“劝君满盏君莫辞,别后无人共君醉”。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 酒和朋友在生活中似乎是结了缘的。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所谓“独酌无相亲”,说明酒还要加上知己,才能使生活更富有情味。杜甫的《对雪》有“无人竭浮蚁,有待至昏鸦”之句,为有酒无朋感慨系之。白居易在这里,也是雪中对酒而有所待,不过所待的朋友不象杜甫彼时那样茫然,而是可以招之即来的。他向刘十九发问:“能饮一杯无?”这是生活中那惬心的一幕经过充分酝酿,已准备就绪,只待给它拉开帷布了。 诗写得很有诱惑力。对于刘十九来说,除了那泥炉、新酒和天气之外,白居易的那种深情,那种渴望把酒共饮所表现出的友谊,当是更令人神往和心醉的。

3、送客:送别依依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请你再干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向西而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频频劝酒,友情依依,语言通俗易懂。侵透了诗人生命的全部深情厚谊,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有一盏一盏不停的劝酒,把依依惜别的情谊和对远行者的殷勤祝愿,都蕴含在那一杯酒中。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不仅满江烟雨,寒意更沁透在两人心头,一个“孤”字颇具伤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同是离别诗,高适的《别董

大》却别具一格。“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白描手法直写日暮黄昏大雪纷飞,断雁出没寒云,自然使董大产生一种前途迷茫的愁苦之感。然而诗人又以“莫愁”二字轻轻一转,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程,坚定光明前途,迎接未来。一改伤感的送别诗风,洋溢着昂扬乐观、豪迈向上的思想。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是茫茫江浸月。” 贾至的《送李侍郎付常州》“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结 束 语

徜徉唐诗里,我们不仅领略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更让宾朋相聚充满诗意,足以让我们受益匪浅。诚、敬、纳、喜四个字应该是主人待客的基本态度。诚是前提,无论哪方客人,都须以诚相待。敬是诚的显相,惟敬可以不逾礼数,不使客人有怠慢之感。《礼记》云;“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就是这一层意思。纳是接受和容纳,是拒排的反面。最后是见客而喜,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待讲究待客的礼仪已经成为人们社交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修养,有利于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陶文鹏:《唐诗鉴赏》,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 2 ) 箫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 3 ) 孙三宝:《社交礼仪恰到好处》,当代世纪出版社, ( 4 ) 刘梦溪:《待客之道和客亦有道》

2009年版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唐诗中体现的中华待客之道

作者: 刘丽

指导老师:

专业:汉语言文学

完成时间:2015年8月10日

目 录

论文摘要…………………………………………………………………………………………1 关键词……………………………………………………………………………………………1

一、唐诗中的宾朋相聚情………………………………………………………………………2

二、唐诗中待客的过程解析……………………………………………………………………2

1、待客前准备:洒扫门庭+物质准备……………………. …………………………4

2、待客过程:畅谈欢饮………………………………………………. ………………4

3、送客:送别依依 …………………………………………………………………4 结束语……………………………………………………………………………………………6 注释、参考文献…………………………………………………………………………………7

[论文摘要]中国人自古都很好客,春秋时代孔子就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然而中国人绝不停留在“乐”的情感表现上,是很注重“乐”之后的待客行动表现的。接人待物,礼尚往来,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性情,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德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唐诗中有许多描写古人为人处世,迎来送往的诗篇。同为待客,不同性情,不同境遇的诗人往往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他们的诗作也呈现出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风貌,品味并比较同题材不同诗人的诗作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体验。本文试选杜甫、李白、张旭、刘长卿、孟浩然等人的同类题材代表诗作稍做解析,试着从唐诗-文化瑰宝中找出其体现的我中华的待客之道。

[关键词]唐诗, 待客之道,礼尚往来

浅谈唐诗中体现的中华待客之道

社交活动中,邀人作客是最常见的人际交往形式。我国自古就有广交朋友、热情好客的好传统。《论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广交朋友是人生一件乐事,热情好客是胸怀坦荡、谦恭文明的美德。待客和作客,十分讲究礼仪,可以说是一门艺术。俗话说:“主雅客来勤。”宾主之间圆满完美的礼仪形式,可以使双方情谊进一步增强,使道德情操不断升华。 讲究待客的礼仪已经成为人们社交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修养,它要求我们讲究待客的艺术。待客的整个过程,要显示出热情、礼貌和文明,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切身体验,感受到温暖、亲切和礼遇,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作为礼仪之邦,好客的习俗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离,那么在浩瀚如海的唐诗里,宾朋相聚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

一、唐诗中的宾朋相聚情

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其喜怒哀乐源于生活,流自心底,作品具有一种震憾人心的穿透力。《客至》描写开门迎客、主宾同饮的欢愉场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杜甫一生穷愁潦倒,恬淡漂泊,家境清贫,但是朋友来了,却倾已所有,盛情招待。洒扫庭院,大开柴门,恭候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拿出自己所能拿出的最珍贵的酒肴“款待”朋友,主宾欢饮,。酒酣耳热,醉意朦胧之时,诗人竟然隔墙高喊,邀邻共饮作陪助兴,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本来,这是一顿家常酒宴,诗人却写得浓情四溢,神彩飞扬。家酿的陈酒,简单的菜肴,坦诚的话语,高声的呼叫,透过这些细节,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主人竭尽诚意的盛情,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情厚谊。杜甫的另一名篇《赠卫八处士》写自己拜访老友受到热情款待的情景,别有一番情趣。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其中有几句这样写:“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主称会面来,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贵客临门,酒是让儿子即刻张罗的佳酿,菜是冒夜雨剪来的春韭,老朋友间不拘形迹的淳朴友情,真切的体现出来。故人重逢话旧,不是细斟瞒酌,而是一连就进了十大杯酒,这是主人内心不平静的表现,主人亦如此,诗人的心情激动可想而知。昔日之别,今幸复会,明日之别,后又何年?

酒宴的款待,冲淡了世事茫茫的凄婉,带给人幸福的微醺,但劝酒话辞却是“主称会面难”,又带来离乱的感慨。普普通能的一顿家常便饭让诗人深切体会到了动荡年代友情的弥足珍贵。再如杜甫诗歌《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付府》:“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 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这一日,正值九月九日重阳节,庭院内,月光如水,清风习习,恰是饮酒欢宴之良宵。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三)则是描写自己战乱年间回到家乡受老父老乡亲热情款待的情景,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听说诗人回到家里,父老乡亲不约而同地前来看望,他们都带来了自酿家酒,斟酒劝客,酒色清浊不一,他们还谦称酒薄不成敬意。在如此艰难的岁月中,几位老人如此诚恳而深情地敬重作为中年人的杜甫,难怪诗人要高歌答谢,感慨万千。

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多露语、率语”“才调逸迈,往往兴会属辞,”“才逸气高”他的诗作想象奇特,夸张大胆,文辞流畅,情思强烈,即便是描写现实生活场景的诗歌也无一不流露出张扬奔放,神彩飞扬的个性特色。他的《将进酒》中间有几句描绘了一场空前绝后,热闹非凡的酒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高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李白重情重义,挥金如土,他招待朋友,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而且酒逢对手,畅饮狂歌,何等豪情,畅快。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写诗人酒后直言,坦诚肺腑,感人至深。“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朋友对饮,意气相投,千杯嫌少,万语不够,诗人兴致高昂,狂喝纵饮,以至酩酊大醉,玉山将崩,于是想到打发朋友先走。“我醉欲眠卿且去”,真诚直率,活画出诗人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双方得意忘形,不分你我的情谊。诗人还余兴未尽,还不忘招呼朋友“明朝有意抱琴来”呢。另外,李白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赠汪伦》)写村民踏地为节,边走边唱,用这种古老的行歌来为李白送行,古朴深情,别具情趣。李白的“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酒肆留别》)把留客劝饮的场面写得芳香扑鼻,优美迷人。在一个春风吹拂,柳花飘香的旅店,金陵子弟前来为李白设宴送行,也捧出新酿的美酒,劝客人品尝,如此情谊怎么不让诗人豪情满怀,沉醉不醒呢?

中唐诗人刘长卿也有一首迎客名作《酬李穆见寄》,和杜甫的《客至》在表情达意方面大致相同,诗歌是这样写的:“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

家。”对于女婿李穆的千里迢迢,孤舟相访,作岳父的刘长卿倍受感动,他急忙打扫庭院,大开柴门,准备迎接远客,可是青苔黄叶,家境贫寒,又让诗人深感愧疚,多少有点歉意。诗歌正是通过刻绘诗人迎客这种悲喜交集的复杂感情,表现了翁婿之间的真情实意。另外如《送李录事兄归襄邓》“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刘长卿把恨别写的如此传神。诗意充满茫然无措的失落情绪。

盛唐田园诗人孟浩然的一首的广为传唱的待客名作《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换来就菊花. ”。写诗人应友人之邀来到田家小饮的生活情境:友人以“鸡黍”相邀,即显田家之风味,又见待客之简谱。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往往更容易打开彼此心扉。诗人平铺直叙,诗风清淡自然,恬淡亲切,淡淡的文风里透露着诗人与故人浓浓的情谊。诗人与友人坐在屋里饮酒交谈,打开轩窗,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映入眼帘,把酒闲话,好一幅自然景象与主宾心情契合相融合的场景。

和前面的家常便饭或佳肴美酒待客不同的是,唐代诗人张旭却是以山中美景留客,高雅脱俗,别具一格。他的《山中留客》这样写道:“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留客,原因很特别,山中风光实在太美了,如果朋友你不留下来欣赏,那可就是人生一大遗憾啊。美在何处?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气勃勃,光采焕发,争奇斗妍。任凭你想象得到风光多美它就有多美:是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吗?是迎风招展的山花送来的阵阵芳香吗?是花叶丛中百鸟的欢唱吗?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吗?„„应有尽有,无处不美!纵然晴明无雨,登高山,探幽谷,“入”之愈深,其见愈奇;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啊!客人想走,主人挽留,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过要在四句短诗中把这一矛盾解决得完满、生动、有趣,倒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诗人没有回避客人提出的问题,也不是用一般的客套话去挽留,而是针对客人的心理,用山中的美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象,改变他的想法,从而使客人留下来以自然风光来洗涤人心,以勃勃兴致来感染客人,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留住客人,如此留客,古今奇闻!张旭的奇思妙想谱写了一曲充满奇情异彩的友谊之歌。

二、唐诗中待客的几个要素解析

下面我们从待客的过程来解析一下,唐诗中体现的待客的几个要素。

1、待客前准备:洒扫门庭+物质准备

杜甫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鸥群日日结队飞来。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诗人通过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的细腻描述,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表现了喜客的心情。同样,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好友历经沧桑、阔别多年后相见,在烛光下共话友情,继而热情款待:菜是冒着夜雨剪来的春韭,刚烧好的香喷喷黄粱掺米饭,无不体现出自由自在的淳朴友情。此外,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做客。

2、待客过程:畅谈欢饮

酒之甘醇,畅谈欢饮展示友情之美。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以酒会友,因酒交情,演绎出一段段千古绝唱和妙笔华章。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写诗人应友人之邀来到田家小饮的生活情境。如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故人重逢话旧,不是细斟慢酌,而是一连就进了十大杯酒。另李白的《客中作》“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人在异地,身在客中,面对美酒,畅谈友情,尽情地欢饮,尽情地欢醉,其酒之甘醇,味之芬芳,心之舒畅,情之惬意,乐而不觉其为他乡,更是一扫令人凄楚的异乡情绪。元稹《三泉驿》“劝君满盏君莫辞,别后无人共君醉”。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 酒和朋友在生活中似乎是结了缘的。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所谓“独酌无相亲”,说明酒还要加上知己,才能使生活更富有情味。杜甫的《对雪》有“无人竭浮蚁,有待至昏鸦”之句,为有酒无朋感慨系之。白居易在这里,也是雪中对酒而有所待,不过所待的朋友不象杜甫彼时那样茫然,而是可以招之即来的。他向刘十九发问:“能饮一杯无?”这是生活中那惬心的一幕经过充分酝酿,已准备就绪,只待给它拉开帷布了。 诗写得很有诱惑力。对于刘十九来说,除了那泥炉、新酒和天气之外,白居易的那种深情,那种渴望把酒共饮所表现出的友谊,当是更令人神往和心醉的。

3、送客:送别依依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请你再干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向西而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频频劝酒,友情依依,语言通俗易懂。侵透了诗人生命的全部深情厚谊,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有一盏一盏不停的劝酒,把依依惜别的情谊和对远行者的殷勤祝愿,都蕴含在那一杯酒中。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不仅满江烟雨,寒意更沁透在两人心头,一个“孤”字颇具伤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同是离别诗,高适的《别董

大》却别具一格。“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白描手法直写日暮黄昏大雪纷飞,断雁出没寒云,自然使董大产生一种前途迷茫的愁苦之感。然而诗人又以“莫愁”二字轻轻一转,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程,坚定光明前途,迎接未来。一改伤感的送别诗风,洋溢着昂扬乐观、豪迈向上的思想。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是茫茫江浸月。” 贾至的《送李侍郎付常州》“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结 束 语

徜徉唐诗里,我们不仅领略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更让宾朋相聚充满诗意,足以让我们受益匪浅。诚、敬、纳、喜四个字应该是主人待客的基本态度。诚是前提,无论哪方客人,都须以诚相待。敬是诚的显相,惟敬可以不逾礼数,不使客人有怠慢之感。《礼记》云;“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就是这一层意思。纳是接受和容纳,是拒排的反面。最后是见客而喜,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待讲究待客的礼仪已经成为人们社交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修养,有利于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陶文鹏:《唐诗鉴赏》,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 2 ) 箫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 3 ) 孙三宝:《社交礼仪恰到好处》,当代世纪出版社, ( 4 ) 刘梦溪:《待客之道和客亦有道》

2009年版


相关文章

  • [唐诗宋词016]游山西村
  • 读唐诗宋词 品百味人生 养浩然正气 点击上方绿色小喇叭收听↑↑↑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查看


  • 第四课[待客礼仪]
  • 第四课 待客礼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如何待客,到别人家做客时要注意什么. 2.在做客.待客的表演活动中,充分体现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组织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待客做客礼仪的名句或格言. 2.制作&qu ...查看


  • 从杜甫的[忆昔]看盛唐经济的繁荣
  • 摘要:大量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本文试从杜甫的<忆昔>来分析盛唐经济的繁荣.为今天的经济提供借鉴. 关键词:杜甫:经济:思想:繁荣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文化精华--诗歌,大 ...查看


  • 中美学生夏令营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 2009年7月25日至8月7日,我与十余名同学一起,参加了由国家汉语推广办公室(国家汉办)和河南省教育厅举办的汉语桥中美学生夏令营活动.活动期间以志愿者的身份负责美方师生的接待以及沟通工作,旨在增进中外青少年交流,加深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 ...查看


  • 试析唐代诗文中的蝴蝶意象
  • 目 录 摘要 . ............................................................................................................ 1 ...查看


  • 唐诗的任侠精神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唐诗的任侠精神 ①汉魏以降,游侠形象开始在诗歌里崭露头角.但是,直到唐代,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对游侠的赞美才如奇峰突起,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歌唱.唐诗中的任侠精神,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 ...查看


  • 中华茶文化在中国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中华茶文化在中国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意义十分深远.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包含着茶叶生 ...查看


  • 常熟小学德育校本教材之礼仪素养篇1
  • 常熟小学德育校本教材之礼仪素养篇1 编写人员:第一.二课 王海深 第三.四课甘红艳 第五.六课张亚坤第七.八课刘海燕 第 九.十课吴俊梅 第十一.十二课赵新梅 第一课 主动问好 一. 教育内容 见到认识或不认识的长辈,都能主动用" ...查看


  • 中华诗词如何走向现代化(文学新观察)
  • 蔡世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7月28日   第 07 版) 研究.探讨中华诗词的现代化,不只是一件对诗词繁荣发展有现实意义的事情,而且也是一件将对国家文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情. 何谓现代化?我是从物质现代化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