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效益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一直处在不断的调整、变动之中。产业结构的规律性变化通常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对于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也为今后的调整指明了方向和重点。尽管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低下,但是依然要加快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代旅游业、信息服务业,以及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以便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产业结构;效益;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一、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是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那么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变动程度究竟如何呢?在产业经济理论中,通常用结构变异度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动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本文依据公式(1)计算了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计算结果见表1。表1表明从产出和就业两个方面说明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的情况。1978年到1987的10年间,黑龙江省产出结构的变动值高于全国同期变动值2.5个百分点,就业结构的变动值高于全国同期变动值4.9的百分点,说明黑龙江省在这10年间产业结构的变动程度要高于全国的水平。1987年到1997年的11年间,黑龙江省无论是产出还是就业的变动情况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具体分别低了4和1.1个百分点,说明黑龙江省在这期间,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慢于全国的调整水平。1997年到2007年11年间,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值低于全国同期指标2.6个百分点,但就业结果变动值却高于全国变动值0.7个百分点,说明在这11年中,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不具有一致性。从1978年到2007年的整体情况来看,也印证了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不具有一致性这一点。从表1中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产出结构的变动值高于全国同期指标4.5个百分点,而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却低于26.3,差距之大足以说明黑龙江省就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太慢,与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协调,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般认为产业结构的转换率越高,经济总量的增长就越迅速。由于体制、老工业重工业基地等原因,造成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整体上慢于全国的数值,但黑龙江省每年都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动程度还是比较大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究竟如何,还得从产业结构的变动效益上来进行分析。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分析

  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决定着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人的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总量的增长依赖结构的转换,在一定的条件,产业结构的转换率越高,经济总量的增长就越迅速。本文现从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偏离度方面,探讨黑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状况。

   (一)从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分析

  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产业结构效益的重要指标,它的涵义是指产业增加值比重与产业就业比重之商。根据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可以知道,各产业间比较劳动生产率越接近,表示产业结构效益越高,产业结构越合理;反之,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越大,产业结构越不合理,产业结构效益越低,其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SX(]产业GDP相对比重[]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SX)] (2)

  应用公式(2),采用2010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各年份的数据资料,计算得到了表2。从表2反映的情况看三次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差很大,从2000年开始第二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大于2,可是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刚超过0.3,2007年才达到这一水平,而服务业一直都在1附近徘徊,说明了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效益低。就2009年的数据来看,2009年全国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27、1.67和1.27,黑龙江省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0.32、2.30、1.07。因此,黑龙江省三次产业之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高于全国三次产业之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的,黑龙江省应进一步的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产业间相对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逐步提高产业结构效益。

  (二)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角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测量产业结构效应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指产值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态,产业结构偏离度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P=∑│L-Y│(3)

  其中P为产业结构偏离度,L为某次产业劳动力比重,Y为某次产业产值比重。�根据公式(3)计算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偏离度结果见表3,从表3中就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偏离度一直是正的,说明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一直高于其产出的比重;第二产业的偏离度一直是负的,表明第二产业的产出水平远远高于其所吸纳的劳动力水平;第三产业的偏离度有则正有负,说明其调整的步伐不一致。从整体上说,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偏离度起起落落,但数值一直都比较大,从2000年开始就超过了70,直到2005年才降到60多,可见其偏离度是非常大的,表明整体效益低下。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含义表明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愈不对称,两者偏离度越高,产业结构效益愈低下。所以,可以大致做出如下判断: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要优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一、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都比较大、效益低下,这是造成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效益低的主要原因。

   三、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选择

  计算产业结构变异度K值表明黑龙江省也一直在不断的调整其结构,但是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低,只有进一步合理地、深入地调整和优化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才能促进龙江经济的发展。

  依据刘伟、李绍荣(2002)的研究,可以利用下面的计量模型作为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

  公式(5)通过了回归方程拟合优度、显著性检验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检验,说明该模型较好地拟合了现实经济,可利用该估计式来分析现实经济,从得到的计量模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黑龙江省第一产业的产出量增长1%会导致总产出增长0.161%,黑龙江省第二产业产出量增长1%会导致总产出增长0.631%,第三产业的产出量增长1%会导致总产出增长0.213%。由此可以看出在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中,对经济增长拉动最大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

  由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一样,1978年到2007年黑龙江省三次产业占总产出的比重平均为18.4%、 54.4%和27.2%,也就是说黑龙江省第一产业的产出量增长0.184%会导致总产出增长0.161%;黑龙江省第二产业产出量增长0.544%会导致总产出增长0.631%;第三产业的产出量增长0.272%会导致总产出增长0.213%。即黑龙江省第一产业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值,其总产值将会增加0.88个单位;黑龙江省第二产业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量,则黑龙江的总产值将增加1.16个单位;第三产业的增加一个单位的产业量,则黑龙江省的总产出只增加0.78的单位。这些说明在黑龙江的三次产业中,对经济增长贡献由大到小的依次顺序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最后才是第三产业。可见,在黑龙江省的整体经济发展中主要依靠第一和第二产业有效的拉动。虽然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较小,但是单位产值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比较大,说明黑龙江省的第一产业还是具有比较明显的规模经济优势;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单位产值增加的贡献度则比较相称;无论是以平均份额还是以2007年的份额为依据,计算的结果都表明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虽然较高,但是贡献却小,而且还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说明黑龙江省第三产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而且已经制约了第一、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阻碍了全省经济的发展。

   四、黑龙江省服务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立足于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和既有的服务业发展状况,黑龙江省大力发展以知识型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既要发展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兴服务业,又要加强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高传统服务水平和科技含量,选好突破口,以提升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农林牧渔服务业

  黑龙江省发展农林牧渔服务业要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改造,这是实施专业化分工模式的前提条件。服务业创造的价值是农产品价值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农林牧渔服务业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拉长农、林、牧、渔这些产业的产业链,通过前向和后向的发展来带动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从农业的生产过程来说,这一部分的服务业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农业的产前服务、(包括信息、种子、种养计划合同等服务) 、产中服务 (包括技术、生产资料提供等服务)、产后服务(包括产品销售、流通、储存、包装等服务)。 通过这些服务可以使得农业生产更加专业化,这些服务能够帮助农户提高农产品的质和量,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成为专业分工的社会化大生产,每一个环节对劳动技能的要求不高却能够做到高效,那么就能迅速消化掉大量劳动力,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值。

  (二)现代旅游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产业之一,无论是冬季的冰雪旅游还是夏季的消暑旅游,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除了冬夏两季的主题旅游外,黑龙江省还具有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服务业的条件。服务的“无形性”或“去物质化”对生态的冲击度低,“生态有利”的思想与服务经济的实际相结合便产生了生态型服务的理念和思想。生态休闲旅游业是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它是利用农业生态资源与环境、山水地貌、田园景观、农业经营活动、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通过规划设计和开发利用,为游客提供观光旅游和休闲活动的场所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目前,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具有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优势。黑龙江省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提高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的认识,强化对生态休闲旅游业的宣传,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黑龙江旅游品牌,做好生态休闲旅游市场的社会化服务。

  (三)信息服务业

  信息产业主要包括系统集成、软件等信息内容服务业和数字平台、网络等信息工具服务业,完备和充分信息是现代市场参与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前提条件。与城镇相比,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以及一些制度和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往往在信息掌握上处于劣势,在农业生产和销售活动中也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在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信息服务尤其重要。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使农产品的产销实现对接,一是要实现两者统一,就要实现农产品的产销对路,切实把握住需求方向和趋势;二是要使农业向信息化方向迈进。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发展“订单农业”,完善“农产品经纪人”制度等等。一是鼓励IT制造业、软件业及信息服务业企业,进入农业信息科技开发应用领域,开发和应用最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二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降低农业科研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三是建立各类农业生产过程的模型,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度,优化投入产出结构;四是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以快捷、低成本的方式把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新产品信息、人才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和相关经济政策信息等传递给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

  (四)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

  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主要包括中央商务区、现代物流产业、电子商务和农村现代流通业:一是要精心打造城市中央商务区,建设地区商务中心,培育大型商贸企业集团;二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与黑龙江省城市相适应的商贸服务体系;三是加快重点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通过整合将仓储、运输、连锁商业、配送中心、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串联起来,以物流链为主线,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业。

  “卖难”是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症结所在,流通问题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大力发展农村流通服务业迫在眉睫。首先要加强和扩充流通设施的建设,主要重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强化运营功能设施。要使农业生产资料及时运入产区,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销地,必须要有良好的运营设施,确保运输线路畅通。

  二是要增加必要的加工设施。搞好农副产品的加工是搞好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对于方便储存、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应该根据需要,不断增加和完善农副产品加工设施,促进流通。

  三是要改善仓储条件。农副产品生产由于受季节、储存等条件的限制,往往在农副产品收获后,农民就急于交售。假设收购部门没有充足的仓储条件,就无法满足农民到期内高度集中交售产品的情况,所以必须加强仓储设施的建设。

  四是要建设专业市场。要建立多层次的专业市场,加强市、县 市、区等各级农产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现代营销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应推进大型粮食物流节点、农产品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加大力度支持重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要加强会展业,为农产品提供展销平台,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高效、有序、顺畅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是黑龙江省今后努力的方向,为此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既节约了交易和时间成本又增加了就业。

  参考文献:

  [1] 中国和黑龙江省2010年统计年鉴[Z].

  [2] 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3] 李玉凤,高长元.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6):113-115.

  [4] 尚慧丽.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对黑龙江省的启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0(1):89-92.

  

  On the Beneficial Result of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ANG Hui-li, JIANG Shu-tao

  (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28,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been adjusting continuously. The regular 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mea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e rationaliz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common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on the rules of chang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helpful for both know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ointing out direction and fields in the future. The beneficial resul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inefficient. In order to optimize industrial structure,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ould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tertiary industry, especially agricultural tertiary industry, mordern tourism industry, information tertiary industry, and mordern business and circulation tertiary industry.

  Key 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 beneficial results;adjustment

  (责任编辑:关立新)

  摘要:近些年来,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一直处在不断的调整、变动之中。产业结构的规律性变化通常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对于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也为今后的调整指明了方向和重点。尽管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低下,但是依然要加快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代旅游业、信息服务业,以及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以便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产业结构;效益;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一、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是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那么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变动程度究竟如何呢?在产业经济理论中,通常用结构变异度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动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本文依据公式(1)计算了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计算结果见表1。表1表明从产出和就业两个方面说明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的情况。1978年到1987的10年间,黑龙江省产出结构的变动值高于全国同期变动值2.5个百分点,就业结构的变动值高于全国同期变动值4.9的百分点,说明黑龙江省在这10年间产业结构的变动程度要高于全国的水平。1987年到1997年的11年间,黑龙江省无论是产出还是就业的变动情况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具体分别低了4和1.1个百分点,说明黑龙江省在这期间,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慢于全国的调整水平。1997年到2007年11年间,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值低于全国同期指标2.6个百分点,但就业结果变动值却高于全国变动值0.7个百分点,说明在这11年中,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不具有一致性。从1978年到2007年的整体情况来看,也印证了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不具有一致性这一点。从表1中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产出结构的变动值高于全国同期指标4.5个百分点,而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却低于26.3,差距之大足以说明黑龙江省就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太慢,与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协调,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般认为产业结构的转换率越高,经济总量的增长就越迅速。由于体制、老工业重工业基地等原因,造成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整体上慢于全国的数值,但黑龙江省每年都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动程度还是比较大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究竟如何,还得从产业结构的变动效益上来进行分析。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分析

  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决定着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人的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总量的增长依赖结构的转换,在一定的条件,产业结构的转换率越高,经济总量的增长就越迅速。本文现从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偏离度方面,探讨黑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状况。

   (一)从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分析

  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产业结构效益的重要指标,它的涵义是指产业增加值比重与产业就业比重之商。根据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可以知道,各产业间比较劳动生产率越接近,表示产业结构效益越高,产业结构越合理;反之,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越大,产业结构越不合理,产业结构效益越低,其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SX(]产业GDP相对比重[]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SX)] (2)

  应用公式(2),采用2010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各年份的数据资料,计算得到了表2。从表2反映的情况看三次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差很大,从2000年开始第二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大于2,可是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刚超过0.3,2007年才达到这一水平,而服务业一直都在1附近徘徊,说明了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效益低。就2009年的数据来看,2009年全国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27、1.67和1.27,黑龙江省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0.32、2.30、1.07。因此,黑龙江省三次产业之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高于全国三次产业之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的,黑龙江省应进一步的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产业间相对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逐步提高产业结构效益。

  (二)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角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测量产业结构效应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指产值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态,产业结构偏离度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P=∑│L-Y│(3)

  其中P为产业结构偏离度,L为某次产业劳动力比重,Y为某次产业产值比重。�根据公式(3)计算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偏离度结果见表3,从表3中就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偏离度一直是正的,说明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一直高于其产出的比重;第二产业的偏离度一直是负的,表明第二产业的产出水平远远高于其所吸纳的劳动力水平;第三产业的偏离度有则正有负,说明其调整的步伐不一致。从整体上说,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偏离度起起落落,但数值一直都比较大,从2000年开始就超过了70,直到2005年才降到60多,可见其偏离度是非常大的,表明整体效益低下。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含义表明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愈不对称,两者偏离度越高,产业结构效益愈低下。所以,可以大致做出如下判断: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要优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一、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都比较大、效益低下,这是造成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效益低的主要原因。

   三、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选择

  计算产业结构变异度K值表明黑龙江省也一直在不断的调整其结构,但是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低,只有进一步合理地、深入地调整和优化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才能促进龙江经济的发展。

  依据刘伟、李绍荣(2002)的研究,可以利用下面的计量模型作为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

  公式(5)通过了回归方程拟合优度、显著性检验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检验,说明该模型较好地拟合了现实经济,可利用该估计式来分析现实经济,从得到的计量模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黑龙江省第一产业的产出量增长1%会导致总产出增长0.161%,黑龙江省第二产业产出量增长1%会导致总产出增长0.631%,第三产业的产出量增长1%会导致总产出增长0.213%。由此可以看出在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中,对经济增长拉动最大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

  由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一样,1978年到2007年黑龙江省三次产业占总产出的比重平均为18.4%、 54.4%和27.2%,也就是说黑龙江省第一产业的产出量增长0.184%会导致总产出增长0.161%;黑龙江省第二产业产出量增长0.544%会导致总产出增长0.631%;第三产业的产出量增长0.272%会导致总产出增长0.213%。即黑龙江省第一产业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值,其总产值将会增加0.88个单位;黑龙江省第二产业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量,则黑龙江的总产值将增加1.16个单位;第三产业的增加一个单位的产业量,则黑龙江省的总产出只增加0.78的单位。这些说明在黑龙江的三次产业中,对经济增长贡献由大到小的依次顺序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最后才是第三产业。可见,在黑龙江省的整体经济发展中主要依靠第一和第二产业有效的拉动。虽然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较小,但是单位产值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比较大,说明黑龙江省的第一产业还是具有比较明显的规模经济优势;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单位产值增加的贡献度则比较相称;无论是以平均份额还是以2007年的份额为依据,计算的结果都表明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虽然较高,但是贡献却小,而且还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说明黑龙江省第三产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而且已经制约了第一、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阻碍了全省经济的发展。

   四、黑龙江省服务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立足于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和既有的服务业发展状况,黑龙江省大力发展以知识型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既要发展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兴服务业,又要加强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高传统服务水平和科技含量,选好突破口,以提升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农林牧渔服务业

  黑龙江省发展农林牧渔服务业要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改造,这是实施专业化分工模式的前提条件。服务业创造的价值是农产品价值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农林牧渔服务业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拉长农、林、牧、渔这些产业的产业链,通过前向和后向的发展来带动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从农业的生产过程来说,这一部分的服务业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农业的产前服务、(包括信息、种子、种养计划合同等服务) 、产中服务 (包括技术、生产资料提供等服务)、产后服务(包括产品销售、流通、储存、包装等服务)。 通过这些服务可以使得农业生产更加专业化,这些服务能够帮助农户提高农产品的质和量,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成为专业分工的社会化大生产,每一个环节对劳动技能的要求不高却能够做到高效,那么就能迅速消化掉大量劳动力,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值。

  (二)现代旅游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产业之一,无论是冬季的冰雪旅游还是夏季的消暑旅游,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除了冬夏两季的主题旅游外,黑龙江省还具有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服务业的条件。服务的“无形性”或“去物质化”对生态的冲击度低,“生态有利”的思想与服务经济的实际相结合便产生了生态型服务的理念和思想。生态休闲旅游业是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它是利用农业生态资源与环境、山水地貌、田园景观、农业经营活动、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通过规划设计和开发利用,为游客提供观光旅游和休闲活动的场所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目前,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具有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优势。黑龙江省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提高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的认识,强化对生态休闲旅游业的宣传,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黑龙江旅游品牌,做好生态休闲旅游市场的社会化服务。

  (三)信息服务业

  信息产业主要包括系统集成、软件等信息内容服务业和数字平台、网络等信息工具服务业,完备和充分信息是现代市场参与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前提条件。与城镇相比,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以及一些制度和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往往在信息掌握上处于劣势,在农业生产和销售活动中也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在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信息服务尤其重要。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使农产品的产销实现对接,一是要实现两者统一,就要实现农产品的产销对路,切实把握住需求方向和趋势;二是要使农业向信息化方向迈进。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发展“订单农业”,完善“农产品经纪人”制度等等。一是鼓励IT制造业、软件业及信息服务业企业,进入农业信息科技开发应用领域,开发和应用最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二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降低农业科研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三是建立各类农业生产过程的模型,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度,优化投入产出结构;四是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以快捷、低成本的方式把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新产品信息、人才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和相关经济政策信息等传递给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

  (四)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

  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主要包括中央商务区、现代物流产业、电子商务和农村现代流通业:一是要精心打造城市中央商务区,建设地区商务中心,培育大型商贸企业集团;二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与黑龙江省城市相适应的商贸服务体系;三是加快重点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通过整合将仓储、运输、连锁商业、配送中心、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串联起来,以物流链为主线,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业。

  “卖难”是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症结所在,流通问题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大力发展农村流通服务业迫在眉睫。首先要加强和扩充流通设施的建设,主要重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强化运营功能设施。要使农业生产资料及时运入产区,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销地,必须要有良好的运营设施,确保运输线路畅通。

  二是要增加必要的加工设施。搞好农副产品的加工是搞好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对于方便储存、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应该根据需要,不断增加和完善农副产品加工设施,促进流通。

  三是要改善仓储条件。农副产品生产由于受季节、储存等条件的限制,往往在农副产品收获后,农民就急于交售。假设收购部门没有充足的仓储条件,就无法满足农民到期内高度集中交售产品的情况,所以必须加强仓储设施的建设。

  四是要建设专业市场。要建立多层次的专业市场,加强市、县 市、区等各级农产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现代营销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应推进大型粮食物流节点、农产品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加大力度支持重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要加强会展业,为农产品提供展销平台,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高效、有序、顺畅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是黑龙江省今后努力的方向,为此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既节约了交易和时间成本又增加了就业。

  参考文献:

  [1] 中国和黑龙江省2010年统计年鉴[Z].

  [2] 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3] 李玉凤,高长元.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6):113-115.

  [4] 尚慧丽.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对黑龙江省的启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0(1):89-92.

  

  On the Beneficial Result of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ANG Hui-li, JIANG Shu-tao

  (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28,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been adjusting continuously. The regular 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mea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e rationaliz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common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on the rules of chang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helpful for both know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ointing out direction and fields in the future. The beneficial resul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inefficient. In order to optimize industrial structure,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ould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tertiary industry, especially agricultural tertiary industry, mordern tourism industry, information tertiary industry, and mordern business and circulation tertiary industry.

  Key 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 beneficial results;adjustment

  (责任编辑:关立新)


相关文章

  •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
  • 科技与创新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 黑龙江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许崇春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及各项财政制度改革的推进,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已成为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而对科技计划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也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科技管 ...查看


  •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 生态学论文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班级:园艺121 姓名:高磊 学号:[1**********]5 2014/11/09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高磊 (浙江农林大学 杭州·临安 311300) 摘要: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 ...查看


  • 冰雪经济对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影响
  • 摘要: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 冰雪经济作为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全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开发冰雪经济, 树立冰雪经济的市场观念, 建立冰雪产业体系,以带动经济的增长, 促进冰雪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冰雪经济 ...查看


  • 农村公路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公路2007年9月第9期HIGHWAY SeD.2007No.9 文章编号:0451一0712(2007)09一0122-06中圉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 农村公路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罗 京1,王峰2,王元庆1 (1.长安大学公路 ...查看


  • 农学毕业论文 1
  • 黑龙江农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学号: xxx 试论黑龙江省青贮玉米利用现状和发展对策 Utiliz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Silage Maize in Heilo ...查看


  • 国内生态农业和食品行业市场现状调查趋势分析报告2018年(目录)
  • 「生态农业和食品」市场分析, 价格, 份额, 现状, 发展趋势, 行情, 容量, 规模, 需求, 前景, 规划, 品牌, 占有率, 渠道, 行业报告, 销售额, 排名, 厂商, 数据, 政策, 历史, 消费量, 地区, 产值, 格局, 竞争 ...查看


  • 黑龙江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
  • 黑龙江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草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化关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国家安全全局,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为了贯彻落 ...查看


  • 中国肉牛养殖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鄂伦春族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 作者:相华吴占柱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9年08期 中图分类号:F127.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09)02-0042-10 鄂伦春族是我国7个人口1万以内的较少民族之一(7个民族为:珞巴族.高山族.赫哲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