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十三式

1 简介

太极十三式太极十三式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

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攻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绵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2 功架名称

一仙人放剑

二乾坤盘球

三美人照镜

四顺水推舟

五金鸡独立

六单鞭救主

七倒骑玉龙

八双风贯耳

九顺风摆柳

十叶底看桃

十一活步走宫

十二怀抱双月

十三真气炼丹

2.1 第一式仙人放剑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预备式。

(2) 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 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 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 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 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定位),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2.2 第二式乾坤盘球

(1) 两脚分开,约两肩之宽(大开马式),脚尖微向外撇;两手臂大环抱于胸前,此乃预备式。

(2) 重心左移至左腿;右手下降至左掌之下并与其形成“抱球状”(掌心相对)

(3) 再将重心右移;右手托移至右侧方且左手与此同时降压至左下方(手心朝下)

(4) 右手翻腕即使之手心朝下并在与此同时左手移至右下侧方而变为“抱球状”

(5) 身体重心再向左移并同时降压右掌,移动左掌。

2.3 第三式美人照镜

2.4 第四式顺水推舟

(1) 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左虚右实);两臂圈于胸前且将两掌之掌心相对。

(2) 两腿不动,两臂上抬并伴之两掌吊于头顶左,右侧方。

(3) 两掌以其掌缘为重点,向中盘推出;与此同时,左脚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

(4) 再摆架成“右寒鸡步”,并将两掌吊于头顶。

(5) 右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自头顶上方送出直至“中盘” 方位作前推状。 2.5 第五式金鸡独立

(1) 左脚踏进半步且令两膝略作弯曲;而两掌则平摊于上腹部位作自然上提状,以便助之下一动作

(2) 左脚踏实并支持与控制身体平衡;与此同时,右腿抬起且勾起脚尖即形成“右独提膝式”;而两掌则变为空心拳从两侧抛出取向上盘——此为双拳挂“太阳”法。

(3) 再将身体右转,右脚踏进并落地支持身体平衡;然后,两拳变掌平摊腹前继而复变为空心拳抛向上盘;与此同时左膝提起形成“左独提膝式” 2.6 第六式单鞭救主

(1) 左脚踏进一大步,与此同时左手变为“雕钩”状搂其“中盘”;而右掌则置于右侧腰际待动;上身下坠其做裆沉腿。

(2) 左腿下沉而右脚后撑即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手搂钩并向左侧方调起而右掌奔向中盘(以掌缘为重点)

(3) 再将右脚踏进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而右手搂过之后则移位调于 侧方并用左掌奔打中盘。

2.7 第七式倒骑玉龙

(1) 两腿并立下蹲,两手托与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2) 右脚向右侧后方退撤一大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变为空心拳分别向身体左侧上方与下方摆出(其右拳摆至上方,而左拳摆至下方且两拳之拳眼相对)。上体略向左腿方位倾斜。

(3) 然后左脚撤回即收于右脚旁使之形成并步曲膝下蹲式;而两拳则变为分指掌平摊在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4) 将左腿向左后侧方位退出一大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仍变为空心拳双方抛至人体的上方与下方即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1) 面对左侧方位站立并迈出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与此同时。两掌向左右两侧作直臂横张(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

(2) 左脚再向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而两掌则以其掌心为重点并用两手臂相辅助作为支点进行扇打合击至上盘位置。

(3) 再将身体移向右侧前方并形成下盘为右寒鸡步,中盘为双开掌(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的架子

(4) 右脚复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用其掌心进行扇打合击

2.9 第九式顺风摆柳

(1) 两腿前后分开且将两膝略作弯曲即使之形成中盘架子状的左游龙步;与此同时,两掌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2) 接着,左脚向左碾动;与此同时,右脚向正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游龙步;而两掌则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2.10 第十式叶底看桃

(1)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曲膝成骑马式;两手分别悬垂于胸肋一侧并令其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眼看正前方略下。

(2) 两腿不动,右手继续上抬并垂直竖立其前臂;而左臂则同时作下垂状。

(3) 接着将左手变为空心拳并以其拳眼为重点,上臂为支点,前臂轴进行推下送;而右臂与“下盘”部位则保持稳定即不要移动(尤以两脚固定为重)。

(4) 再进行左臂垂直竖起,右臂下送前推的动作。 2.11 第十一式活步走宫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两膝略曲;两臂抱于胸前;两手成分指掌并令其掌心相对,掌缘朝下。眼看前下方。

(2) 左腿不动,且将右脚移向左脚内侧并以其前脚掌或脚尖虚点地面;与此同时,左掌上抬至左胸上方,右掌下降于左腹下方——使之形成抱月状(其两臂弯曲成弧形,两掌心相对),眼随手转。

(3) 接着,将右脚向前右旁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掌下拂至腹部左侧,右掌托于右侧前方(两掌行进间须令右臂在内而左臂在外进行穿插运动)。眼随手转。

(4) 然后右脚固定不得移动;左脚用其前脚掌或脚尖移至右脚内侧作虚立状而使之形成左丁字步。眼随手 转。

(5) 接上式——两手形成抱月状,并伴随左脚向左前旁门踏进一步而变为左掌托至左侧前方,右掌拂至右腹下方(此时手掌交错之际须令其左臂在内,右臂在外形成穿插),眼随手转。 2.12 第十二式怀抱双月

(1) 两脚成外八字步站立;两手分别垂于腰部两侧(手心向下,手指向前),眼看前下方。

(2) 双膝下蹲,与此同时,两手移至上腹部约肚脐眼前方处,作交叉合并(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且掌心均向上),眼看两掌。

(3) 两腿不动——两手继续向面部前方双方抬起作环绕状(其两掌交叉并令其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其掌心俱向内)

(4) 两腿不动,——两手再次向上环绕,并经上分向两侧(左手向左,右手向右)绕动;当两手绕动形成划弧一周即360度,并降至身前两侧之时,则将两手掌之掌心外展以求二次绕圈。

(5) 两手臂第二次进行绕圈环抱——其动作与第一次相同唯手臂的放置为右臂(手)在内,左臂在外。 2.13 第十三式真气炼丹

(1) 摆架内八字步(18——40周岁者)

平行步(45——50周岁者)

体弱多病或老年人及少年人摆架外八字步

(2) 两脚不动,两手形成八字掌分别垂于胸前下方并令其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缩身垂肩,低头下视,虚胸实腹,蹋腰沉体。

(3) 忘掉呼吸,凝神静心——片刻,则以鼻吸气(长约五寸左右即指入体内的尺寸)并要求做到缓慢,细腻,均匀,深长;与此同时,两掌自体前两侧同时向上作垂直吊起(其掌背根部为重点且令之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直至头顶上方为止。眼随手转。

(4) 接上式——两掌以其掌心为重点,自上而下进行垂直降落,并先期抵达胸前暂作停顿以便下动叹气

(5) 用鼻将体内之杂气(即吐纳祛邪之废气且定当排出五脏六腑不得储存,违者做架难以上劲)一次性的叹出(按:所谓一次性,并非 就是要将体内所有杂气排尽,而是尽

己所能任其自然,随心所欲,免得适得其反而影响功力进展)!其要领同为“吸气”之要,即慢,细,匀,长。与此同时,两掌(手)下按作垂直降落并配合身体下沉两膝弯曲。

武当太极十三式特点

特点:低桩矮势,灵活稳健,以心行气,以意识,动作,呼吸三结合的行功运气方法。简便易学,便於推广,大部分动作为左右式,有利平衡锻炼身体,达到推迟衰老,祛病延年的功效。 动作名称: 起势和太极(两脚开立,双手自然下垂; 两脚曲蹲,两手向前画弧抱球起身,如同抱棵大树,到快站立时,翻掌下按;从右画圆弧,右脚内扣右抱球。) 1、左右揽雀尾。(右抱球,左脚向前45°跨出,右手搭住左手向前推出,两掌分开,由左向右画出S 形收回又胸前,掌心向前推出;右後座,左转身抱球,右脚向前45°跨出,左手搭住右手向前推出,两掌分开,由右向左画出S 形收回又胸前,掌心向前推出。) 2、左右搬栏捶。(左脚向前,右手下垂向前画弧到胸前回收到腹部,左手也同时画弧到胸前,两掌变拳,右脚向前并步震脚,右拳向前搬出,右拳圈心面向自己,左手处於右手肘底,拳心向下;右脚向前45°跨出,两拳变掌,面向左斜前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画两个平面圆,转身面向正前方,右手从腹部画弧到胸前,左手画弧到腹部,两掌变拳,左脚向前并步,左拳向前搬出,左拳拳心面向自己,右拳处於左手肘底,拳心向下。 3、左右抱虎归山。(两拳变掌,右脚向右边45°跨出,随右掌自下而上画弧到与头同高的位子,右掌心向上,左掌直接向下盖掌处於右手肘旁重心也随之移到右脚;右脚尖内扣转身面向左45°斜前方,变成马步,左手揉膝右手自上而下画弧到左胳膊旁边;左後座,左手向上托起,右手直接盖掌到左手肘旁,右脚尖往外摆,转身面向右斜前方45°,左脚回收向左斜前方45°跨出变成马步,右手揉膝,左手从上画弧到右胳膊旁。) 4、搂膝指裆捶。(右後座,右手向上托掌,左手向下盖掌,左脚尖尽量向左正方摆,转身到正左边,左手由下而上托掌,与头部同高,右手由上而下盖掌,右脚点在左脚边,右脚向正前方跨出成半马步,右手揉膝,左手变拳由上而下冲拳到裆部。) 5、转身左右撇身捶。(右手变拳,右脚内扣下栽拳,左脚回收向左後方前方45°跨出,转身成马步,左拳向上翻拳心上,由马步变弓步,两拳向右斜前方挥出,右拳心向下;右後座左手下栽拳,左脚内扣,右脚回收,向右後方 45°跨出,转身成马步,右拳向上翻拳心向上,由马步变弓步,两拳向右斜前方挥出,左拳心向下。) 6、肘底看捶。(两拳变掌,右掌心向下,左掌心向下,两掌从上往下捋,右脚尖外摆,转身反掌,左脚回收向正前方跨出成弓步,两掌变拳,左手向前格挡拳眼面向自己,右拳由内向外画弧冲出到左手底部,拳眼向上。) 7、 倒撵猴。(两拳变掌,右手随右转身向後摆掌变剑指,左脚向後插步坐下成歇步,右剑指从左掌上穿过,然後连续做3个,如同倒卷肱。) 8、闪通背。(在第3个倒

撵猴,起身尖指变掌,右脚内扣,左脚向後正前方跨半步,右脚向前并步震脚,右掌向前劈掌,左掌收到右手下方,掌心向下。) 9、上步七星。(右脚尖外摆向右斜前方,双手向右斜前方推出,左脚向正前方做扑步,穿掌成弓步,右脚向前并步震脚,右手变拳,由下而上勾拳,左手搭在右手肘上。) 10、翻身右拍脚。(双手变掌,左脚向正前方跨出,左手由下而上成勾手,右手由前向後画弧到胸前,左脚尽量内扣,转身到正後方,右手右手从面前画弧到正後方掌心向下,与眼睛同高,右脚提起前拍脚。) 11、披身左分腿 。(右脚插到正後方,斜抱球转身到正後方,左手成弧形护在腹部前,右手架掌在头顶上,提膝左分脚。)

12、转身右蹬脚(左脚回收内扣,穿掌,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掌心向内,转身到正後方,左手架掌与头顶前方,右手护在腹部前,提膝右蹬脚。) 13、左右玉女穿梭。(右脚回收向後插脚,转身到右斜方向,左手推掌,右手架於头顶之上,起身丁步抱球,左脚向左边45°跨出,右脚跟上插于左脚之下,右手推掌,左手架掌。) 收势。起身面向左前方,两手打开,放于身体两侧自然下垂,曲蹲抱球,到起身一半的时候,变掌下按,身体起身站立,双手回收放于身体两侧自然下垂,收左脚。

吴氏太极拳

《十三势行功心解》

《十三势行功心解》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

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

动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气遍身躯之谓)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

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

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摺叠。进退

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

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dào)。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

密矣。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

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

行。运劲如抽丝。全神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

气若车轮,腰如车轴。

1 简介

太极十三式太极十三式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

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攻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绵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2 功架名称

一仙人放剑

二乾坤盘球

三美人照镜

四顺水推舟

五金鸡独立

六单鞭救主

七倒骑玉龙

八双风贯耳

九顺风摆柳

十叶底看桃

十一活步走宫

十二怀抱双月

十三真气炼丹

2.1 第一式仙人放剑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预备式。

(2) 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 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 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 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 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定位),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2.2 第二式乾坤盘球

(1) 两脚分开,约两肩之宽(大开马式),脚尖微向外撇;两手臂大环抱于胸前,此乃预备式。

(2) 重心左移至左腿;右手下降至左掌之下并与其形成“抱球状”(掌心相对)

(3) 再将重心右移;右手托移至右侧方且左手与此同时降压至左下方(手心朝下)

(4) 右手翻腕即使之手心朝下并在与此同时左手移至右下侧方而变为“抱球状”

(5) 身体重心再向左移并同时降压右掌,移动左掌。

2.3 第三式美人照镜

2.4 第四式顺水推舟

(1) 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左虚右实);两臂圈于胸前且将两掌之掌心相对。

(2) 两腿不动,两臂上抬并伴之两掌吊于头顶左,右侧方。

(3) 两掌以其掌缘为重点,向中盘推出;与此同时,左脚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

(4) 再摆架成“右寒鸡步”,并将两掌吊于头顶。

(5) 右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自头顶上方送出直至“中盘” 方位作前推状。 2.5 第五式金鸡独立

(1) 左脚踏进半步且令两膝略作弯曲;而两掌则平摊于上腹部位作自然上提状,以便助之下一动作

(2) 左脚踏实并支持与控制身体平衡;与此同时,右腿抬起且勾起脚尖即形成“右独提膝式”;而两掌则变为空心拳从两侧抛出取向上盘——此为双拳挂“太阳”法。

(3) 再将身体右转,右脚踏进并落地支持身体平衡;然后,两拳变掌平摊腹前继而复变为空心拳抛向上盘;与此同时左膝提起形成“左独提膝式” 2.6 第六式单鞭救主

(1) 左脚踏进一大步,与此同时左手变为“雕钩”状搂其“中盘”;而右掌则置于右侧腰际待动;上身下坠其做裆沉腿。

(2) 左腿下沉而右脚后撑即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手搂钩并向左侧方调起而右掌奔向中盘(以掌缘为重点)

(3) 再将右脚踏进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而右手搂过之后则移位调于 侧方并用左掌奔打中盘。

2.7 第七式倒骑玉龙

(1) 两腿并立下蹲,两手托与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2) 右脚向右侧后方退撤一大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变为空心拳分别向身体左侧上方与下方摆出(其右拳摆至上方,而左拳摆至下方且两拳之拳眼相对)。上体略向左腿方位倾斜。

(3) 然后左脚撤回即收于右脚旁使之形成并步曲膝下蹲式;而两拳则变为分指掌平摊在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4) 将左腿向左后侧方位退出一大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仍变为空心拳双方抛至人体的上方与下方即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1) 面对左侧方位站立并迈出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与此同时。两掌向左右两侧作直臂横张(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

(2) 左脚再向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而两掌则以其掌心为重点并用两手臂相辅助作为支点进行扇打合击至上盘位置。

(3) 再将身体移向右侧前方并形成下盘为右寒鸡步,中盘为双开掌(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的架子

(4) 右脚复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用其掌心进行扇打合击

2.9 第九式顺风摆柳

(1) 两腿前后分开且将两膝略作弯曲即使之形成中盘架子状的左游龙步;与此同时,两掌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2) 接着,左脚向左碾动;与此同时,右脚向正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游龙步;而两掌则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2.10 第十式叶底看桃

(1)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曲膝成骑马式;两手分别悬垂于胸肋一侧并令其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眼看正前方略下。

(2) 两腿不动,右手继续上抬并垂直竖立其前臂;而左臂则同时作下垂状。

(3) 接着将左手变为空心拳并以其拳眼为重点,上臂为支点,前臂轴进行推下送;而右臂与“下盘”部位则保持稳定即不要移动(尤以两脚固定为重)。

(4) 再进行左臂垂直竖起,右臂下送前推的动作。 2.11 第十一式活步走宫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两膝略曲;两臂抱于胸前;两手成分指掌并令其掌心相对,掌缘朝下。眼看前下方。

(2) 左腿不动,且将右脚移向左脚内侧并以其前脚掌或脚尖虚点地面;与此同时,左掌上抬至左胸上方,右掌下降于左腹下方——使之形成抱月状(其两臂弯曲成弧形,两掌心相对),眼随手转。

(3) 接着,将右脚向前右旁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掌下拂至腹部左侧,右掌托于右侧前方(两掌行进间须令右臂在内而左臂在外进行穿插运动)。眼随手转。

(4) 然后右脚固定不得移动;左脚用其前脚掌或脚尖移至右脚内侧作虚立状而使之形成左丁字步。眼随手 转。

(5) 接上式——两手形成抱月状,并伴随左脚向左前旁门踏进一步而变为左掌托至左侧前方,右掌拂至右腹下方(此时手掌交错之际须令其左臂在内,右臂在外形成穿插),眼随手转。 2.12 第十二式怀抱双月

(1) 两脚成外八字步站立;两手分别垂于腰部两侧(手心向下,手指向前),眼看前下方。

(2) 双膝下蹲,与此同时,两手移至上腹部约肚脐眼前方处,作交叉合并(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且掌心均向上),眼看两掌。

(3) 两腿不动——两手继续向面部前方双方抬起作环绕状(其两掌交叉并令其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其掌心俱向内)

(4) 两腿不动,——两手再次向上环绕,并经上分向两侧(左手向左,右手向右)绕动;当两手绕动形成划弧一周即360度,并降至身前两侧之时,则将两手掌之掌心外展以求二次绕圈。

(5) 两手臂第二次进行绕圈环抱——其动作与第一次相同唯手臂的放置为右臂(手)在内,左臂在外。 2.13 第十三式真气炼丹

(1) 摆架内八字步(18——40周岁者)

平行步(45——50周岁者)

体弱多病或老年人及少年人摆架外八字步

(2) 两脚不动,两手形成八字掌分别垂于胸前下方并令其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缩身垂肩,低头下视,虚胸实腹,蹋腰沉体。

(3) 忘掉呼吸,凝神静心——片刻,则以鼻吸气(长约五寸左右即指入体内的尺寸)并要求做到缓慢,细腻,均匀,深长;与此同时,两掌自体前两侧同时向上作垂直吊起(其掌背根部为重点且令之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直至头顶上方为止。眼随手转。

(4) 接上式——两掌以其掌心为重点,自上而下进行垂直降落,并先期抵达胸前暂作停顿以便下动叹气

(5) 用鼻将体内之杂气(即吐纳祛邪之废气且定当排出五脏六腑不得储存,违者做架难以上劲)一次性的叹出(按:所谓一次性,并非 就是要将体内所有杂气排尽,而是尽

己所能任其自然,随心所欲,免得适得其反而影响功力进展)!其要领同为“吸气”之要,即慢,细,匀,长。与此同时,两掌(手)下按作垂直降落并配合身体下沉两膝弯曲。

武当太极十三式特点

特点:低桩矮势,灵活稳健,以心行气,以意识,动作,呼吸三结合的行功运气方法。简便易学,便於推广,大部分动作为左右式,有利平衡锻炼身体,达到推迟衰老,祛病延年的功效。 动作名称: 起势和太极(两脚开立,双手自然下垂; 两脚曲蹲,两手向前画弧抱球起身,如同抱棵大树,到快站立时,翻掌下按;从右画圆弧,右脚内扣右抱球。) 1、左右揽雀尾。(右抱球,左脚向前45°跨出,右手搭住左手向前推出,两掌分开,由左向右画出S 形收回又胸前,掌心向前推出;右後座,左转身抱球,右脚向前45°跨出,左手搭住右手向前推出,两掌分开,由右向左画出S 形收回又胸前,掌心向前推出。) 2、左右搬栏捶。(左脚向前,右手下垂向前画弧到胸前回收到腹部,左手也同时画弧到胸前,两掌变拳,右脚向前并步震脚,右拳向前搬出,右拳圈心面向自己,左手处於右手肘底,拳心向下;右脚向前45°跨出,两拳变掌,面向左斜前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画两个平面圆,转身面向正前方,右手从腹部画弧到胸前,左手画弧到腹部,两掌变拳,左脚向前并步,左拳向前搬出,左拳拳心面向自己,右拳处於左手肘底,拳心向下。 3、左右抱虎归山。(两拳变掌,右脚向右边45°跨出,随右掌自下而上画弧到与头同高的位子,右掌心向上,左掌直接向下盖掌处於右手肘旁重心也随之移到右脚;右脚尖内扣转身面向左45°斜前方,变成马步,左手揉膝右手自上而下画弧到左胳膊旁边;左後座,左手向上托起,右手直接盖掌到左手肘旁,右脚尖往外摆,转身面向右斜前方45°,左脚回收向左斜前方45°跨出变成马步,右手揉膝,左手从上画弧到右胳膊旁。) 4、搂膝指裆捶。(右後座,右手向上托掌,左手向下盖掌,左脚尖尽量向左正方摆,转身到正左边,左手由下而上托掌,与头部同高,右手由上而下盖掌,右脚点在左脚边,右脚向正前方跨出成半马步,右手揉膝,左手变拳由上而下冲拳到裆部。) 5、转身左右撇身捶。(右手变拳,右脚内扣下栽拳,左脚回收向左後方前方45°跨出,转身成马步,左拳向上翻拳心上,由马步变弓步,两拳向右斜前方挥出,右拳心向下;右後座左手下栽拳,左脚内扣,右脚回收,向右後方 45°跨出,转身成马步,右拳向上翻拳心向上,由马步变弓步,两拳向右斜前方挥出,左拳心向下。) 6、肘底看捶。(两拳变掌,右掌心向下,左掌心向下,两掌从上往下捋,右脚尖外摆,转身反掌,左脚回收向正前方跨出成弓步,两掌变拳,左手向前格挡拳眼面向自己,右拳由内向外画弧冲出到左手底部,拳眼向上。) 7、 倒撵猴。(两拳变掌,右手随右转身向後摆掌变剑指,左脚向後插步坐下成歇步,右剑指从左掌上穿过,然後连续做3个,如同倒卷肱。) 8、闪通背。(在第3个倒

撵猴,起身尖指变掌,右脚内扣,左脚向後正前方跨半步,右脚向前并步震脚,右掌向前劈掌,左掌收到右手下方,掌心向下。) 9、上步七星。(右脚尖外摆向右斜前方,双手向右斜前方推出,左脚向正前方做扑步,穿掌成弓步,右脚向前并步震脚,右手变拳,由下而上勾拳,左手搭在右手肘上。) 10、翻身右拍脚。(双手变掌,左脚向正前方跨出,左手由下而上成勾手,右手由前向後画弧到胸前,左脚尽量内扣,转身到正後方,右手右手从面前画弧到正後方掌心向下,与眼睛同高,右脚提起前拍脚。) 11、披身左分腿 。(右脚插到正後方,斜抱球转身到正後方,左手成弧形护在腹部前,右手架掌在头顶上,提膝左分脚。)

12、转身右蹬脚(左脚回收内扣,穿掌,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掌心向内,转身到正後方,左手架掌与头顶前方,右手护在腹部前,提膝右蹬脚。) 13、左右玉女穿梭。(右脚回收向後插脚,转身到右斜方向,左手推掌,右手架於头顶之上,起身丁步抱球,左脚向左边45°跨出,右脚跟上插于左脚之下,右手推掌,左手架掌。) 收势。起身面向左前方,两手打开,放于身体两侧自然下垂,曲蹲抱球,到起身一半的时候,变掌下按,身体起身站立,双手回收放于身体两侧自然下垂,收左脚。

吴氏太极拳

《十三势行功心解》

《十三势行功心解》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

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

动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气遍身躯之谓)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

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

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摺叠。进退

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

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dào)。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

密矣。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

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

行。运劲如抽丝。全神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

气若车轮,腰如车轴。


相关文章

  • 中国太极拳传承与发展探讨
  • 中国太极拳的推广和传承探讨 21世纪,太极拳成了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它的益智健身.修身养性和创建和谐的社会功能受到了大家的青睐.如何使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得到更加健康地发展,本人想从太极拳以后的发展和推广以及传承的方向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来做个浅 ...查看


  • 太极拳心得体会
  • 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太极,以前一听这个名字就会想到公园里的老头老太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这个年龄段 好象相差甚远.但是,这次接触下来感觉受益匪浅. 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养生的运动.它,随动由静.因而既不求速,也不可因静而一味求慢, 总要绵绵不断 ...查看


  • 太极拳发展历程分析
  • 太极拳发展历程分析 郑强芬 (洛阳理工学院体育部) 摘要太极拳乃武术百花园中一枝奇葩,发展至今已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之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的形成脉络进行梳理,使广大爱好者对其有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太极拳发展历程 太极 ...查看


  • 太极的最难学是什么
  • 太极拳的最难学是什么 作者 魏坤梁 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古代拳谱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说明了,是不存在尚没有公开的秘密需要谁去解去揭的.之前有的人所谓对太极拳的"解秘"无非是有名无实的吹嘘.哗众取宠的商业炒作甚至是欺诈而已 ...查看


  • 首届宽城太极拳拳友表演赛会序
  • 首届宽城太极拳拳友表演赛会序 1.致开幕词 2.武协主席杨树义讲话 3.武术表演 4.太极拳推手 5.太极拳学术交流 6.合影留念 7.会后聚餐 1.牛宗满--牛家铺太极拳32式 牛家铺太极拳是清末外宫二品带刀侍卫牛汉卿所传,宽城牛家铺太极 ...查看


  • "无极"与"太极"之辩
  • ‚无极‛与‚太极‛之辩 摘要: ‚无极而太极‛是<太极图说>的首句,但这一句历来有着不同说法,主要有‚无极而生太极‛.‚自无极而为太极‛.‚无极而太极‛三说.本文主要从它的考证,以及从古至今的人们对它的看法来论述的.最后得出,‚ ...查看


  • 日元为阴差阳错的化解方法
  • 阳历:1973年10月9日20时59分 阴历:癸丑年(桑松木) 九月十四日戌时 正财 偏财 日元 偏财 坤造:癸丑 壬戌 戊寅 壬戌 (申酉空) 起运:命主于出生后9年8个月又2天10小时起运 交运:命主于公历1983年6月12日6时交运 ...查看


  • 太极养生馆开发和营销企业策划书
  • 太极养生馆开发和营销企业策划书 一.营销策划的目的 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经常感到精神压力,同时很多白领阶层由于缺少锻炼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太极拳作为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人们的身体素质提高和精神修养都有很大的益处.而随着人们对 ...查看


  •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大纲 一.概述 1.太极 2.拳与太极拳 3.太极拳的来源 4.太极拳的社会价值 二.太极拳的起源和流派 1.太极拳的起源 2.太极拳的流派 三.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 1.太极拳的推广 2.太极拳的普及 四.太极拳的现状 ...查看


  • 太极达人--魏广元(山东莱芜)
  • 太极达人--魏广元(山东莱芜) 每天清晨,在繁花碧草.绿树掩映的红石公园南门内,有一位身体强健的太极武者,他时而刚柔并济.松活弹抖,时而行云流水.气定神闲,他就是陈氏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的入室亲传弟子,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人----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