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战略联盟的优势与问题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战略联盟的方式已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战略联盟的优势日益明显。文章从福特和马自达公司合作的案例入手,总结了研发合作下双方所获得的成果,同时也提出了战略联盟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优势 马自达 福特      经济全球化的演变无疑推动了公司之间的战略联盟,企业的发展不在局限于国界,而是正在寻求新的方式不断壮大自己,适应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最初企业间的合作仅是为了进入新的市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略联盟越来越多的成为了企业在营销、技术和分销方面不断创新的手段。       一、战略联盟的优势   1、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一方面可以实现技术的传递、加快研究与开发的过程、获取新的知识,另一方面跨国公司能够更好的深入地方文化中了解当地消费者的偏好,有利于解决战略联盟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并提供所需的产品。   2、共同承担风险和成本   研发与开发是一个漫长、高成本的过程,因此企业承担着巨大的风险,而战略联盟可以帮助企业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获取新技术,从而及时规避了风险。   3、克服低效率的管理模式   单个企业如果想顺利的进入国外市场,除了需要考虑进入壁垒等难题,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克服由于企业规模扩大、管理层次增加的低效率问题,而战略联盟能够有效的抑制组织膨胀,提升企业组织管理的效率。   4、协作具有互补性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其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的存在,企业只有在发展中保持竞争优势并且克服比较劣势才能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生存下来。战略联盟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一个良好机会,双方可以在合作中弥补自身企业发展的不足,不断完善自身的生产、营销、管理体系。       二、战略联盟成功案例   企业研发一直是企业运营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创新和利润,同时也成为跨国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的工具,而福特和马自达公司正是通过企业研发的联盟获得了长远的发展。   马自达是世界知名的日本汽车品牌之一,以较强的研发能力而得以迅速发展。福特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品牌之一,以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闻名于世。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让福特公司瞄准了日本这块土地,并选择与马自达公司的战略联盟的方式进入日本市场从而适应日本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方式。经过四年的合作,双方关系日趋平稳,但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强劲的竞争对手的崛起使福特公司的经营深陷困境,利润率不断下滑,生产工艺落后的弱点暴露无疑。于是1979年初,福特公司购买马自达公司25%的股份,进一步巩固了战略联盟的地位。   进行战略联盟后,一方面马自达公司发挥其自身的研发优势不断为自身以及合作伙伴福特公司制造新的产品,完善产品线。另一方面福特公司利用其丰富的营销手段大量的销售产品。   福特和马自达公司的战略联盟使双方的市场地位不断加强,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两家公司合力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并且不断扩宽双方在彼此市场的销售渠道,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福特公司节约了研发和原材料成本,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而马自达公司的品牌形象和销售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战略联盟中的问题   1、文化冲突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一方面可以指导员工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影响公司经营的效率。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无疑需要去了解和适应合作伙伴的企业文化,从而能够学习到新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提高公司的整体发展水平。   2、联盟伙伴不正确   起初许多跨国公司选择战略联盟都是为了能够更加顺利的进入国外市场,减少进入成本。但是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们必须意识到战略联盟的意义已不在于此。战略联盟是双方获得技术、研发和销售的一种手段,是企业拓宽外国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途径。一次良好的战略联盟固然可以使双方获益,但是如果合作伙伴选择不正确,不仅不能加快公司的发展,更有可能造成技术外溢,失去核心竞争力的后患。   3、市场环境不稳定   在战略联盟的发展初期,企业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的原因就是国外市场环境不稳定,进入壁垒过多导致跨国企业很难实现既定目标。时至今日,虽然战略联盟已经呈现出了较为成熟的模式,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略市场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企业在进行战略联盟的时需注意外国是否对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了限制,通过战略联盟公司是否能有效的进行海外销售和资金跨国转移。一个不稳定的市场环境必然会影响战略联盟的有效进行。   4、沟通障碍   战略联盟是两个公司的结合,但事实上也是两种文化的融合,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工作方式都极大程度的影响了企业间的沟通,导致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有误、目标的制定和战略方向不一致,从而瓦解了战略联盟。所以作为战略联盟的双方,一定要形成沟通的意识,通过有效的交流及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迈克尔・Y.吉野、U.斯里尼瓦萨・朗甘、雷涯邻、 张龙,战略联盟,商务印书馆,2007   [2]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战略联盟的方式已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战略联盟的优势日益明显。文章从福特和马自达公司合作的案例入手,总结了研发合作下双方所获得的成果,同时也提出了战略联盟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优势 马自达 福特      经济全球化的演变无疑推动了公司之间的战略联盟,企业的发展不在局限于国界,而是正在寻求新的方式不断壮大自己,适应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最初企业间的合作仅是为了进入新的市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略联盟越来越多的成为了企业在营销、技术和分销方面不断创新的手段。       一、战略联盟的优势   1、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一方面可以实现技术的传递、加快研究与开发的过程、获取新的知识,另一方面跨国公司能够更好的深入地方文化中了解当地消费者的偏好,有利于解决战略联盟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并提供所需的产品。   2、共同承担风险和成本   研发与开发是一个漫长、高成本的过程,因此企业承担着巨大的风险,而战略联盟可以帮助企业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获取新技术,从而及时规避了风险。   3、克服低效率的管理模式   单个企业如果想顺利的进入国外市场,除了需要考虑进入壁垒等难题,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克服由于企业规模扩大、管理层次增加的低效率问题,而战略联盟能够有效的抑制组织膨胀,提升企业组织管理的效率。   4、协作具有互补性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其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的存在,企业只有在发展中保持竞争优势并且克服比较劣势才能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生存下来。战略联盟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一个良好机会,双方可以在合作中弥补自身企业发展的不足,不断完善自身的生产、营销、管理体系。       二、战略联盟成功案例   企业研发一直是企业运营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创新和利润,同时也成为跨国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的工具,而福特和马自达公司正是通过企业研发的联盟获得了长远的发展。   马自达是世界知名的日本汽车品牌之一,以较强的研发能力而得以迅速发展。福特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品牌之一,以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闻名于世。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让福特公司瞄准了日本这块土地,并选择与马自达公司的战略联盟的方式进入日本市场从而适应日本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方式。经过四年的合作,双方关系日趋平稳,但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强劲的竞争对手的崛起使福特公司的经营深陷困境,利润率不断下滑,生产工艺落后的弱点暴露无疑。于是1979年初,福特公司购买马自达公司25%的股份,进一步巩固了战略联盟的地位。   进行战略联盟后,一方面马自达公司发挥其自身的研发优势不断为自身以及合作伙伴福特公司制造新的产品,完善产品线。另一方面福特公司利用其丰富的营销手段大量的销售产品。   福特和马自达公司的战略联盟使双方的市场地位不断加强,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两家公司合力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并且不断扩宽双方在彼此市场的销售渠道,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福特公司节约了研发和原材料成本,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而马自达公司的品牌形象和销售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战略联盟中的问题   1、文化冲突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一方面可以指导员工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影响公司经营的效率。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无疑需要去了解和适应合作伙伴的企业文化,从而能够学习到新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提高公司的整体发展水平。   2、联盟伙伴不正确   起初许多跨国公司选择战略联盟都是为了能够更加顺利的进入国外市场,减少进入成本。但是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们必须意识到战略联盟的意义已不在于此。战略联盟是双方获得技术、研发和销售的一种手段,是企业拓宽外国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途径。一次良好的战略联盟固然可以使双方获益,但是如果合作伙伴选择不正确,不仅不能加快公司的发展,更有可能造成技术外溢,失去核心竞争力的后患。   3、市场环境不稳定   在战略联盟的发展初期,企业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的原因就是国外市场环境不稳定,进入壁垒过多导致跨国企业很难实现既定目标。时至今日,虽然战略联盟已经呈现出了较为成熟的模式,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略市场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企业在进行战略联盟的时需注意外国是否对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了限制,通过战略联盟公司是否能有效的进行海外销售和资金跨国转移。一个不稳定的市场环境必然会影响战略联盟的有效进行。   4、沟通障碍   战略联盟是两个公司的结合,但事实上也是两种文化的融合,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工作方式都极大程度的影响了企业间的沟通,导致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有误、目标的制定和战略方向不一致,从而瓦解了战略联盟。所以作为战略联盟的双方,一定要形成沟通的意识,通过有效的交流及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迈克尔・Y.吉野、U.斯里尼瓦萨・朗甘、雷涯邻、 张龙,战略联盟,商务印书馆,2007   [2]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相关文章

  •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浅析
  • 第25卷第5期 Vol.25No.5 企业技术开发企DEVELOPMENT业技术开发TECHNOLOGICALOFENTERPRISE2006年5月 年5月2006May.2006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浅析 张 卿 (湖南农业大学经 ...查看


  • 浅析提升传统物流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 浅析提升传统物流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班级:物管1404 作者:龚稳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有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竞争环境进行分析,提出增强服务意识.强化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提升传统物流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查看


  • 浅析敏捷制造系统的应用前景
  • 工程技术2008N O. 03 SCI ENC E &TEC HNO LO GY I N FO RM A TI ON 科技资讯 浅析敏捷制造系统的应用前景 江桂兰(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 摘要:文章简述了敏捷 ...查看


  • 浅析亚马逊网上书店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
  • 浅析亚马逊网上书店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 目录 摘要................................................................................................ ...查看


  • 浅析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现状及发展
  • 浅析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现状及发展 [内容摘要]: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运输的不断发展,公共仓库在港口.城市的不断建立,国际货运代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逐渐从这两个关系密切的行业里分离出来,逐步发展成一个独立的行业,其特点是联系面广.环节多. ...查看


  • 浅析S公司的供应商选择与评价
  • [摘 要]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降低成本成为企业重要的发展战略,合理正确的选择供应商,建立一套健全的供应商管理与评价体系,有利于企业的健康成长以及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供应商管理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一. ...查看


  • 浅析制造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_樊硕
  • 发展Development 浅析制造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文/樊硕 摘要:目前我国制造业从规模上已是全球第一,然而,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发达国家蓄势占 优和新兴经济体追赶比拼的两头挤压和双重挑战,内忧与外患并存,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急需进行改造与升 ...查看


  • 国际贸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国际贸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题目仅供参考,可以加以修改,也可以自拟) 1.WTO 贸易救济措施研究 2.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思考 3.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4.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 5.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 6. ...查看


  •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4G战略发展浅析
  • 摘要:2011年3G在国内三大运营商的大力推广下,已发展用户过亿,当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产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快,正式商用也越来越广泛的时候,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在开始了下一代通信技术(4G)的发展,并积极参与有关技术的研发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