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课堂笔记

审计总体目标: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造成错误导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接受业务委托

是否接受或保持某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应考虑:客户诚信,是否具备执行审计业务所必须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能否遵守职业道德要求.

主要工作:了解和评价审计对象的可审性;决策是否考虑接受委托;商定业务约定条款;签订审计业务的约定书等.

计划审计工作

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的初步业务活动;制定总体审计决策;制定具体审计计划等;计划审计工作不是审计业务的一个独立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包括确定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的错报风险即特别风险,以及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等。

风险应对: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根据所获取的各种证据,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形成适当的审计意见。 审计过程中修改重要性

修改的情况: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获取新信息;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所了解的情况发生变化。

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方向,并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内容:审计范围;报告目标、时间安排以及所需要沟通的性质;审计方向;审计资源配置。

具体审计计划

错报的汇总数=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推断错报=事实错报+判断错报+抽样推断错报

事实错报:毋庸置疑的错报;判断错报:由于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判断或不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而导致的差异;推断错报: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存在的错报作出最佳估报数,涉及根据在审计样本中识别出的错报来推断总体的错报。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将与每个重要认定相关的审计风险限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

影响审计证据从充分性的因素

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从200个样本中获得证据要比从100

个样本中获得的证据更加充分;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构成财务报表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证据——其他信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是外部获取的会计信息以外的信息;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审计程序获取的信息;通过自身编制或获取的可以通过合理推断得出结论的信息。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需要考虑的因素,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互相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在数量的确定一般采用经验法则。重要性水平=基准*百分比

分析评估程序;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总体方案和拟实施的具体审计程序);计划其他审计程序。

具体计划:分析评估,进一步程序(总体方案(是执行方案,综合性方案),具体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其他程序

判断某事项对财务表报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注意: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二:重要性确定包括财务表报层次的重要性和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第三,在计划审计工作的形成审计结论阶段都要运用重要性水平。

充分性和适当性之间的关系

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才有证明力;审计证据的适当性会影响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审计证据质量的影响,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无法用数量来弥补,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

控制测试

为了获取关于控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报错的有效性而实施的测试,其目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当存在下列 情形之一时,控制测试是必要的。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报错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支持评估结果。2,仅实施实质性结果程序不足以提供有关认定层次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获取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审计抽样的定义

1, 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

计划

2, 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 审计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

某一特征

适用范围:控制测试,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可考虑

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

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抽样风险

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的风险。

抽样风险的类型: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形成不正确的结论,影响审计效果;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追加更多的程序,影响审计效率。

只要抽样,抽样风险就存在。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向变动,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抽样风险越小。抽样风险的应对:扩大样本规模

由于与抽样风险无关的原因而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具体审计程序与认定的关系

检查,观察,询问。

实质性程序

注册会计师针对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

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包括对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细节测试是对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细节测试被用于获取与某些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如存在,准确性,计价等。

实质性分析程序主要是通过研究数据间关系评价信息,用以识别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以及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错报。实质性分析程序通常更适合用于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可预测关系的大量交易。

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

风险评估程序主要是为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中岛错报风险。 控制测试

为了获取关于控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有效性而实施的测试,其目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控制测试是必要的

1, 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

效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支持评估结果

2, 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有关认定层次的充分、适

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获取

内部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

审计总体目标: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造成错误导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接受业务委托

是否接受或保持某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应考虑:客户诚信,是否具备执行审计业务所必须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能否遵守职业道德要求.

主要工作:了解和评价审计对象的可审性;决策是否考虑接受委托;商定业务约定条款;签订审计业务的约定书等.

计划审计工作

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的初步业务活动;制定总体审计决策;制定具体审计计划等;计划审计工作不是审计业务的一个独立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包括确定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的错报风险即特别风险,以及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等。

风险应对: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根据所获取的各种证据,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形成适当的审计意见。 审计过程中修改重要性

修改的情况: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获取新信息;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所了解的情况发生变化。

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方向,并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内容:审计范围;报告目标、时间安排以及所需要沟通的性质;审计方向;审计资源配置。

具体审计计划

错报的汇总数=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推断错报=事实错报+判断错报+抽样推断错报

事实错报:毋庸置疑的错报;判断错报:由于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判断或不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而导致的差异;推断错报: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存在的错报作出最佳估报数,涉及根据在审计样本中识别出的错报来推断总体的错报。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将与每个重要认定相关的审计风险限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

影响审计证据从充分性的因素

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从200个样本中获得证据要比从100

个样本中获得的证据更加充分;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构成财务报表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证据——其他信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是外部获取的会计信息以外的信息;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审计程序获取的信息;通过自身编制或获取的可以通过合理推断得出结论的信息。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需要考虑的因素,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互相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在数量的确定一般采用经验法则。重要性水平=基准*百分比

分析评估程序;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总体方案和拟实施的具体审计程序);计划其他审计程序。

具体计划:分析评估,进一步程序(总体方案(是执行方案,综合性方案),具体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其他程序

判断某事项对财务表报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注意: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二:重要性确定包括财务表报层次的重要性和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第三,在计划审计工作的形成审计结论阶段都要运用重要性水平。

充分性和适当性之间的关系

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才有证明力;审计证据的适当性会影响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审计证据质量的影响,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无法用数量来弥补,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

控制测试

为了获取关于控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报错的有效性而实施的测试,其目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当存在下列 情形之一时,控制测试是必要的。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报错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支持评估结果。2,仅实施实质性结果程序不足以提供有关认定层次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获取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审计抽样的定义

1, 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

计划

2, 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 审计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

某一特征

适用范围:控制测试,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可考虑

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

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抽样风险

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的风险。

抽样风险的类型: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形成不正确的结论,影响审计效果;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追加更多的程序,影响审计效率。

只要抽样,抽样风险就存在。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向变动,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抽样风险越小。抽样风险的应对:扩大样本规模

由于与抽样风险无关的原因而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具体审计程序与认定的关系

检查,观察,询问。

实质性程序

注册会计师针对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

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包括对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细节测试是对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细节测试被用于获取与某些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如存在,准确性,计价等。

实质性分析程序主要是通过研究数据间关系评价信息,用以识别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以及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错报。实质性分析程序通常更适合用于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可预测关系的大量交易。

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

风险评估程序主要是为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中岛错报风险。 控制测试

为了获取关于控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有效性而实施的测试,其目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控制测试是必要的

1, 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

效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支持评估结果

2, 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有关认定层次的充分、适

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获取

内部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


相关文章

  • 审计证据笔记
  • 审计证据笔记 1. 获取审计证据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1) 存在:在特定日资产或负债是否确实存在: 2) 发生:交易或事项是否发生.是否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3) 完整性:是否存在未入账的资产.负债或其他交易事项: 4) 权利和义务:资产或负债 ...查看


  • [审计]课堂案例--五大循环审计
  • <审计>课堂案例--五大循环审计 第八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一.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实质性测试 (二)连续三年收入比较表 被审计单位名称: 财务报表期间: 工作底稿索引号 (三)主营业务毛利分析表 被审计单位名称: 财务报表期间 ...查看


  • 审计模拟实训心得
  • 审计模拟实训心得一:审计模拟实训心得 审计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审计,经济越发展审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转眼间5周的审计模拟实训即将结束,我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 ...查看


  • 项目五 存货核算岗位审计-课堂作业
  • 项目五 存货核算岗位审计 任务训练参考答案 五.技能训练 训练一解析: 11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291 600+397 600)/(5 832 000+6 628 100)x100%=5.53% 11 月份发出材料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8 ...查看


  • 审计模拟实验一类课程建设心得
  •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4-0116-03 摘要:本文以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会系开设的审计模拟实验的课程建设为例,在阐述该课程的开设概况.教学效果评价的基础上,着重从课程内容体系 ...查看


  • 审计报告实训
  • 审计实训报告总结 前言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 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 课堂上根本就 学不到的知识,即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 ...查看


  • 会计与审计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 会计与审计专业 毕 业 实 习 报 姓 名: 杜宗飞 学 号: 2011090118 专 业: 会计与审计 班 级: 会计与审计01班 指导教师: 赵建明 实习时间: 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 ...查看


  • 2013-3-22笔记-会计学
  • 2013-3-22 18:30:10 第二章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没有完工的产品通常都用成本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 包含收入类账户,费用.损失类账户 通常都没有余额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同增 购买原材料,没有付款 ...查看


  • 货币资金循环关键控制讨论及审计案例(课堂练习)
  • 货币资金循环关键控制讨论及审计案例(课堂练习) 活动一:讨论货币资金循环针对各项认定的关键控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