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

2004年第1期(总第250期)

商 业 经 济SH ANGYE J I NG J I

N o 11, 2004

T otal N o 1250

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

董 士 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运用多学科知

识, 采用综合集成方法, 重视投资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 是运用工程经济学、数学模型方法, 强调对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维护期等各阶段总造价最小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 它能够很好地克服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弊端。借鉴和引进该理论, 对建立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大有裨益。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 工程造价管理; 管理理论[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的提出

引进、来的, 。现行的计价过程为:和本地区工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的价格水平编制单位估价表, 工程计价人员根据图纸计算工程量、套用估价表对定额的依赖性过大。而建筑工程定额总处于一种相对滞后状态, 建筑材料和劳动力供应的市场化使得其价格不停上下波动, 虽然在工程计价过程中进行了调差处理, 但还是未能及时反映市场最新的价格信息, 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和进一步开放市场的需要, 要和国际通行惯例接轨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我国加入WT O 后, 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 这种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 即:

(1) 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是实施阶段,

(即:项目的初, 施工图预算超初步设计概(决) 算超施工图预算) 现象较为普, 严重影响国家计划、财政预算的执行, 干扰工程建设领域的正常经济秩序。

上述现象说明, 我国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 根源在于我国目前所采用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有缺陷。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改进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与方法, 采用全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 合理地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 提高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的效益。

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和意义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就是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 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 运用多学科知识, 采用综合集成方法, 重视投资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 运用工程经济学、数学模型方法, 强调对工程项目建设前期、

建设期、使用维护期等各阶段总造价最小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 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材料保证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 对于节省投资成本, 达到环保和生态的目的, 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从投资决策科学性角度来看, 全生命周期

而没有把决策、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放在突出的位置; (2) 只考虑建设期建设成本, 而不考虑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 不能对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 (3) 我国目前施行的是静态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 与国外动态工程造价的管理不接轨。其结果是造成工程项目决策不科学, 工程设计不合理, 导致投资规模失控, 工程施工质量不稳定, 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在建设项目中的“胡子

[收稿日期]2003-09-17

[作者简介]董士波(1966-) , 黑龙江省大庆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120—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董士波: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

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成本分析, 指导人们自觉地、全面地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 综合考虑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与维护成本或使用成本, 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 按照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 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 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21从设计方案合理性角度来看, 工程项目全

周期造价管理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推广。他们不仅在各种测量师的建筑师协会和专业刊物上刊登发表了大量有关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 而且, 先后出版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一个能够使用的范例》、《建筑师全生命周期造价核算与初略设计手册》、《建筑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指南》等一系列的行业专著和指南, 以及许许多多的有关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文件和报告。

第三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进入全面丰富与创新发展的完善时期, 先后出现了造价管理的模型化和数字化, 应用计算机管理支持系统和仿真系统, 创新思考追求和满足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思想和方法。

发展脉络可以看到, , 、内容, 再到, 以完备、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我国的一些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已经意识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已逐步开始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做了一些初步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介绍了一些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基础方法。结合我国国情研究了在我国实施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可行性, 并从城市水利项目这一方面作了实验性研究, 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

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指导设计者自觉地、全面地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 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与维护成本或使用成本, 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更加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 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 实现降低项目全周期成本的目标。

31从工程项目实施的角度来看, 工程项目全

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在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前提下, 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价、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和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等更加科学合理。

三、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80, , 推广, 。应该说,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英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学会和学者以及实际工作者提出、创立和推广的一种现代化工程造价管理的思想理论方法, 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被普遍采用。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按其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4年到1977年间, 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概念和思想的萌芽时期。现在能够找到的最早使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这一名词的文献是英国的A 1G ord on 于1974年6月在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建筑与工料测量》季刊上发表的“31概念的经济学”一文, 以及1977年由美国建筑师协会发表的《全生命周期造价分析———建筑师指南》一书”, 给出了初步的的概念和思想, 指出了开展研究的方向和分析方法。

第二阶段:从1977年到80年代后期, 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基本形成体系并获得实际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期。在这一阶段, 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不仅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去推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而且还与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协会合作, 直接组织了对全生命

四、结论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国外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它优于以定额为计价基础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 笔者建议把外国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与中国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相结合, 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框架。

[参 考 文 献]

[1]胡建明1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参与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探

讨[J]1工程造价管理, 20021

[2]胡智峰1建设工程的全过程控制[J]1煤炭企业管理, 20001[3]郭立新1建设项目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1新疆投资20011[4]马守才, 王一举1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J]1兰州工业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5]韩光富1浅谈工程项的全过程控制[J]1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11

[

责任编辑:张家 ]

—121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4年第1期(总第250期)

商 业 经 济SH ANGYE J I NG J I

N o 11, 2004

T otal N o 1250

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

董 士 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运用多学科知

识, 采用综合集成方法, 重视投资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 是运用工程经济学、数学模型方法, 强调对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维护期等各阶段总造价最小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 它能够很好地克服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弊端。借鉴和引进该理论, 对建立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大有裨益。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 工程造价管理; 管理理论[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的提出

引进、来的, 。现行的计价过程为:和本地区工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的价格水平编制单位估价表, 工程计价人员根据图纸计算工程量、套用估价表对定额的依赖性过大。而建筑工程定额总处于一种相对滞后状态, 建筑材料和劳动力供应的市场化使得其价格不停上下波动, 虽然在工程计价过程中进行了调差处理, 但还是未能及时反映市场最新的价格信息, 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和进一步开放市场的需要, 要和国际通行惯例接轨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我国加入WT O 后, 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 这种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 即:

(1) 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是实施阶段,

(即:项目的初, 施工图预算超初步设计概(决) 算超施工图预算) 现象较为普, 严重影响国家计划、财政预算的执行, 干扰工程建设领域的正常经济秩序。

上述现象说明, 我国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 根源在于我国目前所采用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有缺陷。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改进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与方法, 采用全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 合理地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 提高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的效益。

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和意义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就是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 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 运用多学科知识, 采用综合集成方法, 重视投资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 运用工程经济学、数学模型方法, 强调对工程项目建设前期、

建设期、使用维护期等各阶段总造价最小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 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材料保证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 对于节省投资成本, 达到环保和生态的目的, 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从投资决策科学性角度来看, 全生命周期

而没有把决策、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放在突出的位置; (2) 只考虑建设期建设成本, 而不考虑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 不能对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 (3) 我国目前施行的是静态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 与国外动态工程造价的管理不接轨。其结果是造成工程项目决策不科学, 工程设计不合理, 导致投资规模失控, 工程施工质量不稳定, 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在建设项目中的“胡子

[收稿日期]2003-09-17

[作者简介]董士波(1966-) , 黑龙江省大庆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120—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董士波: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

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成本分析, 指导人们自觉地、全面地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 综合考虑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与维护成本或使用成本, 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 按照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 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 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21从设计方案合理性角度来看, 工程项目全

周期造价管理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推广。他们不仅在各种测量师的建筑师协会和专业刊物上刊登发表了大量有关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 而且, 先后出版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一个能够使用的范例》、《建筑师全生命周期造价核算与初略设计手册》、《建筑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指南》等一系列的行业专著和指南, 以及许许多多的有关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文件和报告。

第三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进入全面丰富与创新发展的完善时期, 先后出现了造价管理的模型化和数字化, 应用计算机管理支持系统和仿真系统, 创新思考追求和满足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思想和方法。

发展脉络可以看到, , 、内容, 再到, 以完备、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我国的一些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已经意识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已逐步开始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做了一些初步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介绍了一些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基础方法。结合我国国情研究了在我国实施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可行性, 并从城市水利项目这一方面作了实验性研究, 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

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指导设计者自觉地、全面地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 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与维护成本或使用成本, 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更加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 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 实现降低项目全周期成本的目标。

31从工程项目实施的角度来看, 工程项目全

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在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前提下, 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价、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和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等更加科学合理。

三、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80, , 推广, 。应该说,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英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学会和学者以及实际工作者提出、创立和推广的一种现代化工程造价管理的思想理论方法, 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被普遍采用。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按其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4年到1977年间, 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概念和思想的萌芽时期。现在能够找到的最早使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这一名词的文献是英国的A 1G ord on 于1974年6月在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建筑与工料测量》季刊上发表的“31概念的经济学”一文, 以及1977年由美国建筑师协会发表的《全生命周期造价分析———建筑师指南》一书”, 给出了初步的的概念和思想, 指出了开展研究的方向和分析方法。

第二阶段:从1977年到80年代后期, 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基本形成体系并获得实际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期。在这一阶段, 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不仅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去推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而且还与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协会合作, 直接组织了对全生命

四、结论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国外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它优于以定额为计价基础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 笔者建议把外国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与中国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相结合, 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框架。

[参 考 文 献]

[1]胡建明1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参与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探

讨[J]1工程造价管理, 20021

[2]胡智峰1建设工程的全过程控制[J]1煤炭企业管理, 20001[3]郭立新1建设项目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1新疆投资20011[4]马守才, 王一举1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J]1兰州工业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5]韩光富1浅谈工程项的全过程控制[J]1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11

[

责任编辑:张家 ]

—121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相关文章

  • 系统工程的剪裁过程及应用(1)
  • 这让我想起一句著名的广告词,"X酒虽好,但不要贪杯哦!".系统工程亦是如此.为什么呢?原因如下图所示.系统工程流程的正式化程度需要做好成本和风险的平衡.这就像是一个跷跷板,如果系统工程的正式化程度不够,在产品的后期集成阶 ...查看


  • 建筑经济管理论文题目
  • 1. 浅谈工程投标报价策略与方法的运用 2. 如何加强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查 3.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初探 4. 浅议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与招投标 5. 浅谈建筑工程承包项目施工合同信息管理 6. 论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 7. 论城 ...查看


  • 徐耀赐:道路安全--交通安全技术交流会议整理稿1
  • 交通安全技术交流会议整理稿 第一部分 道路安全 主讲人:徐耀赐博士 逢甲大学 整理人:金梦媛.刘拥辉.梁宇钟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6年11月7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 (整理稿根据录音整理,未经徐耀赐 ...查看


  • 并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 2011年1月第9卷第1期 项目管理技术 PRO J ECT MANAGE M EN T TECHNOLO GY Vo l 19 No 11J an 1 2011 并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赵利 毕向林 鹿吉祥 陈洪军 (中国矿业大学力 ...查看


  • 项目管理思考题
  • <项目管理>思考题 2014.11 第一章 项目管理概论 1. 项目及其特点. 项目是创造独特产品提供独特服务.达到独特结果的临时性工作. 以项目管理的角度而言,项目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目标性.一个项目必 ...查看


  • 基于绿色理念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 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机械制造业面临重要转型,绿色制造成为必然选择.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外绿色制造的发展状况,阐述了绿色设计.绿色制造流程.绿色产品等理念,以期为我国绿色机械制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造 绿色制 ...查看


  • 浅议房地产企业现金流管理
  • 浅议房地产企业现金流管理 摘要:文章对房地产企业现金流进行了概述,对我国房地产企业现金流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企业现金流管理提出了有关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现金流 管理 一.前言 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其房 ...查看


  • 论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 科技资讯2010 NO.22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工 程 管 理 论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徐志强1 汪海洋2 杜远文3 (1.青岛中少上扬实业有限公司: 2.青岛中少上扬实业有限公司 ...查看


  •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成本分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及方法由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转变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