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设计

使用专业:全院各专业

课程性质:通识课程

课程类别:人文社科类

主 讲 人:郅 利 聪

所属系部: 公共教学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置

1、课程定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21世纪高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设计开发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又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活动性与开放性。坚持以心理学及相关学科为依据,努力做到科学性与应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其宗旨是增进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会和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升心理素质,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程设计

课程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文件为课程开发建设和具体实施的行动指南;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规律为依据;以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计划用2-3年时间在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及教法改革等方面努力探索出一条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计划性与目的性相统一、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的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新路子。

二、课程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院自主开发建设的通识课程,是我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长期实践、研发和积淀的结果。课程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

2001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02年4月又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抓住机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了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并要求和鼓励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教师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2002年5月,我们根据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实际,制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初稿,开始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义。2002年9月,在我院全部专业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

2、发展阶段

2003年5月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2003年9月,我们对03级800多名新生实施心理普测,为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2004年7月,学校派两位心理学老师到郑州大学参加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并顺利通过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职业资格认定考试,分别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2005年,根据需要,调整了师资力量,并把“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更名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2006年3月,在全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体系。2007年3月,我们在自编讲义使用四年的基础上,组织优势力量,由郅利聪老师任主编,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修订完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题库,创立了“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3、提高阶段

2008年9月,根据教学工作需要,原来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更名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下设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重组了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力量,修订完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计划,建立起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更加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心理调节,促进心理健康。我们尝试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环节加入到理论教学中来,引入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团体咨询、心理测量、心理剧等实践教学形式,并围绕“5.25”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周文化宣传活动,开通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收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与三门峡市市医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由我校和医院共同开发建设该课程,探索出一条学校与医院共同开发建设课程的新路子。

三、教学队伍

1、主讲教师团队

主讲教师团队由我院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的骨干教师组成。他们师德高尚,治学严谨 ,教育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积极承担和参与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完成省级、校级课题32项,在CN及刊物上发表论文55篇,主编、参编教材8部。主要承担《教育学》、《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教

学工作、师生心理的科研工作、辅导员及各种成人的培训工作和师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教学队伍由9名教师组成,其中专职3名,兼职6名。副教授4名,硕士4名,学校骨干教师2名,心理咨询师3名。双师比例为33%,兼职教师比例为67%。在年龄结构上, 40岁以上者2人,占22%;30岁以上7人,占78%。

四、教学内容

1、内容选取

根据教学大纲和高职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求,择优甄选教学内容,从解决大学生心理实际问题和全面发展出发,力求紧贴学生实际,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重点从适应、交往、学习、情绪、挫折、网络、择业、恋爱、婚姻和性、自我意识等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全面发展必备素质方面选取教学内容。

2、内容组织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将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组织和安排,分十四章进行教学。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二章 高职生心理健康

第三章 异常心理的发现与诊断

第四章 适应与心理健康

第五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

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第七章 恋爱心理与健康

第八章 性心理发展与健康

第九章 择业与心理健康

第十章 情绪与心理健康

第十一章 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

第十二章 不同群体心理健康

第十三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第十四章 危机心理干预和调适

3、表现形式

教学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教材、教学大纲、案例集和多媒体课件。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郅利聪主编,于2007年3月由西北大学出版社作为陕西省21世纪高职高专教育系列规划教材正式出版。在使用时,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及时吸纳心理健康教育最新研究成果。

4、专业支持

我院拥有高水平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团队,丰富的专业文献,大量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都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我们一方面给学生指定了在本院图书馆可以查阅到的参考书目,以便学生课外阅读,同时还邀请知名专家来我院作专题讲座,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此外,还积极利用心理咨询中心、互联网、学校社团、板报、墙报、宣传版面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构筑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为了增强教学的感染性与实效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辩论法、心理测验法、心理剧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法、团体心理活动法等。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心理概念及理论,提高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原则、技术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关心的心理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和演讲,使学生增强认识,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采用多重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自己在领悟的基础上,理解心理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的心理调节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2、教学手段

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配备了工作所需要的心理测查软件及仪器,用于支持开展学生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学院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断加大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配备计算机等教学设备。为教师利用电脑备课、制作课件提供有利条件。教学队伍中,教师都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效果显著。

3、网络教学环境

学校投资的校园网和其他网络教室和实验设备,布局合理、运转正常、硬件达标、资源共享,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六、教学设计

大胆开展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班级授课、专题讲座、个体咨询、网上沟通、学生社团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该课程总体设计为6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32学时,考试、考察4学时。

1、班级授课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选修课对全体学生开设,系统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班级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一、二、三、四学期。

2、专题讲座

为一年级新生开设环境适应、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学习观念与方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度过入学后的适应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为二年级学生开设自我意识完善、情感调节、交友恋爱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二年级学生顺利度过高职学习的关键期。为三年级学生开设合作与竞争、成功与成才、就业指导、择业心理等方面的讲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使学生昂头阔步的走向社会。对女生开展“健康心态,完美女生”的讲座,对心理协会会员和心理委员开展“关注心理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基本知识讲座。

3、学生社团指导

指导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开展心理沙龙、工作坊、心理测试、心理游戏、社会实践等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心理知识,完善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对于促进课程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4、个体咨询

针对学生个体存在的心理困惑与问题,积极开展学生个别咨询并做好咨询记录。学院心理咨询室每天下午2:30—5:30常年对学生开放。有教师值班接询,对学生及时进行指导、引导和帮助。几年来共有699位学生咨询。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中发现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治疗。

5、网上沟通

开通三年的心理网站,通过电子邮件、QQ等形式开展网上心理辅导与网上咨询,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平等性与多维性,使大学生能够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开展积极的讨论,对大学生面临的个体心理问题进行咨询与回答,使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畅所欲言,既高度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又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大开方便之门。网站开通以来共为学生网上回复信件289封,受到学生的好评。

七、实践条件与保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理论性与学生个体生活实际结合非常密切的课程,必须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是:努力构建一个更具综合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都能体验多个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调适能力,提高心理综合素质。

1、领导重视与支持

(1)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组:2002年9月,经院长办公会议决定成立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负责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全权负责成立事宜,并担任心理健康教育领导组组长,各职能部门领导任成员,统一领导、协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改善教学条件

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心理咨询中心配置了2间(63平方米)办公和心理咨询用房,配备了工作必需的电脑、电话、打印机、档案柜、饮水机、测量软件等,用于开展学生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学院投资的校园网和其他网络教室及实验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2、校内实践条件

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1)通过校园网站的论坛,教师的QQ邮箱与学生心理互动,开展互动式教学,师生共同探讨,解答疑难问题。

(2)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综合测评,为13385 名学生进行了心理素质测试,并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帮助学生分析产生原因,使更多的学生更加关注心理健康。在数百个心理测试量表中,经过认真的分析,筛选出“SCL—90”(症状自评量表)作为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使用量表。此外,还选择了如抑郁量表(SDS)、焦虑量表(SAS)、大学生考试焦虑综合诊断量表、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测量、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职业倾向测试量表等,随时可以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测评结果及时统计与反馈。

(3)充分利用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常规化日常心理咨询、主题化的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活动周、心理测试等系列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指导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开展心理沙龙、工作坊、心理影片赏析、社会宣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服务自我、服务社会的能力。

(5)对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培训,交给他们自我调节的方法,及发现异常问题的处理方法,从而使助人与自助有效结合起来。

3、校外实践条件

为了提高我院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的心理咨询技能,增强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社会服务能力,改善我院学生心理测试、心理体验、心理调适与治疗等方面的实践条件,使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得到治疗,我院拟与三门峡市医院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共同合作开发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聘请有经验的张亭主任医师任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授,全程参与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建设。我院主讲教师任该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咨询师,使该医院成为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实训基地。

4、建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危机监测网络

建立大学生心理问题“三级监测网络”体系,第一级由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院学生会有关部门及院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组成。其中,学生处

是三级工作体系的行政主管部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业务机构;院学生会有关部门、心理卫生协会是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组织,在院学生处的领导下,负有组织、领导第三级工作体系中班级心理保健委员和宿舍心理保健员开展工作的职责。第二级由各系学生科主管领导和辅导员等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和领导本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三级由各班心理保健委员、宿舍心理保健员的成员组成。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体系的构建,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事件预警和早期干预落到实处。每一级网络都指定专人负责,定期、不定期地向上级网络报告。

八、特色与创新

1、长期使用自主设计开发特色鲜明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2、“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创立与运用。

3、“三大模块”课程建设模式:“基本知识模块”、“应用能力模块”、“拓展训练模块”

九、课程规划

(一)建设目标

树立面向未来的大教育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吸纳进课堂,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的信息化和立体化。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的国家级精品课程。

(二)建设步骤

第一阶段:教学基本规范建设阶段(2002.9—2008.8).

1、不断探索与实践,初步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2、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规范。

第二阶段:全面提高阶段(2008、9—2011、9)

1、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编写配套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和《大学生必读的心理故事》;

2、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门网站。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每一章节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主讲教师的授课录像、习题等教学资源逐步全部上网,保持更新,让学生自由查阅,并为师生提供一个网上交流互动

的平台。二是设置在线测试,以方便快捷地满足学生了解自身心理现状的需求。三是采取网上学习,设置网上作业。

3、建设心理教育活动教室、团体辅导活动室;更新心理测试量表和软件。

4、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

5、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提高科研能力。

十、教学效果与评价

1、教学评价

(1)校内督导及教务管理部门评价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倍受关注的课程,学院领导、教学督导、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教务处普遍认为:该课程的开设对我院大学生认识自身、建立自信、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科学、有效的心理调适,自觉地开发潜能,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课程是我院自主开发设计的一门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

教务处近几年的教学评估反馈结果表明,本课程的主讲教师教学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每学期学生评价教师授课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教学质量优秀。

(2)近几年来学生评价结果

学生们非常喜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和教学形式,他们说这门课对自己一生都有指导意义。他们对课程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这门课互动性很强,老师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了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使每个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真正敞开心扉与他人分享,在不知不觉中心理得到升华。

②这门课针对性很强,实用性强,对于常见的心理问题给予指导,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会了正确面对生活中各种压力,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增强自信,解决了学生很多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些心理有障碍的学生,通过调适和训练,心理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有效减少了严重心理疾患个案的发生。

2、社会评价

该课程教学团队除完成校内教学任务外,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影响大,

认可度高。教学团队中三名主讲教师全部参与成教部和人力资源培训部组织的各种社会服务和培训项目,社会反映良好。

3、自我评价

该课程经过6年的自主开发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一门结构合理、体系完整、内容充实、知识新颖、教学模式先进、教学效果良好的校本课程。但是,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不足,如网络资源有待扩充和完善、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交往互动

1.题目:相识活动——滚雪球

目的:通过与越来越多的人交往,使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朋友越来越多。 操作:(1)二人球

你可以在房间里自由漫步,见到其他成员时,微笑着与他握手,并相互介绍。介绍的内容包括:姓名,身份,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及愿意让对方了解的有关自我的资料。例如“你好,我是信科系的王娟,我喜欢音乐„„”

(2)四人球

你和刚认识的朋友与另外两个通过自我介绍认识的成员合并,形成一个四人小组,将自己刚才认识的朋友向另外两位新朋友介绍,例如 “她是我的朋友,信科系的王娟,她喜欢音乐„„”。

第三步:八人球

两个四人小组合并,八人围圈而坐。从其中一个人开始,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这句话中包括姓名,性格特征或兴趣爱好。第二个同学先介绍自己,再介绍第一个同学,第三个同学先先介绍自己,再介绍第一、第二个同学。如“我叫马华,她是喜欢音乐的王娟,他是爱好运动的张明”,以此类推。

2.题目:心中的塔 目的:合作的重要性。

操作:如果不能用口语进行交流、沟通,你能和几个人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吗?而且是用旧报纸折叠塔(必须立起来)。

每组5—6人,用报纸(数量不限)完成一个塔,并给自己组的塔命名。各组推选代表介绍自己的塔和折叠过程中的配合默契或冲突情况。

你的感悟是: 3.题目:找自己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操作:(1)有一天,你不小心走失了,需要一张寻人启示,请为自己写一写。 (2)现在请你再写一写: 我的性格:

我最喜欢: 我最讨厌: 我的心愿:

(3)在小组中交流你所写的内容。

根据你所写的内容,你能把自己找回来吗?为什么? 4.题目:我的百宝箱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使其更自信、更积极、更有勇气,也更加肯定自我的价值,更加容易接纳自己。

操作:分成小组坐好后,设想你有一只神秘的百宝箱,里面装满了属于你的最好的东西——你的优点和你所具有的各种能力。

(1)有一天你打开箱子,首先看到的是: 再往下层还能看到是:

(2)小组成员针对其他人的实际情况,每人送出一个优点,最好是对方或自己尚未发现的优点和长处。

你收到的优点:

现在你可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富有的人!我的优点让我更喜欢自己了!” 5.题目:心口如一

目的:学会做到表里一致、心口如一的沟通。只有意识到各种沟通模式的存在,才会对自己增加了解,才能不断增强内在自我的和谐,与别人有更真诚的接触。

操作:(1)你急着赶路,有一陌生人向你问路。你说: (2)朋友需要你帮忙而你抽不出时间。你说:

(3)朋友说他被人“欺负”了,希望你去帮忙“打回来”。你说: (4)你考试成绩又不理想。同桌对你说:“真佩服你,每次都能考出这么绝的分数。”你听到后想: 你会说:

(5)期中考试后,老师对你说:“我有些失望。”你听到后想: 你会说:

(6)你回家晚了。一进门,爸爸就说:“你干嘛不再晚点回来?有本事一辈子别回来。”你听到后想: 你会说:

6.题目:重新再来

目的:人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学会控制和消除冲突,达到双赢。 操作:回想过去,找到感受最深的一次冲突。当时你是如何处理的?对自己和对方造成了什么影响?如果可以重新再来,你将会如何处理?能获得“双赢”吗?

冲突事件: 当时的处理对策: 对双方造成的影响:

如果可以重新再来,我将这样处理: 7.题目:我也当一次老师

目的:加深对老师的理解,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

操作:当一次老师,面对全班同学的挑战。假如你是最„„的老师,面对其他同学设置的各种棘手的情境,你会遇到什么阻碍?如何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这样处理会带来什么结果?

8.题目:换位置练习

目的:体会适应的重要性,学会积极地适应环境变化。

操作:请所有同学离开自己原来的座位,换到离这个座位较远的位置上,体会一下换座位后的感受,全班进行分享。体会换座位这样一个小小的环境变化带给你的不适应感觉。

9.题目:信任之旅

目的:通过助人与受助的体验,增加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

操作:两人一组,一位做盲人,一位做导盲者。盲人蒙上眼睛,然后在导盲者的搀扶下,沿着选定的路线,带领“盲人”绕室内外活动。其间不能讲话,只能用手势、动作帮助“盲人”体验各种感觉,然后互换角色,再来一遍。活动结束后两人坐下交流当“盲人”的感觉,与帮助别人的感觉。

讨论:

(1)对于“盲人”,你看不见后是什么感觉?使你想起什么?你对你的伙伴的帮助是否满意,为什么?你对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新发现?

(2)对于导盲者,你怎样理解你的伙伴?你是怎样帮助他的?这使你想起什么?

10.题目:心连心

目的:突出单向沟通的不足之处,向学生展现在日常生活中双向沟通的重要性。

操作:将学生分为3人一组,然后让他们互相分隔,不能接触。第一位学生画一幅图画,完成后向第二位学生口述画的含义,第二位学生只能听不能说话发问。当第二位听完后也画一幅图并再叙述给第三位听,请第三位按照他叙述的情况画图。最后请大家比较三幅图画的结果。

11.题目:收获优点——我的优点你来说

目的:学习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加以欣赏,促进相互肯定与接纳,增强自信心。 操作: 分组围圈坐,请一位成员站在团体中央,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个性、爱好等;其他人轮流根据自己对他(她)的了解及观察说出他(她)的优点及欣赏之处,然后被欣赏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察觉的,哪些是没有察觉的。

注意:夸别人的优点时态度要真诚,不能毫无根据的说;参加者要注意体验被人称赞时的感觉如何;怎样用心去发现别人的长处;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他人的人。

12.题目:天使行动。

目的:通过活动训练人际交往技巧。

操作:每位组员用抽签的方法决定自己去当另一位组员的“天使”,而那位组员并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天使”,之后要保证不把你的天使对象告知任何人。“天使”的角色是在以后的几天活动中去关心所抽到的那位组员,使你的对象能感受到你天使般的善良的心。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讨论如何去帮助自己的天使对象,即关心别人的方法,如适时称赞别人,或在活动中和生活上帮助别人,或送礼物给别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自己的天使对象。一个月后进行检查。组员要猜出自己的“天使”,并分享“天使”替自己做的事及

自己当“天使”的感想。

13.题目:填写情绪事件 目的:测试自己的情绪状态 。

操作: 哪些事件引起您生气、难过、焦虑、害怕、丢脸、无助的感觉呢? 你最生气的一件事: 你最难过的一件事: 你最焦虑的一件事: 你最害怕的一件事: 14.题目:情绪表演 目的:体会各种不同的情绪。

操作:准备一些写有情绪词的卡片,如高兴、悲伤、震惊等。让参与活动的同学随机抽取卡片,并按照卡片表演对应的情绪。

思考:你在活动中有何感受?

觉得自己的情绪表达与大家给你的反馈一致吗? 15.题目:信念决定情绪

目的:让学生明白决定自己情绪的是对事情的看法,是自己的信念。 事例:盛夏午后,小张去接朋友,但扑了个空。回来路上堵车,小张在车上又热又渴,熬了半个多小时,终于下车,又下起倾盆大雨,紧跑慢跑,总算回到了家。他直奔饮水机,但没水了,只接了半杯水„„

讨论:(1)如果你是小张,你的想法是什么?你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什么? (2)小组分享,每个人的想法和情绪反应是否一样? 16.题目:面对愤怒情绪 目的:学会驾驭自己的愤怒情绪

操作:准备一张纸,折成三栏,分别写上“经常令我愤怒的事件”,“当我愤怒的时候,我的想法”,“愤怒的表达方式”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许多烦恼都是想象的。

操作:(1)把你未来7天所预料的烦恼事情写在纸条上,投入“烦恼实验箱”。

(2)三周后,打开箱子,核对箱子里的每项烦恼,取出已经不存在的烦恼,留下你仍然认为烦恼的纸条,记录剩下的烦恼有几个。

(3)再三周后,再拿出来核对,看还剩多少烦恼,记录剩下的烦恼有几个。 (4)讨论结果:你的烦恼只有8%,且可以轻松应对。 18.题目:人生的最重要事件

目的:帮助学生明确过去的经历对当前生活的影响,并对自己的情绪做出正确的处理。

操作:教师要求学生闭目,安静。仔细回忆自己人生中最快乐(或最悲伤、最痛苦)的事件,静思3-5分钟,请大家睁开眼睛,再请一位同学讲述自己的经历。其他同学协助他具体界定内心的感受,并分析他产生快乐或痛苦情绪的原因,促使他认清过去的经历对现在及生活的影响。

19. 题目:从蛋到人的演变

目的:体会挫折感觉,认识有些挫折是自己无能为力的。

操作方法:开始时,大家都处在“蛋”的状态,然后,每两人一组,进行猜拳,赢的升为“小鸡”,输的继续在蛋的状态。接着,赢了的队员再两两一组,进行猜拳,赢了的升为小鸟,输了的回到蛋的状态,和同样处在蛋状态的队员猜拳„„依此类推,直到连赢五次,经历完从蛋—小鸡—小鸟—猴—人的“五步曲”,才算胜利。

然后分组讨论,当我们付出很多努力,却不得不从头再来时,你是否依然有勇气?如果你在生活中真的碰到这种事情,你会采用什么办法?再接再厉还是就此放弃?

20.题目:智能树

目的:不但要学习用自己独特的眼光看自己,还可以借助别人的慧眼去发现自己的智能。

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让学生与小组的其他成员交换看法,重新审视

自己,给自己的优势智能添枝加叶。

你的优势智能是:

你发现我的智能特点表现为:

发挥优势智能的计划: 21.题目:你演我猜

目的:通过活动了解职业特色。

操作:首先从老师手中抽取卡片,然后让同学们按卡片上的要求表演。请猜一猜同学们表演的都是什么职业,并评一评哪些同学表演得好。

同学们表演的职业有:

表演得最像的是: 理由: 表演得最不像的是: 理由 22.题目:理想和专业知多少?

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所学专业情况,以便更好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操作:请完成下表,然后分组讨论。 我的理想: 三年级时是: 初中一年级时是: 高中一年级时是: 现在是:

比较之后我发现: 我的专业:

我的专业是如何选择的: 我对专业的了解情况: 我对专业的总体感觉是: 我的专业今后可以做: 我最喜欢的专业是:

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会选择专业,为什么? 上述练习给我的启发是: 23.题目:才能竞聘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多元才能。

操作:“多元才能”公司正在招聘各种有才能的人才,它们设立了以下几个岗位,你不妨去试一试。

莎士比亚中心能力要求: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

爱因斯坦中心能力要求:对逻辑结构关系的理解、推理、思维表达能力。 毕加索中心能力要求: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感受准确和表达精确的能力。

奥林匹克中心能力要求: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强,具备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

贝多芬中心能力要求: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

华盛顿中心能力要求:对他人的表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高以及对此作出反应的能力强。

狄更斯中心能力要求: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

达尔文中心能力要求:辨别生物以及敏锐感知自然界其他特征的能力。 我发现自己比较适合去: 因为:

现在你是否了解自己在哪方面的才能比较突出? 你是否已经发挥了这方面的才能? 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你施展自己的才能呢? *一直没有机会施展才能? *这也能称得上才能吗? *不知道自己有这种能力? *原来以为只有智力是重要的。 *我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 *家长不喜欢我向这方面发展。 *只要成绩好就行了。 24.题目:愿望树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清楚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操作:进入职业技术学院后你有过什么打算?你目前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如果你还没有想过,那么趁这个机会在愿望树下许个愿,让它成为你成长

的一个目标。

我的愿望:

要让这个愿望变成现实,我有什么优势? 可能遇到哪些阻碍和困难? 需要增加哪些新能力? 25.题目: “网瘾”测验 (1)平均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 (2)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 (3)无法抑制上网的冲动。

(4)上网是为了逃避现实、戒除焦虑。 (5)不敢和亲人说明上网的时间。 (6)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问题。 (7)上网时间往往比自己预期的时间久。 (8)花很多时间更新网络设备或上网。 (9)花更多时间在网上才能满足。

说明:只要有5项以上的回答为“是”,就表明你已上网成瘾。 26.题目:我诉我心

(1)我会轻易把自己及家庭成员的真实信息在网上告诉别人吗? (2)我想独自与尚未谋面的网友见面吗?

(3)在聊天室中,如果发现有人发表不正确的言论,我会参与攻击别人吗? (4)我在网上论坛、网上广告栏、聊天室公开过自己的E_mail地址吗? (5)我收到垃圾邮件会立刻删除吗?

(6)如果遇到过网上有人刻意伤害我,我会立刻告诉家长或老师吗? (7)我能控制上网时间(一般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每天不要超过3小时)吗?

27.题目:爱是什么?

目的:通过活动让同学思考自己的爱情观,同时通过同学们对爱的实质的讨论拓宽大家的思路,更全面地领悟爱的真谛,并能对自己的情感生活有所反思。

操作:请静静地思考一下“爱” 是什么?并在纸上写出5条你所认为的爱

的实质,如爱是:需要、关怀„„之后每个同学在小组里向大家汇报自己的选择

及感受。

讨论:

你在活动中有何感受?

对你而言,爱的实质是什么?它对你曾经或目前的恋爱有何影响?你的选择

与你的爱情观相符合吗?

其他人的爱情观对你有何影响?

28.题目:他(她)会喜欢怎样的我?

目的:让学生了解异性,思考自己需要怎样的伴侣,并培养自己成为一个能

对别人做出终生承诺且成功兑现的人。

准备:白纸、笔、黑板

操作:先请学生仔细思考自己的未来的伴侣会是什么样子,他(她)有什么

样的品质,再猜测对方会喜欢什么样子的异性,自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写在一

张纸上。然后分别找出几位男生和女生的代表,男生说出自己喜欢异性的特点和

猜测异性喜欢的男生有哪些特点,女生则反之,并在黑板上写出来。然后比较两

者的不同。

29.题目:影响爱情的因素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影响爱情的因素有哪些。

故事:“小马从一个偏远的山区考到某大城市读大学,开始时感到很新鲜。

但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城里学生懂的知识,自己有许多不懂,跟别人有点不和谐,

于是感到孤单、寂寞,这时正好遇到了同级同学小叶(城里人),小马觉得小叶

活泼、可爱,对她有好感,小叶觉得小马很深沉,于是两人渐渐谈起恋爱„„”

讨论:请每个同学设想故事的结局,并思考影响爱情因素有哪些?

30.题目:“送礼”

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一种观念支配一个选择,影响一种生活。

操作: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我认为“我的一位同学最想得到的东

西”,并送给这位同学,得到“礼物”的同学当着全体同学的面说出这一“礼物”

是否是自己真正想得到的。

春天的花朵 夏天的西瓜 秋天的月亮 冬天的太阳

从这一游戏中,我领悟到:

31.题目:生日聚会设计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理智消费。

操作:请设计一个你希望的生日聚会,其中包括:(1)生日聚会活动的最佳

形式;(2)认为同学们应该赠送什么礼物最合适;(3)生日活动最应该注意的问

题是什么?

32.题目:我的生命线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珍爱生命。

准备:一张白纸,两只彩色笔,一支颜色较鲜艳,一支较暗淡。

操作:(1)从左至右画一条长长的横线,在线条的左侧起点处,写上“出生”,

在线条右方的箭头旁边,写上你为自己预计的寿命数。然后在这条标线的适当位

置,标出你现在的年龄。再在最上方写上你的名字和“生命线”三个字。

(2)在横线的上面用鲜艳的彩色笔写上你感觉快乐的事,在横线的下面用

暗淡的彩色笔写上你感觉不愉快的事。

(3)仔细看着你的生命线。你的生命已经逝去了百分之几?

33.题目:墙后面是桥

目的:通过活动训练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操作:在渴望自由与独立的成长过程中,也许你会渐渐发现,自己与父母的

距离越来越远,像是一堵无形的墙把自己与父母分隔开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

与父母沟通,这是一个过桥的过程。

面对横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各种各样的墙,你经常会做些什么?你可以

做些什么呢?

* “望子成龙”的父母(如父母不满意我考的学校怎么办?)

* “爱指责”的父母(如与家规产生冲突)

* “爱唠叨”的父母(如无法接纳这种表达爱的方式)

* “爱管教”的父母(如爱干涉我的喜好和行为)

34.题目:我的人生航船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主动放弃,留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操作:请在即将起航的船上装上你认为重要的一切,如:财富、知识、能力、

美貌、才干、良好的人际关系、友谊、爱情、家庭、学历、诚实、信任、事业、

别墅、汽车、房子、快乐、电脑、网络„„这些重要的东西可以是具体的,也可

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想像的。请把选择好的填在每个船舱里。从一个窗口可放

入一样或多样东西。就让我们在扬帆起航前为我们的旅程准备好所有的“物资”

吧!

尽量装满所有的船舱,开始吧!

正在大海上航行的船遇到了暗礁,必须把船舱里的“物资”逐渐投入大海,

只能留一样“物资”。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就让我们开始扔吧!

在整个抉择过程中我的感受是:

从中我感悟到:

35.题目:休闲观的碰撞

对于内容五彩缤纷的“另类休闲”,如:蹦极、攀岩、攀冰、沙漠探险、漂

流、越野飞车、水上飞伞、森林旅游、野外露营、自然生态考察、野生动物观赏、

徒步旅行等,我的认识是:

对于沉迷于电子游戏机、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我的看法是: 案例集锦

1.据悉,北京某高校一男生从九层高的天台跳楼,坠落在楼底。而时隔半

月前,还有一女生从同一座楼上跳楼身亡„„

分析:自杀是一种极端行为,原因诸多。现在大学生压力比较大,他们就想

寻找各种方式缓解压力,比如跳舞、上网、交友、酗酒等等。但是如果没有一个

好的渠道进行缓解与沟通,可能就会产生人生比较失败的消极想法,轻生自杀则

成自身的需要。还有的就是奋斗目标和自身能力产生差距错位,又不能正确认识

自己,摆正心态,而负面心态一直积聚,到最后就可能完全否定自己,寻找自杀

这种解脱方式。现在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没受过挫折,面临压力就会选

择逃避,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心态,尤其需要心理疏导和正面引导、生活指导。

2.不久前我市某县一初中发生了一起学生打架事件,一男生拿着不锈钢饭

盒击打另一男生头部,连续打十多下,结果一学生被打死,事后,死者的同学被

警方带走。据了解,此前两人只是因为一点小事发生过口角引起事端。当前中小

学、大中专学生时常因小事发生摩擦,形成诸多打架斗殴现象,甚至造成严重的

暴力事件,特别是中小学生繁此诸多。 前不久,北大一名学生涉嫌砍死同班同

学的消息,令公众为之震惊。平息很长时间了的“马加爵事件”仍令我们记忆犹

新,校园暴力不断发生。

分析:校园暴力的产生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发展的速

度加快,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跟上社会步伐的速度就比较慢,这样很轻易

让人心情浮躁,社会道德约束力减弱,道德底线崩溃,特别是中小学生,自我控

制能力比较差,有些学生在家娇生惯养,为所欲为,任性自私、自我中心。来自

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压力最后积聚起来,总想找机会发泄,导火线可能就是在常

人看起来很普通的一件事,在他看来就是了不得的事了。所以当他觉得自己受到

伤害时,本能产生愤怒和攻击,但他不是以一个社会认可的方式发泄,而是寻找

一种极端行为,就可能对伤害他人产生暴力倾向。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具有心理

健康方面的知识,就可以早点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帮他缓解压力,疏通心

理,就可能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3.小张是我省某高校的博士生,几年书读下来他有一个很悲观的想法:做

研究需要成名、成功,而社会上真正成名、成功的又有几个呢。自己从小学到博

士生一路走来实在太辛苦了,看着别人不读那么多书照样活得轻松愉快、潇洒自

由,而自己却像苦行僧似的整天泡在实验室里,整天与那些毫无生气的瓶瓶罐罐

打交道,毕业后未必能找到好工作,这种想法和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最终

办理了退学手续,导师和同学无不为他惋惜。

分析:现在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过大,造成心理的落差比较大,与整个

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首先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的扩

招,让一些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产生焦虑,其次当今家长把

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可以说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给孩子定的

目标太高,甚至有些学生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喜欢的,这样有的学生就有一种为家

长读书的想法,想的是将来要怎样报答家长的养育之恩。再次有的学生是给自己

定了一个不太符合实际的目标,有可能在最终结果上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这需

要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要正确评价和熟悉自己,另外,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

实地一步步走好自己的路,打好根基,做好实事,坚定信心,坚信成功。

4.小何即将到一所全国知名的学府读大学了,他在中学里一直勤奋学习,

除了学习成绩优秀以外,没有别的特长了;除了学习,他再没别的爱好。他担心,

在这所著名的学府里,将会高手云集,自己有可能不再优秀,找不到属于自己的

位置;也可能大学里不会再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每当他想到将要投

入全新的大学生活时,小柯就有点担心、害怕,其实这种过度、过早焦虑是不必

要的,很需要面对现实的心理分析和疏导。

5.某省一位女大学生考了湖南某大学,可是她对新环境极不适应,口音不

习惯,生活饮食也不习惯,周围又没有一个熟人。每次父母打电话问她情况时,

她都哭个不停,无奈的母亲只好来陪了她一段时间,可母亲刚走,她便偷偷地退

了学,此类现象就需要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教育,否则做不成任何事情。。

6.我校一男生自述,自从入校以来,就再像以前那样处处出色了,学习状态不

理想,尤其在高等数学和专业课学习方面感到很吃力;不再像中学时那样学习顺

心、生活无忧、交往愉快,情绪很不稳定;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也不是太好,担

心自己不能顺利完成学业,因此,产生了许多心理上的矛盾和困惑,处于极度郁

闷的心理状态。

分析: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属于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问题。他们以前的学习环

境是以学习好坏作为评价学生标准的,由于他们学习成绩较好,成为受人关注的

焦点,而大学不再是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评价学生是多元的,

他们可能不再表现出学习上的优势,甚至其他方面还需要别人帮助,因此产生了

巨大的心理反差,这样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出现情绪波动、

心理失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矛盾,调整失衡的心态,应从帮助他们重新认识新

的学习生活环境,正确认识自我,调整心理落差入手。帮助学生认识到大学学习

的特点,认识自己的能力,分析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建议其发挥自己的长处,

通过寻求别人帮助等方法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帮助学生认识到建立顺畅的人际交

往关系是很重要的,为了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要给自己信心和勇气,相信自己

会越来越如鱼得水的。

7.小兰活波开朗、多才多艺,性格外向、好与人交往,凭借她的歌、琴才能,

很快就在班级和系里崭露头角,许多人认识并记住了她。小文内向文静,文笔好,

上中学时就经常发表小说和散文,入大学第一学期,就在校报上发表了不少文章,

引起了大家的称赞。没想到小兰因此内心起了波澜,她想:写写文章并不难,我

也能,干脆写部小说,肯定不比她差。但小兰很快写不下去了,写得烦恼不堪。

好友劝她,别写了,别跟人家比这个了,她反而不高兴地说:“她行我怎么就不

行,我不能让人家在这方面看不起我,乌龟不是靠勤奋赢了兔子吗?”

分析:一个人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在于他的不完美。若要硬要做到完美的境

界,将徒然浪费许多能量在好不必要的事情上。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

正确地与他人比较,接纳自己的不足,其实需要对龟兔赛跑的故事进行冷静的再

思考。认清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我价值后,才能品尝到生命的喜悦。

8.小英是我校大一新生,性格较内向。上大学前从来没有住过校,从小都有属

于自己的房间,进校后与6名同学同住,在条件优越的环境中成长的她,看不惯

同学“不良”的卫生习惯,更不喜欢她们随便的作息制度,尤其不喜欢她们的高谈

阔论。总之,看谁都不顺眼,身边的人和事都与自己过不去,由于内向的她本来

就不擅长与人沟通,加之看惯自己的同学,独来独往,时间一长,她发现同学说

说笑笑,进进出出都结伴而行,似乎她并不存在,她开始感到失落了,孤独感油

然而升;总觉得同学们在议论她,一副嘲笑、鄙视的模样;为了不和她们交往,

她很少回寝室,只有睡觉时才回去。她开始失眠,食欲下降,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身体急剧消瘦,话越来越少,听课的效率也越来越差,最后终于病倒了。在住院

期间,寝室同学轮流守护在病床旁,看到那些平时让自己反感透顶的同学都忙着

照顾自己,送水喂饭,她的心被震撼了。她把内心的苦闷与孤独告诉了同学,才

知道原来一切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分析: 只有敞开心扉,和同学们融为一体,生活才会多姿多彩;关闭心门,

心理距离只能越来越远,同学关系只会越来越僵,其结果就是对自己的学习、生

活乃至身心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9.小李从北方来到南方一所省城大学读书,临行前在一家企业做人事主管

的父亲反复告戒儿子,在大学里首先要和寝室的同学搞好关系,这样你的生活环

境才会愉快,大学四年心理才有归属感。进校后,小李时刻告诉自己父亲的话肯

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由于和同寝室的一名南方同学在对爱情的看法上相差甚

远,经常斗嘴,导致彼此不服气,互相看不起,矛盾时有发生,而那位南方同学

用小李的话说比自己更会处理人际关系,到最后同寝室的其他同学都站到了自己

的对立面,自己寝室的同学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其他人都不理解他、信任他,

少数同学甚至奚落他。自己对他们也充满怨恨和不信任,进而猜疑和反感,只要

看见其他同学在一起说话,就认为他们是在说自己的坏话,心理十分苦闷;而那

位南方同学却好像整天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看到这一切,小李感到无能为力

的同时又十分伤心,心胸开始变得狭窄,一度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分析:从小李和南方同学的对比来看,可见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

要影响,小李因人际交往的紧张,使自己的心里充满了猜忌、嫉妒和对他人的不

信任。经过对小李人际交往技巧和艺术的辅导,小李对南方同学开始变得宽容和

信任,并试着改变和寝室其他同学的关系,慢慢在小李的脸上又看到了灿烂的笑

容。

10.孙某,女,某专业三年级学生。长期以来,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

扰和折磨,无法摆脱这个阴影,她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她提出了会

见时间,又特意嘱咐道:“我不愿这件事让别人知道,也不希望众多过往的同学

看见我,我没有勇气前来敲门,请你们将咨询室外的门开一小缝,我即可进来。”

按照约定时间。她来了,神色慌张而羞怯,跨入咨询室后赶紧把门关上。咨询老

师一面热情地给她让坐,一面告诉了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保密原则,并表示乐

意为她排忧解难。

分析:从孙某的叙述和她与咨询师的面谈经过中分析,她患有社交恐怖症。

这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只要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可以逐渐消除的。对

社交恐怖症的治疗应以心理咨询为主,并辅以心理治疗,如转移疗法、系统脱敏

疗法。社交恐怖症是后天形成的,也就是说社交能力不是与生惧来的。一方面固

然需要通过人际交往掌握社交技巧,以扩大社交面,一方面还要具备健全的人格

发展,才可能进行人际交往。因此,社交恐怖实际上在人格发展过程中,尤其是

青少年发展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增强自信、参加集体活动是战胜社交恐怖的关

键。

11.大一王某自述性格内向,害羞,不敢大声说话,特别怕与别人对视。如

果自己偶尔说句什么,成为大家目光聚焦点的时候,就羞得要命,不仅面红耳赤,

连手心都汗淋淋的,说话也语无伦次,双腿就抖个不停,连迈步都艰难。高中阶

段,过得很安稳,大家忙着学习,谁也不会和他主动打招呼,老师上课也不会提

问。可现在情况严重了,每次上课不幸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就非常害怕。躲

避所有眼神,开始只是对女性,现在对男生也是如此,可是又情不自禁地用眼睛

的余光扫视对方,给对方以很不体面的感觉,说他这人很“不正经”。

分析:羞怯是人类的一个特征,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精神病学家研究发现,

怕别人对自己印象不好而招致羞辱是害羞的主要原因,害羞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

象,年轻人面对新环境的交往活动,常常表现出害羞、胆怯、拘谨、不自然,但

是随着年龄增长,交往的频繁,害羞心理逐步减弱与消失。如果过度害羞、就会

使人在交往活动中过分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也无

法与人沟通,妨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12.某女是大三的学生,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秀,但人际关系较紧张,不

仅与寝室同学相处不好,就连班上的许多同学也无法正常交往,在同学们心目中,

她是一个清高、傲慢的人,实在不好接近,虽然优秀,但对她的其他方面则不敢

恭维。她几乎不接受别人的帮助,也认为自己没有帮助别人的义务,她成绩好,

可每当班上同学向他求教时,她要么说不知道,要么就在给别人讲完之后,将别

人奚落一顿,时间一长,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交往,人际关系越来越差。她也对

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十分不满意,感到孤独、没有归属感,有时孤独感令他窒息,

但不知如何入手改善现状。因为她自己也纳闷:我究竟有什么问题?

分析:该生的人际关系不佳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她是一个不懂得接受,更不知

道给予的人,在她的观念里,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够了,没有给予与

接受的意识,最终将失去支持,生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痛苦不堪。不懂接受

与给予,不仅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且影响了心理健康的水平。

13.小杨是大三的一名学生。一直以来,他都觉得周围的人都不喜欢他,都

对他不满。三年来,几乎没有朋友,同学也鲜有来往,他很孤独,但从内心来讲

他却很想交朋友。 一开始,小杨和同学们还是有来往的。一次在寝室看到几个

同学在忙碌,小杨便问有什么喜事,同学们说晚上有一同学过生日,问是否愿意

一起去,每人凑30元。小杨觉得没有能力承担,但这次以后,同学过生日再也

没有人喊过小杨了。 还有一次,有一个同学因为小杨帮助了他,所以要请小杨

吃饭。在饭馆等他的时候,小杨觉得很饿便自己先点了一份面条,结果这位同学

来了以后非常生气,但小杨觉得饿了先吃一点,很正常,两人不欢而散。 大二

的时候,小杨忍受不了同寝室人的吵闹,就到校外租了房子。虽然清净多了,但

是同学都不理他了。

分析:小杨的主要问题是在人际关系交往上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和看待问

题,他的思考方向都是从自我的角度思考其行为的合理性,明显缺乏换位思考。

所以小杨在思考和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时不能正确地归因,更不能从他人的角度

去反思其行为的不合理性。

14.张某,男,大二学生,自述在中学时候是一名优秀生,一次考试得了急

性肠炎,结果成绩不理想,此后每次走进考场就会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脑子里

不知该想什么,心理越急脑子越不听使唤,以至思维无法正常进行,可走出考场

时,一切恢复正常,然而为时已晚。

15.李某,女,大一学生,自述自幼学习上进,深受老师的器重,每逢市里

的一些学科竞赛,学校都推荐她参加,这对她的精神压力很大,她本人对数学兴

趣不浓,但是教师仍然很看中她,自己认为这是一种荣誉,是学校和老师对自己

的器重,也不好违抗。考前一夜没睡,在考场上脑子很乱,原来复习过的内容也

想不起来了,急得浑身出汗,心慌意乱,勉强交了试卷,考试失败,从此一遇到

重要考试,考试临近期间就紧张焦虑,特别是数学考试,考前就失眠。

16.说到考试时的感觉,王某显得很痛苦。王某是个正上大二的女大学生,她

平时的学习水平在班里属中等偏上,可考试成绩却非常不稳定。发挥正常时,成

绩能进入班级的前十名,发挥失常时,成绩又可出三十名之外。而这种忽上忽下、

飘浮不定的分数最近却越来越呈一种"居低不上"的发展趋势,因为她现在几乎是

一见考试就发怵,所以考试时发挥得"不正常"已成了她的"正常"现象了。

分析:这三例都是考试焦虑,主要是由于心理负担太重,使情绪一直不能平

静,反而影响了考试的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帮助和指导。一是考前减压,

考场压力是由于巨大的心理压力造成的,因而减轻压力就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之

一,消除对考试的不必要顾虑,对成绩的期望值不要过高,退一步讲,万一没考

好也不必惧怕,补考及格同样升级毕业。二是树立自信,消除紧张情绪,分析自

己个性中的优点与缺点,通过心理测查,进一步了解自己在个性特征中的强项和

弱项,有意识地克服敏感多疑,顾虑重重、情绪不稳定等弱点,培养和训练豁达

大度的个性。三是改善睡眠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加强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调节神经功能的紊乱,有助于睡眠的改善,同时要有意识放松情绪,在考前不要人为的增加紧张。四是合理安排学习,劳逸结合,考前认真学习,不打无准备之仗,应加强平时的复习和练习,但也要注意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科学地运用大脑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7.某男自述对一切活动丧失兴趣,对于象休闲、娱乐等应该高兴的活动都不能产生愉快感,自觉有能力又对前途悲观失望,反复出现想死念头,精神十分痛苦,治疗愿望强烈。

18.某女自述第一学期期末本来踌躇满志准备获取奖学金的她未能如愿以偿,从此情绪低落,变得郁郁寡欢,无心学习,也无法处理好与同学的人际关系,还整夜失眠,意志消沉。

分析:这两例都是抑郁的表现。在大学生中有抑郁现象较为普遍,只是或轻或重罢了,归其原因是由于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取向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与正确评价,并首先采取自我否定。一般这样的学生情绪都比较低落、不稳定,做事情没有兴致,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心理情绪积聚,对学习、生活肯定会造成影响,严重的则会患上抑郁症。治疗时采用一是认知疗法,使患者认识到病症的发生与自己的个性有关,对自己能力的估价要客观公正,勇于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要过分沉迷于理想世界中,要多和身边的朋友谈心、交流,释放出自己的压力;二是催眠暗示疗法,引导患者体验患病前的美好经历,多次反复巩固疗效;三是寻求社会支持,这就需要向周围的人诉说自己的烦恼,引起周围人群的关注,从而获得帮助与支持。

19.某大学二年级学生赵某,长相一般,家境也一般,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人际关系很糟糕。大学一年级时,她的学习成绩是寝室六位同学中最好的,她常常以此为傲。可是大学二年级时,寝室有一位同学的外语成绩优于她,她心理觉得难受,便趁这位同学不在寝室时,将其听英语磁带的收录机损坏。后来又有两位同学的总分超过她,她觉得无地自容,感到痛苦不堪,坐卧不宁。有一天深夜,趁同学们睡着时,她用剪刀将那两位同学摘下的隐形眼镜各捅破一个,内心获得了暂时的平衡。事后又不断的谴责自己,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罪恶感,导致自我否定,进而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20.小李与小张是艺术系大三的两位女生,住同一个宿舍。开学不久,两个

人便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李活泼开朗,小张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张逐渐觉得自己象一只丑小鸭,而小李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小李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大三时,小李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美术作品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张得知这一消息后妒火中烧,趁小李不在宿舍之机将小李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小李发现后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

分析:这两例都是因为嫉妒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的典型案例。强烈的己不如人的嫉妒心击跨了她们的理性,采用了损人不利己的幼稚行为来发泄。嫉妒心强的人总是喜欢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偏高,不肯承认自己某些方面与别人的差距,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把别人的长处与发展当作自己成功的绊脚石。这种自以为是和刚愎自用的态度既不能使人信服,也往往容易走向极端。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克服呢?(1)认清嫉妒的危害,嫉妒的危害一是打击了别人,二也伤害了自己、贻误自己。遭到别人嫉妒的人自然是痛苦的,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在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有继续延误了自己的前途。(2)克服自私心理,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只有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3)正确认知, 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4)完善个性因素,大凡嫉妒心理强的人,都是心胸狭窄、多疑多虑、自卑、内向、心理失衡、个性心理素质不良的人,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因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5)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公平、合理的竞争是向上的动力,对手之间可以互相取之所长,共同进步;还必须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21.一女生自述,刚上大学时,有些不习惯,不过适应能力还算好,不觉得很生疏,虽然比较内向,但与班里的同学相处还比较好,可是总觉得自己压力很大,干什么事情总是没有精神,情绪很不稳定,尤其是临考前几天,大家都在复习,自己不想看书,觉得很难受。 经常一个人行动,上课、自习、吃饭、觉得一个人很自在,不受约束。当情绪不好的时候,不想跟任何人说,就吃东西。常常是一个人在这个食堂吃过,又跑到另一个去吃,然后再到超市买一大堆饼干或者别

的什么东西回宿舍吃,我觉得我近乎疯狂,不可理喻,我就想让胃撑满,有时近于疼痛,好像这样做就会得到快感和满足,当吃东西的时候,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是就是无法控制自己,就想不停的吃下去,什么都不要想。不想跟任何人说话,不想做任何事情。 但是我发现这种发泄带来了更多的问题。首先是钱的问题,我买的东西越来越贵,次数越来越多,好像越贵才越刺激,才越满足,但家里并不宽裕,觉得对不起父母,因而自责。另一个问题是长胖了,这是一个女孩子很敏感的问题,自己也不例外。把精力放在与学习无关的事上,这样生活不规律,学习不规律,饮食不规律,觉得生活学习一团糟,对什么都很没有信心,对什么都没兴趣的原因吧。觉得自己对不起所有的人,父母、同学,师长,包括自己,可是还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觉得好像有两种人格在厮杀,很可怕,但是不知该如何做……

分析:这是一例以抑郁为主要特征的情绪问题,具体表现为: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兴趣减退、体重剧增、消极的自我观念、注意力不集中。通过面谈以及对她以往生活经历的追踪,核心问题仍然是情商问题,不断地吃只是为了缓解心理压力与焦虑,尽管她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但却无力控制。其实,在我们的女大学生中,为缓解抑郁而拼命吃、喝、玩、购物、上网等现象也并不鲜见。通过积极的心理辅导,该同学已经基本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

22.张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为害羞,上大学以来,她从不与人多讲话,与人讲话时眼睛躲闪,不敢直视对方,像做了亏心事一样。一说话就会脸红,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好像全身都在发抖,而且,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老觉得别人讨厌自己,最怕与男生接触,特别是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就会不知所措。也很怕老师,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她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如今在家人,朋友面前说话也不太自然,由于这些恐惧心理障碍,她极少去社交场所,也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和生活。

分析:经了解,该女生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从小父母对她要求极严甚至是苛求,没有考好就会被父亲打骂,而且不准其与男孩子玩耍;同时,曾在

中学时常因没能响亮正确地回答问题而受到老师的指责和同学的讥笑,这些都加深了她对人际交往的自卑、紧张和恐惧,最后发展为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的治疗是以心理咨询为主,并辅以心理治疗,如转移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等,尤其是系统脱敏法效果较好。

23.一女士来电:说她弟弟最近一两个月以来,他反复说他恨他身边的人,他想让跟他过不去的人不得好死,然后自杀,他觉得人活在世上是受罪。

分析:经了解该女士的弟弟是在一种畸形的爱中成长起来的,他在家中是焦点、是重心,他所需要的都无条件地满足,他以为自己生来就是被爱被关心被需要的,根本没有感激之心。当他进学校以后,他想用他在家中习得的为所欲为的行为对待伙伴们,小伙伴们立即回击他的霸道。这时家长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孩子亲社会的行为方面出了问题,缺乏社会感受性,而是用一些过激的行为进一步强化了他的错觉。他从小就不懂得关心他人,不知道满足他人的需要,长大了也不会与人相处,被同伴所排斥。他们不信任别人,容易猜忌别人怀疑别人,久而久之,他们的心中就只有恨了,偏执性人格也就渐渐形成了。偏执性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是广泛性地猜疑和不信任。他们感到受到他人不公正的对待,并对此怀恨在心,对那些有点轻视自己的人,他们会长期持久地充满怨恨。由于他们的猜疑和冷漠,他们与人无法建立起来亲密的关系。他们对外部危险过分敏感,常常把自己的情感不自觉地施加于别人身上,这样就容易导致偏见。

24.张同学喜欢追女生,喜欢炫耀他与女生的亲密接触,他不仅追院里时尚漂亮的女生,而且追有男朋友的女生,每次他都能制造出轰动性的新闻来。他是院里的帅哥,刚进大学时,大家最先认得他,他比别人高出一个头,球打得好,歌也唱得好。后来大家忙着搞学习也就慢慢忘记他了,课堂的讨论没有他,各类学习竞赛没有他,年终的奖学金也没有他。他觉得很失落,他喜欢当明星的感觉,但他的学习基础差,学习起来很困难,上课听课很困难,在学习上他不能被人关注与赞美。怎么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对他来说,感觉最好的时候就是搂一个美女在校园人口密度最多的地方招摇过市,或者在众目睽睽之下吻一个娇滴滴的女生,或者他与某某某的恋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就这样,他炮制了一件件桃色新闻,他永远都是其中的主角。

分析:自恋型人格者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为,贬低明显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嫉妒取得成功的人。其实他们的行为在童年

时就有了其原型。例如 :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注与赞美 ,每当父母忽视这一点时 ,他们便耍无赖、捣蛋或做些异想天开的动作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何仁可的行为其实是童年的自我中心行为的翻版 ,是幼稚的。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时,他不能选择具有建设性的行为,而是退行到了儿童时期,用与女生谈恋爱来吸引人的注意。

25.范某,曾在某医院病理科工作,患强迫症约十年。主要表现为科内工作后,回家要全身洗濯,以致后来无法从事病理科工作而调动,仍然恐惧把病理科的脏物带回家。

在第一次会谈中,治疗者和患者有这样一段对话:

治疗者:在病理科工作一天回家后,换换鞋、洗洗手都是应当的,然而,见到病理科的同事都恐惧,他们送来的工资钞票都要消毒,他们坐的椅子也要反复擦,有这种必要吗?

患者:从道理上讲,我也觉得没有这种必要,但内心还是认为被污染了。不洗不足以解除我的恐惧。

治疗者:假如强制自己不洗,会怎么样?

患者:不行,不洗就非常紧张,很恐惧,连饭都吃不下,最后还是要找时间补洗,直到满意了才放心。

治疗者:打个比喻,现在屋子里有各种年龄的人,老人,成人和儿童,都在高声讲话,我大声制止他们说:“你们谁在乱吵嚷,我就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只老虎咬掉他的鼻子。”请判断,什么年龄的人才当真相信并害怕呢?

患者:当然是小孩,不懂事的小孩,你那是吓唬二三岁小孩子的。

治疗者:为什么?

患者:因为不合乎成年人的经验和逻辑„„衣袋里不能取出老虎。

治疗者:你见到了病理科的人,听到病理科的消息都害怕弄脏了,甚至一提到病理科都心情紧张,当真地恐惧,而且用一些多余的行为来消除这种恐惧,这到底是成人逻辑还是幼儿心理?

患者:这样看来,似乎也是幼儿心理,不合乎成年人的逻辑„„。

此后,治疗者进一步向患者讲解了其行为是由成年人不应有的恐惧心理支配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幼年期形成。在成年后,遇到心理冲突后即显现出起了支配作用。单用控制的方法是不行的,要用成年人态度对待它。并要求患者思考,写书面体会和回忆生活经历。

第二次会谈时,患者表示情绪好多了,老是念叨治疗者的话来状胆,但恐惧心仍存在,遇事不洗就不能安心。治疗者指出用治疗者的话来壮自己的胆,这种方法虽暂时见效,但实质上仍未摆脱儿童心理的束缚。并指出作为一名成年人不能迁就内心的幼儿恐惧,不能允许它主宰自己的行为。

第三次会谈,患者对此已有了认识,在书面体会中表示要坚决用成年人的态度去揭露、批判自己的幼年恐惧。同时在行为上也有所表现,对病理科的恐惧减轻。

第四次会谈(上次会谈后四个月),患者自述心情好,在家表现已完全正常,对病理科不怕了,单位来人送工资也不反复洗了。治疗者嘱咐患者主动适应环境,常常警惕不要让儿童恐惧再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之后的随访,患者精神状态仍正常。

26.某女,喜欢表现自己、高谈阔论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如正高声谈论着什么,有男的看他一眼,立刻眉飞色舞地“啊,怎么怎么„„”;情感丰富,好感情用事,两人好时,穿一条裤子都嫌肥,为一个包子的事,一扭脸“不跟你好了” 分析:这属于癔病型人格,与受教育程度有关。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社会阅历的增加,这种人格可以完善起来。

27.小马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由于毕业的学校只是一所普通高校,而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如今也不再是热门专业,再加上在学校又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和表现,小马一想到要去面试就心里发慌。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到了人才市场,小马面对招聘方的提问紧张得话都说不清楚,尤其当别人要求他介绍一下自己的优点时,他就会觉得特没有底气,本来想好的一大堆台词却不敢说出来。到现在,简历是递出去了不少,却没有一个回音,小马更加没有自信了,觉得毕业生那么多,自己完全没有竞争力,于是,他干脆不去找工作了,准备继续读书。受到挫折失去自信 。

28.小梅对自己的期望值也很高,希望自己毕业后能进一家大公司工作。可是,本来自信满满的她没想到自己看上的每家大公司招聘都会吸引大批的优秀毕业生,而自己虽然也不错,但是跟别人比起来,公司自然要挑优秀中最优秀的,于是,求职屡屡失败,小梅的自信也随着一次次的失败而逐渐消失。而当她开始转变自己的想法,把求职的对象瞄准在一些中小企业时,对方大多又要求有工作经

验,而以她的资历,自然是不够资格。现在她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对自己一点自信心也没有了。

分析: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由于自身的能力不足,由此而产生焦虑和不安是自然的,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屡屡吃闭门羹,这也会给他们的自信心造成一定的打击,容易产生“就业焦虑症”。因此,青年的自信心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自信心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得到提高。

29.某用人单位到学校来招毕业生时,小李去面试,可没有几分钟就被淘汰下来了。据了解,小李是因为得知与其一起来应聘的有武大和华师的“高手”,深信自己无用武之地,一时间信心全无,甚至想打退堂鼓,结果很快就被淘汰下来了。

分析:自信心不足,自愧不如,是自卑的心理表现。心理学家认为,自卑属于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作出过低的评价。青年对与别人的关系、别人对自己的关系、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因而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面对竞争性的活动,怕受到挫折被嘲笑而往往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而求职并非一般性的竞争活动,如果在有限的机会面前畏缩退让、精神不振,只会让本该属于自己的工作白白丢掉。

30.小张是一名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在求职期间,很多用人单位都抢着要她。但小张偏偏就有自视过高的缺点,对那些令其他同学羡慕不已的单位不屑一顾,所以迟迟都不愿与之签约。最后当她有危机感时,以前的那些用人单位都拒之于千里之外。

分析:过分的优越感和自负感都属于高自我价值感。过高的自我价值感是优秀毕业生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他们自信、有活力并非坏事,但是在求职期间,人才济济一堂,职位供不应求,用人单位的选择也决不会是唯一的,而且他们对这种缺乏自知之明、自视清高的毕业生是最有戒心的。高自我价值者在求职期间应保持一种谦虚平和的心态,多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多听听别人的想法和意见,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想法的极端性。在与用人单位交流的时候,要尊重对方,客观评价自己的实力,正确处理双方关系,必要时,还应该向家人和老师征求意见,以便明智地作出决定。

31.女大学生文某,人长得非常漂亮也很开朗。平时喜欢上网,她有许多网友,大家都聊得挺好。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和其中一个男孩聊得特别投机。经

不住好奇心驱使,和那男孩见了面,风流倜傥的他让文某更加动心,她深深地爱上那个男孩。接下来的日子,她只要有时间便和他在网上或见面交流,从此网恋就变成了现实中的恋爱。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文某发现男孩有许多像她这样从网上骗来的女朋友。原来男孩一直在欺骗她,这就如晴天霹雳,文某心里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没有心思做任何事情,甚至割腕自杀。

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恋成为一种新的恋爱方式。互联网络特有的便捷性、隐蔽性等优势让大学生很快地接受了这一恋爱方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网恋成了一种时尚活动。空闲时间多、上网方便的大学生自然对这一方式趋之若鹜,个别女大学生因网恋而上当受骗。文某的这种网络心理障碍属于情景性忧郁,她把自己真实的情感给了一个并不真实的人,因此造成心理障碍。网络是虚拟的,它可以让人们随意幻想,不受现实的约束,往往让女大学生沉溺其中,在幻想与现实之间产生矛盾和困惑,过度的幻想使她们产生了病态心理。

32.婷婷,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十六七岁的花季年龄,在刚离学校不久,因为沉迷网络,通过QQ聊天,结识了一位朋友,两人偷食禁果,造成大出血,险些断送性命。

分析:除了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常规性知识的教育外,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的健康状况,重视网络知识的科普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转变传统的心理教育观念和模式,给学生“网民”提供“影响”“选择”“服务”和“引导”,而不是提供“说服”“说教”或“灌输”,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心理活动为中心,促进“网络人”的人格现代化。要进行必要的青春期的性知识教育,通过正面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解除心中对异性的神秘感,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异性朋友。

33.小玲,女,某校高二年级学生。敏感多疑,性格内向,为人单纯,智力正常,人长得白白净净的,个子比较娇小。在班里成绩一般,高一刚入学的时候稍微好一些,而后来略有退步。在校常规方面表现良好,听从老师的管理,就是经常离家出走而去上网,但最终一般都是自己跑回家的。 家庭成员有父母、妹妹和弟弟,和父母的关系很紧张,经常很少说话的。沉迷上网视频聊天,喜欢听音乐。

分析:经与其父母交流得知其父母做生意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她,与父母的沟通很少,弟弟妹妹又很小,她就觉得和家人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感觉很孤独;父

母的教育方式不对,非常专制和粗暴,经常打得她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好多天才能消失,还经常冷言冷语加讽刺;学业成绩下降,有些知识不懂,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且对自己未来也茫然,从来做事没有计划性,特别是周末喜欢不回家而到网吧上网,迷恋上了网络;造成逆反心理,觉得父母不要我做的我偏要做,喜欢和父母对着干;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人际关系不很融洽,这些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小玲迷恋网络,应从改善人际关系入手。

34.大二女生小高,3月份来咨询时,说自己很矛盾,既想努力复习专升本,又想努力把英语四级考过,但不知如何入手,不知选择哪一个。老师告诉她无论选哪一个都是有发展意义的,关键在于果断决策。她告诉老师,先努力专升本。4月份再次来询时,说一直很矛盾,自己并没有认真复习,肯定没希望,于是又决定安心复习英语。这样徘徊不定、无心专一,成功希望会是未知数。

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例子,满心的想法与追求,始终无法付诸行动,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失败,因为她始终没有行动起来,想的太多可做得太少,很难让自己潜下心来做事。应加强自我控制能力训练,强化意志品质。

35.小闫,人文科学系学生,由于决定不了工作去向 ,特求助于心理咨询。父母给她找了一个在家乡县城中学当语文老师的工作,原因是工作稳定,不具风险,而她却想做市场营销或管理类工作,遭到家里的强烈反对,因为这类工作不稳定,不是正式的单位,发展空间大,但有风险,不保底忧。

分析:可以和父母交流,基本保留自己的意见。其实现实与兴趣的冲突在很多人内心都会存在的,做出取舍的最好办法,是认清自己,了解现实,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样的事,可获什么样的成功,也包括自己的价值观,即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优势特长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盲从和随波逐流,并且可以在两难境地中帮自己做出抉择。

36.学生周某,女,13岁,小学六年级,身材瘦弱,说话声音低弱,胆怯,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做事认真努力,上课不爱发言,成绩优秀,整天不开心。即使特别高兴的事也高兴不起来,要么放学不愿意回家,要么回家之后进门就吃饭,要么到家进屋闭门看书、睡觉,极力封闭自我,与人相隔,与事不乐,消沉寡欢、紧张压抑,所以放学就后就磨蹭时间,在外拖延,老想跟同学多玩一会,自感只有在学校跟老师聊天或跟同学在一起玩耍时,才有轻松感。一进家就兴意巨降,异常痛苦。

分析:自卑、压抑、忧郁是关键的心理问题,童年的家庭环境造成了她自卑、压抑、忧郁的性格。她的心理问题是从童年时代的家庭成员关系的觉察开始的,父母离异对她造成很大伤害,从小失去幸福家庭的生活,失去父母本应的双亲抚爱,使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害怕失去,所以做事努力,尽可能让别人高兴,害怕做错、说错;但由于大人的经常指责,使得胆怯,忧郁,害怕,没有家庭幸福感、安全感、舒适感,从未感受亲情无限之美,对自己失去信心,深感孤独,缺乏童年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生活,由此形成怯懦、自卑、畏缩、抑郁等人格特征。属自我成长问题而导致的情绪困扰。要帮助她达到自我认识和自我赏识,树立自信,寻找和创造家庭温暖,坚信阳光是灿烂的。

37. 林某,女,13岁,初中二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她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初的两个月还正常上学,但是两个月后却经常缺课,不上学。

分析 :通过与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在她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女儿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她既胆小怕事又固执任性。不久前,父母离了婚,使她受到很大打击,加上她母亲常常在女儿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 措施如下: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她摆脱心理困境;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激发起她对生活的热爱,学会自强,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

38.李某,女,17岁,是单亲家庭的独生女儿,个子高挑,五官秀丽,漂亮的外表深得人喜爱。该生在学校自觉遵守纪律,没有迟到、旷课等现象。上学、放学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在课室往往也是一个人独自在座位上发呆,很少与同学交谈,上课经常开小差,心不在焉。平时遇到老师、同学也不打招呼,老时想着回避他人的目光,总之,那副可怜楚楚的样子与她漂亮的外表极不相称。

分析:小李患有轻度自卑封闭症,这种心理症状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孤僻,拒绝与外界交往,做事缺乏自信。导致小李患有此症状的直接原因是家庭的变故,主要原因是缺少关心和爱护。处在花季时期的小季,渴望得到亲人、朋友的关心、

爱护和理解,而此时的父亲由于继母的出现而忽视冷落了小李,终日闷闷不乐的小李在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后,渐渐地产生一种自我封闭的心理。 措施如上。

39.张某,大三男生,来自贫困农村家庭,父母文化不高,父亲管教极为严厉粗暴,动不动就用棍子打人,而且还不准哭,非常害怕父亲。自诉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平时在班上默默无闻。大学三年级了,还没有与本班女生说过几句话,有的女同学进校三年来,都没说过一句话。每次见到女同学就低下头,不知所措,看到许多人有女朋友,也想谈一个,可就是不知和她们说什么,有点象老鼠见到猫的感觉。和男同学可以打打闹闹,可就是不知道如何与女生交往。象张某这类从农村出来,家境不好,家庭管教严格的男生,害怕与异性交往,这类男同学在高校并不少见。

分析:这类同学以男同学居多。由于中学时代过多关注学习,缺少与异性交往的机会和经验,随着进入大学,性意识的萌发,特别希望得到异性的关注,但却表现得格外羞涩与敏感,不懂得如何与异性打交道,有时甚至回避与异性的交往,而内心里又极度渴望,导致情感压抑,在异性面前表达不畅,手足无措,缺少自信,反而得不到异性的青睐,深感痛苦。

40.小樊与小路是高校“夫妻部落”中的一员,两人在校园外租下一套房子,过起了同居生活。两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双方对未来都没有太明确的想法,目前生活在一起只是为了“相互取暖”。

分析: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青年人“知、情、意”不平衡。可能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那么意志力就更弱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对性布满渴望,但是真正了解的并不多,也有的情侣因为是否需要发生性关系而闹翻,这些都很深地困扰着现在的大学生。学生们可能没有很强的意识,那就是爱和性不仅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体验和感受,它背后还有一个严厉的责任问题。这些是不可回避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健康、科学地对待性问题,了解性问题,更要理智思考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大学生精神健康很重要的一部分。

41.前段时间大连一知名网站的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出租自己”的帖子,引起了许多网友的注意。帖子称,“本人欲将自己出租,只要不违背法律的要求都在考虑范畴!陪聊,陪逛,陪吃„„价格再议。”发帖人自称是一名22岁刚从新西兰回国的大学生,“出租自己”只因为“太无聊”。

分析: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在一种不成熟的状态下,凭着自己青春期的冲动,把任何事物都看得很美好。他们缺少挫折锻炼,心理承受力太弱。另外,在大学里,可能无形之中同学之间会有一个比较,比如同宿舍的人都有男(女)朋友了,但是自己没有,那么可能就造成一个心理落差,情绪上很不稳定,精神比较空虚。有的则是一旦失恋后,就痛苦不堪,无法恢复自己正常的生活学习,好像没了恋人就无法生活了似的。真正的爱情是有独立性的,大学生恋爱,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恋爱失败了,也只能说可能彼此不是最适合的,而且,还可以通过失败的恋爱吸取经验,从中学会怎样和异性交往。

42. 某男,21岁,大学三年级学生。平时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从没有和哪一个女孩子特别亲近。然而不久前做了一个梦,梦中居然和别人发生了性关系。梦醒后他愧疚不已,感到犯了乱伦的罪过,无颜面对他人。后来又做了一个梦,梦中和班中的女团支书发生了关系。潜意识中似乎在证明什么,他不相信自己道德如此败坏,竟这样下流无耻,担心团支书因此受到伤害,以至于不敢面对她,只要她在教室,他就看不下去书,如果单独与她不期而遇,一天便会心神不宁,强烈的罪恶感使他不能安心学习。他担心自己要变成性犯罪分子,有时还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精神病,为什么会如此不正常。心理的负荷使他不敢入睡,生怕“旧梦重温”,讲又讲不出口,想也想不开,忘更是忘不掉,万般苦闷中他走向咨询室。

分析: 使这位大学生苦恼不已的梦叫做性梦。这位大学生之所以不能自拔的原因是荒诞怪异的梦中带有乱伦性质和不存在的可能,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内疚心理,以至于怀疑自己,害怕睡觉。人之所以会做性梦,是生理和心理综合活动的结果。梦中的情景,都与梦者平时经验和思想活动有关。由于梦是一种典型的无意想象过程,所以性梦不免荒诞离奇。在性梦中出现的不合常规的性恋动作与性对象既不表明其人格特征,也不表明性梦者的伦理道德修养水平。因而性梦之后完全没有必要自责。 用认知领悟疗法,减轻他的心理负担和内疚,并对他的性梦做个性分析,加强性格基础的培养,使自己的生命能量得到积极合理的宣泄。平时行动多注意扩大人际交往,保持和正常的异性交往,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阅读有关生理和心理的书籍,提高这方面的知识水平,增加心理的认识、判断能力。

43.某女生自述:自从上了大三以后,就觉得自己变得很敏感,别人的语言、

语气、眼神、动作都会引起她的不舒服。变得很固执,经常为小事伤感,经常为寂寞伤心,不能体验轻松快乐。变得很暴躁,对学业心烦,看见一本本厚厚的书就心烦,做起一道道难解的题便心烦,看到别人学习也心烦。上课、上自习总是一会儿瞧这个人一眼,一会几瞧那个人一眼,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和好朋友在一起学习,也觉得不自在;跟她们一起走路,也觉得不舒服。大一时没有这种现象,大二就有了,到大三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谈了一个男朋友,他早自己一年毕业了。大一、大二时,总是由他陪着上晚自习,周末陪自己玩,当时很开心,学习成绩也好,现在他陪自己的机会减少了,所以心情总不好,总想他能够天天陪我。有时他答应回来,又失约了,情绪便特别低落,甚至想哭。想到旷野上呐喊几声,每每看到班里的其他同学一对一对地在一起,好羡慕,嫉妒。

分析:这类问题属于心理失调,心理失调会引起心理紊乱和智力活动低落、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心不能二用,造成大学生心理紊乱的主要障碍是恋爱,一旦恋爱关系出现,将面对平时用理性掩饰的、压抑的、从没有向世界显示的那些情欲,它完全不顾大脑的反对,一股脑地表现自己。只有把消耗在恋爱上的心理能量转移、升华到学业当中去,紊乱的情绪才能得到平衡和康复,要不断地问自己恋爱与学业哪一个为先,未来与现在哪一个为重,主动参与文娱活劝,淡化自己的紧张感、积极投入到社交活动中,克服自己的寂寞感。

44.渐进性放松法

“我现在来教你如何使自己放松。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将让你先紧张,然后再放松你身上的肌肉群。先紧张后放松的用意在于使你能体验到什么是放松的感觉。因为只有知道了什么是紧张的感觉,我们才能更容易体验出什么是放松的感觉,从而学会如何保持这种感觉。现在,我让你先体验一下肌肉紧张的感觉。”

(咨询者用手握住求治者的手腕,同时告诉求治者)

“请用力弯曲你的前臂,与我的拉力形成对抗;请用力收回你的前臂,同时体验肌肉紧张的感觉。”(大约持续10秒)

“好,请你放松,不再用力。尽量放松,体验感受上的差异。”(停顿5秒) “这就是紧张放松的基本用意。下面我将让你逐个使身上的主要肌肉群紧张和放松。从放开双手开始,然后是双臂、脚、下肢,最后是头部和躯干。”(停一下)

“现在我请你„„。”

“深深吸进一口气,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请慢慢把气呼出来,慢慢把气呼出来。”(停一会)

“现在我们再来做一次。请你深深吸进一口气,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请慢慢把气呼出来,慢慢把气呼出来。”(停一会)

第二步:

“现在,伸出你的前臂,攥紧拳头,用力攥紧,注意你手上的紧张感觉。”(大约10秒)

“好,现在请放松,彻底地放松你的双手,体验放松后的感觉。你可能感到沉重、轻松,或者温暖,这些都是放松的标志,请你注意这些感受。”(停一下)

“我们现在再做一次。”(同上)

第三点:

“现在,弯曲你的双臂,用力弯曲绷紧双臂的肌肉,保持一会,感受双臂肌肉的紧张。”(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你的双臂,体会放松后的感觉,注意这些感觉。”(停一会)

“我们现在再做一次。”(同上)

第四步:

“现在,开始练习如何放松双脚。”(停5秒)

“好,紧张你的双脚,用脚趾抓紧地面,用力抓紧,用力,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你的双脚。”(停一会)

“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五步:

“现在,我们放松小腿部位的肌肉。”(停5秒)

“请你将脚尖用劲向上翘,脚跟向下向后紧压地面,绷紧小腿上的肌肉,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现在,请注意大腿上的肌肉。”(停5秒)

“请用脚跟向前向下压紧地面,绷紧大腿肌肉,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我们现做一次。”(同上)

第七步:

“现在,我们注意头部肌肉。”(停5秒)

“请皱紧额头的肌肉,皱紧,皱紧,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现在,请紧闭双眼,用力紧闭双眼,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现在,转动你的眼球,从上,到左,到下,到右,加快速度;好,现在朝相反的方向旋转你的眼球,加快速度;好,停下来,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现在,咬紧你的牙齿,用力咬紧,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现在,用舌头顶住上腭,用劲上顶。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现在,请用力把头向后紧靠沙发,用力压紧,用力,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我们现在再做一遍。”(同上)

第八步:

“现在,请注意躯干上的肌肉群。”(停5秒)

“好,请你往后扩展你的双肩,用力往后扩展,用力扩展,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的放松。”(停一会)

“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九步:

“现在,向上提起你的双肩,尽量使双肩接近你耳垂,用力上提双肩,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十步:

“现在,向内合紧你的双肩,用力紧合双肩,用力,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十一步:

“现在,请抬起你的双腿,向上抬起双腿,弯曲你的腰,用力弯曲腰部,用力,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十二步:

“现在,紧张臀部肌肉,上阴会阴用力上提,用力,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休息2分钟,再从头做一遍)

结束放松;(施治者)“这就是整个放松过程。现在,感受你身上的肌肉群,从下向上,使每一组肌肉群都处于放松状态。首先,(慢)你的脚趾,你的脚,你的小腿,你的大腿,你的臀部,你的腰部,你的胸部,你的双手,你的双臂,你的脖子,你的下巴,你的眼睛,最后,你的额头,全部处于放松状态。”(大约10秒)

“请注意放松时的温暖、愉快的感觉,并将这种感觉尽量保持到一至二分钟。然后,我将从‘一’数到‘五’,当我数到‘五’时,你睁开眼睛,会感到平静安详,精神焕发。”(停一二分钟)

“好,我马上开始数数。‘一’,感到平静;‘二’,感到非常的平静安详;‘三’,感到精神焕发;‘四’,感到非常的精神焕发;‘五’,请睁开眼睛。”放松训练的

简化式也能很快地达到深度肌肉的松驰。整组肌肉须同时紧张,然后松驰。其他方法如前:紧张的持续时间是57秒,放松的时间是20至30秒,每一步也至少重复一次,体验紧张与松驰的不同感觉。

45.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大学生与他人在一起,有排斥他人的感觉。

患者:和别人在一起,常常觉得挺没意思,玩得不好,不如自己看书、睡一会儿„„

治疗者:什么样的情况你觉得没意思呢?

患者:要是能和别人谈得挺好还可以。如果别人谈的是我不熟悉的事,我就觉得没意思了。

治疗者: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么想的呢?是不是觉得应该得到别人的承认。 患者:有这样的想法。

治疗者:如果情况不是这样呢?

患者:如果不是„„嗯,我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我„„

治疗者:如果你真是这样想的话,你的反应会是什么?

患者:避开人群,就开始觉得对谈话没兴趣了。

治疗者:避开人群是因为你不在意别人的反应吗?如你确实不在意的话,你的反应会是什么?

患者:„„我是这么想的,如果别人评价不好,那么一个人在人群中就处于劣势;而如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对他来说,交往就是有价值的,对他肯定是有好处的。

治疗者: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想法吗?

患者:要是别人瞧得起我的话,我玩的就来劲儿;如果与别人谈得尴尬就没心思玩了„„如果与某人一次交往就失败了,以后就觉得还要失败,就不在理睬他们了,见面只打招呼,相互不理睬。

治疗者:但是,如果你确实不在意别人的反应的话,你会怎么做?

患者:如果确实不在意,就应该在人群中很自然„„我明白了,对别人怎么看,我应该不在意,要是老计较这些,心胸就会变得很狭窄。

治疗者 :我的问题是如果你不在意——

患者:我还是在意,不在意就会勇往直前„„

治疗者:那么在意是因为什么?

患者:心理上受不了,就不愿讲话了,如果别人讲的是我不熟悉的问题„„还是怕过多暴露自己,怕给人形成某种印象„„

治疗者:“觉得我不行”?

患者:对,这样人家就会排斥我,我就先走一步。这样就形成了我排斥他,心理感觉好些。就像空城计那样,人家不知道你是怎么回事,反而会造成一种神秘感,反而会有一种吸引力„„

治疗者:那么这样做的结果会怎么样呢?

患者:其实我也知道我自己的情况,有时也想学学别的人那么坦率„„ 治疗者:你对他们怎么看?他们有什么特点?

患者:觉得他们挺奇怪的,他们可能特别憨厚,与他们交往就像与家里人交往一样,不觉得紧张。

治疗者:那就是说人群中还有不少人你不排斥?

患者:但这类人只是少数。另一些人,我在他们面前就有一种想证实自己的感觉,就紧张„„

治疗者:为什么紧张?

患者:还是怕人家看不起自己„„

治疗者:怕人看出你的短处?

患者:„„嗯„„

治疗者:那么你是否有短处?

患者:有。

治疗者:有没有长处?

患者:当然也有啦!

治疗者: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是吗?

患者:是的。

治疗者:那么,别人看到了你的短处,你的长处是否就不存在了?

患者:不,还在。

治疗者:别人即便否定了你,你仍有你的长处,而别人即使承认了你,你也仍有你的短处,这些东西并不因别人的承认或否定而消失,是吗?

患者:——(点头)

46.罗杰斯当事人中心疗法案例:

孙ⅩⅩ 女 25岁

患者:我常常想一个问题想通了,又有一个问题出现。

治疗者:(期待的眼神、鼓励)

患者:比如说一会儿觉得知识学多了没用;看看书觉得还是有用,可听说(大气中)臭氧层减少了,(对人类健康不利)这还不是知识太多了吗?(觉得好笑,自己笑了。)

治疗者:你经常为许多事情担忧。

患者:(点头)我还担心现在与一个人关系挺好,以后不好了怎么办?我翻译时,怕上句听懂了,下句听不懂„„

治疗者:听不懂、再问一句不成吗?比如:我在心理治疗时,没听清或没听懂患者的话,就再问问。

患者:(微笑)我怕面子上过不去。

治疗者:(点头)工作几年了?

患者:快五年了。我在外企工作。和我一块工作的另外一个人工作十多年了,又出过国。经理总希望我能顶替那个人(的工作),常问我:“你能担得起来吗?”我觉得我怎么也超不过他,我深怕自己的过错影响(自己的)形象,我(把工作)给辞了。我原是借调的,回原单位有点那个。

治疗者:觉得不好意思、面子上有点过意不去。

患者:(点头。)

治疗者:你原本想在这里干出点成绩来,你现在怀疑自己的能力难以胜任经常的期望和要求,不得不辞掉原来喜欢的工作。工作辞了,又有些遗憾。

患者:我一开始(工作时)期望值挺高的,我是名牌学院毕业的,我不愿让人家说出点什么,我相信我的基础不错,以后不会差的。

治疗者:你回来了,是否又一次面临着对自己前途的抉择和设计?

患者:那当然。我已发现自己的不足,我报了╳╳大学外语提高班,我得充实自己——我现在收入是原来的一半,回来了,人家怎么看我呢! 是不是会说我不行呢?

治疗者:你一方面感觉到职业对你的压力,有进一步充实、提高自己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不足是否影响了个人的形象而担忧。

患者:(沉默15秒,注视治疗者)

治疗者:你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觉得自己是科班出身,事业上应该有较好的表现。工作几年,感觉实际情况与自己的期望有一定距离,你有些焦虑和紧迫感。

患者:嗯!(沉默20秒)

患者:小时我妈说的一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小孩子在家长生气时自己不生气,所以我一不高兴,只是自己想,不跟她说„„

治疗者:打断一下,我还没弄明白你母亲话的意思,这与你向不向她说自己的事之间有什么关系?„„

患者:我妈的话的意思是大人不高兴时,(子女)应该哄着他们,所以我一不高兴就自己想,不跟她说。

治疗者:你的意思是你应该听你母亲的话,父母不高兴时,子女应该体贴哄让父母,想办法让他们忘掉不高兴的事。为避免父母的不高兴,自己不高兴的事,就不要跟父母说了。„„

患者:其实可以跟大人说,能解脱(自己的痛苦)。自己有事憋着不好。 治疗者;看得出来,你比较开朗、健谈,但仍有一些小秘密需要向他人倾述。 患者:有(能够接受)倾述的人,挺幸福的人。

治疗者:你挺渴望友谊,希望有关心你的朋友。

患者:(点头)„„„

从案例当中看出,在咨询中没有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治疗者对患者诉说的内容,不加判断、评论、不予指导,只是引导她表达内心的情绪。在提供良好的气氛中,让患者做出自己的发现和决定。该案例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①治疗者无条件(言语、非言语)的积极关注——对患者的完全接受。②坦诚地交流,治疗者适时坦露自我。如:我在心理治疗时„„③多处感情移入地理解,不仅理解患者言语、动作、表情浅层的意思,而且理解其深层蕴含的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设计

使用专业:全院各专业

课程性质:通识课程

课程类别:人文社科类

主 讲 人:郅 利 聪

所属系部: 公共教学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置

1、课程定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21世纪高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设计开发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又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活动性与开放性。坚持以心理学及相关学科为依据,努力做到科学性与应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其宗旨是增进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会和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升心理素质,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程设计

课程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文件为课程开发建设和具体实施的行动指南;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规律为依据;以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计划用2-3年时间在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及教法改革等方面努力探索出一条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计划性与目的性相统一、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的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新路子。

二、课程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院自主开发建设的通识课程,是我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长期实践、研发和积淀的结果。课程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

2001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02年4月又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抓住机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了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并要求和鼓励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教师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2002年5月,我们根据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实际,制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初稿,开始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义。2002年9月,在我院全部专业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

2、发展阶段

2003年5月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2003年9月,我们对03级800多名新生实施心理普测,为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2004年7月,学校派两位心理学老师到郑州大学参加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并顺利通过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职业资格认定考试,分别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2005年,根据需要,调整了师资力量,并把“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更名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2006年3月,在全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体系。2007年3月,我们在自编讲义使用四年的基础上,组织优势力量,由郅利聪老师任主编,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修订完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题库,创立了“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3、提高阶段

2008年9月,根据教学工作需要,原来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更名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下设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重组了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力量,修订完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计划,建立起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更加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心理调节,促进心理健康。我们尝试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环节加入到理论教学中来,引入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团体咨询、心理测量、心理剧等实践教学形式,并围绕“5.25”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周文化宣传活动,开通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收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与三门峡市市医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由我校和医院共同开发建设该课程,探索出一条学校与医院共同开发建设课程的新路子。

三、教学队伍

1、主讲教师团队

主讲教师团队由我院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的骨干教师组成。他们师德高尚,治学严谨 ,教育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积极承担和参与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完成省级、校级课题32项,在CN及刊物上发表论文55篇,主编、参编教材8部。主要承担《教育学》、《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教

学工作、师生心理的科研工作、辅导员及各种成人的培训工作和师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教学队伍由9名教师组成,其中专职3名,兼职6名。副教授4名,硕士4名,学校骨干教师2名,心理咨询师3名。双师比例为33%,兼职教师比例为67%。在年龄结构上, 40岁以上者2人,占22%;30岁以上7人,占78%。

四、教学内容

1、内容选取

根据教学大纲和高职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求,择优甄选教学内容,从解决大学生心理实际问题和全面发展出发,力求紧贴学生实际,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重点从适应、交往、学习、情绪、挫折、网络、择业、恋爱、婚姻和性、自我意识等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全面发展必备素质方面选取教学内容。

2、内容组织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将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组织和安排,分十四章进行教学。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二章 高职生心理健康

第三章 异常心理的发现与诊断

第四章 适应与心理健康

第五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

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第七章 恋爱心理与健康

第八章 性心理发展与健康

第九章 择业与心理健康

第十章 情绪与心理健康

第十一章 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

第十二章 不同群体心理健康

第十三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第十四章 危机心理干预和调适

3、表现形式

教学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教材、教学大纲、案例集和多媒体课件。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郅利聪主编,于2007年3月由西北大学出版社作为陕西省21世纪高职高专教育系列规划教材正式出版。在使用时,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及时吸纳心理健康教育最新研究成果。

4、专业支持

我院拥有高水平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团队,丰富的专业文献,大量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都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我们一方面给学生指定了在本院图书馆可以查阅到的参考书目,以便学生课外阅读,同时还邀请知名专家来我院作专题讲座,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此外,还积极利用心理咨询中心、互联网、学校社团、板报、墙报、宣传版面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构筑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为了增强教学的感染性与实效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辩论法、心理测验法、心理剧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法、团体心理活动法等。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心理概念及理论,提高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原则、技术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关心的心理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和演讲,使学生增强认识,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采用多重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自己在领悟的基础上,理解心理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的心理调节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2、教学手段

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配备了工作所需要的心理测查软件及仪器,用于支持开展学生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学院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断加大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配备计算机等教学设备。为教师利用电脑备课、制作课件提供有利条件。教学队伍中,教师都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效果显著。

3、网络教学环境

学校投资的校园网和其他网络教室和实验设备,布局合理、运转正常、硬件达标、资源共享,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六、教学设计

大胆开展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班级授课、专题讲座、个体咨询、网上沟通、学生社团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该课程总体设计为6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32学时,考试、考察4学时。

1、班级授课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选修课对全体学生开设,系统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班级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一、二、三、四学期。

2、专题讲座

为一年级新生开设环境适应、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学习观念与方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度过入学后的适应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为二年级学生开设自我意识完善、情感调节、交友恋爱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二年级学生顺利度过高职学习的关键期。为三年级学生开设合作与竞争、成功与成才、就业指导、择业心理等方面的讲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使学生昂头阔步的走向社会。对女生开展“健康心态,完美女生”的讲座,对心理协会会员和心理委员开展“关注心理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基本知识讲座。

3、学生社团指导

指导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开展心理沙龙、工作坊、心理测试、心理游戏、社会实践等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心理知识,完善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对于促进课程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4、个体咨询

针对学生个体存在的心理困惑与问题,积极开展学生个别咨询并做好咨询记录。学院心理咨询室每天下午2:30—5:30常年对学生开放。有教师值班接询,对学生及时进行指导、引导和帮助。几年来共有699位学生咨询。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中发现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治疗。

5、网上沟通

开通三年的心理网站,通过电子邮件、QQ等形式开展网上心理辅导与网上咨询,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平等性与多维性,使大学生能够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开展积极的讨论,对大学生面临的个体心理问题进行咨询与回答,使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畅所欲言,既高度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又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大开方便之门。网站开通以来共为学生网上回复信件289封,受到学生的好评。

七、实践条件与保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理论性与学生个体生活实际结合非常密切的课程,必须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是:努力构建一个更具综合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都能体验多个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调适能力,提高心理综合素质。

1、领导重视与支持

(1)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组:2002年9月,经院长办公会议决定成立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负责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全权负责成立事宜,并担任心理健康教育领导组组长,各职能部门领导任成员,统一领导、协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改善教学条件

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心理咨询中心配置了2间(63平方米)办公和心理咨询用房,配备了工作必需的电脑、电话、打印机、档案柜、饮水机、测量软件等,用于开展学生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学院投资的校园网和其他网络教室及实验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2、校内实践条件

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1)通过校园网站的论坛,教师的QQ邮箱与学生心理互动,开展互动式教学,师生共同探讨,解答疑难问题。

(2)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综合测评,为13385 名学生进行了心理素质测试,并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帮助学生分析产生原因,使更多的学生更加关注心理健康。在数百个心理测试量表中,经过认真的分析,筛选出“SCL—90”(症状自评量表)作为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使用量表。此外,还选择了如抑郁量表(SDS)、焦虑量表(SAS)、大学生考试焦虑综合诊断量表、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测量、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职业倾向测试量表等,随时可以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测评结果及时统计与反馈。

(3)充分利用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常规化日常心理咨询、主题化的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活动周、心理测试等系列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指导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开展心理沙龙、工作坊、心理影片赏析、社会宣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服务自我、服务社会的能力。

(5)对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培训,交给他们自我调节的方法,及发现异常问题的处理方法,从而使助人与自助有效结合起来。

3、校外实践条件

为了提高我院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的心理咨询技能,增强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社会服务能力,改善我院学生心理测试、心理体验、心理调适与治疗等方面的实践条件,使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得到治疗,我院拟与三门峡市医院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共同合作开发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聘请有经验的张亭主任医师任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授,全程参与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建设。我院主讲教师任该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咨询师,使该医院成为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实训基地。

4、建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危机监测网络

建立大学生心理问题“三级监测网络”体系,第一级由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院学生会有关部门及院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组成。其中,学生处

是三级工作体系的行政主管部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业务机构;院学生会有关部门、心理卫生协会是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组织,在院学生处的领导下,负有组织、领导第三级工作体系中班级心理保健委员和宿舍心理保健员开展工作的职责。第二级由各系学生科主管领导和辅导员等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和领导本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三级由各班心理保健委员、宿舍心理保健员的成员组成。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体系的构建,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事件预警和早期干预落到实处。每一级网络都指定专人负责,定期、不定期地向上级网络报告。

八、特色与创新

1、长期使用自主设计开发特色鲜明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2、“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创立与运用。

3、“三大模块”课程建设模式:“基本知识模块”、“应用能力模块”、“拓展训练模块”

九、课程规划

(一)建设目标

树立面向未来的大教育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吸纳进课堂,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的信息化和立体化。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的国家级精品课程。

(二)建设步骤

第一阶段:教学基本规范建设阶段(2002.9—2008.8).

1、不断探索与实践,初步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2、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规范。

第二阶段:全面提高阶段(2008、9—2011、9)

1、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编写配套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和《大学生必读的心理故事》;

2、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门网站。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每一章节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主讲教师的授课录像、习题等教学资源逐步全部上网,保持更新,让学生自由查阅,并为师生提供一个网上交流互动

的平台。二是设置在线测试,以方便快捷地满足学生了解自身心理现状的需求。三是采取网上学习,设置网上作业。

3、建设心理教育活动教室、团体辅导活动室;更新心理测试量表和软件。

4、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

5、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提高科研能力。

十、教学效果与评价

1、教学评价

(1)校内督导及教务管理部门评价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倍受关注的课程,学院领导、教学督导、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教务处普遍认为:该课程的开设对我院大学生认识自身、建立自信、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科学、有效的心理调适,自觉地开发潜能,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课程是我院自主开发设计的一门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

教务处近几年的教学评估反馈结果表明,本课程的主讲教师教学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每学期学生评价教师授课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教学质量优秀。

(2)近几年来学生评价结果

学生们非常喜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和教学形式,他们说这门课对自己一生都有指导意义。他们对课程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这门课互动性很强,老师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了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使每个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真正敞开心扉与他人分享,在不知不觉中心理得到升华。

②这门课针对性很强,实用性强,对于常见的心理问题给予指导,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会了正确面对生活中各种压力,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增强自信,解决了学生很多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些心理有障碍的学生,通过调适和训练,心理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有效减少了严重心理疾患个案的发生。

2、社会评价

该课程教学团队除完成校内教学任务外,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影响大,

认可度高。教学团队中三名主讲教师全部参与成教部和人力资源培训部组织的各种社会服务和培训项目,社会反映良好。

3、自我评价

该课程经过6年的自主开发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一门结构合理、体系完整、内容充实、知识新颖、教学模式先进、教学效果良好的校本课程。但是,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不足,如网络资源有待扩充和完善、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交往互动

1.题目:相识活动——滚雪球

目的:通过与越来越多的人交往,使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朋友越来越多。 操作:(1)二人球

你可以在房间里自由漫步,见到其他成员时,微笑着与他握手,并相互介绍。介绍的内容包括:姓名,身份,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及愿意让对方了解的有关自我的资料。例如“你好,我是信科系的王娟,我喜欢音乐„„”

(2)四人球

你和刚认识的朋友与另外两个通过自我介绍认识的成员合并,形成一个四人小组,将自己刚才认识的朋友向另外两位新朋友介绍,例如 “她是我的朋友,信科系的王娟,她喜欢音乐„„”。

第三步:八人球

两个四人小组合并,八人围圈而坐。从其中一个人开始,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这句话中包括姓名,性格特征或兴趣爱好。第二个同学先介绍自己,再介绍第一个同学,第三个同学先先介绍自己,再介绍第一、第二个同学。如“我叫马华,她是喜欢音乐的王娟,他是爱好运动的张明”,以此类推。

2.题目:心中的塔 目的:合作的重要性。

操作:如果不能用口语进行交流、沟通,你能和几个人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吗?而且是用旧报纸折叠塔(必须立起来)。

每组5—6人,用报纸(数量不限)完成一个塔,并给自己组的塔命名。各组推选代表介绍自己的塔和折叠过程中的配合默契或冲突情况。

你的感悟是: 3.题目:找自己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操作:(1)有一天,你不小心走失了,需要一张寻人启示,请为自己写一写。 (2)现在请你再写一写: 我的性格:

我最喜欢: 我最讨厌: 我的心愿:

(3)在小组中交流你所写的内容。

根据你所写的内容,你能把自己找回来吗?为什么? 4.题目:我的百宝箱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使其更自信、更积极、更有勇气,也更加肯定自我的价值,更加容易接纳自己。

操作:分成小组坐好后,设想你有一只神秘的百宝箱,里面装满了属于你的最好的东西——你的优点和你所具有的各种能力。

(1)有一天你打开箱子,首先看到的是: 再往下层还能看到是:

(2)小组成员针对其他人的实际情况,每人送出一个优点,最好是对方或自己尚未发现的优点和长处。

你收到的优点:

现在你可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富有的人!我的优点让我更喜欢自己了!” 5.题目:心口如一

目的:学会做到表里一致、心口如一的沟通。只有意识到各种沟通模式的存在,才会对自己增加了解,才能不断增强内在自我的和谐,与别人有更真诚的接触。

操作:(1)你急着赶路,有一陌生人向你问路。你说: (2)朋友需要你帮忙而你抽不出时间。你说:

(3)朋友说他被人“欺负”了,希望你去帮忙“打回来”。你说: (4)你考试成绩又不理想。同桌对你说:“真佩服你,每次都能考出这么绝的分数。”你听到后想: 你会说:

(5)期中考试后,老师对你说:“我有些失望。”你听到后想: 你会说:

(6)你回家晚了。一进门,爸爸就说:“你干嘛不再晚点回来?有本事一辈子别回来。”你听到后想: 你会说:

6.题目:重新再来

目的:人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学会控制和消除冲突,达到双赢。 操作:回想过去,找到感受最深的一次冲突。当时你是如何处理的?对自己和对方造成了什么影响?如果可以重新再来,你将会如何处理?能获得“双赢”吗?

冲突事件: 当时的处理对策: 对双方造成的影响:

如果可以重新再来,我将这样处理: 7.题目:我也当一次老师

目的:加深对老师的理解,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

操作:当一次老师,面对全班同学的挑战。假如你是最„„的老师,面对其他同学设置的各种棘手的情境,你会遇到什么阻碍?如何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这样处理会带来什么结果?

8.题目:换位置练习

目的:体会适应的重要性,学会积极地适应环境变化。

操作:请所有同学离开自己原来的座位,换到离这个座位较远的位置上,体会一下换座位后的感受,全班进行分享。体会换座位这样一个小小的环境变化带给你的不适应感觉。

9.题目:信任之旅

目的:通过助人与受助的体验,增加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

操作:两人一组,一位做盲人,一位做导盲者。盲人蒙上眼睛,然后在导盲者的搀扶下,沿着选定的路线,带领“盲人”绕室内外活动。其间不能讲话,只能用手势、动作帮助“盲人”体验各种感觉,然后互换角色,再来一遍。活动结束后两人坐下交流当“盲人”的感觉,与帮助别人的感觉。

讨论:

(1)对于“盲人”,你看不见后是什么感觉?使你想起什么?你对你的伙伴的帮助是否满意,为什么?你对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新发现?

(2)对于导盲者,你怎样理解你的伙伴?你是怎样帮助他的?这使你想起什么?

10.题目:心连心

目的:突出单向沟通的不足之处,向学生展现在日常生活中双向沟通的重要性。

操作:将学生分为3人一组,然后让他们互相分隔,不能接触。第一位学生画一幅图画,完成后向第二位学生口述画的含义,第二位学生只能听不能说话发问。当第二位听完后也画一幅图并再叙述给第三位听,请第三位按照他叙述的情况画图。最后请大家比较三幅图画的结果。

11.题目:收获优点——我的优点你来说

目的:学习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加以欣赏,促进相互肯定与接纳,增强自信心。 操作: 分组围圈坐,请一位成员站在团体中央,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个性、爱好等;其他人轮流根据自己对他(她)的了解及观察说出他(她)的优点及欣赏之处,然后被欣赏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察觉的,哪些是没有察觉的。

注意:夸别人的优点时态度要真诚,不能毫无根据的说;参加者要注意体验被人称赞时的感觉如何;怎样用心去发现别人的长处;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他人的人。

12.题目:天使行动。

目的:通过活动训练人际交往技巧。

操作:每位组员用抽签的方法决定自己去当另一位组员的“天使”,而那位组员并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天使”,之后要保证不把你的天使对象告知任何人。“天使”的角色是在以后的几天活动中去关心所抽到的那位组员,使你的对象能感受到你天使般的善良的心。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讨论如何去帮助自己的天使对象,即关心别人的方法,如适时称赞别人,或在活动中和生活上帮助别人,或送礼物给别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自己的天使对象。一个月后进行检查。组员要猜出自己的“天使”,并分享“天使”替自己做的事及

自己当“天使”的感想。

13.题目:填写情绪事件 目的:测试自己的情绪状态 。

操作: 哪些事件引起您生气、难过、焦虑、害怕、丢脸、无助的感觉呢? 你最生气的一件事: 你最难过的一件事: 你最焦虑的一件事: 你最害怕的一件事: 14.题目:情绪表演 目的:体会各种不同的情绪。

操作:准备一些写有情绪词的卡片,如高兴、悲伤、震惊等。让参与活动的同学随机抽取卡片,并按照卡片表演对应的情绪。

思考:你在活动中有何感受?

觉得自己的情绪表达与大家给你的反馈一致吗? 15.题目:信念决定情绪

目的:让学生明白决定自己情绪的是对事情的看法,是自己的信念。 事例:盛夏午后,小张去接朋友,但扑了个空。回来路上堵车,小张在车上又热又渴,熬了半个多小时,终于下车,又下起倾盆大雨,紧跑慢跑,总算回到了家。他直奔饮水机,但没水了,只接了半杯水„„

讨论:(1)如果你是小张,你的想法是什么?你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什么? (2)小组分享,每个人的想法和情绪反应是否一样? 16.题目:面对愤怒情绪 目的:学会驾驭自己的愤怒情绪

操作:准备一张纸,折成三栏,分别写上“经常令我愤怒的事件”,“当我愤怒的时候,我的想法”,“愤怒的表达方式”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许多烦恼都是想象的。

操作:(1)把你未来7天所预料的烦恼事情写在纸条上,投入“烦恼实验箱”。

(2)三周后,打开箱子,核对箱子里的每项烦恼,取出已经不存在的烦恼,留下你仍然认为烦恼的纸条,记录剩下的烦恼有几个。

(3)再三周后,再拿出来核对,看还剩多少烦恼,记录剩下的烦恼有几个。 (4)讨论结果:你的烦恼只有8%,且可以轻松应对。 18.题目:人生的最重要事件

目的:帮助学生明确过去的经历对当前生活的影响,并对自己的情绪做出正确的处理。

操作:教师要求学生闭目,安静。仔细回忆自己人生中最快乐(或最悲伤、最痛苦)的事件,静思3-5分钟,请大家睁开眼睛,再请一位同学讲述自己的经历。其他同学协助他具体界定内心的感受,并分析他产生快乐或痛苦情绪的原因,促使他认清过去的经历对现在及生活的影响。

19. 题目:从蛋到人的演变

目的:体会挫折感觉,认识有些挫折是自己无能为力的。

操作方法:开始时,大家都处在“蛋”的状态,然后,每两人一组,进行猜拳,赢的升为“小鸡”,输的继续在蛋的状态。接着,赢了的队员再两两一组,进行猜拳,赢了的升为小鸟,输了的回到蛋的状态,和同样处在蛋状态的队员猜拳„„依此类推,直到连赢五次,经历完从蛋—小鸡—小鸟—猴—人的“五步曲”,才算胜利。

然后分组讨论,当我们付出很多努力,却不得不从头再来时,你是否依然有勇气?如果你在生活中真的碰到这种事情,你会采用什么办法?再接再厉还是就此放弃?

20.题目:智能树

目的:不但要学习用自己独特的眼光看自己,还可以借助别人的慧眼去发现自己的智能。

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让学生与小组的其他成员交换看法,重新审视

自己,给自己的优势智能添枝加叶。

你的优势智能是:

你发现我的智能特点表现为:

发挥优势智能的计划: 21.题目:你演我猜

目的:通过活动了解职业特色。

操作:首先从老师手中抽取卡片,然后让同学们按卡片上的要求表演。请猜一猜同学们表演的都是什么职业,并评一评哪些同学表演得好。

同学们表演的职业有:

表演得最像的是: 理由: 表演得最不像的是: 理由 22.题目:理想和专业知多少?

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所学专业情况,以便更好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操作:请完成下表,然后分组讨论。 我的理想: 三年级时是: 初中一年级时是: 高中一年级时是: 现在是:

比较之后我发现: 我的专业:

我的专业是如何选择的: 我对专业的了解情况: 我对专业的总体感觉是: 我的专业今后可以做: 我最喜欢的专业是:

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会选择专业,为什么? 上述练习给我的启发是: 23.题目:才能竞聘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多元才能。

操作:“多元才能”公司正在招聘各种有才能的人才,它们设立了以下几个岗位,你不妨去试一试。

莎士比亚中心能力要求: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

爱因斯坦中心能力要求:对逻辑结构关系的理解、推理、思维表达能力。 毕加索中心能力要求: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感受准确和表达精确的能力。

奥林匹克中心能力要求: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强,具备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

贝多芬中心能力要求: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

华盛顿中心能力要求:对他人的表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高以及对此作出反应的能力强。

狄更斯中心能力要求: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

达尔文中心能力要求:辨别生物以及敏锐感知自然界其他特征的能力。 我发现自己比较适合去: 因为:

现在你是否了解自己在哪方面的才能比较突出? 你是否已经发挥了这方面的才能? 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你施展自己的才能呢? *一直没有机会施展才能? *这也能称得上才能吗? *不知道自己有这种能力? *原来以为只有智力是重要的。 *我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 *家长不喜欢我向这方面发展。 *只要成绩好就行了。 24.题目:愿望树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清楚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操作:进入职业技术学院后你有过什么打算?你目前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如果你还没有想过,那么趁这个机会在愿望树下许个愿,让它成为你成长

的一个目标。

我的愿望:

要让这个愿望变成现实,我有什么优势? 可能遇到哪些阻碍和困难? 需要增加哪些新能力? 25.题目: “网瘾”测验 (1)平均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 (2)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 (3)无法抑制上网的冲动。

(4)上网是为了逃避现实、戒除焦虑。 (5)不敢和亲人说明上网的时间。 (6)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问题。 (7)上网时间往往比自己预期的时间久。 (8)花很多时间更新网络设备或上网。 (9)花更多时间在网上才能满足。

说明:只要有5项以上的回答为“是”,就表明你已上网成瘾。 26.题目:我诉我心

(1)我会轻易把自己及家庭成员的真实信息在网上告诉别人吗? (2)我想独自与尚未谋面的网友见面吗?

(3)在聊天室中,如果发现有人发表不正确的言论,我会参与攻击别人吗? (4)我在网上论坛、网上广告栏、聊天室公开过自己的E_mail地址吗? (5)我收到垃圾邮件会立刻删除吗?

(6)如果遇到过网上有人刻意伤害我,我会立刻告诉家长或老师吗? (7)我能控制上网时间(一般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每天不要超过3小时)吗?

27.题目:爱是什么?

目的:通过活动让同学思考自己的爱情观,同时通过同学们对爱的实质的讨论拓宽大家的思路,更全面地领悟爱的真谛,并能对自己的情感生活有所反思。

操作:请静静地思考一下“爱” 是什么?并在纸上写出5条你所认为的爱

的实质,如爱是:需要、关怀„„之后每个同学在小组里向大家汇报自己的选择

及感受。

讨论:

你在活动中有何感受?

对你而言,爱的实质是什么?它对你曾经或目前的恋爱有何影响?你的选择

与你的爱情观相符合吗?

其他人的爱情观对你有何影响?

28.题目:他(她)会喜欢怎样的我?

目的:让学生了解异性,思考自己需要怎样的伴侣,并培养自己成为一个能

对别人做出终生承诺且成功兑现的人。

准备:白纸、笔、黑板

操作:先请学生仔细思考自己的未来的伴侣会是什么样子,他(她)有什么

样的品质,再猜测对方会喜欢什么样子的异性,自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写在一

张纸上。然后分别找出几位男生和女生的代表,男生说出自己喜欢异性的特点和

猜测异性喜欢的男生有哪些特点,女生则反之,并在黑板上写出来。然后比较两

者的不同。

29.题目:影响爱情的因素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影响爱情的因素有哪些。

故事:“小马从一个偏远的山区考到某大城市读大学,开始时感到很新鲜。

但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城里学生懂的知识,自己有许多不懂,跟别人有点不和谐,

于是感到孤单、寂寞,这时正好遇到了同级同学小叶(城里人),小马觉得小叶

活泼、可爱,对她有好感,小叶觉得小马很深沉,于是两人渐渐谈起恋爱„„”

讨论:请每个同学设想故事的结局,并思考影响爱情因素有哪些?

30.题目:“送礼”

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一种观念支配一个选择,影响一种生活。

操作: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我认为“我的一位同学最想得到的东

西”,并送给这位同学,得到“礼物”的同学当着全体同学的面说出这一“礼物”

是否是自己真正想得到的。

春天的花朵 夏天的西瓜 秋天的月亮 冬天的太阳

从这一游戏中,我领悟到:

31.题目:生日聚会设计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理智消费。

操作:请设计一个你希望的生日聚会,其中包括:(1)生日聚会活动的最佳

形式;(2)认为同学们应该赠送什么礼物最合适;(3)生日活动最应该注意的问

题是什么?

32.题目:我的生命线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珍爱生命。

准备:一张白纸,两只彩色笔,一支颜色较鲜艳,一支较暗淡。

操作:(1)从左至右画一条长长的横线,在线条的左侧起点处,写上“出生”,

在线条右方的箭头旁边,写上你为自己预计的寿命数。然后在这条标线的适当位

置,标出你现在的年龄。再在最上方写上你的名字和“生命线”三个字。

(2)在横线的上面用鲜艳的彩色笔写上你感觉快乐的事,在横线的下面用

暗淡的彩色笔写上你感觉不愉快的事。

(3)仔细看着你的生命线。你的生命已经逝去了百分之几?

33.题目:墙后面是桥

目的:通过活动训练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操作:在渴望自由与独立的成长过程中,也许你会渐渐发现,自己与父母的

距离越来越远,像是一堵无形的墙把自己与父母分隔开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

与父母沟通,这是一个过桥的过程。

面对横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各种各样的墙,你经常会做些什么?你可以

做些什么呢?

* “望子成龙”的父母(如父母不满意我考的学校怎么办?)

* “爱指责”的父母(如与家规产生冲突)

* “爱唠叨”的父母(如无法接纳这种表达爱的方式)

* “爱管教”的父母(如爱干涉我的喜好和行为)

34.题目:我的人生航船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主动放弃,留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操作:请在即将起航的船上装上你认为重要的一切,如:财富、知识、能力、

美貌、才干、良好的人际关系、友谊、爱情、家庭、学历、诚实、信任、事业、

别墅、汽车、房子、快乐、电脑、网络„„这些重要的东西可以是具体的,也可

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想像的。请把选择好的填在每个船舱里。从一个窗口可放

入一样或多样东西。就让我们在扬帆起航前为我们的旅程准备好所有的“物资”

吧!

尽量装满所有的船舱,开始吧!

正在大海上航行的船遇到了暗礁,必须把船舱里的“物资”逐渐投入大海,

只能留一样“物资”。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就让我们开始扔吧!

在整个抉择过程中我的感受是:

从中我感悟到:

35.题目:休闲观的碰撞

对于内容五彩缤纷的“另类休闲”,如:蹦极、攀岩、攀冰、沙漠探险、漂

流、越野飞车、水上飞伞、森林旅游、野外露营、自然生态考察、野生动物观赏、

徒步旅行等,我的认识是:

对于沉迷于电子游戏机、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我的看法是: 案例集锦

1.据悉,北京某高校一男生从九层高的天台跳楼,坠落在楼底。而时隔半

月前,还有一女生从同一座楼上跳楼身亡„„

分析:自杀是一种极端行为,原因诸多。现在大学生压力比较大,他们就想

寻找各种方式缓解压力,比如跳舞、上网、交友、酗酒等等。但是如果没有一个

好的渠道进行缓解与沟通,可能就会产生人生比较失败的消极想法,轻生自杀则

成自身的需要。还有的就是奋斗目标和自身能力产生差距错位,又不能正确认识

自己,摆正心态,而负面心态一直积聚,到最后就可能完全否定自己,寻找自杀

这种解脱方式。现在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没受过挫折,面临压力就会选

择逃避,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心态,尤其需要心理疏导和正面引导、生活指导。

2.不久前我市某县一初中发生了一起学生打架事件,一男生拿着不锈钢饭

盒击打另一男生头部,连续打十多下,结果一学生被打死,事后,死者的同学被

警方带走。据了解,此前两人只是因为一点小事发生过口角引起事端。当前中小

学、大中专学生时常因小事发生摩擦,形成诸多打架斗殴现象,甚至造成严重的

暴力事件,特别是中小学生繁此诸多。 前不久,北大一名学生涉嫌砍死同班同

学的消息,令公众为之震惊。平息很长时间了的“马加爵事件”仍令我们记忆犹

新,校园暴力不断发生。

分析:校园暴力的产生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发展的速

度加快,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跟上社会步伐的速度就比较慢,这样很轻易

让人心情浮躁,社会道德约束力减弱,道德底线崩溃,特别是中小学生,自我控

制能力比较差,有些学生在家娇生惯养,为所欲为,任性自私、自我中心。来自

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压力最后积聚起来,总想找机会发泄,导火线可能就是在常

人看起来很普通的一件事,在他看来就是了不得的事了。所以当他觉得自己受到

伤害时,本能产生愤怒和攻击,但他不是以一个社会认可的方式发泄,而是寻找

一种极端行为,就可能对伤害他人产生暴力倾向。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具有心理

健康方面的知识,就可以早点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帮他缓解压力,疏通心

理,就可能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3.小张是我省某高校的博士生,几年书读下来他有一个很悲观的想法:做

研究需要成名、成功,而社会上真正成名、成功的又有几个呢。自己从小学到博

士生一路走来实在太辛苦了,看着别人不读那么多书照样活得轻松愉快、潇洒自

由,而自己却像苦行僧似的整天泡在实验室里,整天与那些毫无生气的瓶瓶罐罐

打交道,毕业后未必能找到好工作,这种想法和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最终

办理了退学手续,导师和同学无不为他惋惜。

分析:现在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过大,造成心理的落差比较大,与整个

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首先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的扩

招,让一些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产生焦虑,其次当今家长把

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可以说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给孩子定的

目标太高,甚至有些学生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喜欢的,这样有的学生就有一种为家

长读书的想法,想的是将来要怎样报答家长的养育之恩。再次有的学生是给自己

定了一个不太符合实际的目标,有可能在最终结果上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这需

要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要正确评价和熟悉自己,另外,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

实地一步步走好自己的路,打好根基,做好实事,坚定信心,坚信成功。

4.小何即将到一所全国知名的学府读大学了,他在中学里一直勤奋学习,

除了学习成绩优秀以外,没有别的特长了;除了学习,他再没别的爱好。他担心,

在这所著名的学府里,将会高手云集,自己有可能不再优秀,找不到属于自己的

位置;也可能大学里不会再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每当他想到将要投

入全新的大学生活时,小柯就有点担心、害怕,其实这种过度、过早焦虑是不必

要的,很需要面对现实的心理分析和疏导。

5.某省一位女大学生考了湖南某大学,可是她对新环境极不适应,口音不

习惯,生活饮食也不习惯,周围又没有一个熟人。每次父母打电话问她情况时,

她都哭个不停,无奈的母亲只好来陪了她一段时间,可母亲刚走,她便偷偷地退

了学,此类现象就需要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教育,否则做不成任何事情。。

6.我校一男生自述,自从入校以来,就再像以前那样处处出色了,学习状态不

理想,尤其在高等数学和专业课学习方面感到很吃力;不再像中学时那样学习顺

心、生活无忧、交往愉快,情绪很不稳定;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也不是太好,担

心自己不能顺利完成学业,因此,产生了许多心理上的矛盾和困惑,处于极度郁

闷的心理状态。

分析: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属于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问题。他们以前的学习环

境是以学习好坏作为评价学生标准的,由于他们学习成绩较好,成为受人关注的

焦点,而大学不再是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评价学生是多元的,

他们可能不再表现出学习上的优势,甚至其他方面还需要别人帮助,因此产生了

巨大的心理反差,这样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出现情绪波动、

心理失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矛盾,调整失衡的心态,应从帮助他们重新认识新

的学习生活环境,正确认识自我,调整心理落差入手。帮助学生认识到大学学习

的特点,认识自己的能力,分析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建议其发挥自己的长处,

通过寻求别人帮助等方法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帮助学生认识到建立顺畅的人际交

往关系是很重要的,为了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要给自己信心和勇气,相信自己

会越来越如鱼得水的。

7.小兰活波开朗、多才多艺,性格外向、好与人交往,凭借她的歌、琴才能,

很快就在班级和系里崭露头角,许多人认识并记住了她。小文内向文静,文笔好,

上中学时就经常发表小说和散文,入大学第一学期,就在校报上发表了不少文章,

引起了大家的称赞。没想到小兰因此内心起了波澜,她想:写写文章并不难,我

也能,干脆写部小说,肯定不比她差。但小兰很快写不下去了,写得烦恼不堪。

好友劝她,别写了,别跟人家比这个了,她反而不高兴地说:“她行我怎么就不

行,我不能让人家在这方面看不起我,乌龟不是靠勤奋赢了兔子吗?”

分析:一个人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在于他的不完美。若要硬要做到完美的境

界,将徒然浪费许多能量在好不必要的事情上。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

正确地与他人比较,接纳自己的不足,其实需要对龟兔赛跑的故事进行冷静的再

思考。认清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我价值后,才能品尝到生命的喜悦。

8.小英是我校大一新生,性格较内向。上大学前从来没有住过校,从小都有属

于自己的房间,进校后与6名同学同住,在条件优越的环境中成长的她,看不惯

同学“不良”的卫生习惯,更不喜欢她们随便的作息制度,尤其不喜欢她们的高谈

阔论。总之,看谁都不顺眼,身边的人和事都与自己过不去,由于内向的她本来

就不擅长与人沟通,加之看惯自己的同学,独来独往,时间一长,她发现同学说

说笑笑,进进出出都结伴而行,似乎她并不存在,她开始感到失落了,孤独感油

然而升;总觉得同学们在议论她,一副嘲笑、鄙视的模样;为了不和她们交往,

她很少回寝室,只有睡觉时才回去。她开始失眠,食欲下降,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身体急剧消瘦,话越来越少,听课的效率也越来越差,最后终于病倒了。在住院

期间,寝室同学轮流守护在病床旁,看到那些平时让自己反感透顶的同学都忙着

照顾自己,送水喂饭,她的心被震撼了。她把内心的苦闷与孤独告诉了同学,才

知道原来一切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分析: 只有敞开心扉,和同学们融为一体,生活才会多姿多彩;关闭心门,

心理距离只能越来越远,同学关系只会越来越僵,其结果就是对自己的学习、生

活乃至身心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9.小李从北方来到南方一所省城大学读书,临行前在一家企业做人事主管

的父亲反复告戒儿子,在大学里首先要和寝室的同学搞好关系,这样你的生活环

境才会愉快,大学四年心理才有归属感。进校后,小李时刻告诉自己父亲的话肯

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由于和同寝室的一名南方同学在对爱情的看法上相差甚

远,经常斗嘴,导致彼此不服气,互相看不起,矛盾时有发生,而那位南方同学

用小李的话说比自己更会处理人际关系,到最后同寝室的其他同学都站到了自己

的对立面,自己寝室的同学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其他人都不理解他、信任他,

少数同学甚至奚落他。自己对他们也充满怨恨和不信任,进而猜疑和反感,只要

看见其他同学在一起说话,就认为他们是在说自己的坏话,心理十分苦闷;而那

位南方同学却好像整天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看到这一切,小李感到无能为力

的同时又十分伤心,心胸开始变得狭窄,一度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分析:从小李和南方同学的对比来看,可见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

要影响,小李因人际交往的紧张,使自己的心里充满了猜忌、嫉妒和对他人的不

信任。经过对小李人际交往技巧和艺术的辅导,小李对南方同学开始变得宽容和

信任,并试着改变和寝室其他同学的关系,慢慢在小李的脸上又看到了灿烂的笑

容。

10.孙某,女,某专业三年级学生。长期以来,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

扰和折磨,无法摆脱这个阴影,她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她提出了会

见时间,又特意嘱咐道:“我不愿这件事让别人知道,也不希望众多过往的同学

看见我,我没有勇气前来敲门,请你们将咨询室外的门开一小缝,我即可进来。”

按照约定时间。她来了,神色慌张而羞怯,跨入咨询室后赶紧把门关上。咨询老

师一面热情地给她让坐,一面告诉了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保密原则,并表示乐

意为她排忧解难。

分析:从孙某的叙述和她与咨询师的面谈经过中分析,她患有社交恐怖症。

这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只要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可以逐渐消除的。对

社交恐怖症的治疗应以心理咨询为主,并辅以心理治疗,如转移疗法、系统脱敏

疗法。社交恐怖症是后天形成的,也就是说社交能力不是与生惧来的。一方面固

然需要通过人际交往掌握社交技巧,以扩大社交面,一方面还要具备健全的人格

发展,才可能进行人际交往。因此,社交恐怖实际上在人格发展过程中,尤其是

青少年发展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增强自信、参加集体活动是战胜社交恐怖的关

键。

11.大一王某自述性格内向,害羞,不敢大声说话,特别怕与别人对视。如

果自己偶尔说句什么,成为大家目光聚焦点的时候,就羞得要命,不仅面红耳赤,

连手心都汗淋淋的,说话也语无伦次,双腿就抖个不停,连迈步都艰难。高中阶

段,过得很安稳,大家忙着学习,谁也不会和他主动打招呼,老师上课也不会提

问。可现在情况严重了,每次上课不幸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就非常害怕。躲

避所有眼神,开始只是对女性,现在对男生也是如此,可是又情不自禁地用眼睛

的余光扫视对方,给对方以很不体面的感觉,说他这人很“不正经”。

分析:羞怯是人类的一个特征,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精神病学家研究发现,

怕别人对自己印象不好而招致羞辱是害羞的主要原因,害羞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

象,年轻人面对新环境的交往活动,常常表现出害羞、胆怯、拘谨、不自然,但

是随着年龄增长,交往的频繁,害羞心理逐步减弱与消失。如果过度害羞、就会

使人在交往活动中过分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也无

法与人沟通,妨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12.某女是大三的学生,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秀,但人际关系较紧张,不

仅与寝室同学相处不好,就连班上的许多同学也无法正常交往,在同学们心目中,

她是一个清高、傲慢的人,实在不好接近,虽然优秀,但对她的其他方面则不敢

恭维。她几乎不接受别人的帮助,也认为自己没有帮助别人的义务,她成绩好,

可每当班上同学向他求教时,她要么说不知道,要么就在给别人讲完之后,将别

人奚落一顿,时间一长,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交往,人际关系越来越差。她也对

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十分不满意,感到孤独、没有归属感,有时孤独感令他窒息,

但不知如何入手改善现状。因为她自己也纳闷:我究竟有什么问题?

分析:该生的人际关系不佳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她是一个不懂得接受,更不知

道给予的人,在她的观念里,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够了,没有给予与

接受的意识,最终将失去支持,生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痛苦不堪。不懂接受

与给予,不仅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且影响了心理健康的水平。

13.小杨是大三的一名学生。一直以来,他都觉得周围的人都不喜欢他,都

对他不满。三年来,几乎没有朋友,同学也鲜有来往,他很孤独,但从内心来讲

他却很想交朋友。 一开始,小杨和同学们还是有来往的。一次在寝室看到几个

同学在忙碌,小杨便问有什么喜事,同学们说晚上有一同学过生日,问是否愿意

一起去,每人凑30元。小杨觉得没有能力承担,但这次以后,同学过生日再也

没有人喊过小杨了。 还有一次,有一个同学因为小杨帮助了他,所以要请小杨

吃饭。在饭馆等他的时候,小杨觉得很饿便自己先点了一份面条,结果这位同学

来了以后非常生气,但小杨觉得饿了先吃一点,很正常,两人不欢而散。 大二

的时候,小杨忍受不了同寝室人的吵闹,就到校外租了房子。虽然清净多了,但

是同学都不理他了。

分析:小杨的主要问题是在人际关系交往上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和看待问

题,他的思考方向都是从自我的角度思考其行为的合理性,明显缺乏换位思考。

所以小杨在思考和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时不能正确地归因,更不能从他人的角度

去反思其行为的不合理性。

14.张某,男,大二学生,自述在中学时候是一名优秀生,一次考试得了急

性肠炎,结果成绩不理想,此后每次走进考场就会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脑子里

不知该想什么,心理越急脑子越不听使唤,以至思维无法正常进行,可走出考场

时,一切恢复正常,然而为时已晚。

15.李某,女,大一学生,自述自幼学习上进,深受老师的器重,每逢市里

的一些学科竞赛,学校都推荐她参加,这对她的精神压力很大,她本人对数学兴

趣不浓,但是教师仍然很看中她,自己认为这是一种荣誉,是学校和老师对自己

的器重,也不好违抗。考前一夜没睡,在考场上脑子很乱,原来复习过的内容也

想不起来了,急得浑身出汗,心慌意乱,勉强交了试卷,考试失败,从此一遇到

重要考试,考试临近期间就紧张焦虑,特别是数学考试,考前就失眠。

16.说到考试时的感觉,王某显得很痛苦。王某是个正上大二的女大学生,她

平时的学习水平在班里属中等偏上,可考试成绩却非常不稳定。发挥正常时,成

绩能进入班级的前十名,发挥失常时,成绩又可出三十名之外。而这种忽上忽下、

飘浮不定的分数最近却越来越呈一种"居低不上"的发展趋势,因为她现在几乎是

一见考试就发怵,所以考试时发挥得"不正常"已成了她的"正常"现象了。

分析:这三例都是考试焦虑,主要是由于心理负担太重,使情绪一直不能平

静,反而影响了考试的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帮助和指导。一是考前减压,

考场压力是由于巨大的心理压力造成的,因而减轻压力就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之

一,消除对考试的不必要顾虑,对成绩的期望值不要过高,退一步讲,万一没考

好也不必惧怕,补考及格同样升级毕业。二是树立自信,消除紧张情绪,分析自

己个性中的优点与缺点,通过心理测查,进一步了解自己在个性特征中的强项和

弱项,有意识地克服敏感多疑,顾虑重重、情绪不稳定等弱点,培养和训练豁达

大度的个性。三是改善睡眠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加强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调节神经功能的紊乱,有助于睡眠的改善,同时要有意识放松情绪,在考前不要人为的增加紧张。四是合理安排学习,劳逸结合,考前认真学习,不打无准备之仗,应加强平时的复习和练习,但也要注意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科学地运用大脑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7.某男自述对一切活动丧失兴趣,对于象休闲、娱乐等应该高兴的活动都不能产生愉快感,自觉有能力又对前途悲观失望,反复出现想死念头,精神十分痛苦,治疗愿望强烈。

18.某女自述第一学期期末本来踌躇满志准备获取奖学金的她未能如愿以偿,从此情绪低落,变得郁郁寡欢,无心学习,也无法处理好与同学的人际关系,还整夜失眠,意志消沉。

分析:这两例都是抑郁的表现。在大学生中有抑郁现象较为普遍,只是或轻或重罢了,归其原因是由于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取向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与正确评价,并首先采取自我否定。一般这样的学生情绪都比较低落、不稳定,做事情没有兴致,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心理情绪积聚,对学习、生活肯定会造成影响,严重的则会患上抑郁症。治疗时采用一是认知疗法,使患者认识到病症的发生与自己的个性有关,对自己能力的估价要客观公正,勇于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要过分沉迷于理想世界中,要多和身边的朋友谈心、交流,释放出自己的压力;二是催眠暗示疗法,引导患者体验患病前的美好经历,多次反复巩固疗效;三是寻求社会支持,这就需要向周围的人诉说自己的烦恼,引起周围人群的关注,从而获得帮助与支持。

19.某大学二年级学生赵某,长相一般,家境也一般,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人际关系很糟糕。大学一年级时,她的学习成绩是寝室六位同学中最好的,她常常以此为傲。可是大学二年级时,寝室有一位同学的外语成绩优于她,她心理觉得难受,便趁这位同学不在寝室时,将其听英语磁带的收录机损坏。后来又有两位同学的总分超过她,她觉得无地自容,感到痛苦不堪,坐卧不宁。有一天深夜,趁同学们睡着时,她用剪刀将那两位同学摘下的隐形眼镜各捅破一个,内心获得了暂时的平衡。事后又不断的谴责自己,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罪恶感,导致自我否定,进而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20.小李与小张是艺术系大三的两位女生,住同一个宿舍。开学不久,两个

人便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李活泼开朗,小张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张逐渐觉得自己象一只丑小鸭,而小李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小李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大三时,小李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美术作品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张得知这一消息后妒火中烧,趁小李不在宿舍之机将小李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小李发现后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

分析:这两例都是因为嫉妒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的典型案例。强烈的己不如人的嫉妒心击跨了她们的理性,采用了损人不利己的幼稚行为来发泄。嫉妒心强的人总是喜欢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偏高,不肯承认自己某些方面与别人的差距,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把别人的长处与发展当作自己成功的绊脚石。这种自以为是和刚愎自用的态度既不能使人信服,也往往容易走向极端。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克服呢?(1)认清嫉妒的危害,嫉妒的危害一是打击了别人,二也伤害了自己、贻误自己。遭到别人嫉妒的人自然是痛苦的,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在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有继续延误了自己的前途。(2)克服自私心理,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只有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3)正确认知, 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4)完善个性因素,大凡嫉妒心理强的人,都是心胸狭窄、多疑多虑、自卑、内向、心理失衡、个性心理素质不良的人,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因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5)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公平、合理的竞争是向上的动力,对手之间可以互相取之所长,共同进步;还必须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21.一女生自述,刚上大学时,有些不习惯,不过适应能力还算好,不觉得很生疏,虽然比较内向,但与班里的同学相处还比较好,可是总觉得自己压力很大,干什么事情总是没有精神,情绪很不稳定,尤其是临考前几天,大家都在复习,自己不想看书,觉得很难受。 经常一个人行动,上课、自习、吃饭、觉得一个人很自在,不受约束。当情绪不好的时候,不想跟任何人说,就吃东西。常常是一个人在这个食堂吃过,又跑到另一个去吃,然后再到超市买一大堆饼干或者别

的什么东西回宿舍吃,我觉得我近乎疯狂,不可理喻,我就想让胃撑满,有时近于疼痛,好像这样做就会得到快感和满足,当吃东西的时候,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是就是无法控制自己,就想不停的吃下去,什么都不要想。不想跟任何人说话,不想做任何事情。 但是我发现这种发泄带来了更多的问题。首先是钱的问题,我买的东西越来越贵,次数越来越多,好像越贵才越刺激,才越满足,但家里并不宽裕,觉得对不起父母,因而自责。另一个问题是长胖了,这是一个女孩子很敏感的问题,自己也不例外。把精力放在与学习无关的事上,这样生活不规律,学习不规律,饮食不规律,觉得生活学习一团糟,对什么都很没有信心,对什么都没兴趣的原因吧。觉得自己对不起所有的人,父母、同学,师长,包括自己,可是还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觉得好像有两种人格在厮杀,很可怕,但是不知该如何做……

分析:这是一例以抑郁为主要特征的情绪问题,具体表现为: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兴趣减退、体重剧增、消极的自我观念、注意力不集中。通过面谈以及对她以往生活经历的追踪,核心问题仍然是情商问题,不断地吃只是为了缓解心理压力与焦虑,尽管她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但却无力控制。其实,在我们的女大学生中,为缓解抑郁而拼命吃、喝、玩、购物、上网等现象也并不鲜见。通过积极的心理辅导,该同学已经基本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

22.张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为害羞,上大学以来,她从不与人多讲话,与人讲话时眼睛躲闪,不敢直视对方,像做了亏心事一样。一说话就会脸红,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好像全身都在发抖,而且,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老觉得别人讨厌自己,最怕与男生接触,特别是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就会不知所措。也很怕老师,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她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如今在家人,朋友面前说话也不太自然,由于这些恐惧心理障碍,她极少去社交场所,也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和生活。

分析:经了解,该女生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从小父母对她要求极严甚至是苛求,没有考好就会被父亲打骂,而且不准其与男孩子玩耍;同时,曾在

中学时常因没能响亮正确地回答问题而受到老师的指责和同学的讥笑,这些都加深了她对人际交往的自卑、紧张和恐惧,最后发展为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的治疗是以心理咨询为主,并辅以心理治疗,如转移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等,尤其是系统脱敏法效果较好。

23.一女士来电:说她弟弟最近一两个月以来,他反复说他恨他身边的人,他想让跟他过不去的人不得好死,然后自杀,他觉得人活在世上是受罪。

分析:经了解该女士的弟弟是在一种畸形的爱中成长起来的,他在家中是焦点、是重心,他所需要的都无条件地满足,他以为自己生来就是被爱被关心被需要的,根本没有感激之心。当他进学校以后,他想用他在家中习得的为所欲为的行为对待伙伴们,小伙伴们立即回击他的霸道。这时家长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孩子亲社会的行为方面出了问题,缺乏社会感受性,而是用一些过激的行为进一步强化了他的错觉。他从小就不懂得关心他人,不知道满足他人的需要,长大了也不会与人相处,被同伴所排斥。他们不信任别人,容易猜忌别人怀疑别人,久而久之,他们的心中就只有恨了,偏执性人格也就渐渐形成了。偏执性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是广泛性地猜疑和不信任。他们感到受到他人不公正的对待,并对此怀恨在心,对那些有点轻视自己的人,他们会长期持久地充满怨恨。由于他们的猜疑和冷漠,他们与人无法建立起来亲密的关系。他们对外部危险过分敏感,常常把自己的情感不自觉地施加于别人身上,这样就容易导致偏见。

24.张同学喜欢追女生,喜欢炫耀他与女生的亲密接触,他不仅追院里时尚漂亮的女生,而且追有男朋友的女生,每次他都能制造出轰动性的新闻来。他是院里的帅哥,刚进大学时,大家最先认得他,他比别人高出一个头,球打得好,歌也唱得好。后来大家忙着搞学习也就慢慢忘记他了,课堂的讨论没有他,各类学习竞赛没有他,年终的奖学金也没有他。他觉得很失落,他喜欢当明星的感觉,但他的学习基础差,学习起来很困难,上课听课很困难,在学习上他不能被人关注与赞美。怎么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对他来说,感觉最好的时候就是搂一个美女在校园人口密度最多的地方招摇过市,或者在众目睽睽之下吻一个娇滴滴的女生,或者他与某某某的恋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就这样,他炮制了一件件桃色新闻,他永远都是其中的主角。

分析:自恋型人格者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为,贬低明显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嫉妒取得成功的人。其实他们的行为在童年

时就有了其原型。例如 :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注与赞美 ,每当父母忽视这一点时 ,他们便耍无赖、捣蛋或做些异想天开的动作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何仁可的行为其实是童年的自我中心行为的翻版 ,是幼稚的。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时,他不能选择具有建设性的行为,而是退行到了儿童时期,用与女生谈恋爱来吸引人的注意。

25.范某,曾在某医院病理科工作,患强迫症约十年。主要表现为科内工作后,回家要全身洗濯,以致后来无法从事病理科工作而调动,仍然恐惧把病理科的脏物带回家。

在第一次会谈中,治疗者和患者有这样一段对话:

治疗者:在病理科工作一天回家后,换换鞋、洗洗手都是应当的,然而,见到病理科的同事都恐惧,他们送来的工资钞票都要消毒,他们坐的椅子也要反复擦,有这种必要吗?

患者:从道理上讲,我也觉得没有这种必要,但内心还是认为被污染了。不洗不足以解除我的恐惧。

治疗者:假如强制自己不洗,会怎么样?

患者:不行,不洗就非常紧张,很恐惧,连饭都吃不下,最后还是要找时间补洗,直到满意了才放心。

治疗者:打个比喻,现在屋子里有各种年龄的人,老人,成人和儿童,都在高声讲话,我大声制止他们说:“你们谁在乱吵嚷,我就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只老虎咬掉他的鼻子。”请判断,什么年龄的人才当真相信并害怕呢?

患者:当然是小孩,不懂事的小孩,你那是吓唬二三岁小孩子的。

治疗者:为什么?

患者:因为不合乎成年人的经验和逻辑„„衣袋里不能取出老虎。

治疗者:你见到了病理科的人,听到病理科的消息都害怕弄脏了,甚至一提到病理科都心情紧张,当真地恐惧,而且用一些多余的行为来消除这种恐惧,这到底是成人逻辑还是幼儿心理?

患者:这样看来,似乎也是幼儿心理,不合乎成年人的逻辑„„。

此后,治疗者进一步向患者讲解了其行为是由成年人不应有的恐惧心理支配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幼年期形成。在成年后,遇到心理冲突后即显现出起了支配作用。单用控制的方法是不行的,要用成年人态度对待它。并要求患者思考,写书面体会和回忆生活经历。

第二次会谈时,患者表示情绪好多了,老是念叨治疗者的话来状胆,但恐惧心仍存在,遇事不洗就不能安心。治疗者指出用治疗者的话来壮自己的胆,这种方法虽暂时见效,但实质上仍未摆脱儿童心理的束缚。并指出作为一名成年人不能迁就内心的幼儿恐惧,不能允许它主宰自己的行为。

第三次会谈,患者对此已有了认识,在书面体会中表示要坚决用成年人的态度去揭露、批判自己的幼年恐惧。同时在行为上也有所表现,对病理科的恐惧减轻。

第四次会谈(上次会谈后四个月),患者自述心情好,在家表现已完全正常,对病理科不怕了,单位来人送工资也不反复洗了。治疗者嘱咐患者主动适应环境,常常警惕不要让儿童恐惧再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之后的随访,患者精神状态仍正常。

26.某女,喜欢表现自己、高谈阔论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如正高声谈论着什么,有男的看他一眼,立刻眉飞色舞地“啊,怎么怎么„„”;情感丰富,好感情用事,两人好时,穿一条裤子都嫌肥,为一个包子的事,一扭脸“不跟你好了” 分析:这属于癔病型人格,与受教育程度有关。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社会阅历的增加,这种人格可以完善起来。

27.小马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由于毕业的学校只是一所普通高校,而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如今也不再是热门专业,再加上在学校又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和表现,小马一想到要去面试就心里发慌。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到了人才市场,小马面对招聘方的提问紧张得话都说不清楚,尤其当别人要求他介绍一下自己的优点时,他就会觉得特没有底气,本来想好的一大堆台词却不敢说出来。到现在,简历是递出去了不少,却没有一个回音,小马更加没有自信了,觉得毕业生那么多,自己完全没有竞争力,于是,他干脆不去找工作了,准备继续读书。受到挫折失去自信 。

28.小梅对自己的期望值也很高,希望自己毕业后能进一家大公司工作。可是,本来自信满满的她没想到自己看上的每家大公司招聘都会吸引大批的优秀毕业生,而自己虽然也不错,但是跟别人比起来,公司自然要挑优秀中最优秀的,于是,求职屡屡失败,小梅的自信也随着一次次的失败而逐渐消失。而当她开始转变自己的想法,把求职的对象瞄准在一些中小企业时,对方大多又要求有工作经

验,而以她的资历,自然是不够资格。现在她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对自己一点自信心也没有了。

分析: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由于自身的能力不足,由此而产生焦虑和不安是自然的,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屡屡吃闭门羹,这也会给他们的自信心造成一定的打击,容易产生“就业焦虑症”。因此,青年的自信心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自信心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得到提高。

29.某用人单位到学校来招毕业生时,小李去面试,可没有几分钟就被淘汰下来了。据了解,小李是因为得知与其一起来应聘的有武大和华师的“高手”,深信自己无用武之地,一时间信心全无,甚至想打退堂鼓,结果很快就被淘汰下来了。

分析:自信心不足,自愧不如,是自卑的心理表现。心理学家认为,自卑属于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作出过低的评价。青年对与别人的关系、别人对自己的关系、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因而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面对竞争性的活动,怕受到挫折被嘲笑而往往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而求职并非一般性的竞争活动,如果在有限的机会面前畏缩退让、精神不振,只会让本该属于自己的工作白白丢掉。

30.小张是一名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在求职期间,很多用人单位都抢着要她。但小张偏偏就有自视过高的缺点,对那些令其他同学羡慕不已的单位不屑一顾,所以迟迟都不愿与之签约。最后当她有危机感时,以前的那些用人单位都拒之于千里之外。

分析:过分的优越感和自负感都属于高自我价值感。过高的自我价值感是优秀毕业生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他们自信、有活力并非坏事,但是在求职期间,人才济济一堂,职位供不应求,用人单位的选择也决不会是唯一的,而且他们对这种缺乏自知之明、自视清高的毕业生是最有戒心的。高自我价值者在求职期间应保持一种谦虚平和的心态,多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多听听别人的想法和意见,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想法的极端性。在与用人单位交流的时候,要尊重对方,客观评价自己的实力,正确处理双方关系,必要时,还应该向家人和老师征求意见,以便明智地作出决定。

31.女大学生文某,人长得非常漂亮也很开朗。平时喜欢上网,她有许多网友,大家都聊得挺好。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和其中一个男孩聊得特别投机。经

不住好奇心驱使,和那男孩见了面,风流倜傥的他让文某更加动心,她深深地爱上那个男孩。接下来的日子,她只要有时间便和他在网上或见面交流,从此网恋就变成了现实中的恋爱。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文某发现男孩有许多像她这样从网上骗来的女朋友。原来男孩一直在欺骗她,这就如晴天霹雳,文某心里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没有心思做任何事情,甚至割腕自杀。

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恋成为一种新的恋爱方式。互联网络特有的便捷性、隐蔽性等优势让大学生很快地接受了这一恋爱方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网恋成了一种时尚活动。空闲时间多、上网方便的大学生自然对这一方式趋之若鹜,个别女大学生因网恋而上当受骗。文某的这种网络心理障碍属于情景性忧郁,她把自己真实的情感给了一个并不真实的人,因此造成心理障碍。网络是虚拟的,它可以让人们随意幻想,不受现实的约束,往往让女大学生沉溺其中,在幻想与现实之间产生矛盾和困惑,过度的幻想使她们产生了病态心理。

32.婷婷,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十六七岁的花季年龄,在刚离学校不久,因为沉迷网络,通过QQ聊天,结识了一位朋友,两人偷食禁果,造成大出血,险些断送性命。

分析:除了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常规性知识的教育外,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的健康状况,重视网络知识的科普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转变传统的心理教育观念和模式,给学生“网民”提供“影响”“选择”“服务”和“引导”,而不是提供“说服”“说教”或“灌输”,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心理活动为中心,促进“网络人”的人格现代化。要进行必要的青春期的性知识教育,通过正面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解除心中对异性的神秘感,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异性朋友。

33.小玲,女,某校高二年级学生。敏感多疑,性格内向,为人单纯,智力正常,人长得白白净净的,个子比较娇小。在班里成绩一般,高一刚入学的时候稍微好一些,而后来略有退步。在校常规方面表现良好,听从老师的管理,就是经常离家出走而去上网,但最终一般都是自己跑回家的。 家庭成员有父母、妹妹和弟弟,和父母的关系很紧张,经常很少说话的。沉迷上网视频聊天,喜欢听音乐。

分析:经与其父母交流得知其父母做生意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她,与父母的沟通很少,弟弟妹妹又很小,她就觉得和家人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感觉很孤独;父

母的教育方式不对,非常专制和粗暴,经常打得她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好多天才能消失,还经常冷言冷语加讽刺;学业成绩下降,有些知识不懂,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且对自己未来也茫然,从来做事没有计划性,特别是周末喜欢不回家而到网吧上网,迷恋上了网络;造成逆反心理,觉得父母不要我做的我偏要做,喜欢和父母对着干;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人际关系不很融洽,这些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小玲迷恋网络,应从改善人际关系入手。

34.大二女生小高,3月份来咨询时,说自己很矛盾,既想努力复习专升本,又想努力把英语四级考过,但不知如何入手,不知选择哪一个。老师告诉她无论选哪一个都是有发展意义的,关键在于果断决策。她告诉老师,先努力专升本。4月份再次来询时,说一直很矛盾,自己并没有认真复习,肯定没希望,于是又决定安心复习英语。这样徘徊不定、无心专一,成功希望会是未知数。

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例子,满心的想法与追求,始终无法付诸行动,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失败,因为她始终没有行动起来,想的太多可做得太少,很难让自己潜下心来做事。应加强自我控制能力训练,强化意志品质。

35.小闫,人文科学系学生,由于决定不了工作去向 ,特求助于心理咨询。父母给她找了一个在家乡县城中学当语文老师的工作,原因是工作稳定,不具风险,而她却想做市场营销或管理类工作,遭到家里的强烈反对,因为这类工作不稳定,不是正式的单位,发展空间大,但有风险,不保底忧。

分析:可以和父母交流,基本保留自己的意见。其实现实与兴趣的冲突在很多人内心都会存在的,做出取舍的最好办法,是认清自己,了解现实,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样的事,可获什么样的成功,也包括自己的价值观,即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优势特长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盲从和随波逐流,并且可以在两难境地中帮自己做出抉择。

36.学生周某,女,13岁,小学六年级,身材瘦弱,说话声音低弱,胆怯,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做事认真努力,上课不爱发言,成绩优秀,整天不开心。即使特别高兴的事也高兴不起来,要么放学不愿意回家,要么回家之后进门就吃饭,要么到家进屋闭门看书、睡觉,极力封闭自我,与人相隔,与事不乐,消沉寡欢、紧张压抑,所以放学就后就磨蹭时间,在外拖延,老想跟同学多玩一会,自感只有在学校跟老师聊天或跟同学在一起玩耍时,才有轻松感。一进家就兴意巨降,异常痛苦。

分析:自卑、压抑、忧郁是关键的心理问题,童年的家庭环境造成了她自卑、压抑、忧郁的性格。她的心理问题是从童年时代的家庭成员关系的觉察开始的,父母离异对她造成很大伤害,从小失去幸福家庭的生活,失去父母本应的双亲抚爱,使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害怕失去,所以做事努力,尽可能让别人高兴,害怕做错、说错;但由于大人的经常指责,使得胆怯,忧郁,害怕,没有家庭幸福感、安全感、舒适感,从未感受亲情无限之美,对自己失去信心,深感孤独,缺乏童年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生活,由此形成怯懦、自卑、畏缩、抑郁等人格特征。属自我成长问题而导致的情绪困扰。要帮助她达到自我认识和自我赏识,树立自信,寻找和创造家庭温暖,坚信阳光是灿烂的。

37. 林某,女,13岁,初中二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她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初的两个月还正常上学,但是两个月后却经常缺课,不上学。

分析 :通过与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在她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女儿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她既胆小怕事又固执任性。不久前,父母离了婚,使她受到很大打击,加上她母亲常常在女儿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 措施如下: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她摆脱心理困境;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激发起她对生活的热爱,学会自强,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

38.李某,女,17岁,是单亲家庭的独生女儿,个子高挑,五官秀丽,漂亮的外表深得人喜爱。该生在学校自觉遵守纪律,没有迟到、旷课等现象。上学、放学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在课室往往也是一个人独自在座位上发呆,很少与同学交谈,上课经常开小差,心不在焉。平时遇到老师、同学也不打招呼,老时想着回避他人的目光,总之,那副可怜楚楚的样子与她漂亮的外表极不相称。

分析:小李患有轻度自卑封闭症,这种心理症状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孤僻,拒绝与外界交往,做事缺乏自信。导致小李患有此症状的直接原因是家庭的变故,主要原因是缺少关心和爱护。处在花季时期的小季,渴望得到亲人、朋友的关心、

爱护和理解,而此时的父亲由于继母的出现而忽视冷落了小李,终日闷闷不乐的小李在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后,渐渐地产生一种自我封闭的心理。 措施如上。

39.张某,大三男生,来自贫困农村家庭,父母文化不高,父亲管教极为严厉粗暴,动不动就用棍子打人,而且还不准哭,非常害怕父亲。自诉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平时在班上默默无闻。大学三年级了,还没有与本班女生说过几句话,有的女同学进校三年来,都没说过一句话。每次见到女同学就低下头,不知所措,看到许多人有女朋友,也想谈一个,可就是不知和她们说什么,有点象老鼠见到猫的感觉。和男同学可以打打闹闹,可就是不知道如何与女生交往。象张某这类从农村出来,家境不好,家庭管教严格的男生,害怕与异性交往,这类男同学在高校并不少见。

分析:这类同学以男同学居多。由于中学时代过多关注学习,缺少与异性交往的机会和经验,随着进入大学,性意识的萌发,特别希望得到异性的关注,但却表现得格外羞涩与敏感,不懂得如何与异性打交道,有时甚至回避与异性的交往,而内心里又极度渴望,导致情感压抑,在异性面前表达不畅,手足无措,缺少自信,反而得不到异性的青睐,深感痛苦。

40.小樊与小路是高校“夫妻部落”中的一员,两人在校园外租下一套房子,过起了同居生活。两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双方对未来都没有太明确的想法,目前生活在一起只是为了“相互取暖”。

分析: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青年人“知、情、意”不平衡。可能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那么意志力就更弱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对性布满渴望,但是真正了解的并不多,也有的情侣因为是否需要发生性关系而闹翻,这些都很深地困扰着现在的大学生。学生们可能没有很强的意识,那就是爱和性不仅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体验和感受,它背后还有一个严厉的责任问题。这些是不可回避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健康、科学地对待性问题,了解性问题,更要理智思考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大学生精神健康很重要的一部分。

41.前段时间大连一知名网站的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出租自己”的帖子,引起了许多网友的注意。帖子称,“本人欲将自己出租,只要不违背法律的要求都在考虑范畴!陪聊,陪逛,陪吃„„价格再议。”发帖人自称是一名22岁刚从新西兰回国的大学生,“出租自己”只因为“太无聊”。

分析: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在一种不成熟的状态下,凭着自己青春期的冲动,把任何事物都看得很美好。他们缺少挫折锻炼,心理承受力太弱。另外,在大学里,可能无形之中同学之间会有一个比较,比如同宿舍的人都有男(女)朋友了,但是自己没有,那么可能就造成一个心理落差,情绪上很不稳定,精神比较空虚。有的则是一旦失恋后,就痛苦不堪,无法恢复自己正常的生活学习,好像没了恋人就无法生活了似的。真正的爱情是有独立性的,大学生恋爱,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恋爱失败了,也只能说可能彼此不是最适合的,而且,还可以通过失败的恋爱吸取经验,从中学会怎样和异性交往。

42. 某男,21岁,大学三年级学生。平时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从没有和哪一个女孩子特别亲近。然而不久前做了一个梦,梦中居然和别人发生了性关系。梦醒后他愧疚不已,感到犯了乱伦的罪过,无颜面对他人。后来又做了一个梦,梦中和班中的女团支书发生了关系。潜意识中似乎在证明什么,他不相信自己道德如此败坏,竟这样下流无耻,担心团支书因此受到伤害,以至于不敢面对她,只要她在教室,他就看不下去书,如果单独与她不期而遇,一天便会心神不宁,强烈的罪恶感使他不能安心学习。他担心自己要变成性犯罪分子,有时还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精神病,为什么会如此不正常。心理的负荷使他不敢入睡,生怕“旧梦重温”,讲又讲不出口,想也想不开,忘更是忘不掉,万般苦闷中他走向咨询室。

分析: 使这位大学生苦恼不已的梦叫做性梦。这位大学生之所以不能自拔的原因是荒诞怪异的梦中带有乱伦性质和不存在的可能,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内疚心理,以至于怀疑自己,害怕睡觉。人之所以会做性梦,是生理和心理综合活动的结果。梦中的情景,都与梦者平时经验和思想活动有关。由于梦是一种典型的无意想象过程,所以性梦不免荒诞离奇。在性梦中出现的不合常规的性恋动作与性对象既不表明其人格特征,也不表明性梦者的伦理道德修养水平。因而性梦之后完全没有必要自责。 用认知领悟疗法,减轻他的心理负担和内疚,并对他的性梦做个性分析,加强性格基础的培养,使自己的生命能量得到积极合理的宣泄。平时行动多注意扩大人际交往,保持和正常的异性交往,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阅读有关生理和心理的书籍,提高这方面的知识水平,增加心理的认识、判断能力。

43.某女生自述:自从上了大三以后,就觉得自己变得很敏感,别人的语言、

语气、眼神、动作都会引起她的不舒服。变得很固执,经常为小事伤感,经常为寂寞伤心,不能体验轻松快乐。变得很暴躁,对学业心烦,看见一本本厚厚的书就心烦,做起一道道难解的题便心烦,看到别人学习也心烦。上课、上自习总是一会儿瞧这个人一眼,一会几瞧那个人一眼,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和好朋友在一起学习,也觉得不自在;跟她们一起走路,也觉得不舒服。大一时没有这种现象,大二就有了,到大三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谈了一个男朋友,他早自己一年毕业了。大一、大二时,总是由他陪着上晚自习,周末陪自己玩,当时很开心,学习成绩也好,现在他陪自己的机会减少了,所以心情总不好,总想他能够天天陪我。有时他答应回来,又失约了,情绪便特别低落,甚至想哭。想到旷野上呐喊几声,每每看到班里的其他同学一对一对地在一起,好羡慕,嫉妒。

分析:这类问题属于心理失调,心理失调会引起心理紊乱和智力活动低落、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心不能二用,造成大学生心理紊乱的主要障碍是恋爱,一旦恋爱关系出现,将面对平时用理性掩饰的、压抑的、从没有向世界显示的那些情欲,它完全不顾大脑的反对,一股脑地表现自己。只有把消耗在恋爱上的心理能量转移、升华到学业当中去,紊乱的情绪才能得到平衡和康复,要不断地问自己恋爱与学业哪一个为先,未来与现在哪一个为重,主动参与文娱活劝,淡化自己的紧张感、积极投入到社交活动中,克服自己的寂寞感。

44.渐进性放松法

“我现在来教你如何使自己放松。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将让你先紧张,然后再放松你身上的肌肉群。先紧张后放松的用意在于使你能体验到什么是放松的感觉。因为只有知道了什么是紧张的感觉,我们才能更容易体验出什么是放松的感觉,从而学会如何保持这种感觉。现在,我让你先体验一下肌肉紧张的感觉。”

(咨询者用手握住求治者的手腕,同时告诉求治者)

“请用力弯曲你的前臂,与我的拉力形成对抗;请用力收回你的前臂,同时体验肌肉紧张的感觉。”(大约持续10秒)

“好,请你放松,不再用力。尽量放松,体验感受上的差异。”(停顿5秒) “这就是紧张放松的基本用意。下面我将让你逐个使身上的主要肌肉群紧张和放松。从放开双手开始,然后是双臂、脚、下肢,最后是头部和躯干。”(停一下)

“现在我请你„„。”

“深深吸进一口气,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请慢慢把气呼出来,慢慢把气呼出来。”(停一会)

“现在我们再来做一次。请你深深吸进一口气,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请慢慢把气呼出来,慢慢把气呼出来。”(停一会)

第二步:

“现在,伸出你的前臂,攥紧拳头,用力攥紧,注意你手上的紧张感觉。”(大约10秒)

“好,现在请放松,彻底地放松你的双手,体验放松后的感觉。你可能感到沉重、轻松,或者温暖,这些都是放松的标志,请你注意这些感受。”(停一下)

“我们现在再做一次。”(同上)

第三点:

“现在,弯曲你的双臂,用力弯曲绷紧双臂的肌肉,保持一会,感受双臂肌肉的紧张。”(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你的双臂,体会放松后的感觉,注意这些感觉。”(停一会)

“我们现在再做一次。”(同上)

第四步:

“现在,开始练习如何放松双脚。”(停5秒)

“好,紧张你的双脚,用脚趾抓紧地面,用力抓紧,用力,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你的双脚。”(停一会)

“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五步:

“现在,我们放松小腿部位的肌肉。”(停5秒)

“请你将脚尖用劲向上翘,脚跟向下向后紧压地面,绷紧小腿上的肌肉,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现在,请注意大腿上的肌肉。”(停5秒)

“请用脚跟向前向下压紧地面,绷紧大腿肌肉,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我们现做一次。”(同上)

第七步:

“现在,我们注意头部肌肉。”(停5秒)

“请皱紧额头的肌肉,皱紧,皱紧,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现在,请紧闭双眼,用力紧闭双眼,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现在,转动你的眼球,从上,到左,到下,到右,加快速度;好,现在朝相反的方向旋转你的眼球,加快速度;好,停下来,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现在,咬紧你的牙齿,用力咬紧,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现在,用舌头顶住上腭,用劲上顶。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现在,请用力把头向后紧靠沙发,用力压紧,用力,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我们现在再做一遍。”(同上)

第八步:

“现在,请注意躯干上的肌肉群。”(停5秒)

“好,请你往后扩展你的双肩,用力往后扩展,用力扩展,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的放松。”(停一会)

“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九步:

“现在,向上提起你的双肩,尽量使双肩接近你耳垂,用力上提双肩,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十步:

“现在,向内合紧你的双肩,用力紧合双肩,用力,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十一步:

“现在,请抬起你的双腿,向上抬起双腿,弯曲你的腰,用力弯曲腰部,用力,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第十二步:

“现在,紧张臀部肌肉,上阴会阴用力上提,用力,保持一会,保持一会。”(大约10秒)

“好,放松,彻底地放松。”(停一会)

“我们再做一次。”(同上)

(休息2分钟,再从头做一遍)

结束放松;(施治者)“这就是整个放松过程。现在,感受你身上的肌肉群,从下向上,使每一组肌肉群都处于放松状态。首先,(慢)你的脚趾,你的脚,你的小腿,你的大腿,你的臀部,你的腰部,你的胸部,你的双手,你的双臂,你的脖子,你的下巴,你的眼睛,最后,你的额头,全部处于放松状态。”(大约10秒)

“请注意放松时的温暖、愉快的感觉,并将这种感觉尽量保持到一至二分钟。然后,我将从‘一’数到‘五’,当我数到‘五’时,你睁开眼睛,会感到平静安详,精神焕发。”(停一二分钟)

“好,我马上开始数数。‘一’,感到平静;‘二’,感到非常的平静安详;‘三’,感到精神焕发;‘四’,感到非常的精神焕发;‘五’,请睁开眼睛。”放松训练的

简化式也能很快地达到深度肌肉的松驰。整组肌肉须同时紧张,然后松驰。其他方法如前:紧张的持续时间是57秒,放松的时间是20至30秒,每一步也至少重复一次,体验紧张与松驰的不同感觉。

45.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大学生与他人在一起,有排斥他人的感觉。

患者:和别人在一起,常常觉得挺没意思,玩得不好,不如自己看书、睡一会儿„„

治疗者:什么样的情况你觉得没意思呢?

患者:要是能和别人谈得挺好还可以。如果别人谈的是我不熟悉的事,我就觉得没意思了。

治疗者: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么想的呢?是不是觉得应该得到别人的承认。 患者:有这样的想法。

治疗者:如果情况不是这样呢?

患者:如果不是„„嗯,我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我„„

治疗者:如果你真是这样想的话,你的反应会是什么?

患者:避开人群,就开始觉得对谈话没兴趣了。

治疗者:避开人群是因为你不在意别人的反应吗?如你确实不在意的话,你的反应会是什么?

患者:„„我是这么想的,如果别人评价不好,那么一个人在人群中就处于劣势;而如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对他来说,交往就是有价值的,对他肯定是有好处的。

治疗者: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想法吗?

患者:要是别人瞧得起我的话,我玩的就来劲儿;如果与别人谈得尴尬就没心思玩了„„如果与某人一次交往就失败了,以后就觉得还要失败,就不在理睬他们了,见面只打招呼,相互不理睬。

治疗者:但是,如果你确实不在意别人的反应的话,你会怎么做?

患者:如果确实不在意,就应该在人群中很自然„„我明白了,对别人怎么看,我应该不在意,要是老计较这些,心胸就会变得很狭窄。

治疗者 :我的问题是如果你不在意——

患者:我还是在意,不在意就会勇往直前„„

治疗者:那么在意是因为什么?

患者:心理上受不了,就不愿讲话了,如果别人讲的是我不熟悉的问题„„还是怕过多暴露自己,怕给人形成某种印象„„

治疗者:“觉得我不行”?

患者:对,这样人家就会排斥我,我就先走一步。这样就形成了我排斥他,心理感觉好些。就像空城计那样,人家不知道你是怎么回事,反而会造成一种神秘感,反而会有一种吸引力„„

治疗者:那么这样做的结果会怎么样呢?

患者:其实我也知道我自己的情况,有时也想学学别的人那么坦率„„ 治疗者:你对他们怎么看?他们有什么特点?

患者:觉得他们挺奇怪的,他们可能特别憨厚,与他们交往就像与家里人交往一样,不觉得紧张。

治疗者:那就是说人群中还有不少人你不排斥?

患者:但这类人只是少数。另一些人,我在他们面前就有一种想证实自己的感觉,就紧张„„

治疗者:为什么紧张?

患者:还是怕人家看不起自己„„

治疗者:怕人看出你的短处?

患者:„„嗯„„

治疗者:那么你是否有短处?

患者:有。

治疗者:有没有长处?

患者:当然也有啦!

治疗者: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是吗?

患者:是的。

治疗者:那么,别人看到了你的短处,你的长处是否就不存在了?

患者:不,还在。

治疗者:别人即便否定了你,你仍有你的长处,而别人即使承认了你,你也仍有你的短处,这些东西并不因别人的承认或否定而消失,是吗?

患者:——(点头)

46.罗杰斯当事人中心疗法案例:

孙ⅩⅩ 女 25岁

患者:我常常想一个问题想通了,又有一个问题出现。

治疗者:(期待的眼神、鼓励)

患者:比如说一会儿觉得知识学多了没用;看看书觉得还是有用,可听说(大气中)臭氧层减少了,(对人类健康不利)这还不是知识太多了吗?(觉得好笑,自己笑了。)

治疗者:你经常为许多事情担忧。

患者:(点头)我还担心现在与一个人关系挺好,以后不好了怎么办?我翻译时,怕上句听懂了,下句听不懂„„

治疗者:听不懂、再问一句不成吗?比如:我在心理治疗时,没听清或没听懂患者的话,就再问问。

患者:(微笑)我怕面子上过不去。

治疗者:(点头)工作几年了?

患者:快五年了。我在外企工作。和我一块工作的另外一个人工作十多年了,又出过国。经理总希望我能顶替那个人(的工作),常问我:“你能担得起来吗?”我觉得我怎么也超不过他,我深怕自己的过错影响(自己的)形象,我(把工作)给辞了。我原是借调的,回原单位有点那个。

治疗者:觉得不好意思、面子上有点过意不去。

患者:(点头。)

治疗者:你原本想在这里干出点成绩来,你现在怀疑自己的能力难以胜任经常的期望和要求,不得不辞掉原来喜欢的工作。工作辞了,又有些遗憾。

患者:我一开始(工作时)期望值挺高的,我是名牌学院毕业的,我不愿让人家说出点什么,我相信我的基础不错,以后不会差的。

治疗者:你回来了,是否又一次面临着对自己前途的抉择和设计?

患者:那当然。我已发现自己的不足,我报了╳╳大学外语提高班,我得充实自己——我现在收入是原来的一半,回来了,人家怎么看我呢! 是不是会说我不行呢?

治疗者:你一方面感觉到职业对你的压力,有进一步充实、提高自己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不足是否影响了个人的形象而担忧。

患者:(沉默15秒,注视治疗者)

治疗者:你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觉得自己是科班出身,事业上应该有较好的表现。工作几年,感觉实际情况与自己的期望有一定距离,你有些焦虑和紧迫感。

患者:嗯!(沉默20秒)

患者:小时我妈说的一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小孩子在家长生气时自己不生气,所以我一不高兴,只是自己想,不跟她说„„

治疗者:打断一下,我还没弄明白你母亲话的意思,这与你向不向她说自己的事之间有什么关系?„„

患者:我妈的话的意思是大人不高兴时,(子女)应该哄着他们,所以我一不高兴就自己想,不跟她说。

治疗者:你的意思是你应该听你母亲的话,父母不高兴时,子女应该体贴哄让父母,想办法让他们忘掉不高兴的事。为避免父母的不高兴,自己不高兴的事,就不要跟父母说了。„„

患者:其实可以跟大人说,能解脱(自己的痛苦)。自己有事憋着不好。 治疗者;看得出来,你比较开朗、健谈,但仍有一些小秘密需要向他人倾述。 患者:有(能够接受)倾述的人,挺幸福的人。

治疗者:你挺渴望友谊,希望有关心你的朋友。

患者:(点头)„„„

从案例当中看出,在咨询中没有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治疗者对患者诉说的内容,不加判断、评论、不予指导,只是引导她表达内心的情绪。在提供良好的气氛中,让患者做出自己的发现和决定。该案例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①治疗者无条件(言语、非言语)的积极关注——对患者的完全接受。②坦诚地交流,治疗者适时坦露自我。如:我在心理治疗时„„③多处感情移入地理解,不仅理解患者言语、动作、表情浅层的意思,而且理解其深层蕴含的内容。


相关文章

  • 心理健康课题工作报告
  • 宿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 工作报告 宿迁市宿豫区新庄中心学校课题组 二0一六年六月 关于<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的工作报告 ...查看


  •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 的视野,具备良好的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处理以及对自我生涯规划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备良好心理素 ...查看


  • 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
  • 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 作者:王延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10期 摘 要: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活动体验.案例分析.研讨交流.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在交往中观察.学 ...查看


  •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 2008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108)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行政及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具有较强教学.科研.管理能力与一定专业技能的高 ...查看


  •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505
  • 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心理学> 课程标准 编 者: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研组 审 核 人: 课程负责人: 编制日期: 2013年 月 日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 ...查看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一部分 前言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 ...查看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标准
  • 当前位置: 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 > 学生处 > > 360pskdocImg_0_xyz 360pskdocImg_1_xyz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360pskdocImg_2_xyz 360ps ...查看


  • [管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 海航集团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 <管理心理学> 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适用年级:2012级 学科带头人: 制订时间:2013年03月10日 专业系审核: 教务处审核: 教学院长审批: 审批时间: 年 月 日 目 录 <管理心理 ...查看


  • 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题目
  • 心理健康:狭义,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完整,协调一致:广义, 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发展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在新型人际关系基础上的设有独特教育目标,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需要专业技 ...查看


  • "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2011-2015)
  • 江苏省高邮中学"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2011-2015) 本指南根据省市教科研规划和江苏省高邮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共分"重大课题"."专项课题&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