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生动的美术欣赏课--[毕加索]

教学案例

一堂生动的美术欣赏课——《毕加索》

一、 案例背景

毕加索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他在西方现代美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毕加索》一课是“西方现代派美术”章节的重点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毕加索的主要艺术经历,理解立体主义风格。学习毕加索勤奋努力,不断探索创新,爱憎分明的优秀品质。

在上课之前,已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查阅有关毕加索相关内容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和总结。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 赏" ,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

二、 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有一个漂亮的、吸引人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20世纪世界美术史上有这样一位画家: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全世界前十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他的作品就占据了5幅;2004年5月,在纽约拍卖场上,他的作品《拿烟斗的少年》更是以34.6亿台币的天价卖出。他是哪位画家?

本课的重点是介绍毕加索的生平,以及他绘画生涯中重要的三个时期。1、

蓝色时期。请学生欣赏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作品,讨论并回答问题。问题设置为:这一时期毕加索作品倾向于哪种色调?这种色调给你什么的感觉?为什么画家这一时期会是这样的心境?2、粉红色时期。教师提出相同的问题:这一时期毕加索作品倾向于哪种色调?这种色调给你什么的感觉?为什么画家这一时期会是这样的心境?带着问题让学生欣赏画家这一时期的作品。设问启发式欣赏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同时,鼓励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大胆评论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3、立体主义时期。请学生欣赏立体主义代表作品《亚威农少女》。谈一谈对这幅作品的感受。教师对什么是立体主义;种风格是如何形成的进行讲授。课件展示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另一幅重要作品《格尔尼卡》。教师说明这幅作品的背景。了解画家创作作品的背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请学生欣赏作品,小组讨论问题:你对这幅作品有什么感受?你在作品中看见了什么?你认为作品中的形象各象征了什么?你喜欢这幅作品吗?本段内容的设计是根据美国美术理论家费德门提出的美术欣赏的程序“既叙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进行的。叙述:在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既作品的内容;分析:作品是怎样表现的?既作品的表现形式;解释:作品表达了什么?既作品的含义;评价:你是否喜欢这幅作品?为什么?既作品的优劣。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自己感受作品,自己阅读作品,并亲自作出对作品的解释和评价,才能横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讲述一段关于毕加索和《格尔尼卡》的小故事,让学生从中知道毕加索是一位热爱和平,爱憎分明的画家。展示毕加索的综合材料作品、雕塑作品、泥塑作品等,让学生了解毕加索是一位风格多变,勇于创新的画家。鼓励学生学习其这种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艺术设计的学生今后将从事平

面广告及市内设计得工作,这就要求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通过安排欣赏现代设计师利用毕加索的作品作为素材,运用到雕塑、包装设计上的作品,可以给学生带来一些启发,开拓思路,让他们知道如何将所学知道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去。

本节课的作业的内容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找一个模特,然后从不同角度对其五官进行写生,将写生的素材组合,创作一幅立体主义风格的人物画。作业的设计一方面巩固课堂知识,让学生更形象、更深刻的理解立体主义,同时大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

三、 案例反思

美术欣赏课在指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的时候,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在欣赏作品时,既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更要从美术文化上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认识美术作品;既要探究作品的技能,又要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还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特征;既要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又要鼓励学生和同学一起积极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讨论和交流。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我认为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室切忌按照设计好的教学过程滔滔不绝,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要进行“对话式”欣赏教学,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

的启发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欣赏教学应该是一个平等的参与和交流的过程。对于学生在欣赏时的表现,教师不能像法官一样给予是与否的判定。西方有句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美术欣赏课来讲,应该是“有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毕加索。”你可以觉得他的作品是美的是怪的亦或平常,这都可以。教师在分析作品时留个空间给学生,而不是僵化于课本或自己认同了的一个观点,通过不断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这无疑给作品贴上了标签,也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既然是欣赏课,欣赏的过程中必然有争论。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形式的展现中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这种模糊区域应该是存在的。教师应该尊重、保护、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发表自己的主张。 徐卉

2014年2月1日

教学案例

一堂生动的美术欣赏课——《毕加索》

一、 案例背景

毕加索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他在西方现代美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毕加索》一课是“西方现代派美术”章节的重点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毕加索的主要艺术经历,理解立体主义风格。学习毕加索勤奋努力,不断探索创新,爱憎分明的优秀品质。

在上课之前,已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查阅有关毕加索相关内容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和总结。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 赏" ,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

二、 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有一个漂亮的、吸引人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20世纪世界美术史上有这样一位画家: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全世界前十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他的作品就占据了5幅;2004年5月,在纽约拍卖场上,他的作品《拿烟斗的少年》更是以34.6亿台币的天价卖出。他是哪位画家?

本课的重点是介绍毕加索的生平,以及他绘画生涯中重要的三个时期。1、

蓝色时期。请学生欣赏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作品,讨论并回答问题。问题设置为:这一时期毕加索作品倾向于哪种色调?这种色调给你什么的感觉?为什么画家这一时期会是这样的心境?2、粉红色时期。教师提出相同的问题:这一时期毕加索作品倾向于哪种色调?这种色调给你什么的感觉?为什么画家这一时期会是这样的心境?带着问题让学生欣赏画家这一时期的作品。设问启发式欣赏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同时,鼓励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大胆评论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3、立体主义时期。请学生欣赏立体主义代表作品《亚威农少女》。谈一谈对这幅作品的感受。教师对什么是立体主义;种风格是如何形成的进行讲授。课件展示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另一幅重要作品《格尔尼卡》。教师说明这幅作品的背景。了解画家创作作品的背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请学生欣赏作品,小组讨论问题:你对这幅作品有什么感受?你在作品中看见了什么?你认为作品中的形象各象征了什么?你喜欢这幅作品吗?本段内容的设计是根据美国美术理论家费德门提出的美术欣赏的程序“既叙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进行的。叙述:在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既作品的内容;分析:作品是怎样表现的?既作品的表现形式;解释:作品表达了什么?既作品的含义;评价:你是否喜欢这幅作品?为什么?既作品的优劣。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自己感受作品,自己阅读作品,并亲自作出对作品的解释和评价,才能横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讲述一段关于毕加索和《格尔尼卡》的小故事,让学生从中知道毕加索是一位热爱和平,爱憎分明的画家。展示毕加索的综合材料作品、雕塑作品、泥塑作品等,让学生了解毕加索是一位风格多变,勇于创新的画家。鼓励学生学习其这种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艺术设计的学生今后将从事平

面广告及市内设计得工作,这就要求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通过安排欣赏现代设计师利用毕加索的作品作为素材,运用到雕塑、包装设计上的作品,可以给学生带来一些启发,开拓思路,让他们知道如何将所学知道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去。

本节课的作业的内容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找一个模特,然后从不同角度对其五官进行写生,将写生的素材组合,创作一幅立体主义风格的人物画。作业的设计一方面巩固课堂知识,让学生更形象、更深刻的理解立体主义,同时大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

三、 案例反思

美术欣赏课在指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的时候,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在欣赏作品时,既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更要从美术文化上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认识美术作品;既要探究作品的技能,又要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还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特征;既要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又要鼓励学生和同学一起积极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讨论和交流。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我认为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室切忌按照设计好的教学过程滔滔不绝,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要进行“对话式”欣赏教学,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

的启发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欣赏教学应该是一个平等的参与和交流的过程。对于学生在欣赏时的表现,教师不能像法官一样给予是与否的判定。西方有句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美术欣赏课来讲,应该是“有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毕加索。”你可以觉得他的作品是美的是怪的亦或平常,这都可以。教师在分析作品时留个空间给学生,而不是僵化于课本或自己认同了的一个观点,通过不断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这无疑给作品贴上了标签,也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既然是欣赏课,欣赏的过程中必然有争论。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形式的展现中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这种模糊区域应该是存在的。教师应该尊重、保护、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发表自己的主张。 徐卉

2014年2月1日


相关文章

  • 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姚洋琳 省璜镇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在美术欣赏中,教师往往在课堂出示欣赏图片后便一讲到底,好多都是自己学到的知识再介绍,有的人云亦云,有的自主观念造很强,意识片面.课堂教学造成教师投入,自己欣赏的章节兴奋激扬但学生漠然 ...查看


  • 美术作品中的形象
  • 美术作品中的形象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 美术形象" 的基本含义和一般特征; 2. 使学生了解和明确美术形象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征; 3. 初步知道美术形象类型的区别以及形象的多样性. 重难点:理论的概括 ...查看


  • 语文课应该怎么上 1
  • 大音希声扫阴翳 拨开云雾见青天 --参加<运城市小学教师交流活动>有感 西灌底小学 杨丽丽 2014年的2月16日的早晨,户外春寒料峭,在盐湖中学的大礼堂内人头攒动,一片春意盎然.来自上海的吴忠豪教授为运城市全体小学语文老师做了 ...查看


  • 2016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马鞍岭中心小学教师 陶艳华 课题:一.巨匠童心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课堂讨论,了解齐百石和毕加索的特征及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能力目标:能让学生自主地从 ...查看


  • 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题
  • 综合问答题及答案 外国美术史部分 1. 何为罗可可艺术? 答:18世界法国宫廷绘画风格.以上流社会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的艳情艺术.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于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 ...查看


  • 美术欣赏教案
  • 美术欣赏 第一讲 美术的概念和范畴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经济贸易交流繁荣.中西文化走向融合的时代中,我国高等教育也正在拓宽视野,努力探索培养各级各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高等学校广泛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加强艺术教育.加强创造 ...查看


  •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
  •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 资料 2009-12-10 11:39:20 阅读839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 中国画内容 中国画(亦称国画)是我国特有的画种,由于民族性格.历史文化传统.审美以及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不同,经过无数画家的努力形成的. ...查看


  • 怎样引导孩子学习美术
  • 摘 要:"美术"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构图.透视.造型.用光??艺术的手段,是创造美.使用美.享受美的一个过程,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状况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状况的标志.引导孩子更好地学习美术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 ...查看


  • 中外美术鉴赏
  • 第一讲 美术的价值 1.审美价值 • 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 • 子恺漫画的审美价值:纯洁.简单.空灵,诗一样的江南情调,如朱自清所感慨的:"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的小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