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中鲁庄公的"四含"

浅说《曹刿论战》中鲁庄公的“四含”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

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

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题目是后人所加。本文又题

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

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曹刿论战》记录的历史是这样的: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出兵进攻鲁

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是战是降?若战,“何以

战?”针对这个问题,文中记述了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及曹刿对战

事的分析。在确定“可以一战”之后,曹刿为鲁庄公出谋划策,共

同指挥,终于在长勺之战中,使弱小的鲁国击败了强大的齐国的进

攻,取得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范例。这里,本文不对曹

刿卓越的军事才能多加评论褒奖,战争取胜固然和曹刿有很大的关

系,然而我认为也和鲁庄公本身的“四合”有不可或缺的关系。它

就是鲁庄公在发动长勺之战时,实现了四合:天合,地合,人合,

己合。

一、鲁庄公实现了天合:符合天时因素

在《曹刿论战》一文中,“齐师伐我”的时间是公元前684年的春

天。鲁庄公默认了曹刿的作战指挥权,没有横加干预,抓住了有利

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并且抓住了恰当的

“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望其旗靡”时,乘胜追

击,大获全胜。这两点是“天时”因素。这是因为齐军劳师远征,

利在速战,其后勤补给难度大,利在速战,而鲁军可以就地补给,

利在持久,所以,鲁国实现了天合,在合适的作战时机出击,这是

鲁国之所以取胜的一个原因。

二、鲁庄公实现地合:符合地利因素

“战于长勺”,说明当时作战的地点是“长勺”。当时的鲁国据今

山东西南部地区,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长勺位于鲁国境内,在

今山东曲县北。

长勺的地形适合车战,并利于伏击和“逐齐师”。《泰安府志》载:

“杓山,在县东北六十里,状如杓。”《莱芜市地名志》载:西杓山

“村南有山名杓山,以山名村。因此在杓山以西,故名西杓山。”

春秋时作战主要用战车,战场必须适合车战,杓山以西、以南的大

河为汶河上游,是鲁国通齐国的交通要道。鲁军沿汶河而上,过长

勺氏地,再沿淄河而下,过莱芜谷,就可到达齐都临淄。此道后又

称孔道,适合战车行军。杓山前的大河,河床平缓,最宽处达1公

里余,东西蜿蜒长达10公里,适合大规模的车战,并符合《左传·曹

刿论战》一文所述的地形条件。

长勺的地形进可攻,退可守。此地的长勺氏是分封给鲁国的氏族,

因此鲁军能得到长勺氏的支持,站稳脚跟,布阵迎敌。此地又是鲁

国的边境地,东北10公里就是齐国修建的齐长城青石关,因此齐

军可以在边境集结军队,而鲁军在战胜齐军后,可以“遂逐齐师”。

所以,长勺氏地符合长勺之战的必要条件,是长勺之战的理想战场。

三、鲁庄公实现人合:符合人和因素

鲁庄公对官僚地主合。在《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做到了“衣食所

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说明他不贪,他不像有的人贪得无厌,

穷奢极欲,而是能够与他人分享,所以他能取得官僚地主阶层的支

持。 鲁庄公对百姓合。在《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做到了“小大之

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说明他取得了百姓的支持,他做到了尽

忠职守、体恤下情、真心诚意为百姓办事情。不管事情涉及谁,不

管事情(案件)大小,虽然不敢说能够明察秋毫,但他一定会依法依

理秉公处置,绝不因为涉及到某些人而昧良心制造冤假错案。这样

的君主怎么能不赢得民心呢?老百姓怎么能不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奋

勇争先呢?

鲁庄公对谋臣合。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请求说“战则请从”,说

明他取得“非肉食者”曹刿的支持,曹刿是一位爱国志士,深谋远

虑,能为鲁庄公出谋,并且愿意身体力行,为鲁庄公甘赴沙场,有

这样的谋士相助,当然是大有裨益。

总之,鲁庄公很好地做到了人合,这是鲁国取得胜利最重要的一

个原因。

四、鲁庄公实现己合

所谓己合,就是指心胸开阔,心态平衡。鲁庄公做到了“己合”

是赢得战争胜利的—个有利条件,也是鲁国取得胜利的第四个原

因。

鲁庄公心胸开阔,他有尚贤的胸怀和一双善听的耳朵。一个昏庸

的国君是不可能听命于人的,刘备并无经韬伟略,他能利用诸葛亮

之智,最终成就一方霸业;刘邦本是一市井无赖,但他能用张良之

才,萧何之术,韩信之勇,终成汉朝开国之君。鲁庄公同样也有这

种情商,鲁国统治者在战前进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为展

开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作战中,鲁庄公又能虚心听取曹

刿的正确作战指挥意见,遵循后发制人、敌疲我打、持重相敌的积

极防御、适时反击的方针,正确地选择战场,正确地把握反攻和追

击的时机,从而牢牢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赢得战役的重大胜利。

鲁庄公还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修为。“公与之乘”四个字,特别让人

感动。鲁庄公是一国之君,位高权重,而曹刿和他的地位悬殊。《辞

海》的注译里没有关于曹刿的生卒、生平详考,不过应该可以知道

的是他至少不属于“肉食者”,也就是说他不是“当官”的,否则

不会有“肉食者鄙”的评论。但不管他是“武士”,或只是一介平

民,他和鲁庄公的地位太悬殊,鲁庄公却可以与没有官职的庶民探

讨国家大事,并且让他与自己同坐一辆车,作战时,主动让出军事

指挥权,战争胜利后又虚心下问,心态平和,情商颇高。

综上所述,鲁庄公的“四合”在齐鲁之战中,取得了关键性的作

用。他虽不是一个智商很高、谋略出众的国君,却也不失是一个明

君,没有鲁庄公的“四合”,仅凭曹刿的一己之力,并不能取得以

弱胜强的不俗战果,所以在褒扬曹刿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鲁庄公

的作用。

浅说《曹刿论战》中鲁庄公的“四含”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

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

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题目是后人所加。本文又题

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

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曹刿论战》记录的历史是这样的: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出兵进攻鲁

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是战是降?若战,“何以

战?”针对这个问题,文中记述了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及曹刿对战

事的分析。在确定“可以一战”之后,曹刿为鲁庄公出谋划策,共

同指挥,终于在长勺之战中,使弱小的鲁国击败了强大的齐国的进

攻,取得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范例。这里,本文不对曹

刿卓越的军事才能多加评论褒奖,战争取胜固然和曹刿有很大的关

系,然而我认为也和鲁庄公本身的“四合”有不可或缺的关系。它

就是鲁庄公在发动长勺之战时,实现了四合:天合,地合,人合,

己合。

一、鲁庄公实现了天合:符合天时因素

在《曹刿论战》一文中,“齐师伐我”的时间是公元前684年的春

天。鲁庄公默认了曹刿的作战指挥权,没有横加干预,抓住了有利

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并且抓住了恰当的

“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望其旗靡”时,乘胜追

击,大获全胜。这两点是“天时”因素。这是因为齐军劳师远征,

利在速战,其后勤补给难度大,利在速战,而鲁军可以就地补给,

利在持久,所以,鲁国实现了天合,在合适的作战时机出击,这是

鲁国之所以取胜的一个原因。

二、鲁庄公实现地合:符合地利因素

“战于长勺”,说明当时作战的地点是“长勺”。当时的鲁国据今

山东西南部地区,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长勺位于鲁国境内,在

今山东曲县北。

长勺的地形适合车战,并利于伏击和“逐齐师”。《泰安府志》载:

“杓山,在县东北六十里,状如杓。”《莱芜市地名志》载:西杓山

“村南有山名杓山,以山名村。因此在杓山以西,故名西杓山。”

春秋时作战主要用战车,战场必须适合车战,杓山以西、以南的大

河为汶河上游,是鲁国通齐国的交通要道。鲁军沿汶河而上,过长

勺氏地,再沿淄河而下,过莱芜谷,就可到达齐都临淄。此道后又

称孔道,适合战车行军。杓山前的大河,河床平缓,最宽处达1公

里余,东西蜿蜒长达10公里,适合大规模的车战,并符合《左传·曹

刿论战》一文所述的地形条件。

长勺的地形进可攻,退可守。此地的长勺氏是分封给鲁国的氏族,

因此鲁军能得到长勺氏的支持,站稳脚跟,布阵迎敌。此地又是鲁

国的边境地,东北10公里就是齐国修建的齐长城青石关,因此齐

军可以在边境集结军队,而鲁军在战胜齐军后,可以“遂逐齐师”。

所以,长勺氏地符合长勺之战的必要条件,是长勺之战的理想战场。

三、鲁庄公实现人合:符合人和因素

鲁庄公对官僚地主合。在《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做到了“衣食所

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说明他不贪,他不像有的人贪得无厌,

穷奢极欲,而是能够与他人分享,所以他能取得官僚地主阶层的支

持。 鲁庄公对百姓合。在《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做到了“小大之

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说明他取得了百姓的支持,他做到了尽

忠职守、体恤下情、真心诚意为百姓办事情。不管事情涉及谁,不

管事情(案件)大小,虽然不敢说能够明察秋毫,但他一定会依法依

理秉公处置,绝不因为涉及到某些人而昧良心制造冤假错案。这样

的君主怎么能不赢得民心呢?老百姓怎么能不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奋

勇争先呢?

鲁庄公对谋臣合。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请求说“战则请从”,说

明他取得“非肉食者”曹刿的支持,曹刿是一位爱国志士,深谋远

虑,能为鲁庄公出谋,并且愿意身体力行,为鲁庄公甘赴沙场,有

这样的谋士相助,当然是大有裨益。

总之,鲁庄公很好地做到了人合,这是鲁国取得胜利最重要的一

个原因。

四、鲁庄公实现己合

所谓己合,就是指心胸开阔,心态平衡。鲁庄公做到了“己合”

是赢得战争胜利的—个有利条件,也是鲁国取得胜利的第四个原

因。

鲁庄公心胸开阔,他有尚贤的胸怀和一双善听的耳朵。一个昏庸

的国君是不可能听命于人的,刘备并无经韬伟略,他能利用诸葛亮

之智,最终成就一方霸业;刘邦本是一市井无赖,但他能用张良之

才,萧何之术,韩信之勇,终成汉朝开国之君。鲁庄公同样也有这

种情商,鲁国统治者在战前进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为展

开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作战中,鲁庄公又能虚心听取曹

刿的正确作战指挥意见,遵循后发制人、敌疲我打、持重相敌的积

极防御、适时反击的方针,正确地选择战场,正确地把握反攻和追

击的时机,从而牢牢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赢得战役的重大胜利。

鲁庄公还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修为。“公与之乘”四个字,特别让人

感动。鲁庄公是一国之君,位高权重,而曹刿和他的地位悬殊。《辞

海》的注译里没有关于曹刿的生卒、生平详考,不过应该可以知道

的是他至少不属于“肉食者”,也就是说他不是“当官”的,否则

不会有“肉食者鄙”的评论。但不管他是“武士”,或只是一介平

民,他和鲁庄公的地位太悬殊,鲁庄公却可以与没有官职的庶民探

讨国家大事,并且让他与自己同坐一辆车,作战时,主动让出军事

指挥权,战争胜利后又虚心下问,心态平和,情商颇高。

综上所述,鲁庄公的“四合”在齐鲁之战中,取得了关键性的作

用。他虽不是一个智商很高、谋略出众的国君,却也不失是一个明

君,没有鲁庄公的“四合”,仅凭曹刿的一己之力,并不能取得以

弱胜强的不俗战果,所以在褒扬曹刿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鲁庄公

的作用。


相关文章

  • [曹刿论战]及参考答案
  • <曹刿论战>测试题 一.课内阅读(58分) 1. 给下面的字注音.(7分) 刿( ) 间( ) 帛( ) 驰( ) 辙( ) 竭( ) 靡( ) 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句子.(8分)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 ...查看


  • 2016年水果加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水果加工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 势预测报告(2016年版) 报告编号:189195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 ...查看


  • 国资委直属央企名录
  • 国资委直属央企名录 国资委三大资产管理公司 1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成立于1995年5月5日,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和53家骨干中央企业之一,员工总数6万多人,注册资本金 184亿元人民币,总资产1758亿元人民币,所 ...查看


  • 聚脲防腐施工承包合1
  • 聚脲防腐施工承包合同 项目名称: 曹县中鲁能源热电项目 发包方(甲方): 曹县中鲁能源热电有限公司 承包方(乙方): 济宁市东方防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签订时间:山东省曹县庄寨镇 签订地点:曹县中鲁能源热电项目部 甲乙双方经协商同意由乙方承包 ...查看


  • 九年级文言文下册
  • 17 公输 理解要点 1.<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 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 ...查看


  • 闻松.朱其VS俞心樵――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圈撕逼
  • 我们寄希望于艺术圈内的各种微信群,希望即时交流的平台上,能够看到更多的针锋相对的交流,能够爆发许多有趣的简短评论,以作为批评缺席的补充.最近一场发生在艺术圈各个微信群上的论战,就呈现出与以往的论战完全不同的模样,我们且看看这一场大撕逼能不能 ...查看


  • 乡土文学论战之我见
  • 乡土文学论战之我见 " 乡土文学论战"是于1977年爆发的一场在台湾文坛造成巨大影响的一场论战,导致这场论战爆发的根源其实国民政府转进到台湾之后就已经被埋下,那时国民政府为了养活一下子进入台湾的150万人,推出的一系列的 ...查看


  • 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追述
  • 发布时间:2007-01-19 03:40   浏览次数:2152 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追述 刘全福 (上海电视大学外语系,上海 200092) 摘 要: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和梁实秋之间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翻译论战.论战持续了八年之久 ...查看


  • 论[福]对[鲁滨逊漂流记]的颠覆
  • 摘 要:库切的<福>被认为是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改写.他从人物形象和话语权两方面对<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思想进行了颠覆.<福>中的人物形象表现了被忽视者的声音,而作品中莫衷一是的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