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维新变法运动八下社会新版教案

8.3.1 维新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严复的思想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影响, 知道百日维新的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能力目标:同学们能够结合课本,利用新闻报告、宣传画等培 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解释维新进步人士的 立场。刺激起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维新变法的展开、百日维新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客观的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和课件;学生搜集变法的相关历史任务 的信息,和甲午战争中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表现。 教材分析:本课在第二单元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以自强、 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 近代化的发展。他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教学方法:本课内容较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师通过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 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查找资料,课堂讨论等形式,拓展 学生的知识面。 自学练习: 1、 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维新 变法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 是 。 2、维新变法发生于 年,前后仅仅存在了 103 天,故又 称 。 1898.9 发动政变,把 囚禁在中南海,又令逮捕 维新人士。 3、谭嗣同临死前,面对围观的群众,大声说; “有心杀贼,无力 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请回答: (1)文中说的“贼”指的是什么? (2)维新派为什么会无力回天? (3) 我们应向主人翁学习什么精神? 合作探究安(展示案) 1、新课交流,师生合作 导入新课 以图片“他们是谁” 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维新变法拉开序幕 设计思路:在讲第一部分维新变法拉开序幕时,先打出康有为、 二次备课

梁启超的照片,让学生介绍康有为、梁启超的资料,我认为这样做可 以培养学生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并为下一步讲授开展变法的原因做 好铺垫。关于维新变法拉开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 阅读课文很容易找出答案,即“公车上书” 。随后教师设问:康、梁等 人为什么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外,还要求变法?学生展开讨论, 并从当时的社会形势和康、梁等人的思想主张两方面得出结论。接着 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了,但我们能通过这件史实 学习到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时学生的思维 再一次被调动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的爱国主义精神。我认为第一部分这样设计,可以达到既提高了学生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促进了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维新变法的开始——“公车上书” 展示康有为、梁启超的图片 学生介绍两人的资料,教师总结:康有为、梁启超是具有初步资 本主义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然后设问:康梁二人听到《马关条约》 签订的消息后有何反应?导入“公车上书”学生介绍“公车上书”的 过程,教师强调:公车上书标志着变法维新运动拉开序幕。随后设问: 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想一想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原因都有哪些?(学 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面临亡国 灭种的危险(2)清朝统治阶级腐朽无能,一味妥协退让(3)人民群 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日益高涨(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要求大力发展 民族工业,提高自身地位 2、 “公车上书”的结果 学生回答完公车上书的结果后,教师提问:公车上书这件事反映 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什么样的精神?学生讨论后得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二人又为开展维 新变法运动进行了哪些活动?” 进而导入第二目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设计思路:第二部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我计划的授课时间较 少,主要让学生围绕“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维新 变法的开展又进行了哪些工作?”这个问题自学,最后教师再总结维 新派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和舆论宣传,先后创办了多份报刊和政治团体。 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1、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及其机关报——强学会 《中外纪闻》 根据导入第二目所提的问题,学生首先自己阅读课文相关内容, 然后回答: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又继续创办宣传维新 变法的报刊和团体,其中有《中外纪闻》和强学会。教师紧接着提问, 康梁二人的这样做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 展。教师小结:我们知道维新变法运动从一开始就遇到重重阻力,因 而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更是极为曲折。 2、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区别 为戊戌变法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进而导入戊戌变法。 三、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及其结果 设计思路:第三部分维新变法中的重要事件------“戊戌变法”是

本课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的突破重点和难点。我让学生结合戊戌变 法的内容讨论分析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为更好的理解戊戌变 法的意义及失败原因做好铺垫。 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 1898.6-9.首先学生阅

读课文, 并回答戊戌变法的基本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内容逐条讨论分析变法 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变法的进步性在于 “推 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的启蒙”两大 方面,局限性表现在: “没有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 2、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这一部分的处理方法,可以先由学 生表演“袁世凯告密,谭嗣同就义”一段历史短剧,然后让学生深入 思考,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谭嗣同就义对中国人民探索救亡图存道 路有何贡献?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得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 (1) 维新变法触及了封建统治阶级中顽固派的利益(2)顽固派的实力强大 (3)维新派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力量较弱。 (4)中国民族资产 阶级维新派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随后,我 再设问: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充分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后回答: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本主义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关 于“谭嗣同英勇就义对中国人民探索救亡图存道路有何贡献”这个问 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通过戊戌变法的进步性方面来思考这一问题。 4、课堂板书: 维新变法运动 兴起: “公车上书“ 发展:严复《天演论》 高潮:百日维新 结局:戊戌变法 5、课堂小结:本课主要讲述了 19 世界末,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 动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改革,1895 年康有为,梁 启超等人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虽然失败了但是他 承上启下,是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强国之梦的又一次实践。 教学反馈:

Continue

8.3.1 维新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严复的思想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影响, 知道百日维新的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能力目标:同学们能够结合课本,利用新闻报告、宣传画等培 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解释维新进步人士的 立场。刺激起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维新变法的展开、百日维新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客观的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和课件;学生搜集变法的相关历史任务 的信息,和甲午战争中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表现。 教材分析:本课在第二单元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以自强、 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 近代化的发展。他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教学方法:本课内容较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师通过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 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查找资料,课堂讨论等形式,拓展 学生的知识面。 自学练习: 1、 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维新 变法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 是 。 2、维新变法发生于 年,前后仅仅存在了 103 天,故又 称 。 1898.9 发动政变,把 囚禁在中南海,又令逮捕 维新人士。 3、谭嗣同临死前,面对围观的群众,大声说; “有心杀贼,无力 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请回答: (1)文中说的“贼”指的是什么? (2)维新派为什么会无力回天? (3) 我们应向主人翁学习什么精神? 合作探究安(展示案) 1、新课交流,师生合作 导入新课 以图片“他们是谁” 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维新变法拉开序幕 设计思路:在讲第一部分维新变法拉开序幕时,先打出康有为、 二次备课

梁启超的照片,让学生介绍康有为、梁启超的资料,我认为这样做可 以培养学生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并为下一步讲授开展变法的原因做 好铺垫。关于维新变法拉开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 阅读课文很容易找出答案,即“公车上书” 。随后教师设问:康、梁等 人为什么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外,还要求变法?学生展开讨论, 并从当时的社会形势和康、梁等人的思想主张两方面得出结论。接着 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了,但我们能通过这件史实 学习到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时学生的思维 再一次被调动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的爱国主义精神。我认为第一部分这样设计,可以达到既提高了学生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促进了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维新变法的开始——“公车上书” 展示康有为、梁启超的图片 学生介绍两人的资料,教师总结:康有为、梁启超是具有初步资 本主义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然后设问:康梁二人听到《马关条约》 签订的消息后有何反应?导入“公车上书”学生介绍“公车上书”的 过程,教师强调:公车上书标志着变法维新运动拉开序幕。随后设问: 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想一想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原因都有哪些?(学 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面临亡国 灭种的危险(2)清朝统治阶级腐朽无能,一味妥协退让(3)人民群 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日益高涨(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要求大力发展 民族工业,提高自身地位 2、 “公车上书”的结果 学生回答完公车上书的结果后,教师提问:公车上书这件事反映 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什么样的精神?学生讨论后得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二人又为开展维 新变法运动进行了哪些活动?” 进而导入第二目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设计思路:第二部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我计划的授课时间较 少,主要让学生围绕“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维新 变法的开展又进行了哪些工作?”这个问题自学,最后教师再总结维 新派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和舆论宣传,先后创办了多份报刊和政治团体。 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1、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及其机关报——强学会 《中外纪闻》 根据导入第二目所提的问题,学生首先自己阅读课文相关内容, 然后回答: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又继续创办宣传维新 变法的报刊和团体,其中有《中外纪闻》和强学会。教师紧接着提问, 康梁二人的这样做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 展。教师小结:我们知道维新变法运动从一开始就遇到重重阻力,因 而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更是极为曲折。 2、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区别 为戊戌变法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进而导入戊戌变法。 三、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及其结果 设计思路:第三部分维新变法中的重要事件------“戊戌变法”是

本课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的突破重点和难点。我让学生结合戊戌变 法的内容讨论分析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为更好的理解戊戌变 法的意义及失败原因做好铺垫。 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 1898.6-9.首先学生阅

读课文, 并回答戊戌变法的基本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内容逐条讨论分析变法 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变法的进步性在于 “推 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的启蒙”两大 方面,局限性表现在: “没有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 2、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这一部分的处理方法,可以先由学 生表演“袁世凯告密,谭嗣同就义”一段历史短剧,然后让学生深入 思考,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谭嗣同就义对中国人民探索救亡图存道 路有何贡献?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得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 (1) 维新变法触及了封建统治阶级中顽固派的利益(2)顽固派的实力强大 (3)维新派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力量较弱。 (4)中国民族资产 阶级维新派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随后,我 再设问: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充分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后回答: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本主义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关 于“谭嗣同英勇就义对中国人民探索救亡图存道路有何贡献”这个问 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通过戊戌变法的进步性方面来思考这一问题。 4、课堂板书: 维新变法运动 兴起: “公车上书“ 发展:严复《天演论》 高潮:百日维新 结局:戊戌变法 5、课堂小结:本课主要讲述了 19 世界末,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 动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改革,1895 年康有为,梁 启超等人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虽然失败了但是他 承上启下,是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强国之梦的又一次实践。 教学反馈:

Continue


相关文章

  •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教案-教学教案
  •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教案 教学目标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情况."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宣传变法的情况.2.通过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教学,使学生初 ...查看


  • 7课戊戌变法教案
  • 新课标示范教案 历史八年级上册 年 级 八年级 知识 技能 课题 第7课 戊 戌 变 法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展开.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和戊戌六君 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2.利用录像.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查看


  • 戊戌变法 - 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戊戌变法的背景.早期维新思想及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及<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公车上书>和强学会.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 ...查看


  • 2维新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早期改良思潮的主要代表和主张. 2.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和维新变法活动的影响. 3.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思想特点,维新派活动的历史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归纳总结:分析维新思想形成 ...查看


  • [戊戌变法]教案9(人民版选修1)
  • 专题九 戊戌变法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 ...查看


  • 2011大专班历史期中考试题2
  • 2011级大专班历史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购地建房的不平等条约是 . 2.1851年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占领的第一座州城是. 3.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 宣布起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查看


  • 2017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戊戌变法
  • 第6课 戊戌变法 ❶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时局图>:戊戌变法前所面 临的政治局面. 2.教师提问:康.梁二 ...查看


  •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 备课时间:9月20日 教案序号:06 课题: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查看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1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第一课时) [内容标准]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