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姓埋名三十年教案

一、课前预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4课〈隐姓埋名三十年〉,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同学运用前面一两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下文章所讲述的内容。(白板出示:闻名于世,报效祖国,为扬眉吐气,毫不犹豫,隐姓埋名,心甘情愿,默默奉献)。

2、看来大家对文章内容掌握的非常好。[出示白板的四字字词语和句子:钱承书早已经(闻名于世),但是为了(报效祖国),为了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心甘情愿)、(隐姓埋名)三十年,为祖国的核工业建设(默默奉献)]现在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用四字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在白板上演示]

3、那位同学愿意读一读这个句子。(生读)这就是为了祖国的核工业而隐姓埋名三十的钱承书。

二、解决问题

疑惑?

教师估计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 在提炼浓缩铀的过程中,我国遇到了什么问题?出现中苏关系破裂的录像视频。

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王承书怎么做的?(最后一句:毫不犹豫地接受任务)

同学们是否也能用四字词语概括

板书:果断受命,解决难题

② 王承书是怎么实现自己的承诺的?(从此。。从此。。。)可以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 ③ 王承书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她面对困难做了些什么?

哪位同学愿意解答这个问题。(出示第15自然段全段文字,找学生到前面画一画)

第三问题后白板出示第15自然段,在段落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学生在前面现出相应的语句)这些语句反映了王承书什么样的品质?[报效祖国,扬眉吐气,心甘情愿,默默奉献]

[王承书为什么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从这引出①

*重点强调第四点,孩子们如果你的父母没有时间照顾你,你会怎么想?你的父母的心情呢!谁不想家人团聚,王承书为了什么?你能用四字词语来说一说吗?[报效祖国,心甘情愿,隐姓埋名,默默奉献]

2、王承书默默奉献终于有了回报。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五周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播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视频

看到欢腾的解放军战士,看到欢腾的中国人民,做为一名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兴奋,高兴)愿意带这样自豪的心情来读一读第16自然段吗?

3、最能体现中国人民自豪心情的句子是哪句?

齐读:饱受帝国主义欺凌一百多年的祖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中国人民怎能不欢欣鼓舞呢?

哪位同学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可以改成双重否定句,陈述句)

4、每个中国人都是幸福的,欢腾的。王承书呢?(生读: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王承书也抑制不住心头激动,不禁热泪满面)

5、可是她不能领奖,不能提起名字,她愿意吗?(心甘情愿,默默奉献)从这里你看到了王承书什么样的品质?(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心以及“淡泊明志”品质)

6、师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后,出示白板(熠熠生辉,英名永存)

7、学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找一两名学生谈谈感想)

三、其实在我们国家核工业以及所有的建设中,有许许多多像王承书这样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科学家们。[出示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照片及名言]音乐伴奏。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一、课前预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4课〈隐姓埋名三十年〉,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同学运用前面一两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下文章所讲述的内容。(白板出示:闻名于世,报效祖国,为扬眉吐气,毫不犹豫,隐姓埋名,心甘情愿,默默奉献)。

2、看来大家对文章内容掌握的非常好。[出示白板的四字字词语和句子:钱承书早已经(闻名于世),但是为了(报效祖国),为了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心甘情愿)、(隐姓埋名)三十年,为祖国的核工业建设(默默奉献)]现在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用四字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在白板上演示]

3、那位同学愿意读一读这个句子。(生读)这就是为了祖国的核工业而隐姓埋名三十的钱承书。

二、解决问题

疑惑?

教师估计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 在提炼浓缩铀的过程中,我国遇到了什么问题?出现中苏关系破裂的录像视频。

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王承书怎么做的?(最后一句:毫不犹豫地接受任务)

同学们是否也能用四字词语概括

板书:果断受命,解决难题

② 王承书是怎么实现自己的承诺的?(从此。。从此。。。)可以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 ③ 王承书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她面对困难做了些什么?

哪位同学愿意解答这个问题。(出示第15自然段全段文字,找学生到前面画一画)

第三问题后白板出示第15自然段,在段落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学生在前面现出相应的语句)这些语句反映了王承书什么样的品质?[报效祖国,扬眉吐气,心甘情愿,默默奉献]

[王承书为什么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从这引出①

*重点强调第四点,孩子们如果你的父母没有时间照顾你,你会怎么想?你的父母的心情呢!谁不想家人团聚,王承书为了什么?你能用四字词语来说一说吗?[报效祖国,心甘情愿,隐姓埋名,默默奉献]

2、王承书默默奉献终于有了回报。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五周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播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视频

看到欢腾的解放军战士,看到欢腾的中国人民,做为一名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兴奋,高兴)愿意带这样自豪的心情来读一读第16自然段吗?

3、最能体现中国人民自豪心情的句子是哪句?

齐读:饱受帝国主义欺凌一百多年的祖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中国人民怎能不欢欣鼓舞呢?

哪位同学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可以改成双重否定句,陈述句)

4、每个中国人都是幸福的,欢腾的。王承书呢?(生读: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王承书也抑制不住心头激动,不禁热泪满面)

5、可是她不能领奖,不能提起名字,她愿意吗?(心甘情愿,默默奉献)从这里你看到了王承书什么样的品质?(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心以及“淡泊明志”品质)

6、师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后,出示白板(熠熠生辉,英名永存)

7、学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找一两名学生谈谈感想)

三、其实在我们国家核工业以及所有的建设中,有许许多多像王承书这样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科学家们。[出示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照片及名言]音乐伴奏。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相关文章

  • 议论文如何叙例开课教案
  • 议论文如何"叙例" 课前检测 1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查看


  •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生字组词
  • 二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及组词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 学号 秋(金秋)(秋天)(秋游)(秋色)(立秋)(春秋) 烟(烟波)(烟台)(烟草)(烟火)(烟雾)(香烟) 芦(芦苇)(芦席)(芦笛)(芦荟)(芦笋)(葫芦) 夕(夕 ...查看


  •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
  •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感.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 ...查看


  • 隐姓埋名三十年评课稿
  • 五年级语文下册<隐姓埋名三十年>评课稿 孟运萍 前些天听了刘丽丽老师讲授的<隐姓埋名三十年>这篇精读课文,我很受启发. 这篇文章以在祖国核武器研制战线上默默无闻工作的科学家为题材,介绍了在我国原子弹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 ...查看


  • 对越作战结束后,战俘交换中我军抬着越南女兵去越南,中国女兵回国后,纷纷隐姓埋名
  • 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爆发完全是越南单方面制造得.如果说越南同中国开战是因为中国对越南有不当的行为的话还好理解,但实际上中国对越南一直是百般照拂.最让中国将士们寒心的是,打败越南之后,发现越南人居然是拿着中国援助的粮食和武器在打中国.这简直就 ...查看


  • 隐姓埋名三十年学案
  • 习题精选 一.用所给的字组成三个词,再把词语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例:严______________ 报______________ 态度(严肃) ( )祖国 要求( ) ( )父母 纪律(严明) ( )新闻 优_____________ ...查看


  •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功勋赫赫埋名30年|黄旭华|核潜艇
  •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功勋赫赫埋名30年 2014年02月11日 10:51 来源:长江日报 10人参与 1评论 2014年1月18日下午,"感动中国"节目在北京星光影视园录制,年度人物黄旭华在舞 ...查看


  • 感动|为什么,他们的一句话总是能让人泪流满面
  • 5:48 追梦赤子心 来自军报记者 有人问,你听过最酷的一句话是什么?说话的人也一样酷么?这些人何止是酷,他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让人止不住泪流满面! 一个现代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 ...查看


  • 四字成语:隐字开始的四字成语
  • 隐隐约约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隐迹埋名的意思 ,隐藏行踪.埋没名姓以求不使人知. 隐若敌国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