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期中考试题

一、 判断题

1.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 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称,是物质资料生

产的客观条件。3. 劳动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观条件。4. 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生产关系是以阶级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5. 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消费品的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6. 在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生产决定消费,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和消费的方式。7. 在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上,消费在两方面制约着生产。一方面,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得以最后完成其为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还为生产创造出动力。从这种意义上讲,消费又决定着生产。8. 对于一个劳动者来说,生产和消费是一个生产过程的两个环节。生产是这个过程的起点,消费是它的终点。消费把生产的产品消费掉,把自己的劳动力再生产出来。9. 就社会生产来说,生产者生产出产品之后,这个产品就独立于生产者之外而存在着,生产者要占有产品,就要经过分配。马克思说:“在生产者和产品之间出现了分配,分配借社会规律决定生产者在产品世界中的份额,因而出现在生产和消费之间。”10. 分配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但是分配也并不独立于生产之外。有两种分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这两种分配和生产的关系也不相同。在产品分配上,是生产决定分配;在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上,是分配决定生产。11. 交换有两种,一种交换属于生产的交换,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 另一种是产品的交换,它是由生产决定的。12. 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它们之间是孤立的,彼此各自成为整体,互不联系。13. 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14. 政治、法律、宗教、文学、艺术、社会意识等社会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它能够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但不能促进。15.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对抗阶级的消灭,人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能够自觉地调节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6. 在阶级社会中,一种新生产关系完全代替旧生产关系,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代表新的生产力的阶级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而反动的统治阶级总是要维护旧的生产关系。因此,新兴阶级必须经过革命斗争并取得胜利,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新的生产关系才能取得统治地位。17.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对抗阶级的消灭,人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能够自觉地调节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8.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可以决定生产力。19. 劳动者劳动过程中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分并非只对资本主义是有意义的,而是适用于一切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 。不同的是,由于不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剩余劳动时间及其劳动成果占有和支配状况有很大不同,从而劳动者对剩余劳动成果的索取权利有很大的不同。20.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无数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二、 填空题 生产方式即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方式。包括两个方面:和。 即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总是要相

互结成一定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上,相继出现过 生产关系分为四个方面或四个环节,即 生产关系是由决定的。它的变化和发展也是由发展的状况决定的。 决定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的主要因素有:( )、商品价格和( )。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 马克思从()和()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把劳动者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所有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我们通常称其为()。 商品价值形式发至的结果就是产生了()。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的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是生产()和()的过程。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 ,后者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所在。 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与()。在()为自己劳动,再生产

劳动力价值;在()创造剩余价值。 资本在生产过程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部分以()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形式存在。因此可将资本区

分为()和()。 ()是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

价值。

三、 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 )A. 劳动价值学说 B. 货币学说C. 资本积累学说 D. 剩余价值学说

2. 下列哪个经济规律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都起作用(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 剩余价值

规律 C 价值规律 D 按劳分配规律

3.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能够( )A. 改造经济规律 B. 利用经济规律C. 创造经济规律 D. 消

灭经济规律

4. 在社会生产过程的诸环节中,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

5. 解决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 )A 货币的出现 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划分 C 商品交换

的实现 D 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

6. 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表现的是商品的( )A. 价格 B. 价值 C. 使

用价值 D. 交换价值

7.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 观念上的货币 B 现实的货币 C 足值的金属货币 D 纸币

8. 货币用来支付租金、利息、工资和赋税,是执行哪个功能:(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

付手段

9.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A 私人劳动为尺度 B 简单劳动为尺度 C 抽象劳动为尺度 D 社会劳动为

尺度

10. 决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因素是( )A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 B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 C 产品

的分配形式 D 生产力水平的状况

11. 下列生产资料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A 原料 B 辅助材料 C 燃料 D 机器设备

12. 在20尺布=1件上衣的公式中,20尺布处于( )A. 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 扩大的

价值形式 D. 等价形式

13. 金属货币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 )A 金银天然是货币 B 它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具有价值 C

金银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D 它是价值的符号

14. 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它是在几个社会中都起作用的规律 B. 它是资本主义特有的

经济规律C. 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D. 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起作用

15. 在价值形式的发展中,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贵金属表现出来的价值形式是( )A 简单价值形式 B 扩大价

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 D 货币形式

16.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规定与其他商品的不同地方还在于( )A 它由劳动时间决定 B 它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 C 它包含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D 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17.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 )A 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B 与商品价格

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C 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D 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18. 通货膨胀是指( )A 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 纸币发行量国家范围内拥有的金属货币量

19.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A. 流动资本之比 B. 不变资本之比 C. 固定资本之比 D. 可变资本之比

20. 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既定的情况下,剩余价值量( )A 与预付资本量成反比 B 与预付的不变资本量

成反比 C 与预付的可变资本量成正比 D 与预付的不变资本量成正比

2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A. 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 增

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D. 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22. 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 降低劳动力价值 B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 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D

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23. 假定工人劳动力价值为6元,每小时劳动创造价值1元,工作日12小时,当劳动力日价值下降为3元时,

剩余价值率的变化为( )A 从100%降至300% B 从100%上升至200% C 从100%上升至300% D 从100%上升至400%

24.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 )A 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 B 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 C 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决

定性条件 D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25. 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 靠延长工

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26. 价值增值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指:( )A 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

时间 B 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 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 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27. 资本流通公式是:( )A W-G-W B G-W-G C W-G-W-G D G-W-G-W

28. 价值形式的发展顺序是:( )A 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 扩大价值

形式、简单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 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29.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 )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C. 工人的劳动时间必须

超过一定点D. 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30.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 创造劳动力的价值 B. 转移劳动力价值C. 创造剩余价值

D.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31.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全确立:( )A 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B 资本原始积累 C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 产业革命

32. 价值增殖发生在:( )A 商品交换过程中 B 货币本身 C 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 D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33. 有关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可以创造新价值 B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活劳动 C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生产结束后消失或形成新的使用价值 D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创造的新价值包括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

34. 剩余价值是由谁带来的:( )A 全部资本 B 不变资本 C 可变资本 D 劳动力价值

四、 多项选择题

1. 社会生产力( )A. 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水平 B.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C. 包括生产中物的因素

和人的因素 D. 其发展水平由生产关系决定E. 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 商品是( )A.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 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 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

品 D. 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E.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 加工工业企业中的劳动资料包括:( )A 生产工具 B 厂房、仓库 C 道路、管道 D 燃料 E 土地

4. 在一只羊=20斤米的等式中:( )A 羊的价值在米的商品上相对表现出来 B 羊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C 羊处于

相对价值形式上 D 米的价值在羊的商品上表现出来 E 米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5. 分析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中可以看出:( )A 作为资本的货币与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作用是不同的 B

资本流通的目的和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不同的 C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D 资本带来剩余价值与价值规律在形式上是矛盾的 E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6. 剩余价值量等于( )A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乘积 B 剩余价值率与不变资本的乘积 C 剩余价值率与预付

资本的乘积 D 剩余价值率与所费资本的乘积

7. 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的超额利润通常是( )A 暂时的 B 长期的 C 在个别企业采用新技术时产生的 D 在企业

普遍采用新技术后消失的 E 绝对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8.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总量的方法有( )A 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 B 压低工人的工资 C 延

长劳动时间 D 提高劳动生产率 E 提高劳动强度

9. 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实质是( )A 劳动生产率提高 B 商品价格降低 C 财富在资本家手中积累 D 贫困和

失业在无产阶级一方积累 E 剥夺者被剥夺

10.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系决定生产力 C 生产关系是矛盾的

主要方面 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 E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11. 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中( )A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B 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

提 C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未前提 D 没有价值的东西必定没有使用价值 E 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两个不同的物品

12. 商品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是( )A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实质 C 交换价值是

决定价值的唯一依据 D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 E 商品价值量决定交换价值的比例

13. 商品流通过程和资本流通过程的区别表现为( )A 运动的目的不同 B 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C 运动过程中

的媒介物不同 D 运动过程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 E 运动的顺序不同

14.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A 自给自足的经济 B 封闭型的经济 C 保守型的经济 D 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

经济 E 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15. 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 )A 以市场交换为目的 B 生产力高度发达 C 存在社会分工 D 社会分工者之

间存在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

16. 商品的二因素:( )A 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使用价值 D 价格 E 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

17.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A 简单劳动 B 复杂劳动 C 抽象劳动 D 具体劳动 E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18. 商品价值包括:( )A 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B 劳动者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C 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 D

劳动力价值 E 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

19. 当货币具有了支付手段职能后,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因素有( )A.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B. 赊销商品价格总额

C. 到期支付总额 D. 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E.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20.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 )A. 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B. 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C. 能够创造出生产资料的价值D. 能够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E. 能够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21.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A.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B. 人们既不能消灭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C. 人们在客观的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D. 人们可以利用经济规律能动的改造世界E. 经济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

22. 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区分为( )A. 不变资本 B. 固定资本 C. 可变资本 D. 流通资本 E. 流动资本

23.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A 与劳动强度成正比 B 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 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 与劳动复杂程度成正比 E 与劳动强度成正比

24. 等价形式的特点是:( )A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B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C 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D 价值成为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E 抽象劳动成为具体劳动的表现形式

25. 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是因为:( )A 金银质地均匀、体积小 B 金银价值大 C 金银便于分割、易于携带 D 金银具有充当货币材料的天然优点 E 金银在自然界早已存在

26. 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 )A “圈地运动“,强占农民租地,捣毁农民住宅 B 暴力手段在海外推行殖民主义,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 C 贩卖奴隶和毒品,进行殖民贸易 D 在国内发行国债、增加税收、保护关税 E 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

27. 劳动力作为商品,其价值由( )决定。A 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生产满足劳动者生存的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满足劳动者生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 劳动者的工资 E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28. 影响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总量的因素有:( )A 剩余价值 B 剩余价值率 C 总资本 D 不变资本 E 可变资本

五、 计算题

1. 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如果通过延长工作日至10小时,在必

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剩余价值率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增加了多少?减少了多少?

2. 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工作日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通过工人阶级的反抗,将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到2个小时。假定工作日长度不变,剩余价值率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提高多少?降低多少?

3. 某纺纱厂,假定纺纱机和纱锭只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就在实物形态上全部损耗掉。工人每天劳动6小时,

生产10斤棉纱,消耗的生产资料包括:10斤棉花,价值10元,纺纱机及纱锭,价值2元,劳动力价值

3元。

问题(1):资本家每天需要预付资本多少元?其中不变资本多少?可变资本多少?

假设工人一天劳动6小时,创造的价值恰好可以弥补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

问题(2):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假设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时间,使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

问题(3):资本家每天需要预付资本多少元?其中不变资本多少?可变资本多少?

问题(4):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多少?

4. 假定皮鞋工业部门一个工人每天劳动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生产皮鞋2双,消耗生产资料价值

16元,工人一天创造的新价值8元。

问题(1):每双皮鞋的社会价值多少?

问题(2):资本家每天获得剩余价值多少?

如果个别皮鞋厂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即工人劳动8个小时可以生产4双皮鞋。

问题(3):每双皮鞋的个别价值多少?

问题(4):工人劳动一天创造的新价值是否有变化?

问题(5):资本家每天获得剩余价值多少?超额价值多少?

一、 判断题

1.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 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称,是物质资料生

产的客观条件。3. 劳动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观条件。4. 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生产关系是以阶级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5. 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消费品的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6. 在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生产决定消费,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和消费的方式。7. 在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上,消费在两方面制约着生产。一方面,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得以最后完成其为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还为生产创造出动力。从这种意义上讲,消费又决定着生产。8. 对于一个劳动者来说,生产和消费是一个生产过程的两个环节。生产是这个过程的起点,消费是它的终点。消费把生产的产品消费掉,把自己的劳动力再生产出来。9. 就社会生产来说,生产者生产出产品之后,这个产品就独立于生产者之外而存在着,生产者要占有产品,就要经过分配。马克思说:“在生产者和产品之间出现了分配,分配借社会规律决定生产者在产品世界中的份额,因而出现在生产和消费之间。”10. 分配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但是分配也并不独立于生产之外。有两种分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这两种分配和生产的关系也不相同。在产品分配上,是生产决定分配;在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上,是分配决定生产。11. 交换有两种,一种交换属于生产的交换,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 另一种是产品的交换,它是由生产决定的。12. 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它们之间是孤立的,彼此各自成为整体,互不联系。13. 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14. 政治、法律、宗教、文学、艺术、社会意识等社会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它能够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但不能促进。15.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对抗阶级的消灭,人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能够自觉地调节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6. 在阶级社会中,一种新生产关系完全代替旧生产关系,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代表新的生产力的阶级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而反动的统治阶级总是要维护旧的生产关系。因此,新兴阶级必须经过革命斗争并取得胜利,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新的生产关系才能取得统治地位。17.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对抗阶级的消灭,人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能够自觉地调节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8.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可以决定生产力。19. 劳动者劳动过程中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分并非只对资本主义是有意义的,而是适用于一切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 。不同的是,由于不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剩余劳动时间及其劳动成果占有和支配状况有很大不同,从而劳动者对剩余劳动成果的索取权利有很大的不同。20.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无数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二、 填空题 生产方式即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方式。包括两个方面:和。 即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总是要相

互结成一定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上,相继出现过 生产关系分为四个方面或四个环节,即 生产关系是由决定的。它的变化和发展也是由发展的状况决定的。 决定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的主要因素有:( )、商品价格和( )。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 马克思从()和()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把劳动者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所有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我们通常称其为()。 商品价值形式发至的结果就是产生了()。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的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是生产()和()的过程。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 ,后者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所在。 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与()。在()为自己劳动,再生产

劳动力价值;在()创造剩余价值。 资本在生产过程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部分以()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形式存在。因此可将资本区

分为()和()。 ()是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

价值。

三、 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 )A. 劳动价值学说 B. 货币学说C. 资本积累学说 D. 剩余价值学说

2. 下列哪个经济规律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都起作用(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 剩余价值

规律 C 价值规律 D 按劳分配规律

3.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能够( )A. 改造经济规律 B. 利用经济规律C. 创造经济规律 D. 消

灭经济规律

4. 在社会生产过程的诸环节中,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

5. 解决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 )A 货币的出现 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划分 C 商品交换

的实现 D 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

6. 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表现的是商品的( )A. 价格 B. 价值 C. 使

用价值 D. 交换价值

7.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 观念上的货币 B 现实的货币 C 足值的金属货币 D 纸币

8. 货币用来支付租金、利息、工资和赋税,是执行哪个功能:(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

付手段

9.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A 私人劳动为尺度 B 简单劳动为尺度 C 抽象劳动为尺度 D 社会劳动为

尺度

10. 决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因素是( )A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 B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 C 产品

的分配形式 D 生产力水平的状况

11. 下列生产资料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A 原料 B 辅助材料 C 燃料 D 机器设备

12. 在20尺布=1件上衣的公式中,20尺布处于( )A. 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 扩大的

价值形式 D. 等价形式

13. 金属货币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 )A 金银天然是货币 B 它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具有价值 C

金银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D 它是价值的符号

14. 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它是在几个社会中都起作用的规律 B. 它是资本主义特有的

经济规律C. 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D. 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起作用

15. 在价值形式的发展中,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贵金属表现出来的价值形式是( )A 简单价值形式 B 扩大价

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 D 货币形式

16.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规定与其他商品的不同地方还在于( )A 它由劳动时间决定 B 它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 C 它包含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D 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17.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 )A 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B 与商品价格

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C 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D 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18. 通货膨胀是指( )A 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 纸币发行量国家范围内拥有的金属货币量

19.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A. 流动资本之比 B. 不变资本之比 C. 固定资本之比 D. 可变资本之比

20. 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既定的情况下,剩余价值量( )A 与预付资本量成反比 B 与预付的不变资本量

成反比 C 与预付的可变资本量成正比 D 与预付的不变资本量成正比

2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A. 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 增

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D. 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22. 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 降低劳动力价值 B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 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D

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23. 假定工人劳动力价值为6元,每小时劳动创造价值1元,工作日12小时,当劳动力日价值下降为3元时,

剩余价值率的变化为( )A 从100%降至300% B 从100%上升至200% C 从100%上升至300% D 从100%上升至400%

24.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 )A 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 B 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 C 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决

定性条件 D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25. 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 靠延长工

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26. 价值增值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指:( )A 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

时间 B 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 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 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27. 资本流通公式是:( )A W-G-W B G-W-G C W-G-W-G D G-W-G-W

28. 价值形式的发展顺序是:( )A 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 扩大价值

形式、简单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 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29.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 )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C. 工人的劳动时间必须

超过一定点D. 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30.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 创造劳动力的价值 B. 转移劳动力价值C. 创造剩余价值

D.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31.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全确立:( )A 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B 资本原始积累 C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 产业革命

32. 价值增殖发生在:( )A 商品交换过程中 B 货币本身 C 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 D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33. 有关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可以创造新价值 B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活劳动 C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生产结束后消失或形成新的使用价值 D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创造的新价值包括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

34. 剩余价值是由谁带来的:( )A 全部资本 B 不变资本 C 可变资本 D 劳动力价值

四、 多项选择题

1. 社会生产力( )A. 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水平 B.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C. 包括生产中物的因素

和人的因素 D. 其发展水平由生产关系决定E. 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 商品是( )A.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 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 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

品 D. 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E.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 加工工业企业中的劳动资料包括:( )A 生产工具 B 厂房、仓库 C 道路、管道 D 燃料 E 土地

4. 在一只羊=20斤米的等式中:( )A 羊的价值在米的商品上相对表现出来 B 羊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C 羊处于

相对价值形式上 D 米的价值在羊的商品上表现出来 E 米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5. 分析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中可以看出:( )A 作为资本的货币与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作用是不同的 B

资本流通的目的和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不同的 C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D 资本带来剩余价值与价值规律在形式上是矛盾的 E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6. 剩余价值量等于( )A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乘积 B 剩余价值率与不变资本的乘积 C 剩余价值率与预付

资本的乘积 D 剩余价值率与所费资本的乘积

7. 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的超额利润通常是( )A 暂时的 B 长期的 C 在个别企业采用新技术时产生的 D 在企业

普遍采用新技术后消失的 E 绝对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8.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总量的方法有( )A 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 B 压低工人的工资 C 延

长劳动时间 D 提高劳动生产率 E 提高劳动强度

9. 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实质是( )A 劳动生产率提高 B 商品价格降低 C 财富在资本家手中积累 D 贫困和

失业在无产阶级一方积累 E 剥夺者被剥夺

10.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系决定生产力 C 生产关系是矛盾的

主要方面 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 E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11. 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中( )A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B 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

提 C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未前提 D 没有价值的东西必定没有使用价值 E 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两个不同的物品

12. 商品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是( )A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实质 C 交换价值是

决定价值的唯一依据 D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 E 商品价值量决定交换价值的比例

13. 商品流通过程和资本流通过程的区别表现为( )A 运动的目的不同 B 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C 运动过程中

的媒介物不同 D 运动过程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 E 运动的顺序不同

14.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A 自给自足的经济 B 封闭型的经济 C 保守型的经济 D 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

经济 E 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15. 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 )A 以市场交换为目的 B 生产力高度发达 C 存在社会分工 D 社会分工者之

间存在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

16. 商品的二因素:( )A 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使用价值 D 价格 E 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

17.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A 简单劳动 B 复杂劳动 C 抽象劳动 D 具体劳动 E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18. 商品价值包括:( )A 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B 劳动者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C 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 D

劳动力价值 E 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

19. 当货币具有了支付手段职能后,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因素有( )A.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B. 赊销商品价格总额

C. 到期支付总额 D. 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E.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20.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 )A. 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B. 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C. 能够创造出生产资料的价值D. 能够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E. 能够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21.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A.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B. 人们既不能消灭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C. 人们在客观的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D. 人们可以利用经济规律能动的改造世界E. 经济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

22. 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区分为( )A. 不变资本 B. 固定资本 C. 可变资本 D. 流通资本 E. 流动资本

23.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A 与劳动强度成正比 B 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 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 与劳动复杂程度成正比 E 与劳动强度成正比

24. 等价形式的特点是:( )A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B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C 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D 价值成为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E 抽象劳动成为具体劳动的表现形式

25. 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是因为:( )A 金银质地均匀、体积小 B 金银价值大 C 金银便于分割、易于携带 D 金银具有充当货币材料的天然优点 E 金银在自然界早已存在

26. 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 )A “圈地运动“,强占农民租地,捣毁农民住宅 B 暴力手段在海外推行殖民主义,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 C 贩卖奴隶和毒品,进行殖民贸易 D 在国内发行国债、增加税收、保护关税 E 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

27. 劳动力作为商品,其价值由( )决定。A 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生产满足劳动者生存的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满足劳动者生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 劳动者的工资 E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28. 影响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总量的因素有:( )A 剩余价值 B 剩余价值率 C 总资本 D 不变资本 E 可变资本

五、 计算题

1. 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如果通过延长工作日至10小时,在必

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剩余价值率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增加了多少?减少了多少?

2. 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工作日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通过工人阶级的反抗,将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到2个小时。假定工作日长度不变,剩余价值率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提高多少?降低多少?

3. 某纺纱厂,假定纺纱机和纱锭只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就在实物形态上全部损耗掉。工人每天劳动6小时,

生产10斤棉纱,消耗的生产资料包括:10斤棉花,价值10元,纺纱机及纱锭,价值2元,劳动力价值

3元。

问题(1):资本家每天需要预付资本多少元?其中不变资本多少?可变资本多少?

假设工人一天劳动6小时,创造的价值恰好可以弥补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

问题(2):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假设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时间,使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

问题(3):资本家每天需要预付资本多少元?其中不变资本多少?可变资本多少?

问题(4):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多少?

4. 假定皮鞋工业部门一个工人每天劳动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生产皮鞋2双,消耗生产资料价值

16元,工人一天创造的新价值8元。

问题(1):每双皮鞋的社会价值多少?

问题(2):资本家每天获得剩余价值多少?

如果个别皮鞋厂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即工人劳动8个小时可以生产4双皮鞋。

问题(3):每双皮鞋的个别价值多少?

问题(4):工人劳动一天创造的新价值是否有变化?

问题(5):资本家每天获得剩余价值多少?超额价值多少?


相关文章

  • 九年级政治教学计划
  • 九年级政治教学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以课堂教材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紧紧围绕学校教务处工作的具体要求.年级组的具体情况,积极推进和贯彻二期课改的精神,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实施 ...查看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相关栏目推荐 北京中考答案 北京中考数学试题 北京2014中考真题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 北京中考改革 北京中考模拟试题 北京中考报名网 北京中考生物真题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100字 北京中考试卷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北京 ...查看


  •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试卷分析 一.对试卷的分析 本次考试属于模块考试,考试范围为<经济生活>模块.本套试卷的命题体现以下特点: 1.依据课程标准,体现新课改理念 本套试卷严格按照<思想政治课程标 ...查看


  • 初一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分析(1)
  • 初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留史镇一中 刘豹 每次考试既是对学生一个阶段学习成果的评价,又是对今后的教学活动的方向性的指导,认真分析这次期末考试给我们以后的教学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下面我就结合这份试卷的特点和我所任班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一 ...查看


  • 化学工作总结
  • 2007年春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寿县菱角中学 作者:赵兵 时光飞逝,转眼又到学期末了.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本人本学期担任初三年级化学,即将接受中考的检验.回顾半年来紧张而又热烈的复习迎考的场景,本人对中考成功充满了信心.就本人本学期的工作做如 ...查看


  • 阳明学院第三届学生手册知识竞赛试题一 2
  • 阳明学院第三届学生手册知识竞赛试题一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2×20=40) 1.根据<阳明学院学生宿舍个人电脑使用规定>,不印象其他同学正常学习生活, ...查看


  • 期末学生评语(优秀)
  • 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你的文静.踏实.善良, 非常感动你对老师同学的热情宽容:成长在悄无 声息中开始,进步也来自平时的点滴积累,初三 一学期的努力,你成长了许多.中考在即,老师 忠心的希望你能调整好状态,勇敢的迎接挑战, 就像你战胜游泳考试一样 ...查看


  • 2015-2016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科组教学工作计划
  • 2015-2016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教师职业素质,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实现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世界历史&g ...查看


  • 九年级政治教学工作计划
  • 九年级政治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年度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安排,本人主要承担初三年级三个班政治课教学.现将本学年度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教学计划拟定如下: 一.教育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育和教学总的目标要求是:力求体现加强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和提 ...查看


  • 高三物理试题_为您服务教育网
  • 高三物理试题_为您服务教育网高三物理试题 ◇2012年高考全国卷物理部分试题及解答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全国卷(新课标_含答案)◇2012年北京高考物理部分试题及解答 ◇2012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及解答 ◇2012年重庆高考物理部分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