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普通劳动者

  (一)  最近,看到了天津师范大学学生汤桂森写的两首诗词。对照一下,很有意思。现抄录如下:  第一首是词:“鹧鸪天”  紫燕呢喃春正芳  杏花初落柳丝长  古原春草连天碧  流水长溪济雁双  青烟晚  九回肠  万家灯火竞辉煌  春风十里伤情意  尘染霜髻泪万行  第二首是新诗:  披着星星,  背着月亮,  扛起石头,  好像飞一样。  干吧,同志们,  为了共产主义的明天,  我们唱在嘴上,  干在手上,  乐在心上。  前一首是汤桂森同学在一九五七年进入天津师大时写的,后一首作于去年海河工地上。相隔不过一年多。两相对比,它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真是判若两人。  是什么原因使这个青年写出了那样充满伤感和颓废情调的词呢?用这个青年自己的话来说,是由于过去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实际的结果,使他走向了厚古薄今,只专不红的道路,瞧不起劳动,瞧不起劳动人民,沾染了资产阶级没落情绪。又是什么原因使这个青年在一年后又能写出那样充满热爱劳动和革命干劲的诗呢?还是用他自已的话来说,那是由于学校贯彻了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开展勤工俭学,组织同学们参加改造海河的劳动,学校大办工厂,学生到工厂去帮助工人写工厂史,这一系列的活动,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  的确,这是“质”的变化。党的教育方针真有神话般的力量,使我国的教育面貌,千千万万青年学生的思想面貌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党在教育事业上的领导权巩固地树立了;各级学校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大部分学生的群众观点、阶级观点、集体观点、劳动观点加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风格提高了;学校大办工厂、开展科学研究、试制新产品,为国家创造了物质财富,直接支援了国家建设。它说明我国旧的脱离政治、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实际的教育制度已起了根本变化,知识分子的脱离实际、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状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全面发展的新型的知识分子队伍正在大批的成长起来。这些成绩是巨大的,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看不到这些变化和成绩或者对它估计不足都是不对的。  (二)  当然,教育上的大革命和它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还不过刚刚开始。今后还必须进一步贯彻执行。人们对教育方针的认识也并不是已经完全一致了,思想上没有问题了。绝不是这样。例如,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根本原则的认识上便有这样那样的争论和误解。  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总的规格和目标,也是全国统一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目前,不少人是拥护这个培养目标的,但也有些人还有些争论,归纳起来,有这样两种不同的认识:  一种说,“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也就是培养“普通劳动者”。学生毕业后就去作工人、农民。  一种说,“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对各类高等学校来说不够具体,显不出各自的特点,因此,培养目标应该具体化为工程师(工学院)、科学家(理学院)、文学家、艺术家……等等。  对这两种关于培养目标的说法,在青年学生思想中也有两种不同的反映。对前一种说法,有些学生觉得学习不学习,毕业不毕业,将来都是普通劳动者,都去作工人农民,那还有什么理想呢?有的甚至要求退学。对后一种说法,有些学生又觉得既然还是要培养工程师、文学家、专家,这和旧的教育的培养目标又有什么区别看来,澄清误解,统一思想认识,对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培养人才的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三)  我们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当然也是高等教育的目的。虽然,高等教育还担负着为国家造就各种专门建设人才,为国家输送干部的重任,但从高等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应当是朝气蓬勃,没有上“高人一等”的思想,他们和普通劳动者之间,应该没有丝毫特殊之处。就这个意义上来说,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普通劳动者之间,两者的含义,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和严格的区别。  但是,做为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来说,却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里没有必要把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仅仅说成是“普通劳动者”。“普通劳动者”这个概念对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来说是不确切的。因为“普通劳动者”的含义,没有表述这种劳动者要不要有文化。事实上,就广泛意义上说,就社会地位来说,在我们国家里,工人、农民是普通劳动者,各级干部也都是普通劳动者,也就是说,他们在政治上是平等的,文化的高低和分工职务的高低,并不能改变这种平等的关系。但是,不能把普通劳动者作为学校的唯一培养目标,而“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则比较确切地表达了学校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也说明了国家对建设人才的规格的一般要求。它是我们国家教育的目的,它说明我国培养的人才都是劳动者,而这种劳动者又必须是既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又有文化的。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无产阶级当前最大的政治就是建设,因此教育就要为当前的建设任务服务。我国人民面临的任务是将我国建成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巨大的建设任务,就给教育事业提出了培养建设人才的要求,它需要“一支数以千万计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今天,我们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还没有根本改变。不仅大学还不多,普通教育也还没有普及。我国的知识分子不是太多了,而是嫌少了。我们所谓的“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当然也就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就是“既懂政治,又有文化,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这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又红又专的人,就是工人化的知识分子,就是知识分子化的工人”(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其中,当然也就包括各种专门建设人才,即工程师、科学家、文学家、医生等。这里的各种“家”,与旧社会的脱离劳动、轻视实践、轻视劳动人民的高人一等的“家”当然有本质的不同,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所追求的“家”也有本质的不同。我们这里所说的各种“家”,是各种具有专长的建设人才,从政治地位上来说,不管他们的职位有多高,本事有多大,他们仍然必须平等待人、和群众打成一片,以普通劳动者的面貌在群众中出现。他们都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组成部分。因此,对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来说,我们不只是培养“普通劳动者”,而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一)  最近,看到了天津师范大学学生汤桂森写的两首诗词。对照一下,很有意思。现抄录如下:  第一首是词:“鹧鸪天”  紫燕呢喃春正芳  杏花初落柳丝长  古原春草连天碧  流水长溪济雁双  青烟晚  九回肠  万家灯火竞辉煌  春风十里伤情意  尘染霜髻泪万行  第二首是新诗:  披着星星,  背着月亮,  扛起石头,  好像飞一样。  干吧,同志们,  为了共产主义的明天,  我们唱在嘴上,  干在手上,  乐在心上。  前一首是汤桂森同学在一九五七年进入天津师大时写的,后一首作于去年海河工地上。相隔不过一年多。两相对比,它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真是判若两人。  是什么原因使这个青年写出了那样充满伤感和颓废情调的词呢?用这个青年自己的话来说,是由于过去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实际的结果,使他走向了厚古薄今,只专不红的道路,瞧不起劳动,瞧不起劳动人民,沾染了资产阶级没落情绪。又是什么原因使这个青年在一年后又能写出那样充满热爱劳动和革命干劲的诗呢?还是用他自已的话来说,那是由于学校贯彻了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开展勤工俭学,组织同学们参加改造海河的劳动,学校大办工厂,学生到工厂去帮助工人写工厂史,这一系列的活动,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  的确,这是“质”的变化。党的教育方针真有神话般的力量,使我国的教育面貌,千千万万青年学生的思想面貌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党在教育事业上的领导权巩固地树立了;各级学校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大部分学生的群众观点、阶级观点、集体观点、劳动观点加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风格提高了;学校大办工厂、开展科学研究、试制新产品,为国家创造了物质财富,直接支援了国家建设。它说明我国旧的脱离政治、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实际的教育制度已起了根本变化,知识分子的脱离实际、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状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全面发展的新型的知识分子队伍正在大批的成长起来。这些成绩是巨大的,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看不到这些变化和成绩或者对它估计不足都是不对的。  (二)  当然,教育上的大革命和它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还不过刚刚开始。今后还必须进一步贯彻执行。人们对教育方针的认识也并不是已经完全一致了,思想上没有问题了。绝不是这样。例如,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根本原则的认识上便有这样那样的争论和误解。  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总的规格和目标,也是全国统一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目前,不少人是拥护这个培养目标的,但也有些人还有些争论,归纳起来,有这样两种不同的认识:  一种说,“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也就是培养“普通劳动者”。学生毕业后就去作工人、农民。  一种说,“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对各类高等学校来说不够具体,显不出各自的特点,因此,培养目标应该具体化为工程师(工学院)、科学家(理学院)、文学家、艺术家……等等。  对这两种关于培养目标的说法,在青年学生思想中也有两种不同的反映。对前一种说法,有些学生觉得学习不学习,毕业不毕业,将来都是普通劳动者,都去作工人农民,那还有什么理想呢?有的甚至要求退学。对后一种说法,有些学生又觉得既然还是要培养工程师、文学家、专家,这和旧的教育的培养目标又有什么区别看来,澄清误解,统一思想认识,对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培养人才的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三)  我们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当然也是高等教育的目的。虽然,高等教育还担负着为国家造就各种专门建设人才,为国家输送干部的重任,但从高等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应当是朝气蓬勃,没有上“高人一等”的思想,他们和普通劳动者之间,应该没有丝毫特殊之处。就这个意义上来说,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普通劳动者之间,两者的含义,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和严格的区别。  但是,做为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来说,却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里没有必要把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仅仅说成是“普通劳动者”。“普通劳动者”这个概念对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来说是不确切的。因为“普通劳动者”的含义,没有表述这种劳动者要不要有文化。事实上,就广泛意义上说,就社会地位来说,在我们国家里,工人、农民是普通劳动者,各级干部也都是普通劳动者,也就是说,他们在政治上是平等的,文化的高低和分工职务的高低,并不能改变这种平等的关系。但是,不能把普通劳动者作为学校的唯一培养目标,而“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则比较确切地表达了学校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也说明了国家对建设人才的规格的一般要求。它是我们国家教育的目的,它说明我国培养的人才都是劳动者,而这种劳动者又必须是既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又有文化的。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无产阶级当前最大的政治就是建设,因此教育就要为当前的建设任务服务。我国人民面临的任务是将我国建成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巨大的建设任务,就给教育事业提出了培养建设人才的要求,它需要“一支数以千万计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今天,我们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还没有根本改变。不仅大学还不多,普通教育也还没有普及。我国的知识分子不是太多了,而是嫌少了。我们所谓的“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当然也就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就是“既懂政治,又有文化,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这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又红又专的人,就是工人化的知识分子,就是知识分子化的工人”(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其中,当然也就包括各种专门建设人才,即工程师、科学家、文学家、医生等。这里的各种“家”,与旧社会的脱离劳动、轻视实践、轻视劳动人民的高人一等的“家”当然有本质的不同,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所追求的“家”也有本质的不同。我们这里所说的各种“家”,是各种具有专长的建设人才,从政治地位上来说,不管他们的职位有多高,本事有多大,他们仍然必须平等待人、和群众打成一片,以普通劳动者的面貌在群众中出现。他们都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组成部分。因此,对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来说,我们不只是培养“普通劳动者”,而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相关文章

  •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 [ 一.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承担.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 ...查看


  • 中职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 名师讲堂:中职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教育名家> 高海燕转载 我国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招生入学.就业分配等等方面已经完全蜕去了20多年前的印记,目前已经到了一个发展的艰难时期.弄清楚这里的原因和探讨发展的出路,对于我们 ...查看


  • 职业生涯规划指引
  • 职业生涯规划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摘录) 第三条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 ...查看


  •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姜大源) 姜大源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层次和作用定位,高等职业院校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层次/作用/定位 近1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 ...查看


  • 2013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
  •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_ ___为直接目标的社 会活动,主要指___ _.(影响人的身心发 展,学校教育) 2.教育随着____的产生而产生,随着____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 3.正规教育的主 ...查看


  • 校长论著:农村综合高中专业与课程的综合开发
  • 上世纪末,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二是从单一专业人才培养向立体综合方向转变,在这个背景下,农村综合高中应运而生,它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结构性需求和有利于受教育者扬长避短发展的 ...查看


  • 教育学基础习题
  • 1.<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 A.直观性 B.巩固性 C.启发性 D.循序渐进 2."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 )的观点. A.赫尔巴特 ...查看


  • 职业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1
  • 职业教育学试题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 1.我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是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这是我国企业办学之始. 2.我国实行( "先培训,后就业" )和( "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一个公民就业前 ...查看


  • [教育学] 问答题汇总
  •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