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技术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天那水 化学品英文名称:Thinner, banana oil 编码:03 更新日期:2015年3月24日 消控室电话: 国家应急电话:119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乙酸异戊酯(天那水)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 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等。长期高浓度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该混合物对环境有严重的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对鱼类和动物应注意。
燃爆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到明火源引起着回燃。若遇到高热度体内压力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水清洗,脱去被沾染之衣物,要风干并洗涤干净后再穿,受沾染之皮鞋要在空气中完全风干后方可再穿。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注意保暖,立即送医。
食入:立即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应由医生决定是否应催吐。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火花等易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灭火无效。 灭火注意事项:灭火人员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淡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清除方法:少量泄漏时,以砂石或泥土吸收溢出之液体,后置于容器中,以待日后处理;大量泄漏时,用沙或泥土防止溢出之液体蔓延,如溢出之液体进入下水道,则有爆炸或毒性之潜在危险,应立即通知有关当局(尤其是消防局)。可能的话将溢出之液体转入糟罐以备日后回收处理。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都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5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累。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储存区的照明、通风设备应采用防爆型。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车间卫生标准:00561
最高容许标准:中国(MAC) 260mg/m3[皮] 监测控制: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充足的排气,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保护:戴合格的呼吸口罩 眼睛保护:佩带有边屏的安全护目镜 身体保护:长袖衣服 手保护:耐溶剂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时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工作后,淋浴更衣。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静电、明火、高热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毒性:破坏人体的造血机能。
慢毒性:具有潜在致癌性,当进入人体的剂量较大时,可造成急性中毒,当剂量较小时,可带来慢性累积中毒。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可采用特定的焚化或卫生掩埋法处理。 废弃注意事项:不可倒入下水道。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3648 UN 编号:1307 包装标志:易燃 包装类别:3 包装方法:金属罐
运输注意事项: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本条例2013年12月7日修订)。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常用化学危险品安全手册》、《有毒化学品卫生和安全实用手册》、《化学物质毒性全书》。
填表部门:安全部 数据审核单位:总经办
修改说明:按照GB/T 16483-200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编写规定》填写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其它信息:此安全技术说明书依据理论及通行版本编制,提供数据仅供参考。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技术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天那水 化学品英文名称:Thinner, banana oil 编码:03 更新日期:2015年3月24日 消控室电话: 国家应急电话:119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乙酸异戊酯(天那水)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 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等。长期高浓度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该混合物对环境有严重的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对鱼类和动物应注意。
燃爆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到明火源引起着回燃。若遇到高热度体内压力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水清洗,脱去被沾染之衣物,要风干并洗涤干净后再穿,受沾染之皮鞋要在空气中完全风干后方可再穿。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注意保暖,立即送医。
食入:立即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应由医生决定是否应催吐。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火花等易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灭火无效。 灭火注意事项:灭火人员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淡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清除方法:少量泄漏时,以砂石或泥土吸收溢出之液体,后置于容器中,以待日后处理;大量泄漏时,用沙或泥土防止溢出之液体蔓延,如溢出之液体进入下水道,则有爆炸或毒性之潜在危险,应立即通知有关当局(尤其是消防局)。可能的话将溢出之液体转入糟罐以备日后回收处理。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都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5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累。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储存区的照明、通风设备应采用防爆型。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车间卫生标准:00561
最高容许标准:中国(MAC) 260mg/m3[皮] 监测控制: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充足的排气,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保护:戴合格的呼吸口罩 眼睛保护:佩带有边屏的安全护目镜 身体保护:长袖衣服 手保护:耐溶剂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时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工作后,淋浴更衣。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静电、明火、高热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毒性:破坏人体的造血机能。
慢毒性:具有潜在致癌性,当进入人体的剂量较大时,可造成急性中毒,当剂量较小时,可带来慢性累积中毒。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可采用特定的焚化或卫生掩埋法处理。 废弃注意事项:不可倒入下水道。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3648 UN 编号:1307 包装标志:易燃 包装类别:3 包装方法:金属罐
运输注意事项: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本条例2013年12月7日修订)。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常用化学危险品安全手册》、《有毒化学品卫生和安全实用手册》、《化学物质毒性全书》。
填表部门:安全部 数据审核单位:总经办
修改说明:按照GB/T 16483-200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编写规定》填写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其它信息:此安全技术说明书依据理论及通行版本编制,提供数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