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 当好国家公民"测试题

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 当好国家公民”复习题

一、 填空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字母填在横线上。

1.所谓纪律,是指社会上一定组织为维护A.小团体利益 B.集体利益)并保证活动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都遵守的 (A.道德准则 B.行为准则)。

2.法律是A.国家 B.组织)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是A.组织 B.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是以 (A.国家 B.组织)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3.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A.体现 B.再现),是人民当家作主和实现幸福美好生活的最高 (A.要求 B.保障)。

4.公民履行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就要正确行使A.权利 B.权力),认真履行 (A.职责 B.义务)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5.维护和坚持人民主权原则,就是在维护和坚持每个公民A.家庭完整 B.幸福生活)的基础。

6.在处理公民与国家关系的问题上,我们要以(A.公民利益 B.国家利益)为重。

7.公民的权利,是A.国家强盛 B.家庭幸福)的前提;对人权的保障,是(A.国家 B.家庭)的职责。这便是我国宪法确立保障人权原则的真意所在。

8.在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A.程序正义 B.过程正义)和A.结果正义 B.实体正义)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9.在现代社会,程序法能否得到严格的遵守,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律公正 B.司法公正)、诉讼民主、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

10.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依法确定各级或同级法院之间受理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活动称为 (A.管辖 B.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政府的组织、权利、运行和行为,都要以( )为依据并受其约束。

A.宪法 B.法律 C.民法 D.宪法和法律

2.( )是衡量社会主义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党的领导

3.2002年3月24日,中国足球甲A联赛,陕西国力队在西安主场与青岛颐中海牛队的比赛接近尾声,现场三万多民观众把身边一切可以找到的东西都扔进场中,用疯狂的方式发泄着自己的不满,一帮闹事球迷用报纸点燃座椅,最后,所有的看台都燃起了大火。直到消防车驶进场内,才将火势控制住。300多名防暴警察出动,使用高压水枪来驱散闹事球迷,并扣押了几名闹事球迷,现场局势才被逐渐控制下来。这则材料给你的启示是( )。

①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③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④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走在路上要遵守交通法规,在教室要遵守课堂纪律,看电影不能高声喧哗,这主要表明( )。

A.法律是最具权威性的规范 B.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C.这些规则就是要约束人们的行为 D.这些规则就是法律

5.依法治国首先是( )。

A.以党治国 B.以民治国 C.依宪治国 D.以权治国

6.宪法序言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种组织、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都必须( )。 A.负责维护宪法尊严的职责 B.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C.负有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 D.负责检查宪法执行情况的职责

7.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

A.习惯和法律 B.风俗和法律 C.道德和法律 D.习惯和风俗

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A.中国共产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 D.国家主席

9.尊重人权要求 ( )。

A.国家对于人权消极地不作为,使这些权利在不受到不合理干预的情况下能够自我实现

B.国家保障这些权利能够借助国家的力量得以实现

C.其他公民尊重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D.行政执法机关在进行执法时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10.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家通过积极的行动,创造物质和制度条件,为广大公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困难。这是国家对于人权的 ( )。

A.尊重 B.保障 C.强调 D.实施

11.人之为人,有其受到尊重并自我实现的基本需求,我们把这种需求称( ) 。

A.平等权 B.人权 C.公民权 D.劳动权

12.宪法要求我国公民应当严守权利的边界,指的是 ( ) 。

A.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并不是毫无限制的,是以不侵害他人的正当权利和自由为界限的B.限制公民的权利 C.束缚公民的自由 D.可以侵害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13.程序正义是指( )。

A.结果的正义 B.过程的正义 C.方法的正义 D.内容的正义

14.王某系某市的一无业游民。一日夜间在抢劫出租车司机时被抓获。某市检察机关依法对其进行公诉。此案件属于( )。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 D.公民自诉

15.某法院法官李某在审理一起财产纠纷的民事案件中,因其弟弟是其中一方的当事人之一而退出审判活动,这体现了诉讼法规定的( )。

A.合议制 B.两审终审制 C.回避制度 D.公开审判制度

16.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等属于( )。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 D.不打官司解决纠纷的方式

17.张三、李四和王五结伙在A县抢劫,在B县窝赃,又在C县销赃。有一天他们到D县游玩,被被害人发现报告公安机关将他们抓获。此案( )。

A.应该由D县司法机关审理 B.应该由ABC三县中的一县司法机关审理

C.四县司法机关均可审理 D.应该由ABC三县司法机关共同审理

18.小张与丈夫离婚时孩子判给男方,现在小张想到法院起诉,要求将孩子交给她抚养,她应当到( )法院起诉。

A.男方现在户籍所在地 B.男方父母居住地

C.女方现在户籍所在地 D.男女双方一起生活时的户籍所在地

19.在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的举证原则是( )。

A.谁主张,谁举证 B.由律师举证 C.由被告举证 D.由警察举证

20.收集证据要做到客观、合理、合法、与案件有关联。甲公司与乙公司因一份买卖合同的履行发生纠纷,并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甲公司提供了一盒证明两公司无买卖合同内容的录音带,但法院认为该录音带不是按法定程序取得的,不予认定为案件的证据,这体现了诉讼证据的( )。

A.客观公正性 B.关联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纪律和法律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所以纪律和法律没有本质的区别。

2.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那么公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必要去干涉他们。

3.只要有一定的程序,就能实现程序正义。

4.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纠纷,只有向法院提起诉讼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5.如果宪法没有权威,则法制无存。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2003年3月17日晚,孙志刚因未携带任何证件被民警带回派出所,对其是否是“三无”人员进行甄别,后被作为拟收容人员送往公安分局待遣所。3月20日,孙志刚遭连续殴打致重伤医治无效死亡。此案发生后,三位法学博士根据立法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向人大常委会递交了一封公民建议书,认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与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相抵触,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查。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问:(1)什么是人权?我国公民有哪些人权?

(2)上案例中孙志刚的什么权利受到侵犯?国家应该怎样正确实施宪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不受侵犯?

(3)国务院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说明了什么?

(4)人权的保障与国家整体的富强有什么关系?

(5)你认为公民为什么要严守权利边界?怎样严守权利边界?

2.美国思想家罗尔斯教授在他那本著名的《正义论》中举了一个我们都能够理解的例子,即“两个人分一个蛋糕,最公平也最能够为双方接受的办法是,由其中的一方将蛋糕切为两份,同时给另一方优先选择蛋糕的权利。”事实上,大家很容易明白,在这个例子中,蛋糕最终切开的两个部分在实质上是不可能达到“完全相等”的分量。而这种分法之所以能够为利益冲突双方所接受,是在于程序或者说分配过程的合理性。而这种分配过程可以被视为一种“程序”。

(1)这种分法为什么能够为利益冲突双方所接受?联系上面案例说明司法程序正义的重要作用。

(2)什么是程序正义?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有什么关系?

(3)实现程序正义有哪些确定的标准?

(4)说说你学习了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后的体会。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集体利益 B.行为准则

2.A.国家 A.国家 A.国家

3.A.体现 B.保障

4.A.权利 B.义务

5.B.幸福生活

6.B.国家利益

7.A.国家强盛 A.国家

8.A.程序正义 B.实体正义

9.B.司法公正

10.A.管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2.C 3.D 4.B 5.C 6.B 7.C 8.C 9.A 10.B 11.

B 12.A 13.B 14.C 15.C 16.D 17.B 18.A 19.A 20.D

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纪律和法律虽然有许多共性,但仍然是有本质差别的,他们在制定者、规范对象、适用范围、内容的多寡详略、处罚的裁定者、处罚的方式和强度方面都有区别。总体说来,法律的效力高于纪律,而纪律比法律更细微和具体。

2.此观点错误。我国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公民在行使这些权利和自由的时候,应当意识到权利并不是绝对的、毫无限制的,公民应当严守权利的边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各项权利和自由。

3.此观点错误。因为程序正义能否实现,要看程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裁判者保持中立;要求当事人充分参与;要求裁判过程尽量公开;要求当事人对等。只有符合以上标准,才能真正实现程序正义。

4.此观点错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纠纷并不一定要采取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可以用不打官司也维权的方式,如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等方式来解决纠纷。

5.此观点正确。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维护宪法权威意义重大,否则会使国家的法制建设遭到破坏。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人之为人,有其受到尊重并自我实现的基本需求,我们把这种需求称之为人权。我国宪法和法律将人权细化为众多具体的权利和自由,如选举权、财产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2)孙志刚的人身自由权受到了侵犯。国家应当根据宪法规定的原则和精神,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实际需要,制定各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如发现有悖于宪法原则和精神的应当立即废止。

(3)说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违背宪法原则和精神。与宪法和相关法律相抵触,并且容易造成对流浪乞讨人员的侵权事件的发生,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一步说明了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

(4)人权的保障与国家整体富强有密切关系,公民的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意味着他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潜力,创造出的价值得以最大化;而每个个体的权利都得到保障,则意味着整个国家能够充分发挥其蕴藏的潜力,创造出最大化的价值,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5)为了更好地实现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必须严守权利边界,在此边界内它能造福于人;超越此边界,只会为祸于人。严守权利边界是以不侵害他人的正当权利和自由作为衡量尺度的。

2.(1)这种分法之所以能够为利益冲突双方所接受,是在于程序或者说分配过程的合理性。而这种分配过程可以被视为一种“程序”。程序正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实体正义的实现;程序正义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和司法腐败;程序正义可以有力地保障人权;程序正义可以促使实体结果为人们所接受,消除人们的不满情绪。

(2)程序正义是过程的正义,即裁判过程的正确、公平、合法。被称为看得见的正义。两者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我们在参与、从事或评价一个法律活动时,既要看到它的结果是否正义,也要看它的过程是否正义,程序的不正义往往导致实体的不正义。

(3)实现程序正义要求裁判者保持中立;要求当事人充分参与;要求裁判过程尽量公开;要求当事人对等;案例中分蛋糕的方法从程序上看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因此为双方所接受。

(4)(略)。

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 当好国家公民”复习题

一、 填空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字母填在横线上。

1.所谓纪律,是指社会上一定组织为维护A.小团体利益 B.集体利益)并保证活动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都遵守的 (A.道德准则 B.行为准则)。

2.法律是A.国家 B.组织)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是A.组织 B.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是以 (A.国家 B.组织)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3.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A.体现 B.再现),是人民当家作主和实现幸福美好生活的最高 (A.要求 B.保障)。

4.公民履行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就要正确行使A.权利 B.权力),认真履行 (A.职责 B.义务)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5.维护和坚持人民主权原则,就是在维护和坚持每个公民A.家庭完整 B.幸福生活)的基础。

6.在处理公民与国家关系的问题上,我们要以(A.公民利益 B.国家利益)为重。

7.公民的权利,是A.国家强盛 B.家庭幸福)的前提;对人权的保障,是(A.国家 B.家庭)的职责。这便是我国宪法确立保障人权原则的真意所在。

8.在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A.程序正义 B.过程正义)和A.结果正义 B.实体正义)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9.在现代社会,程序法能否得到严格的遵守,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律公正 B.司法公正)、诉讼民主、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

10.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依法确定各级或同级法院之间受理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活动称为 (A.管辖 B.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政府的组织、权利、运行和行为,都要以( )为依据并受其约束。

A.宪法 B.法律 C.民法 D.宪法和法律

2.( )是衡量社会主义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党的领导

3.2002年3月24日,中国足球甲A联赛,陕西国力队在西安主场与青岛颐中海牛队的比赛接近尾声,现场三万多民观众把身边一切可以找到的东西都扔进场中,用疯狂的方式发泄着自己的不满,一帮闹事球迷用报纸点燃座椅,最后,所有的看台都燃起了大火。直到消防车驶进场内,才将火势控制住。300多名防暴警察出动,使用高压水枪来驱散闹事球迷,并扣押了几名闹事球迷,现场局势才被逐渐控制下来。这则材料给你的启示是( )。

①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③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④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走在路上要遵守交通法规,在教室要遵守课堂纪律,看电影不能高声喧哗,这主要表明( )。

A.法律是最具权威性的规范 B.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C.这些规则就是要约束人们的行为 D.这些规则就是法律

5.依法治国首先是( )。

A.以党治国 B.以民治国 C.依宪治国 D.以权治国

6.宪法序言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种组织、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都必须( )。 A.负责维护宪法尊严的职责 B.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C.负有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 D.负责检查宪法执行情况的职责

7.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

A.习惯和法律 B.风俗和法律 C.道德和法律 D.习惯和风俗

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A.中国共产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 D.国家主席

9.尊重人权要求 ( )。

A.国家对于人权消极地不作为,使这些权利在不受到不合理干预的情况下能够自我实现

B.国家保障这些权利能够借助国家的力量得以实现

C.其他公民尊重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D.行政执法机关在进行执法时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10.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家通过积极的行动,创造物质和制度条件,为广大公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困难。这是国家对于人权的 ( )。

A.尊重 B.保障 C.强调 D.实施

11.人之为人,有其受到尊重并自我实现的基本需求,我们把这种需求称( ) 。

A.平等权 B.人权 C.公民权 D.劳动权

12.宪法要求我国公民应当严守权利的边界,指的是 ( ) 。

A.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并不是毫无限制的,是以不侵害他人的正当权利和自由为界限的B.限制公民的权利 C.束缚公民的自由 D.可以侵害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13.程序正义是指( )。

A.结果的正义 B.过程的正义 C.方法的正义 D.内容的正义

14.王某系某市的一无业游民。一日夜间在抢劫出租车司机时被抓获。某市检察机关依法对其进行公诉。此案件属于( )。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 D.公民自诉

15.某法院法官李某在审理一起财产纠纷的民事案件中,因其弟弟是其中一方的当事人之一而退出审判活动,这体现了诉讼法规定的( )。

A.合议制 B.两审终审制 C.回避制度 D.公开审判制度

16.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等属于( )。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 D.不打官司解决纠纷的方式

17.张三、李四和王五结伙在A县抢劫,在B县窝赃,又在C县销赃。有一天他们到D县游玩,被被害人发现报告公安机关将他们抓获。此案( )。

A.应该由D县司法机关审理 B.应该由ABC三县中的一县司法机关审理

C.四县司法机关均可审理 D.应该由ABC三县司法机关共同审理

18.小张与丈夫离婚时孩子判给男方,现在小张想到法院起诉,要求将孩子交给她抚养,她应当到( )法院起诉。

A.男方现在户籍所在地 B.男方父母居住地

C.女方现在户籍所在地 D.男女双方一起生活时的户籍所在地

19.在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的举证原则是( )。

A.谁主张,谁举证 B.由律师举证 C.由被告举证 D.由警察举证

20.收集证据要做到客观、合理、合法、与案件有关联。甲公司与乙公司因一份买卖合同的履行发生纠纷,并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甲公司提供了一盒证明两公司无买卖合同内容的录音带,但法院认为该录音带不是按法定程序取得的,不予认定为案件的证据,这体现了诉讼证据的( )。

A.客观公正性 B.关联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纪律和法律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所以纪律和法律没有本质的区别。

2.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那么公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必要去干涉他们。

3.只要有一定的程序,就能实现程序正义。

4.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纠纷,只有向法院提起诉讼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5.如果宪法没有权威,则法制无存。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2003年3月17日晚,孙志刚因未携带任何证件被民警带回派出所,对其是否是“三无”人员进行甄别,后被作为拟收容人员送往公安分局待遣所。3月20日,孙志刚遭连续殴打致重伤医治无效死亡。此案发生后,三位法学博士根据立法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向人大常委会递交了一封公民建议书,认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与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相抵触,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查。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问:(1)什么是人权?我国公民有哪些人权?

(2)上案例中孙志刚的什么权利受到侵犯?国家应该怎样正确实施宪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不受侵犯?

(3)国务院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说明了什么?

(4)人权的保障与国家整体的富强有什么关系?

(5)你认为公民为什么要严守权利边界?怎样严守权利边界?

2.美国思想家罗尔斯教授在他那本著名的《正义论》中举了一个我们都能够理解的例子,即“两个人分一个蛋糕,最公平也最能够为双方接受的办法是,由其中的一方将蛋糕切为两份,同时给另一方优先选择蛋糕的权利。”事实上,大家很容易明白,在这个例子中,蛋糕最终切开的两个部分在实质上是不可能达到“完全相等”的分量。而这种分法之所以能够为利益冲突双方所接受,是在于程序或者说分配过程的合理性。而这种分配过程可以被视为一种“程序”。

(1)这种分法为什么能够为利益冲突双方所接受?联系上面案例说明司法程序正义的重要作用。

(2)什么是程序正义?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有什么关系?

(3)实现程序正义有哪些确定的标准?

(4)说说你学习了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后的体会。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集体利益 B.行为准则

2.A.国家 A.国家 A.国家

3.A.体现 B.保障

4.A.权利 B.义务

5.B.幸福生活

6.B.国家利益

7.A.国家强盛 A.国家

8.A.程序正义 B.实体正义

9.B.司法公正

10.A.管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2.C 3.D 4.B 5.C 6.B 7.C 8.C 9.A 10.B 11.

B 12.A 13.B 14.C 15.C 16.D 17.B 18.A 19.A 20.D

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纪律和法律虽然有许多共性,但仍然是有本质差别的,他们在制定者、规范对象、适用范围、内容的多寡详略、处罚的裁定者、处罚的方式和强度方面都有区别。总体说来,法律的效力高于纪律,而纪律比法律更细微和具体。

2.此观点错误。我国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公民在行使这些权利和自由的时候,应当意识到权利并不是绝对的、毫无限制的,公民应当严守权利的边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各项权利和自由。

3.此观点错误。因为程序正义能否实现,要看程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裁判者保持中立;要求当事人充分参与;要求裁判过程尽量公开;要求当事人对等。只有符合以上标准,才能真正实现程序正义。

4.此观点错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纠纷并不一定要采取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可以用不打官司也维权的方式,如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等方式来解决纠纷。

5.此观点正确。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维护宪法权威意义重大,否则会使国家的法制建设遭到破坏。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人之为人,有其受到尊重并自我实现的基本需求,我们把这种需求称之为人权。我国宪法和法律将人权细化为众多具体的权利和自由,如选举权、财产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2)孙志刚的人身自由权受到了侵犯。国家应当根据宪法规定的原则和精神,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实际需要,制定各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如发现有悖于宪法原则和精神的应当立即废止。

(3)说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违背宪法原则和精神。与宪法和相关法律相抵触,并且容易造成对流浪乞讨人员的侵权事件的发生,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一步说明了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

(4)人权的保障与国家整体富强有密切关系,公民的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意味着他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潜力,创造出的价值得以最大化;而每个个体的权利都得到保障,则意味着整个国家能够充分发挥其蕴藏的潜力,创造出最大化的价值,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5)为了更好地实现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必须严守权利边界,在此边界内它能造福于人;超越此边界,只会为祸于人。严守权利边界是以不侵害他人的正当权利和自由作为衡量尺度的。

2.(1)这种分法之所以能够为利益冲突双方所接受,是在于程序或者说分配过程的合理性。而这种分配过程可以被视为一种“程序”。程序正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实体正义的实现;程序正义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和司法腐败;程序正义可以有力地保障人权;程序正义可以促使实体结果为人们所接受,消除人们的不满情绪。

(2)程序正义是过程的正义,即裁判过程的正确、公平、合法。被称为看得见的正义。两者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我们在参与、从事或评价一个法律活动时,既要看到它的结果是否正义,也要看它的过程是否正义,程序的不正义往往导致实体的不正义。

(3)实现程序正义要求裁判者保持中立;要求当事人充分参与;要求裁判过程尽量公开;要求当事人对等;案例中分蛋糕的方法从程序上看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因此为双方所接受。

(4)(略)。


相关文章

  • 职业道德与法律说课稿第七课
  •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号选手.我所抽取的课题为: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我将就此课题展开说课讲解. 我的说课课题结构按照: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六方面展开. 说教材部分: 先请大家看看说教材.说教 ...查看


  •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一百首
  •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童)谣100首 1. 记牢核心价值观 求富强,求民主,人民生活多幸福, 讲文明,讲和谐,社会向上又团结: 爱自由,爱平等,改革开放树新风, 要公正,要法制,执法透明而切实: 我爱国,你敬业,爱岗爱国当绿叶, 懂诚信 ...查看


  • 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 一. 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 (1) 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烦人基本作用和意义 (2) 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 2. 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 ...查看


  • 2010年复习指导丛书答案政治答案
  • 2010年淄博市中考复习指导丛书<思想品德>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初一.二年级 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 初一.二年级 综合测试题 1.C 2.C 3.C 4.A 5.A 6.A 7.B 8.C 9.D 10.B 11.C 12. ...查看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2014年2月12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 ...查看


  • 2013年法治泰州建设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 DBFQ SYY DYPT DFDF 2013 年法治泰州建设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20 题,每题 1.5 分) 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新要求, 具体包括: 民主制度更加完善, 民主形 ...查看


  •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知识脉络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必背金句 1.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 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 ...查看


  • 政治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 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测试试卷 政治试题卷 (本卷共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 A .历史性 B.社会性 C.阶级性 D.民族性 某 ...查看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教材分析
  • 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思路 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七年级下册教材在设计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提炼确定了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