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寂寞之歌_戴望舒_印象_美读

阅读园地

读戴望舒的《印象》,一次次被诗人那绝世的寂寞深深打动,那流动于字里行间的忧思在无声无息中浸润着我,于是,我被一种浓浓的愁绪包围,无法逃离。

的烟波之中,给人视觉上以神秘的朦胧之美;青色的珍珠坠入古井的暗水里,又使人的记忆在瞬间坠入深渊……“铃声”、“渔船”、“珍珠”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虚幻、缥缈、空灵的境界,透着古意的幽远,含着悲凉的色彩,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失去的惋惜和感叹。这一节如曼妙的序曲,为全诗渲染出悲凉的基调。

颓唐的残阳沉沉西下,浅浅的微笑也被轻轻敛去了。这“浅浅的微笑”究竟象征什么呢?是已逝的爱情?还是美好的往事?是对过去的依恋,还是对明天的思考?这微笑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像雾像雨又像风,充满了神秘感和朦胧美,激起读者无限的想象和思考。第二节节奏舒缓厚实,进一步抒发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惋惜。

第三节卒章显志,使前两节晦涩的意象在此显出亮色和透明。“寂寞”就像一根金线,把前面零散的意象连成一体,如将珍珠串成项链。诗人在这一节连用了四个“寂寞”,复沓回环,反复咏叹,形成了清新忧郁的旋律,强化了惆怅沉重之情。

戴望舒运用象征手法,通过一系列契合心绪的意象组合,创造出忧郁而朦胧的美妙意境,吟唱出一首美丽的寂寞之歌,这充满忧伤和智性的心灵之歌,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作者单位:陕西省三原县南郊中学语文组)

印象

戴望舒

是飘落到深谷去的幽微的铃声吧,是航到烟水去的小小的渔船吧,如果是青色的珍珠;它早已坠入古井的暗水中。林梢的颓唐的残阳,它轻轻地敛去了跟着的浅浅的微笑。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迢遥的,寂寞的呜咽,

又徐徐地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寂寞或许是无形的,像鸟儿滑过天际,余痕犹存却无法看到;寂寞或许是潮湿的,如雨丝淅淅沥沥,却能激起心灵的震憾。戴望舒以幽美雅致的笔触将寂寞这种无形的感受生动形象地写了出来,读后让人叹为观止。

铃声幽幽飘落了,就像渺茫的歌谣,给人听觉上以遥远的距离之美;渔船驶进雾蒙蒙

中学语文园地2009.

11

阅读园地

读戴望舒的《印象》,一次次被诗人那绝世的寂寞深深打动,那流动于字里行间的忧思在无声无息中浸润着我,于是,我被一种浓浓的愁绪包围,无法逃离。

的烟波之中,给人视觉上以神秘的朦胧之美;青色的珍珠坠入古井的暗水里,又使人的记忆在瞬间坠入深渊……“铃声”、“渔船”、“珍珠”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虚幻、缥缈、空灵的境界,透着古意的幽远,含着悲凉的色彩,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失去的惋惜和感叹。这一节如曼妙的序曲,为全诗渲染出悲凉的基调。

颓唐的残阳沉沉西下,浅浅的微笑也被轻轻敛去了。这“浅浅的微笑”究竟象征什么呢?是已逝的爱情?还是美好的往事?是对过去的依恋,还是对明天的思考?这微笑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像雾像雨又像风,充满了神秘感和朦胧美,激起读者无限的想象和思考。第二节节奏舒缓厚实,进一步抒发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惋惜。

第三节卒章显志,使前两节晦涩的意象在此显出亮色和透明。“寂寞”就像一根金线,把前面零散的意象连成一体,如将珍珠串成项链。诗人在这一节连用了四个“寂寞”,复沓回环,反复咏叹,形成了清新忧郁的旋律,强化了惆怅沉重之情。

戴望舒运用象征手法,通过一系列契合心绪的意象组合,创造出忧郁而朦胧的美妙意境,吟唱出一首美丽的寂寞之歌,这充满忧伤和智性的心灵之歌,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作者单位:陕西省三原县南郊中学语文组)

印象

戴望舒

是飘落到深谷去的幽微的铃声吧,是航到烟水去的小小的渔船吧,如果是青色的珍珠;它早已坠入古井的暗水中。林梢的颓唐的残阳,它轻轻地敛去了跟着的浅浅的微笑。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迢遥的,寂寞的呜咽,

又徐徐地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寂寞或许是无形的,像鸟儿滑过天际,余痕犹存却无法看到;寂寞或许是潮湿的,如雨丝淅淅沥沥,却能激起心灵的震憾。戴望舒以幽美雅致的笔触将寂寞这种无形的感受生动形象地写了出来,读后让人叹为观止。

铃声幽幽飘落了,就像渺茫的歌谣,给人听觉上以遥远的距离之美;渔船驶进雾蒙蒙

中学语文园地2009.

11


相关文章

  • [雨巷]优秀教案2
  • <雨巷>优秀教案 <雨巷>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 2,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 3,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查看


  • 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 教学博苑 09-06 2015 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体验能力:2.训练学生对诗歌词语的认识能力: 3.掌握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4.掌握诗歌基础 ...查看


  • 雨巷]教学设计(共1课时)
  • <雨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意象,通过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 把握本课思想内容,在课堂上背熟一部分课文 3. 体会文中"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 朦胧诗的特点 2.把握作者情感 3 ...查看


  • 现代诗二首 1
  • 教学过程: 一. 学习<弟子规>: 1.先放一段90后学生学<弟子规>的演讲录像,启发同学开始学弟子规. 2.介绍<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查看


  • 简析戴望舒诗歌的语言特色
  • 简析戴望舒诗歌的语言特色 摘要:戴望舒,作为"现代派诗坛的首领"是一位富有自觉艺术意识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记载了一代知识分子曲折的思想历程,记载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他的诗歌体现着作者自 ...查看


  • 我用残损的手掌
  •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⑵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⑶感情背诵本诗. 2.能力目标: ⑴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⑵理解诗歌对比手法 ...查看


  • 戴望舒诗歌特点
  • ? 诗作内容:多写自我情绪与感觉.? 审美原则:朦胧美.? 表现方法:多意象的组合,非逻辑的观念联络.? 形式:散文化的自由体.(1)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但将法国象征派诗和中国诗歌传统相融合,将象征与浪漫抒情相结合形成新诗史上具有示(联想 ...查看


  • [雨巷]公开课教案
  • <雨巷>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这首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构造及特点. 2 通过朗读与鉴赏,感受这首诗的音韵美. 3 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如何在赏析意境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探索诗歌的内涵,调动学生从多角度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查看


  • 雨巷教学4
  • <雨巷>公开课教案 2013-09-22 14:59:19| 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丁香般的芬芳和忧郁 --<雨巷>公开课教案 福建晋江市首峰中学 张建稳 [教学设想]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