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黄骅市职教中心升学部

2012—2013年第一学期高一美术班历史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涂在标准答题

卡上。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

1.2008年中秋节,中央电视台把晚会主会场设在山东荣成,台湾也设立了分会场,这体现了海峡两岸珍惜亲情渴望团聚的情结,这一切与宗法制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B.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绝对的 C.有利于统治集团的内部团结 D.等级森严,小宗要服从大宗

2、在学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后,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一位同学不可能被周武王封为诸侯王 A.甲同学为西周王族成员B.乙同学帮助周武王打败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C.丙同学回到了商朝,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D.丁同学做了平民,但才能、人品俱佳

3、《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A.财产 B.地域 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5、秦朝推行郡县制的积极意义在于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防止地方官吏搜刮百姓 此评述正确的是 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C.信仰 D.血缘4.《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

B.进一步加强君权D.完善地方机构6、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对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8、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9、下列有关军机处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②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外界干扰少 ③军机处的政治决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 ④军机处的建立,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0.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

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11.1896年,英商在杭州合法设厂的依据有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 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2.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为人民大众与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

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14、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

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15、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

“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16、“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历代珍

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B.赔款白银二亿两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17、《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侵略要求的条款是 A.割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C.增开通商口岸及内河新航线

18、台湾义士丘逢甲上奏朝廷:“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之手,不

愿死于倭人之手„„”与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义和团运动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是 A.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C.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D.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20、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

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这两个谜底认识正确的是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作用 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21、央视6套电视节目《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中,描写了1933年中国军人与日军拼死肉

搏,守卫长城,勇夺喜峰口的事迹,这支部队是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国民党第二十九军D.东北军 C.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22、西安事变完成了很多“转变”,下面关于这些“转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张学良将军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经历了拥蒋到倒蒋的转变 B.国民党政策经历了由“攘外必先安内”到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转变

C.中国共产党政策实现了由“逼蒋抗日”到“拥蒋抗日”的转变

D.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幼稚到走向成熟的转变23、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抗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全民族抗战是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③敌后抗日根据地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 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25、中国近代落伍的根本原因是

A.外国列强的入侵 B.中国封建制度腐朽 C.中国缺少外援 D.列强相互勾结

26、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间接统治 B.政治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27、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被列强接受后,美国认为“外交上从来没有比此更辉煌和更大的胜利。”“它保护了现在的利益,保护未来的利益,使美国立于一个牢不可破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

A、形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同盟,确立了美国盟主地位

B、中国市场对于美国商品自由开放,美国凭借其精美商品扩展中国市场 C、防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既得了利益又获得中国政府的感激 D、是美国侵华政策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28、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29、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 B.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具有局限性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被清政府控制和利用

30、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各界同胞党派和军队捐弃前嫌,抵御外辱,根本原因是因为

A、党修改了民主革命的纲领 B、中国需倾全国力量抗日救国 C、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D、党重新认识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主观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2分,第33小

题14分,共计40分。)

31. (1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皇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秦朝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清)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4分)

(2)比较秦朝与唐朝中央机构的变化,说明变化趋势。(4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二、三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

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

里”,由中书省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中,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肯,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降宗门内,选内阁中书谨密者入直

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詹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

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3分)

(2)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3分)元朝为什么

实行行省制?(2分)

(3)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

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2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口岸,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

——引自苑书义《中国近代史编》

材料二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材料三 义和团各团场,均门前树立大旗,上书“保清灭洋”等字,人皆耀武扬威。 ——引自《庚子纪事》 材料四 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

——引自黄曾源《义和团事实》

材料五 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

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引自《瓦德西拳乱笔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说明义和团运动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三、四反映义和团对待洋人的态度怎样?(2分)

(3)材料四反映了义和团的什么局限性?(2分)

(4)材料五“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指的是什么?(2分)说明义和团的作用是什么?(2分)既然“瓜分一事,实为下策”,那么此后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上策”是什么?(2分)

答案:

31. (14分)(1)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执行政令;三省由皇帝处理政务的协助机构;全国一切大权均集中在皇帝手中。(4分)(2)削弱相权,加强皇权(4分) (3)新的变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4分) 消极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2分)

32(12分)(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此项工程兴建的报告,门下省审议此

项报告,尚书省将其兴建计划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3分)

(2)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

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3分)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2分)

(3)职能: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2分)反映: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2分)

33、(1)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奉行

卖国政策,人民不堪忍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2)“灭洋”。

(3)带有盲目排外的色彩。

(4)“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指当时义和团不畏强暴的英勇斗争精神;作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上策”是“以华治华”,即扶植在华代理人。

黄骅市职教中心升学部

2012—2013年第一学期高一美术班历史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涂在标准答题

卡上。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

1.2008年中秋节,中央电视台把晚会主会场设在山东荣成,台湾也设立了分会场,这体现了海峡两岸珍惜亲情渴望团聚的情结,这一切与宗法制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B.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绝对的 C.有利于统治集团的内部团结 D.等级森严,小宗要服从大宗

2、在学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后,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一位同学不可能被周武王封为诸侯王 A.甲同学为西周王族成员B.乙同学帮助周武王打败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C.丙同学回到了商朝,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D.丁同学做了平民,但才能、人品俱佳

3、《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A.财产 B.地域 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5、秦朝推行郡县制的积极意义在于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防止地方官吏搜刮百姓 此评述正确的是 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C.信仰 D.血缘4.《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

B.进一步加强君权D.完善地方机构6、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对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8、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9、下列有关军机处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②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外界干扰少 ③军机处的政治决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 ④军机处的建立,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0.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

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11.1896年,英商在杭州合法设厂的依据有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 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2.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为人民大众与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

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14、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

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15、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

“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16、“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历代珍

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B.赔款白银二亿两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17、《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侵略要求的条款是 A.割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C.增开通商口岸及内河新航线

18、台湾义士丘逢甲上奏朝廷:“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之手,不

愿死于倭人之手„„”与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义和团运动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是 A.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C.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D.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20、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

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这两个谜底认识正确的是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作用 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21、央视6套电视节目《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中,描写了1933年中国军人与日军拼死肉

搏,守卫长城,勇夺喜峰口的事迹,这支部队是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国民党第二十九军D.东北军 C.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22、西安事变完成了很多“转变”,下面关于这些“转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张学良将军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经历了拥蒋到倒蒋的转变 B.国民党政策经历了由“攘外必先安内”到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转变

C.中国共产党政策实现了由“逼蒋抗日”到“拥蒋抗日”的转变

D.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幼稚到走向成熟的转变23、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抗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全民族抗战是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③敌后抗日根据地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 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25、中国近代落伍的根本原因是

A.外国列强的入侵 B.中国封建制度腐朽 C.中国缺少外援 D.列强相互勾结

26、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间接统治 B.政治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27、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被列强接受后,美国认为“外交上从来没有比此更辉煌和更大的胜利。”“它保护了现在的利益,保护未来的利益,使美国立于一个牢不可破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

A、形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同盟,确立了美国盟主地位

B、中国市场对于美国商品自由开放,美国凭借其精美商品扩展中国市场 C、防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既得了利益又获得中国政府的感激 D、是美国侵华政策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28、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29、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 B.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具有局限性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被清政府控制和利用

30、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各界同胞党派和军队捐弃前嫌,抵御外辱,根本原因是因为

A、党修改了民主革命的纲领 B、中国需倾全国力量抗日救国 C、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D、党重新认识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主观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2分,第33小

题14分,共计40分。)

31. (1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皇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秦朝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清)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4分)

(2)比较秦朝与唐朝中央机构的变化,说明变化趋势。(4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二、三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

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

里”,由中书省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中,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肯,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降宗门内,选内阁中书谨密者入直

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詹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

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3分)

(2)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3分)元朝为什么

实行行省制?(2分)

(3)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

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2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口岸,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

——引自苑书义《中国近代史编》

材料二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材料三 义和团各团场,均门前树立大旗,上书“保清灭洋”等字,人皆耀武扬威。 ——引自《庚子纪事》 材料四 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

——引自黄曾源《义和团事实》

材料五 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

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引自《瓦德西拳乱笔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说明义和团运动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三、四反映义和团对待洋人的态度怎样?(2分)

(3)材料四反映了义和团的什么局限性?(2分)

(4)材料五“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指的是什么?(2分)说明义和团的作用是什么?(2分)既然“瓜分一事,实为下策”,那么此后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上策”是什么?(2分)

答案:

31. (14分)(1)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执行政令;三省由皇帝处理政务的协助机构;全国一切大权均集中在皇帝手中。(4分)(2)削弱相权,加强皇权(4分) (3)新的变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4分) 消极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2分)

32(12分)(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此项工程兴建的报告,门下省审议此

项报告,尚书省将其兴建计划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3分)

(2)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

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3分)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2分)

(3)职能: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2分)反映: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2分)

33、(1)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奉行

卖国政策,人民不堪忍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2)“灭洋”。

(3)带有盲目排外的色彩。

(4)“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指当时义和团不畏强暴的英勇斗争精神;作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上策”是“以华治华”,即扶植在华代理人。


相关文章

  • 高一历史学期工作总结
  • ******高级中学高一( )班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如梭,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转瞬又将成为历史,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在新的一年里,我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努力打开一个工作新局面,更好地完成工作 ...查看


  • 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 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度的第一学期,我承担我校高一年级的四个班,三个普通班.一个翻转实验班(Ipad)教学任务.在本学期工作和生活中我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通过学习努力让自己 ...查看


  • 高一历史课组下学期工作计划
  • 高一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我们的教 ...查看


  • 高一历史备课组计划
  • 篇一: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领导小组的宏观部署下,在教务处.教科室和高一年级组的统筹下,以提高学科教学教育质量为目标,积极学习课程教学改革思想,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二.对教 ...查看


  • 2013高中历史科组工作总结
  • 茂名市第一中学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 历史科组工作总结 2013 年 2 月 19 日 执行科组工作计划的评估(做了哪些主要工作,科组工作目标实现情况) 本学期在学校教研室.教务处的直接领导下,历史科组认真学习,努力实践, 认 ...查看


  • 2012年高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2012年高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又开始了,为使今后的工作能更顺利的开展,特制定此工作计划,请领导多多批评指导.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学期学习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查看


  • 11月6日高一语文网上说课
  • 11月27日高一语文网上说课 一.内容: 沂源二中 郑祥海<蒙娜丽莎的魅力> 沂源二中 齐永玲<琵琶行>说课稿 沂源二中 邢春瑜<贝多芬田园交响曲> 桓台二中 宋希学<高一记叙文写作1+1+1> ...查看


  •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测试
  •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测试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34分) 1.下列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的评述,错误的是 A .使中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 .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 ...查看


  • 紧急通知(1)
  • 关于凭证参加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12周教研活动的 紧急通知 各区(县级市)教研室(教育发展中心),各普通高中,各中职学校,省实验中学,华师附中: 根据广州市公安局.教育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治理工作的通知> ...查看


  • 高一历史组工作计划
  •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学科组 教学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学科组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学年历史组将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思路,调动全组教师的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