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技术细则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

实施细则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

2000年3月

目录

一、总则(一)目的(二)任务(三)基本要求(四)组织形式二、设计编制(一)基本要求(二)设计书提纲三、野外调查

(一)野外调查记录方式(二)野外调查记录内容

(三)工作手图和清图填绘要求四、群测群防网络建设(一)群测群防体系(二)监测网主要职责(三)工作内容

(四)群测群防灾害体的选定(五)监测数据

五、室内资料分析整理(一)基本要求

(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三)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四)地质灾害调查图件编制(五)报告编制(六)报告附件

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表

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图图例3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20232933

附件附件附件

一、总

(一)目的

为查明我国地质灾害严重县(市)的地质灾害隐患,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任务

1.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查清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素等。

2.“以人为本”,对所属县(市)的主要集镇、厂矿、重要交通沿线、重要工程设施潜在的地质灾害体进行调查。

3.建立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

4.进行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圈定易发区和危险区。

5.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建议),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地质灾害减灾预案。

6.结合调查成果,对所属县(市)有关人员进行地质灾害减灾知识培训,指导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

(三)基本要求

1.地质灾害调查,应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收集资料内容包括区域地质、环境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气象水文、植被,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等。

2.地质灾害调查的灾种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对危及人及财产的潜在灾害点,如不稳定斜坡、泥石流流通区、采空区等必须进行调查。根据现场实际,可以增加调查其它灾种。

3.地质灾害调查方式采用专业调查与当地群众查险、有关部门报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群众报险线索,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对主要的居民点都必须进行现场调查,严防“漏报”。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对所有的居民点必须进行现场核查。

4.地质灾害调查,必须做到“一点一卡”。按照卡片要求内容逐一填写,其中,

对地质灾害主要要素不得遗漏。

5.地质灾害调查必须按照统一格式要求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

6.列入年度计划的县(市),必须编制调查设计书,并报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展调查工作。

(四)组织形式

1.成立有地市地矿局(国土资源局)、县(市)政府领导和承担调查任务的地勘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成员参加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项目的实施。

2.在协调小组领导下,由承担调查任务的地勘单位和县(市)地矿局(国土资源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工作。

3.每个县(市)调查组专业技术人员不应少于6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应少于2人。

4.每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要求在一年内完成。

(五)质量监控

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应由具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资格的地勘单位承担。

2.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按照设计书要求组织实施,如对设计需要进行较大变更、调整,应报主管部门审批。

3.项目实施单位应加强项目施工阶段的自检、互检、专检的质量控制措施。

4.项目的野外工作过程中和结束后,省及当地国土资源(地矿)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野外抽查和验收。质量不合格者,必须返工。

5.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结束后,提交成果报告送审稿,经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后并经审批,方可提供当地政府使用,并按规定进行资料归档。6.建立项目质量保证金制度。对出现较大质量问题的项目实施单位,视情节扣除质量保证金,并终止其项目实施资格。

二、设计编制

(一)基本要求

1.设计应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使设计有充分的依据和可操作性,避免重复工作。

2.设计应充分体现地方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以及防灾减灾的需求,使工作有明确的针对性。

3.设计书应符合有关标准与要求,内容完整、突出重点,附图附表齐全。

(二)设计书提纲

设计书提纲包括如下内容: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目的任务:包括任务来源、任务书主要内容、工作起止时间等第二节工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概况第三节前人工作程度

第二章区域环境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现状第一节区域环境地质条件第二节地质灾害现状第三章工作部署及进度安排第一节工作部署原则第二节工作部署第三节工作量与工作进度第四章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第五章组织管理第一节组织管理第二节项目组人员与分工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保障完成任务、提高成果质量水平措施第二节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第三节项目全面质量管理措施第七章预期成果第一节成果图件第二节成果报告第三节监测点和监测网络第四节信息系统

第五节提交成果时间

三、野外调查

(一)野外调查记录形式

1.野外调查记录必须按规定的调查表认真填写,要用野外调查记录本作沿途观察记录,并附示意性图件(平面图、剖面图、素描图等)和影像资料等。

2.对危害或潜在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点必须进行详细调查,必要时,可进行初步地质测绘,辅以简易山地工程,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专门的地质详勘。对于一般危害点可视具体特征和分布位置做控制性定点调查。

3.对属于同一类型的地质灾害,不论灾害体规模大小、是单体还是群体,都应一点一表。不允许将相邻2个灾害体合定一个观测点。对于同一地点存在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时,可以只定一点,但应分类填表。

4.对于学校、乡、镇及其它重要基础设施,无论有无地质灾害,均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点;在地质条件复杂区,对于一般居民点均应布设观测点进行调查评价。

(二)野外调查记录内容

1.野外调查

每个点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特征,应根据设计书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和布点的目的进行详细记录和填表,做到目的明确,全面,重点突出,数据无误,词语准确,字迹工整清楚。(1)潜在不稳定斜坡

调查重点放在对危及学校、集镇、居民点、工厂和重要交通干线等的地质体。附表1有关栏目主要填写要求如下:

条目填写内容

以距离调查点最近的地名命名。

详细到乡、村、组(社),地理坐标以调查范围的中心点为准,在地形图上量取。以所在县(市)名称汉语拼音的声母加上调查表的顺序号作为野外编号,如巴东县BDl、BD2、……,攀枝花市PZHl、PZH2、……。按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数据编码要求编码。

dl

第四系地层时代代号加成因代号,如第四系全新统坡积物代号为Q 4;基岩标注到组,如侏罗系蓬莱镇组代号为J 3p 。

用倾向、倾角表示,如:倾向125º、倾角30º,表示为125º<30°。可用国家地震局编制的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区划数据。>60°为陡崖,25°~60°为陡坡,8°~25°为缓坡,≤8°为平台。指斜(边)坡剖面形态,分为凸形、凹形、线形、阶状等形态。指主体坡面倾向,用方位角表示。

指与调查点附近主要构造的关系,如某断层的上盘、下盘或断裂带上,某背斜、向斜的某翼、轴部或倾伏端等。

填写调查点及其附近的土地使用现状。

分为块体状、块状、层状、块状和软弱基座等4种基本类型;层状斜坡结构根据岩溶(或其他结构面)倾角大小及与坡面的关系可再分为顺向坡、逆向坡、斜向坡和近水平岩层斜坡等4个亚型;顺向坡还可再细分为缓倾顺向坡和陡倾顺向坡。

分为层理面、片(劈)理面、节理裂隙面、松散盖层与基岩接触面、泥化夹层、层内错动带、构造错动带、断层。老滑坡面。分为密度、中密、稍密、松散4级。

(2)滑坡(包括崩塌)

主要调查滑坡的类型、发生时间、灾情、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形态特征及规模、运动形式、滑速、滑距,诱发因素,稳定程度,复活迹象,并提出今后防治措施建议。

对已发现可能发生滑坡迹象的危险(点)地段,调查内容主要为:●●●●●●●●

周围地面变形迹象特征,可能发生滑坡的类型;

基岩地层岩性、产状,软弱夹层岩性、产状,断裂、裂隙、节理发育情况;风化层与残坡积层岩性、厚度、特征;

斜坡坡度、坡向、地层倾向与斜坡坡向组合关系;地下水富集及泾流排泄特征;

斜坡周围特别是斜坡上部有否地表水渗入;

人工开挖边坡情况及可能加剧滑坡形成的危险性和可能影响范围;提出今后防灾减灾措施建议。

条目填写内容

滑坡主壁与地面交线的最高点高程。滑体前缘端点的高程。

是指碎石在滑体物质中的体积百分比。

指滑面纵剖面形态,分为线状、弧形、阶状、波状等。

按运动特征划分为崩塌、倾倒、滑动、侧向扩离、流动、复合等6类。

均指滑体的最大长度、最大宽度和最大厚度。

附表2有关栏目填写要求如下:

(3)泥石流

主要调查沟域地形地貌,包括:

汇水面积、主沟纵坡降和沿岸沟坡坡度变化情况;流域降水量及时空分布特征;植被类型及覆盖程度;

沟谷内松散堆积物类型、分布、数量;沟口扇形形态、面积、切割破坏情况;泥石流堆积物成份及结构情况;以往灾害史和直接损失情况;

今后活动趋势及造成进一步危害的范围和损失大小;提出防灾建议。

附表3有关栏目填写要求如下:

条目水系名称泥石流沟泄入主河道名泥石流沟至主河道距离流域面积相对高差山坡坡度植被覆盖率主沟纵坡冲淤变幅沟口扇形地状况补给段长度

*比

堵塞程度松散物贮量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程度产沙区松散物平均厚度

填写内容

指黄河、长江、珠江等入海河流或下游消失的内陆河流。

指按所用地形图上的名称填写,地形图上无河名者按地方习惯名称填入。现场直接量测或在地形图上量测,要注明河道水位标高。

在1/5万地形图上量测。在地形图上量测。

可在地形图上量测,但以现场实测为主。

指林、灌木植被的覆盖率。现场调查或收集资料。

一般采用山口以上河段平均坡降,以现场实测为主,也可用近期航片或地形图上的量测资料。分段统计时按加权平均值计算。

应在流通区或形成区实际量测。冲淤变幅按附表4中第7项因素综合判定。应现场实地调查判别,按山口扇形地特征规定调查的内容量测填表。同一河段两岸同时存在几个不同补给源,只取其中最长的一段长度计入累计长度。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比主要按现场调查结果计算确定,也可根据航片资料确定。

现场调查确定,判定标准见下表。

通过现场调查测算或用航片资料的计算成果。一般按总贮量划级。现场调查量测。

*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比是指泥沙沿程补给长度与主沟长度之比。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是沿主沟长度范围内两岸及沟槽底部泥沙补给段(如崩坍、滑坡、沟蚀等)的累计长度,

泥石流堵塞程度分级如下:

堵塞程度严重中等轻微

特征

沟槽弯曲,河段宽窄不均,卡口、陡坎多。大部分支沟交汇角度大。形成区集中,沟槽堵塞严重,阵流间隔时间长。

沟槽较顺直,河段宽窄较均匀,陡坎、卡口不多。主支沟交角多数小于60度。形成区不太集中,河床堵塞情况一般。

沟槽顺直-+×均匀,主支沟交汇角小,基本无卡口,陡坎。形成区分散,阵流间接时间短而少。

天然或人为松散堆积体严重程度标准如下:

严重程度严重中等轻微

堆积体边坡高

30m 以上高边坡松散堆积10—30m高边坡松散堆积10m 以下高边坡松散堆积

总贮量(W)

432

>1.0×10m /km

432

O.5~1.0×10m /km

432

<O.5×10m /km

泥石流综合评判部分各因素评分按《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评分表(附表4)

易发程度(严重程度),按综合评判总分决定(见下表)

易发程度高易发(严重)中易发(中等)

低易发不易发

总分>11484~11440~90分≤40分

(4)地面塌陷调查内容主要为:●

已有塌陷的发育特征、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地层、岩性、岩溶发育程度、第四系复盖层岩性、结构、厚度;●●●●

地下水位埋深及年变化特征、变化幅度);

周围地下水开采与矿山疏排等情况、诱发因素、发展趋势;已采取的防治措施、效果;提出今后防治建议。

填表见附表5。(5)地裂缝

调查内容主要为:

单缝特征和群缝分布特征及其分布范围;

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断裂等);地裂缝成因类型和诱发因素(地下或地下水开采等);发展趋势预测和现有灾害评估及未来灾害预测;现有防治措施和效果;提出今后防治建议。填表见附表6。

(6)其它灾种

根据现场实际,可增加调查灾种,并参照国家有关技术要求进行。2.诱发因素

对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影响因素,诱发因素的描述应分清主次,特别是诱发因素的分析,应用数据说明,如:

●降雨诱发,应尽量搜集灾害发生前的降雨时间、雨量数据;

●人工切坡诱发,应访问切坡的时间,测量切坡后的坡度、高度;采矿诱发,应尽量搜集开采起始时间、年开采能力、矿石总产量、坑道区面积等资料;

●抽、排水诱发,应尽量搜集抽排井孔布置、抽排时间、抽排水量、抽排前后地下水位及变化等资料。

3.地质灾害体规模

划分标准参照表1、表2、表3。

表1

巨型大型中型小型

滑坡、崩塌、泥石流规模级别划分标准

崩塌>10010~1001~10<1

单位:10m

43

泥石流>10010~1001~10<1

>1000100~100010~100<10

表2

别巨型大型中型小型

地裂缝规模分级标准

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20m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10~20m

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3~10m,或长<1km,宽10~20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3m,或长<1km,宽<10m

表3

别巨型大型中型小型

地面塌陷分级标准

塌陷、变形面积(km)

>101~100.1~1<0.1

2

4.稳定性现状评价

滑坡和斜坡的稳定性分为三级,即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差。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标准见表4;岩溶塌陷体的稳定性分为稳定、基本稳定、不稳定三级。塌陷体和土洞稳定性评价标准见表5、表6。

表4

滑坡要素滑坡前缘

稳定性差

滑坡前缘临空,坡度较陡且常处于地表迳流的冲刷之下,有发展趋势并有季节性泉水出露,岩土潮湿、饱水。滑体平均坡度>40°,坡面上有多条新发展的滑坡裂缝,其上建筑物、植被有新的变形迹象

后缘壁上可见擦痕或有明显位移迹象,后缘有裂缝发育

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表

稳定性较差

稳定性好

前缘斜坡较缓,临空高差小,无地表迳流流经和继续变形的迹象,岩土体干燥滑体平均坡度<30°,坡面上无裂缝发展,其上建筑物、植被未有新的变形迹象后缘壁上无擦痕和明显位移迹象,原有的裂缝已被充填

前缘临空,有间断季节性地表迳流流经,岩土体较湿,斜坡坡度在30~45°之间

滑体平均坡度在30~40°间,坡面上局部有小的裂缝,其上建筑物、植被无新的变形迹象后缘有断续的小裂缝发育,后缘壁上有不明显变形迹象。

滑体

滑坡后缘

表5

稳定性分级不稳定

塌陷微地貌塌陷尚未或已受到轻微充填改造,塌陷周围有开裂痕迹,坑底有下沉开裂迹象

塌陷已部分充填改造,植被较发育已被完全充填改造的塌陷,植被发育良好

塌陷体稳定性定性评价

地下水埋藏及活动情况

在地表水汇集入渗,有时见水位,地下水活动较强烈

有地下水流通道,有地下水活动迹象无地下水流活动迹象

堆积物性状疏松,呈软塑至流塑状

正在活动的塌陷,或呈间歇缓慢活动的塌陷

基本稳定稳定

疏松或稍密,呈软塑至可塑状

较密实,主要呈可塑状接近或达到休止状态的塌陷,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可能复合

进入休亡状态的塌陷,一般不会复合

表6

稳定性分级不稳定

土洞发育状况正在持续扩展间歇性地缓慢扩展

土洞稳定性定性评价

土洞顶板埋深(H)或其与安全临界厚度比(H/H0)

基本稳定稳定

休止状态

H<10m或H/H0<1.0

10m<H<15或1.0<H/H0<1.5

H≥15m或H/H0≥1.5

消亡状态

正在活动的土洞,因促进其扩展的动力因素在持续作用,不论其埋深多少,都具有塌陷的趋势

不具备极限平衡条件,具塌陷趋势

基本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可能复活

超稳定平衡状态,复活的可能性较小,一般不具备塌陷趋势一般不会复活

5.其它调查内容

(1)对己进行勘查与治理的地质灾害,应搜集勘查程度、治理措施、治理效果及效益。

(2)对重要的斜坡变形和地质灾害点,都必须绘出平面图、剖面图,必要时附素描图。并拍摄照片或录象。所有照片均应统一顺序编号,并注明在相应的观测点记录表上,如BDl—2,表示巴东县第1卷第2张。(三)工作手图和填图清绘要求

1.采用数字化地形地质或工程地质底图作为工作手图。在末获得上述图件情况下,以l/5万地形图作为工作手图。

2.工作手图上的各类观测点和地质界线,在野外应用铅笔绘制。转绘到清图

上后应及时上墨。

3.工作手图上观测点符号用×表示,灾害体若规模较小,无法表示其轮廓线

时,用不依比例尺的符号表示,当规模较大,应按比例尺圈定其边界线。

4.工作手图上观测点定位

滑坡点定在滑坡后缘中部,泥石流点定在堆积区中部,地面塌陷点定在塌陷

中心点,地裂缝点定在主干裂缝的中点,斜坡、边坡点定在变形区中部。

5.清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万),各类地质灾害和地质界线应按规定图例

绘制,不再表示观测点符号。

四、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一)群测群防体系

由县(市)级监测网(一级网)、乡镇级监测网(二级网)和村组级监测网(群测群

防三级网)三级构成。

(二)监测网主要职责

1.县(市)级监测网(群测群防一级网)

(1)负责该县市)境内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

(2)建立县(市)级群测群防监测站,进行多种手段的综合监测;进行灾害应急

调查、应急监测、抢险救灾;负责该县的监测系统、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负责本县的群测群防的技术指导和管理、群测群防的信息管理,成为群专结合组成的监测预警系统的纽带。

县(市)级监测网由分管该项工作的县长负责,县国土资源局主持日常工作。2.乡镇级监侧网(群测群防二级网)

(1)负责该乡镇地域内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

(2)其监测手段是定人、定点、定时进行巡查和简易监测,并做好记录、上报

等工作。

(3)协助上级监测机构做好本地区内重点地质灾害体监测预警。

(4)领导所属村的群测群防工作,做好地质灾害发生的短临前兆宣传和自救工

作。

(5)乡镇级监测网由分管该项工作的乡镇长负责。3.村组级监测网(群测群防三级网)

(1)负责该村组地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

(2)其监测手段主要是定人、定点、定时进行巡查和简易监测,并做好记录、

上报等工作。

(3)地质灾害预警的自救指导。

(4)村组级监测网由村长(村主任)、组长负责。

(三)工作内容

1.地质灾害监测方式

以定期巡测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巡测一般为半月或每月进行一次,汛期强化监测将根据降雨强度,每天或24小时值班监测。

2.地质灾害监测手段

以简易的卷尺、钢直尺和游标卡尺为主,重点对滑坡地面裂缝和建筑物裂缝、地表排水等进行观测。

3.地质灾害险情的应急处理

当滑坡体出现险情,在预警的同时,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减缓滑坡体的破坏过程。如采用塑料布回填地表裂缝、修临时排水沟、前缘压脚、后缘减载等措施。

4.地质灾害监测控制范围

群测群防重点防治对象以乡村,特别是农村居民点为主体。5.减灾知识的宣传

群侧群防体系的起动,需进行科普宣传和教育,要编制出版教材、挂图、音像制品。

6.地质灾害预案编制与实施

根据调查和监测结果,在乡政府组织下,县地质环境监测站技术

指导下,由当

地有关人员编制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预案,并填写地质灾害预防“明白卡”告知民众。

(四)群测群防灾害体的选定

1.基本原则

(1)稳定性差,可能造成严重灾害的地质灾害体。

(2)对学校、医院、集镇、村庄、工矿及重要居民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潜在地质灾害体。

(3)威胁公路、铁路、航道等重要生命线工程的地质灾害体。(4)对重大基础设施构成威胁的其它地质灾害点。2.监测点的建设

根据上述原则确定需要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后,调查组应及时提出监测方案报当地政府,同时协助搞好监测点的建设。

(1)监测范围确定:除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斜坡本身的变形迹象进行监测

外,还应把该灾害点威胁对象和可能成灾的范围,纳入监测范围。

(2)监测方法与要求:对当前不宜进行治理及暂时不能进行治理的隐患点,危害大的应建立由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指导的,以专门仪器监测为主的专业监测网点;对大量分布的其他危险点,建立以简易监测为主,结合宏观地面变形观察的群测网点。

3.监测网点的管理与运行

(1)监测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与个人。被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的乡、镇、村和有关单位为监测责任人,在他们的领导下,成立监测组,监测组由受危害、威胁的居民点或有关单位的群测人员组成。

(2)建立岗位责任制,逐级签定责任书。

(3)宣传与培训,调查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与培训,教会监测责任人、监测组成员和群众,如何监测、如何判断灾害可能发生的各种迹象和灾情速报及有关应急防灾救灾的方法。

(4)监测信息反馈与处理。县(市)国土资源主管行政部门负责监测资料与信息反馈的收集汇总,上报到市(地、州)国土资源行政部门(或地质环境监测站)进行综合整理与分析,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或省地质环境总站)将上报的资料与信息录入省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进行趋势分析,同时对下一步监测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5)经监测有重大险情发生时,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应立即采取应急防灾减灾措施,同时应立即报告省、市、县政府和国土资源厅主管部门,派出专业人员赴现场协助监测和指导防灾救灾。

(6)建立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按国土资发[1998]15号文附件二“地质灾害速报制度”执行。(五)监测数据

1.监测数据包括地质灾害点基本资料、动态变化数据、灾情等。

2.所有监测数据均应以数字化形式储存在信息系统中,同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备份保存。

3.监测点必须进行简易定量监测,并须整理成有关曲线、图表等。应编制有关月报、季报和年报,同时,对今后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4.监测数据应按有关程序逐级汇交。

五、资料室内分析整理

(一)基本要求

1.必须结合信息系统的开发进行,所有报告及图件必须数字化,并运用计算机编图。

2.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分析整理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化评价为辅的方法进行。阐明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及危害,作出正确的评价与预测。

3.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主要为非地质决策人员和国土规划人员服务,应力求通俗易懂,简洁美观,但必须体现地质规律。结合地方政府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建议,体现调查工作的防灾减灾效益。

(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

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易发区的划分基于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易发区可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发育区四类。

表7

灾种

高易发区G=4

构造抬升剧烈,岩体破碎或软硬相间:黄土垄岗细梁地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强烈。暴雨型滑坡。规模大,高速远程。如秦岭、喜山东段等地。

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形成被面泥石流;数量多,

10条沟/20km以上,活动强,超高频,每年暴发可达10次以上。如藏东南等地。沟口堆积扇发育明显完整、规模大。排泄区建筑物密集。

碳酸岩盐岩性纯,连续厚度大,出露面积较广。地表洼地、漏斗、落水洞、地下岩溶发育。多岩溶大泉和地下河,岩溶发育深度大。

构造与地震活动非常强烈,第四系厚度大,如以渭河盆地为主。

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简表

易发区划分中易发区低易发区G=3G=2

红层丘陵区、坡积层、构丘陵残积缓坟地带,陈造抬升区,暴雨久雨。中融滑坡。规模小。低速小型滑坡,中速,滑程远。蛹滑。植被好,顺层滑如四川盆地及边缘、太行动。如江南丘陵等地。山前等地。

不易发区G=1

缺少滑坡形成的地貌临空条件,基本上无自然滑坡,局部溜滑。如盆地沙漠和冲积平原等地。

坡面和沟谷泥石流,6—10被面、沟谷泥石流均有以沟谷泥石流为条沟/20km;强烈活动:分布,3—5条沟/20km;主,物源少,排分布广,活动强,掩没农中等活动,尤其是陕导区通畅:1—2田,堵塞河流等。如川西、南、辽南等地。沟口有条沟/20km,多年慎东南等地。沟口堆积扇堆积扇,但规模小,排活动一次。沟口堆发育且具一定规模。排泄泄区基本通畅。积扇不明显,排泄区建筑物多。区通畅。

以次纯碳酸岩盐岩为主,以不纯碳酸岩盐岩为主,以不纯碳酸岩盐岩多间央型。地表洼地、漏多间夹型或互夹型。地表为主,多间夹型或斗、落水洞、地下岩溶发洼地、漏斗、落水洞、地育。岩溶大泉和地下河不下岩溶发育稀疏。漏斗、落水洞、地多,岩溶发育深度不大。下岩溶不发育。构造与地震活动强烈,第四构造与地震活动较为强第四系覆盖薄,差系厚度大,形成断陷盆地,烈,形成拉分构造。如东异沉降小。超采地下水。如山西北地区和雷州半岛。高原及华北平原西部。

滑坡、崩塌

泥石流

塌陷

地裂缝

地质灾害的演变主要受降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地震活动、区域地壳稳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地质灾害的演化自始至终与岩组条件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可选择下列因素对地质灾害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表8)。

表8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强度等级表

强影响

持续时间长而强度大的降水、大

降雨强度范围大水、沿海特大的台风雨成

灾害。

大规模工业挖采,随意弃土石的地区。开挖或弃土量可达数十万

人为工程活3

m ,且未加任何防护。

构造与地震岩石圈断裂强烈活动区,或地震活动烈度>Ⅸ

黄土为主的地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分布区、层状变质岩与碎屑

岩组结构

岩分布区、现代崩滑流堆积体分布区。影响因素

强度等级中影响弱影响

持续降水、局部大一般性中雨、持续小水、成灾稍轻的飓风大雨

中等规模挖采,随农业或生活挖采,随意意弃土石的地区。弃土石的地区。开挖或开挖或弃土量可达弃土量可达数千~数万

33

数万~十万m ,且m ,且末加任何防护。末加任何防护。

基底断裂活动区,一般断裂活动区,或地或地震烈度Ⅷ~Ⅸ震烈度Ⅶ~Ⅷ

层状变质岩区、新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区、生代沉积物分布岩浆岩、块状变质岩分区、老崩滑流堆积布区。体分布区。

微影响无雨

一般性农业或生活挖采,随意弃土石的地区。开挖或弃

3

土量可达数百m 。断裂弱活动区,或地震烈度<Ⅶ

(三)地质灾害危险区划

危险区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危险区划分基于地质灾害演化趋势。地质灾害危险区可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级。

(四)地质灾害调查图件

1.实际材料图

以所属县市行政区划图为底图,将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的工作线路,己调查的学校、集镇、居民点、交通线、厂矿等,投入的实物量等标上。

2.地质灾害现状分布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万。

主要反映区内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分布位置、发育特征及危害等。

第一层次:主要表示简化地理及行政区划要素、地貌、岩土体类型、主要地质构

造、水文地质要素;已建重要建设工程,如城建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业工程、交通工程、地下水供水工程等。

第二层次:地质灾害勘查与监测工程:如重要的钻孔、平硐、槽井探和已有的监测网点等。

第三层次:重点反映主要地质灾害事件: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和地裂缝。地质灾害事件在同一地点多次出现时,用密集区表示。各类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稳定性与危害性等。地质灾害体用不同颜色的点状或面状符号表示,规模大者应以实际边界表示。

在图中,还应专门标注震级M≥7的地震震中。3.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万。(1)定性编图

主要反映不同地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在地质灾害分布图基础上编制。依据各县(市)实际情况和图面负担程度,也可与地质灾害分布图合并编制。

第一层次:主要表示简化地理及行政区划要素、地级、岩土体类型、主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要素等;己建重要建设工程,如城建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业工程、交通工程、地下水供水工程等。

第二层次:各类地质灾害(主要是隐患点)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稳定性与危害性等。

第三层次: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等级及分区界线。分区用面状普染颜色表示。图面中应配置必要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说明表,主要内容包括:分区代号、发区名称、等级、位置、面积、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害等。

图面中应配置必要的镶图与说明表。镶图用于地质环境条件或地质灾害成因、诱发因素的说明,如降水量等值线图、暴雨等值线图和地震烈度分区图等;说明表主要反映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编号、地理位置、类型、规模、稳定性和危害性预测等。

对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事件多,但规模不均,主要选取大型以上的事件表示。地质灾害中易发或低易发区,由于灾害事件较小,选取中型,甚至小型地质灾害事件表示。但是,在进行易发区评价及危险性预测时,仍将这些差异反映出来。

(2)定量化编图

根据工作深度,可以采用定性评价为主,定量化评价为辅的方式进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的编制,定量化评价方法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等(附件3)。

4.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图(建议)比例尺:一般采用1:10万。属防治对策性图件。

第一层次:主要表示简化地理要素;简化行政区划要素,应表示到乡、镇及重要居民点(100人以上或20户以上);已建和拟建的重

要建设工程,如城建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矿业工程、交通工程、地下水供水工程等。

第二层次:防治分区类别及分区界线。依据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易发程度分区,结合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划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级,分别用红、黄、绿三种面状普染颜色表示。每一级防治区中应根据地质条件、灾害类型与危害程度,划分出防治亚区或防治的重点地段。

第三层次:防治措施。表示重点防治的城镇、工矿区、交通干线或重要居民点等;按防治区划分期表示重点防治(包括应急治理)的地质灾害点及主要防治措施(勘查、监测。避让、治理等)和监测网点建类型及监测网布设方案等。用不同颜色的点状、

线状符号或代号表示。

图面中应配置必要的镶图与防治区划说明表。镶图用于表示重点防治地段或重点防治城镇等的具体,可将比例尺适当放大;防治区划说明表主要反映:防治区、亚区、段名称,位置、面积,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危害,重点防治(包括应急治理)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措施、方法等内容。

5.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图编制

以所属县市行政区划图为底图,将主要地质灾害点和危险性分区等内容标上。重点反映地质灾害监测点分布、监测点主要监测内容、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图面内容要求简明扼要。

(五)报告编制

报告章节及主要内容推荐如下:第一章序言目的任务

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地质灾害灾情以往调查工作程度

本次调查工作部署、方法、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第二章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地形地貌气象与水文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与地震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地下水类型与补、迳、排特征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特征等第三章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地质灾害发育类型

各灾种的分布、规模、特征、稳定状态、危害程度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危险性初步评价与预测第四章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评估原则、要求与方法

各灾种(或主要灾种)经济损失现状评估各灾种(或主要灾种)经济损失现状预测评估重要地质灾害的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评价(附表9)

表9

灾害程度分级一般级(轻)较大级(中)重大级(重)特大级(特重)

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受威胁人数(人)

<1010~100100~1000>1000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100100~500500~1000>1000

死亡人数(人)

<33~1010~30>30

注:①灾情分级,即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灾度分级,采用“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

②危害程度分级,即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预测分级,采用“受威胁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

栏指标评价。

现状评估,是指已发生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数的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评估采用统一价格折价法,即各省(市、自治区)采用经访问的大部分县(市)物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本省(市、自治区)经济损失评估的统一计算单价,据此进行统一计算。参与统计的经济因子包括土地(包括农田、林地、果地、牧场等),牲畜,

房屋,公路、铁路、桥梁、管道、渠道、涵洞、输电线路,电站,厂矿,学校、机关及公共设施等。

预测评估,是指地质灾害隐患点可能发生的受威胁人数和受威胁的直接经济损失数的分析预测。

第五章地质灾害易发区与危险区划分分区的原则、方法与要求分区结果及各分区评价1.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要求

(1)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依据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发育现状(强度,即单位面积内灾害体个数、面积和体积)、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与研究工作程度,以定性评价为主确定。。

(2)评价单元的划分,一般以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差异确定,当条件较单一时也可以乡镇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

(3)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级。2.地质灾害危险区圈定

(1)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依据地质灾害现状评价结果,即在易发区划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降雨条件、人为工程活动、地震活动和岩组条件等因素。

(2)评价单元的划分,可以网格单元方式进行,视具体条件加大或加密网格。(3)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划分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三级。第六章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建议防治目标与要求(包括总体与分期)防治分区的划分与评价

重点防治的灾害种类和重点防治的城镇、重要居民点及重要工程设施

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斜坡地段的勘查、监测与防治(含应急治理)及分期安排建议

群专结合的群测群防系统建设与运行方案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方面的建议等第七章结论

本次调查工作的主要成果工作质量综述防灾减灾效益评述

合理利用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下一步工作建议等

(六)报告附件

1.地质灾害防治区划说明书其编制提纲为:

第一章防治指导思想与防治原则第二章防治与目标第三章防治分区划定第四章防治方案

第五章防治方案的实施安排第六章实施防治方案的保证措施第七章预期效果

2.重要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建议稿)

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编制应分级、分层次进行。县市级防灾预案以具体隐患点

的监测和避险、减灾措施为主。具体要求如下:

(1)简要说明上年度地质灾害的灾情(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重要设施的破坏情况等)汛后各隐患点的稳定性变化情况。

(2)参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防灾预案对本地区地质灾害的趋势预报和防灾要求,圈定重点防范区段。

(3)对重要灾害隐患点,作出中长期预报,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逐点落实包括监测、报警、疏散、应急抢险等内容的预防措施,防灾责任要落实到具体的乡镇、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具体负责人。

(4)作出群测群防人员培训计划和重要隐患点巡回检查计划。

附件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表

附件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图件基本图例附件3: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附件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表

附表1—1

名称野外编号室内编号

地质环境

斜坡环境

斜坡类型

□自然□人工□岩质□土质地层岩性

时代

岩性

产状

地理位置

斜坡稳定性调查表

云南省坐标X:(m)Y:

县(市)

标高(m)纬度:微地貌□陡崖□陡坡□缓坡□平台文

斜坡与河流位置□左岸□右岸□凹岸□凸岸坡向(°)

□凸

°

村坡顶坡脚′

″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土地利用□耕地□草地□灌木□森林□裸露□建筑坡面形态□凹

□直

□阶社

经度:°′″

地质构造

构造部位

地震烈度

地理环境

降雨量(mm)

最大降雨量

年均

日时

洪水位

(m)

水枯水位(m)

外形特征

坡高(m)坡长(m)坡宽(m)坡度(°)

岩体结构

结构类型

控制面结构

结构特征

类型

产状

长度(m)

间距(m)

厚度

裂隙组数

块度(长×宽×高(m))

斜坡结构类型

全风化带深度(m)卸荷裂缝深度(m)

土的名称及特征

土质

斜坡基本特征

地下水

埋深(m)名称

密实度

□密□中□稍□松

稠度

时代岩性

下伏基岩特征

产状补给类型

□降雨□地表水□融雪□人工

初现时间埋深(m)

□上升泉□下降泉□湿地

现今变形破坏迹象

□拉张裂缝□剪切裂缝□地面隆起□地面沉降□剥、坠落□树木歪斜□建筑变形□冒渗混水

调查负责人:调查单位:

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名称野外编号室内编号滑坡类型

滑坡时间

□老滑坡□现代滑坡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地理位置

省坐标(m)经度:

X:Y:°

″县(市)

乡海拔(m)纬度:

村冠趾°

″社

□崩塌□倾倒□滑动□侧向扩离□流动□复合地质环境

地层岩性

时代

岩性

产状

地质构造构造部位

地震烈度

滑体性质微地貌□陡崖□陡坡□缓坡□平台水

□岩质□碎块石□土质

地下水类型

□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文

滑坡相对河流位置□左□右□凹□凸

控滑结构面

□潜水□承压水□上层滞水

滑坡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原始斜坡

降水量(mm)

年均坡高(m)

日最大坡度(°)

时最大

洪水位(m)形

枯水位(m)

斜坡结构类型

类型

产状

面积(m)

2

□凸形□凹形□平直□阶状

长度(m)

宽度(m)

厚度(m)

体积(m)

3

坡度(°)坡向(°)

外形特征

平面形态

□半圆□矩形□舌形□不规则

滑体特征岩性

结构□可辨层次□零乱

形态埋深(m)□旱地名称□拉张裂缝□剪切裂缝□地面隆起□地面沉降□剥、坠落□树木歪斜□建筑变形□渗冒混水

埋深(m)

碎石含量(%)

剖面形态

□凸形□凹形□直线□阶梯□复合

滑床特征块度(cm)

岩性

时代

产状

结构特征

(体积百分比)

滑面及滑带特征

倾角(°)

厚度(m)

滑带土名称

补给类型

□降雨□地表水□人工□融雪

初现时间

□森林□裸露□建筑

特征

滑带土性状

倾向(°)露

坡基本特征

地下水土地使用

□上升泉□下降泉□溢水点□水田□草地

部位

□灌木

现今变形迹象

调查负责人:调查单位:

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沟名地理位置水系名称

E:N:

行政区位地形图幅

主河名称

调查编号

省编号比例尺

调查单位

地区(州)县(市)乡(镇)村

县级邮编

联系电话

泥石流沟与主河关系泥石流沟位于主河的□左岸

□右岸

沟口至主河道距离(m)

泥石流沟主要参数、现状及灾害史调查

水动力类型泥砂补给途径降雨特征值

□暴雨□冰川□溃决□地下水□面蚀□沟岸崩滑□沟底再搬运H 年max

H 年cp

H 日max

H 日cp

扇面冲淤变幅扇宽(m)

沟口巨石大小(m)

补给区位置

H 时max ±

H 时cp

发展趋势扩散角(°)

□主流不偏

Φa

Φb

Φc

□上游□中游□下游

H 10分钟max

H 10分钟cp

扇形地完整性(%)

沟口扇形地

特征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体

情况

扇长(m)挤压大河

□下切□淤高

□河形弯曲主流偏移□主流偏移□主流只在高水位偏移

□顶沟断层□过沟断层□抬升区□沉降区□褶皱□单斜滑

活动程度活动程度活动程度灌丛

草地

□严重□中等□轻微□严重□中等□轻微□严重□中等□轻微缓坡耕地

荒地

规模规模规模陡坡耕地

地震烈度(度)

□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建筑用地

其它

人工弃体自然堆积森林

土地利用(%)防治措施现状

监测措施威胁危害对象

发生时间(年/月/日)

□有□无□有□无

类型类型

□稳拦□雨情

□排导□泥位

□避绕□生物工程

□专人值守

□城镇□村寨□铁路□公路□航运□饮灌渠道□水库□电站□工厂□矿山□农田□森林□输电线路□通讯设施□国防设施威胁人口(人)死亡(人)

大牲畜损失(头)

房屋(间)全毁

半毁

威胁资产(万元)农田(亩)全毁

半毁

公共设施道路桥梁(km)(座)

直接

经济损失(万元)

灾害史

泥石流特征容重(t/m)

3

流量(m/s)

3

泥位(m)

调查负责人:调查单位:

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附件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图图例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以普染色表示)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红色

281)地质灾害中易发区(橙色

266)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黄色

247)地质灾害不发育区(绿色

229)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以代号表示)

地质灾害高风险区(A红色283)

地质灾害中风险区(B橙色270)

地质灾害低风险区(C绿色

237)

三、地质灾害防治分区(以普染色十代号表示)

重点防治区(红色

279)次重点防治区(橙色

262)一般防治区(绿色229)

注:(红色281)是指GB12328-90

所附色标的色序号

四、地质灾害点(段)防治分期(以代号表示)

近期防治中期防治远期防治

五、地质灾害点(段)防治分级(以代号表示)

重点防治点(段)次重点防治点(段)

一般防治点(段)

六、地质灾害点(段)防治措施

避让措施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监测预警措施(红色283)

九、地质环境背景

1、工程地质岩组

岩体命名通式:岩体细部结构+岩石强度+岩石名称

碳酸盐岩体:岩体细部结构+岩溶化程度+岩石强度+岩石名称土体命名:土性+结构+土型

碎裂状较软花岗岩强风化岩组

厚层稀裂状硬石英砂岩组

中厚层具泥化夹层较软粉砂岩组

片状较软云母石英片岩组

中厚层稀裂状中等岩溶化硬白云岩组

粘性土单层土体

砂卵石、中细砂双层土体粘土、淤泥、细砂多层土体

2、地质构造及地震

背斜轴线(红色

283)向斜轴线(红色283)正断层(红以283)逆断层(红色283)逆掩断层(红色

283)活动断裂(红色

283)

地震烈度及烈度区范围红(Ⅰ。)(红色283)

震级地震震中(Ⅰ。≥4)左编号

发震时间

(红色283)

3、降雨

降水量等值线(兰色

223)

暴雨中心(兰色)(数据为最大日降水量)(兰色

223)

十、其它

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界线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界线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界线工程地质岩组

乡、镇

易受地质灾害影响村(红色283)左编号

防治措施防治分级

防治分期

点符号颜色表示稳定性

附件3: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一)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易发区的划分基于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易发区可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发育区四类。

1.单元网格划分

将县市行政区划图进行网格剖分。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对调查区进行剖分;每个单元面积为1km×lkm~3km×3km。对于地质条件变化不大的地区,单元面积可取高限,地质条件复杂,或需详细研究的地区,单元面积可取低限,或采用四分树(quad—tree)方法将单元进—步细分。

2.单元信息的提取及数字化

在计算机上,将剖分的网格与已数字化地质灾害图件进行单要素叠加,并将灾害划为(附表3.1):

A 级—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取值为4;B 级—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取值为3;C 级—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取值为2;D 级一地质灾害不发育区,取值为1。

然后,将多种地质灾害进行叠加,当有两种以上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叠时,则取值为5。根据上述标准,对调查区所属单元进行了地质灾害信息的提取和数字化:

(1)滑坡崩塌灾害信息的提取

滑坡灾害划为滑坡灾害高易发区、滑坡灾害中易

发区、滑坡灾害低易发区和滑坡灾害不发育区四类。

(2)泥石流灾害信息的提取

泥石流灾害划为高易发区、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

泥石流灾害低易发区和泥石流灾害不发育区四类。

(3)塌陷灾害信息的提取

塌陷灾害划归为塌陷灾害高易发区、塌陷灾害中易发

区、塌陷灾害低易发区和塌陷灾害不发育区四类。

(4)地裂缝灾害信息的提取

从中国主要地裂缝灾害数据库中直接成图并提取

信息。地裂缝灾害高易发区,以渭河盆地为主;地裂缝中易发区,山西高原及华北平原西部;地裂缝低易发区,东北地区和雷州半岛;地裂缝灾害不发育区,全国其它地区。

附表3.1

灾种

高易发区G=4

构造抬升剧烈,岩体破碎或软硬相间:黄土垄岗细梁地

滑坡、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崩塌

响强烈。暴雨型滑坡。规模大,高速远程。如秦岭、喜山东段等地。

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形成被面泥石流;数量多,

坡面和沟谷泥石流,6—10被面、沟谷泥石流均有条沟/20km;强烈活动:

中等活动,尤其是陕堆积扇,但规模小,排泄区基本通畅。

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简表

易发区划分中易发区G=3

低易发区G=2

丘陵残积缓坟地带,陈融滑坡。规模小。低速动。如江南丘陵等地。

不易发区G=1

缺少滑坡形成的地貌临空条件,基本上无自然滑坡,局部溜滑。如盆地沙漠和冲积平原等地。以沟谷泥石流为导区通畅:1—2条沟/20km,多年活动一次。沟口堆积扇不明显,排泄区通畅。

以不纯碳酸岩盐岩为主,以不纯碳酸岩盐岩多间夹型或互夹型。地表为主,多间夹型或洼地、漏斗、落水洞、地下岩溶发育稀疏。

漏斗、落水洞、地下岩溶不发育。

分布,3—5条沟/20km;主,物源少,排

红层丘陵区、坡积层、构造抬升区,暴雨久雨。中如四川盆地及边缘、太行山前等地。

小型滑坡,中速,滑程远。蛹滑。植被好,顺层滑

10条沟/20km以上,分布广,活动强,掩没农以上。如藏东南等地。沟口堆慎东南等地。沟口堆积扇积扇发育明显完整、规模大。发育且具一定规模。排泄排泄区建筑物密集。碳酸岩盐岩性纯,连续厚度大,出露面积较广。地表洼

塌陷

地、漏斗、落水洞、地下岩溶发育。多岩溶大泉和地下河,岩溶发育深度大。四系厚度大,如以渭河盆地为主。

区建筑物多。

以次纯碳酸岩盐岩为主,多间央型。地表洼地、漏斗、落水洞、地下岩溶发育。岩溶大泉和地下河不多,岩溶发育深度不大。

泥石流超高频,每年暴发可达10次田,堵塞河流等。如川西、南、辽南等地。沟口有

构造与地震活动非常强烈,第构造与地震活动强烈,第四构造与地震活动较为强第四系覆盖薄,差

地裂缝

系厚度大,形成断陷盆地,烈,形成拉分构造。如东异沉降小。超采地下水。如山西高原及华北平原西部。

北地区和雷州半岛。

3.地质灾害易发区评价

将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地裂缝灾害数字化结果进行迭加分析。单元信息迭加结果(G)满足如下公式:

G=G滑∪G崩∪G泥∪G塌∪G裂

式中,G为单元信息迭加结果,G滑—为滑坡灾害数值,G崩—为崩塌灾害数值,G泥—为泥石流灾害数值,G塌—为塌陷灾害数值,

G 裂—为地裂缝灾害数值。其中,

G=“A”,即单元隶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再将A 分为以下五种情况:A=A1,滑坡崩塌灾害高易发区;A=A2,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

A=A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A=A4,塌陷灾害高易发区;A=A5,地裂缝灾害高易发区。

G=“B”,即单元为中易发区。同样,再将B 分为以下五种情况:B=B1,滑坡崩塌灾害中易发区;B=B2,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

B=B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B=B4,塌陷灾害中易发区;B=B5,地裂缝灾害中易发区。

G=“C”,即单元为低易发区。可不对低易发区的灾种作进一步描述。

4.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值线

将上述综合信息叠加结果按1,2,3,4,5数值表示,并在计算机上用Surf 等软件自动生成等值线,可定量化地综合反映全国性地质灾害的现状;其中,等值线≥3.5,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特别是≥4.5的地区,地质灾害强度最高;等值线2.5~3.5,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等值线<2.5,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其中等值线≤1.5的地区,地质灾害较为微弱。

(二)地质灾害危险区划

危险区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危险区划分基于地质灾害演化趋势。地质灾害危险区可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级。

1.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的确定

地质灾害的演变主要受降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地震活动、区域地壳稳定程度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同时,地质灾害的演化自始至终与岩组条件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将选择下列因素对地质灾害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附表3.2):

(1)降雨条件

地质灾害发生与“降雨强度差”有关,也就是一次降雨与多年平均

降雨的级差。强度差值越大,则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愈大。可以引用所属县市至少20年的降雨资料进行统计(据冯佩芝等编的《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析(1951—1980)》改)。降雨强度差计算方法如下:

Ⅰ级—强影响:持续时间长强度大降水、大范围大水、沿海特大台风雨

R i >(Rm +1.17σ)

Ⅱ级—中影响:持续中雨、局地大水、飓风大雨

(Rm +0.33σ)

Ⅲ—弱影响:一般性中雨、持续小雨

(Rm -0.33σ)

Ⅳ—无影响:无雨

R i ≤(Rm -0.33σ)

式中,Rm 为雨季(一般为5~9月)多年平均降水量;

R i 为逐年雨季(一般为5~9月)降水量;σ为标准差,即:

σ=

N

∑(R

1

N i

N

i

-R m ) 2

多年平均降雨强度等级可定义如下:

r =∑(r i /N )

其中,N—统计年数;ri —第i 年的降雨强度等级;r=1、2、3、4分别对应上述的同等级别,为多年降雨强度的均值。

(2)人类工程活动

人类工程活动目前已构成诱发地质灾害非常重要因素。特别是

大规模兴修道路、城镇建设、采矿,对斜坡随意“斩腰切脚”,或“乱挖乱填”等,往往酿成“小体积大灾难”事件。

(3)区域地震活动

引用国家地震局编制的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区

划图。地震烈度愈高,则触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愈大。

(4)区域岩组条件

这是控制地质灾害的首要因素,同时,也决定了地质灾害的

演变。但是岩组条件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机制非常复杂,可简化为四类:1)黄土为主的地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分布区、层状变质岩与碎屑岩分布区;2)层状变质岩区、新生代沉积物分布区;3)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区、岩浆岩、块状变质岩分布区;4)沙土、冻土分布区。

附表3.2

影响因素

强影响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强度等级表

强度等级

中影响

弱影响

无雨

微影响

持续时间长而强度大的降持续降水、局部大水、一般性中雨、持续小

降雨强度

水、大范围大水、沿海特成灾稍轻的飓风大雨大的台风雨成灾害。

大规模工业挖采,随意弃中等规模挖采,随意弃农业或生活挖采,随意弃一般性农业或生活挖

人为工程活动

土石的地区。开挖或弃土土石的地区。开挖或弃土石的地区。开挖或弃土采,随意弃土石的地量可达数十万m ,且未加土量可达数万~十万量可达数千~数万m ,且区。开挖或弃土量可任何防护。

或地震烈度>Ⅸ

m ,且末加任何防护。末加任何防护。震烈度Ⅷ~Ⅸ

烈度Ⅶ~Ⅷ

3

3

3

达数百m 。震烈度<Ⅶ

3

构造与地震活岩石圈断裂强烈活动区,基底断裂活动区,或地一般断裂活动区,或地震断裂弱活动区,或地

黄土为主的地区、碳酸盐层状变质岩区、新生代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区、岩沙土、冻土分布区。岩与碎屑岩分布区、层状沉积物分布区、老崩滑浆岩、块状变质岩分布

岩组结构

变质岩与碎屑岩分布区、流堆积体分布区。现代崩滑流堆积体分布区。

区。

2.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模糊综合评判

为了确定这种隶属程度,类似于概率论中引入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那样,撮大量协理论与实娜芜,可以建立若干种条件下构隶属函数。在集合评判研究过程中,正态型隶属函数是将原始资料进行模糊数字化的较为恰当的函数之一。可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划分为如下步骤:

(1)确定影响因素

给出因素集u=(u1,u2,…,un)。影响地质灾害演化趋势的因

素主要有:u1—降雨强度差,u2—人类工程活动,u3—区域地震活动性,u4—区域岩组结构。因此,推荐因素集为u=(u1,u2,u3,u4)。

(2)给出评价集

即v=(v1,v2,…,vm)。在研究中,将影响因素分为v1—强

影响,v2—中影响,v3—弱影响和v4—微影响四类。因此,推荐评价集v=(v1,v2,v3,v4)。

(3)建立单因评判矩阵R

利用恰当的隶属函数对因素集u 中的诸因素进行单因划

分,其结果为评价集V 的模糊子集。对于因素i,有R={ri1,ri2,…,rim},其中,i=1,2,…,n。故,单因评价矩阵

⎡r 11r 12r 13r 14⎤

⎢r r r r ⎥21222324⎥

R ={R 1, R 2, R 3, R 4}=⎢

⎢r 31r 32r 33r 34⎥⎢⎥r r r r ⎢⎣41424344⎥⎦

(4)权值的确定据具体条件研究各因素在评价集中所占的比重,选择适当的权值

分配,即A=(a1,a2,a3,a4)。权值的确定常常是评判入经验的反映,但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在此将通过计算机反演,将评判结果与标准点进行贴近度比较,以使权值分配达到最佳。

(5)选择恰当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M(+,-)值分配A,又得对某一单元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建立的单因评价矩阵R 以及权

B=A·R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主要有“主因决定型”、“主因突出型”和“加权平均型”三

种:

a.模型I—主因决定型,记为M(∧,∨),其中

b j =∪(ai ∧rij )

满足柴德教授给出的模糊运算法则。但这仅仅是初始模型,其综合评价结果往往由指标最大的因素所决定,其余指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都不影响评价结果。宜作单项最优就算整体最优的评判。但运算结果损失的信息量大,特别是在考虑很多因素时,往往使单因素评价被“泯灭”。

b.模型Ⅱ一主因突出型。又分两种情况Ⅱ—1,简记M(·,V),其中

b j =∪(ai *rij ))

Ⅱ一2,简记M(∧,+),其中

b j =∩(ai ∧rij )

这两种模型比模型I 更为平稳,评价结果多少反映了次要指标,通常用于模型I 失效的情形。

c.模型Ⅲ—加权平均型,记为M(·,+),其中

b j =(∩(ai r ij ))

且a i +ri =min(1,ai +rij )。

这种模型能对所有的因素依权重大小均衡兼顾,比较适合于要求整体指标的情形,特别是对于因素很多,权值较小时更为有利。

3.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的模糊数字化

结合县市调查具体要求,可不建立一组具有连续变化特点的隶属函数对之进行模糊数字化,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将模糊集转化为多值逻辑,通过与标准点的贴近比较,从中选择一组较为恰当的数。这组数具有正态型分布的特点:0.0,O.2,0.5,0.8,

1.O,0.8,0.5,O.2,O.0。它满足有关的模糊数学条件。同时,为了进行综合评判,各因素之间相对应的隶属程度应完全或几乎相等,消除了截然划分所带来的不合理性。

4.权值的确定

可结合调查区具体情况,首先对权值的选取进行贴近度比较和敏感度分析,然后,集中权威专家的知识,对采用的权值进行修正。权值对评判结果的影响精度与选取的模型密切相关,选用主因决定型模型,对权值的精度要求可大为降低。

一般地,初始权值可赋为:

(降雨强度差,人为工程活动,地震活动,岩组结构)=(0.30,0.30,0.20,O.20)

5.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选择

在进行预测因素选择时,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选用加权平均模型将会造成评判结果的失真。实际上,只要其中一组因素足够强,就可以决定地质灾害的结果,因此,一般可选用主因决定型模型。

6.危险区的定量划分

危险区为影响因素综合评判结果与易发区评价结果之叠加。根据上述步骤,对所属单元进行综合评判,将结果分为四类:1)Ⅰ一影响因素强烈;2)Ⅱ一影响因素中等;3)Ⅲ一影响因素弱;4)Ⅳ一影响因素微。

地质灾害的演变不可能脱离现状,因此,地质灾害的趋势预测应该包括控制因素和影响因素两层次,即现状是地质灾害演变的内部因素,而影响因素是它的外在条件。将二者叠加,可作为地质灾害演变的风险程度。即,单元现状评价结果为:

1)A—地质灾害高易发区;2)B—地质灾害中易发区;3)C—地质灾害低易发区;4)D—地质灾害不发育区。

单元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综合评判结果满足下列条件,即可划分出高、中、低三类风险区:

地质灾害高风险区:Ⅰ十A,即I A :

地质灾害中风险区:Ⅱ十A, Ⅰ十B,即ⅡA ,ⅠB

地质灾害低风险区:Ⅲ十A,Ⅱ十B,Ⅰ十C,即,ⅢA ,ⅡB ,ⅠC 。此外,将D 和IV 类的组合均归属于地质灾害低风险区。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印制

2004年12月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

实施细则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

2000年3月

目录

一、总则(一)目的(二)任务(三)基本要求(四)组织形式二、设计编制(一)基本要求(二)设计书提纲三、野外调查

(一)野外调查记录方式(二)野外调查记录内容

(三)工作手图和清图填绘要求四、群测群防网络建设(一)群测群防体系(二)监测网主要职责(三)工作内容

(四)群测群防灾害体的选定(五)监测数据

五、室内资料分析整理(一)基本要求

(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三)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四)地质灾害调查图件编制(五)报告编制(六)报告附件

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表

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图图例3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20232933

附件附件附件

一、总

(一)目的

为查明我国地质灾害严重县(市)的地质灾害隐患,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任务

1.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查清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素等。

2.“以人为本”,对所属县(市)的主要集镇、厂矿、重要交通沿线、重要工程设施潜在的地质灾害体进行调查。

3.建立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

4.进行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圈定易发区和危险区。

5.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建议),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地质灾害减灾预案。

6.结合调查成果,对所属县(市)有关人员进行地质灾害减灾知识培训,指导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

(三)基本要求

1.地质灾害调查,应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收集资料内容包括区域地质、环境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气象水文、植被,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等。

2.地质灾害调查的灾种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对危及人及财产的潜在灾害点,如不稳定斜坡、泥石流流通区、采空区等必须进行调查。根据现场实际,可以增加调查其它灾种。

3.地质灾害调查方式采用专业调查与当地群众查险、有关部门报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群众报险线索,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对主要的居民点都必须进行现场调查,严防“漏报”。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对所有的居民点必须进行现场核查。

4.地质灾害调查,必须做到“一点一卡”。按照卡片要求内容逐一填写,其中,

对地质灾害主要要素不得遗漏。

5.地质灾害调查必须按照统一格式要求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

6.列入年度计划的县(市),必须编制调查设计书,并报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展调查工作。

(四)组织形式

1.成立有地市地矿局(国土资源局)、县(市)政府领导和承担调查任务的地勘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成员参加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项目的实施。

2.在协调小组领导下,由承担调查任务的地勘单位和县(市)地矿局(国土资源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工作。

3.每个县(市)调查组专业技术人员不应少于6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应少于2人。

4.每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要求在一年内完成。

(五)质量监控

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应由具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资格的地勘单位承担。

2.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按照设计书要求组织实施,如对设计需要进行较大变更、调整,应报主管部门审批。

3.项目实施单位应加强项目施工阶段的自检、互检、专检的质量控制措施。

4.项目的野外工作过程中和结束后,省及当地国土资源(地矿)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野外抽查和验收。质量不合格者,必须返工。

5.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结束后,提交成果报告送审稿,经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后并经审批,方可提供当地政府使用,并按规定进行资料归档。6.建立项目质量保证金制度。对出现较大质量问题的项目实施单位,视情节扣除质量保证金,并终止其项目实施资格。

二、设计编制

(一)基本要求

1.设计应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使设计有充分的依据和可操作性,避免重复工作。

2.设计应充分体现地方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以及防灾减灾的需求,使工作有明确的针对性。

3.设计书应符合有关标准与要求,内容完整、突出重点,附图附表齐全。

(二)设计书提纲

设计书提纲包括如下内容: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目的任务:包括任务来源、任务书主要内容、工作起止时间等第二节工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概况第三节前人工作程度

第二章区域环境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现状第一节区域环境地质条件第二节地质灾害现状第三章工作部署及进度安排第一节工作部署原则第二节工作部署第三节工作量与工作进度第四章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第五章组织管理第一节组织管理第二节项目组人员与分工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保障完成任务、提高成果质量水平措施第二节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第三节项目全面质量管理措施第七章预期成果第一节成果图件第二节成果报告第三节监测点和监测网络第四节信息系统

第五节提交成果时间

三、野外调查

(一)野外调查记录形式

1.野外调查记录必须按规定的调查表认真填写,要用野外调查记录本作沿途观察记录,并附示意性图件(平面图、剖面图、素描图等)和影像资料等。

2.对危害或潜在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点必须进行详细调查,必要时,可进行初步地质测绘,辅以简易山地工程,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专门的地质详勘。对于一般危害点可视具体特征和分布位置做控制性定点调查。

3.对属于同一类型的地质灾害,不论灾害体规模大小、是单体还是群体,都应一点一表。不允许将相邻2个灾害体合定一个观测点。对于同一地点存在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时,可以只定一点,但应分类填表。

4.对于学校、乡、镇及其它重要基础设施,无论有无地质灾害,均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点;在地质条件复杂区,对于一般居民点均应布设观测点进行调查评价。

(二)野外调查记录内容

1.野外调查

每个点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特征,应根据设计书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和布点的目的进行详细记录和填表,做到目的明确,全面,重点突出,数据无误,词语准确,字迹工整清楚。(1)潜在不稳定斜坡

调查重点放在对危及学校、集镇、居民点、工厂和重要交通干线等的地质体。附表1有关栏目主要填写要求如下:

条目填写内容

以距离调查点最近的地名命名。

详细到乡、村、组(社),地理坐标以调查范围的中心点为准,在地形图上量取。以所在县(市)名称汉语拼音的声母加上调查表的顺序号作为野外编号,如巴东县BDl、BD2、……,攀枝花市PZHl、PZH2、……。按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数据编码要求编码。

dl

第四系地层时代代号加成因代号,如第四系全新统坡积物代号为Q 4;基岩标注到组,如侏罗系蓬莱镇组代号为J 3p 。

用倾向、倾角表示,如:倾向125º、倾角30º,表示为125º<30°。可用国家地震局编制的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区划数据。>60°为陡崖,25°~60°为陡坡,8°~25°为缓坡,≤8°为平台。指斜(边)坡剖面形态,分为凸形、凹形、线形、阶状等形态。指主体坡面倾向,用方位角表示。

指与调查点附近主要构造的关系,如某断层的上盘、下盘或断裂带上,某背斜、向斜的某翼、轴部或倾伏端等。

填写调查点及其附近的土地使用现状。

分为块体状、块状、层状、块状和软弱基座等4种基本类型;层状斜坡结构根据岩溶(或其他结构面)倾角大小及与坡面的关系可再分为顺向坡、逆向坡、斜向坡和近水平岩层斜坡等4个亚型;顺向坡还可再细分为缓倾顺向坡和陡倾顺向坡。

分为层理面、片(劈)理面、节理裂隙面、松散盖层与基岩接触面、泥化夹层、层内错动带、构造错动带、断层。老滑坡面。分为密度、中密、稍密、松散4级。

(2)滑坡(包括崩塌)

主要调查滑坡的类型、发生时间、灾情、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形态特征及规模、运动形式、滑速、滑距,诱发因素,稳定程度,复活迹象,并提出今后防治措施建议。

对已发现可能发生滑坡迹象的危险(点)地段,调查内容主要为:●●●●●●●●

周围地面变形迹象特征,可能发生滑坡的类型;

基岩地层岩性、产状,软弱夹层岩性、产状,断裂、裂隙、节理发育情况;风化层与残坡积层岩性、厚度、特征;

斜坡坡度、坡向、地层倾向与斜坡坡向组合关系;地下水富集及泾流排泄特征;

斜坡周围特别是斜坡上部有否地表水渗入;

人工开挖边坡情况及可能加剧滑坡形成的危险性和可能影响范围;提出今后防灾减灾措施建议。

条目填写内容

滑坡主壁与地面交线的最高点高程。滑体前缘端点的高程。

是指碎石在滑体物质中的体积百分比。

指滑面纵剖面形态,分为线状、弧形、阶状、波状等。

按运动特征划分为崩塌、倾倒、滑动、侧向扩离、流动、复合等6类。

均指滑体的最大长度、最大宽度和最大厚度。

附表2有关栏目填写要求如下:

(3)泥石流

主要调查沟域地形地貌,包括:

汇水面积、主沟纵坡降和沿岸沟坡坡度变化情况;流域降水量及时空分布特征;植被类型及覆盖程度;

沟谷内松散堆积物类型、分布、数量;沟口扇形形态、面积、切割破坏情况;泥石流堆积物成份及结构情况;以往灾害史和直接损失情况;

今后活动趋势及造成进一步危害的范围和损失大小;提出防灾建议。

附表3有关栏目填写要求如下:

条目水系名称泥石流沟泄入主河道名泥石流沟至主河道距离流域面积相对高差山坡坡度植被覆盖率主沟纵坡冲淤变幅沟口扇形地状况补给段长度

*比

堵塞程度松散物贮量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程度产沙区松散物平均厚度

填写内容

指黄河、长江、珠江等入海河流或下游消失的内陆河流。

指按所用地形图上的名称填写,地形图上无河名者按地方习惯名称填入。现场直接量测或在地形图上量测,要注明河道水位标高。

在1/5万地形图上量测。在地形图上量测。

可在地形图上量测,但以现场实测为主。

指林、灌木植被的覆盖率。现场调查或收集资料。

一般采用山口以上河段平均坡降,以现场实测为主,也可用近期航片或地形图上的量测资料。分段统计时按加权平均值计算。

应在流通区或形成区实际量测。冲淤变幅按附表4中第7项因素综合判定。应现场实地调查判别,按山口扇形地特征规定调查的内容量测填表。同一河段两岸同时存在几个不同补给源,只取其中最长的一段长度计入累计长度。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比主要按现场调查结果计算确定,也可根据航片资料确定。

现场调查确定,判定标准见下表。

通过现场调查测算或用航片资料的计算成果。一般按总贮量划级。现场调查量测。

*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比是指泥沙沿程补给长度与主沟长度之比。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是沿主沟长度范围内两岸及沟槽底部泥沙补给段(如崩坍、滑坡、沟蚀等)的累计长度,

泥石流堵塞程度分级如下:

堵塞程度严重中等轻微

特征

沟槽弯曲,河段宽窄不均,卡口、陡坎多。大部分支沟交汇角度大。形成区集中,沟槽堵塞严重,阵流间隔时间长。

沟槽较顺直,河段宽窄较均匀,陡坎、卡口不多。主支沟交角多数小于60度。形成区不太集中,河床堵塞情况一般。

沟槽顺直-+×均匀,主支沟交汇角小,基本无卡口,陡坎。形成区分散,阵流间接时间短而少。

天然或人为松散堆积体严重程度标准如下:

严重程度严重中等轻微

堆积体边坡高

30m 以上高边坡松散堆积10—30m高边坡松散堆积10m 以下高边坡松散堆积

总贮量(W)

432

>1.0×10m /km

432

O.5~1.0×10m /km

432

<O.5×10m /km

泥石流综合评判部分各因素评分按《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评分表(附表4)

易发程度(严重程度),按综合评判总分决定(见下表)

易发程度高易发(严重)中易发(中等)

低易发不易发

总分>11484~11440~90分≤40分

(4)地面塌陷调查内容主要为:●

已有塌陷的发育特征、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地层、岩性、岩溶发育程度、第四系复盖层岩性、结构、厚度;●●●●

地下水位埋深及年变化特征、变化幅度);

周围地下水开采与矿山疏排等情况、诱发因素、发展趋势;已采取的防治措施、效果;提出今后防治建议。

填表见附表5。(5)地裂缝

调查内容主要为:

单缝特征和群缝分布特征及其分布范围;

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断裂等);地裂缝成因类型和诱发因素(地下或地下水开采等);发展趋势预测和现有灾害评估及未来灾害预测;现有防治措施和效果;提出今后防治建议。填表见附表6。

(6)其它灾种

根据现场实际,可增加调查灾种,并参照国家有关技术要求进行。2.诱发因素

对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影响因素,诱发因素的描述应分清主次,特别是诱发因素的分析,应用数据说明,如:

●降雨诱发,应尽量搜集灾害发生前的降雨时间、雨量数据;

●人工切坡诱发,应访问切坡的时间,测量切坡后的坡度、高度;采矿诱发,应尽量搜集开采起始时间、年开采能力、矿石总产量、坑道区面积等资料;

●抽、排水诱发,应尽量搜集抽排井孔布置、抽排时间、抽排水量、抽排前后地下水位及变化等资料。

3.地质灾害体规模

划分标准参照表1、表2、表3。

表1

巨型大型中型小型

滑坡、崩塌、泥石流规模级别划分标准

崩塌>10010~1001~10<1

单位:10m

43

泥石流>10010~1001~10<1

>1000100~100010~100<10

表2

别巨型大型中型小型

地裂缝规模分级标准

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20m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10~20m

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3~10m,或长<1km,宽10~20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3m,或长<1km,宽<10m

表3

别巨型大型中型小型

地面塌陷分级标准

塌陷、变形面积(km)

>101~100.1~1<0.1

2

4.稳定性现状评价

滑坡和斜坡的稳定性分为三级,即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差。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标准见表4;岩溶塌陷体的稳定性分为稳定、基本稳定、不稳定三级。塌陷体和土洞稳定性评价标准见表5、表6。

表4

滑坡要素滑坡前缘

稳定性差

滑坡前缘临空,坡度较陡且常处于地表迳流的冲刷之下,有发展趋势并有季节性泉水出露,岩土潮湿、饱水。滑体平均坡度>40°,坡面上有多条新发展的滑坡裂缝,其上建筑物、植被有新的变形迹象

后缘壁上可见擦痕或有明显位移迹象,后缘有裂缝发育

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表

稳定性较差

稳定性好

前缘斜坡较缓,临空高差小,无地表迳流流经和继续变形的迹象,岩土体干燥滑体平均坡度<30°,坡面上无裂缝发展,其上建筑物、植被未有新的变形迹象后缘壁上无擦痕和明显位移迹象,原有的裂缝已被充填

前缘临空,有间断季节性地表迳流流经,岩土体较湿,斜坡坡度在30~45°之间

滑体平均坡度在30~40°间,坡面上局部有小的裂缝,其上建筑物、植被无新的变形迹象后缘有断续的小裂缝发育,后缘壁上有不明显变形迹象。

滑体

滑坡后缘

表5

稳定性分级不稳定

塌陷微地貌塌陷尚未或已受到轻微充填改造,塌陷周围有开裂痕迹,坑底有下沉开裂迹象

塌陷已部分充填改造,植被较发育已被完全充填改造的塌陷,植被发育良好

塌陷体稳定性定性评价

地下水埋藏及活动情况

在地表水汇集入渗,有时见水位,地下水活动较强烈

有地下水流通道,有地下水活动迹象无地下水流活动迹象

堆积物性状疏松,呈软塑至流塑状

正在活动的塌陷,或呈间歇缓慢活动的塌陷

基本稳定稳定

疏松或稍密,呈软塑至可塑状

较密实,主要呈可塑状接近或达到休止状态的塌陷,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可能复合

进入休亡状态的塌陷,一般不会复合

表6

稳定性分级不稳定

土洞发育状况正在持续扩展间歇性地缓慢扩展

土洞稳定性定性评价

土洞顶板埋深(H)或其与安全临界厚度比(H/H0)

基本稳定稳定

休止状态

H<10m或H/H0<1.0

10m<H<15或1.0<H/H0<1.5

H≥15m或H/H0≥1.5

消亡状态

正在活动的土洞,因促进其扩展的动力因素在持续作用,不论其埋深多少,都具有塌陷的趋势

不具备极限平衡条件,具塌陷趋势

基本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可能复活

超稳定平衡状态,复活的可能性较小,一般不具备塌陷趋势一般不会复活

5.其它调查内容

(1)对己进行勘查与治理的地质灾害,应搜集勘查程度、治理措施、治理效果及效益。

(2)对重要的斜坡变形和地质灾害点,都必须绘出平面图、剖面图,必要时附素描图。并拍摄照片或录象。所有照片均应统一顺序编号,并注明在相应的观测点记录表上,如BDl—2,表示巴东县第1卷第2张。(三)工作手图和填图清绘要求

1.采用数字化地形地质或工程地质底图作为工作手图。在末获得上述图件情况下,以l/5万地形图作为工作手图。

2.工作手图上的各类观测点和地质界线,在野外应用铅笔绘制。转绘到清图

上后应及时上墨。

3.工作手图上观测点符号用×表示,灾害体若规模较小,无法表示其轮廓线

时,用不依比例尺的符号表示,当规模较大,应按比例尺圈定其边界线。

4.工作手图上观测点定位

滑坡点定在滑坡后缘中部,泥石流点定在堆积区中部,地面塌陷点定在塌陷

中心点,地裂缝点定在主干裂缝的中点,斜坡、边坡点定在变形区中部。

5.清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万),各类地质灾害和地质界线应按规定图例

绘制,不再表示观测点符号。

四、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一)群测群防体系

由县(市)级监测网(一级网)、乡镇级监测网(二级网)和村组级监测网(群测群

防三级网)三级构成。

(二)监测网主要职责

1.县(市)级监测网(群测群防一级网)

(1)负责该县市)境内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

(2)建立县(市)级群测群防监测站,进行多种手段的综合监测;进行灾害应急

调查、应急监测、抢险救灾;负责该县的监测系统、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负责本县的群测群防的技术指导和管理、群测群防的信息管理,成为群专结合组成的监测预警系统的纽带。

县(市)级监测网由分管该项工作的县长负责,县国土资源局主持日常工作。2.乡镇级监侧网(群测群防二级网)

(1)负责该乡镇地域内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

(2)其监测手段是定人、定点、定时进行巡查和简易监测,并做好记录、上报

等工作。

(3)协助上级监测机构做好本地区内重点地质灾害体监测预警。

(4)领导所属村的群测群防工作,做好地质灾害发生的短临前兆宣传和自救工

作。

(5)乡镇级监测网由分管该项工作的乡镇长负责。3.村组级监测网(群测群防三级网)

(1)负责该村组地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

(2)其监测手段主要是定人、定点、定时进行巡查和简易监测,并做好记录、

上报等工作。

(3)地质灾害预警的自救指导。

(4)村组级监测网由村长(村主任)、组长负责。

(三)工作内容

1.地质灾害监测方式

以定期巡测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巡测一般为半月或每月进行一次,汛期强化监测将根据降雨强度,每天或24小时值班监测。

2.地质灾害监测手段

以简易的卷尺、钢直尺和游标卡尺为主,重点对滑坡地面裂缝和建筑物裂缝、地表排水等进行观测。

3.地质灾害险情的应急处理

当滑坡体出现险情,在预警的同时,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减缓滑坡体的破坏过程。如采用塑料布回填地表裂缝、修临时排水沟、前缘压脚、后缘减载等措施。

4.地质灾害监测控制范围

群测群防重点防治对象以乡村,特别是农村居民点为主体。5.减灾知识的宣传

群侧群防体系的起动,需进行科普宣传和教育,要编制出版教材、挂图、音像制品。

6.地质灾害预案编制与实施

根据调查和监测结果,在乡政府组织下,县地质环境监测站技术

指导下,由当

地有关人员编制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预案,并填写地质灾害预防“明白卡”告知民众。

(四)群测群防灾害体的选定

1.基本原则

(1)稳定性差,可能造成严重灾害的地质灾害体。

(2)对学校、医院、集镇、村庄、工矿及重要居民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潜在地质灾害体。

(3)威胁公路、铁路、航道等重要生命线工程的地质灾害体。(4)对重大基础设施构成威胁的其它地质灾害点。2.监测点的建设

根据上述原则确定需要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后,调查组应及时提出监测方案报当地政府,同时协助搞好监测点的建设。

(1)监测范围确定:除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斜坡本身的变形迹象进行监测

外,还应把该灾害点威胁对象和可能成灾的范围,纳入监测范围。

(2)监测方法与要求:对当前不宜进行治理及暂时不能进行治理的隐患点,危害大的应建立由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指导的,以专门仪器监测为主的专业监测网点;对大量分布的其他危险点,建立以简易监测为主,结合宏观地面变形观察的群测网点。

3.监测网点的管理与运行

(1)监测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与个人。被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的乡、镇、村和有关单位为监测责任人,在他们的领导下,成立监测组,监测组由受危害、威胁的居民点或有关单位的群测人员组成。

(2)建立岗位责任制,逐级签定责任书。

(3)宣传与培训,调查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与培训,教会监测责任人、监测组成员和群众,如何监测、如何判断灾害可能发生的各种迹象和灾情速报及有关应急防灾救灾的方法。

(4)监测信息反馈与处理。县(市)国土资源主管行政部门负责监测资料与信息反馈的收集汇总,上报到市(地、州)国土资源行政部门(或地质环境监测站)进行综合整理与分析,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或省地质环境总站)将上报的资料与信息录入省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进行趋势分析,同时对下一步监测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5)经监测有重大险情发生时,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应立即采取应急防灾减灾措施,同时应立即报告省、市、县政府和国土资源厅主管部门,派出专业人员赴现场协助监测和指导防灾救灾。

(6)建立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按国土资发[1998]15号文附件二“地质灾害速报制度”执行。(五)监测数据

1.监测数据包括地质灾害点基本资料、动态变化数据、灾情等。

2.所有监测数据均应以数字化形式储存在信息系统中,同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备份保存。

3.监测点必须进行简易定量监测,并须整理成有关曲线、图表等。应编制有关月报、季报和年报,同时,对今后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4.监测数据应按有关程序逐级汇交。

五、资料室内分析整理

(一)基本要求

1.必须结合信息系统的开发进行,所有报告及图件必须数字化,并运用计算机编图。

2.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分析整理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化评价为辅的方法进行。阐明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及危害,作出正确的评价与预测。

3.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主要为非地质决策人员和国土规划人员服务,应力求通俗易懂,简洁美观,但必须体现地质规律。结合地方政府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建议,体现调查工作的防灾减灾效益。

(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

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易发区的划分基于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易发区可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发育区四类。

表7

灾种

高易发区G=4

构造抬升剧烈,岩体破碎或软硬相间:黄土垄岗细梁地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强烈。暴雨型滑坡。规模大,高速远程。如秦岭、喜山东段等地。

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形成被面泥石流;数量多,

10条沟/20km以上,活动强,超高频,每年暴发可达10次以上。如藏东南等地。沟口堆积扇发育明显完整、规模大。排泄区建筑物密集。

碳酸岩盐岩性纯,连续厚度大,出露面积较广。地表洼地、漏斗、落水洞、地下岩溶发育。多岩溶大泉和地下河,岩溶发育深度大。

构造与地震活动非常强烈,第四系厚度大,如以渭河盆地为主。

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简表

易发区划分中易发区低易发区G=3G=2

红层丘陵区、坡积层、构丘陵残积缓坟地带,陈造抬升区,暴雨久雨。中融滑坡。规模小。低速小型滑坡,中速,滑程远。蛹滑。植被好,顺层滑如四川盆地及边缘、太行动。如江南丘陵等地。山前等地。

不易发区G=1

缺少滑坡形成的地貌临空条件,基本上无自然滑坡,局部溜滑。如盆地沙漠和冲积平原等地。

坡面和沟谷泥石流,6—10被面、沟谷泥石流均有以沟谷泥石流为条沟/20km;强烈活动:分布,3—5条沟/20km;主,物源少,排分布广,活动强,掩没农中等活动,尤其是陕导区通畅:1—2田,堵塞河流等。如川西、南、辽南等地。沟口有条沟/20km,多年慎东南等地。沟口堆积扇堆积扇,但规模小,排活动一次。沟口堆发育且具一定规模。排泄泄区基本通畅。积扇不明显,排泄区建筑物多。区通畅。

以次纯碳酸岩盐岩为主,以不纯碳酸岩盐岩为主,以不纯碳酸岩盐岩多间央型。地表洼地、漏多间夹型或互夹型。地表为主,多间夹型或斗、落水洞、地下岩溶发洼地、漏斗、落水洞、地育。岩溶大泉和地下河不下岩溶发育稀疏。漏斗、落水洞、地多,岩溶发育深度不大。下岩溶不发育。构造与地震活动强烈,第四构造与地震活动较为强第四系覆盖薄,差系厚度大,形成断陷盆地,烈,形成拉分构造。如东异沉降小。超采地下水。如山西北地区和雷州半岛。高原及华北平原西部。

滑坡、崩塌

泥石流

塌陷

地裂缝

地质灾害的演变主要受降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地震活动、区域地壳稳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地质灾害的演化自始至终与岩组条件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可选择下列因素对地质灾害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表8)。

表8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强度等级表

强影响

持续时间长而强度大的降水、大

降雨强度范围大水、沿海特大的台风雨成

灾害。

大规模工业挖采,随意弃土石的地区。开挖或弃土量可达数十万

人为工程活3

m ,且未加任何防护。

构造与地震岩石圈断裂强烈活动区,或地震活动烈度>Ⅸ

黄土为主的地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分布区、层状变质岩与碎屑

岩组结构

岩分布区、现代崩滑流堆积体分布区。影响因素

强度等级中影响弱影响

持续降水、局部大一般性中雨、持续小水、成灾稍轻的飓风大雨

中等规模挖采,随农业或生活挖采,随意意弃土石的地区。弃土石的地区。开挖或开挖或弃土量可达弃土量可达数千~数万

33

数万~十万m ,且m ,且末加任何防护。末加任何防护。

基底断裂活动区,一般断裂活动区,或地或地震烈度Ⅷ~Ⅸ震烈度Ⅶ~Ⅷ

层状变质岩区、新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区、生代沉积物分布岩浆岩、块状变质岩分区、老崩滑流堆积布区。体分布区。

微影响无雨

一般性农业或生活挖采,随意弃土石的地区。开挖或弃

3

土量可达数百m 。断裂弱活动区,或地震烈度<Ⅶ

(三)地质灾害危险区划

危险区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危险区划分基于地质灾害演化趋势。地质灾害危险区可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级。

(四)地质灾害调查图件

1.实际材料图

以所属县市行政区划图为底图,将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的工作线路,己调查的学校、集镇、居民点、交通线、厂矿等,投入的实物量等标上。

2.地质灾害现状分布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万。

主要反映区内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分布位置、发育特征及危害等。

第一层次:主要表示简化地理及行政区划要素、地貌、岩土体类型、主要地质构

造、水文地质要素;已建重要建设工程,如城建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业工程、交通工程、地下水供水工程等。

第二层次:地质灾害勘查与监测工程:如重要的钻孔、平硐、槽井探和已有的监测网点等。

第三层次:重点反映主要地质灾害事件: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和地裂缝。地质灾害事件在同一地点多次出现时,用密集区表示。各类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稳定性与危害性等。地质灾害体用不同颜色的点状或面状符号表示,规模大者应以实际边界表示。

在图中,还应专门标注震级M≥7的地震震中。3.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万。(1)定性编图

主要反映不同地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在地质灾害分布图基础上编制。依据各县(市)实际情况和图面负担程度,也可与地质灾害分布图合并编制。

第一层次:主要表示简化地理及行政区划要素、地级、岩土体类型、主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要素等;己建重要建设工程,如城建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业工程、交通工程、地下水供水工程等。

第二层次:各类地质灾害(主要是隐患点)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稳定性与危害性等。

第三层次: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等级及分区界线。分区用面状普染颜色表示。图面中应配置必要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说明表,主要内容包括:分区代号、发区名称、等级、位置、面积、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害等。

图面中应配置必要的镶图与说明表。镶图用于地质环境条件或地质灾害成因、诱发因素的说明,如降水量等值线图、暴雨等值线图和地震烈度分区图等;说明表主要反映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编号、地理位置、类型、规模、稳定性和危害性预测等。

对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事件多,但规模不均,主要选取大型以上的事件表示。地质灾害中易发或低易发区,由于灾害事件较小,选取中型,甚至小型地质灾害事件表示。但是,在进行易发区评价及危险性预测时,仍将这些差异反映出来。

(2)定量化编图

根据工作深度,可以采用定性评价为主,定量化评价为辅的方式进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的编制,定量化评价方法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等(附件3)。

4.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图(建议)比例尺:一般采用1:10万。属防治对策性图件。

第一层次:主要表示简化地理要素;简化行政区划要素,应表示到乡、镇及重要居民点(100人以上或20户以上);已建和拟建的重

要建设工程,如城建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矿业工程、交通工程、地下水供水工程等。

第二层次:防治分区类别及分区界线。依据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易发程度分区,结合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划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级,分别用红、黄、绿三种面状普染颜色表示。每一级防治区中应根据地质条件、灾害类型与危害程度,划分出防治亚区或防治的重点地段。

第三层次:防治措施。表示重点防治的城镇、工矿区、交通干线或重要居民点等;按防治区划分期表示重点防治(包括应急治理)的地质灾害点及主要防治措施(勘查、监测。避让、治理等)和监测网点建类型及监测网布设方案等。用不同颜色的点状、

线状符号或代号表示。

图面中应配置必要的镶图与防治区划说明表。镶图用于表示重点防治地段或重点防治城镇等的具体,可将比例尺适当放大;防治区划说明表主要反映:防治区、亚区、段名称,位置、面积,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危害,重点防治(包括应急治理)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措施、方法等内容。

5.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图编制

以所属县市行政区划图为底图,将主要地质灾害点和危险性分区等内容标上。重点反映地质灾害监测点分布、监测点主要监测内容、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图面内容要求简明扼要。

(五)报告编制

报告章节及主要内容推荐如下:第一章序言目的任务

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地质灾害灾情以往调查工作程度

本次调查工作部署、方法、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第二章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地形地貌气象与水文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与地震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地下水类型与补、迳、排特征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特征等第三章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地质灾害发育类型

各灾种的分布、规模、特征、稳定状态、危害程度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危险性初步评价与预测第四章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评估原则、要求与方法

各灾种(或主要灾种)经济损失现状评估各灾种(或主要灾种)经济损失现状预测评估重要地质灾害的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评价(附表9)

表9

灾害程度分级一般级(轻)较大级(中)重大级(重)特大级(特重)

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受威胁人数(人)

<1010~100100~1000>1000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100100~500500~1000>1000

死亡人数(人)

<33~1010~30>30

注:①灾情分级,即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灾度分级,采用“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

②危害程度分级,即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预测分级,采用“受威胁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

栏指标评价。

现状评估,是指已发生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数的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评估采用统一价格折价法,即各省(市、自治区)采用经访问的大部分县(市)物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本省(市、自治区)经济损失评估的统一计算单价,据此进行统一计算。参与统计的经济因子包括土地(包括农田、林地、果地、牧场等),牲畜,

房屋,公路、铁路、桥梁、管道、渠道、涵洞、输电线路,电站,厂矿,学校、机关及公共设施等。

预测评估,是指地质灾害隐患点可能发生的受威胁人数和受威胁的直接经济损失数的分析预测。

第五章地质灾害易发区与危险区划分分区的原则、方法与要求分区结果及各分区评价1.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要求

(1)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依据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发育现状(强度,即单位面积内灾害体个数、面积和体积)、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与研究工作程度,以定性评价为主确定。。

(2)评价单元的划分,一般以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差异确定,当条件较单一时也可以乡镇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

(3)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级。2.地质灾害危险区圈定

(1)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依据地质灾害现状评价结果,即在易发区划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降雨条件、人为工程活动、地震活动和岩组条件等因素。

(2)评价单元的划分,可以网格单元方式进行,视具体条件加大或加密网格。(3)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划分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三级。第六章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建议防治目标与要求(包括总体与分期)防治分区的划分与评价

重点防治的灾害种类和重点防治的城镇、重要居民点及重要工程设施

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斜坡地段的勘查、监测与防治(含应急治理)及分期安排建议

群专结合的群测群防系统建设与运行方案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方面的建议等第七章结论

本次调查工作的主要成果工作质量综述防灾减灾效益评述

合理利用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下一步工作建议等

(六)报告附件

1.地质灾害防治区划说明书其编制提纲为:

第一章防治指导思想与防治原则第二章防治与目标第三章防治分区划定第四章防治方案

第五章防治方案的实施安排第六章实施防治方案的保证措施第七章预期效果

2.重要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建议稿)

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编制应分级、分层次进行。县市级防灾预案以具体隐患点

的监测和避险、减灾措施为主。具体要求如下:

(1)简要说明上年度地质灾害的灾情(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重要设施的破坏情况等)汛后各隐患点的稳定性变化情况。

(2)参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防灾预案对本地区地质灾害的趋势预报和防灾要求,圈定重点防范区段。

(3)对重要灾害隐患点,作出中长期预报,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逐点落实包括监测、报警、疏散、应急抢险等内容的预防措施,防灾责任要落实到具体的乡镇、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具体负责人。

(4)作出群测群防人员培训计划和重要隐患点巡回检查计划。

附件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表

附件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图件基本图例附件3: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附件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表

附表1—1

名称野外编号室内编号

地质环境

斜坡环境

斜坡类型

□自然□人工□岩质□土质地层岩性

时代

岩性

产状

地理位置

斜坡稳定性调查表

云南省坐标X:(m)Y:

县(市)

标高(m)纬度:微地貌□陡崖□陡坡□缓坡□平台文

斜坡与河流位置□左岸□右岸□凹岸□凸岸坡向(°)

□凸

°

村坡顶坡脚′

″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土地利用□耕地□草地□灌木□森林□裸露□建筑坡面形态□凹

□直

□阶社

经度:°′″

地质构造

构造部位

地震烈度

地理环境

降雨量(mm)

最大降雨量

年均

日时

洪水位

(m)

水枯水位(m)

外形特征

坡高(m)坡长(m)坡宽(m)坡度(°)

岩体结构

结构类型

控制面结构

结构特征

类型

产状

长度(m)

间距(m)

厚度

裂隙组数

块度(长×宽×高(m))

斜坡结构类型

全风化带深度(m)卸荷裂缝深度(m)

土的名称及特征

土质

斜坡基本特征

地下水

埋深(m)名称

密实度

□密□中□稍□松

稠度

时代岩性

下伏基岩特征

产状补给类型

□降雨□地表水□融雪□人工

初现时间埋深(m)

□上升泉□下降泉□湿地

现今变形破坏迹象

□拉张裂缝□剪切裂缝□地面隆起□地面沉降□剥、坠落□树木歪斜□建筑变形□冒渗混水

调查负责人:调查单位:

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名称野外编号室内编号滑坡类型

滑坡时间

□老滑坡□现代滑坡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地理位置

省坐标(m)经度:

X:Y:°

″县(市)

乡海拔(m)纬度:

村冠趾°

″社

□崩塌□倾倒□滑动□侧向扩离□流动□复合地质环境

地层岩性

时代

岩性

产状

地质构造构造部位

地震烈度

滑体性质微地貌□陡崖□陡坡□缓坡□平台水

□岩质□碎块石□土质

地下水类型

□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文

滑坡相对河流位置□左□右□凹□凸

控滑结构面

□潜水□承压水□上层滞水

滑坡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原始斜坡

降水量(mm)

年均坡高(m)

日最大坡度(°)

时最大

洪水位(m)形

枯水位(m)

斜坡结构类型

类型

产状

面积(m)

2

□凸形□凹形□平直□阶状

长度(m)

宽度(m)

厚度(m)

体积(m)

3

坡度(°)坡向(°)

外形特征

平面形态

□半圆□矩形□舌形□不规则

滑体特征岩性

结构□可辨层次□零乱

形态埋深(m)□旱地名称□拉张裂缝□剪切裂缝□地面隆起□地面沉降□剥、坠落□树木歪斜□建筑变形□渗冒混水

埋深(m)

碎石含量(%)

剖面形态

□凸形□凹形□直线□阶梯□复合

滑床特征块度(cm)

岩性

时代

产状

结构特征

(体积百分比)

滑面及滑带特征

倾角(°)

厚度(m)

滑带土名称

补给类型

□降雨□地表水□人工□融雪

初现时间

□森林□裸露□建筑

特征

滑带土性状

倾向(°)露

坡基本特征

地下水土地使用

□上升泉□下降泉□溢水点□水田□草地

部位

□灌木

现今变形迹象

调查负责人:调查单位:

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沟名地理位置水系名称

E:N:

行政区位地形图幅

主河名称

调查编号

省编号比例尺

调查单位

地区(州)县(市)乡(镇)村

县级邮编

联系电话

泥石流沟与主河关系泥石流沟位于主河的□左岸

□右岸

沟口至主河道距离(m)

泥石流沟主要参数、现状及灾害史调查

水动力类型泥砂补给途径降雨特征值

□暴雨□冰川□溃决□地下水□面蚀□沟岸崩滑□沟底再搬运H 年max

H 年cp

H 日max

H 日cp

扇面冲淤变幅扇宽(m)

沟口巨石大小(m)

补给区位置

H 时max ±

H 时cp

发展趋势扩散角(°)

□主流不偏

Φa

Φb

Φc

□上游□中游□下游

H 10分钟max

H 10分钟cp

扇形地完整性(%)

沟口扇形地

特征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体

情况

扇长(m)挤压大河

□下切□淤高

□河形弯曲主流偏移□主流偏移□主流只在高水位偏移

□顶沟断层□过沟断层□抬升区□沉降区□褶皱□单斜滑

活动程度活动程度活动程度灌丛

草地

□严重□中等□轻微□严重□中等□轻微□严重□中等□轻微缓坡耕地

荒地

规模规模规模陡坡耕地

地震烈度(度)

□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建筑用地

其它

人工弃体自然堆积森林

土地利用(%)防治措施现状

监测措施威胁危害对象

发生时间(年/月/日)

□有□无□有□无

类型类型

□稳拦□雨情

□排导□泥位

□避绕□生物工程

□专人值守

□城镇□村寨□铁路□公路□航运□饮灌渠道□水库□电站□工厂□矿山□农田□森林□输电线路□通讯设施□国防设施威胁人口(人)死亡(人)

大牲畜损失(头)

房屋(间)全毁

半毁

威胁资产(万元)农田(亩)全毁

半毁

公共设施道路桥梁(km)(座)

直接

经济损失(万元)

灾害史

泥石流特征容重(t/m)

3

流量(m/s)

3

泥位(m)

调查负责人:调查单位:

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附件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图图例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以普染色表示)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红色

281)地质灾害中易发区(橙色

266)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黄色

247)地质灾害不发育区(绿色

229)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以代号表示)

地质灾害高风险区(A红色283)

地质灾害中风险区(B橙色270)

地质灾害低风险区(C绿色

237)

三、地质灾害防治分区(以普染色十代号表示)

重点防治区(红色

279)次重点防治区(橙色

262)一般防治区(绿色229)

注:(红色281)是指GB12328-90

所附色标的色序号

四、地质灾害点(段)防治分期(以代号表示)

近期防治中期防治远期防治

五、地质灾害点(段)防治分级(以代号表示)

重点防治点(段)次重点防治点(段)

一般防治点(段)

六、地质灾害点(段)防治措施

避让措施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监测预警措施(红色283)

九、地质环境背景

1、工程地质岩组

岩体命名通式:岩体细部结构+岩石强度+岩石名称

碳酸盐岩体:岩体细部结构+岩溶化程度+岩石强度+岩石名称土体命名:土性+结构+土型

碎裂状较软花岗岩强风化岩组

厚层稀裂状硬石英砂岩组

中厚层具泥化夹层较软粉砂岩组

片状较软云母石英片岩组

中厚层稀裂状中等岩溶化硬白云岩组

粘性土单层土体

砂卵石、中细砂双层土体粘土、淤泥、细砂多层土体

2、地质构造及地震

背斜轴线(红色

283)向斜轴线(红色283)正断层(红以283)逆断层(红色283)逆掩断层(红色

283)活动断裂(红色

283)

地震烈度及烈度区范围红(Ⅰ。)(红色283)

震级地震震中(Ⅰ。≥4)左编号

发震时间

(红色283)

3、降雨

降水量等值线(兰色

223)

暴雨中心(兰色)(数据为最大日降水量)(兰色

223)

十、其它

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界线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界线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界线工程地质岩组

乡、镇

易受地质灾害影响村(红色283)左编号

防治措施防治分级

防治分期

点符号颜色表示稳定性

附件3: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一)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易发区的划分基于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易发区可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发育区四类。

1.单元网格划分

将县市行政区划图进行网格剖分。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对调查区进行剖分;每个单元面积为1km×lkm~3km×3km。对于地质条件变化不大的地区,单元面积可取高限,地质条件复杂,或需详细研究的地区,单元面积可取低限,或采用四分树(quad—tree)方法将单元进—步细分。

2.单元信息的提取及数字化

在计算机上,将剖分的网格与已数字化地质灾害图件进行单要素叠加,并将灾害划为(附表3.1):

A 级—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取值为4;B 级—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取值为3;C 级—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取值为2;D 级一地质灾害不发育区,取值为1。

然后,将多种地质灾害进行叠加,当有两种以上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叠时,则取值为5。根据上述标准,对调查区所属单元进行了地质灾害信息的提取和数字化:

(1)滑坡崩塌灾害信息的提取

滑坡灾害划为滑坡灾害高易发区、滑坡灾害中易

发区、滑坡灾害低易发区和滑坡灾害不发育区四类。

(2)泥石流灾害信息的提取

泥石流灾害划为高易发区、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

泥石流灾害低易发区和泥石流灾害不发育区四类。

(3)塌陷灾害信息的提取

塌陷灾害划归为塌陷灾害高易发区、塌陷灾害中易发

区、塌陷灾害低易发区和塌陷灾害不发育区四类。

(4)地裂缝灾害信息的提取

从中国主要地裂缝灾害数据库中直接成图并提取

信息。地裂缝灾害高易发区,以渭河盆地为主;地裂缝中易发区,山西高原及华北平原西部;地裂缝低易发区,东北地区和雷州半岛;地裂缝灾害不发育区,全国其它地区。

附表3.1

灾种

高易发区G=4

构造抬升剧烈,岩体破碎或软硬相间:黄土垄岗细梁地

滑坡、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崩塌

响强烈。暴雨型滑坡。规模大,高速远程。如秦岭、喜山东段等地。

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形成被面泥石流;数量多,

坡面和沟谷泥石流,6—10被面、沟谷泥石流均有条沟/20km;强烈活动:

中等活动,尤其是陕堆积扇,但规模小,排泄区基本通畅。

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简表

易发区划分中易发区G=3

低易发区G=2

丘陵残积缓坟地带,陈融滑坡。规模小。低速动。如江南丘陵等地。

不易发区G=1

缺少滑坡形成的地貌临空条件,基本上无自然滑坡,局部溜滑。如盆地沙漠和冲积平原等地。以沟谷泥石流为导区通畅:1—2条沟/20km,多年活动一次。沟口堆积扇不明显,排泄区通畅。

以不纯碳酸岩盐岩为主,以不纯碳酸岩盐岩多间夹型或互夹型。地表为主,多间夹型或洼地、漏斗、落水洞、地下岩溶发育稀疏。

漏斗、落水洞、地下岩溶不发育。

分布,3—5条沟/20km;主,物源少,排

红层丘陵区、坡积层、构造抬升区,暴雨久雨。中如四川盆地及边缘、太行山前等地。

小型滑坡,中速,滑程远。蛹滑。植被好,顺层滑

10条沟/20km以上,分布广,活动强,掩没农以上。如藏东南等地。沟口堆慎东南等地。沟口堆积扇积扇发育明显完整、规模大。发育且具一定规模。排泄排泄区建筑物密集。碳酸岩盐岩性纯,连续厚度大,出露面积较广。地表洼

塌陷

地、漏斗、落水洞、地下岩溶发育。多岩溶大泉和地下河,岩溶发育深度大。四系厚度大,如以渭河盆地为主。

区建筑物多。

以次纯碳酸岩盐岩为主,多间央型。地表洼地、漏斗、落水洞、地下岩溶发育。岩溶大泉和地下河不多,岩溶发育深度不大。

泥石流超高频,每年暴发可达10次田,堵塞河流等。如川西、南、辽南等地。沟口有

构造与地震活动非常强烈,第构造与地震活动强烈,第四构造与地震活动较为强第四系覆盖薄,差

地裂缝

系厚度大,形成断陷盆地,烈,形成拉分构造。如东异沉降小。超采地下水。如山西高原及华北平原西部。

北地区和雷州半岛。

3.地质灾害易发区评价

将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地裂缝灾害数字化结果进行迭加分析。单元信息迭加结果(G)满足如下公式:

G=G滑∪G崩∪G泥∪G塌∪G裂

式中,G为单元信息迭加结果,G滑—为滑坡灾害数值,G崩—为崩塌灾害数值,G泥—为泥石流灾害数值,G塌—为塌陷灾害数值,

G 裂—为地裂缝灾害数值。其中,

G=“A”,即单元隶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再将A 分为以下五种情况:A=A1,滑坡崩塌灾害高易发区;A=A2,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

A=A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A=A4,塌陷灾害高易发区;A=A5,地裂缝灾害高易发区。

G=“B”,即单元为中易发区。同样,再将B 分为以下五种情况:B=B1,滑坡崩塌灾害中易发区;B=B2,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

B=B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中易发区:B=B4,塌陷灾害中易发区;B=B5,地裂缝灾害中易发区。

G=“C”,即单元为低易发区。可不对低易发区的灾种作进一步描述。

4.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值线

将上述综合信息叠加结果按1,2,3,4,5数值表示,并在计算机上用Surf 等软件自动生成等值线,可定量化地综合反映全国性地质灾害的现状;其中,等值线≥3.5,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特别是≥4.5的地区,地质灾害强度最高;等值线2.5~3.5,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等值线<2.5,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其中等值线≤1.5的地区,地质灾害较为微弱。

(二)地质灾害危险区划

危险区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危险区划分基于地质灾害演化趋势。地质灾害危险区可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级。

1.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的确定

地质灾害的演变主要受降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地震活动、区域地壳稳定程度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同时,地质灾害的演化自始至终与岩组条件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将选择下列因素对地质灾害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附表3.2):

(1)降雨条件

地质灾害发生与“降雨强度差”有关,也就是一次降雨与多年平均

降雨的级差。强度差值越大,则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愈大。可以引用所属县市至少20年的降雨资料进行统计(据冯佩芝等编的《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析(1951—1980)》改)。降雨强度差计算方法如下:

Ⅰ级—强影响:持续时间长强度大降水、大范围大水、沿海特大台风雨

R i >(Rm +1.17σ)

Ⅱ级—中影响:持续中雨、局地大水、飓风大雨

(Rm +0.33σ)

Ⅲ—弱影响:一般性中雨、持续小雨

(Rm -0.33σ)

Ⅳ—无影响:无雨

R i ≤(Rm -0.33σ)

式中,Rm 为雨季(一般为5~9月)多年平均降水量;

R i 为逐年雨季(一般为5~9月)降水量;σ为标准差,即:

σ=

N

∑(R

1

N i

N

i

-R m ) 2

多年平均降雨强度等级可定义如下:

r =∑(r i /N )

其中,N—统计年数;ri —第i 年的降雨强度等级;r=1、2、3、4分别对应上述的同等级别,为多年降雨强度的均值。

(2)人类工程活动

人类工程活动目前已构成诱发地质灾害非常重要因素。特别是

大规模兴修道路、城镇建设、采矿,对斜坡随意“斩腰切脚”,或“乱挖乱填”等,往往酿成“小体积大灾难”事件。

(3)区域地震活动

引用国家地震局编制的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区

划图。地震烈度愈高,则触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愈大。

(4)区域岩组条件

这是控制地质灾害的首要因素,同时,也决定了地质灾害的

演变。但是岩组条件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机制非常复杂,可简化为四类:1)黄土为主的地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分布区、层状变质岩与碎屑岩分布区;2)层状变质岩区、新生代沉积物分布区;3)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区、岩浆岩、块状变质岩分布区;4)沙土、冻土分布区。

附表3.2

影响因素

强影响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强度等级表

强度等级

中影响

弱影响

无雨

微影响

持续时间长而强度大的降持续降水、局部大水、一般性中雨、持续小

降雨强度

水、大范围大水、沿海特成灾稍轻的飓风大雨大的台风雨成灾害。

大规模工业挖采,随意弃中等规模挖采,随意弃农业或生活挖采,随意弃一般性农业或生活挖

人为工程活动

土石的地区。开挖或弃土土石的地区。开挖或弃土石的地区。开挖或弃土采,随意弃土石的地量可达数十万m ,且未加土量可达数万~十万量可达数千~数万m ,且区。开挖或弃土量可任何防护。

或地震烈度>Ⅸ

m ,且末加任何防护。末加任何防护。震烈度Ⅷ~Ⅸ

烈度Ⅶ~Ⅷ

3

3

3

达数百m 。震烈度<Ⅶ

3

构造与地震活岩石圈断裂强烈活动区,基底断裂活动区,或地一般断裂活动区,或地震断裂弱活动区,或地

黄土为主的地区、碳酸盐层状变质岩区、新生代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区、岩沙土、冻土分布区。岩与碎屑岩分布区、层状沉积物分布区、老崩滑浆岩、块状变质岩分布

岩组结构

变质岩与碎屑岩分布区、流堆积体分布区。现代崩滑流堆积体分布区。

区。

2.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模糊综合评判

为了确定这种隶属程度,类似于概率论中引入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那样,撮大量协理论与实娜芜,可以建立若干种条件下构隶属函数。在集合评判研究过程中,正态型隶属函数是将原始资料进行模糊数字化的较为恰当的函数之一。可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划分为如下步骤:

(1)确定影响因素

给出因素集u=(u1,u2,…,un)。影响地质灾害演化趋势的因

素主要有:u1—降雨强度差,u2—人类工程活动,u3—区域地震活动性,u4—区域岩组结构。因此,推荐因素集为u=(u1,u2,u3,u4)。

(2)给出评价集

即v=(v1,v2,…,vm)。在研究中,将影响因素分为v1—强

影响,v2—中影响,v3—弱影响和v4—微影响四类。因此,推荐评价集v=(v1,v2,v3,v4)。

(3)建立单因评判矩阵R

利用恰当的隶属函数对因素集u 中的诸因素进行单因划

分,其结果为评价集V 的模糊子集。对于因素i,有R={ri1,ri2,…,rim},其中,i=1,2,…,n。故,单因评价矩阵

⎡r 11r 12r 13r 14⎤

⎢r r r r ⎥21222324⎥

R ={R 1, R 2, R 3, R 4}=⎢

⎢r 31r 32r 33r 34⎥⎢⎥r r r r ⎢⎣41424344⎥⎦

(4)权值的确定据具体条件研究各因素在评价集中所占的比重,选择适当的权值

分配,即A=(a1,a2,a3,a4)。权值的确定常常是评判入经验的反映,但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在此将通过计算机反演,将评判结果与标准点进行贴近度比较,以使权值分配达到最佳。

(5)选择恰当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M(+,-)值分配A,又得对某一单元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建立的单因评价矩阵R 以及权

B=A·R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主要有“主因决定型”、“主因突出型”和“加权平均型”三

种:

a.模型I—主因决定型,记为M(∧,∨),其中

b j =∪(ai ∧rij )

满足柴德教授给出的模糊运算法则。但这仅仅是初始模型,其综合评价结果往往由指标最大的因素所决定,其余指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都不影响评价结果。宜作单项最优就算整体最优的评判。但运算结果损失的信息量大,特别是在考虑很多因素时,往往使单因素评价被“泯灭”。

b.模型Ⅱ一主因突出型。又分两种情况Ⅱ—1,简记M(·,V),其中

b j =∪(ai *rij ))

Ⅱ一2,简记M(∧,+),其中

b j =∩(ai ∧rij )

这两种模型比模型I 更为平稳,评价结果多少反映了次要指标,通常用于模型I 失效的情形。

c.模型Ⅲ—加权平均型,记为M(·,+),其中

b j =(∩(ai r ij ))

且a i +ri =min(1,ai +rij )。

这种模型能对所有的因素依权重大小均衡兼顾,比较适合于要求整体指标的情形,特别是对于因素很多,权值较小时更为有利。

3.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的模糊数字化

结合县市调查具体要求,可不建立一组具有连续变化特点的隶属函数对之进行模糊数字化,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将模糊集转化为多值逻辑,通过与标准点的贴近比较,从中选择一组较为恰当的数。这组数具有正态型分布的特点:0.0,O.2,0.5,0.8,

1.O,0.8,0.5,O.2,O.0。它满足有关的模糊数学条件。同时,为了进行综合评判,各因素之间相对应的隶属程度应完全或几乎相等,消除了截然划分所带来的不合理性。

4.权值的确定

可结合调查区具体情况,首先对权值的选取进行贴近度比较和敏感度分析,然后,集中权威专家的知识,对采用的权值进行修正。权值对评判结果的影响精度与选取的模型密切相关,选用主因决定型模型,对权值的精度要求可大为降低。

一般地,初始权值可赋为:

(降雨强度差,人为工程活动,地震活动,岩组结构)=(0.30,0.30,0.20,O.20)

5.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选择

在进行预测因素选择时,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选用加权平均模型将会造成评判结果的失真。实际上,只要其中一组因素足够强,就可以决定地质灾害的结果,因此,一般可选用主因决定型模型。

6.危险区的定量划分

危险区为影响因素综合评判结果与易发区评价结果之叠加。根据上述步骤,对所属单元进行综合评判,将结果分为四类:1)Ⅰ一影响因素强烈;2)Ⅱ一影响因素中等;3)Ⅲ一影响因素弱;4)Ⅳ一影响因素微。

地质灾害的演变不可能脱离现状,因此,地质灾害的趋势预测应该包括控制因素和影响因素两层次,即现状是地质灾害演变的内部因素,而影响因素是它的外在条件。将二者叠加,可作为地质灾害演变的风险程度。即,单元现状评价结果为:

1)A—地质灾害高易发区;2)B—地质灾害中易发区;3)C—地质灾害低易发区;4)D—地质灾害不发育区。

单元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综合评判结果满足下列条件,即可划分出高、中、低三类风险区:

地质灾害高风险区:Ⅰ十A,即I A :

地质灾害中风险区:Ⅱ十A, Ⅰ十B,即ⅡA ,ⅠB

地质灾害低风险区:Ⅲ十A,Ⅱ十B,Ⅰ十C,即,ⅢA ,ⅡB ,ⅠC 。此外,将D 和IV 类的组合均归属于地质灾害低风险区。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印制

2004年12月


相关文章

  •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书的编写要特别强调以下几方面要求: 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目的 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以人为中心",即以人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调查研究和保护为中心,为科学 ...查看


  • 区域地质调查行业标准-资源勘探常用资料目录
  • 区调队法律法规及技术性文件 (2006年4月27) 质量技术类 区域地质调查 1.<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试行)>(DD 2004-02) 2.<青藏高原艰险区(B 类区)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查看


  • 三峡地质求治
  • 蓄水175米在望,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与治理的最大考验即将到来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在经过近14年的建设之后,2008年终将基本建成.今夏汛期过后,三峡水库有望蓄水至最高175米,意味着达到最大发电能力.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三 ...查看


  •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工作总结
  • 1:5万比例尺**省**市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工作总结 *********院 二〇一二年二月 目 录 第一章 工作概况 ............................................................. ...查看


  •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技术业务发展"十二五"规划
  • 一.前   言 未来5年,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地质环境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中,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 ...查看


  • 湖南省商业性矿产勘查实施方案
  • 关于印发<商业性矿产勘查实施方案 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湘国土资办发[2007]24号 各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各有关地勘单位: 为加强地质勘查监督管理,规范商业性矿产勘查实施方案审查工作,根据<湖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 ...查看


  • 广东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 广东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一.总则 1.为贯彻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查看


  •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讲座
  •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讲座 兰州市国土资源局 二OO六年十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地质灾害防治....................................................................1 一.地质灾害的 ...查看


  • 聊城市公安消防分局警务公开实施细则
  • 聊城市公安消防分局警务公开实施 细则 聊城市公安消防分局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2 第二章 消防行政许可事项受理„„„„„„„„„„„„3 第三章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4 第四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