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中的植物]参考教案

《池塘中的植物》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池塘常见水生植物。

2.观察植物外形,了解其生活环境,能将观察结果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建立联系。知道其外形及生长方式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3.了解更多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4.能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能利用语言描述水生植物外形及生长方式特点,能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依存关系。

5.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6.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7.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指导生活。

8.知道外来物种的引进有时会严重影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造成重大的环境改变和经济损失。

教学准备

1.有关池塘植物的挂图、课件。

2.种植了池塘水生植物的生态缸(瓶)、毛巾或卫生纸。

3.水生植物标本。

4.供学生观察、实验的水生植物。

教学过程

一、搜集事实材料,提出研究问题。

1.出示池塘中水生植物图片或播放相关课件,让学生仔细观赏,然后回答:你从中看到了一些什么?关于池塘中的植物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2.学生独立回答问题,教师将重要信息或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提出研究问题:关于池塘中的植物,有什么问题你最希望了解?要了解池塘中水生植物的外形特点,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二、制订探究方案,开展科学探究。

1.分小组制订活动方案。

2.小组汇报研究方案,教师小结:为了便于相互合作与交流,大家最好选择

同一种植物进行了观察和实验,大多数小组在教师带来的植物中选择了菱(也可以是别的植物),因此下面的观察就以观察菱来展开,各小组在观察时要按一定顺序对植物器官逐个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填写在“观察记录表”上。

3.各小组领取植物样本进行观察和记录。

4.小组汇报观察记录结果,集体讨论订正。

三、对假设作出推断与猜想。

1.提出假设,让学生推断事实结论:把菱(也可以是别的水生植物)种在陆地上的土壤里,你认为它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观察记录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小组交流讨论,对假设作出合理推断。

3.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4.老师布置课后实验任务。

四、应用与实践。

1.有的物种在改变环境后不仅没有生长不良,反而大量生长繁殖,使原来生活在这里的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动物无法生存,甚至引起物种消亡,成为了具有极大危害的物种,教师出示图片(展示实物)或播放课件。

提出问题:池塘里凤眼莲生长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引进外来物种引起生态灾难的事例?

学生回答,教师结合本地经验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讲小结。

2.课外或双休日,在家长陪同下,观察家乡的池塘、水库、湖泊中生长的各种水生植物,观察研究它们的形态、生长方式与环境的关系,并作好相应记录。

《池塘中的植物》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池塘常见水生植物。

2.观察植物外形,了解其生活环境,能将观察结果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建立联系。知道其外形及生长方式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3.了解更多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4.能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能利用语言描述水生植物外形及生长方式特点,能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依存关系。

5.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6.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7.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指导生活。

8.知道外来物种的引进有时会严重影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造成重大的环境改变和经济损失。

教学准备

1.有关池塘植物的挂图、课件。

2.种植了池塘水生植物的生态缸(瓶)、毛巾或卫生纸。

3.水生植物标本。

4.供学生观察、实验的水生植物。

教学过程

一、搜集事实材料,提出研究问题。

1.出示池塘中水生植物图片或播放相关课件,让学生仔细观赏,然后回答:你从中看到了一些什么?关于池塘中的植物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2.学生独立回答问题,教师将重要信息或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提出研究问题:关于池塘中的植物,有什么问题你最希望了解?要了解池塘中水生植物的外形特点,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二、制订探究方案,开展科学探究。

1.分小组制订活动方案。

2.小组汇报研究方案,教师小结:为了便于相互合作与交流,大家最好选择

同一种植物进行了观察和实验,大多数小组在教师带来的植物中选择了菱(也可以是别的植物),因此下面的观察就以观察菱来展开,各小组在观察时要按一定顺序对植物器官逐个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填写在“观察记录表”上。

3.各小组领取植物样本进行观察和记录。

4.小组汇报观察记录结果,集体讨论订正。

三、对假设作出推断与猜想。

1.提出假设,让学生推断事实结论:把菱(也可以是别的水生植物)种在陆地上的土壤里,你认为它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观察记录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小组交流讨论,对假设作出合理推断。

3.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4.老师布置课后实验任务。

四、应用与实践。

1.有的物种在改变环境后不仅没有生长不良,反而大量生长繁殖,使原来生活在这里的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动物无法生存,甚至引起物种消亡,成为了具有极大危害的物种,教师出示图片(展示实物)或播放课件。

提出问题:池塘里凤眼莲生长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引进外来物种引起生态灾难的事例?

学生回答,教师结合本地经验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讲小结。

2.课外或双休日,在家长陪同下,观察家乡的池塘、水库、湖泊中生长的各种水生植物,观察研究它们的形态、生长方式与环境的关系,并作好相应记录。


相关文章

  • 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3教案教科版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做一个生态瓶 一.教学背景: 上一课学生了食物链,这一课将过一步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生态群落.认识到生态瓶和设计必需考虑到选取的生物,非生物的关系,以及如何安排动物 ...查看


  • 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案设计教科版
  • 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 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 ...查看


  • 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教案
  • 群落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2.方法与过程 (1)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学会用目测估计法来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3.情感态度 ...查看


  • 五年级科学做一个生态瓶教案
  • 做一个生态瓶 1.教材内容: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 本节 课是前一课的继续,进一步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 非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在这一 ...查看


  •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共9篇)
  • 篇一: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上<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反思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陈耀华 <做一个生态瓶>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中的第6课.怎样开展这课 ...查看


  •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
  • 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3.了解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要点精析] 一.环境及环境保护 环 ...查看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夏天
  •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 ...查看


  •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认识夏天
  •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 ...查看


  •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第1单元 生物与环境 1.一棵"顽强"的小树 教学目标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第一课时 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教学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