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82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奥曲肽治疗组44例,首先用奥曲肽0.1mg静脉推注(不少于5分钟),然后以25~30ug/h维持,垂体后叶素对照组38例,垂体后叶素18~20u静脉滴注,以0.2~0.4u/min维持。两组入选患者基本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结果 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79%,无效9例,占21%。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74%,无效10例,占26%。两组显效率比较,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组两者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明显差异,止血率前者稍优于后者,但对于中老年患者及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以奥曲肽类生长抑素为首选。

【关键词】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治疗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来势凶,出血量大,死亡率高达50%,因而,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是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随着目前治疗药物的研究发展及内窥镜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该病的出血控制率得到明显提高。但对于基层医院因受到内窥镜技术的制约,只能在药物治疗上,寻求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对我院2000-2007年应用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该病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82例患者均因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收住我院治疗,并经胃镜检查确诊,1例非肝硬化引起(经上级医院最后诊断为布-加氏综合征),余均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奥曲肽组(治疗组)44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者为72岁,最小者为28岁,平均年龄为49.38岁。垂体后叶素联用硝酸甘油组(对照组)38例,男性,31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者为74岁,最小者为32岁,平均年龄51.20岁。门静脉宽度:治疗组:最宽为2.0cm,最窄为1.2cm,平均为1.42cm;对照组:最宽为1.9cm,最窄为1.2cm,平均为1.39cm。治疗中的输血量:治疗组:最多为1500ml,最少为300ml,平均为425ml;对照组:最多为1800ml,最少为500ml,平均为635ml。两组其他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食道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出血程度比较(略)

两组性别、平均年龄、治疗前平均出血量、肝功能分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级等分别经χ2检验或t 检验,P值均>0.05。说明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上消化道出血病情急、变化快,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故一经明确诊断,则采用以下措施:(1)抗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2)监测生命体征,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复查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血尿素氮,(3)因地制宜选用最有效的止血措施。治疗组:首先用奥曲肽0.1mg静脉推注(不少于5分钟),然后以25~30ug/h维持,直到出血停止后,再用3~4天停止。对照组:用垂体后叶素18~20u静脉滴注,以0.2~0.4u/min维持,出血停止后减量至0.1u/min,维持3~5天停止,用垂体后叶素同时另一管予以硝酸甘油1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其用量视血压调整,使收缩压稳定在13.3kpa左右。

1.3 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检验水准α取0.05。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24h以内止血者为显效;25~72h止血者为有效;72h以上继续出血,需手术治疗者为无效。

2.2 止血结果 治疗组44例,显效2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79%,无效9例,占21%。对照组38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74%,无效10例,占26%。两组显效率比较χ2= 0.97,0.25

2.3 副作用 治疗组1例出现恶心外,无其他特殊不良反应,对照组38例中,部分(12例)有不同程度腹痛或大便次数增多,加用硝酸甘油可明显减轻垂体后叶素所致的腹痛等副作用;血压波动经调整硝酸甘油用量后平稳,两组均末出现严重副作用。

3 讨论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晚期肝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因,也是其他门静脉栓塞疾病的并发症。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肝硬化引起的肝血管阻力增加和门脉侧支血流增加。近年来,药物治疗在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面有很大进展,尤其是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明显减少了需手术止血的患者痛苦。生长抑素是从下丘脑分离出的一个具有14个氨基酸的肽类激素。临床与动物实验表明,生长抑素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奇静脉血流量,包括曲张静脉血流量,同时可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国内外多种临床实验表明,该类药物对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有效,止血有效率各家报道不一,在70%~90%之间,与气囊压迫相似[1]。奥曲肽(善宁)是一种合成的8肽生长抑素类似药物,具有与14肽相似的生物学活性,半减期较长。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奥曲肽首剂100ug静注,继而300~600u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以25~50ug/h速度静滴,连用3~5d。国内有文章报道,常规用量25ug/h,即每日0.6mg止血率在70%~85%,再出血率为10%~30%[2]。本组为79%,大致与其相当。本组治疗失败的病例原因主要系肝功能均属于改良Child-pugh C级,另外入院时间超过24~48h,部分出现有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有3例自动放弃治疗。Comar 等[3] 经Meta分析总结显示,奥曲肽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硬化剂治疗有相近的疗效,且再出血率低于其他疗法。奥曲肽全国协作组研究表示,采用剂量50ug/h的奥曲肽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121例,其止血率为91.7%,明显高于25ug/h的组的78.1%[4]。因此对于改良Child-pughC级患者的出血治疗,加大需要药物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可能对提高止血率有一定的关系,有待进一步临床实践总结。本组两者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明显差异,止血率前者稍优于后者。因垂体后叶素具有收缩全身血管作用,其副作用包括: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腹痛等,作为临床上中老年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风险性明显增高,而奥曲肽的止血机制为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减少内脏循环血量,使门静脉血流量和门静脉压力下降(平均降低51%),从而达到止血效果,副作用较少,患者易于耐受,可认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理想的药物。作者认为作为基层医院临床上选择何者为佳,应视病情及地区而言,但对于中老年患者及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以奥曲肽类生长抑素为首选。

【参考文献】

[1] 邝贺龄主编.内科急诊治疗学[M].第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50~251.

[2] 施文娟,张顺财.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静脉破裂出血[J].中国临床医学,2000,(7):203~204.

[3] Comar KM,Sanyal AJ.Portol hypertensive bleeding.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2003,6:499~507.

[4] 奥曲肽全国协作组.两种剂量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大出血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 2005,25(1):37~39.

【摘要】 目的 观察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奥曲肽治疗组44例,首先用奥曲肽0.1mg静脉推注(不少于5分钟),然后以25~30ug/h维持,垂体后叶素对照组38例,垂体后叶素18~20u静脉滴注,以0.2~0.4u/min维持。两组入选患者基本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结果 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79%,无效9例,占21%。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74%,无效10例,占26%。两组显效率比较,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组两者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明显差异,止血率前者稍优于后者,但对于中老年患者及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以奥曲肽类生长抑素为首选。

【关键词】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治疗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来势凶,出血量大,死亡率高达50%,因而,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是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随着目前治疗药物的研究发展及内窥镜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该病的出血控制率得到明显提高。但对于基层医院因受到内窥镜技术的制约,只能在药物治疗上,寻求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对我院2000-2007年应用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该病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82例患者均因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收住我院治疗,并经胃镜检查确诊,1例非肝硬化引起(经上级医院最后诊断为布-加氏综合征),余均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奥曲肽组(治疗组)44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者为72岁,最小者为28岁,平均年龄为49.38岁。垂体后叶素联用硝酸甘油组(对照组)38例,男性,31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者为74岁,最小者为32岁,平均年龄51.20岁。门静脉宽度:治疗组:最宽为2.0cm,最窄为1.2cm,平均为1.42cm;对照组:最宽为1.9cm,最窄为1.2cm,平均为1.39cm。治疗中的输血量:治疗组:最多为1500ml,最少为300ml,平均为425ml;对照组:最多为1800ml,最少为500ml,平均为635ml。两组其他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食道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出血程度比较(略)

两组性别、平均年龄、治疗前平均出血量、肝功能分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级等分别经χ2检验或t 检验,P值均>0.05。说明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上消化道出血病情急、变化快,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故一经明确诊断,则采用以下措施:(1)抗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2)监测生命体征,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复查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血尿素氮,(3)因地制宜选用最有效的止血措施。治疗组:首先用奥曲肽0.1mg静脉推注(不少于5分钟),然后以25~30ug/h维持,直到出血停止后,再用3~4天停止。对照组:用垂体后叶素18~20u静脉滴注,以0.2~0.4u/min维持,出血停止后减量至0.1u/min,维持3~5天停止,用垂体后叶素同时另一管予以硝酸甘油1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其用量视血压调整,使收缩压稳定在13.3kpa左右。

1.3 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检验水准α取0.05。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24h以内止血者为显效;25~72h止血者为有效;72h以上继续出血,需手术治疗者为无效。

2.2 止血结果 治疗组44例,显效2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79%,无效9例,占21%。对照组38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74%,无效10例,占26%。两组显效率比较χ2= 0.97,0.25

2.3 副作用 治疗组1例出现恶心外,无其他特殊不良反应,对照组38例中,部分(12例)有不同程度腹痛或大便次数增多,加用硝酸甘油可明显减轻垂体后叶素所致的腹痛等副作用;血压波动经调整硝酸甘油用量后平稳,两组均末出现严重副作用。

3 讨论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晚期肝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因,也是其他门静脉栓塞疾病的并发症。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肝硬化引起的肝血管阻力增加和门脉侧支血流增加。近年来,药物治疗在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面有很大进展,尤其是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明显减少了需手术止血的患者痛苦。生长抑素是从下丘脑分离出的一个具有14个氨基酸的肽类激素。临床与动物实验表明,生长抑素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奇静脉血流量,包括曲张静脉血流量,同时可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国内外多种临床实验表明,该类药物对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有效,止血有效率各家报道不一,在70%~90%之间,与气囊压迫相似[1]。奥曲肽(善宁)是一种合成的8肽生长抑素类似药物,具有与14肽相似的生物学活性,半减期较长。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奥曲肽首剂100ug静注,继而300~600u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以25~50ug/h速度静滴,连用3~5d。国内有文章报道,常规用量25ug/h,即每日0.6mg止血率在70%~85%,再出血率为10%~30%[2]。本组为79%,大致与其相当。本组治疗失败的病例原因主要系肝功能均属于改良Child-pugh C级,另外入院时间超过24~48h,部分出现有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有3例自动放弃治疗。Comar 等[3] 经Meta分析总结显示,奥曲肽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硬化剂治疗有相近的疗效,且再出血率低于其他疗法。奥曲肽全国协作组研究表示,采用剂量50ug/h的奥曲肽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121例,其止血率为91.7%,明显高于25ug/h的组的78.1%[4]。因此对于改良Child-pughC级患者的出血治疗,加大需要药物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可能对提高止血率有一定的关系,有待进一步临床实践总结。本组两者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明显差异,止血率前者稍优于后者。因垂体后叶素具有收缩全身血管作用,其副作用包括: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腹痛等,作为临床上中老年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风险性明显增高,而奥曲肽的止血机制为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减少内脏循环血量,使门静脉血流量和门静脉压力下降(平均降低51%),从而达到止血效果,副作用较少,患者易于耐受,可认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理想的药物。作者认为作为基层医院临床上选择何者为佳,应视病情及地区而言,但对于中老年患者及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以奥曲肽类生长抑素为首选。

【参考文献】

[1] 邝贺龄主编.内科急诊治疗学[M].第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50~251.

[2] 施文娟,张顺财.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静脉破裂出血[J].中国临床医学,2000,(7):203~204.

[3] Comar KM,Sanyal AJ.Portol hypertensive bleeding.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2003,6:499~507.

[4] 奥曲肽全国协作组.两种剂量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大出血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 2005,25(1):37~39.


相关文章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观察与体会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观察与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经验,以提高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了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采取的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 ...查看


  •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 1
  •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查房内容 1. 2. 3. 4. 一 疾病相关知识 病情介绍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健康指导 疾病相关知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 ...查看


  • 消化内科学试题解析
  • 1.确定下消化道出血原因首选的检查是 A.全消化道钡餐 B.胶囊内镜 C.结肠镜检查 D.选择性动脉造影 E.钡剂灌肠 [答案]C[解析]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中以结肠疾病为多见,因此首选结肠镜检查. 2.男性,67岁,反复腹泻10年,多于饭后或 ...查看


  • 止血药物的分类与临床应用
  • 医皇西塾星奏!!!堡生筮丝鲞箜!塑 ・19・ 止血药物的分类与临床应用 方向明徐文娟 [关键词]止血药:分类: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73 [文献标识码]A 止血药是手术.治疗外伤及出血性疾病极为重要.且必不可少的药物之一.止血药物的临床 ...查看


  • 埃索美拉唑镁针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_卢以瀚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第8卷 第33期 151 [5] [6] 对次全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究[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0):1591-1593. 贾建厚,韩新鹏.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危急性肺栓塞的疗效[J]. ...查看


  •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复旦大学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主编: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编委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6358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7 ...查看


  • 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护理
  • 病因 门脉高压症可分为肝前型.肝内型和肝后型3类, 肝内型在中国最常见,占95%以上.在肝内型里,按病理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窦前阻塞.肝窦和窦后阻塞两种.窦前阻塞的常见病因是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血吸虫在门脉系内发育成熟.产卵,形成虫卵栓子,顺着 ...查看


  • 内科学问答题总结
  • 内科学重点问答题: 1.洋地黄适应症:①除洋地黄中毒所诱发的心力衰竭外,其他病因所引起的心力衰竭均可用②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如快速心律的心房纤颤和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禁忌症:①有洋地黄中毒的心力衰竭②预激综合征伴有心房纤颤和扑动者 ...查看


  • 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 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编辑:陈惠忠 发布科室:科教科 发布时间:11-11-01 摘要: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 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胆总管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