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对亚太地区(泰、马、印尼、韩国、菲律宾、新加坡、香港、台湾)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对亚太发展中地区各国(或地区)经济的影响由于各国(或地区) 的经济结构层次不同、金融体制与市场的完备程度不同、金融管理能力强弱不同、“ 泡沫经济” 程度不同、不良债款比率高低不同而呈现出所受影响程度不同、特点不同。

以1 9 9 7 年7 月到1 9 9 8 年7 月(危机爆发后的一年期间内) 的三项经济指标(货币汇率下跌幅度、股市价格指数下跌幅度、经济增长率下降幅度)来衡量各国 (或地区)所受金融危机的不同影响程度。(见表)从表的数字可以看出, 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最大的是泰、马、印尼、韩国; 其次为菲律宾; 再其次为新加坡、香港; 受影响程度较小的是台湾; 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的是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特点也有一些不同: (1) 直接内发的有泰、马、印尼、韩国, 间接引发的有菲、新、台湾、香港; (2 )迅速引发的有泰、马、印尼、韩国, 滞后引发的有菲、新、台湾、香港; (3 )全面触发的有泰、马、印尼、菲、韩国, 所有三项经济指标均出现暴跌趋势, 部分触发的有新、台湾、香港, 它们的币值一直没有出现大幅度下跌趋向, 台湾的经济增长率也没有出现大幅度下跌趋势; (4) 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的有中国。

泰国:

(1)影响程度、特点及原因

泰国受影响较大,而且都是直接内发的、迅速引发的和全面触发的,这是起因于其内在的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和金融政策失误、银行与金融机构有大量贷款被投入房地产、股市从而形成有较大成份的“ 泡沫经济” 、不良债权比率高、外债数额庞大等经济结构方面的弊端。

(2)具体影响

出口贸易增长幅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货币汇率下跌。

受金融危机影响,股票价格指数下跌,到2000年为止泰国的股票价格指数已下跌35%。

国内总产值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总产值增长率19 94 年为8. 8 % , 1995 年下降到8. 7 % , 1996年又跌至6. 7 %。由于泰国外向型经济已十分发达, 经济增长对出口增长依赖性强, 因而只要出口停滞, 就有可能障碍国内经济增长, 从而加剧经常项目逆差。泰国在1995、1996 年的经常项目逆差占G D

P

的比例都高达8 % 以上。经常项目巨额逆差使泰国外汇收人减少, 货币贬值压力加大。

马来西亚:

(1) 影响程度、特点及原因

马来西亚受影响较大,而且都是直接内发的、迅速引发的和全面触发的,起因于其内在的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和金融政策失误、银行与金融机构有大量贷款被投入房地产、股市从而形成有较大成份的“ 泡沫经济” 、不良债权比率高、外债数额庞大等经济结构方面的弊端。

(2) 具体影响

于泰国外向型经济已十分发达, 经济增长对出口增长依赖性强, 因而只要出口停滞, 就有可能障碍国内经济增长, 从而加剧经常项目逆差。。 货币汇率下跌。

股市价格指数下跌。鉴于外部环境恶化, 受亚洲金融危机打击最严重的马来西亚20 01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从2 0 0 0 年的7. 1 % 下降到4.9 %。

印尼:

(1)影响程度、特点及原因

马来西亚受影响较大,而且都是直接内发的、迅速引发的和全面触发的,这是起因于其内在的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和金融政策失误、银行与金融机构有大量贷款被投入房地产、股市从而形成有较大成份的“ 泡沫经济” 、不良债权比率高、外债数额庞大等经济结构方面的弊端。

(2) 具体影响

出口贸易增长幅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货币汇率下跌。

股市价格指数下跌。2000年印尼的股市价格指数已下跌35 %,其国内20 01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2 0 0 0 年的7. 1 % 下降到4 %。

韩国:

(1)影响程度、特点及原因

马来西亚受影响较大,而且都是直接内发的、迅速引发的和全面触发的,这是起因于其内在的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和金融政策失误、银行与金融机构有大量贷款被投入房地产、股市从而形成有较大成份的“ 泡沫经济” 、不良债权比率高、外债数额庞大等经济结构方面的弊端。

(2) 具体影响

出口贸易增长幅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韩国的出口增长从2 000年下半年起便已明显下降, 2 0 0 1 年2 月韩国对美国的出口已出现了隔了31 个月后首次出现的负增长; 20 0 年第四季度泰国的出口增长率已从第三季度的21.8 % 下降为14.4 %,20 01 年1 月与2 月的出口已比20 00 年分别下降3.9%和3. 7%。

货币汇率下跌。2 0 0 1 年1 一4 月韩圆对美元的汇率已贬值近10%。 股市价格指数下跌。2 0 0 0年韩国的股市价格指数已下跌35 %,其20 01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从2 0 0 0 年的7. 1 % 下降到4 %。

菲律宾:

(1) 影响程度、特点及原因

菲律宾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较泰、马、印尼、韩国轻, 而且特点是间接引发的、滞后引发的(1997 年下半年所受影啊不大, 进入1998 年才加大、加深), 这是由于: (l) 菲律宾在进入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4年以后) 才开始有中速的经济增长, 没有太多的经济过热问题; (2 ) “ 泡沫经济”成份不大; (3) 由于工资低, 劳动密集型产品尚保持一定的出口竞争优势; (4 )从1 9 8 4年债务危机后到1 9 9 7 年已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督下进行了经济结构、金融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等原因所造成的, 但由于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因此进入1 9 9 8 年以后, 各项经济指标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下降趋势, 仍被世界银行列为金融危机的亚洲地区五大受灾区(泰、马、印尼、韩、菲) 之一。

(2) 具体影响

出口贸易增长幅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货币汇率下跌。

股市价格指数下跌。2 0 0 0年菲律宾的股市价格指数已下跌35 %,其2001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从2 0 0 0 年的7. 1 % 下降到4 %。

新加坡:

(1) 影响程度、特点及原因

新加坡所受的影响程度较小, 而且特点是间接引发和滞后引发的(直到1 9 9 8 年亚洲国家与地区普遍出现经济衰退后才显现)、不是全面触发( 币值贬值程度不大, 主要是股市价格指数下跌幅度较大) ;这主要是由于: ( l) 金融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和台湾相同) ; (2 ) “ 泡沫经济” 成份不大; (3) 银行的不良债权比率不高; (4 )但由于有不少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公司在其股市上市, 并与印尼等东盟国家有较密切的经济关系,间接引发了部分经济指标出现恶化趋势;

(5) 它们高度依赖出口与转口贸易, 间接引发了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大幅度的下降, 等原因造成的。

(2) 具体影响

出口贸易增长幅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货币汇率下跌。

股市价格指数下跌。

日本:

具体影响

1. 金融机构相继倒闭

1 9 9 7 年n 月以来, 日本有许多家银行及证券公司, 如三洋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地方银行德阳城市银行、丸壮证券等宣布倒闭, 其中不乏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如山一证券公司, 因此引起日本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虽然这些金融机构倒闭的主要原因一是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 二是自身亏损及不良债权严重, 但东南亚金融危机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2.银行紧缩信用

由于金融机构倒闭增加, 已使银行态度更加保守, 引发信用紧缩, 从而导致企业借贷无门。去年12 月18 日东食公司宣布破产, 其原因之一即与金融

机构信用紧缩, 将更进一步使企业投资下降, 企业倒闭事件增加, 再反过来影响银行的经营。

3. 不良债权问题严重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 导致金融业不良债权大幅增加, 日本政府为说服国会及民众, 以30 万亿日元公共资金协助解决金融业的困境。但由于日本银行业对亚洲金融风暴核心国家的贷款居各国之冠, 因此其遭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亦较大。

4. 国际信用评等降低, 融资难度提高

由于日本金融业多持有可观的不良债权, 近年来日本金融机构的债信评等普遍欠佳,目前接受标准普尔评等的15 家日本城市银行中, 为A 级以上的只有10 家。最近多家银行、证券公司相继倒闭, 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提高日本金融业的融资成本, 债信评等公司亦将日本金融机构的债信降等, 使日本金融机构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筹资成本提高, 而且较为困难。

5. 韩国金融风暴加深日本金融困境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 1 9 9 6 年底日本对韩国的融资为2 43 亿美元, 占外国银行对韩国融资总额的24.3 %, 其中70 %为一年内的短期融资。依韩国脆弱的金融状况来说,如期还本付息将有困难, 日本及美国的债权银行已同意延长还债期限。另外, 韩国通过新加坡、香港等境外市场获得的融资甚多, 而这些融资大部分为日资, 据推算大约有3 0 一60 0 亿美元, 且1 9 9 6 年日本对韩国的输出额为2 94 亿美元, 其中估计20 一30 % 为日本输出者对韩国输人业者的出口外币融资。韩元贬值将使韩国还债成本大幅增加, 使还本付息发生困难。因此若韩国金融风暴无法获得解决, 势必对日本银行界造成更大的冲击。

印度:

具体影响

19 91 年印度曾发生过国际收支危机, 当时印度的经常项目逆差接近97 亿美元, 外汇储备为1 141. 6 亿卢比, 只够维持半个月的进口款项。19 90一91 年度, 外贸赤字达1 5 14. 2 亿卢比, 无形贸易收人只能填补同年度外贸赤字的7. 9 % 。偿债率高达41 % , 大大超过25 % 的国际警界线。

印度政府在19 90年下半年, 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到了6 90 亿卢比的资助, 同时采取严格的进口控制措施。19 91 年6 月拉奥政府上台, 强调对贸易和工业政策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改革, 实行所谓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的“ 新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是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取消许可证制度, 旨在使限制过多的体制转向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

印度自19 91 年实施经济自由化以来, 在国际金融机构和世界银行的帮助下, 大力推进经济改革, 如放松进口限制和外汇管制, 提高外资持股比例、允许外资进人银行、资本市场和保险业等。这些举措使印度的国际收支状况有明显改善, 外汇储备由1992 年的57. 57 亿美元增加到19 8 年的2 75. 5 亿美元, 如果加上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则达到305 亿美元的最高记录, 足够维持8 个月的进口所需。

金融危机以来, 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日本及韩国的货币大幅度贬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印度卢比只贬值7 % , 这次贬值不属于被冲击和被迫贬值, 而属于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进行的正常汇率调整。这次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出口, 1997 一9 8 年度, 印度出口额达到3 39. 8 亿美元, 比

上一年度增加5. 7 亿美元。

孟加拉国:

具体影响

金融危机对孟加拉国经济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但影响的程度并不是很深。孟加拉国的传统出口产品一茶叶和橡胶多数销往日本。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导致日元贬值, 日本减少了上述产品的进口量。19 98 年l 季度, 孟加拉国对日商品出口额仅占其出口总额的3. 5 % (19 96 一97 年度占7. 2 % )。

孟加拉国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近几年虽有较大发展, 但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还不大, 加上近年来孟加拉国并未遇到太大的自然灾害, 因此, 在亚洲金融危机后, 孟加拉国也有一定能力对经济和金融进行调控。

孟加拉国还有其它一些有利条件, 使他不致于受到过多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孟加拉国的外债中, 短期外债只占8. 1% (孟加拉国所接受的外债中有46 % 是赠款, 主要由国际援孟财团提供; 54 % 是贷款, 其中有部分贷款是10年后才开始计息的优惠贷款)。孟加拉国经常项目赤字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低(不足2 % ), 外汇储备相对充足(15. 7 亿美元), 可以维持3 个月的进口需要。

美国和欧洲:

此次亚洲金融危机不仅使遭受危机的国家经济严重受挫, 而且使近几年增长强劲的美国和西欧也难以维持其繁荣的绿洲的地位。亚洲金融危机对美国和欧洲的影响日益增大, 主要是通过贸易和金融等渠道影响美国和西欧的经济增长。其一, 亚洲地区经济增长停滞或衰退, 对外需求疲弱, 必然导致其它国家, 特别是与该区贸易关系较密切的美国的出口减少, 在该区投资的公司利润下降, 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其它国家的经济增长。1998 年上半年, 美国出口贸易出现90 年代以来第一次负增长, 其中对亚洲地区出口减少14%。据估计,今年出口下降导致贸易逆差剧增, 将使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 75 个百分点。另据标准普尔公司估计, 亚洲金融危机将使美国所有部门在1998- 2000 年损失4180亿美元, 其中汽车业损失110 亿美元。其二, 亚洲金融危机旷日持久, 使本已出现泡沫的西方股市更加脆弱, 美欧股市在8、9 月间的持续暴跌, 将导致西方国家内需减弱, 最终使美欧经济增长放慢。特别是8 月份美国股市暴跌使股票面值损失巨大( 约3. 2 万亿美元) , 会使今后一两年消费者开支和企业投资减少, 从而导致经济增长下降。据IM F1998 年10 月初报告估计: 1998 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低于1997 年, 而1999年增长率进一步放慢至2%。欧盟委员会最近将欧盟1999 年预测的经济增长率从原来的3. 2% 下调到2. 6%。另据IMF 预计, 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由1997 年的4%降到1998 年的2%, 为1991 年以来最低的增长率。

拉丁美洲:

1998 年下半年拉美国家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明显, 尤以巴西和哥伦比亚为最严重。巴西货币受到严重冲击, 财政赤字达GDP 的70%, 加上债务负担沉重, 1998 年经济增长率从1997 年的3. 5% 降到1%。拉美地区增长率将比去年降1. 6 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 前些年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美欧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

亚洲金融危机对亚太地区(泰、马、印尼、韩国、菲律宾、新加坡、香港、台湾)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对亚太发展中地区各国(或地区)经济的影响由于各国(或地区) 的经济结构层次不同、金融体制与市场的完备程度不同、金融管理能力强弱不同、“ 泡沫经济” 程度不同、不良债款比率高低不同而呈现出所受影响程度不同、特点不同。

以1 9 9 7 年7 月到1 9 9 8 年7 月(危机爆发后的一年期间内) 的三项经济指标(货币汇率下跌幅度、股市价格指数下跌幅度、经济增长率下降幅度)来衡量各国 (或地区)所受金融危机的不同影响程度。(见表)从表的数字可以看出, 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最大的是泰、马、印尼、韩国; 其次为菲律宾; 再其次为新加坡、香港; 受影响程度较小的是台湾; 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的是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特点也有一些不同: (1) 直接内发的有泰、马、印尼、韩国, 间接引发的有菲、新、台湾、香港; (2 )迅速引发的有泰、马、印尼、韩国, 滞后引发的有菲、新、台湾、香港; (3 )全面触发的有泰、马、印尼、菲、韩国, 所有三项经济指标均出现暴跌趋势, 部分触发的有新、台湾、香港, 它们的币值一直没有出现大幅度下跌趋向, 台湾的经济增长率也没有出现大幅度下跌趋势; (4) 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的有中国。

泰国:

(1)影响程度、特点及原因

泰国受影响较大,而且都是直接内发的、迅速引发的和全面触发的,这是起因于其内在的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和金融政策失误、银行与金融机构有大量贷款被投入房地产、股市从而形成有较大成份的“ 泡沫经济” 、不良债权比率高、外债数额庞大等经济结构方面的弊端。

(2)具体影响

出口贸易增长幅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货币汇率下跌。

受金融危机影响,股票价格指数下跌,到2000年为止泰国的股票价格指数已下跌35%。

国内总产值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总产值增长率19 94 年为8. 8 % , 1995 年下降到8. 7 % , 1996年又跌至6. 7 %。由于泰国外向型经济已十分发达, 经济增长对出口增长依赖性强, 因而只要出口停滞, 就有可能障碍国内经济增长, 从而加剧经常项目逆差。泰国在1995、1996 年的经常项目逆差占G D

P

的比例都高达8 % 以上。经常项目巨额逆差使泰国外汇收人减少, 货币贬值压力加大。

马来西亚:

(1) 影响程度、特点及原因

马来西亚受影响较大,而且都是直接内发的、迅速引发的和全面触发的,起因于其内在的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和金融政策失误、银行与金融机构有大量贷款被投入房地产、股市从而形成有较大成份的“ 泡沫经济” 、不良债权比率高、外债数额庞大等经济结构方面的弊端。

(2) 具体影响

于泰国外向型经济已十分发达, 经济增长对出口增长依赖性强, 因而只要出口停滞, 就有可能障碍国内经济增长, 从而加剧经常项目逆差。。 货币汇率下跌。

股市价格指数下跌。鉴于外部环境恶化, 受亚洲金融危机打击最严重的马来西亚20 01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从2 0 0 0 年的7. 1 % 下降到4.9 %。

印尼:

(1)影响程度、特点及原因

马来西亚受影响较大,而且都是直接内发的、迅速引发的和全面触发的,这是起因于其内在的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和金融政策失误、银行与金融机构有大量贷款被投入房地产、股市从而形成有较大成份的“ 泡沫经济” 、不良债权比率高、外债数额庞大等经济结构方面的弊端。

(2) 具体影响

出口贸易增长幅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货币汇率下跌。

股市价格指数下跌。2000年印尼的股市价格指数已下跌35 %,其国内20 01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2 0 0 0 年的7. 1 % 下降到4 %。

韩国:

(1)影响程度、特点及原因

马来西亚受影响较大,而且都是直接内发的、迅速引发的和全面触发的,这是起因于其内在的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和金融政策失误、银行与金融机构有大量贷款被投入房地产、股市从而形成有较大成份的“ 泡沫经济” 、不良债权比率高、外债数额庞大等经济结构方面的弊端。

(2) 具体影响

出口贸易增长幅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韩国的出口增长从2 000年下半年起便已明显下降, 2 0 0 1 年2 月韩国对美国的出口已出现了隔了31 个月后首次出现的负增长; 20 0 年第四季度泰国的出口增长率已从第三季度的21.8 % 下降为14.4 %,20 01 年1 月与2 月的出口已比20 00 年分别下降3.9%和3. 7%。

货币汇率下跌。2 0 0 1 年1 一4 月韩圆对美元的汇率已贬值近10%。 股市价格指数下跌。2 0 0 0年韩国的股市价格指数已下跌35 %,其20 01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从2 0 0 0 年的7. 1 % 下降到4 %。

菲律宾:

(1) 影响程度、特点及原因

菲律宾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较泰、马、印尼、韩国轻, 而且特点是间接引发的、滞后引发的(1997 年下半年所受影啊不大, 进入1998 年才加大、加深), 这是由于: (l) 菲律宾在进入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4年以后) 才开始有中速的经济增长, 没有太多的经济过热问题; (2 ) “ 泡沫经济”成份不大; (3) 由于工资低, 劳动密集型产品尚保持一定的出口竞争优势; (4 )从1 9 8 4年债务危机后到1 9 9 7 年已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督下进行了经济结构、金融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等原因所造成的, 但由于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因此进入1 9 9 8 年以后, 各项经济指标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下降趋势, 仍被世界银行列为金融危机的亚洲地区五大受灾区(泰、马、印尼、韩、菲) 之一。

(2) 具体影响

出口贸易增长幅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货币汇率下跌。

股市价格指数下跌。2 0 0 0年菲律宾的股市价格指数已下跌35 %,其2001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从2 0 0 0 年的7. 1 % 下降到4 %。

新加坡:

(1) 影响程度、特点及原因

新加坡所受的影响程度较小, 而且特点是间接引发和滞后引发的(直到1 9 9 8 年亚洲国家与地区普遍出现经济衰退后才显现)、不是全面触发( 币值贬值程度不大, 主要是股市价格指数下跌幅度较大) ;这主要是由于: ( l) 金融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和台湾相同) ; (2 ) “ 泡沫经济” 成份不大; (3) 银行的不良债权比率不高; (4 )但由于有不少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公司在其股市上市, 并与印尼等东盟国家有较密切的经济关系,间接引发了部分经济指标出现恶化趋势;

(5) 它们高度依赖出口与转口贸易, 间接引发了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大幅度的下降, 等原因造成的。

(2) 具体影响

出口贸易增长幅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货币汇率下跌。

股市价格指数下跌。

日本:

具体影响

1. 金融机构相继倒闭

1 9 9 7 年n 月以来, 日本有许多家银行及证券公司, 如三洋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地方银行德阳城市银行、丸壮证券等宣布倒闭, 其中不乏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如山一证券公司, 因此引起日本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虽然这些金融机构倒闭的主要原因一是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 二是自身亏损及不良债权严重, 但东南亚金融危机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2.银行紧缩信用

由于金融机构倒闭增加, 已使银行态度更加保守, 引发信用紧缩, 从而导致企业借贷无门。去年12 月18 日东食公司宣布破产, 其原因之一即与金融

机构信用紧缩, 将更进一步使企业投资下降, 企业倒闭事件增加, 再反过来影响银行的经营。

3. 不良债权问题严重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 导致金融业不良债权大幅增加, 日本政府为说服国会及民众, 以30 万亿日元公共资金协助解决金融业的困境。但由于日本银行业对亚洲金融风暴核心国家的贷款居各国之冠, 因此其遭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亦较大。

4. 国际信用评等降低, 融资难度提高

由于日本金融业多持有可观的不良债权, 近年来日本金融机构的债信评等普遍欠佳,目前接受标准普尔评等的15 家日本城市银行中, 为A 级以上的只有10 家。最近多家银行、证券公司相继倒闭, 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提高日本金融业的融资成本, 债信评等公司亦将日本金融机构的债信降等, 使日本金融机构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筹资成本提高, 而且较为困难。

5. 韩国金融风暴加深日本金融困境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 1 9 9 6 年底日本对韩国的融资为2 43 亿美元, 占外国银行对韩国融资总额的24.3 %, 其中70 %为一年内的短期融资。依韩国脆弱的金融状况来说,如期还本付息将有困难, 日本及美国的债权银行已同意延长还债期限。另外, 韩国通过新加坡、香港等境外市场获得的融资甚多, 而这些融资大部分为日资, 据推算大约有3 0 一60 0 亿美元, 且1 9 9 6 年日本对韩国的输出额为2 94 亿美元, 其中估计20 一30 % 为日本输出者对韩国输人业者的出口外币融资。韩元贬值将使韩国还债成本大幅增加, 使还本付息发生困难。因此若韩国金融风暴无法获得解决, 势必对日本银行界造成更大的冲击。

印度:

具体影响

19 91 年印度曾发生过国际收支危机, 当时印度的经常项目逆差接近97 亿美元, 外汇储备为1 141. 6 亿卢比, 只够维持半个月的进口款项。19 90一91 年度, 外贸赤字达1 5 14. 2 亿卢比, 无形贸易收人只能填补同年度外贸赤字的7. 9 % 。偿债率高达41 % , 大大超过25 % 的国际警界线。

印度政府在19 90年下半年, 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到了6 90 亿卢比的资助, 同时采取严格的进口控制措施。19 91 年6 月拉奥政府上台, 强调对贸易和工业政策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改革, 实行所谓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的“ 新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是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取消许可证制度, 旨在使限制过多的体制转向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

印度自19 91 年实施经济自由化以来, 在国际金融机构和世界银行的帮助下, 大力推进经济改革, 如放松进口限制和外汇管制, 提高外资持股比例、允许外资进人银行、资本市场和保险业等。这些举措使印度的国际收支状况有明显改善, 外汇储备由1992 年的57. 57 亿美元增加到19 8 年的2 75. 5 亿美元, 如果加上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则达到305 亿美元的最高记录, 足够维持8 个月的进口所需。

金融危机以来, 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日本及韩国的货币大幅度贬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印度卢比只贬值7 % , 这次贬值不属于被冲击和被迫贬值, 而属于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进行的正常汇率调整。这次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出口, 1997 一9 8 年度, 印度出口额达到3 39. 8 亿美元, 比

上一年度增加5. 7 亿美元。

孟加拉国:

具体影响

金融危机对孟加拉国经济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但影响的程度并不是很深。孟加拉国的传统出口产品一茶叶和橡胶多数销往日本。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导致日元贬值, 日本减少了上述产品的进口量。19 98 年l 季度, 孟加拉国对日商品出口额仅占其出口总额的3. 5 % (19 96 一97 年度占7. 2 % )。

孟加拉国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近几年虽有较大发展, 但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还不大, 加上近年来孟加拉国并未遇到太大的自然灾害, 因此, 在亚洲金融危机后, 孟加拉国也有一定能力对经济和金融进行调控。

孟加拉国还有其它一些有利条件, 使他不致于受到过多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孟加拉国的外债中, 短期外债只占8. 1% (孟加拉国所接受的外债中有46 % 是赠款, 主要由国际援孟财团提供; 54 % 是贷款, 其中有部分贷款是10年后才开始计息的优惠贷款)。孟加拉国经常项目赤字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低(不足2 % ), 外汇储备相对充足(15. 7 亿美元), 可以维持3 个月的进口需要。

美国和欧洲:

此次亚洲金融危机不仅使遭受危机的国家经济严重受挫, 而且使近几年增长强劲的美国和西欧也难以维持其繁荣的绿洲的地位。亚洲金融危机对美国和欧洲的影响日益增大, 主要是通过贸易和金融等渠道影响美国和西欧的经济增长。其一, 亚洲地区经济增长停滞或衰退, 对外需求疲弱, 必然导致其它国家, 特别是与该区贸易关系较密切的美国的出口减少, 在该区投资的公司利润下降, 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其它国家的经济增长。1998 年上半年, 美国出口贸易出现90 年代以来第一次负增长, 其中对亚洲地区出口减少14%。据估计,今年出口下降导致贸易逆差剧增, 将使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 75 个百分点。另据标准普尔公司估计, 亚洲金融危机将使美国所有部门在1998- 2000 年损失4180亿美元, 其中汽车业损失110 亿美元。其二, 亚洲金融危机旷日持久, 使本已出现泡沫的西方股市更加脆弱, 美欧股市在8、9 月间的持续暴跌, 将导致西方国家内需减弱, 最终使美欧经济增长放慢。特别是8 月份美国股市暴跌使股票面值损失巨大( 约3. 2 万亿美元) , 会使今后一两年消费者开支和企业投资减少, 从而导致经济增长下降。据IM F1998 年10 月初报告估计: 1998 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低于1997 年, 而1999年增长率进一步放慢至2%。欧盟委员会最近将欧盟1999 年预测的经济增长率从原来的3. 2% 下调到2. 6%。另据IMF 预计, 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由1997 年的4%降到1998 年的2%, 为1991 年以来最低的增长率。

拉丁美洲:

1998 年下半年拉美国家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明显, 尤以巴西和哥伦比亚为最严重。巴西货币受到严重冲击, 财政赤字达GDP 的70%, 加上债务负担沉重, 1998 年经济增长率从1997 年的3. 5% 降到1%。拉美地区增长率将比去年降1. 6 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 前些年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美欧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


相关文章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渐明显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渐明显,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与之相伴的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应对这种挑战,趋利避害是摆在中国金融界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成因和后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 ...查看


  • 金融危机对泰国国际游客流量的影响
  • 旅游需求的决定因素以及亚洲金融危机对 泰国国际游客流量的影响 [美国]屈海林[泰国]BongkoshNgamsomRittichainuwat文沈莺译 [摘要]本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旅游需求模型,以此来说明泰国的 国际游客数量并评估亚洲金融 ...查看


  • 亚洲四小龙 1
  • 亚洲四小龙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所谓"东亚模式"引起全世界关注,它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 ...查看


  • 97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在日本
  • 1997年7月2日凌晨四点半,泰国央行发表了一项重要声明--此前十余年盯住美元的泰铢,开始自由浮动.泰铢对美元当日即贬值15%以上.亚洲金融危机正式开始. 亚洲金融危机至今差不多已有十年.危机发生之时,我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副总裁,负责储备管 ...查看


  • 浅谈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必然性及前景
  • 浅谈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必然性及前景 摘 要 亚洲区域 货币合作是国际货币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区域 货币合作面临着困难和需要解决问题,阐述了亚洲区域 货币合作的未来前景. 关键词 亚洲 区域 货币 合作 前景 区域 货币合作问题近些年来之所 ...查看


  • 资本市场之东南亚金融危机
  • 东南亚金融危机 一.背景 二.危机发生的过程 三.危机产生的原因 四.此次危机产生的后果 五.受影响的国家在危机之前的共同点 六.此次危机对亚洲各国的金融影响 七.我国应该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八.东南亚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 ...查看


  • 危机的根源
  • 亚洲金融危机十年祭之一 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不在泰国,而在日本 1997年7月2日凌晨四点半,泰国央行发表了一项重要声明――此前十余年盯住美元的泰铢,开始自由浮动.泰铢对美元当日即贬值15%以上.亚洲金融危机正式开始. 亚洲金融危机至今差不多 ...查看


  • 关于亚洲新一轮利用外资的研究
  • 作者:李勇郭勇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1999年08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遭受重大打击,并进而波及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亚洲地区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被世人誉为"经济奇迹",这 ...查看


  • 越南将爆发金融危机拖垮亚洲重蹈11年前覆辙
  • 越南将爆发金融危机拖垮亚洲 重蹈11年前覆辙? 汇市:越南盾疯狂贬值 近期,越南盾每天都会贬值5-7个百分点,这个数字意味着人们拿到越南盾后,要跑着去换美元,速度慢了,手里的钱就会更不值钱了.由于贬值速度过快,现在河内每个小时都会公布一次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