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的检验、鉴别及推断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甲、乙、丙、丁分别是Al 2(SO4) 3、FeSO 4、NaOH 、BaCl 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
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 )
A .Al 2(SO4) 3 B .NaOH C .BaCl 2 D .FeSO 4
2.(2011·海淀期末) 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对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进行鉴别的是
( )
①AlCl 3溶液和NaOH 溶液 ②Ca(HCO3) 2溶液和NaOH 溶液 ③NaAlO 2溶液和盐酸
④Al 2(SO4) 3溶液和氨水⑤AgNO 3溶液和氨水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3.在自来水的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
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桶装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
以鉴别的一种试剂是 ( )
A .酚酞试液 B .氯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4.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
A .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
B .SO 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 2是电解质
C .用饱和Na 2CO 3溶液可将BaSO 4转化为BaCO 3,说明K sp (BaSO4) <K sp (BaCO3)
D .某溶液用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
SO 24 -
5.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①氢氧化钠、硫酸铁;②稀磷酸、澄清石灰水;③氯化钠、
硝酸银;④盐酸、偏铝酸钠;⑤氯化铝、氢氧化钠;⑥碳酸钠、稀盐酸;⑦硝酸银、氨水,
不需另加其他试剂,只需两两混合即可鉴别的是 ( )
A .①②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全部
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一份溶液成分(已知不含其他还原性离子) 进行
A .三次检测结果都正确
B .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无法判断
C .为了检验SO 24,应先加过量稀硝酸后再滴加Ba(NO3) 2,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 -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D .为了确定是否存在CO 23,可以向其中滴加CaCl 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 -
7.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NH 4、Cl 、Mg 2、++-+
2Ba 2、CO 23、SO 4,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
(1)第一份加入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 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 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
量为2.33 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
A .K 一定存在
B .100 mL溶液中含0.01 mol CO23 -+
C .Cl 一定存在
D .Ba 2一定不存在,Mg 2可能存在 ++-
8.现有含NaCl 、Na 2SO 4和NaNO 3的混合溶液,采用下列实验流程加入适当的试剂将
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实现Cl 、SO 24和NO 3的相互分离: ---
其中试剂1、2、4分别为 ( )
A .氯化钡溶液 硝酸银溶液 稀硝酸
B .氯化钡溶液 稀硝酸 硝酸银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 稀硝酸
D .硝酸银溶液 硝酸钡溶液 稀硝酸
9.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共含有Cu 2、K 、H 、Cl 、CO 23、OH 6种离子。已+++---
知甲烧杯的溶液含其中3种离子并呈蓝绿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含有的另3种离子是( )
A .Cu 2、H 、Cl B .K 、CO 23、Cl ++-+--
C .K 、OH 、CO 23 D .K 、H 、Cl +--++-
210.某无色溶液,由Na 、Ag 、Ba 2、Al 3、AlO 2、MnO 4、CO 23、SO 4中的若干种++++----
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取适量试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无色
溶液;(2)在(1)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NH 4HCO 3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
(3)在(2)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乙。则下列离
子在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有 ( )
2A .SO 24、AlO 2、Na B .Na 、CO 3、AlO 2 --++--
32C .CO 23、Na 、Al D .MnO 4、Na 、CO 3 -++-+-
11.某无色溶液含有①Na 、②Ba 2、③Cl 、④Br 、⑤SO 2⑥SO 23、4离子中的若干种,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 .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 .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
12.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 ( )
A .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 .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 .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液
D .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13.(11分)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Al 3、 ++
2Fe 3、Mg 2、Ba 2、NH 4、Cl 、CO 23、SO 4,现取两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
①第一份加过量NaOH 溶液加热后,只收集到气体0.02 mol,无沉淀生成,同时得到溶液甲。
②在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质量为1.02 g。 ③第二份加足量BaCl 2溶液后,得白色沉淀,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质量为11.65 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
(2)试确定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及其浓度(可不填满) :
离子符号________,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符号________,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符号________,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确定K 是否存在________(填“是”或“否”)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14.(8分) 某强碱性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K 、NH 4、Al 3、AlO 2、CO 23、SiO 3、Cl +++----+
中的某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该溶液无沉淀生成;②另取少量溶液,加入盐酸其发生的现象是:一段时间保持原样后,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一种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是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一定量的原溶液中加入5 mL 0.2 mol/L盐酸时,沉淀会完全消失,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187 g,则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 ?
(3)请写出此题中肯定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分) 有一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Cu 2、NH 4、Al 3、Fe 3、Mg 2、Na 、K 、CO 23、+++++++--
SO 24、NO 3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做如下实验: --
①取少量该溶液,滴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过氧化钠,有无色气体放出,且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过氧化钠的量与生成白色沉淀的量可用下图表示。
试推断:
(1)该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一定不存在________,可能存在____________。
(2)上述溶液中至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混合而成。
16.(13分) 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的阴、阳离子分别是
为了鉴定其中的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表格:
(1)pH 为12。
气体逸出。
(3)
(2)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开始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同时有无色无味
答案 1.D 2.A 3.D 4.D 5.A 6.C 7.A 8.A 9.C 10.B
11.A 12.B
213.(1)Fe3、Mg 2、CO 23、Ba Cl ++-+-
3(2)SO24 0.5 mol/L NH 4 0.2 mol/L Al 0.2 mol/L -++
3(3)是 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H 4、Al 3、SO 24。经计算,NH 4、Al 物质的量都++-++
是0.02 mol,SO 24物质的量是0.05 mol。根据电荷守恒,K 一定存在 -+
3214.(1)K、OH 、AlO 2、CO 23 NH 4、Al 、SiO 3 (2)含有 (3)OH+H ===H2O ,+---++--+
3AlO 2+H +H 2O===Al(OH)3↓,CO 23+2H ===CO2↑+H 2O ,Al(OH)3+3H ===Al+-+-+++
3H 2O ,Ag +Cl ===AgCl↓
23215.(1)Al3、Mg 2、SO 24 Cu 、NH 4、Fe 、CO 3 Na 、K 、NO 3 (2)Al2(SO4) 3、++-+++-++-+-
MgSO 4
16.(1)
(2)
离子的检验、鉴别及推断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甲、乙、丙、丁分别是Al 2(SO4) 3、FeSO 4、NaOH 、BaCl 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
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 )
A .Al 2(SO4) 3 B .NaOH C .BaCl 2 D .FeSO 4
2.(2011·海淀期末) 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对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进行鉴别的是
( )
①AlCl 3溶液和NaOH 溶液 ②Ca(HCO3) 2溶液和NaOH 溶液 ③NaAlO 2溶液和盐酸
④Al 2(SO4) 3溶液和氨水⑤AgNO 3溶液和氨水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3.在自来水的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
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桶装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
以鉴别的一种试剂是 ( )
A .酚酞试液 B .氯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4.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
A .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
B .SO 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 2是电解质
C .用饱和Na 2CO 3溶液可将BaSO 4转化为BaCO 3,说明K sp (BaSO4) <K sp (BaCO3)
D .某溶液用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
SO 24 -
5.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①氢氧化钠、硫酸铁;②稀磷酸、澄清石灰水;③氯化钠、
硝酸银;④盐酸、偏铝酸钠;⑤氯化铝、氢氧化钠;⑥碳酸钠、稀盐酸;⑦硝酸银、氨水,
不需另加其他试剂,只需两两混合即可鉴别的是 ( )
A .①②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全部
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一份溶液成分(已知不含其他还原性离子) 进行
A .三次检测结果都正确
B .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无法判断
C .为了检验SO 24,应先加过量稀硝酸后再滴加Ba(NO3) 2,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 -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D .为了确定是否存在CO 23,可以向其中滴加CaCl 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 -
7.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NH 4、Cl 、Mg 2、++-+
2Ba 2、CO 23、SO 4,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
(1)第一份加入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 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 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
量为2.33 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
A .K 一定存在
B .100 mL溶液中含0.01 mol CO23 -+
C .Cl 一定存在
D .Ba 2一定不存在,Mg 2可能存在 ++-
8.现有含NaCl 、Na 2SO 4和NaNO 3的混合溶液,采用下列实验流程加入适当的试剂将
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实现Cl 、SO 24和NO 3的相互分离: ---
其中试剂1、2、4分别为 ( )
A .氯化钡溶液 硝酸银溶液 稀硝酸
B .氯化钡溶液 稀硝酸 硝酸银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 稀硝酸
D .硝酸银溶液 硝酸钡溶液 稀硝酸
9.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共含有Cu 2、K 、H 、Cl 、CO 23、OH 6种离子。已+++---
知甲烧杯的溶液含其中3种离子并呈蓝绿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含有的另3种离子是( )
A .Cu 2、H 、Cl B .K 、CO 23、Cl ++-+--
C .K 、OH 、CO 23 D .K 、H 、Cl +--++-
210.某无色溶液,由Na 、Ag 、Ba 2、Al 3、AlO 2、MnO 4、CO 23、SO 4中的若干种++++----
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取适量试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无色
溶液;(2)在(1)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NH 4HCO 3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
(3)在(2)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乙。则下列离
子在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有 ( )
2A .SO 24、AlO 2、Na B .Na 、CO 3、AlO 2 --++--
32C .CO 23、Na 、Al D .MnO 4、Na 、CO 3 -++-+-
11.某无色溶液含有①Na 、②Ba 2、③Cl 、④Br 、⑤SO 2⑥SO 23、4离子中的若干种,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 .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 .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
12.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 ( )
A .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 .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 .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液
D .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13.(11分)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Al 3、 ++
2Fe 3、Mg 2、Ba 2、NH 4、Cl 、CO 23、SO 4,现取两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
①第一份加过量NaOH 溶液加热后,只收集到气体0.02 mol,无沉淀生成,同时得到溶液甲。
②在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质量为1.02 g。 ③第二份加足量BaCl 2溶液后,得白色沉淀,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质量为11.65 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
(2)试确定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及其浓度(可不填满) :
离子符号________,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符号________,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符号________,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确定K 是否存在________(填“是”或“否”)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14.(8分) 某强碱性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K 、NH 4、Al 3、AlO 2、CO 23、SiO 3、Cl +++----+
中的某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该溶液无沉淀生成;②另取少量溶液,加入盐酸其发生的现象是:一段时间保持原样后,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一种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是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一定量的原溶液中加入5 mL 0.2 mol/L盐酸时,沉淀会完全消失,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187 g,则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 ?
(3)请写出此题中肯定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分) 有一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Cu 2、NH 4、Al 3、Fe 3、Mg 2、Na 、K 、CO 23、+++++++--
SO 24、NO 3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做如下实验: --
①取少量该溶液,滴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过氧化钠,有无色气体放出,且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过氧化钠的量与生成白色沉淀的量可用下图表示。
试推断:
(1)该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一定不存在________,可能存在____________。
(2)上述溶液中至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混合而成。
16.(13分) 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的阴、阳离子分别是
为了鉴定其中的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表格:
(1)pH 为12。
气体逸出。
(3)
(2)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开始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同时有无色无味
答案 1.D 2.A 3.D 4.D 5.A 6.C 7.A 8.A 9.C 10.B
11.A 12.B
213.(1)Fe3、Mg 2、CO 23、Ba Cl ++-+-
3(2)SO24 0.5 mol/L NH 4 0.2 mol/L Al 0.2 mol/L -++
3(3)是 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H 4、Al 3、SO 24。经计算,NH 4、Al 物质的量都++-++
是0.02 mol,SO 24物质的量是0.05 mol。根据电荷守恒,K 一定存在 -+
3214.(1)K、OH 、AlO 2、CO 23 NH 4、Al 、SiO 3 (2)含有 (3)OH+H ===H2O ,+---++--+
3AlO 2+H +H 2O===Al(OH)3↓,CO 23+2H ===CO2↑+H 2O ,Al(OH)3+3H ===Al+-+-+++
3H 2O ,Ag +Cl ===AgCl↓
23215.(1)Al3、Mg 2、SO 24 Cu 、NH 4、Fe 、CO 3 Na 、K 、NO 3 (2)Al2(SO4) 3、++-+++-++-+-
MgSO 4
16.(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