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1

劳动经济学

一章

* 1.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理解

(一)劳动经济学家对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表述。

一种定义是强调劳动经济学涉及人的行为的特征。如1931年,朱通九在所著的《劳动经济》一书中认为,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伊兰伯格和史密斯教授在2000年最新版的《现代劳动经济学》中指出:“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市场的运行和结果。确切地说,劳动经济学研究雇主和雇员对工资、价格、利润以及雇佣关系的非货币因素(如工作条件)的行为反应。”

还有一种定义则强调,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实现这些作用的条件。劳动经济学分析和设法探讨个人作为劳动力的经济活动。正如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着职能的性质和作用一样,劳动经济学是探讨在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力的性质,以及其作用的环境。

另外还存在着特别强调劳动力的市场特征或劳动的投入和产出相关的一些定义。如1997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经济学辞典》,将劳动经济学表达为:劳动经济学是关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经济学问。它涉及到影响劳动力参与率、工资谈判、培训、工作小时和劳动条件,以及有关雇用、劳动力流动、移民和退休年龄等的实践活动的各种因素。大卫·桑普斯福特在其主编的《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中指出,“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价格及配置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这就是劳动经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

在中国,近年来对劳动经济学大都借用国外的定义。不过也有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表述。他们将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研究在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一产出机理”,“研究在人的理性行为遵循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人们在生产中将做出什么样的投入决策”的学问。

总体而言,尽管上述各种定义所强调的重点不同,但基本方面都离不开劳动力的供求,离不开劳动力的市场,离不开劳动者的行为,以及离不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成本、收益和价格,基本的分析方法和资源配置优化的目标。因此,我们认为,大体而言,绝大多数的学者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基本是一致的。

(二)简洁表述:劳动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三)

2.举例说明运用规范经济学或实证经济学研究现实劳动经济学或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价值

(1) 实证经济学

1、采用方法:根据数学模型(函数或坐标上的几何图形)、表格或历史事实来分析人们的行为将“是什么”。

2、采用方法的原因:

源于实证经济学的两个假定:⑴资源的稀缺性;⑵人是理性的。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任何抉择都要付出成本,又因为人是理性的,为了实现其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往往会对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他们会收集资料,制作图表,建立函数,

或根据历史事实,来说明人们的行为 “是什么”。

3、缺陷:只是告诉我们实际的状态,并没有告诉我们这种状态的“对”与“错”。

(2)规范经济学

1. 采用方法: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来分析人们的行为“应该是什么”。

2. 采用方法的原因: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是促进自愿的、互惠的交易。

3.缺陷: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采用的价值标准往往不一致。

二章

1.试推导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论述)

2.试比较短期劳动需求和长期劳动需求的异同

(1)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2)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要大于短期调整,即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更平坦。原因在于企业有足够的时间调整资本使用量。

(3)在短期内只有劳动要素是可变的,资本和其他要素是不变的。企业被假定是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利润最大化追求者,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对于长期的分析,我们发现企应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劳动数量的方式,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出反应。短期的更为陡峭,换句话说,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

3.什么是派生需求定理(简答)

答: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a) 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 弹性越大

b) 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

c) 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

d) 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

4.试运用劳动需求原理分析最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论述+个人理解)

答: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分析

背景:最低工资立法是各国政府保护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法律,其中心目的是以法律形式来保证工薪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最低工资能够满足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19世纪末,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最早开始实行最低工资立法。尽管我国各地都制定了不同标准的最低工资标准,但还没有完善的最低工资立法。

效果:在未实行最低工资立法的部门,可能会降低工资率而提高就业量;而在实行最低工资立法的部门,由于工资率上升,可能减少了就业量。总体来看,整个经济是增加还是减少就业量、平均工资率是上升还是下降,是不完全清楚的。

三章

1. 什么是劳动-闲暇模型?如何利用该模型推到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1)劳动和闲暇

劳动供给涉及到劳动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劳动者可以看成是消费者,他们在闲暇和劳动二者之间进行的选择,就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

(2)利用该模型推到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对特定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受许多变量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受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以及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偏好的影响。理论预期:第一,在保持所有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就越低;第二,在该商品为正常品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第三,当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化的时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2. 比较家庭生产模型与劳动-闲暇模型的异同。(论述)

相同点:

1. 都以分析劳动者时间资源上的分配决策为基础。

2. 得出结论相同。

3. 相对于市场劳动供给模型来说,劳动闲暇模型和家庭生产模型都探讨的是个人劳动供给

情况

不同点:

1. 家庭生产模型将家庭视为生产单位,而劳动闲暇模型将家庭视为消费单位。

2. 家庭生产模型弥补了劳动闲暇模型的两大不足之处。其一,劳动闲暇模型忽略了家庭背

景,即劳动者的供给决策往往是丈夫和妻子在家庭联合做出的。其二,劳动闲暇模型忽视了人们在劳动和闲暇之外还要参加家庭劳动,即该模型没有完全考虑到人们对于时间资源上的分配决策。而家庭生产模型则弥补了以上缺点。不仅将家庭背景考虑在内,而且还运用交叉替代效应,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3. 家庭生产模型除了得到与劳动闲暇模型相同的结论之外,将时间作为生产性投入还得到

了两个结论:其一,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它本身的变化而变化;其二,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家庭生产过程。

1)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生产活动只是在企业进行,而消费活动在家庭进行。在家庭生产模型中,家庭起着双重作用,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家庭实际上进行着大量的生产活动。

2)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闲暇和物品时作为效用的直接来源,而在家庭生产模型中,时间和物品是作为家庭生产的投入品。

3)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个人目标是为实现效应最大化去进行物品和闲暇的组合选择;使用的是边际替代率MRS;在家庭生产模型中,实质也是要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唯一的区别只是物品和闲暇的组合对效用的影响是通过家庭商品的生产间接起作用的,使用的边际替代率是MRTS。在两个模型中,对时间和物品的选择都应使效用价值与其价格成比例。

4) 两个模型体现在劳动供给曲线上不完全相同。假设一个人的工资上升,家庭生产模型与劳动——闲暇模型中都发生替代效应。但是,在劳动闲暇模型中,工资上升的收入效应直接表现为对闲暇的消费需求上升;而家庭生产模型中,收入效应表现为生产扩张的可能,而这种扩张不可能只去增加一种生产要素。

5) 由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相反,两个模型都没有无法准确预言工资率上升时劳动供给是增加还是减少

可见,两种的模型的结论虽然一致,但家庭生产模型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家庭时 间是一种生产性投入要素。家庭生产模型把时间视为一种生产性投入得到了两个结论:其一是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他本身的变化而变化;其二是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家庭生产过程。

3. 利用劳动供给理论分析“带钉”的工伤补偿计划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P103图

(一)与工作第一个小时有关的报酬是负的,处于C点不工作的人重新工作时,发现因为工作其收入大幅下降,工作产生的报酬将会被津贴的减少而抵消,造成了负净工资,这一替代效应妨碍人们工作。

(二)假定不工作时的津贴AC等于受伤前的工资水平E0,如果工人看重闲暇,那么他技能得到原水平的津贴,又能得到闲暇,显然效用增加,工人在C点比在f点境况要好,因为他在U2上,这种收益效应造成早日重返工作岗位。

我们假定工伤补偿计划规定如下:当受工伤之后,工人只要未工作就可以获得与受伤前相等的工资。如果工人找到工作,无论他工作多长时间都不再被认为是伤残,从而不能继续享受津贴。我们利用下图分析这一计划对工人工作激励效应。

如图3-16所示,图中假定受伤前的预算约束线是AB,工资是E0,并且假定工人的“市场”预算约束(即无工伤补偿计划情况下的约束)不变,所以康复之后仍然能得到受伤前的工资。在上述条件下,受伤后的预算约束是BAC;个人的最大效用在C点,即不工作。预算约束包括AC段,AC段看上去像一个“钉子”,正是这个“钉子”造成了严重的工作动机问题。原因有两点:第一,与工作第一个小时有关的报酬是负的,即处于C点(不工作点)的人重新工作时,发现因为工作其收入大幅度下降,工作产生的工资报酬将会被津贴的减少而抵消,造成了负“净工资”。这一计划造成的替代效应显然妨碍人们工作。

第二,假定不工作时的津贴AC等于受伤前的工资水平E0,如果工人看重闲暇(正如标准的向下倾斜的无差异曲线U1,U2所假定的),那么他可以既得到原工资水平的津贴,同时又享受更多的闲暇。显然,效用增加,工人在C点比在f点(受伤前的工资与闲暇的组合)境况更好,因为他处于无差异曲线U2而非U1上。在这种情况下,受益者不工作时的境况比工作时更好,显然会产生强烈的收入效应,阻碍受益人早日重返工作岗位。

由于收入补偿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如何使不幸的工人摆脱困境,不太注重工作激励方面的效果,因此制定一项避免降低工作激励的计划是不易的。例如,在上例所描述的工人偏好中,略低于Ag的津贴既能保证最低的效用损失,又能促使受伤者在康复之后尽快返回工作岗位。因为,如果工人工伤好后继续工作,他将会获得无差异曲线U1,见点f,而获得低于Ag的津贴却不会达到无差异曲线U1。但是,由于工人的偏好不同,所以个人的最优津贴(即产生工作激励效应,同时又保证最小的效用损失)也不同。

四章

1.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与类别

(人力资本投资的具体形式)

2.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表示的是怎样的经济含义。

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表示:在当前时期付出的成本可望它们在将来能够带来收益。在决定投资的时候,人们将付出的成本与得到的收益进行比较,比较的基础是将未来的收益值按某一贴现率折现。由于假定投资主体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所以,只有在收益大于或等于成本的时候,才会维持投资意愿。一般,有两种方法来评估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1.净现值法

把未来收益与成本按预定的贴现率进行折现后,比较两者的差额。若差额为非负值,投资主体将有继续投资的意愿;反之,将终止投资。

2.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是预期收益的现值和总的投入成本相等时,所得的折现率r,即是个人所能接受的最低利息率。将所得内部收益率r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S加以比较。如果r>s, 人力资本投资是可以进行的。

3.在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率分析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普通培训和特殊培训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应怎样安排他们的成本和收益?

(如何设置普通培训与特殊培训的工资)

普通培训: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对多个雇主同样有用。这类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基础技能和素质,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技能的通用性,无法避免员工的流动。

特殊培训: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只对提供培训的企业有用,或者说能够提供培训的企业的生产率比其他企业要高的多。这类培训提高了员工在特定领域或岗位的技能,对员工在该企业当中边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一旦员工被解雇或辞职去其他企业任职,培训的价值就不复存在了。

基于两种培训的不同特点,企业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成本收益模型。

模型一(普通培训):

在普通培训中,由员工自己承担成本并获得之后的收益。员工的工资率W总是等于其边际劳动产品价值VMP。(如图p126)

培训前:工资率—W1=VMP1

培训中:工资率—W*=VNP*

培训后:工资率—W2=VMP2

培训中:(W1-W*)的差额部分是培训成本,完全由员工承担。

培训后:(W2-W1)的差额部分为培训收益,由员工获得。

由此,普通培训并不会对员工的离职意愿以及离职的发生产生较大影响。

模型二(特殊培训):

在特殊培训中,成本和收益有提供培训的企业和获得培训的员工共同分享。(如图p127)

培训前:工资率—W1=VMP1

培训中:工资率—W4>W*=VMP*

W4

培训后:工资率—W3

W3>W1=VMP1

培训中:(W4-W*)的差额部分是企业承担的培训成本;(W1-W4)的差额部分是员工个人承担的培训成本。

培训后:(W2-W3)的差额部分是企业预期的培训收益;(W3-W1)的差额部分是员工个人预期的培训收益。

在特殊培训的条件下,由于受训员工和企业共同承担培训成本,并且员工由此得到的特殊技能不能被其他企业所接受,所以员工的辞职率要低于普通培训条件下的员工辞职率;同时,企业也不愿意解聘员工。

5.目前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哪些问题,应该采取怎样措施来解决?

一 教育投资的问题:

A总量问题:

首先表现在我国劳动力接受的整体教育水平和国家教育投资数量偏低;另外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还是偏低,虽然其绝对总量不断增加,在财政投资的安排上,教育经费支出不是被放在优先地位上。

B结构问题

主要表现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滞后、地区教育投资水平的不平衡和教育所提供的劳动力供给与实际的劳动需求发生脱节;

结构的另一问题是教育提供的劳动力供给与实际的劳动力需求发生脱节。教育体制的僵化是的我国学校的部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等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 企业投资的问题:

目前,中国许多企业仍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状况是: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严重不足,并且随着企业所在的行业、地区与企业经济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A企业职工培训在我国不是很普及,建立培训制度的企业比例很小,同时经费投入小,参加岗位培训的职工所占比例也很小。

B企业职工培训在不同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二产业一般好于第三产业,尤其是在制度建立以及提取和使用培训经费两方面。

C企业职工培训在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间存在显著差异。企业职工培训的实施状况序依次是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以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

D企业职工培训在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中西部地区尤为薄弱。东部地区的企业职工培训状况明显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好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内部各城市间的发展差异要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地区间的改革开放差异程度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 我国人力资本现状:

A人力资本结构失衡:高智能、高技术劳动力所占比重极小;

B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特别是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的人力资本严重匮乏;

C人力资本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重大差距

D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低下

解决对策:

A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人力资本投资对高质量劳动力供给的意义;

B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调整投资结构。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中,要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体作用,并带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同时,要注意到我国由于受财政收入的限制,在短时间内大比率地提高财政投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方面在现有投资的基础上,调整投资结构,重点扶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采取合适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民间投资参与举办各类教育。

C从根本上讲,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建设。首先要为人力资本投资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其次,生化教育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引进市场机制,从而使教育所提供的劳动

力与社会所提出的劳动力需求发生较为密切的联系,教育水平和教育机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教育的投资效益水平。

6.文凭的信号功能

五章

1.试述单个劳动力个人流动的经济模型及其含义。

(一) 单个劳动力个人流动的经济模型

劳动力流动基于以下两种假设:

(1)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自愿迁移的行为。

(2)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流动的自由选择性。

如果与流动相联系的收益现值超过了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的总和,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劳动者要么会决定更换工作,要么会进行砥砺上的迁移,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如果贴现之后的收益并不比成本高,那么,劳动者就不会决定进行这种变动了。

劳动力迁移的公式

估计劳动力流动净收益的公式为:

净收益现值 = Bjt-Bot/(1+r)t -C

(1)如果某人的净收益现值大于0,意味着收益期望大于由于劳动力流动带来的货币和心理的综合成本,此人将会进行流动。

(3) 如果某人的净收益现值小于0,该人将不会流动。

(1) 其他情况不便的条件下,两种工作之间的效用差越大,净现值就越大,就越有可能

流动。

2.分析非法流动和移民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影响

非法流动与移民:外来劳动力对劳动市场的影响

1、当前主要的观点:两种相反的观点

观点1:非法流动或移民挤占了当地居民或合法移民的工作机会。

观点2:非法流动或移民从事的工作,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公民所不愿干的,因而不会挤占他们的工作机会。

但是,上述两种观点都未免太简单化了,因为它们忽视了供给和需求曲线的斜率。

2、科学理解潮流流动与移民对劳动市场的影响

3.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影响劳动力流动的?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有很多,有社会历史因素,也有文化因素,但是对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流动影响最大的因不比还是经济因素。经济因素通过以下各种因素发挥作用的。

(一)年龄。

1.一个人越年轻那么他从人力资本投资中所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也就会越高

2.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联系紧密,流动所造成的心理成本会变得更高,阻碍流动。

3. 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所带来的社会成本也会更高,阻碍流动。

(二)家庭。

劳动力流动成本会随家庭规模的扩大而成倍增加。

(1)未婚比已婚更易流动;(2)妻子就业阻碍着流动;(3)妻子就业时间越长,家庭越不易流动;(4)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不易流动。

(三)教育。

教育是同一年龄群体内部影响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历越高,越有可能流动。

(四)流动的距离。

1.距离越远,可能流动的劳动力获得工作机会的信息越有限。

2.流动距离越远,流动本身以及流动后探望亲友和家属的交通问题等有关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增加。

3.不过,高智力的劳动力流动往往背离“流动人数虽距离的延长而减少”的规律,反而出现远距离流动人数增加的现象。

(五)职业与技术等级

流动率与技术等级成反比。专业技术人员之所以变换岗位很频繁,但很少改变职业是使变换岗位可以更好地发挥职业特长,而改变职业则会丧失专业优势。

劳动力流动不单受个人因素影响,劳动力总体因素也占一重要角色。因此,若从劳动力市场总体因素来考量,劳动力市场能否留住本市场的工人或吸引别的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重要的决定银子也包括诸如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数(可代表市场之潜在经济规模)、就业成长率、失业人口数及失业率、都市化程度、产业结构形态、所得水准和环境品质等。

(1)外来移民并没有按1∶1的比例挤占当地公民的工作岗位。若N2—N3名外国人被驱逐,本地人就业的数量将从N3上升到N1,工资从W2升到W1,N2-N1个工作岗位被摧毁。尽管驱逐外国人增加了当地人在这一劳动市场的工资和就业水平,但当地居民的就业不是同比例增加的。

(2)任何发达国家或地区公民还是愿意从事体力活的。只是在W2低工资水平的情况下,才存在发达地区本地公民的“短缺”,在W1时,并不存在短缺。

3、移民的经济影响:

(1)移民侵害部分当地体力劳动者的利益,但因素得出侵害全体本地人利益的结论是错误的。

(2)“廉价”劳动的流入有利于这类劳动的消费者。

(3)重体力劳动的雇主显然受益,至少短期如此。

(4)那些与非熟练移民没有密切替代性的劳动者,因劳动力的流入而受益

4. 怎样看待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收益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

(1) 对雇主:当一个有经验的工人离职而有一个缺乏经验的工人替代时,雇主就要支付

训练费用,并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承担新工人生产效率低所带来的损失。

(2) 对雇员:某些流动可能会造成事业。

(3) 对整个社会:劳动力流动需要支付大量的经济和心理损失费用、承担失业的风险和

痛苦,社会也要为此而付出代价。

员工自愿流动的收益与评价:

对收益的评价主要用个人价值的实验率来进行评价。个人价值实现率S=V/V0 (V-实际价值,V0-员工期望值)。当员工感受到的工作实际价值低于员工的期望值时,员工就产生变换工作的动机,进而产生流动。当进入一个新的岗位时,由于是经过自己的选择,起初,实际价值是符合员工期望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在新岗位上员工会产生更高的期望值,而有可能进行下一次流动。

总之,员工的自愿流动的收益是经济收益的提高或其他非经济因素的改善,提高工作满意度。这种流动可以合理优化劳动力配置,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对于劳动力市场双方都是及其重要的。

六章

1.目前在我国影响工资的内在要素在下降,而外在要素在上升,试分析其原因 (l论述) 影响工资确定的内在要素主要是指工作特性及状况相关的因素,如:员工的劳动和工作努力程度,职务高低与权力大小,技术和训练水平等。而影响工资确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与工作特性与状况无关,但对工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一些市场经济因素,如:生活费用或者物价水平,企业的经济状况,地区或行业的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等。

而目前外在因素对我国工资的影响上升,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工资有决定性影响的是一套系统的

人事管理制度,所以职务高低与权力大小会影响工资水平。而进入到市场经济以后,劳动力的配置也会摆脱过去政府分配制度,步入市场化轨道。而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自然受到市场调节的影响,更多地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决定。

2)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且这种剩余劳动力已从早前的农村劳动力扩展

到了大学生。户籍制度的限制降低,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到沿海地区打工,而农民工的技能知识水平较低,且供给远大于需求,使得工资一度决定与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到了最近几年,由于大学扩招,中国大学生人数迅速上升,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严重社会问题。虽然大学生比农民工具有更高的知识,人力资本价值等等,但同样是供过于求,使得市场的供求成为了工资的主要决定作用。所以虽然随着劳动生产率(内在要素)的提高,中国劳动者工资水平的确有上升。但从实际劳动生产率来看工资水平增长的速度仍然落后于实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因为工资水平的上升受到大量劳动力闲置的制约,说明影响我国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3)工资在总生产占有较大的比重。因为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方面,它对商品的价格最 终对物价总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当企业增加产出量时,工资和其他投入要素的价格便会相应提高,从而带动单位劳动力成本和物价总水平的上涨,推动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又推动物价上涨的螺旋式上升。这说明物价水平是工资水平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2. 补偿性工资理论是否有现实意义?(简答)

有。

首先,差别补偿性工资的两个重要效果是:第一,该工资可以吸引人们来完成令人不愉快的工作。接受这些令人不愉快工作的个人通常是那些可以按照最低成本完成这些工作的人。第二,运用差别补偿性工资吸引职员从事令人不快的工作提高了人工成本,雇主可以通过改善环境来降低人工成本。

其次,从制度设计上来说,补偿性工资理论为薪酬设计中环境工资和津贴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3.试述效率工资理论的要点(简答)

七章

1.怎样理解前市场差别和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关系?(简答)

前市场差别发生于人们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之前,而劳动力市场歧视则发生于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前市场差别和劳动力市场歧视对劳动力市场的状况都会产生影响。前市场差别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社会使得有些成员只能接受较少的教育或者得到较差的健康照顾等等。劳动力市场歧视则是指在现行劳动力市场上一切经济方面都相同的个人之见的报

酬差别。这些人具有相同生产率,只是在一切非经济的个人特征上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了他们获得同等报酬或获取同等就业机会。

关系:前市场差别和劳动力市场歧视对劳动力市场的状况都会产生影响。由于具有某一标志(如性别、年龄、民族等)的群体,平均生产率水平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在性质上可以归结为前市场差别;如果生产率水平相同,仅仅由于某一标志(如性别、年龄、民族等)而产生的报酬或工作机会上的差异,可以作为劳动力市场歧视的证据。

2.统计性歧视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会给相同素质的劳动力带来不同的待遇?(简答)

统计性歧视是指,当企业试图对这些求职者的潜在生产率进行估价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求职者所属的群体所具有的某些一般性信息来帮助自己完成这一工作。如果这些群体特征成为企业雇佣决策的组成要素,那么即使是在不存在个人偏见的情况下,统计性歧视也有可能会出现。

由于统计性歧视的存在,雇主在评估求职者的潜在生产率时,会参考求职者所属的群体尽管他可能会引导雇主做出正确的雇佣决策,但也有可能把群体特征强加在那些虽然属于这一群体但其自身的群体特征并不十分明显的身上。这样,统计性歧视就会导致了在占优势的雇员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可衡生产率特征的情况下,导致雇主产生对前者的系统性偏好。此时,处于不同群体的相同素质的劳动力就收到了不同的待遇。

原因:如果根据求职者的个人特征(测试分数、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不能对其实际生产率做出完全预测,则企业在作出雇佣决策时将会同时利用求职者个人的资料及其所属群体的群体资料来作为决策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相同的可衡量性生产率特征的人可能因为所属群体不同而得到系统的不同对待。

3.非竞争性歧视模型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简答)

1拥挤效应。

即在某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需求相对应的劳动力供给过多,即所谓过于拥挤,使工资率过低的一种现象。拥挤效应,来源于职业隔离,而职业隔离则来自雇主的偏见和歧视。

2双重劳动力市场。

即将劳动力市场看成是被隔离的两大非竞争性部门:主要部门和从属部门。主要部门提供相对较高的工资率、较为稳定的就业、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发展机会。而从属部门则相反。大部分弱势就业群体成员都是在从属部门中就业的,而这导致了一种长期延续下来的对他们的歧视。究其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资本家将劳动者分离开来以防止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一种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力量。而新古典理论认为是由于对不同类型的工人进行监督时所付出的成本差别造成的。

3与搜寻成本有关的买方独家垄断。

所有的雇员都存在寻找工作的成本,由于歧视性雇主的存在,某一群体被迫承担较高搜寻成本,这会导致其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边际费用曲线更为陡直,进一步导致他们的“工作匹配”质量更差,因而工资往往要更低。

4串谋行为。

雇主们彼此联合起来,合谋对某些劳动力群体进行压制,从而制造一种被压制群体不得不接受买房独家垄断工资的局面。资本所有者是歧视的受益者,而被压制群体都是歧视的受

害者。

八章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资差距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2.国内外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有哪些

劳动经济学

一章

* 1.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理解

(一)劳动经济学家对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表述。

一种定义是强调劳动经济学涉及人的行为的特征。如1931年,朱通九在所著的《劳动经济》一书中认为,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伊兰伯格和史密斯教授在2000年最新版的《现代劳动经济学》中指出:“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市场的运行和结果。确切地说,劳动经济学研究雇主和雇员对工资、价格、利润以及雇佣关系的非货币因素(如工作条件)的行为反应。”

还有一种定义则强调,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实现这些作用的条件。劳动经济学分析和设法探讨个人作为劳动力的经济活动。正如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着职能的性质和作用一样,劳动经济学是探讨在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力的性质,以及其作用的环境。

另外还存在着特别强调劳动力的市场特征或劳动的投入和产出相关的一些定义。如1997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经济学辞典》,将劳动经济学表达为:劳动经济学是关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经济学问。它涉及到影响劳动力参与率、工资谈判、培训、工作小时和劳动条件,以及有关雇用、劳动力流动、移民和退休年龄等的实践活动的各种因素。大卫·桑普斯福特在其主编的《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中指出,“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价格及配置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这就是劳动经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

在中国,近年来对劳动经济学大都借用国外的定义。不过也有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表述。他们将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研究在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一产出机理”,“研究在人的理性行为遵循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人们在生产中将做出什么样的投入决策”的学问。

总体而言,尽管上述各种定义所强调的重点不同,但基本方面都离不开劳动力的供求,离不开劳动力的市场,离不开劳动者的行为,以及离不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成本、收益和价格,基本的分析方法和资源配置优化的目标。因此,我们认为,大体而言,绝大多数的学者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基本是一致的。

(二)简洁表述:劳动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三)

2.举例说明运用规范经济学或实证经济学研究现实劳动经济学或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价值

(1) 实证经济学

1、采用方法:根据数学模型(函数或坐标上的几何图形)、表格或历史事实来分析人们的行为将“是什么”。

2、采用方法的原因:

源于实证经济学的两个假定:⑴资源的稀缺性;⑵人是理性的。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任何抉择都要付出成本,又因为人是理性的,为了实现其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往往会对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他们会收集资料,制作图表,建立函数,

或根据历史事实,来说明人们的行为 “是什么”。

3、缺陷:只是告诉我们实际的状态,并没有告诉我们这种状态的“对”与“错”。

(2)规范经济学

1. 采用方法: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来分析人们的行为“应该是什么”。

2. 采用方法的原因: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是促进自愿的、互惠的交易。

3.缺陷: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采用的价值标准往往不一致。

二章

1.试推导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论述)

2.试比较短期劳动需求和长期劳动需求的异同

(1)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2)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要大于短期调整,即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更平坦。原因在于企业有足够的时间调整资本使用量。

(3)在短期内只有劳动要素是可变的,资本和其他要素是不变的。企业被假定是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利润最大化追求者,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对于长期的分析,我们发现企应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劳动数量的方式,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出反应。短期的更为陡峭,换句话说,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

3.什么是派生需求定理(简答)

答: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a) 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 弹性越大

b) 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

c) 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

d) 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

4.试运用劳动需求原理分析最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论述+个人理解)

答: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分析

背景:最低工资立法是各国政府保护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法律,其中心目的是以法律形式来保证工薪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最低工资能够满足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19世纪末,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最早开始实行最低工资立法。尽管我国各地都制定了不同标准的最低工资标准,但还没有完善的最低工资立法。

效果:在未实行最低工资立法的部门,可能会降低工资率而提高就业量;而在实行最低工资立法的部门,由于工资率上升,可能减少了就业量。总体来看,整个经济是增加还是减少就业量、平均工资率是上升还是下降,是不完全清楚的。

三章

1. 什么是劳动-闲暇模型?如何利用该模型推到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1)劳动和闲暇

劳动供给涉及到劳动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劳动者可以看成是消费者,他们在闲暇和劳动二者之间进行的选择,就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

(2)利用该模型推到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对特定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受许多变量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受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以及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偏好的影响。理论预期:第一,在保持所有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就越低;第二,在该商品为正常品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第三,当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化的时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2. 比较家庭生产模型与劳动-闲暇模型的异同。(论述)

相同点:

1. 都以分析劳动者时间资源上的分配决策为基础。

2. 得出结论相同。

3. 相对于市场劳动供给模型来说,劳动闲暇模型和家庭生产模型都探讨的是个人劳动供给

情况

不同点:

1. 家庭生产模型将家庭视为生产单位,而劳动闲暇模型将家庭视为消费单位。

2. 家庭生产模型弥补了劳动闲暇模型的两大不足之处。其一,劳动闲暇模型忽略了家庭背

景,即劳动者的供给决策往往是丈夫和妻子在家庭联合做出的。其二,劳动闲暇模型忽视了人们在劳动和闲暇之外还要参加家庭劳动,即该模型没有完全考虑到人们对于时间资源上的分配决策。而家庭生产模型则弥补了以上缺点。不仅将家庭背景考虑在内,而且还运用交叉替代效应,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3. 家庭生产模型除了得到与劳动闲暇模型相同的结论之外,将时间作为生产性投入还得到

了两个结论:其一,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它本身的变化而变化;其二,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家庭生产过程。

1)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生产活动只是在企业进行,而消费活动在家庭进行。在家庭生产模型中,家庭起着双重作用,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家庭实际上进行着大量的生产活动。

2)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闲暇和物品时作为效用的直接来源,而在家庭生产模型中,时间和物品是作为家庭生产的投入品。

3)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个人目标是为实现效应最大化去进行物品和闲暇的组合选择;使用的是边际替代率MRS;在家庭生产模型中,实质也是要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唯一的区别只是物品和闲暇的组合对效用的影响是通过家庭商品的生产间接起作用的,使用的边际替代率是MRTS。在两个模型中,对时间和物品的选择都应使效用价值与其价格成比例。

4) 两个模型体现在劳动供给曲线上不完全相同。假设一个人的工资上升,家庭生产模型与劳动——闲暇模型中都发生替代效应。但是,在劳动闲暇模型中,工资上升的收入效应直接表现为对闲暇的消费需求上升;而家庭生产模型中,收入效应表现为生产扩张的可能,而这种扩张不可能只去增加一种生产要素。

5) 由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相反,两个模型都没有无法准确预言工资率上升时劳动供给是增加还是减少

可见,两种的模型的结论虽然一致,但家庭生产模型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家庭时 间是一种生产性投入要素。家庭生产模型把时间视为一种生产性投入得到了两个结论:其一是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他本身的变化而变化;其二是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家庭生产过程。

3. 利用劳动供给理论分析“带钉”的工伤补偿计划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P103图

(一)与工作第一个小时有关的报酬是负的,处于C点不工作的人重新工作时,发现因为工作其收入大幅下降,工作产生的报酬将会被津贴的减少而抵消,造成了负净工资,这一替代效应妨碍人们工作。

(二)假定不工作时的津贴AC等于受伤前的工资水平E0,如果工人看重闲暇,那么他技能得到原水平的津贴,又能得到闲暇,显然效用增加,工人在C点比在f点境况要好,因为他在U2上,这种收益效应造成早日重返工作岗位。

我们假定工伤补偿计划规定如下:当受工伤之后,工人只要未工作就可以获得与受伤前相等的工资。如果工人找到工作,无论他工作多长时间都不再被认为是伤残,从而不能继续享受津贴。我们利用下图分析这一计划对工人工作激励效应。

如图3-16所示,图中假定受伤前的预算约束线是AB,工资是E0,并且假定工人的“市场”预算约束(即无工伤补偿计划情况下的约束)不变,所以康复之后仍然能得到受伤前的工资。在上述条件下,受伤后的预算约束是BAC;个人的最大效用在C点,即不工作。预算约束包括AC段,AC段看上去像一个“钉子”,正是这个“钉子”造成了严重的工作动机问题。原因有两点:第一,与工作第一个小时有关的报酬是负的,即处于C点(不工作点)的人重新工作时,发现因为工作其收入大幅度下降,工作产生的工资报酬将会被津贴的减少而抵消,造成了负“净工资”。这一计划造成的替代效应显然妨碍人们工作。

第二,假定不工作时的津贴AC等于受伤前的工资水平E0,如果工人看重闲暇(正如标准的向下倾斜的无差异曲线U1,U2所假定的),那么他可以既得到原工资水平的津贴,同时又享受更多的闲暇。显然,效用增加,工人在C点比在f点(受伤前的工资与闲暇的组合)境况更好,因为他处于无差异曲线U2而非U1上。在这种情况下,受益者不工作时的境况比工作时更好,显然会产生强烈的收入效应,阻碍受益人早日重返工作岗位。

由于收入补偿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如何使不幸的工人摆脱困境,不太注重工作激励方面的效果,因此制定一项避免降低工作激励的计划是不易的。例如,在上例所描述的工人偏好中,略低于Ag的津贴既能保证最低的效用损失,又能促使受伤者在康复之后尽快返回工作岗位。因为,如果工人工伤好后继续工作,他将会获得无差异曲线U1,见点f,而获得低于Ag的津贴却不会达到无差异曲线U1。但是,由于工人的偏好不同,所以个人的最优津贴(即产生工作激励效应,同时又保证最小的效用损失)也不同。

四章

1.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与类别

(人力资本投资的具体形式)

2.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表示的是怎样的经济含义。

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表示:在当前时期付出的成本可望它们在将来能够带来收益。在决定投资的时候,人们将付出的成本与得到的收益进行比较,比较的基础是将未来的收益值按某一贴现率折现。由于假定投资主体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所以,只有在收益大于或等于成本的时候,才会维持投资意愿。一般,有两种方法来评估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1.净现值法

把未来收益与成本按预定的贴现率进行折现后,比较两者的差额。若差额为非负值,投资主体将有继续投资的意愿;反之,将终止投资。

2.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是预期收益的现值和总的投入成本相等时,所得的折现率r,即是个人所能接受的最低利息率。将所得内部收益率r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S加以比较。如果r>s, 人力资本投资是可以进行的。

3.在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率分析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普通培训和特殊培训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应怎样安排他们的成本和收益?

(如何设置普通培训与特殊培训的工资)

普通培训: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对多个雇主同样有用。这类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基础技能和素质,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技能的通用性,无法避免员工的流动。

特殊培训: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只对提供培训的企业有用,或者说能够提供培训的企业的生产率比其他企业要高的多。这类培训提高了员工在特定领域或岗位的技能,对员工在该企业当中边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一旦员工被解雇或辞职去其他企业任职,培训的价值就不复存在了。

基于两种培训的不同特点,企业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成本收益模型。

模型一(普通培训):

在普通培训中,由员工自己承担成本并获得之后的收益。员工的工资率W总是等于其边际劳动产品价值VMP。(如图p126)

培训前:工资率—W1=VMP1

培训中:工资率—W*=VNP*

培训后:工资率—W2=VMP2

培训中:(W1-W*)的差额部分是培训成本,完全由员工承担。

培训后:(W2-W1)的差额部分为培训收益,由员工获得。

由此,普通培训并不会对员工的离职意愿以及离职的发生产生较大影响。

模型二(特殊培训):

在特殊培训中,成本和收益有提供培训的企业和获得培训的员工共同分享。(如图p127)

培训前:工资率—W1=VMP1

培训中:工资率—W4>W*=VMP*

W4

培训后:工资率—W3

W3>W1=VMP1

培训中:(W4-W*)的差额部分是企业承担的培训成本;(W1-W4)的差额部分是员工个人承担的培训成本。

培训后:(W2-W3)的差额部分是企业预期的培训收益;(W3-W1)的差额部分是员工个人预期的培训收益。

在特殊培训的条件下,由于受训员工和企业共同承担培训成本,并且员工由此得到的特殊技能不能被其他企业所接受,所以员工的辞职率要低于普通培训条件下的员工辞职率;同时,企业也不愿意解聘员工。

5.目前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哪些问题,应该采取怎样措施来解决?

一 教育投资的问题:

A总量问题:

首先表现在我国劳动力接受的整体教育水平和国家教育投资数量偏低;另外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还是偏低,虽然其绝对总量不断增加,在财政投资的安排上,教育经费支出不是被放在优先地位上。

B结构问题

主要表现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滞后、地区教育投资水平的不平衡和教育所提供的劳动力供给与实际的劳动需求发生脱节;

结构的另一问题是教育提供的劳动力供给与实际的劳动力需求发生脱节。教育体制的僵化是的我国学校的部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等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 企业投资的问题:

目前,中国许多企业仍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状况是: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严重不足,并且随着企业所在的行业、地区与企业经济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A企业职工培训在我国不是很普及,建立培训制度的企业比例很小,同时经费投入小,参加岗位培训的职工所占比例也很小。

B企业职工培训在不同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二产业一般好于第三产业,尤其是在制度建立以及提取和使用培训经费两方面。

C企业职工培训在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间存在显著差异。企业职工培训的实施状况序依次是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以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

D企业职工培训在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中西部地区尤为薄弱。东部地区的企业职工培训状况明显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好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内部各城市间的发展差异要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地区间的改革开放差异程度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 我国人力资本现状:

A人力资本结构失衡:高智能、高技术劳动力所占比重极小;

B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特别是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的人力资本严重匮乏;

C人力资本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重大差距

D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低下

解决对策:

A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人力资本投资对高质量劳动力供给的意义;

B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调整投资结构。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中,要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体作用,并带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同时,要注意到我国由于受财政收入的限制,在短时间内大比率地提高财政投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方面在现有投资的基础上,调整投资结构,重点扶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采取合适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民间投资参与举办各类教育。

C从根本上讲,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建设。首先要为人力资本投资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其次,生化教育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引进市场机制,从而使教育所提供的劳动

力与社会所提出的劳动力需求发生较为密切的联系,教育水平和教育机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教育的投资效益水平。

6.文凭的信号功能

五章

1.试述单个劳动力个人流动的经济模型及其含义。

(一) 单个劳动力个人流动的经济模型

劳动力流动基于以下两种假设:

(1)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自愿迁移的行为。

(2)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流动的自由选择性。

如果与流动相联系的收益现值超过了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的总和,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劳动者要么会决定更换工作,要么会进行砥砺上的迁移,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如果贴现之后的收益并不比成本高,那么,劳动者就不会决定进行这种变动了。

劳动力迁移的公式

估计劳动力流动净收益的公式为:

净收益现值 = Bjt-Bot/(1+r)t -C

(1)如果某人的净收益现值大于0,意味着收益期望大于由于劳动力流动带来的货币和心理的综合成本,此人将会进行流动。

(3) 如果某人的净收益现值小于0,该人将不会流动。

(1) 其他情况不便的条件下,两种工作之间的效用差越大,净现值就越大,就越有可能

流动。

2.分析非法流动和移民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影响

非法流动与移民:外来劳动力对劳动市场的影响

1、当前主要的观点:两种相反的观点

观点1:非法流动或移民挤占了当地居民或合法移民的工作机会。

观点2:非法流动或移民从事的工作,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公民所不愿干的,因而不会挤占他们的工作机会。

但是,上述两种观点都未免太简单化了,因为它们忽视了供给和需求曲线的斜率。

2、科学理解潮流流动与移民对劳动市场的影响

3.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影响劳动力流动的?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有很多,有社会历史因素,也有文化因素,但是对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流动影响最大的因不比还是经济因素。经济因素通过以下各种因素发挥作用的。

(一)年龄。

1.一个人越年轻那么他从人力资本投资中所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也就会越高

2.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联系紧密,流动所造成的心理成本会变得更高,阻碍流动。

3. 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所带来的社会成本也会更高,阻碍流动。

(二)家庭。

劳动力流动成本会随家庭规模的扩大而成倍增加。

(1)未婚比已婚更易流动;(2)妻子就业阻碍着流动;(3)妻子就业时间越长,家庭越不易流动;(4)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不易流动。

(三)教育。

教育是同一年龄群体内部影响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历越高,越有可能流动。

(四)流动的距离。

1.距离越远,可能流动的劳动力获得工作机会的信息越有限。

2.流动距离越远,流动本身以及流动后探望亲友和家属的交通问题等有关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增加。

3.不过,高智力的劳动力流动往往背离“流动人数虽距离的延长而减少”的规律,反而出现远距离流动人数增加的现象。

(五)职业与技术等级

流动率与技术等级成反比。专业技术人员之所以变换岗位很频繁,但很少改变职业是使变换岗位可以更好地发挥职业特长,而改变职业则会丧失专业优势。

劳动力流动不单受个人因素影响,劳动力总体因素也占一重要角色。因此,若从劳动力市场总体因素来考量,劳动力市场能否留住本市场的工人或吸引别的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重要的决定银子也包括诸如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数(可代表市场之潜在经济规模)、就业成长率、失业人口数及失业率、都市化程度、产业结构形态、所得水准和环境品质等。

(1)外来移民并没有按1∶1的比例挤占当地公民的工作岗位。若N2—N3名外国人被驱逐,本地人就业的数量将从N3上升到N1,工资从W2升到W1,N2-N1个工作岗位被摧毁。尽管驱逐外国人增加了当地人在这一劳动市场的工资和就业水平,但当地居民的就业不是同比例增加的。

(2)任何发达国家或地区公民还是愿意从事体力活的。只是在W2低工资水平的情况下,才存在发达地区本地公民的“短缺”,在W1时,并不存在短缺。

3、移民的经济影响:

(1)移民侵害部分当地体力劳动者的利益,但因素得出侵害全体本地人利益的结论是错误的。

(2)“廉价”劳动的流入有利于这类劳动的消费者。

(3)重体力劳动的雇主显然受益,至少短期如此。

(4)那些与非熟练移民没有密切替代性的劳动者,因劳动力的流入而受益

4. 怎样看待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收益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

(1) 对雇主:当一个有经验的工人离职而有一个缺乏经验的工人替代时,雇主就要支付

训练费用,并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承担新工人生产效率低所带来的损失。

(2) 对雇员:某些流动可能会造成事业。

(3) 对整个社会:劳动力流动需要支付大量的经济和心理损失费用、承担失业的风险和

痛苦,社会也要为此而付出代价。

员工自愿流动的收益与评价:

对收益的评价主要用个人价值的实验率来进行评价。个人价值实现率S=V/V0 (V-实际价值,V0-员工期望值)。当员工感受到的工作实际价值低于员工的期望值时,员工就产生变换工作的动机,进而产生流动。当进入一个新的岗位时,由于是经过自己的选择,起初,实际价值是符合员工期望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在新岗位上员工会产生更高的期望值,而有可能进行下一次流动。

总之,员工的自愿流动的收益是经济收益的提高或其他非经济因素的改善,提高工作满意度。这种流动可以合理优化劳动力配置,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对于劳动力市场双方都是及其重要的。

六章

1.目前在我国影响工资的内在要素在下降,而外在要素在上升,试分析其原因 (l论述) 影响工资确定的内在要素主要是指工作特性及状况相关的因素,如:员工的劳动和工作努力程度,职务高低与权力大小,技术和训练水平等。而影响工资确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与工作特性与状况无关,但对工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一些市场经济因素,如:生活费用或者物价水平,企业的经济状况,地区或行业的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等。

而目前外在因素对我国工资的影响上升,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工资有决定性影响的是一套系统的

人事管理制度,所以职务高低与权力大小会影响工资水平。而进入到市场经济以后,劳动力的配置也会摆脱过去政府分配制度,步入市场化轨道。而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自然受到市场调节的影响,更多地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决定。

2)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且这种剩余劳动力已从早前的农村劳动力扩展

到了大学生。户籍制度的限制降低,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到沿海地区打工,而农民工的技能知识水平较低,且供给远大于需求,使得工资一度决定与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到了最近几年,由于大学扩招,中国大学生人数迅速上升,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严重社会问题。虽然大学生比农民工具有更高的知识,人力资本价值等等,但同样是供过于求,使得市场的供求成为了工资的主要决定作用。所以虽然随着劳动生产率(内在要素)的提高,中国劳动者工资水平的确有上升。但从实际劳动生产率来看工资水平增长的速度仍然落后于实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因为工资水平的上升受到大量劳动力闲置的制约,说明影响我国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3)工资在总生产占有较大的比重。因为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方面,它对商品的价格最 终对物价总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当企业增加产出量时,工资和其他投入要素的价格便会相应提高,从而带动单位劳动力成本和物价总水平的上涨,推动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又推动物价上涨的螺旋式上升。这说明物价水平是工资水平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2. 补偿性工资理论是否有现实意义?(简答)

有。

首先,差别补偿性工资的两个重要效果是:第一,该工资可以吸引人们来完成令人不愉快的工作。接受这些令人不愉快工作的个人通常是那些可以按照最低成本完成这些工作的人。第二,运用差别补偿性工资吸引职员从事令人不快的工作提高了人工成本,雇主可以通过改善环境来降低人工成本。

其次,从制度设计上来说,补偿性工资理论为薪酬设计中环境工资和津贴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3.试述效率工资理论的要点(简答)

七章

1.怎样理解前市场差别和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关系?(简答)

前市场差别发生于人们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之前,而劳动力市场歧视则发生于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前市场差别和劳动力市场歧视对劳动力市场的状况都会产生影响。前市场差别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社会使得有些成员只能接受较少的教育或者得到较差的健康照顾等等。劳动力市场歧视则是指在现行劳动力市场上一切经济方面都相同的个人之见的报

酬差别。这些人具有相同生产率,只是在一切非经济的个人特征上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了他们获得同等报酬或获取同等就业机会。

关系:前市场差别和劳动力市场歧视对劳动力市场的状况都会产生影响。由于具有某一标志(如性别、年龄、民族等)的群体,平均生产率水平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在性质上可以归结为前市场差别;如果生产率水平相同,仅仅由于某一标志(如性别、年龄、民族等)而产生的报酬或工作机会上的差异,可以作为劳动力市场歧视的证据。

2.统计性歧视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会给相同素质的劳动力带来不同的待遇?(简答)

统计性歧视是指,当企业试图对这些求职者的潜在生产率进行估价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求职者所属的群体所具有的某些一般性信息来帮助自己完成这一工作。如果这些群体特征成为企业雇佣决策的组成要素,那么即使是在不存在个人偏见的情况下,统计性歧视也有可能会出现。

由于统计性歧视的存在,雇主在评估求职者的潜在生产率时,会参考求职者所属的群体尽管他可能会引导雇主做出正确的雇佣决策,但也有可能把群体特征强加在那些虽然属于这一群体但其自身的群体特征并不十分明显的身上。这样,统计性歧视就会导致了在占优势的雇员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可衡生产率特征的情况下,导致雇主产生对前者的系统性偏好。此时,处于不同群体的相同素质的劳动力就收到了不同的待遇。

原因:如果根据求职者的个人特征(测试分数、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不能对其实际生产率做出完全预测,则企业在作出雇佣决策时将会同时利用求职者个人的资料及其所属群体的群体资料来作为决策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相同的可衡量性生产率特征的人可能因为所属群体不同而得到系统的不同对待。

3.非竞争性歧视模型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简答)

1拥挤效应。

即在某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需求相对应的劳动力供给过多,即所谓过于拥挤,使工资率过低的一种现象。拥挤效应,来源于职业隔离,而职业隔离则来自雇主的偏见和歧视。

2双重劳动力市场。

即将劳动力市场看成是被隔离的两大非竞争性部门:主要部门和从属部门。主要部门提供相对较高的工资率、较为稳定的就业、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发展机会。而从属部门则相反。大部分弱势就业群体成员都是在从属部门中就业的,而这导致了一种长期延续下来的对他们的歧视。究其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资本家将劳动者分离开来以防止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一种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力量。而新古典理论认为是由于对不同类型的工人进行监督时所付出的成本差别造成的。

3与搜寻成本有关的买方独家垄断。

所有的雇员都存在寻找工作的成本,由于歧视性雇主的存在,某一群体被迫承担较高搜寻成本,这会导致其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边际费用曲线更为陡直,进一步导致他们的“工作匹配”质量更差,因而工资往往要更低。

4串谋行为。

雇主们彼此联合起来,合谋对某些劳动力群体进行压制,从而制造一种被压制群体不得不接受买房独家垄断工资的局面。资本所有者是歧视的受益者,而被压制群体都是歧视的受

害者。

八章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资差距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2.国内外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有哪些


相关文章

  •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本质上不相容
  • 陈朝文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改革,经济体制方面,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就是改革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为社会主义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只不过是姓"社"的市场经济体制,给全党全国下发了整个改革纲领性的文件--& ...查看


  •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根据
  • 作者:王道臣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5年04期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有其客观必然性,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论述.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在社会主义阶段仍然存在: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查看


  • 论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存在条件和社会性质
  • 作者:胡炳麟 理论学习月刊 1997年02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还会存在劳动力市场?它和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有什么本质区别?这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一.典型形态的社会主义不存在劳动力市场 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 ...查看


  • 公务员考试经济学考查知识要点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主要特征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思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等理论的科学成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政治经济学作了根本的改造: (1)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 ...查看


  • 马哲复习资料完整版本
  • 马哲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1.5') (经济学部分) 1. 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 2.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3.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能在流通中购买到劳动力 或者题目为货币转化为 ...查看


  • 所有制.所有权.产权与股份制 马克思主义评论论坛
  • 所有制.所有权.产权与股份制 -经济学家智效和访谈 曹 雷 曹雷(以下简称曹):智教授,您曾长期任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和马列主义研究所所长,现在仍担任国家社科基金理论经济学学科组成员,一直从事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教学和研究,包括指导 ...查看


  • 政治经济学概念大全1
  • 政治经济学概念大全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逻辑要点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一个基础.一个关系.一个中心.一个矛盾.一个结论.一个基础就是以 ...查看


  •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立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基本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的内容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 ...查看


  • 政治经济学 知识点(纯手打)
  • 导论 政治经济学述要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经济的含义 ● 经济活动,生产.分配.交换或消费活动. ● 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总称. ● 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经济基础 ● 节约 二.经济思想的产生 ● 人类经济活动促进各种经济思想的 ...查看


  • 自考政治经济学de重点
  • 1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经济学和政治学 1经济学是在希腊奴隶社会时出现, 2政治经济学一词17世纪初出现,中叶作为独立学科产生 3古典政---代表人物:英国威廉.配第创始,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完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