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类文章如何写成功

记叙类文章如何写成功

记叙类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看该文能否以情动人,“感人”是这类文章的生命。可是在写作训练中,不少同学着眼点不是如何用“情”去感动别人,而是想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完完整整地告诉别人。结果,即使题材很好,但文章仍写得平平淡淡,甚至变成是流水账。

记叙类文章要想写得感人,关键有三点:

(1)感悟积累生活中让人感动的事,写好“感动点”;(2)灵活运用多种手法;

(3)语言要生动形象

1、感悟积累生活中让人感动的事

我们都是凡人,一生中很少遇到有关生死抉择、灵魂拷问的大事。面对“三点一线”的生活,不少同学总是苦苦的询问:我们的生活这样平常,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可写呢?其实,平凡的生活中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凡人身上也有感人的行为,关键是你能否用心灵去仔细感受。

当代中学生受时代大潮的影响以及是独生子女的特殊现状,他们敏感的心灵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浅显地感受生活。不少同学知道自己的生日,却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凡事为自己考虑的多,为别人考虑的少。正是把心灵囿于“自我”的小圈子,因而忽略了生活中许多感人的事。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在车站临别给儿子买橘子,这是一件看来很平常的小事,可是却让作者、读者感动得泪水涟涟,为什么呢?抛开个人的小圈子,从父亲的角度试想一下,他生活中有那么多不如意的事情,可是却把它抛在一边,为远行的儿子送行,并且想得那么周到——为“我”买橘子。他那么大岁数,身体又胖,长袍马褂的,月台又高,爬上爬下多不容易,可是为了孩子,他那样费力地做了,这就是作为父亲的无私的爱啊。想到这一切,你的内心能不感动吗?

如果你从别人的角度体味一下,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原来隐藏着那么多感人的东西,那么多可写入作文的东西。不知你是否注意到父母每天那忙碌的身影,是否注意到他们那疲惫憔悴的眼神。寒夜苦读,那一声提醒你早点休息的话语是否让你心动?那一杯热茶是否给你孤军奋战的心灵增添了暖意?《项脊轩志》中母亲深夜以指扣门的询问:“儿寒乎?欲食乎?”不也让作者、读者感动不已吗? 生活是平淡的,但是如果你用心去体味,就会发现平淡的生活中蕴藏着无数朴素的真理,无数感人的事迹。只要我们注意培养自己敏感的心灵,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并且养成随时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形成文字的习惯,你就能更深切地体验人生的滋味。有了这样的训练,我发现我的学生不再对父母周末送衣送饭熟视无睹,不再在家信中仅仅要钱,他们学会了体谅别人,关心别人。要想

感动别人,你首先必须感动自己。有了这样浓浓的深情,怎么会没有素材可写,怎么会写得不感人呢?当然也有不少同学下笔写文时,常常禁不住哭了,这正是他们由于平时注意感情积累,此时往事一下子涌上心头的结果。在写作训练时,我们常常可以运用“逼问”的方式“逼”着自己把“感动点”写得详细一些,把“感动点”扩展开,写得丰满一些。比如:你好,好在哪里?为什么说它好?

2、灵活运用多种手法

有了让人感动的素材,有了“感动点”,这只是写好记叙类文章的第一步。第二是怎么样来写好它。比如我们在事情叙述到感人处时,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细写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写出一个精彩的片段来。《背影》中写父亲上下月台,写得多么细腻!一下,一上,再一下,一上,不厌其烦地写。特别是爬“那边月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倾斜,显出努力的样子”写得多么细!这些精彩的片段就是文章的“感动点”。 当然也可以通过场面描写来衬托自己的感情,或借景抒情,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也可以运用比喻、排比、通感等手法,巧用修辞。我们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在这种地方写得不细,感人的事情写得不感人。要改掉这种毛病,就要意识到“感动点”是全文的重点所在,是文章成败的关键。

3、记叙类文体的写作有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语言要生动形象。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下面谈一些方法。

用意象化的语言陈述事实,描绘人物和景物。借助鲜明生动的画面表达思想和盛情。

我们比较下面几组句子:

①一缕阳光刺破了黑暗,于是缝隙里便有了新鲜与活力。

②朝阳照耀的地方充满生机。

①我曾经流浪在一个听不见风声,沐不着云雨的角落,以为在天与地之间,只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就够了,于是拒绝了阳光。

②我因为拒绝别人的劝告,曾经一个人出走在外,蹲在一个无人知道的角落。 ①爷爷用宽阔的肩膀和晶莹的汗滴硬是供爸爸读完初中。

②爷爷用坚定的意志和辛勤的劳动硬是供爸爸读完初中。

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直白的陈述(②句) 虽然说清了事实,但枯燥乏味;而形象的语言(①句) 不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在陈述事实时,带给人丰富的情绪体验和思想启迪,意蕴深邃。记叙类文体的写作要力避直白的陈述,尽量借助形象的事物或情景去表达,这样会形象生动,让人感受鲜明。我们把这种

高度形象化的语言称之为意象化语言。

下面我们看一学生修改前的作文片段:

我又来复读了,昔日的同伴已走进自己理想的大学,而我仍原地徘徊。我心中充满悔恨,整天抱怨自己不幸,提不起精神。回到家,爸爸、妈妈也不敢招惹我,生怕伤我心。

修改后的作文片段:

我又来复读了,昔日的同伴已走进自己理想的大学。我仿佛能看得见他们正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在博学多才的教授带领下,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我仿佛能看得见他们晚饭后徜徉于校园林荫道,笑容在夕阳下是那么灿烂;我更能想象得到,他们在图书馆排排书架前挑选书报时是多么惬意„„而我呢,仍在原地徘徊。回到家,以往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也不能让我动情,电视正在播放奥运火炬手激情传递火炬,但激情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爸爸、妈妈说话也小心翼翼,生怕不慎触痛心情不好的我。

比较中不难看出,修改前的片段对自己高考失利的痛苦表现得不到位,语言苍白。修改后的片段运用了想象、衬托,排比等手法,一个身处痛苦之中的高考失利者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再如:那夜,我梦见母亲。母亲在地里辛苦地干着活,又见她抬头望天,母亲在喃喃说着什么。

家、炊烟,仰望与原野同样辽阔的天极。碧海青空中,有一只风筝如鲸,载浮载沉。母亲手中紧握住那线绕子,线绕子缠绕的是她白发丝丝啊。顷刻,大风起兮,炊烟散逝,落日没地,小道隐迹,远处坠入苍茫,而风声也淹过了母亲的话语„„ 同学们只要留心,平时阅读时多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细心琢磨其妙处,并在写作时灵活运用,就能妙笔生花,写出生动而有文采的文章。

记叙类文章如何写成功

记叙类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看该文能否以情动人,“感人”是这类文章的生命。可是在写作训练中,不少同学着眼点不是如何用“情”去感动别人,而是想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完完整整地告诉别人。结果,即使题材很好,但文章仍写得平平淡淡,甚至变成是流水账。

记叙类文章要想写得感人,关键有三点:

(1)感悟积累生活中让人感动的事,写好“感动点”;(2)灵活运用多种手法;

(3)语言要生动形象

1、感悟积累生活中让人感动的事

我们都是凡人,一生中很少遇到有关生死抉择、灵魂拷问的大事。面对“三点一线”的生活,不少同学总是苦苦的询问:我们的生活这样平常,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可写呢?其实,平凡的生活中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凡人身上也有感人的行为,关键是你能否用心灵去仔细感受。

当代中学生受时代大潮的影响以及是独生子女的特殊现状,他们敏感的心灵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浅显地感受生活。不少同学知道自己的生日,却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凡事为自己考虑的多,为别人考虑的少。正是把心灵囿于“自我”的小圈子,因而忽略了生活中许多感人的事。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在车站临别给儿子买橘子,这是一件看来很平常的小事,可是却让作者、读者感动得泪水涟涟,为什么呢?抛开个人的小圈子,从父亲的角度试想一下,他生活中有那么多不如意的事情,可是却把它抛在一边,为远行的儿子送行,并且想得那么周到——为“我”买橘子。他那么大岁数,身体又胖,长袍马褂的,月台又高,爬上爬下多不容易,可是为了孩子,他那样费力地做了,这就是作为父亲的无私的爱啊。想到这一切,你的内心能不感动吗?

如果你从别人的角度体味一下,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原来隐藏着那么多感人的东西,那么多可写入作文的东西。不知你是否注意到父母每天那忙碌的身影,是否注意到他们那疲惫憔悴的眼神。寒夜苦读,那一声提醒你早点休息的话语是否让你心动?那一杯热茶是否给你孤军奋战的心灵增添了暖意?《项脊轩志》中母亲深夜以指扣门的询问:“儿寒乎?欲食乎?”不也让作者、读者感动不已吗? 生活是平淡的,但是如果你用心去体味,就会发现平淡的生活中蕴藏着无数朴素的真理,无数感人的事迹。只要我们注意培养自己敏感的心灵,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并且养成随时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形成文字的习惯,你就能更深切地体验人生的滋味。有了这样的训练,我发现我的学生不再对父母周末送衣送饭熟视无睹,不再在家信中仅仅要钱,他们学会了体谅别人,关心别人。要想

感动别人,你首先必须感动自己。有了这样浓浓的深情,怎么会没有素材可写,怎么会写得不感人呢?当然也有不少同学下笔写文时,常常禁不住哭了,这正是他们由于平时注意感情积累,此时往事一下子涌上心头的结果。在写作训练时,我们常常可以运用“逼问”的方式“逼”着自己把“感动点”写得详细一些,把“感动点”扩展开,写得丰满一些。比如:你好,好在哪里?为什么说它好?

2、灵活运用多种手法

有了让人感动的素材,有了“感动点”,这只是写好记叙类文章的第一步。第二是怎么样来写好它。比如我们在事情叙述到感人处时,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细写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写出一个精彩的片段来。《背影》中写父亲上下月台,写得多么细腻!一下,一上,再一下,一上,不厌其烦地写。特别是爬“那边月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倾斜,显出努力的样子”写得多么细!这些精彩的片段就是文章的“感动点”。 当然也可以通过场面描写来衬托自己的感情,或借景抒情,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也可以运用比喻、排比、通感等手法,巧用修辞。我们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在这种地方写得不细,感人的事情写得不感人。要改掉这种毛病,就要意识到“感动点”是全文的重点所在,是文章成败的关键。

3、记叙类文体的写作有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语言要生动形象。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下面谈一些方法。

用意象化的语言陈述事实,描绘人物和景物。借助鲜明生动的画面表达思想和盛情。

我们比较下面几组句子:

①一缕阳光刺破了黑暗,于是缝隙里便有了新鲜与活力。

②朝阳照耀的地方充满生机。

①我曾经流浪在一个听不见风声,沐不着云雨的角落,以为在天与地之间,只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就够了,于是拒绝了阳光。

②我因为拒绝别人的劝告,曾经一个人出走在外,蹲在一个无人知道的角落。 ①爷爷用宽阔的肩膀和晶莹的汗滴硬是供爸爸读完初中。

②爷爷用坚定的意志和辛勤的劳动硬是供爸爸读完初中。

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直白的陈述(②句) 虽然说清了事实,但枯燥乏味;而形象的语言(①句) 不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在陈述事实时,带给人丰富的情绪体验和思想启迪,意蕴深邃。记叙类文体的写作要力避直白的陈述,尽量借助形象的事物或情景去表达,这样会形象生动,让人感受鲜明。我们把这种

高度形象化的语言称之为意象化语言。

下面我们看一学生修改前的作文片段:

我又来复读了,昔日的同伴已走进自己理想的大学,而我仍原地徘徊。我心中充满悔恨,整天抱怨自己不幸,提不起精神。回到家,爸爸、妈妈也不敢招惹我,生怕伤我心。

修改后的作文片段:

我又来复读了,昔日的同伴已走进自己理想的大学。我仿佛能看得见他们正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在博学多才的教授带领下,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我仿佛能看得见他们晚饭后徜徉于校园林荫道,笑容在夕阳下是那么灿烂;我更能想象得到,他们在图书馆排排书架前挑选书报时是多么惬意„„而我呢,仍在原地徘徊。回到家,以往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也不能让我动情,电视正在播放奥运火炬手激情传递火炬,但激情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爸爸、妈妈说话也小心翼翼,生怕不慎触痛心情不好的我。

比较中不难看出,修改前的片段对自己高考失利的痛苦表现得不到位,语言苍白。修改后的片段运用了想象、衬托,排比等手法,一个身处痛苦之中的高考失利者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再如:那夜,我梦见母亲。母亲在地里辛苦地干着活,又见她抬头望天,母亲在喃喃说着什么。

家、炊烟,仰望与原野同样辽阔的天极。碧海青空中,有一只风筝如鲸,载浮载沉。母亲手中紧握住那线绕子,线绕子缠绕的是她白发丝丝啊。顷刻,大风起兮,炊烟散逝,落日没地,小道隐迹,远处坠入苍茫,而风声也淹过了母亲的话语„„ 同学们只要留心,平时阅读时多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细心琢磨其妙处,并在写作时灵活运用,就能妙笔生花,写出生动而有文采的文章。


相关文章

  • 如何写好读后感作文
  •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 ...查看


  • 审题的方法
  • 快速作文审题的五种方法 (2009-03-03 10:32:48) 转载 标 签: 教 育 ▼ 分类:教学 快速作文的特点是一个"快"字,它要求迅速准确地审题立意,快速高速地构思成文.因此,作为作文第一步的审题就显得尤为 ...查看


  • 阅读与写作教案4
  • 小学阅读与写作教案(四) 作文中如何审题 教学目的:学会常见作文的审题. 教学重点:掌握作文的审题步骤,掌握技巧. 教时:两课时 题目是文章的材料和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是文章的"眉目"是文章的"眼睛" ...查看


  • 九年级作文强化训练题目
  • 九年级作文强化训练 命题作文 一.请以"有你陪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本文题中的"你",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个人& ...查看


  • 2012年九年级语文作文强化训练题目
  • 2012年九年级语文作文强化训练 一.请以"有你陪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本文题中的"你",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个 ...查看


  • 2012年九年级语文作文强化训练题目 1
  • 2011年九年级语文作文强化训练 一.请以"有你陪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本文题中的"你",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个 ...查看


  • 作文辅导资料
  • 作文辅导资料 谭学良 作文的审题技巧 在写作时,首先面临的就是审题的问题,审题是作文过程的第一步,这一步工作的好坏,将决定全篇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按正确方向展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作文时由于审题不慎而造成文不对题的情况屡见不鲜. ...查看


  • 读书手抄报:如何写好读后感
  •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 ...查看


  • 读书手抄报资料:如何写好读后感
  •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