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标志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了解标志的意义、特点、分类等基本知识,
学习标志设计的创作方法;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为班级、学校活动设计标志,让学
生体验标志的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
3、情感目标: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
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识别各种标志,特别是环境中的公共标志;了解标志的基本分类和基本特征;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立足校园,尝试标志设计。。
教学难点 :标志设计的构思创意。形式美的运用。
教学过程 :
一、导入:(课
件展示标志图片)
请同学们看到屏
幕上显示的图片
告诉老师,生活
中你们有没有见
1
过这样的图形?(见过)这些图形是什么呢?(安全标志、警示标
志、路标、商标„„)同学们说的都没错!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标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出示课题)
二、讲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标志(出示标志的定义)标志是以特殊的图形或文字组成并表达一定的含义的视觉语言,它在生活中起着识别、示意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1、引导学生看大屏幕,初步了解标志。(演示教学课件)
2、看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标志是不可缺少的。(通过探究学习,明确标志的特点。) 课件展示交通标志
1、交通标志外形的含义
方形——提示
圆形——表示指令
三角形——警告
2、交通标志颜色的含义
红色与白色、红边在圆形牌面上使用——禁止信息
黄色和黑色在三角形牌面上使用——注意危险信息
蓝色和白色在圆形牌面上使用——指示信息
绿色和白色在方形牌面上使用——提示信息
2
相比之下,标志很容易让人记住,比较易于让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学历的人识别。
标志的特点直观性和国际通用性
3、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标志?没有行吗?为什么?
标志有什么作用?(请同学说一说)起着识别、示意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它通过精炼的艺术形象,使人一目了然。(明确标志的作用。)
4、标志的种类
下面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标志可分为哪些种类?每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标志的类别繁多,使用广泛。可以从形式和功能上分类
(1) 功能分类
例如:
A 、公共标志 指示人们注意安全的安全标志;标明街道的路标等。用于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的称交通标志;
B 、校徽 用于国家标志的国徽、国旗。学校的校徽,少先队的星星火炬。
3
C 、商标 用于商品上标志称商标,如李宁牌商标、奥迪轿车标志;
D 、企事业单位标志 用于各行业、机关等职能部门的专业标志,如公路局的标志、中国铁路的标志、公安机关的标志、红十字的卫生标志等;
E 、节庆标志 用于会议上标志,如奥运会标志,我国政治协商会议标志;此外,标志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多样化,如体育运动标志、电视台标志、网站标志等等。
(2)形式分类
(汉字型,字母型)如可口可乐标志、
(具象型、抽象型)如奥运五环标志,农业银行标志、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志等等。
(综合型)例如:、中国铁路的" 工人" 标志、中国工商银行标志、吉林电视台标志等等。
5、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以二实校徽标志为例,讲解标志的制作过程。
6、班徽设计创意欣赏
四、作业 要求:
设计具有本班特色班徽标志。要求:形象鲜明,传递信息准确、
4
独特、美观。
五、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轻音乐和播放课件班徽图例欣赏)
重点: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如:怎样将语言概括地用符号来表现,怎样表达得明确,又有独特的形象。发现有独特设计的作业 可以展示给大家,以便同学之间互相沟通信息,互相启发。
六、课堂小结:(互相欣赏作品,推选优秀作品。)
展示设计较好的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标志,当你看到标志时,你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吗?
七、拓展(了解标志的历史,增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意识。)
标志不是现在才有的,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那时候不叫标志叫图腾。你看这是原始图腾,已经符合了标志的特点了。其实标志的知识很多,我们一节课讲不完,你可以用老师教你的方法去分析标志,争取设计出更好的标志。
课后反思:设计类的课时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在教学中老师只需要和孩子们一起探讨设计理念,不用去更多讲述,限制孩子们的思
维,让他们大胆的创作发挥,一定能创作出更多令你想不到的作品。
5
大师画我也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大师作品,让学生了解著名画家毕加索和凡高的绘画风格,并通过学习欣赏进行创作。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又一种认识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喜爱绘画艺术。
教学重点:
欣赏大师作品,学习其绘画风格。
教学难点:
绘画风格的根据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欢迎同学们步入老师创意美术课堂。首先我们来做个“抢答游戏”
谁能快速找出大师梵高的作品?谁来介绍一下大师梵高?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维:回顾上一节第16课《画家梵高》谁来给我们简要的概括一下画家梵高?
6
(梵高:荷兰画家,37岁结束他坎坷的一生。从事绘画近十年的时间却取得巨大的成就,成为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是荷兰继伦勃朗之后最伟大的画家。) 导出课题:大师画
1、欣赏大师梵高作品:
《星月夜》和《麦田上的乌鸦群》
提问:凡高作品中的线条给你什
么样的感觉?
生:旋转、
流动
提问:和你
自己心目中
的夜空一样吗?你印象当中的夜空是什么样子的?
生:梦幻、宁静
梵高绘画中线条表现方法适合表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哪些事物吗?比如:烟火、风吹柳条、流水等等。
总结:色彩对比强烈、有变化、有秩序的笔触表现出梵高内心世界的夜空。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7
请学生打开书34页再次了解学生模仿大师梵高艺术语言的作品。猜一猜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不同艺术风格的艺术大师他是谁呢?毕加索
提问:你对毕加索作品了解多少?有什么感受?
生:可笑、奇怪
教师简介毕加索:毕加索是20世纪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大师。在他很早以前也遵循写实风格后来经过他的思考:根据物象的特征、特点,不断尝试新的画法。最后形成独特的“立体派”风格。他的作品以及他对艺术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得到人们一致认同的。也正是因此,毕加索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视频动画展示毕加索新观察、表现的方式
2、游戏:眼力大比拼
小组探究:毕加索画中人物
的各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
观察的?
对照小模特不同角度找出
《多拉 玛尔肖像》这幅作
品中的人物哪些是正面、半
侧面、全侧面。了解毕加索
8
将不同角度的形象感受融在一幅画中这叫多视角观察。
总结:大师梵高和毕加索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梵高画出的星星好像在天空中旋转留下一条轨迹;毕加索从多视角观察人物,把几次观察的结果画在一幅画上。他们的画给人以神奇和力量,丰富想象。(我也想尝试一下导出课题下一部分:我也画)、
6、教师范画:(1)指名写生模特 (2) 教师示范
欣赏:小大师作品
7、学生创作:
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你一定有新的想法,请你学着用凡·高或毕加索的表现方法画一幅画。
(1)提出创作要求(2)学生完成创作 (3)小组自评推荐
8、作品展示、评价:
(1)学生自评 (2)学生互评(3)师评
六、拓展延伸:
通过欣赏我国本民族绘画大师徐悲鸿《奔马》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
9
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画的奔马、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积极精神。几乎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懂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并鼓励学生在。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二十一世纪不缺乏人才,缺乏的是创新型人才。课后去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同时用心去体会它们的美。
课后反思:做为老师,我们应该更多的思考在教学中教给他们基本技法的同时并保持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于新一代美术人才培养致观重要。本课教学中我就发现,之前对孩子造型,构图,色彩等技法上的东西干涉太多,导致孩子们在此课在型的把握和创作不够新颖大胆,被常规的形式束缚太多,我想这是我教育的失败,我应进行思考改进了。
10
生命之源——水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知识,以及水对人类的作用,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 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服务生活的能力。
2、在参与制作节水、爱水的板报中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收获 劳动的喜悦,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了解水对人类生活对重要利用宣传栏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 利用美术服务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宣传栏的装饰设计方法。
导入:今天我想和大家重新认识一个字
“活”。同学们都会读,会写,会组词,
懂意思。但它还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大
家看(擦去三点水)变成什么字啦?这个
字的意思就是舌头遇到水,就活了,奄奄一息的人,喝到水,活了。在看(舌字分开写)千口,我觉得可以解释成世间所有生物,没有水,也是活不了的。所以,我们的祖先早就告诉我们,水,是生命之源。没错,现在各国宇宙科学家在外太空寻找生命迹象每一依据也就是寻找水的迹象,有水才可能有生命。
讨论,观看图片,引发孩子们的共鸣。
1、 同学们,你们有过缺水的经历吗?或者看到过缺水地区
的情景吗?
2、 咱们这些经历都不算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看这
些触目惊心的图片吧。
看,我们自己的生活垃圾已经严重污染了水体。
之
前偌大一个水坝,现在在等一瓢之水
看着眼前的一片枯禾,万念俱灰,欲哭无泪。
孤零零的我,还能活几天?
当我们在家冲热水澡的时候,
他们还在找水
我们喝着珍茗金龙,他们却将
这碗浑浊的水视为珍宝。。。。。
鱼水之情,没有了你,让我怎么活?
一、 孩子们,这就是将来我们有可能面临的状况,我们的水并不
多。(让孩子说一说所查资料)不信大家看: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该怎么办?
(除了节约用水之外,我要呼吁同学们,咱们们做一张手抄报,做个小小节水宣传员,好吗?)
有谁知道,什么是手抄报?(自己设计,用手写,手画的小报)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做好手抄报:
1:组成要素(主标题,板块标题,,版块内容,插图,装饰花边) 注意事项:和主题相关的内容,板块分明、插图应该和内容相符、主,副标题字号不一样
刚才我们解了手抄报的制作要领,现在老师就请大家同桌合作完成今天的作业。
作业要求:1、讨论板块内容、确定主标题和板块标题(讨论后回答)。
2、合作进行构图,设计。
课后反思:本课是人文教育的领域,重点在通过对全球水资源基本概况的了解和通过图片资料对缺水后果的了解,唤起孩子们的
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我发现,这种类型的课我们可以在孩子情感引导方面多下功夫,准备足够的资料唤起孩子们的共鸣,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我想这就基本达到本课目的了。至于手抄报的制作方法,经行粗讲足矣,我很相信四年级孩子们的自学能力。
《艳丽的大公鸡》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的范畴,旨在通过本课的学
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冷暖色,感受以冷暖色对比为主要表现方法的作品所产生的特有美感,并且学习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作品,科学的认识、理解色彩现象,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同学们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及
冷暖色在创作中的运用。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谜语导入(头上顶着大红冠,
身穿五彩花花衣,每天早晨要歌
唱,人人听了忙穿衣)。
2、欣赏课本作品《金鸡展翅》
师:这张大公鸡画得真好看,为
什么画得这么好看呢?
3、师生互动
师:画面中都有哪些色彩?你能从老师手中的色相环中找到它们吗? 师:如果让大家把老师手中的色相环中的颜色分成两组,你们可以分成哪两组?(红橙黄与蓝绿紫各成一组)
师:你对这两组颜色分别有什么感受?
生:。。。。。。
通常,颜色的冷暖,主要指的是人们看到某些颜色是产生的不
同的心理感觉。红橙黄色可以让人感觉温暖。蓝绿紫的色彩让人感到凉爽、寒冷。而如果我们将冷暖色同时放在一个画面里,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冷暖色,并且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画劳动人民的好朋友大公鸡。
板书:艳丽的大公鸡
(二)、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
师:大家知道颜色为什么会让人有冷暖的区别吗?
冷暖色是把温度的感觉同色彩的感觉联系在一起,是视觉和心理相互体验、相互关联的一种感受。
红橙黄色可以让人联想到太阳、节日、红旗,让人感到热烈、欢快、兴奋、温暖。
蓝绿紫色让人联想到大海、蓝天、森林、夜晚,让人感到凉爽、寒冷。
2、补充知识
师: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当人们置身于冷色的环境中时,心情会变得平静,血压、体温等都会保持在比较正常的状况,而且相对文静的人性格活泼的人更喜欢暖色,暖色有让人兴奋,温暖的作用。
3、分析思考
师:通过刚才学到的知识,想象一下如果这只大公鸡全部用冷色或者暖色来涂色和书上这只用冷暖色对比完成的画面给人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冷暖色对比使画面显得非常鲜艳,给人带来更加热烈、欢快、兴奋的感觉。其中像红绿、黄紫、蓝橙对比最强烈。)
4、欣赏书中作品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在欣赏的同时带着这样几个问题。1、作品中,哪些部位颜色用得最有规律?2、那些颜色用得随意性较强? 3、讲一讲你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喜欢它?
(三)、提出质疑
如果你来画一幅艳丽的大公鸡
的画,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
么?
师:(板演)大公鸡的基本状
况(几何型构成),强调大公
鸡的几个特点部位(高昂的头
部、粗壮的爪子,翘起的尾巴)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请你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只色彩艳丽的大公鸡。 注:为了让你的大公鸡脱颖而出,在涂色时可以运用规律性也可以运用随意性,在装饰上可以大胆夸张,也可以精美细致。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添加背景。
(五)、展示交流: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评价作业。
(六)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都比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和鼓励
为主,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例如我在示范大公鸡的画法时启发学生大公鸡都有哪些部位以及在我巡回指导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问我
“可不可以这?”“需不需要勾边的?”等问题时,我都肯定的鼓励了他们,尊重他们的想法。
生活中的标志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了解标志的意义、特点、分类等基本知识,
学习标志设计的创作方法;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为班级、学校活动设计标志,让学
生体验标志的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
3、情感目标: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
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识别各种标志,特别是环境中的公共标志;了解标志的基本分类和基本特征;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立足校园,尝试标志设计。。
教学难点 :标志设计的构思创意。形式美的运用。
教学过程 :
一、导入:(课
件展示标志图片)
请同学们看到屏
幕上显示的图片
告诉老师,生活
中你们有没有见
1
过这样的图形?(见过)这些图形是什么呢?(安全标志、警示标
志、路标、商标„„)同学们说的都没错!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标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出示课题)
二、讲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标志(出示标志的定义)标志是以特殊的图形或文字组成并表达一定的含义的视觉语言,它在生活中起着识别、示意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1、引导学生看大屏幕,初步了解标志。(演示教学课件)
2、看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标志是不可缺少的。(通过探究学习,明确标志的特点。) 课件展示交通标志
1、交通标志外形的含义
方形——提示
圆形——表示指令
三角形——警告
2、交通标志颜色的含义
红色与白色、红边在圆形牌面上使用——禁止信息
黄色和黑色在三角形牌面上使用——注意危险信息
蓝色和白色在圆形牌面上使用——指示信息
绿色和白色在方形牌面上使用——提示信息
2
相比之下,标志很容易让人记住,比较易于让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学历的人识别。
标志的特点直观性和国际通用性
3、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标志?没有行吗?为什么?
标志有什么作用?(请同学说一说)起着识别、示意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它通过精炼的艺术形象,使人一目了然。(明确标志的作用。)
4、标志的种类
下面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标志可分为哪些种类?每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标志的类别繁多,使用广泛。可以从形式和功能上分类
(1) 功能分类
例如:
A 、公共标志 指示人们注意安全的安全标志;标明街道的路标等。用于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的称交通标志;
B 、校徽 用于国家标志的国徽、国旗。学校的校徽,少先队的星星火炬。
3
C 、商标 用于商品上标志称商标,如李宁牌商标、奥迪轿车标志;
D 、企事业单位标志 用于各行业、机关等职能部门的专业标志,如公路局的标志、中国铁路的标志、公安机关的标志、红十字的卫生标志等;
E 、节庆标志 用于会议上标志,如奥运会标志,我国政治协商会议标志;此外,标志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多样化,如体育运动标志、电视台标志、网站标志等等。
(2)形式分类
(汉字型,字母型)如可口可乐标志、
(具象型、抽象型)如奥运五环标志,农业银行标志、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志等等。
(综合型)例如:、中国铁路的" 工人" 标志、中国工商银行标志、吉林电视台标志等等。
5、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以二实校徽标志为例,讲解标志的制作过程。
6、班徽设计创意欣赏
四、作业 要求:
设计具有本班特色班徽标志。要求:形象鲜明,传递信息准确、
4
独特、美观。
五、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轻音乐和播放课件班徽图例欣赏)
重点: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如:怎样将语言概括地用符号来表现,怎样表达得明确,又有独特的形象。发现有独特设计的作业 可以展示给大家,以便同学之间互相沟通信息,互相启发。
六、课堂小结:(互相欣赏作品,推选优秀作品。)
展示设计较好的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标志,当你看到标志时,你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吗?
七、拓展(了解标志的历史,增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意识。)
标志不是现在才有的,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那时候不叫标志叫图腾。你看这是原始图腾,已经符合了标志的特点了。其实标志的知识很多,我们一节课讲不完,你可以用老师教你的方法去分析标志,争取设计出更好的标志。
课后反思:设计类的课时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在教学中老师只需要和孩子们一起探讨设计理念,不用去更多讲述,限制孩子们的思
维,让他们大胆的创作发挥,一定能创作出更多令你想不到的作品。
5
大师画我也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大师作品,让学生了解著名画家毕加索和凡高的绘画风格,并通过学习欣赏进行创作。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又一种认识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喜爱绘画艺术。
教学重点:
欣赏大师作品,学习其绘画风格。
教学难点:
绘画风格的根据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欢迎同学们步入老师创意美术课堂。首先我们来做个“抢答游戏”
谁能快速找出大师梵高的作品?谁来介绍一下大师梵高?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维:回顾上一节第16课《画家梵高》谁来给我们简要的概括一下画家梵高?
6
(梵高:荷兰画家,37岁结束他坎坷的一生。从事绘画近十年的时间却取得巨大的成就,成为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是荷兰继伦勃朗之后最伟大的画家。) 导出课题:大师画
1、欣赏大师梵高作品:
《星月夜》和《麦田上的乌鸦群》
提问:凡高作品中的线条给你什
么样的感觉?
生:旋转、
流动
提问:和你
自己心目中
的夜空一样吗?你印象当中的夜空是什么样子的?
生:梦幻、宁静
梵高绘画中线条表现方法适合表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哪些事物吗?比如:烟火、风吹柳条、流水等等。
总结:色彩对比强烈、有变化、有秩序的笔触表现出梵高内心世界的夜空。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7
请学生打开书34页再次了解学生模仿大师梵高艺术语言的作品。猜一猜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不同艺术风格的艺术大师他是谁呢?毕加索
提问:你对毕加索作品了解多少?有什么感受?
生:可笑、奇怪
教师简介毕加索:毕加索是20世纪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大师。在他很早以前也遵循写实风格后来经过他的思考:根据物象的特征、特点,不断尝试新的画法。最后形成独特的“立体派”风格。他的作品以及他对艺术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得到人们一致认同的。也正是因此,毕加索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视频动画展示毕加索新观察、表现的方式
2、游戏:眼力大比拼
小组探究:毕加索画中人物
的各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
观察的?
对照小模特不同角度找出
《多拉 玛尔肖像》这幅作
品中的人物哪些是正面、半
侧面、全侧面。了解毕加索
8
将不同角度的形象感受融在一幅画中这叫多视角观察。
总结:大师梵高和毕加索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梵高画出的星星好像在天空中旋转留下一条轨迹;毕加索从多视角观察人物,把几次观察的结果画在一幅画上。他们的画给人以神奇和力量,丰富想象。(我也想尝试一下导出课题下一部分:我也画)、
6、教师范画:(1)指名写生模特 (2) 教师示范
欣赏:小大师作品
7、学生创作:
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你一定有新的想法,请你学着用凡·高或毕加索的表现方法画一幅画。
(1)提出创作要求(2)学生完成创作 (3)小组自评推荐
8、作品展示、评价:
(1)学生自评 (2)学生互评(3)师评
六、拓展延伸:
通过欣赏我国本民族绘画大师徐悲鸿《奔马》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
9
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画的奔马、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积极精神。几乎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懂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并鼓励学生在。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二十一世纪不缺乏人才,缺乏的是创新型人才。课后去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同时用心去体会它们的美。
课后反思:做为老师,我们应该更多的思考在教学中教给他们基本技法的同时并保持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于新一代美术人才培养致观重要。本课教学中我就发现,之前对孩子造型,构图,色彩等技法上的东西干涉太多,导致孩子们在此课在型的把握和创作不够新颖大胆,被常规的形式束缚太多,我想这是我教育的失败,我应进行思考改进了。
10
生命之源——水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知识,以及水对人类的作用,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 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服务生活的能力。
2、在参与制作节水、爱水的板报中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收获 劳动的喜悦,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了解水对人类生活对重要利用宣传栏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 利用美术服务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宣传栏的装饰设计方法。
导入:今天我想和大家重新认识一个字
“活”。同学们都会读,会写,会组词,
懂意思。但它还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大
家看(擦去三点水)变成什么字啦?这个
字的意思就是舌头遇到水,就活了,奄奄一息的人,喝到水,活了。在看(舌字分开写)千口,我觉得可以解释成世间所有生物,没有水,也是活不了的。所以,我们的祖先早就告诉我们,水,是生命之源。没错,现在各国宇宙科学家在外太空寻找生命迹象每一依据也就是寻找水的迹象,有水才可能有生命。
讨论,观看图片,引发孩子们的共鸣。
1、 同学们,你们有过缺水的经历吗?或者看到过缺水地区
的情景吗?
2、 咱们这些经历都不算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看这
些触目惊心的图片吧。
看,我们自己的生活垃圾已经严重污染了水体。
之
前偌大一个水坝,现在在等一瓢之水
看着眼前的一片枯禾,万念俱灰,欲哭无泪。
孤零零的我,还能活几天?
当我们在家冲热水澡的时候,
他们还在找水
我们喝着珍茗金龙,他们却将
这碗浑浊的水视为珍宝。。。。。
鱼水之情,没有了你,让我怎么活?
一、 孩子们,这就是将来我们有可能面临的状况,我们的水并不
多。(让孩子说一说所查资料)不信大家看: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该怎么办?
(除了节约用水之外,我要呼吁同学们,咱们们做一张手抄报,做个小小节水宣传员,好吗?)
有谁知道,什么是手抄报?(自己设计,用手写,手画的小报)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做好手抄报:
1:组成要素(主标题,板块标题,,版块内容,插图,装饰花边) 注意事项:和主题相关的内容,板块分明、插图应该和内容相符、主,副标题字号不一样
刚才我们解了手抄报的制作要领,现在老师就请大家同桌合作完成今天的作业。
作业要求:1、讨论板块内容、确定主标题和板块标题(讨论后回答)。
2、合作进行构图,设计。
课后反思:本课是人文教育的领域,重点在通过对全球水资源基本概况的了解和通过图片资料对缺水后果的了解,唤起孩子们的
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我发现,这种类型的课我们可以在孩子情感引导方面多下功夫,准备足够的资料唤起孩子们的共鸣,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我想这就基本达到本课目的了。至于手抄报的制作方法,经行粗讲足矣,我很相信四年级孩子们的自学能力。
《艳丽的大公鸡》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的范畴,旨在通过本课的学
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冷暖色,感受以冷暖色对比为主要表现方法的作品所产生的特有美感,并且学习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作品,科学的认识、理解色彩现象,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同学们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及
冷暖色在创作中的运用。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谜语导入(头上顶着大红冠,
身穿五彩花花衣,每天早晨要歌
唱,人人听了忙穿衣)。
2、欣赏课本作品《金鸡展翅》
师:这张大公鸡画得真好看,为
什么画得这么好看呢?
3、师生互动
师:画面中都有哪些色彩?你能从老师手中的色相环中找到它们吗? 师:如果让大家把老师手中的色相环中的颜色分成两组,你们可以分成哪两组?(红橙黄与蓝绿紫各成一组)
师:你对这两组颜色分别有什么感受?
生:。。。。。。
通常,颜色的冷暖,主要指的是人们看到某些颜色是产生的不
同的心理感觉。红橙黄色可以让人感觉温暖。蓝绿紫的色彩让人感到凉爽、寒冷。而如果我们将冷暖色同时放在一个画面里,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冷暖色,并且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画劳动人民的好朋友大公鸡。
板书:艳丽的大公鸡
(二)、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
师:大家知道颜色为什么会让人有冷暖的区别吗?
冷暖色是把温度的感觉同色彩的感觉联系在一起,是视觉和心理相互体验、相互关联的一种感受。
红橙黄色可以让人联想到太阳、节日、红旗,让人感到热烈、欢快、兴奋、温暖。
蓝绿紫色让人联想到大海、蓝天、森林、夜晚,让人感到凉爽、寒冷。
2、补充知识
师: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当人们置身于冷色的环境中时,心情会变得平静,血压、体温等都会保持在比较正常的状况,而且相对文静的人性格活泼的人更喜欢暖色,暖色有让人兴奋,温暖的作用。
3、分析思考
师:通过刚才学到的知识,想象一下如果这只大公鸡全部用冷色或者暖色来涂色和书上这只用冷暖色对比完成的画面给人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冷暖色对比使画面显得非常鲜艳,给人带来更加热烈、欢快、兴奋的感觉。其中像红绿、黄紫、蓝橙对比最强烈。)
4、欣赏书中作品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在欣赏的同时带着这样几个问题。1、作品中,哪些部位颜色用得最有规律?2、那些颜色用得随意性较强? 3、讲一讲你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喜欢它?
(三)、提出质疑
如果你来画一幅艳丽的大公鸡
的画,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
么?
师:(板演)大公鸡的基本状
况(几何型构成),强调大公
鸡的几个特点部位(高昂的头
部、粗壮的爪子,翘起的尾巴)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请你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只色彩艳丽的大公鸡。 注:为了让你的大公鸡脱颖而出,在涂色时可以运用规律性也可以运用随意性,在装饰上可以大胆夸张,也可以精美细致。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添加背景。
(五)、展示交流: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评价作业。
(六)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都比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和鼓励
为主,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例如我在示范大公鸡的画法时启发学生大公鸡都有哪些部位以及在我巡回指导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问我
“可不可以这?”“需不需要勾边的?”等问题时,我都肯定的鼓励了他们,尊重他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