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后现代主义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探究学习 >> 进修提高 >> 学习理论 >> [专题]后现代主义与语文教育 >> 正文 今天是: 2005年11月19日 星期六

  课程与后现代主义

课程与后现代主义

[ 作者:姜勇 蒋凯    转贴自:《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9日第8版    点击数:543    文章录入:孤岛 ]

课程与后现代主义

所谓后现代主义与课程在教育学研究中并没有显示和谐的关系。例如,1993年接受美国教育学会的委托由杰克逊(P.W.Jackson)编纂的《课程研究指南》这本巨著的庞大的索引中,找不到“后现代”的术语,便想起了以往10年间相关的课程研究的主要文献,言及后现代主义的文献只限于引用批判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谱系的一部分研究。

在这里,显示了作为大众文化而组织的学校文化的特征。以往后现代的话语置于重点的是建筑、美学、文学等清高的美学领域。这是因为,除了以大众消费社会为中心批判的鲍德里亚(J.Baudrillard)之外,对于大众文化的关注被束之高阁。况且,即便是鲍德里亚,对于学校文化的论述也没有超越“文化消费”的隐喻。

不过,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超越了话语层面的距离,可以说,急剧地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实践。对于支撑学校规范性的“现代主义”的根源性的怀疑,产生出“反现代”的意识。这种意识促进了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特别是在形式上业已实现了“现代化”的日本的学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丧失了“宏大叙事”,使得存在的意义行踪不明,漂浮游移。

假定这种事态用“后现代状态”来表达,那么,它的特征性的现象可以从近年来教育改革中的若干现实中得到确认。作为教育内容组织的文化愈益脱离“生产”与“亲和”的语脉而变成“消费”与“占有”的语脉的现实;课堂中的学习愈益淡化“同现实的沟通”而卷入“虚拟(模拟的模拟)”的循环的现实,等等,可以说是显示了“后现代状态”如何深深地渗透于学校教育的一连串现象。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与多媒体的引进,进一步加剧了“后现代状态”的扩大。

在学校教育的“后现代状态”中,后现代的话语令人想起批判与解体的双义功能。它以现代主义批判为其特征。一般说来,流行两种样式的话语——“现代主义”与“反现代”——的划分。倘若把后现代主义也归入回归前现代的“反现代”的范畴里,那么,就会迷失检讨“后现代状态”的前提。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作为对“现代主义”的批判气质而形成的。不过,它不同于许多朝后看的“反现代”的意识形态,而是基于技术科学与消费社会为基础的、以“展望未来”为根底而形成的。(在技术科学与市场主义为基础这一点上,后现代的话语也许可以说是“现代主义”的一种变形。还可以进一步说,“后现代”这种往前区分终结与开端的意识本身,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思维方式。后现代话语的现代主义批判的尖锐性本身,不正是源于现代思想的一个断面么!)不过,正因为如此,在后现代话语的框架里即便分析、解释了“后现代状态”,也只能沦落为自相矛盾的境地。正如许多人所指出的,后现代的话语并没有充分具备一贯性与系统性,即便展开了出色的批判,终究不过是只言片语的堆积。在这一点上,后现代的话语同后结构主义的话语有着鲜明的界限。后现代的话语即便把文化与社会的种种事实作为“现象”加以批判,但并没有揭示这些“现象”相关联的“深层”及其“差异化”的功能,放弃了抽取、批判“深层”结构与“差异化”功能的课题。

课程研究通过后现代话语的上述两义性的格斗,可以锻造出分析、批判“后现代状态”中产生的教育问题的话语与逻辑。这个课题的重要性在逐年递增。学校教育在竞相“占有”和“消费”的“市场”中发挥作用,多媒体这一电子空间中的学习加剧了“虚拟”的状态,逐渐地构成了日本学校的日常现实。后现代主义不是作为单纯的意识形态批判的对象,而必须作为现实的分析与批判的对象来加以探讨。

作为课程研究的课题之一是,例如,由于电脑空间的扩大造成的虚拟学习的论题。在以往的现代主义的话语中,学习主要是分为“现实的认识(概念)”、“意义的表象”、“主体的活动(经验)”加以讨论的,电脑空间中学习的“后现代状态”导致了模糊并扰乱这种基本框架及其分类的状况。所谓“假想现实”的出现不是现实构成表象,而是由表象构成的“现实”在创造着“现实”。这是一种认识论的问题,把现实、表象、意义的关联加以解体,生成了虚构地融合的思维空间。

这种“后现代状态”中的“模拟”学习,或是融解现实与表象之差异使之一体化的“虚拟”的学习,是现代学校教育的深刻问题之一。所谓“虚拟”,是表示生成概念与意义的符号表征与符号内容的差异业已崩溃了的概念。在“虚拟”中概念、意义、表象的差异消失了,所有的“现实”都是作为“超现实”的“现实”构成的。

对于这种“虚拟”的学习,可以从种种角度作出探讨。例如,所有的经验作为“复制”发挥作用的学习原本可以从学校文化的本质本身加以批判。在这里,后现代的话语可以作为批判学校文化的有力的隐喻加以利用;或者,也可以从“假想现实”所构成的信息化社会的隐喻的角度去分析“虚拟”学习的含义。在这种场合,后现代的话语提供了批判的语言与逻辑。再者,也可能揭示作为“虚拟”学习将动摇当今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正统性,为冲破意识形态的控制撕开裂口。

不过,这些可能性只是事态的一面。“虚拟”化的学习,否定并消弭现实、意义与表象的差异,直面“解体”现实、意义与主体的危险。重重叠叠的复制,破坏了学习主体的创造性,酿成经验的意义与价值的丧失这一根深蒂固的虚无主义。进而,把“假想现实”所构成的“超现实”的世界作为“现实”的学习,也许会造成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的危机。(本文选自[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第五章,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文章: 后现代主义关于课程的基本主张

下一篇文章: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负面影响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中学生广告语言的个案研究[16838]

《高中生语文研究性学习专题》…[15603]

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14891]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1412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7797]

最新5篇推荐文章

苏轼诗词欣赏的研究性学习[768]

《红楼梦》研究性学习案例[680]

研 究 性 阅 读 教 学 实 验 方…[737]

评语文“课标”的缺陷[823]

新基础教育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1531]

相 关 文 章

新基础教育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1531]

当代课程的文化底蕴与品质[776]

论后现代主义的策略和后果[528]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554]

后现代主义视点下的课程编制问…[821]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 语文探究学习 粤ICP备05067607号        站长:广州 晨 雾    页面执行时间:156.25毫秒

Power System Of Article Management Ver 3.0 Build 20030628. Powered by WEBBOY.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探究学习 >> 进修提高 >> 学习理论 >> [专题]后现代主义与语文教育 >> 正文 今天是: 2005年11月19日 星期六

  课程与后现代主义

课程与后现代主义

[ 作者:姜勇 蒋凯    转贴自:《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9日第8版    点击数:543    文章录入:孤岛 ]

课程与后现代主义

所谓后现代主义与课程在教育学研究中并没有显示和谐的关系。例如,1993年接受美国教育学会的委托由杰克逊(P.W.Jackson)编纂的《课程研究指南》这本巨著的庞大的索引中,找不到“后现代”的术语,便想起了以往10年间相关的课程研究的主要文献,言及后现代主义的文献只限于引用批判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谱系的一部分研究。

在这里,显示了作为大众文化而组织的学校文化的特征。以往后现代的话语置于重点的是建筑、美学、文学等清高的美学领域。这是因为,除了以大众消费社会为中心批判的鲍德里亚(J.Baudrillard)之外,对于大众文化的关注被束之高阁。况且,即便是鲍德里亚,对于学校文化的论述也没有超越“文化消费”的隐喻。

不过,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超越了话语层面的距离,可以说,急剧地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实践。对于支撑学校规范性的“现代主义”的根源性的怀疑,产生出“反现代”的意识。这种意识促进了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特别是在形式上业已实现了“现代化”的日本的学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丧失了“宏大叙事”,使得存在的意义行踪不明,漂浮游移。

假定这种事态用“后现代状态”来表达,那么,它的特征性的现象可以从近年来教育改革中的若干现实中得到确认。作为教育内容组织的文化愈益脱离“生产”与“亲和”的语脉而变成“消费”与“占有”的语脉的现实;课堂中的学习愈益淡化“同现实的沟通”而卷入“虚拟(模拟的模拟)”的循环的现实,等等,可以说是显示了“后现代状态”如何深深地渗透于学校教育的一连串现象。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与多媒体的引进,进一步加剧了“后现代状态”的扩大。

在学校教育的“后现代状态”中,后现代的话语令人想起批判与解体的双义功能。它以现代主义批判为其特征。一般说来,流行两种样式的话语——“现代主义”与“反现代”——的划分。倘若把后现代主义也归入回归前现代的“反现代”的范畴里,那么,就会迷失检讨“后现代状态”的前提。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作为对“现代主义”的批判气质而形成的。不过,它不同于许多朝后看的“反现代”的意识形态,而是基于技术科学与消费社会为基础的、以“展望未来”为根底而形成的。(在技术科学与市场主义为基础这一点上,后现代的话语也许可以说是“现代主义”的一种变形。还可以进一步说,“后现代”这种往前区分终结与开端的意识本身,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思维方式。后现代话语的现代主义批判的尖锐性本身,不正是源于现代思想的一个断面么!)不过,正因为如此,在后现代话语的框架里即便分析、解释了“后现代状态”,也只能沦落为自相矛盾的境地。正如许多人所指出的,后现代的话语并没有充分具备一贯性与系统性,即便展开了出色的批判,终究不过是只言片语的堆积。在这一点上,后现代的话语同后结构主义的话语有着鲜明的界限。后现代的话语即便把文化与社会的种种事实作为“现象”加以批判,但并没有揭示这些“现象”相关联的“深层”及其“差异化”的功能,放弃了抽取、批判“深层”结构与“差异化”功能的课题。

课程研究通过后现代话语的上述两义性的格斗,可以锻造出分析、批判“后现代状态”中产生的教育问题的话语与逻辑。这个课题的重要性在逐年递增。学校教育在竞相“占有”和“消费”的“市场”中发挥作用,多媒体这一电子空间中的学习加剧了“虚拟”的状态,逐渐地构成了日本学校的日常现实。后现代主义不是作为单纯的意识形态批判的对象,而必须作为现实的分析与批判的对象来加以探讨。

作为课程研究的课题之一是,例如,由于电脑空间的扩大造成的虚拟学习的论题。在以往的现代主义的话语中,学习主要是分为“现实的认识(概念)”、“意义的表象”、“主体的活动(经验)”加以讨论的,电脑空间中学习的“后现代状态”导致了模糊并扰乱这种基本框架及其分类的状况。所谓“假想现实”的出现不是现实构成表象,而是由表象构成的“现实”在创造着“现实”。这是一种认识论的问题,把现实、表象、意义的关联加以解体,生成了虚构地融合的思维空间。

这种“后现代状态”中的“模拟”学习,或是融解现实与表象之差异使之一体化的“虚拟”的学习,是现代学校教育的深刻问题之一。所谓“虚拟”,是表示生成概念与意义的符号表征与符号内容的差异业已崩溃了的概念。在“虚拟”中概念、意义、表象的差异消失了,所有的“现实”都是作为“超现实”的“现实”构成的。

对于这种“虚拟”的学习,可以从种种角度作出探讨。例如,所有的经验作为“复制”发挥作用的学习原本可以从学校文化的本质本身加以批判。在这里,后现代的话语可以作为批判学校文化的有力的隐喻加以利用;或者,也可以从“假想现实”所构成的信息化社会的隐喻的角度去分析“虚拟”学习的含义。在这种场合,后现代的话语提供了批判的语言与逻辑。再者,也可能揭示作为“虚拟”学习将动摇当今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正统性,为冲破意识形态的控制撕开裂口。

不过,这些可能性只是事态的一面。“虚拟”化的学习,否定并消弭现实、意义与表象的差异,直面“解体”现实、意义与主体的危险。重重叠叠的复制,破坏了学习主体的创造性,酿成经验的意义与价值的丧失这一根深蒂固的虚无主义。进而,把“假想现实”所构成的“超现实”的世界作为“现实”的学习,也许会造成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的危机。(本文选自[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第五章,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文章: 后现代主义关于课程的基本主张

下一篇文章: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负面影响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中学生广告语言的个案研究[16838]

《高中生语文研究性学习专题》…[15603]

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14891]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1412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7797]

最新5篇推荐文章

苏轼诗词欣赏的研究性学习[768]

《红楼梦》研究性学习案例[680]

研 究 性 阅 读 教 学 实 验 方…[737]

评语文“课标”的缺陷[823]

新基础教育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1531]

相 关 文 章

新基础教育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1531]

当代课程的文化底蕴与品质[776]

论后现代主义的策略和后果[528]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554]

后现代主义视点下的课程编制问…[821]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 语文探究学习 粤ICP备05067607号        站长:广州 晨 雾    页面执行时间:156.25毫秒

Power System Of Article Management Ver 3.0 Build 20030628. Powered by WEBBOY.


相关文章

  •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及其流派
  • 摘 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课程领域的产物.通过探讨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背景.基本内涵与特征,选取三个典型的课程理论流派--车里霍尔姆斯的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多尔的建构性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卡普拉的生态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查看


  • 现代课程理论流派
  • 专题1课程理论流派 1.经验主义课程论又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 经验主义课程又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 经验主义课程的主要观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 第三,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 ...查看


  • 进步主义与永恒主义思想比较
  • 永恒主义和进步主义关于教育影响的思想比较 20世纪以来,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和新的理论层出不穷的情况下, 西方教育哲学逐渐兴盛并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它 ...查看


  • 法学院课程介绍
  • 法学教学部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70301 课程名称:<逻辑学> 课程类型:限选课 课程学时:64学时 适用专业:法学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对逻辑学概念.原理.原则等内容的讲述,帮助学生获得探求真理. ...查看


  •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 新课改中各家所追求的 "直接 理论 基础",应该是课程与教学论层面的理论基础,它是在马克思主义 教育 思想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 哲学 认识论基础上,综合多学科理论而形成的具有 中国 特色和 时代 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理论.这 ...查看


  • 第四节.人本主义课程观doc
  • 第四节 人本主义课程论 一.人本主义教育的产生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20世纪,美国教育经历了进步主义以及与之相对立的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结构主义等诸多改革,然而这种"钟摆式" ...查看


  • 对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中_经验_的理解
  • 第21卷 第1期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Vo1.21No.1对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中"经验"的理解 武泉华,任国彩12 (1.山西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9;2.太原市第十二中学,山西太原030002) 摘 要: ...查看


  • 论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质
  • 作者:潘涌 语文建设 2008年09期 真正具有深度和创意的课程变革,实质上就是新旧课程范式之间的革命性转换,而并非技术主义的形式化演绎. "范式"(paradigm)这一特定概念,为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于20世纪 ...查看


  • 校本课程发展的历史
  • 校本课程发展的历史 一.古代的校本课程 国外校本课程的历史渊源是很悠久, 可以说, 它与学校教育的历史几乎一样悠久的, 因为我们不难发现, 早在古代时期, 学校的课程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乃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而且, 由于古代社会中社会结 ...查看


  • 浅论后结构主义视域下的课程观与教学观
  • 在介绍后结构主义之前,研究者必定无法绕开结构主义.结构主义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法国,随后在俄罗斯.美国等地发展成熟.结构主义凭借其独特的结构思想和方法论,广泛应用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精神分析等领域,对西方思潮的发展产生了深刻 ...查看


热门内容